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維納米材料制備方法主要有哪些
(1)電弧放電法
電弧放電法是制備納米碳管最原始的方法,該方法也用於制備其它一維納米材料。
(2)化學氣相沉積法
化學氣相沉積法通常是指反應物經過化學反應和凝結過程
,生產特定產物的方法。
(3)激光濺射法
(包括激光沉積法
)
激光濺射法也是制備一維納米材料的重要方法。激光濺射法所用的設備包括激光源、聚光鏡、目標靶、管式爐、冷卻環、真空泵和氣流閥等幾個部分組成。
(4)液相合成法
液相合成法又稱濕化學法,它包含了水熱法、溶劑熱法和微乳液法等通過溶液生長合成一維納米材料的方法。
2. 大塊非晶合金的幾種常用的制備方法
由於受非晶形成能力的限制,長期以來非晶合金主要以粉末,細絲,薄帶等低維材料的形式使用。大塊非晶合金材料的出現是非晶合金材料制備技術的巨大進步,大塊非晶合金材料常用的具體的制備方法有以下幾種: 1.氬弧爐熔煉法 將各組分混合後利用氬弧爐直接煉制非晶製品。此法只能煉制尺寸較小的非晶樣品,且非晶樣品的形狀一般為紐扣狀,不易加工成型。另外此法對合金體系的非晶形成能力要求高,否則樣品或樣品的心部不能形成非晶,樣品和坩堝直接接觸的底部有時未完全熔化,可成為結晶相與成的核心,也易出現結晶相。氬弧爐的熔煉溫度很高,經常用於煉制前的混料過程,即首先用氬弧爐煉制出易形成非晶的合金,然後用其他快冷方法得到大塊非晶合金。 2.石英管水淬法 將大塊非晶合金的配料密封在抽成真空的石英管中,加熱後水淬冷卻,獲得大塊非晶合金。如果合金中有高熔點組成,可先在氬弧爐中混料製成合金後再封裝到石英管中。此法的優點是設備投資小,封裝石英管的部門很容易找到,且易得到尺寸較大的圓柱形大塊非晶棒。缺點是每制備一次非晶樣品均須封一次石英管,且淬火時石英管要被破壞。石英管水淬法在非晶合金的科學研究中常用。為提高淬火時的冷卻能力,也可將試樣封在不銹鋼管中水淬,用這種方法也可制備出異型樣品。 3.銅模鑄造法 此法是在加熱裝置的下方設置一水冷銅模,非晶合金組分熔化後靠吸鑄或其他方法進入水冷銅模冷卻形成非晶。此法雖然要求有專門的設備,但由於冷速較高能制備較大尺寸的非晶樣品,而且可用不同的模具制備出不同形狀的非晶樣品,也可制備形狀復雜的非晶樣品。銅模鑄造法,尤其是帶有吸鑄裝置的,由於有這些優點而被廣泛應用。 4.定向區域熔煉法 定向區域熔煉法的冷卻速度可由固液界面的移動速度和爐內的溫度梯度的乘積來確定,這種方法要求用於制備非晶合金的原始材料在成分上是均勻的,且非晶形成能力較強。能夠用這種方法制備大塊非晶合金意味著可以用連續的方法制備出大尺寸異形的非晶樣品。此外,高壓技術也可應用於大塊非晶合金的制備。壓力是影響合金狀態的一個重要的熱力學參數,高壓下有些合金的凝固點降低,可通過快速卸載的方法使合金獲得大的過冷度而產生非晶。摘自《先進材料導論》
3. 材料制備的過程有哪些
材料加工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類:金屬材料加工技術和陶瓷粉末成型燒結制備技術。
其中金屬材料加工技術主要包括:快速凝固、定向凝固、金屬半固態加工、連續鑄軋、復合鑄造。
陶瓷粉末燒結制備技術又主要包括制備、成型、燒結三個部分。
這是我們老師上課講的,希望有幫助~
4. 材料的制備有哪些方法,試說明其原理和特點,應用
這個問題涉及內容太多,建議你看看金屬材料學。如果簡單的加以概括的話,那麼一切材料都是為了達到「組織-化學成分-生產工藝」三者的最佳配合,然後滿足性能的要求。
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制備也有一本機械工業出版社的書,很厚,但是不難,出版一年多了。裡面的原理和制備方法講的很具體,有的甚至可以直接操作。
5. 納米材料有幾種制備方法
一共有十餘種制備方法,常見制備方法:化學氣相法 激光法 化學液相沉澱法 溶膠-凝膠法 水熱法有機溶劑熱法 模板法超神化學法 輻射化學法 噴霧熱解法 固相化學法
6. 材料的制備和加工方法有哪些
材料加工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類:金屬材料加工技術和陶瓷粉末成型燒結制備技術.
其中金屬材料加工技術主要包括:快速凝固、定向凝固、金屬半固態加工、連續鑄軋、復合鑄造.
陶瓷粉末燒結制備技術又主要包括制備、成型、燒結三個部分.
這是我們老師上課講的,
7. 納米粉體材料有哪些制備方法
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很多,可分為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
1.
物理方法
(1)真空冷凝法
用真空蒸發、加熱、高頻感應等方法使原料氣化或形成等離子體,然後驟冷。其特點純度高、結晶組織好、粒度可控,但技術設備要求高。
(2)物理粉碎法
通過機械粉碎、電火花爆炸等方法得到納米粒子。其特點操作簡單、成本低,但產品純度低,顆粒分布不均勻。
(3)機械球磨法
採用球磨方法,控制適當的條件得到純元素納米粒子、合金納米粒子或復合材料的納米粒子。其特點操作簡單、成本低,但產品純度低,顆粒分布不均勻。
2.
化學方法
(1)氣相沉積法
利用金屬化合物蒸氣的化學反應合成納米材料。其特點產品純度高,粒度分布窄。
(2)沉澱法
把沉澱劑加入到鹽溶液中反應後,將沉澱熱處理得到納米材料。其特點簡單易行,但純度低,顆粒半徑大,適合制備氧化物。
(3)水熱合成法
高溫高壓下在水溶液或蒸汽等流體中合成,再經分離和熱處理得納米粒子。其特點純度高,分散性好、粒度易控制。
(4)溶膠凝膠法
金屬化合物經溶液、溶膠、凝膠而固化,再經低溫熱處理而生成納米粒子。其特點反應物種多,產物顆粒均一,過程易控制,適於氧化物和Ⅱ~Ⅵ族化合物的制備。
(5)微乳液法
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在表面活性劑的作用下形成乳液,在微泡中經成核、聚結、團聚、熱處理後得納米粒子。其特點粒子的單分散和界面性好,Ⅱ~Ⅵ族半導體納米粒子多用此法制備
8. 薄膜材料的制備有哪些方法
制備的方法很多,比如說:(1)蒸鍍法。主要由磁控濺射、分子束外延等方法;(2)旋塗法,就是將溶膠等通過旋塗的方法制備薄膜;(3)化學法。比如採用表面氧化的方法可以制備氧化物薄膜等。結構設計:塑料選擇、厚度設計、功能設計、層數設計...
擠出設備參數:螺桿設計、動力系統、模頭配合、穩定性、表面處理、溫度控制...
加工製程式控制制:製程條件、線上監控、最佳化技術、後段捲曲...
共擠模頭:模頭設計、零件加工、表面處理、模頭材料...
9. 列舉混凝土製備材料方法
隨著海綿城市的建設和推廣,透水混凝土作為城市建設主力軍的地位越來越明顯。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透水混凝土的材料組成和作用機理。
一、礫石:透水混凝土的骨料,面層選用0.3cm-0.5cm石料,素層選用0.5cm-1.0cm石料。石材應堅硬且外觀干凈,尺寸均勻、表面光滑。
二、水泥:透水混凝土的膠凝材料,面層採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素層採用325#普通硅酸鹽水泥。
三、透水料:主要用於透水混凝土表面。它的功能是:
1、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2、增加透水率
3、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凍融性
4、透水混凝土表面著色
抗壓強度和透水率的作用機理:
因為透水混凝土對抗壓強度和透水率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盲目增加水泥用量,雖然抗壓強度增加,但會導致不透水;如果減少水泥用量,抗壓強度將遠遠低於抗壓要求。透水料是高分子聚合物,通過增加透水料的用量,可在不增加水泥用量的情況下大大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透水率。
抗凍融作用機理:
由於透水混凝土獨特的孔結構,冬季大量雨水進入透水混凝土內部,水分子滲入透水混凝土內部的分子結構,反復凍融,這在物理學上稱為凍融現象。經過反復凍融後,透水混凝土內部分子結構將被破壞,透水混凝土的使用壽命將大大縮短。透水料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這一技術難題,透水料含有活性疏水物質,在透水混凝土內部形成保護膜,有效防止水分子滲入透水混凝土。
著色機理:
無機顏料通過高速分散機三道工序充分預混,並最終均勻分散在透水材料中,達到著色效果。
四、TS-ZQ增強劑:
主要用於透水混凝土的素色層:
1、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2、增加透水率
3、提高透水混凝土抗凍融性,作用機理與透水料相似
五、保護劑:
主要用於噴塗在透水混凝土表面
1、抗紫外線輻射,有效防止透水混凝土表面褪色
2、提高透水混凝土表面的抗壓強度和耐磨性
3、增加透水混凝土表面的亮度和紋理
4、耐腐蝕性:有效防止透水混凝土表面的酸鹼腐蝕
10. 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中文,英文)越全越好
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學法兩大類。
1 物理法:放電爆炸法、機械合金化法、嚴重塑性變形法、惰性氣體蒸發法、等離子蒸發法、電子束法、激光束法等。
2 化學法:氣相燃燒合成法、氣相還原法、等離子化學氣相沉積法、溶膠一凝膠法、共沉澱法、碳化法、微乳液法、絡合物分解法等。納米微粒和納米材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它的應用領域包括化工、機械、生物工程、電子、航天、陶瓷等方面。
(1)納米微粒用作催化劑。聚合型馬來醯亞胺樹脂材料在軍工、民用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它性能優良,被認為是最有發展前途的樹脂基體。納米TiO2可作為N—苯基馬來醯亞胺聚合反應的催化劑。
(2)納米微粒可提高陶瓷塑性。納米TiO2與其它金屬氧化物納米晶一起可組成具有優良力學性能的各種新型復合陶瓷材料,在開發超塑性陶瓷材料方面具有誘人的前景。
(3)納米微粒用作潤滑油添加劑,可大大減輕摩擦件之間的磨損。把平均粒徑小於10nm的金剛石微粒(NMD)均勻加入Cu10Sn合金基體中,干滑動摩擦試驗結果表明:在載荷78N、滑動速率低於1.6m/s時,Cu10Sn2NMD復合材料的摩擦因數穩定在0.19左右,遠低於基體Cu10Sn合金(μ=0.31~0.38)。而且Cu10Sn合金在摩擦過程中產生較大的噪音,摩擦過程不平穩,而Cu10Sn2NMD復合材料摩擦過程非常平穩,噪音很低,並且在摩擦副的表面形成了部分連續的固體潤滑膜。
(4)納米顆粒用於生物感測器。葡萄糖生物感測器在臨床醫學、食品工業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用途。將金、銀、銅等納米顆粒引入葡萄糖氧化酶膜層中,由此製得的生物感測器體積小,電極響應快、靈敏度高。
(5)納米復合材料。採用溶膠—凝膠法可制備出聚醯亞胺/二氧化硅納米復合材料。
(6)納米微晶應用於磁性材料中,可制備出高效電子元件和高密度信息貯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