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腦顱ct都查什麼
可以明確腦出血的診斷
可以篩查腦腫瘤、腦梗塞等等
一些顱腦術後病人,術後CT檢查初步判斷病情
其他方面:如頭皮、顱骨等部位
B. 請問做頭顱CT檢查到底有什麼作用
常言道,健康是福。身體無疑是身體的本錢,只有身體健康,才能成為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因此,體檢顯得非常重要。可是,很多人會問,頭顱CT檢查有什麼用?針對這個問題,下面大家來進一步了解。頭顱CT是腦科中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常用的檢查之一,對於診斷顱腦疾病如外傷、腫瘤、炎症、血管病變、中毒、變性等有著重要意義。現在就讓小編帶大家認識這項輔助檢查。顱腦CT檢查介紹:顱腦的CT檢查是通過CT對顱腦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總體上講,CT對人體硬組織的顯像要比軟組織的更好。頭顱CT檢查對於顱內、顱骨、頭皮的大部分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包括外傷、腫瘤、炎症、血管病變、中毒、變性和代謝性疾病等)。顱腦CT檢查正常值:顱內無發生病變者,各項顱內檢查數據正常。顱腦CT檢查臨床意義:.異常結果:在頭部外傷時CT是最重要的影像學診斷方法,對新鮮出血敏感性高,你璼鯸鈄項譑鰹並能顯示水腫及顱內壓增高繼發腦疝等重要病變;亞樐癱諨錙CT也適宜診斷頭顱骨折優氌麁訶釣褢篐圲,尤其是凹陷骨折和顱底骨折。2.可明確顯示顱內腫瘤的數目部位、大小、輪廓密度、瘤內出血、鈣化以及擴散程度定性診斷的可能性高達70%佊招鮞訴鋵镺黳廌聣~80%侞璅誤覺韁莓炔。3.對腦血管疾病診斷准確,並有助於確定治療方案4.對顱腦損傷可分辨血腫的大小、形態、范圍數目及其鄰近腦組織壓迫情況。診斷准確率可達98%以上,可作顱腦損傷的常規檢查。需要檢查人群:腦出血,腦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顱腦損傷等症狀患者通過了解,頭顱CT是一種檢查方便,迅速安全,無痛苦,無創傷的新的檢查方法,它能清楚的顯示顱腦不同橫斷面的解剖關系和具體的腦組織結構。因而大大提高了病變的檢出率和診斷的准確性。通過文章以上內容的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
C. 腦CT怎麼做
1、CT平掃:
(1)橫斷位掃描:
①掃描體位:橫斷位掃描為常規掃描。患者仰卧於掃描床上,頭置於頭架中,下頜內收,頭顱和身體正中矢狀面與檯面中線垂直,兩外耳孔與檯面等距。特殊病人的掃描體位根據需要作適當調整。
②掃描基線:聽眥線。
③掃描范圍:從聽眥線平面連續向上掃描至頭頂。
④掃描參數:層厚5~10mm,掃描范圍可在定位像上設定。
⑤重建參數:視野25cm,重建間距(增量)5~10mm,根據需要確定重建演算法。
(2)冠狀位掃描:患者體位有頦頂位和頂頦位。頦頂位是把掃描頭架換成冠狀位頭架,病人仰卧於攝影床上,肩背部墊高,兩手置於身體兩側,兩膝屈曲,頭部下垂,並盡可能後仰,使聽眥線與檯面趨於平行,正中矢狀面與床面中線重合。頂頦位是病人俯卧於掃描床上,兩手平放於胸側,兩腿伸直,頭置於頭架內,下頜盡可能前伸,並緊靠床面,頭顱後仰,兩外耳孔與檯面等距,正中矢狀面與檯面中線重合。X線與被檢部位垂直,掃描范圍包全被檢部位,層厚與重建間隔,視被檢部位情況選擇2~5mm。頭皮下軟組織病變,首選冠狀位掃描,病變較小時,可在病變處用膠布固定一小橡皮用於定位,避免遺漏病灶。
2、增強掃描技術:顱腦增強掃描分為平掃後增強和直接增強掃描兩種方法。平掃後增強是在平掃基礎上加做的增強掃描。直接增強掃描是注入對比劑後的逐層連續掃描。增強後的掃描時間依據病變的性質而定。與血管有關的病變,如腦血管畸形、動脈瘤等,轉移瘤、腦膜瘤等可在注射對比劑50ml時開始掃描;顱內感染、囊腫等,可在注射對比劑60秒後開始掃描;顱內轉移瘤、腦膜瘤等,可在注射對比劑6~8分鍾後開始掃描。頭部增強掃描可用平掃的參數,也可只對病變部位進行薄層掃描。
(四)後處理技術:
根據疾病診斷的需要,靈活選用窗寬、窗位。顱腦CT圖像常用腦窗攝影。窗寬80~100HU,窗位35HU左右。顱底、內聽道病變;顱腦外傷;顱骨病變,或顱內病變侵犯顱骨,必須加設骨窗。骨窗的窗寬1000~1400HU,窗位300~500HU。耳鳴及疑橋小腦角區病變者,應調節窗口技術,以觀察內聽道有無擴大,並根據需要對局部進行放大。頭皮下軟組織病變,用軟組織窗攝影:窗寬300~400HU,窗位35~45HU。
D. 頭部C丅查什麼
頭部CT檢查的項目比較多,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顱腦腫瘤,原發性的腫瘤或者轉移瘤,尤其是多發腫瘤;第二、顱腦損傷,可以清楚地觀察顱骨骨折的情況、顱內腦挫傷情況、顱內出血情況,對於急性期腦出血很敏感,腦出血的首選檢查就是CT檢查;第三、顱內感染性疾病,包括炎症及寄生蟲等;第四、腦血管病,包括腦梗塞、腦出血等,腦梗塞的檢查核磁比較敏感,但是CT也可以先檢查來排除腦出血;第五、先天性腦畸形;第六、腦白質病;第七、增強的腦血管CTA,還可以檢查腦血管有無狹窄,有無畸形。
E. 什麼是CT檢查
CT只是一種檢查機器,或說是方式,可以全身檢查,也可以部分檢查。
CT機是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機,它是由X光機發展而來的。其解析度和定性診斷准確率大大高於一般X光機。
一般來說,CT對所有器質性疾病都可以進行檢查,尤其對密度差異大的器質性佔位病變都能檢查出來並做出定性診斷。但最適於CT檢查的病是腦部疾病,其中對腫瘤、出血及梗塞等病檢查效果最好,其次是腹部實質臟器的佔位病變,如肝、脾、胰、腎、前列腺等部位的腫瘤,對乳腺、甲狀腺等部位的腫塊也能顯示並做出診斷;再其次則是對胸腔、肺、心腔內的腫塊,脊柱、脊髓、盆腔、膽囊、子宮等部位的腫塊檢查。CT對一些彌漫性炎症及變性性病變的檢查效果稍差,如對肝炎,CT檢查無多大價值,對胃腸道內病變的檢查,CT不如內窺鏡。
CT對腫瘤、腫塊、出血等易於查出;但病變太小,尤其小於6毫米的病變,CT則難查出。
CT機屬於放射線檢查機器,所以有一定的放射線損傷,但人體所受的X線很少,每次檢查所受的放射線僅比一般X光檢查略高一點,一般不能引起損傷,但盲目的多次CT檢查是不好的。
懷孕期間,做腹部CT檢查要慎重,做其他部位檢查時,也應對腹部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以免X線對胎兒造成影響。
樓主比較瘦,可能是內分泌的原因,比如甲狀腺機能抗進,也可能是胃腸功能的原因。建議不要做CT。而是先到內科詢問一下醫生。找出大概原因再做進一步的檢查。
F. 我是醫學生,顱腦CT平掃操作要點是哪些呀😂😂
頭顱CT檢查方法
1.平掃:腦CT主要用橫斷面,有時加用冠狀面。橫斷面CT多以眥耳線(眼外眥與外耳道中心聯線)為基線,依次向上掃描8~10個層面。層面厚主多用5或10mm.層面與基線平行(圖5-1-30.檢查後顱凹,則層面與眥耳線成20.角。掃描頭部需固定。不合作患者或兒童需給麻醉。
2.造影增強CT: 以靜脈注入含碘水容性造影劑再行掃描。劑量以60%的泛影葡胺為例,每公斤體重用1.5~2.0mL.給葯方法可用靜脈滴注法或靜脈注射法。增強是指病灶密度的增高。病灶增強與病變組織血循環豐富,病變周圍組織充血與過度灌注,病變血腦屏障形成不良或被破壞有關。病灶增強後顯示更加清楚。依有無增強、增強的程度和增強的形式,幫助確定病變的性質。不能使用含碘水溶性造影劑患者,不能進行本項檢查。
3.腦池造影CT(cisterongraphy CT):是經枕大池或腰脊穿刺注入非離子型水溶有機碘造影劑或氣體,使擬檢查的腦池充盈,再行掃描的方法,可使腦池清楚顯影。易查出腦池內的腫塊。多用於橋小腦角池和鞍上池,以查出池內小的腫瘤。應強調水溶性造影劑只能用非離子型者。
脊柱CT掃描一般採取橫斷面,先作定位掃描片,以選定適合的掃描層面和掃描架傾斜角度。檢查方法因目的要求而異。疑椎管狹窄者以層厚10mm連續掃描可疑狹窄椎管段;疑椎間盤突出者,分別對懷疑突出的椎間盤及其上下方椎體掃描3~5層為一組,層厚2~5mm;疑為椎管內病變則需經椎管內注入非離子型碘造影劑5~10mL,翻動體位,使造影劑和腦脊液充分混勻,然後以5~10mm層厚邊疆掃描病變區。對懷疑脊髓血管畸形或血管豐富腫瘤者,還應靜脈內注射造影劑作增強CT掃描。
G. 關於腦部腫瘤檢查有哪些方法
腦腫瘤又稱顱內腫瘤,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腦袋裡長了腫瘤,在人們心中也是一種很可怕的疾病。一般根據腦腫瘤來源可劃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腫瘤。原發性腫瘤目前其病因不明,發生自腦、腦膜、腦垂體、顱神經、腦血管和胚胎殘余組織。由其它臟器組織的惡性腫瘤轉移至顱內者,稱為繼發性顱內腫瘤。
觀察有否視神經乳頭水腫b視神經乳頭水腫是顱內壓增高的體征,與頭痛、嘔吐並稱為顱內壓增高的「三證」,但僅見於四分之一患者,所以不能簡單地以眼檢查陰性而排除腦瘤的可能。
腦腫瘤檢查: 頭顱X片有助於了解有無顱內壓增高,顱骨的局部破壞或增生,蝶鞍有無擴大,松果體鈣化的移位及腦瘤內病理性鈣化等,對定位、定性診斷都有幫助,但x線攝片的陽性率不足三分之一,故不能因攝片陰性而排除腦瘤。
顱腦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目前應用最廣的無損傷腦成像技術。能夠分辨顱內不同組織對X線吸收的細微差別,使顱內軟組織結構如腦室腦池,灰質和白質等清晰顯影並有較高的對比度,對診斷顱內腫瘤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腦腫瘤檢查:磁共振成像(MRI)顯示出絕大多數的顱內腫瘤及瘤周水腫,可精確顯示腫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態。它是CT的一個重要附加檢查手段,特別是對緊靠骨的顱底、腦乾的腫瘤,如天幕上良性星形細胞瘤可顯示自質異常,彌補了CT無異常發現的漏診,因此,MRI更適於早期診斷。
腦部CT檢查:對腦瘤的檢出率可達90%以上,對病變大小、形態、數目、位置、密度和性質易於顯示,且解剖關系明確,是目前腦瘤的主要診斷方法。
腦腫瘤檢查:PET-CT檢查大量研究表明了18F-FDG PET-CT顯像診斷腦腫瘤的價值,目前已成為腦腫瘤診斷或隨訪的重要方法之一。PET-CT在腦腫瘤良、惡性的鑒別及腫瘤的分級和分期,鑒別腦腫瘤的復發和壞死,探測殘留腫瘤等方面優於CT、MRI顯像。
對於腦腫瘤的治療,目前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和中醫治療等多種方式,
H. CT檢查頭部嗎
問題分析:你好,ct檢查不可能檢查出所有的疾病,而且檢查和技師的操作以及醫生的閱片水平也有關系,頭疼的原因有很多,神經痛、顱內感染、顱內佔位病變、腦血管疾病、以及全身疾病等均可導致頭痛。很多是ct檢查不出來的。意見建議:建議首先要明確您頭痛的病因,要看看是原發性或是繼發性。另外ct造影及核磁共振能發現ct的檢查所發現不了的。
I. 說出CT掃描檢查方法
CT是一種功能齊全的病情探測儀器,它是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簡稱。 CT的工作程序是這樣的:它根據人體不同組織對X線的吸收與透過率的不同,應用靈敏度極高的儀器對人體進行測量,然後將測量所獲取的數據輸入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對數據進行處理後,就可攝下人體被檢查部位的斷面或立體的圖像,發現體內任何部位的細小病變。
CT檢查分平掃及增強掃描,前者不需要打針,一部分檢查平掃就可以了,但在平掃懷疑有問題又不能確診或者需要做鑒別或者評估手術是,一般需要打針作增強掃描,特別是腹部檢查、顱腦懷疑有病變時、肺部分病例、縱隔病變鑒別、軟組織病變等多需要增強。。。。
J. 做頭顱CT檢查到底有什麼作用
頭顱CT是腦科中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常用的檢查之一,對於診斷顱腦疾病如外傷、腫瘤、炎症、血管病變、中毒、變性等有著重要意義。現在就讓小編帶大家認識這項輔助檢查。
顱腦CT檢查介紹:
顱腦的CT檢查是通過CT對顱腦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總體上講,CT對人體硬組織的顯像要比軟組織的更好。頭顱CT檢查對於顱內、顱骨、頭皮的大部分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包括外傷、腫瘤、炎症、血管病變、中毒、變性和代謝性疾病等)。
顱腦CT檢查正常值:
顱內無發生病變者,各項顱內檢查數據正常。
顱腦CT檢查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在頭部外傷時CT是最重要的影像學診斷方法,對新鮮出血敏感性高,你璼鯸鈄項譑鰹並能顯示水腫及顱內壓增高繼發腦疝等重要病變;亞樐癱諨錙CT也適宜診斷頭顱骨折優氌麁訶釣褢篐圲,尤其是凹陷骨折和顱底骨折。2.可明確顯示顱內腫瘤的數目部位、大小、輪廓密度、瘤內出血、鈣化以及擴散程度定性診斷的可能性高達70%佊招鮞訴鋵镺黳廌聣~80%侞璅誤覺韁莓炔。3.對腦血管疾病診斷准確,並有助於確定治療方案4.對顱腦損傷可分辨血腫的大小、形態、范圍數目及其鄰近腦組織壓迫情況。診斷准確率可達98%以上,可作顱腦損傷的常規檢查。
需要檢查人群:腦出血,腦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顱腦損傷等症狀患者
通過了解,頭顱CT是一種檢查方便,迅速安全,無痛苦,無創傷的新的檢查方法,它能清楚的顯示顱腦不同橫斷面的解剖關系和具體的腦組織結構。因而大大提高了病變的檢出率和診斷的准確性。
,相信一定能夠尋找到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