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野生木耳怎麼處理才能吃
野生木耳的處理方法:
1、清洗;
2、水開後下清洗好的木耳焯水、要焯透(約1分鍾左右、一定要水開一會啊、切記此過程不要蓋鍋蓋、關鍵所在);
3、清水漂洗(兩三次即可);
4、或炒或涼拌。野生木耳雖然能吃,必須處理好,不然會有很大危險。
⑵ 木耳菜怎麼摘
木耳菜的採摘方法:
1、幼苗的採收:採收幼苗的木耳菜在播後40天左右,當苗長到5~6葉時,就可以採收了。由於木耳菜種殼較硬和覆土厚度不同等因素,木耳菜的出苗時間也不同,因此幼苗的大小也會不同,在採收幼苗時要分批採收,也就是說對於已長出5-6片的幼苗要及時採收,而對於不足5-6片的幼苗要保留,讓其生長一段時間後再採收。
2、嫩梢的採收:以採收嫩梢為主的木耳菜,當苗高30cm時,就可以第一次採收了。採收時,留3-4片葉將上部的嫩梢用手掐下,由於木耳菜在生長過程中會長出很多側枝,如果側枝太多,消耗營養也多,木耳菜就不能很好的生長,因此在第一次採收時要選留2個強壯的側枝,其餘的側枝都應抹去;第二次採收的是側枝上的嫩梢,採收的標准也和第一次採收相同,此次採收後要留2-4個強壯側芽,就這樣7-10天採收一次。在木耳菜的生長旺期可選留5-8個強壯側芽,在木耳菜生長的中後期應隨時抹去花蕾,到採收末期,植株生長勢已經減弱,此時採收後應選留1-2個強壯側芽,這種管理有利於使木耳菜葉大、梢肥、莖壯,品質好,產量高。一般採收期2-3個月。
3、嫩葉的採收:以採收葉片為主的木耳菜,當苗高20-30cm時,就要搭架供木耳菜攀爬了。搭架一般採用竹竿。為了便於竹竿順利插入土壤,在搭架前最好先澆一遍水。在幼苗外側距幼苗6-10厘米處將竹竿插入土壤。竹竿的插入位置不可離幼苗太近以免傷及幼苗根系。為了保證牢固,將四根竹竿的上端綁在一起。木耳菜爬架後除主蔓外,在其基部選留2條健壯側蔓,組成骨幹蔓,骨幹蔓上先不留側蔓,主蔓長至架頂時要及時摘心,以後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骨幹蔓了。當骨幹蔓長至架頂時也要摘心,然後在各骨幹蔓基部選留1-2條側蔓,逐步代替原來骨幹蔓。原骨幹蔓葉片采完後剪掉下架。從上架到主蔓摘心為採收前期;採收骨幹蔓到培養骨幹蔓的側枝為採收中期;從剪掉原骨幹蔓到木耳菜下架為採收後期。前期12~15天採收一次、中期10~12天採收一次、後期5~7天採收1次,一般採收期3-4個月。
⑶ 怎麼摘木耳能快一點
採摘木耳怎麼能。
加快速度這個唄,
看個人的行動哦。
有的人天生就手腳麻溜
所以做起來都比較迅速。
可以說快的和慢的比要
相差兩三倍這么大的距離吧。
⑷ 黑木耳的正確吃法
烹調黑木耳要有技巧:
1、干木耳烹調前宜用溫水泡發,泡發後仍然緊縮在一起的部分不宜吃。
2、在溫水中放入木耳,然後再放入鹽,浸泡半小時可以讓木耳快速變軟;
3、溫水中放入木耳,然後再加入兩勺澱粉,之後再進行攪拌。用這種方法可以去除木耳細小的雜質和殘留的沙粒。
不宜和黑木耳搭的食物不要一起吃:
1、有活轎抗凝的作用,有出血性疾病的人不宜食用。孕婦不宜多吃。木耳不宜與田螺同食,從食物葯性來說,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於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2、患有痔瘡者木耳與野雞不宜同食,野雞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誘發痔瘡出血。木耳不宜與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性涼,同時易消化不良。
黑木耳的益處:
1、黑木耳味甘性平,歸脾、肺、肝、大腸經,主治氣虛血虧、肺虛久咳、咯血、痔瘡出血、婦女崩漏、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等,可長久服用,尤其是女性多吃對身體有絕佳益處。
2、現代醫學證明,黑木耳能減少血液凝塊、軟化血管,防治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有「食物中的阿司匹林」之美譽。
3、黑木耳中鐵的含量極高,故常吃黑木耳能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4、黑木耳含有維生素K,能減少血液凝結成塊,預防血栓等症的發生。吃黑木耳後,血液變稀,人就不容易得腦血栓、老年痴呆,也不容易得冠心病。
⑸ 木耳菜採摘方法
可以像段木栽培一樣「整朵」扭摘,這種方法簡單快速,但傷及木耳基下的菌絲體,使恢復生長和轉潮較慢。另一種方法是用利剪平塑料袋錶面將「耳朵」剪收,剪耳朵不留殘根,又不傷及內部菌絲體,轉潮較快,不過這樣操作麻煩,效率低,曬干方法同段木栽培。
⑹ 如何進行黑木耳的採收與晾曬
黑木耳從接種到收獲結束一般為80~110天,當耳片充分舒展、色澤轉淡、肉質肥軟時已成熟,應及時採收。採收前1~2天停止噴水,加強通風,這時耳片稍干,採收不易破裂,最好選晴天上午採收,利於晾曬。採摘時耳根要摘凈。採收時可采大留小,第一批採收後停止噴水2天,然後用利刀削去表層老化菌絲1厘米,讓新菌絲再生,具體操作如下:
(1)停水采耳待黑木耳耳片充分展開,邊緣起褶變薄,耳根收縮,孢子即將彈射前採收黑木耳。采耳前1~2天應停水,讓陽光直接照射栽培袋和木耳;待木耳朵片收縮發干時,連根採下。採收後的栽培袋再讓陽光照射3~5小時,使其乾燥,以防長雜菌,便可進入第二茬耳管理。(2)第二茬耳管理第一茬耳採收完後,清理床面(耳棚),將草簾和床面曬干,耳棚內消毒,蓋乾草簾養菌10天左右,再依照第一茬耳的管理方法出耳。(3)晾曬加工採收後的木耳要及時曬干。曬干前要用剪刀剪去木耳根部的培養基。地栽黑木耳要用清水洗去雜質,一等品撕成直徑2厘米以上朵片,二等品撕成直徑1厘米以上朵片,放在紗窗上晾乾。曬干後黑木耳(含水量在14%以下)及時裝進塑料袋。扎緊袋口,要防潮防蛀。採收時耳片沒有展開的不能采(因沒有商品價值),留著進行下茬管理。
⑺ 怎樣採收木耳菜
秋季撒播者當幼苗長至4~5片葉時即可間拔採收,根據留苗距離把多餘苗分次疏去剪根捆把上市;條播或穴播者,當苗高達15~20厘米時,基部留4片葉摘取嫩梢和嫩葉捆成把。木耳菜分枝性強,若溫度、肥力、水分適宜,半月後就可從下部葉腋中長出1~2個分枝,當長到15厘米左右時,可以留3片葉掐去嫩梢嫩葉。若以採收葉片為主的,當苗高20厘米時要搭架並引蔓上架,隨著植株向上延伸生長,把下部葉片陸續採收,根據其長勢每10餘天采一次,每次每株采1~3片。采時要連葉柄採下晾乾葉子表面水分裝入塑料袋內,准備上市。
木耳菜柔嫩多汁,易失水凋萎。不論是掐梢還是摘葉,采後都不能擠壓防止折斷。收獲後裝入塑料袋中每袋以250~300克為宜。這樣可以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其新鮮度,木耳菜以就地生產就近銷售為主。若需長途運輸或保存,可放在10℃相對濕度為90%以上的條件下。
⑻ 木耳怎麼摘洗
黑木耳子實體經25d左右長至成熟,要及時採收,防止過熟發生爛耳。
採收將子實體連「根」採下,洗凈雜質後晾曬。
採收後自然干曬,一般在紗網上晾乾更快。翻動不要過勤,以保持耳片舒展。
食用前干木耳又要用水浸泡,這會將剩餘的毒素溶於水,使干木耳最終無毒,但要注意的是,浸泡干木耳時最好換兩到三遍水,才能最大程度析走有害物質。
木耳不宜與田螺同食 從食物葯性來說,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於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患有痔瘡者木耳與野雞不宜同食,野雞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誘發痔瘡出血。 木耳不宜與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性涼,同時易消化不良。 蘿卜和木耳不能一起涮
⑼ 剛採摘的木耳怎樣清洗最快又干凈
1、泡木耳
木耳屬於干貨,買來時都是乾的,要用溫水泡上一段時間。
2、摘木耳
由於木耳見水後會發脹,小小的木耳會變很大,因此要摘成小塊
3、去根
木耳屬於菌類,根部比較小,要一點點摘干凈。
4、盛放
把摘好的木耳放到另外一個菜盆里。
5、第二遍清理
由於木耳在曬干過程中有塵土,因此要進行第二次清理。
6、侵泡
摘好的木耳在不使用的情況下也不要離開水,一直泡著可以保存木耳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