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山的造字方法圖片

山的造字方法圖片

發布時間:2024-11-08 22:41:38

① 山字的起源及演變

「山」字最早見於商殷時代的「癸山敦」中(金文),是三座峰巒相接的形狀,有山陰樹影,使人一望便知是「山」。至於是三峰相接而不以其他數量的峰相接則是因為「三」在 古代經常用來表示多次或多,用三峰列而為「山」,便表示多個峰巒相接的意思。

一、山的釋義

1.名詞: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特指「五嶽」;山(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狀飾紋。

2.形容詞:大,巨大;謙辭,村俗。

二、字形演變(如圖)

三、組詞

山水、山牆、冰山、山陵、山妻、山臣

(1)山的造字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古籍解釋:

《廣韻》:所閑切,《集韻》、《韻會》:師閑切,《正韻》:師奸切,並與刪音同。《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並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陰嶓冢以至昆侖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青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又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又姓。古烈山氏之後。

又公山,復姓。

又《集韻》、《韻會》並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小雅·斯干》):幽幽南山。葉上干,干音堅。

又孔子《丘陵歌》:喟然回慮,題彼泰山。郁確其高,梁甫回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葉音矣。

又葉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葉下振。

《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並互見。

閱讀全文

與山的造字方法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剝玉米過敏快速方法 瀏覽:854
竹子工藝品簡單製作方法 瀏覽:806
耳朵進了蚊子怎麼辦最簡單方法 瀏覽:874
如何管理知識的方法 瀏覽:76
5歲男孩多動症怎麼治療方法好 瀏覽:202
啞鈴杠鈴鍛煉方法圖解 瀏覽:508
1825乘十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743
學齡前兒童的刷牙方法是什麼 瀏覽:990
人物刻畫描寫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428
抖音快速提現方法教程 瀏覽:662
常見的加法方法有哪些 瀏覽:914
翻板下水器的安裝方法 瀏覽:654
2010茅台酒飄帶的鑒別方法 瀏覽:332
現代選材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86
英朗防霧燈安裝方法 瀏覽:155
美術教育教學研究方法 瀏覽:574
超人手機銷售方法 瀏覽:625
血栓最簡單的計算方法 瀏覽:263
實習標貼的正確方法 瀏覽:81
如何做到健康簡單方法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