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鮮菊花怎麼吃
鮮菊花的吃法:菊花茄子。
工具用料:茄子(紫皮,長)1條,花生油2湯匙,食鹽,1/2茶匙,蒜4瓣,高湯小半碗,生抽2茶匙,蚝油2茶匙,芝麻油1/2茶匙,胡蘿卜1小塊,細香蔥2棵。
1、把茄子去除頭尾洗凈切至長約6厘米的段。
烹飪技巧
茄子切的花刀越細花瓣越多,底部放筷子可以使茄子不切斷。
Ⅱ 菊花都可以食用嗎
是的。
食用菊花的好處:
1、清熱去火:菊花性微寒味甘苦,有疏散風熱和清熱解毒的功效。夏天用菊花泡茶喝,能有效清熱去火。
2、殺菌消炎:用菊花煎出的葯汁或者泡出的茶水都能有效抑制多種細菌和病毒,有很好的殺菌消炎功效。
3、護眼明目:菊花中富含能保護和明亮眼睛的物質維生素a,用菊花泡茶喝能有效緩解眼睛干澀、紅腫或疼痛等症。
4、提神醒腦:菊花香氣濃郁,能舒緩頭痛和鬆弛神經,有助於提神醒腦。
(2)食用菊的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以下人群不宜吃菊花:
1、老人及兒童
也許大家認為老人喝菊花茶可以降血壓、膽固醇,夏季食用並無大礙,但老人消化功能減退、脾胃較為虛弱,喝菊花茶有引起腸胃疾病的可能性,老人需慎重。兒童處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陽氣正當時,喝菊花茶有削減陽氣之效,最好禁止食用。
2、過敏體質者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人會對菊花茶過敏,如果喝了菊花茶就會引起皮膚紅腫、紅疹等過敏現象。所以那些過敏體質的人喝菊花茶反而會有副作用,對自己的健康不利。
Ⅲ 如何食用菊花
菊花的食用、茶用、葯用
原產我國的菊花,栽培歷史至少已有1500多年,園藝品種至今已達3000多個。人們在漫長的實踐過程中,不僅選育出食用菊花,還認識到菊花可當茶,可做葯。我們把這類菊花籠統稱之為實用菊。 實用菊也有一定觀賞價值,大都是滿天星系(小菊)中的品種。據測定,每100克新鮮菊花瓣中含有蛋白質1.9克,脂肪0.9克,醣4.8克,纖維素3.7克,鈣64毫克,磷50毫克,維生素0.23毫克。此外,還含有菊甙、氨基酸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有: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近年來,葯物試驗證明,菊花還有消炎、殺菌、降壓、治療冠心病之效。 食用菊
食用菊主產廣東,主要品種有蠟黃、細黃、細遲白、廣州大紅等,為酒宴的名貴配料,暢銷香港、澳門等地。 我國南方不少地方,都有食用菊花的習慣。諸如「菊花之鄉」的中山市小欖鎮的「菊花甜肉」,就是用黃菊和肥肉精製而成的特級食品,歷來在港澳暢銷。五十年代初期,原蘇聯的伏羅希洛夫到廣州訪問,當地省市領導人曾用「龍虎鳳羹(以蛇、貓、雞為主料)來宴請他。這羹就灑有白菊的花瓣,令客人嘗了又驚又喜,贊不絕口。 《御香縹緲錄》中記載了慈禧愛吃白菊花,其吃法是:先將揀凈的花瓣在稀礬水中浸泡1至2分鍾後再漂洗瀝干配涮火鍋。火鍋中的湯為原汁雞湯或肉湯。先將切薄的雞肉片或魚肉片投入鍋中煮5至6分鍾揭鍋,再投入菊花蓋煮5分鍾就蘸醬、醋等調料吃。非但味美,還別具一股清香。 南京人愛吃的菊花腦,為菊科野菊的一個變種,形似野菊但葉面光滑無毛。葉色澤光亮,味甘。用其嫩尖和嫩葉涼拌或做湯。涼拌時入沸水滾過,撈出加入白糖、鹽、味精和香油等調料。做湯時,在沸水鍋中將菊花腦、雞蛋或豆腐片放進去,加上鹽、熟油即成。其味爽口清涼,其色淡綠,可治胃熱心煩,口苦便秘,頭痛目赤諸症。 日本、法國等國也有不少地方把食用菊當作一種「優質、無蟲害的蔬菜」,用於製做各種美味佳餚。 菊花的吃法還多種多樣。譬如,將菊花瓣切成小段和入肉末或魚末,製成菊花肉丸或菊花魚丸,或用菊花瓣炒蛋、燒豆腐,都別有風味。北京人菊餐中的菊花肉、菊花魚片粥、菊花羹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餚。 此外,用菊花做成的菊花糖、菊花糕等口味也佳。 茶用菊 茶用菊最有名的是杭州杭菊、河南懷菊、安徽的滁菊和毫菊。泡茶飲用,不僅解渴,還可養肝明自,延年益壽。東晉葛洪著《抱朴子》里記述:「南陽酈縣(今河南內鄉縣)山中有甘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菊花,谷中居民,悉食甘谷水,無不長壽。」蘇轍有詩雲:「南陽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 如果家中栽有幾盆茶用菊,待開花時自製菊花茶和菊蜜飲,更有一番樂趣。其做法是:取下盛開的菊花陰干備用。或單泡開水,或和等量的綠茶泡開水,每日飲2至3次,能消暑解渴,祛除內熱,平肝明目,提神解乏。取干菊花50克,加水2000毫升,煮沸後過濾,另加適量蜂蜜,攪拌溶化即成菊蜜飲,可養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腦。 此外,市場上出售的菊花晶、菊花汽酒等,亦是夏令消暑佳品。
葯用菊主要指中葯里的黃、白菊,還有歙縣的貢菊,河北的瀘菊,四川的川菊,以及茶用菊,都可補益防病,具有抗菌、消炎、降壓、防冠心病的作用。 干菊花配枸杞子泡酒,一周後飲用,可治傷風頭痛或眩暈。重陽飲菊花酒,是我國民間傳統習俗。傳說宋代詩人陸游,一次病中飲了菊花酒,居然「酒到病除」。他歡喜萬分,欣然命筆成詩:「菊得霜乃榮,惟與凡草殊。我病得霜健,每卻童子扶。豈與菊同性,故能老不枯。」極力贊美菊花酒的功效。 此外,黃菊花配以地丁草煎服,連服數日,可預防流咸。白菊花煎汁代茶飲,可治急性咽喉炎。 菊花煎劑治療心絞痛,有效率達80%。 野菊花全草熬水洗患處,可治疔瘡、熱癤、濕疹和足癬。 以干菊花為主,配以川芎、丹皮、白芷等中葯粉拌勻作枕心,對傷風頭痛、眩暈、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
Ⅳ 菊花茶和什麼一起泡有什麼功效
特色菊花茶的功效如下:
1、菊花山楂茶
取菊花10克,加山楂、金銀花各10克,代茶飲用,能化淤消脂,清涼降壓降壓、減肥輕身,適用於肥胖症、高血脂症和高血壓患者。
2、三花茶
菊花,金銀花,茉莉花均少許,泡水作茶飲,可清熱解毒,適用於防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癰瘡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寧神靜思的效用。
3、菊花蜜飲
菊花50克,加水20毫升,稍煮後保溫30分鍾,過濾後加入適量蜂蜜,攪勻之後飲用。具有養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腦、潤腸等作用。
4、菊花茶
取菊花10克,茶葉3克,一並沖泡,可防治早期高血壓。
5、桑葉枇杷菊花茶
取菊花10克,桑葉、枇杷葉各5克,研成粗末,用沸水沖泡代茶飲,可防秋澡,適於因秋燥犯肺引起的發熱、咽干唇燥、咳嗽等病症後食用。本方尚有預防流感、流腦、乙腦、腮腺炎、水痘等作用。
6、金銀花甘菊茶
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蘇杭一帶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飲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銀花、甘草同煎代茶飲用,有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之效。
7、冰糖菊花茶
取野菊花15克(鮮品加倍),沸水沖泡10分鍾,入冰糖20克溶化即可。每日2劑,代茶飲用,沖至無味。清熱解毒、涼血明目。用於防治鼻咽癌。
(4)食用菊的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一、菊花茶不是人人都能喝
專家提醒,有過敏體質的人想喝菊花茶,應先喝一兩朵試試,如果沒問題可再多喝,但也不應過量飲用。此外,由於菊花性涼,體虛、脾虛、胃寒病者、容易腹瀉者不要喝。
一般情況下,菊花茶最適合頭昏腦漲、目赤腫痛、嗓子疼、肝火旺以及血壓高的人群喝。
喝菊花茶時,人們往往還喜歡加上幾顆冰糖以增加口感。常教授認為,菊花茶加冰糖是可以的,但是對於患有糖尿病或血糖偏高的人,最好別加糖,應單喝菊花。
此外,還有一些脾虛、濕腎的人也不宜加糖,因為過甜的茶會導致這類人口黏或口發酸、唾液多,感到不適。所以,不知道自己體質的人喝菊花茶還是別加冰糖為好。
二、沖泡菊花茶
專家介紹,直接以熱水沖泡即可。沖泡時加少許蜂蜜,口感會更好,不過,味苦的野菊花最好不要飲用。
三、菊花茶飲用方法
菊花茶的飲用方法很多,可根據不同需求選擇
清香宜人的甘菊適合泡茶飲用,蘇杭一帶產的白菊更是上選。
泡飲菊花茶時,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再用沸水沖泡2-3分鍾即可。待水七八成熱時,可看到茶水漸漸釀成微黃色。每次喝時,不要一次喝完,要留下三分之一杯的茶水,再加上新茶水,泡上片刻,而後再喝。
飲菊花茶時可在茶杯中放入幾顆冰糖,這樣喝起來味更甘。菊花茶其實不加其它茶葉,只將乾燥後的菊花泡水或煮來喝就可以,冬天熱飲、夏天冰飲都是很好的飲料。
Ⅳ 野菊花的功效與作用野菊花禁忌及食用方法
功效
清熱解毒。主治:疔毒;癰疽;咽喉腫痛;風火赤眼等症狀。
禁忌
脾胃虛寒者慎服,便瀉者忌用,孕婦慎用
每當秋天來臨,百花凋謝時,野菊花便滿山遍野地開了。一簇簇、一叢叢的,有白的、有黃的、還有紫的。野菊花雖然沒有誘人的芳香,也不像臘梅一般孤高自傲。但它有一種朴實的美,野菊花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紮根於岩壁石縫之中,任憑烈日炙烤、飽經寒風冷雨,頑強地挺立著,迎接寒霜的考驗。
野菊花
野菊花有許多用途。野菊花不僅有消毒止血的作用,還有清熱解暑的用途,還可以用來泡茶。將野菊花曬干後,泡上一杯好茶,喝一口,就會立刻感到沁人心脾。
野菊花的功效
中醫認為,野菊花性涼,有疏風清熱、解毒消腫、健腦明目等功效,可治療治療冠心病、高血壓、風熱感冒、肺炎、鼻炎、支氣管炎、咽喉腫痛、目赤模糊、淋巴腺炎、癰癤疔毒、濕疹、皮膚瘙癢、口瘡、丹毒等症。
現代研究證明,野菊花是中草葯中的「廣譜抗生素」,對多數皮膚真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和流感病毒等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
①《本草匯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婦人腹內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瘡疥,又能去風殺蟲。」
②《現代實用中葯》:「用於癰疽疔腫化膿病。」
③《蘇州本產葯材》:「解毒疏風。治目疾眩暈。」
④《浙江中葯手冊》:「排膿解毒,消腫止痛。治癰腫疔毒,天泡濕瘡。」
⑤《江蘇植葯志》:「治霍亂,腹痛。」
⑥《山西中葯志》:「疏風熱,清頭目,降火解毒。治諸風眩暈,頭痛,目赤,腫毒。」
⑦《江西草葯》:「治白喉,口瘡,小兒高熱抽搐等症。」
⑧《上海常用中草葯》:「治高血壓。」
野菊花的作用
抗菌
野菊花對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有抑製作用;對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等也有抑製作用,對白喉桿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
抗病毒
野菊花對對流行性感冒病毒在體外有抑製作用。
清熱解毒
野菊花清熱去火,在清熱解毒方面,野菊花較黃菊花的葯力為強,常用於流感,上呼吸道、眼、咽喉之急性感染和發熱,為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或混合感染,以及皮膚之感染性紅腫。
抗氧化
野菊花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有明顯的清除作用。
降壓作用
野菊花能夠降低血壓,但是它的降壓機理不是降低心輸出量或阻滯交感神經節,也不是通過迷走神經反射機制,而是通過抗腎上腺素和擴張外周血管,以及可能還和抑制血管運動中樞有關。
預防感冒
合理使用野菊花,可以預防感冒,減少感冒的幾率。
治療呼吸道炎症等
科學實驗研究表明,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和其他急性炎症(包括氣管炎、肺炎、子宮內膜炎、附件炎、齒齦感染等)共81例,治癒率佔49.4%,有效率為95%。
治療宮頸炎等
對於宮頸炎的治療,野菊花也有一定的效果。
治療癰毒癤腫
中醫認為,野菊花可治癰毒癤腫。
治療高血壓病
無論是中醫還是現代醫學都證明了野菊花對高血壓有著一定的治療效果。
治療頭痛、失眠
野菊花對失眠、頭脹、頭痛、眩暈有所改善。
增強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野菊花有促進人體白細胞吞噬金葡菌的作用。野菊花能明顯增強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改善症狀
野菊花可以改善症狀,如降溫、增食,協助康復等。
對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響
野菊花對ADP、金葡菌、兔肌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並隨劑量增大而作用增強。
對心血管的作用
野菊花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
野菊花的副作用
(一)野菊花不適合人群
脾胃虛寒者慎服,便瀉者忌用,孕婦慎用。
(二)野菊花不良反應及治療
口服野菊花煎劑可醇浸膏,作用緩和,副作用較少,少數患者可致胃部不適,胃納欠佳,腸鳴便溏等消化道反應,注射劑偶可引起腹瀉,陰道後穹隆注射時,有一定刺激作用。
野菊花的食用方法
(一)野菊花食療方法
蒜茸野菊花
材料:
野菊花250克,大蒜(白皮)20克,味精1克,鹽2克,香油5克,白砂糖3克
做法:
大蒜去皮洗凈搗成蒜茸備用;將野菊花嫩莖葉去雜洗凈,在開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泡入冷水中,沖洗去苦味,30分鍾後撈出瀝水,切段放入盤內,澆上蒜茸、香油,再撒上精鹽、味精和白糖,拌勻即可上桌食用。
養生食療功效:
此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脾胃虛寒者,忌食此菜。
野菊花炒肉片
材料:
野菊花300克,豬肉(肥瘦)450克,黃酒5克,鹽5克,味精2克,醬油5克,大蔥5克,姜3克
做法:
1、先將野菊花嫩莖葉擇去雜物,用清水洗凈,放入已燒開的沸水鍋燙一下,撈出,直接放入清水中洗一洗,讓其去苦味,劑干水,用刀切成絲,放入盤內,待用。
2、將豬肉放入清水中泡洗干凈後,用刀將其切成片放入碗內,加入料酒、精鹽、味精、醬油、蔥花及姜絲腌漬一會兒。
3、取鍋,清水刷洗凈,置於火上,燒熱,放入花生油,燒熱後,倒入豬肉煸炒,直炒至入味,投入野菊花炒至入味,加入味精,翻一翻炒,出鍋,即可食用。
菊花豆根湯
材料:
蒲公英90克,野菊花90克,北豆根90克,白砂糖25克
做法:
北豆根、野菊花、蒲公英加水適量,煎煮約20分鍾,濾取汁,加白糖攪勻,即可。
(二)野菊花食用時要注意的禁忌
野菊花的使用也是有禁忌的。經常有胃疼的人,常肚子疼的人,中醫叫做脾胃虛寒,中焦虛寒,對於這類患者野菊花就不能用了,總而言之沒有熱象的,尤其是有虛寒之象的,就不要用了。哪些症狀屬於熱象的呢?四個字,紅、腫、熱、痛,有這四個字的就可以用野菊花,如果不紅、不腫、不熱、不痛,屬陰證的千萬不能用。
另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不宜久服。因為野菊花和菊花不一樣,它是我們的處方用葯。不像菊花,大家都可以喝菊花水,菊花茶。野菊花苦寒,苦寒是傷胃脾的,病好了馬上就要停。
胃寒的、臉色蒼白的人不能吃菊花。其他健康人群,菊花一次吃三至五克,一天兩次就夠了。菊茶不能長期喝,連續喝菊花茶別超過兩個月,如果期間出現大便變稀,臉色蒼白,要停止。
(三)野菊花的挑選
菊花容易發霉,長蟲,市場上菊花質量參差不齊,有些菊花加工有問題,用的是硫磺熏制,如何選菊花:
顏色太鮮艷、太漂亮的菊花不能選,可能是硫磺熏的。硫磺熏的菊花用滾水沖泡後,有硫磺味。要選有花萼,花萼偏綠色的新鮮菊花。
顏色發暗的菊花也不要選,這種菊花是陳年老菊花,且受潮了,可能還長了霉,這樣的菊花吃了對身體有害。
用手摸一摸,松軟的,順滑的菊花比較好,花瓣不零亂,不脫落,即表明是剛開的菊花就採摘了。
菜市場上的菊花質量沒有保證,大醫院或大葯店的菊花有獨立包裝,周轉快,有葯師把關,相對來說,質量有保障。
(四)野菊花的附方
宋代景煥於《牧豎閑談》中曰:「真菊延齡,野菊泄人。」野菊花苦寒之性勝於白菊及黃菊,獨擅清熱之功,一般用於治療疔瘡癰腫,頭痛眩暈,目赤腫痛。中醫認為野菊花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現代臨床則廣泛用於治療癰腫瘡毒、濕疹、宮頸炎、前列腺炎、肛竇炎等。下面介紹一些常用驗方:
紅眼病:金銀花、連翹、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葉、薄荷、桔梗、牛蒡子各9克,蘆根18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數劑可愈;風火相煽所致的目赤腫痛可用野菊花15克,金銀花15克,密蒙花9克,夏枯草6克,煎湯內服或外用薰眼。
預防感冒、腦炎、百日咳:野菊花6克,用沸水浸泡20分鍾,煎30分鍾,代茶飲。
熱毒上攻所致的咽喉腫痛: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連翹10克,煎湯內服。
濕疹、皮膚瘙癢:用苦參、白蘚皮、野菊花各30克,黃柏、蛇床子各15克,煎汁,倒入浴盆中,加溫水到能夠浸漬患處為度,每日洗浴1次,每次浸泡30分鍾。
癰疽疔腫、丹毒、毒蛇咬傷:野菊花30克,土茯苓、蒲公英各20克,煎服,每日1劑,分2~3次服,連用7~10日,並外用鮮野菊花葉搗爛敷患處;或將野菊花15克連莖搗爛,加入適量酒煎,趁熱服下,將所剩葯渣外敷患處;或用野菊花與蒼耳草10克一同搗爛,加入酒一碗,絞汁服;或與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各15克,金銀花20克配伍煎湯內服;或用野菊花鮮草、鮮紫花地丁搗爛外敷,並取野菊花12克,水煎服。
痔瘡伴炎症:金銀花5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5克,紫背天葵子15克,每日l劑,水煎後分2次服。
前列腺炎:以野菊花栓塞入直腸,每天2粒,兩周為1療程,連續用葯2~3個療程。
宮頸炎:用溫水沖洗陰道後,以野菊花粉適量塗敷宮頸,每日1次,連用3~5天。亦可用野菊花注射液局部外塗。
慢性盆腔炎:每晚睡前半小時,將野菊花栓1粒塞入肛門內約7~10厘米處,10日為1療程,月經期間停用。
外生殖器瘙癢:用苦參飲(苦參20克,蛇床子20克,地膚子20克,黃柏20克,野菊花20克),水煎外洗,每日1次,每次30分鍾。
治泌尿系統感染:野菊花30克海金沙30克.水煎服每日2劑.(12~13方出自《江西草葯》)
腎炎:野菊花、金錢草、車前草各3克.水煎服.(《陝甘寧青中草葯選》)
腸風:野菊花(曬干炒成炭)300克懷熟地(酒煮搗膏)八兩炮姜200克蒼術150克地榆100克北五味50克.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錢食前白湯送下.(《本草匯言》)
肝熱型高血壓:野菊花15克夏枯草15克草決明15克.水煎服.(《四川中葯志》1982年版)
其他應用:多種中成葯都含有野菊花。有一種稱為菊花腦的野菊還可作為蔬菜食用,其嫩莖葉可涼拌、炒肉或作葯膳;用野菊花做成的枕頭,清香宜人,具有疏風清熱、明目的作用,開發的產品有野菊花蕎麥健康枕、野菊花枕等。
Ⅵ 如何食用野菊花
野菊花的食用方法
蒜茸野菊花
材料:野菊花250克,大蒜(白皮)20克,味精1克,鹽2克,香油5克,白砂糖3克
做法:大蒜去皮洗凈搗成蒜茸備用;將野菊花嫩莖葉去雜洗凈,在開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泡入冷水中,沖洗去苦味,30分鍾後撈出瀝水,切段放入盤內,澆上蒜茸、香油,再撒上精鹽、味精和白糖,拌勻即可上桌食用。 吃什麼美容
養生食療功效:此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脾胃虛寒者,忌食此菜。 吃什麼美容
野菊花炒肉片
材料:野菊花300克,豬肉(肥瘦)450克,黃酒5克,鹽5克,味精2克,醬油5克,大蔥5克,姜3克 吃什麼美容
做法:
1、先將野菊花嫩莖葉擇去雜物,用清水洗凈,放入已燒開的沸水鍋燙一下,撈出,直接放入清水中洗一洗,讓其去苦味,劑干水,用刀切成絲,放入盤內,待用。
2、將豬肉放入清水中泡洗干凈後,用刀將其切成片放入碗內,加入料酒、精鹽、味精、醬油、蔥花及姜絲腌漬一會兒。
3、取鍋,清水刷洗凈,置於火上,燒熱,放入花生油,燒熱後,倒入豬肉煸炒,直炒至入味,投入野菊花炒至入味,加入味精,翻一翻炒,出鍋,即可食用。
菊花豆根湯
材料:蒲公英90克,野菊花90克,北豆根90克,白砂糖25克
做法:北豆根、野菊花、蒲公英加水適量,煎煮約20分鍾,濾取汁,加白糖攪勻,即可。
野菊花食用時要注意的禁忌
野菊花的使用也是有禁忌的。經常有胃疼的人,常肚子疼的人,中醫叫做脾胃虛寒,中焦虛寒,對於這類患者野菊花就不能用了,總而言之沒有熱象的,尤其是有虛寒之象的,就不要用了。哪些症狀屬於熱象的呢?四個字,紅、腫、熱、痛,有這四個字的就可以用野菊花,如果不紅、不腫、不熱、不痛,屬陰證的千萬不能用。
另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不宜久服。因為野菊花和菊花不一樣,它是我們的處方用葯。不像菊花,大家都可以喝菊花水,菊花茶。野菊花苦寒,苦寒是傷胃脾的,病好了馬上就要停。
Ⅶ 有人懂菊花嗎請問是不是所有的菊花都可以吃,誰知道各種菊花的具體食用方法呀,多謝了!
食療價值
菊科草本植物菊的頭狀花序。又稱節華、真菊、甘菊、家菊、甜菊花、葯菊。我國中部、東部及西南地區廣泛栽培。產河南者稱懷菊花,產安徽者稱滁菊花或亳菊花,產浙江者稱杭菊花,產四川者稱川菊花。秋季花開時採收,烘乾或蒸、曬干用;亦可用鮮品。 [性能]味微辛、甘、苦,性微寒。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平肝陽,解毒。 [參考]含菊甙、腺嘌吟、氨基酸、水蘇鹼、膽鹼、黃酮類、維生素A樣物質、維生素B1;含揮發油,油中主要為菊花酮、龍腦、龍腦乙酸酯等。 有鎮靜、解熱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人型結核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製作用。能明顯擴張冠狀動脈,並增加血流量。可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菊甙有降壓作用。 [用途]用於感冒風熱,發熱頭昏;肝經有熱;目赤多淚,或肝腎陰虛,眼目昏花;肝陽上亢,眩暈頭痛;瘡瘍腫痛。現代又用於冠心病、高血壓病。 [用法]泡茶,煎湯,浸酒,或入丸、散。 [附方] 1,桑菊薄荷茶:菊花6g,薄荷9g,金銀花、桑葉各10g,沸水浸泡,代茶飲。 本方用菊花、桑葉、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金銀花清熱解毒。用於感冒發熱,頭昏,目赤,咽喉不利。 2,菊花決明茶:菊花10g,炒決明子12g。沸水浸泡服。 菊花與決明子配伍,有較好的清肝明目和平肝陽的作用。用於肝熱目赤,羞明多淚,頭昏;或肝陽上亢,頭昏目眩。 3,菊睛丸:甘菊花120g,枸杞子90g,肉蓯蓉60g,巴戟天30g。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6g,溫開水送下。 源於《和劑局方》。枸杞子為補肝明目要葯,肉蓯蓉、巴戟天能補益肝腎精血,精血上注於目而能視,故有助於明目;甘菊花與枸杞子等同用,有養肝明目之效。用於肝腎不足,眼目昏暗。 4,桑菊銀楂茶:菊花、金銀花、山楂各5g,桑葉10g。分作3~4次用,每次以沸水浸泡,代茶飲。 本方以桑葉、菊花、金銀花清熱平肝,山楂活血化瘀;桑葉、菊花、山楂能降壓,菊花、山楂能擴張冠狀動脈並增加血流量,山楂、金銀花又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用於冠心病、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症而有肝熱者。 5,菊花甘草湯:菊花120g,甘草12g。加水煎湯,分3~4次服。 源於《外科十法》。本方用菊花、甘草清熱解毒,唯恐葯力不足,故用量較大。用於疔瘡腫痛。
保健功效
菊花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葯食兼優,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制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菊花粥:將菊花與粳米同煮制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煩、悅目、去燥。 ●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氣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風、潤喉、養目、解酒。 ●菊花糕:把菊花拌在米漿里,蒸製成糕,或用綠豆粉與菊花制糕,具有清涼去火的食療效果。 ●菊花餚:由菊花與豬肉、蛇肉炒或與魚肉、雞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葷中有素,補而不膩,清心爽口,可用於頭暈目眩、風熱上擾之症的治療。 ●菊花羹:將菊花與銀耳或蓮子煮或蒸成羹食,加入少許冰糖,可去煩熱、利五臟、治頭暈目眩等症。 ●菊花膏:以鮮菊花加水煎熬,濾取葯汁並濃縮,兌入煉好的蜂蜜,製成膏劑,具有疏風清熱、明目之效用。 ●菊花枕:將菊花瓣陰干,收入枕中,對高血壓、頭暈、失眠、目赤有較好療效。 ●菊花護膝:將菊花、陳艾葉搗碎為粗末,裝入紗布袋中,做成護膝,可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治療鶴膝風等關節炎。 ●菊花香氣:有疏風、平肝之功,嗅之,對感冒、頭痛有輔助治療作用。 【應用】菊花為園林應用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廣泛用於花壇、地被、盆花和切花等。 有的供葯用或作消暑清涼飲料如滁菊、杭白菊等,有清涼鎮靜的功效,治頭痛、眩暈、血壓亢進,神經性頭痛及眼結膜炎等症。 ●現代科學已能提取菊花中的有效成份,製成菊花晶、菊花可樂等飲品,讓喜愛快捷省時的人飲用起來更為方便。菊花茶是老少皆宜的茶飲品。 健康的人平常也可當開水飲用。 在 我國,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風俗。菊花氣味芬芳,綿軟爽口,是入餚佳品。吃法也很多,可鮮食、干食、生食、熟食,燜、蒸、煮、炒、燒、拌皆宜,還可切絲入 餡,菊花酥餅和菊花餃都自有可人之處。菊花入食多用黃、白菊,尤以白菊花為佳,杭白菊,黃山貢菊,福山白菊等都是上品。★【注意:菊花與野菊花不同,葯性 等各方面有很大區別,野菊花有微毒可引起食慾不振、上吐下瀉等。這里是菊花,不是野菊花】★ ★【警 告】 高血壓病患者按中醫辨證可有多種證型,屬於陰虛陽亢型者用菊花最好。屬於陰陽兩虛型者則不宜用寒涼的菊花,只宜用培補陽氣,滋養腎陰的葯,治療這一證型的 病人多用溫熱的黨參、黃芪、杜仲、熟地等,用之則血壓回歸正常;若用菊花、鉤藤、石決明等,血壓則效果不佳。另外,痰濕型、血瘀型高血壓病患者也不宜用菊 花。
Ⅷ 小野菊怎麼吃
菊花的葯效及吃法! 菊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全國各地幾乎隨處可見。菊花的品種多姿多彩,還帶有一抹淺淡宜人的馨香,而且功用非凡,是一種葯食同源的常見花卉,我國自古就有賞菊、吃菊的習慣,一直綿延了數千年。 菊花宴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健康飲食! 傳統葯效:菊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的常用中葯材之一,主要以頭狀花序供葯用。據古籍記載,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野菊和家菊之分,其中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中醫多用以主治目赤、咽喉腫疼、耳鳴、風熱感冒、頭疼、高血壓、瘡療毒等病症。若長期食用,還有「利血氣、輕身、延年」的功效。 醫化機理:理化分析表明,菊花中含有揮發油、菊甙、腺嘌呤、氨基酸、膽鹼、水蘇鹼、小櫱鹼、黃酮類、菊色素、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質,可抗病原體,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其中的類黃酮物質已經被證明對自由基有很強的清除作用,而且在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卓有成效。從營養學角度分析,植物的精華在於花果。菊花花瓣中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等含量較高。此外,還富含維生素及鐵、鋅、銅、硒等微量元素,因而具有一般蔬果無法比擬的作用。現代臨床醫學也證明,菊花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壓,對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血清膽固醇過高症都有很好的療效。 菊花葯效及營養價值高,在我國,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風俗。菊花氣味芬芳,綿軟爽口,是入餚佳品。吃法也很多,可鮮食、干食、生食、熟食,燜、蒸、煮、炒、燒、拌皆宜,還可切絲入餡,菊花酥餅和菊花餃都自有可人之處。菊花入食多用黃、白菊,尤以白菊花為佳,杭白菊,黃山貢菊,福山白菊等都是上品。 菊花茶: 清香宜人的甘菊適合泡茶飲用,蘇杭一帶產的白菊更是上選。泡飲菊花茶時,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再用沸水沖泡即可,待水七八成熱時,可看到茶水漸漸釀成微黃色。菊花茶香氣濃郁,提神醒腦,而且有疏風清熱、養肝明目、降壓通脈的作用。早起時,用化妝棉蘸菊花茶汁輕敷眼周,更可消除黑眼圈。菊花也適宜與多種花、茶一起泡水飲用,功效更為顯著,如以下幾種菊花茶飲。 菊花山楂茶:取菊花10克,加山楂、金銀花各10克,代茶飲用,能消脂降壓、減肥輕身,適用於肥胖症、高血脂症和高血壓患者。 三花茶:菊花,金銀花,茉莉花均少許,泡水作茶飲,可清熱解毒,適用於防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癰瘡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寧神靜思的效用。 菊花蜜飲:菊花50克,加水20毫升,稍煮後保溫30分鍾,過濾後加入適量蜂蜜,攪勻之後飲用。具有養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腦、潤腸等作用。 菊花酒菊花用於釀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經盛行。菊花酒清涼甘美,是強身益壽佳品。從醫學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頭昏、降血壓,有減肥、輕身、補肝氣、安腸胃、利血的功效。 製作:將干菊花去蒂洗凈晾乾,泡於低度糧食酒中,一兩天後就可以飲用。常飲可活血行氣、抗衰老、延年益壽。如果再向酒中加入地黃、當歸、枸杞,對頭暈目眩、疲勞多夢有不錯的療效。 菊花糕 菊花糕比一般糕點多了菊花的冷香和淡定,而且外形美觀,此糕甜軟酥鬆,入口即化,齒頰生香,有清涼去火的功用,因此格外受人喜歡。製作菊花糕的方法很多,這里為大家介紹最簡單的一種。 材料:杭白菊20-30朵、馬蹄粉 200 克,新鮮菊花 1 朵 (切碎) 、冰糖適量. 做法:用清水煮菊花約10分鍾(將菊花用紗布包起來,可避免隔渣的麻煩),當顏色呈現淡黃色即可,不要煮的時間過長,否則會略帶苦味。取出菊花加入冰糖調味,甜度要比正常的略甜一點,因為加入馬蹄粉溶液後會有稀釋作用。 加入已切碎的新鮮菊花。將馬蹄粉以適量清水溶解,倒入菊花水大火蒸約15~20分鍾,變成完全透明即熟,熱食或冷食均可。也可在糊中加入葡萄乾、紅綠絲、杏肉等細小果脯塊或者鋪上檸檬片,更增風味。 溫馨提示: □菊花食用前須先用鹽水洗凈,但不可浸泡太久,以免破壞菊花的組織結構和營養風味。 □苦薏——形狀與菊花相似,葉片深綠厚實,有艾蒿味極苦,不可吃。 □飲菊花茶時,可隨意加入砂糖或冰糖,增加風味,又定神穩心。 □泡茶的白菊,宜用小朵而偏黃的菊花。 □泡茶劑量和飲用量均不可太大。無論是量太大,或是服用時間過長,均會產生毒副作用。這在野菊花茶飲用時,尤其明顯。 菊花與野菊花不可混同在山區的一些個體醫生或鄉村郎中,喜歡將山上及村邊自採的野菊花代替菊花使用。 其實,二者並非同一種植物,其功能和主治也有所不同,不可混同。菊花與野菊花為同屬近緣植物,它們的區別在於: 生長環境不同菊花均系栽培物,因產地不同可分為杭菊花、滁菊花、亳菊花等。野菊花為野生,多長於路邊、丘陵、荒地、山坡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形色差異:菊花呈圓錐形或扁球形,花直徑1.5cm~3cm。花色多樣,有黃色、棕色、白色等。野菊花呈類球形,花直徑0.3cm~lcm,花色多棕黃色,少量為褐色。(網文)
Ⅸ 能當菜吃的菊花是哪種菊花
一般的菊花多可以
菊花的食用方法,可涼拌、可炒食、可做餡、可制餅、可做糕點、可煮粥。菊花嫩苗也可涼拌、炸制、炒食。
1、涼拌菊苗
方法:選早春芽苗,2-3厘米「焯」、勿爛,加上新鮮大蒜,清冽可口。
2、炸菊苗
方法:選深秋黃菊腳芽2-3厘米,溫水浸泡5分鍾,與玉米面、雞蛋清和面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