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電子比色器使用方法

電子比色器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01 14:39:35

❶ 顯示器色彩調配,看得怎樣效果最好

調成COOL,中國人的眼睛適合冷色調。WARM適合歐洲人,也就是暖色調(6500k). 也可以自己調整紅綠藍到自己看起來最舒服,液晶不象CRT不存在射線掃描所以對眼睛傷害忽略不計,當然長時間看導致眼睛疲勞除外。

❷ RGB;CMYK;LAB三種顏色模式到底有什麼區別,在實際制圖中有什麼作用

Lab色彩模型是由照度(L)和有關色彩的a, b三個要素組成。L表示照度(
Luminosity),相當於亮度,a表示從紅色至綠色的范圍,b表示從藍色至黃色的
范圍。如果我們想在數字圖形的處理中保留盡量寬闊的色域和豐富和色彩,最好選擇Lab
色彩模型進行工作,圖像處理完成後,再根據輸出的需要轉換成RGB(顯示用)
或CMYK(列印及印刷用)色彩模型,在Lab色彩模型下工作,速度與RGB差不多快
,但比CMYK 要快很多。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它能夠在最終的設計成果中,獲得
比任何色彩模型都更加優質的色彩。

RGB色彩模式是工業界的一種顏色標准,是通過對紅(R)、綠(G)、藍(B)三個顏色通道的變化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疊加來得到各式各樣的顏色的,RGB即是代表紅、綠、藍三個通道的顏色,這個標准幾乎包括了人類視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顏色,是目前運用最廣的顏色系統之一。
目前的顯示器大都是採用了RGB顏色標准,在顯示器上,是通過電子槍打在屏幕的紅、綠、藍三色發光極上來產生色彩的,目前的電腦一般都能顯示32位顏色,約有一百萬種以上的顏色。

減色 (CMYK)
C. 青色(Cyan) M. 洋紅色(Magenta) Y. 黃色(Yellow) K. 黑色(blacK)

CMYK模型針對印刷媒介,即基於油墨的光吸收/反射特性,眼睛看到顏色實際上是物體吸收白光中特定頻率的光而反射其餘的光的顏色。
每種 CMYK 四色油墨可使用從 0 至 100% 的值。 為最亮顏色指定的印刷色油墨顏色百分比較低,而為較暗顏色指定的百分比較高。 例如,亮紅色可能包含 2% 青色、93% 洋紅、90% 黃色和 0% 黑色。

PS中拾色器-RGB(加色)與CMY(減色)是互補色,
RGB以黑色為底色加,即RGB均為0是黑色,均為255是白色
CMY以白色為底色減,即CMY均為0是白色,均為100%是黑色(但在實際中,由於油墨的純度等問題這樣得不到純正的黑色,因此引入K)

❸ 林上攜帶型色差儀使用起來會很復雜嗎

林上兩款儀器都是需要配合手機APP軟體使用。以下我們就儀器的使用方法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需要用手機掃描儀器上的二維碼安裝APP,根據提示下載即可。

2.打開手機的藍牙功能,找到與儀器匹配的SN號連接儀器

3.儀器隨後進入校準界面(在校準時需要將儀器的底座蓋上)隨後儀器將進入到測量界面

4.在色差對比界面點擊標准色測量,就可以將當前顏色最為標准色。在測量樣品色時再點擊樣品色測量,儀器就會取到樣品色的顏色。這樣一次簡單的色差對比就完成了。

林上色差儀還具有QC檢測功能,APP軟體具有多種標准電子色卡,可海量存儲顏色。七種顏色空間和六中色差公式可以滿足不同行業的需求。儀器的測試孔徑為8mm,也就是說被測材料的表面積只要大於8mm的測試口徑。儀器的測量時間非常短只需1s。詳細的使用方法可以參照林上色差儀說明書。

林上品牌色差計不僅體積小巧,與普通的台式色差儀相比,我們的這兩款儀器更加便攜,而台式儀器攜帶不太方便。所以很多用戶在儀器的選擇上更加傾向於攜帶型。而且儀器的質量好價格也是同行業中性價比比較高的。更多詳情或者儀器參數可以參照產品詳情頁或者咨詢林上業務員

❹ 色環電阻檢測方法

色環電阻是在電阻封裝上(即電阻表面)塗上一定顏色的色環,來代表這個電阻的阻值。色環實際上是早期為了幫助人們分辨不同阻值而設定的標准。色環電阻現在應用還是很廣泛的,如家用電器、電子儀表、電子設備中常常可以見到。但由於色環電阻比較大,不適合現代高度集成的性能要求。

色環電阻口訣

棕一紅二橙是三,四黃五綠六為藍,七紫八灰九對白,黑是零,金五銀十表誤差。

電阻阻值的測量方法

通常使用的是伏安法,就是利用歐姆定律:R=U/I來測量電阻值;而色環電阻是指可以直接通過對色環來計算阻值的電阻。常見的色環電阻有四色環、五色環或六色環,色環標示主要應用在圓柱型的電阻器上,如:碳膜電阻、金屬膜電阻、金屬氧化膜電阻、保險絲電阻、繞線電阻等。

快速識別色環電阻

在工作中快速識別色環電阻的阻值,是一項基本的技能,必須快速掌握。

六色環電阻讀數方法

六色環前五環與五色環電阻表示方法一樣,第六色環表示該電阻的溫度系數。

五環電阻讀數方法

第一條色環:阻值的第一位數字;

第二條色環:阻值的第二位數字;

第三條色環:阻值的第三位數字;

第四條色環:阻值乘數的10的冪數;

第五條色環:誤差(常見是棕色,誤差為1%)

五環電阻如何進行讀數操作?這個表格一定要掌握。

首先,要知道哪個是第一位數;如下圖,顏色有五種,所以是五環。根據五環電阻的讀數方法,然後我們要知道哪個是第一色環,大家注意看區別,一邊四種顏色的距離靠得近,另一色環就離得遠一些;因此從左到右,我們就知道第一色環為黃色,依次為紫色,黑色,橙色,棕色。

所以,黃色在第一環就是4,第二環紫色為7,第三環黑色是0,第四環就是乘積了10的3次方也就是1000,第五環是誤差了棕色為±1%。現在我們來計算阻值:470*1000=470K,然後誤差是±1%,所以阻值的范圍是在465.3K—— 474.7K之間,其阻值都是正常的。

如:一個電阻第一環為紅、第二環為紅、第三環為黑、第四環為黑、第五環為棕色,則其阻值為:紅:2;紅:2;黑:0;黑:1倍;棕:±1%。

所以該電阻的阻值為:220*1=220Ω,誤差為:±1%。

在實踐中發現,有些色環電阻的排列順序不甚分明,往往容易讀錯。在識別時可運用如下技巧加以判斷,具體內容如下:

技巧1:先找標志誤差的色環,從而排定色環順序。最常用的表示電阻誤差的顏色是:金、銀、棕,尤其是金環和銀環,一般絕少用做電阻色環的第一環,所以在電阻上只要有金環和銀環,就可以基本認定這是色環電阻的最末一環。

技巧2:棕色環是否是誤差標志的判別。棕色環既常用做誤差環,又常作為有效數字環。常常在第一環和最末一環中同時出現,使人很難識別誰是第一環。在實踐中可以 按照色環之間的間隔加以判別。比如對於一個五道色環的電阻而言,第五環和第四環之間的間隔比第一環和第二環之間的間隔要寬一些,據此可判定色環的排列順序。

技巧3:在僅靠色環間距還無法判定色環順序的情況下,還可以利用電阻的生產序列值來加以判別。比如有一個電阻的色環讀序是:棕、黑、黑、黃、棕,其值為100×104Ω=1MΩ。誤差為1%。屬於正常的電阻系列值;若是反順序讀:棕、黃、黑、黑、棕,其值為140×100Ω=140Ω,誤差為1%。顯然,按照後一種排序所讀出的電阻值,在電阻的生產系列中是沒有的,故後一種色環順序是不對的。

有些五色環電阻兩頭金屬帽上都有色環,遠離相對集中的四道色環的那道色環表示誤差,是第五條色環,與之對應的另一頭金屬帽上的是第一道色環。讀數時從它讀起,之後的第二道、第三道色環是次高位、次次高位,第四道環表示10的多少次方

❺ 識讀色環電阻的方法和步驟

色環電阻
色環電阻是在電阻封裝上(即電阻表面)塗上一定顏色的色環,來代表這個電阻的阻值。色環實際上是早期為了幫助人們分辨不同阻值而設定的標准。色環電阻現在應用還是很廣泛的,如家用電器、電子儀表、電子設備中常常可以見到。但由於色環電阻比較大,不適合現代高度集成的性能要求。

色環電阻口訣
棕一紅二橙是三,四黃五綠六為藍,七紫八灰九對白,黑是零,金五銀十表誤差。

電阻阻值的測量方法
通常使用的是伏安法,就是利用歐姆定律:R=U/I來測量電阻值;而色環電阻是指可以直接通過對色環來計算阻值的電阻。常見的色環電阻有四色環、五色環或六色環,色環標示主要應用在圓柱型的電阻器上,如:碳膜電阻、金屬膜電阻、金屬氧化膜電阻、保險絲電阻、繞線電阻等。

快速識別色環電阻
在工作中快速識別色環電阻的阻值,是一項基本的技能,必須快速掌握。

六色環電阻讀數方法

六色環前五環與五色環電阻表示方法一樣,第六色環表示該電阻的溫度系數。

五環電阻讀數方法

第一條色環:阻值的第一位數字;
第二條色環:阻值的第二位數字;
第三條色環:阻值的第三位數字;
第四條色環:阻值乘數的10的冪數;
第五條色環:誤差(常見是棕色,誤差為1%)

五環電阻如何進行讀數操作?這個表格一定要掌握。
首先,要知道哪個是第一位數;如下圖,顏色有五種,所以是五環。根據五環電阻的讀數方法,然後我們要知道哪個是第一色環,大家注意看區別,一邊四種顏色的距離靠得近,另一色環就離得遠一些;因此從左到右,我們就知道第一色環為黃色,依次為紫色,黑色,橙色,棕色。

所以,黃色在第一環就是4,第二環紫色為7,第三環黑色是0,第四環就是乘積了10的3次方也就是1000,第五環是誤差了棕色為±1%。現在我們來計算阻值:470*1000=470K,然後誤差是±1%,所以阻值的范圍是在465.3K—— 474.7K之間,其阻值都是正常的。

如:一個電阻第一環為紅、第二環為紅、第三環為黑、第四環為黑、第五環為棕色,則其阻值為:紅:2;紅:2;黑:0;黑:1倍;棕:±1%。
所以該電阻的阻值為:220*1=220Ω,誤差為:±1%。

在實踐中發現,有些色環電阻的排列順序不甚分明,往往容易讀錯。在識別時可運用如下技巧加以判斷,具體內容如下:
技巧1:先找標志誤差的色環,從而排定色環順序。最常用的表示電阻誤差的顏色是:金、銀、棕,尤其是金環和銀環,一般絕少用做電阻色環的第一環,所以在電阻上只要有金環和銀環,就可以基本認定這是色環電阻的最末一環。
技巧2:棕色環是否是誤差標志的判別。棕色環既常用做誤差環,又常作為有效數字環。常常在第一環和最末一環中同時出現,使人很難識別誰是第一環。在實踐中可以 按照色環之間的間隔加以判別。比如對於一個五道色環的電阻而言,第五環和第四環之間的間隔比第一環和第二環之間的間隔要寬一些,據此可判定色環的排列順序。
技巧3:在僅靠色環間距還無法判定色環順序的情況下,還可以利用電阻的生產序列值來加以判別。比如有一個電阻的色環讀序是:棕、黑、黑、黃、棕,其值為100×104Ω=1MΩ。誤差為1%。屬於正常的電阻系列值;若是反順序讀:棕、黃、黑、黑、棕,其值為140×100Ω=140Ω,誤差為1%。顯然,按照後一種排序所讀出的電阻值,在電阻的生產系列中是沒有的,故後一種色環順序是不對的。

❻ 拾色器的拾色器顏色系統

1、ANPA-COLOR 通常應用於報紙。ANPA-COLOR ROP Newspaper Color Ink Book 包含 ANPA 顏色樣本。 DIC 顏色參考 通常在日本用於印刷項目。
2、FOCOLTONE 由 763 種 CMYK 顏色組成。通過顯示補償顏色的壓印,Focoltone 顏色有助於避免印前陷印和對齊問題。Focoltone 中有包含印刷色和專色規范的色板庫、壓印圖表以及用於標記版面的雕版庫。
3、HKS 色板 在歐洲用於印刷項目。每種顏色都有指定的 CMYK 顏色。可以從 HKS E(適用於連續靜物)、HKS K(適用於光面藝術紙)、HKS N(適用於天然紙)和 HKS Z(適用於新聞紙)中選擇。顏色取樣器對於每種比例都可用。HKS 印刷色標簿和色板已添加到顏色系統菜單中。
4、PANTONE® 顏色用於專色重現。PANTONE MATCHING SYSTEM 可以渲染 1,114 種顏色。PANTONE 顏色參考和樣本簿會印在塗層、無塗層和啞面紙樣上,以確保精確顯示印刷結果並更好地進行印刷控制。可在 CMYK 下印刷 PANTONE 純色。要將 PANTONE 純色和與它最匹配的印刷色進行比較,請使用 PANTONE 純色/印刷色參考。CMYK 屏幕色調百分比印刷在每種顏色下方。
5、 TOYO Color Finder 1050 由基於日本最常用的印刷油墨的 1000 多種顏色組成。TOYO Process Color Finder 色標簿和色板已添加到顏色系統菜單中。TOYO Color Finder 1050 Book 包含 Toyo 顏色的列印樣本,可以從列印機和圖片用品商店購得。
6、TRUMATCH 提供了可預測的 CMYK 顏色,這種顏色與兩千多種可實現的、計算機生成的顏色相匹配。Trumatch 顏色包括偶數步長的 CMYK 色域的可見色譜。Trumatch 顏色能夠為每個色相顯示多達 40 種的色調和陰影,每種最初都是在四色印刷中創建的,並且可以在電子照排機上用四色重現。另外,還包括使用不同色相的四色灰色。

❼ 電子元件用法作用

電子元件(1)<電阻>
電阻在電路中用「R」加數字表示,如:R1表示編號為1的電阻.電阻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為:分
流、限流、分壓、偏置等.#
1、參數識別:電阻的單位為歐姆(Ω),倍率單位有:千歐(KΩ),兆歐(MΩ)等.換算方法是:1兆歐=1000千歐=1000000歐電阻的參數標注
方法有3種,即直標法、色標法和數標法. a、數標法主要用於貼片等小體積的電路,如: 472 表示 47×100Ω(即4.7K);
104則表示100K b、色環標注法使用最多,現舉例如下:四色環電阻 五色環電阻(精密電阻) #
2、電阻的色標位置和倍率關系如下表所示:顏色有效數字 倍率 允許偏差(%)銀色 / x0.01 ±10 金色 / x0.1 ±5 黑色 0 +0
/ 棕色 1 x10 ±1 紅色 2 x100 ±2 橙色 3 x1000 / 黃色 4 x10000 / 綠色 5 x100000 ±0.5
藍色 6 x1000000 ±0.2 紫色 7 x10000000 ±0.1 灰色 8 x100000000 / 白色 9
x1000000000 /
電子元件(2)<電容>

1、電容在電路中一般用「C」加數字表示(如C13表示編號為13的電容).電容是由兩片金屬膜緊靠,中間用絕緣材料隔開而組成的元件.電容的特性主要是
隔直流通交流.電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貯存電能的大小,電容對交流信號的阻礙作用稱為容抗,它與交流信號的頻率和電容量有關.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號的頻率,C表示電容容量)電話機中常用電容的種類有電解電容、瓷片電容、貼片電容、獨石電容、鉭電容和滌綸電容等.#
2、識別方法:電容的識別方法與電阻的識別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標法、色標法和數標法3種.電容的基本單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單位還有:毫法(mF)、
微法(uF)、納法(nF)、皮法(pF).其中: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納法=1012皮法容量大的電容其容量值在電容上直接標明,如
10 uF/16V 容量小的電容其容量值在電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數字表示字母表示法:1m=1000 uF 1P2=1.2PF 1n=1000PF
數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數字表示容量大小,前兩位表示有效數字,第三位數字是倍率.如:102表示10×102PF=1000PF
224表示22×104PF=0.22 uF # 3、電容容量誤差表符 號 F G J K L M 允許誤差 ±1% ±2% ±5% ±10%
±15% ±20% 如:一瓷片電容為104J表示容量為0. 1 uF、誤差為±5%.
電子元件(3)<晶體二極體>

體二極體在電路中常用「D」加數字表示,如: D5表示編號為5的二極體. #
1、作用:二極體的主要特性是單向導電性,也就是在正向電壓的作用下,導通電阻很小;而在反向電壓作用下導通電阻極大或無窮大.正因為二極體具有上述特
性,無繩電話機中常把它用在整流、隔離、穩壓、極性保護、編碼控制、調頻調制和靜噪等電路中.電話機里使用的晶體二極體按作用可分為:整流二極體(如
1N4004)、隔離二極體(如1N4148)、肖特基二極體(如BAT85)、發光二極體、穩壓二極體等.#
2、識別方法:二極體的識別很簡單,小功率二極體的N極(負極),在二極體外表大多採用一種色圈標出來,有些二極體也用二極體專用符號來表示P極(正極)
或N極(負極),也有採用符號標志為「P」、「N」來確定二極體極性的.發光二極體的正負極可從引腳長短來識別,長腳為正,短腳為負.#
3、測試注意事項:用數字式萬用表去測二極體時,紅表筆接二極體的正極,黑表筆接二極體的負極,此時測得的阻值才是二極體的正向導通阻值,這與指針式萬用
表的表筆接法剛好相反.# 4、常用的1N4000系列二極體耐壓比較如下:型號 1N4001 1N4002 1N4003 1N4004
1N4005 1N4006 1N4007 耐壓(V) 50 100 200 400 600 800 1000 電流(A) 均為1
電子元件(4)<穩壓二極體>

壓二極體在電路中常用「ZD」加數字表示,如:ZD5表示編號為5的穩壓管. #
1、穩壓二極體的穩壓原理:穩壓二極體的特點就是擊穿後,其兩端的電壓基本保持不變.這樣,當把穩壓管接入電路以後,若由於電源電壓發生波動,或其它原因
造成電路中各點電壓變動時,負載兩端的電壓將基本保持不變. #
2、故障特點:穩壓二極體的故障主要表現在開路、短路和穩壓值不穩定.在這3種故障中,前一種故障表現出電源電壓升高;後2種故障表現為電源電壓變低到零
伏或輸出不穩定.常用穩壓二極體的型號及穩壓值如下表:型 號 1N4728 1N4729 1N4730 1N4732 1N4733 1N4734
1N4735 1N4744 1N4750 1N4751 1N4761 穩壓值 3.3V 3.6V 3.9V 4.7V 5.1V 5.6V
6.2V 15V 27V 30V 75V
電子元件(5)<電感>
電感在電路中常用「L」加數字表示,如:L6表示編號
為6的電感.電感線圈是將絕緣的導線在絕緣的骨架上繞一定的圈數製成.直流可通過線圈,直流電阻就是導線本身的電阻,壓降很小;當交流信號通過線圈時,線
圈兩端將會產生自感電動勢,自感電動勢的方向與外加電壓的方向相反,阻礙交流的通過,所以電感的特性是通直流阻交流,頻率越高,線圈阻抗越大.電感在電路
中可與電容組成振盪電路.電感一般有直標法和色標法,色標法與電阻類似.如:棕、黑、金、金錶示 1uH(誤差5%)的電感.
電感的基本單位為:亨(H) 換算單位有:1H=103mH=106uH
電子元件(6)<變容二極體 >
變容二極體是根
據普通二極體內部 「PN結」
的結電容能隨外加反向電壓的變化而變化這一原理專門設計出來的一種特殊二極體.變容二極體在無繩電話機中主要用在手機或座機的高頻調制電路上,實現低頻信
號調制到高頻信號上,並發射出去.在工作狀態,變容二極體調制電壓一般加到負極上,使變容二極體的內部結電容容量隨調制電壓的變化而變化.變容二極體發生
故障,主要表現為漏電或性能變差:(1)發生漏電現象時,高頻調制電路將不工作或調制性能變差.(2)變容性能變差時,高頻調制電路的工作不穩定,使調制
後的高頻信號發送到對方被對方接收後產生失真.出現上述情況之一時,就應該更換同型號的變容二極
電子元件(7)<晶體三極體>

體三極體在電路中常用「Q」加數字表示,如:Q17表示編號為17的三極體.#1、特點:晶體三極體(簡稱三極體)是內部含有2個PN結,並且具有放大能
力的特殊器件.它分NPN型和PNP型兩種類型,這兩種類型的三極體從工作特性上可互相彌補,所謂OTL電路中的對管就是由PNP型和NPN型配對使用.
電話機中常用的PNP型三極體有:A92、9015等型號;NPN型三極體有:A42、9014、9018、9013、9012等型號.#2、晶體三極體
主要用於放大電路中起放大作用,在常見電路中有三種接法.為了便於比較,將晶體管三種接法電路所具有的特點列於下表,供大家參考.名稱共發射極電路
共集電極電路(射極輸出器) 共基極電路輸入阻抗 中(幾百歐~幾千歐) 大(幾十千歐以上) 小(幾歐~幾十歐)輸出阻抗中(幾千歐~幾十千歐)
小(幾歐~幾十歐) 大(幾十千歐~幾百千歐)電壓放大倍數 大 小(小於1並接近於1) 大電流放大倍數 大(幾十)大(幾十)
小(小於1並接近於1)功率放大倍數 大(約30~40分貝) 小(約10分貝) 中(約15~20分貝)頻率特性 高頻差 好好續表應用
多級放大器中間級,低頻放大 輸入級、輸出級或作阻抗匹配用 高頻或寬頻帶電路及恆流源電路
電子元件(8)<場效應晶體管放大器>
#1、
場效應晶體管具有較高輸入阻抗和低雜訊等優點,因而也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電子設備中.尤其用場效管做整個電子設備的輸入級,可以獲得一般晶體管很難達到的性
能.#2、場效應管分成結型和絕緣柵型兩大類,其控制原理都是一樣的.#3、場效應管與晶體管的比較(1)場效應管是電壓控制元件,而晶體管是電流控制元
件.在只允許從信號源取較少電流的情況下,應選用場效應管;而在信號電壓較低,又允許從信號源取較多電流的條件下,應選用晶體管.(2)場效應管是利用多
數載流子導電,所以稱之為單極型器件,而晶體管是即有多數載流子,也利用少數載流子導電.被稱之為雙極型器件.(3)有些場效應管的源極和漏極可以互換使
用,柵壓也可正可負,靈活性比晶體管好.(4)場效應管能在很小電流和很低電壓的條件下工作,而且它的製造工藝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場效應管集成在一塊矽片
上,因此場效應管在大規模集成電路中得到了廣泛
電子元件(9)<單片機>*1
單片機硬體系統設計原則(轉貼)
zt(icbase.com)
一個單片機應用系統的硬體電路設計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系統擴展,即單片機內部的功能單元,如ROM、RAM、I/O、定時器/計數器、中斷系統等不能滿
足應用系統的要求時,必須在片外進行擴展,選擇適當的晶元,設計相應的電路.二是系統的配置,即按照系統功能要求配置外圍設備,如鍵盤、顯示器、列印機、
A/D、D/A轉換器等,要設計合適的介面電路. 系統的擴展和配置應遵循以下原則: #
1、盡可能選擇典型電路,並符合單片機常規用法.為硬體系統的標准化、模塊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
2、系統擴展與外圍設備的配置水平應充分滿足應用系統的功能要求,並留有適當餘地,以便進行二次開發. #
3、硬體結構應結合應用軟體方案一並考慮.硬體結構與軟體方案會產生相互影響,考慮原則是:軟體能實現的功能盡可能由軟體實殃,以簡化硬體結構.但必須注
意,由軟體實現的硬體功能,一般響應時間比硬體實現長,且佔用CPU時間.#
4、系統中的相關器件要盡可能做到性能匹配.如選用CMOS晶元單片機構成低功耗系統時,系統中所有晶元都應盡可能選擇低功耗產品.#
5、可靠性及抗干擾設計是硬體設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晶元、器件選擇、去耦濾波、印刷電路板布線、通道隔離等. #
6、單片機外圍電路較多時,必須考慮其驅動能力.驅動能力不足時,系統工作不可靠,可通過增設線驅動器增強驅動能力或減少晶元功耗來降低匯流排負載. #
7、盡量朝「單片」方向設計硬體系統.系統器件越多,器件之間相互干擾也越強,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統的穩定性.隨著單片機片內集成的功能越
來越強,真正的片上系統SoC已經可以實現,如ST公司新近推出的μPSD32××系列產品在一塊晶元上集成了80C32核、大容量FLASH存儲器、
SRAM、A/D、I/O、兩個串口、看門狗、上電復位電路等等.
單片機系統硬體抗干擾常用方法實踐影響單片機系統可靠安全運行的主要因素主要來自系統內部和外部的各種電氣干擾,並受系統結構設計、元器件選擇、安裝、制
造工藝影響.這些都構成單片機系統的干擾因素,常會導致單片機系統運行失常,輕則影響產品質量和產量,重則會導致事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形成
干擾的基本要素有三個: (1)干擾源.指產生干擾的元件、設備或信號,用數學語言描述如下:/dt,
di/dt大的地方就是干擾源.如:雷電、繼電器、可控硅、電機、高頻時鍾等都可
能成為干擾源.(2)傳播路徑.指干擾從干擾源傳播到敏感器件的通路或媒介.典型的干擾傳
播路徑是通過導線的傳導和空間的輻射.(3)敏感器件.指容易被干擾的對象.如:A/D、D/A變換器,單片機,數字IC, 弱信號放大器等.
干擾的分類
1干擾的分類干擾的分類有好多種,通常可以按照雜訊產生的原因、傳導方式、波形特性等等進行不同的分類.按產生的原因分:可分為放電雜訊音、高頻振盪噪
聲、浪涌雜訊. 按傳導方式分:可分為共模雜訊和串模雜訊. 按波形分:可分為持續正弦波、脈沖電壓、脈沖序列等等. 2
干擾的耦合方式干擾源產生的干擾信號是通過一定的耦合通道才對測控系統產生作用的.因此,我有必要看看干擾源和被干擾對象之間的傳遞方式.干擾的耦合方
式,無非是通過導線、空間、公共線等等,細分下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直接耦合:這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系統中存在最普遍的一種方式.比如干擾信號通過電源線侵入系統.對於這種形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入去耦電路.從
而很好的抑制.(2)公共阻抗耦合:這也是常見的耦合方式,這種形式常常發生在兩個電路電流有共同通路的情況.為了防止這種耦合,通常在電路設計上就要考
慮.使干擾源和被干擾對象間沒有公共阻抗. (3)電容耦合: 又稱電場耦合或靜電耦合 .是由於分布電容的存在而產生的耦合.
(4)電磁感應耦合:又稱磁場耦合.是由於分布電磁感應而產生的耦合. (5)漏電耦合: 這種耦合是純電阻性的,在絕緣不好時就會發生.
常用硬體抗干擾技術針對形成干擾的三要素,採取的抗干擾主要有以下手段. 1
抑制干擾源抑制干擾源就是盡可能的減小干擾源的/dt,di/dt.這是抗干擾設計中最優先考慮和最重要的原則,常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減小干擾
源的/dt主要是通過在干擾源兩端並聯電容來實現.減小干擾源的di/dt則是在干擾源迴路串聯電感或電阻以及增加續流二極體來實現.
形成
干擾的基本要素有三個: (1)干擾源.指產生干擾的元件、設備或信號,用數學語言描述如下:/dt,
di/dt大的地方就是干擾源.如:雷電、繼電器、可控硅、電機、高頻時鍾等都可
能成為干擾源.(2)傳播路徑.指干擾從干擾源傳播到敏感器件的通路或媒介.典型的干擾傳
播路徑是通過導線的傳導和空間的輻射.(3)敏感器件.指容易被干擾的對象.如:A/D、D/A變換器,單片機,數字IC, 弱信號放大器等.
干擾的分類
1干擾的分類干擾的分類有好多種,通常可以按照雜訊產生的原因、傳導方式、波形特性等等進行不同的分類.按產生的原因分:可分為放電雜訊音、高頻振盪噪
聲、浪涌雜訊. 按傳導方式分:可分為共模雜訊和串模雜訊. 按波形分:可分為持續正弦波、脈沖電壓、脈沖序列等等. 2
干擾的耦合方式干擾源產生的干擾信號是通過一定的耦合通道才對測控系統產生作用的.因此,我有必要看看干擾源和被干擾對象之間的傳遞方式.干擾的耦合方
式,無非是通過導線、空間、公共線等等,細分下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直接耦合:這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系統中存在最普遍的一種方式.比如干擾信號通過電源線侵入系統.對於這種形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入去耦電路.從
而很好的抑制.(2)公共阻抗耦合:這也是常見的耦合方式,這種形式常常發生在兩個電路電流有共同通路的情況.為了防止這種耦合,通常在電路設計上就要考
慮.使干擾源和被干擾對象間沒有公共阻抗. (3)電容耦合: 又稱電場耦合或靜電耦合 .是由於分布電容的存在而產生的耦合.
(4)電磁感應耦合:又稱磁場耦合.是由於分布電磁感應而產生的耦合. (5)漏電耦合: 這種耦合是純電阻性的,在絕緣不好時就會發生.
常用硬體抗干擾技術針對形成干擾的三要素,採取的抗干擾主要有以下手段. 1
抑制干擾源抑制干擾源就是盡可能的減小干擾源的/dt,di/dt.這是抗干擾設計中最優先考慮和最重要的原則,常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減小干擾
源的/dt主要是通過在干擾源兩端並聯電容來實現.減小干擾源的di/dt則是在干擾源迴路串聯電感或電阻以及增加續流二極體來實現.
電子元件(10)<晶體管的選用經驗>

體管的品種繁多,不同的電子設備與不同的電子電路,對晶體管各項性能指標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應根據應用電路的具體要求來選擇不同用途,不同類型的晶體
管.#
1.一般高頻晶體管的選用一般小信號處理(例如圖像中放、伴音中放、緩沖放大等)電路中使用的高頻晶體管,可以選用特徵頻率范圍在30~300MHZ的高
頻晶體管,例如3DG6、
3DG8、3CG21、2SA1015、2SA673、2SA733、S9011、S9012、S9014、S9015、2N5551、2N5401、
BC337、BC338、BC548、BC558等型號的小功率晶體管,可根據電路的要求選擇晶體管的材料與極性,還要考慮被選晶體管的耗散功率、集電極
最大電流、最大反向電壓、電流放大系數等參數及外地人形尺寸等是否符合應用電路的要求.#
2.末級視放輸出管的選用彩色電視機中使用的末級視放輸出管,應選用特徵頻率高於80MHZ的高頻晶體管.
21in(in=0.0254m)以下的中小屏幕彩色電視機中使用的末級視放輸出管,其耗散功率應大於或等於750mW,最大集電極電流應大於或等於
50mA,最高反向電壓應大於200V,一般可選用3DG182J、2SC2229、2SC3942等型號的晶體管.
25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彩色電視機中使用的末級視放輸出管,其耗散功率應大於或等於1.5W,最大集電極電流應大於或等於50mA,最高反向電壓應大於
300V,一般可選用3DG182N、2SC2068、2SC2611、2SC2482等型號的晶體管. #
3.行推動管的選用彩色電視機中使用的行推動管,應選用中、大功率的高頻晶體管.其耗散功率應大於或等於10W,最大集電極電流應大於150mA,最高反
向電壓應大於或等於 250V.一般可選用3DK204、2SC1569、2SC2482、2SC2655、2SC2688等型號的三極體.#
4.行輸出管的選用彩色電視機中使用的行輸出管屬於高反壓大功率晶體管,其最高反向電壓應大於或等於1200V,耗散功率應大於或等於50W,最大集電極
電流應大於或等於 3.5A(大屏幕彩色電視機行輸出管的耗散功率應大於或等於60W,最大集電極電流應大於5A).
21英寸以下小屏幕彩色電視機的行輸出管可選用2SD869、2SD870、2SD871、2SD899A、2SD950

❽ 光譜分析儀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開機步驟

1、開光譜儀電源

2、開計算機電源

3、在文件管理器中用滑鼠指按UV WinLab圖標,此時出現UV WinLab的應用窗口,儀器已准備好,可選用適當方法進行分析操作。

一、方法:在分析中必須對分光光度計設定一些必要的參數,這些參數的組合就形成一個「方法」。Lambda系列UV WinLab軟體預設四類常用方法。

1)掃描(SCAN),用以進行光譜掃描。

2)時間驅動(TIME DRIVER),用以觀察一定時間內某種特定波長處縱坐標值的變化,如酶動力學。

3)波長編程(WP)用以在多個波長下測定樣品在一定時間內的縱坐標值變化,並可以計算這些縱坐標值的差或比值。

4)濃度(CONC)用以建立標准曲線並測定濃度。

2.1 進入所需方法,在方法窗口中選擇所需方法的文件名。

二、方法的設定

掃描、波長編程及時間驅動各項方法可根據顯示的參數表,逐項按需要選用或填入,並可參考提示。

濃度

濃度方法窗口下方標簽較多,說明做濃度測定時需要參數較多。用滑鼠指按每一標簽,可翻出下頁,其上有一些需要測定的參數。必須逐頁設定。

三、工具條

1)SETUP

當所需的各項參數都已在參數中設好後,必須用滑鼠指按SETUP,才能將儀器調整到所設狀態。

2)AUTOZERO 用滑鼠指按此鍵,分光光度計即進行調零(在光譜掃描中則進行基線校正)。

3)START 用滑鼠指按此鍵,光度計即開始運行所設定的方法。

四、方法運行

1)掃描,時間驅動,波長編程方法選好後,先放入參比溶液,按AUTOZERO鍵,進行自自動校零或背景校正結束後再放入樣品,按START,分光光度計即開始進行,同時屏幕上出現圖形窗口,將結果顯示出來。

2)濃度

3)制訂標准曲線

(1)方法選好後,確認各項數據正確,特別是REFS頁中第一行要選中右上角的「edit mode」。再放入參比溶液,按AUTOZERO鍵自動校零或背景校正。

(2)按setup,待該圖標消失後,再按「start」,按提示依次放入標准色列的各管溶液,每次都按提示進行操作。

(3)標准色列測定完畢後,屏幕上出現calibgraphwindow,顯示擬合的標准線,並標出各項標准管的位置,屏幕下方還有一條ConcentraTIon mode的對話框,可以用來修改擬合的曲線類型(按 change calbraTIon),或修改標准溶液的任何一管(replace),或取消某一管(delete),或增加標准溶液管數(add)。如過已經滿意,則按analyse sample鍵,進入樣品測定窗口。

(4)標准曲線有關的各項數據,均在calibresultwindow中,可用滑鼠將其調出觀察。其中包括每個標准溶液的具體數據,標准曲線的回程方程式,相關系數,殘差。

五、樣品濃度測定

剛制定好的標准曲線接著進行樣品濃度測定時

1)只需在concentraTIon mode對話框按analyse sample鍵,進入樣品測定窗口。

2 )按設定的樣品順序放入各樣品管,每次按提示進行操作。

3 )屏幕上出現結果窗口,結果數據將依次顯示在樣品表中的相應位置。

(1)利用原有的標准曲線接著進行樣品濃度測定時

(2)調出所測定樣品的濃度方法文件,首先調出refs頁,將原設edit mode選項取消,改設左上角的using exiting calibration。重新將方法存檔,則今後再調用時即不需再作修改。

(3) 在sample頁中按要求重設各種樣品名稱機樣品信息。

(4)按工具條中setup鍵,將主機設到該方法所設定的條件。

(5)將參比溶液放入比色室,按autozero鍵做背景校零。

(6) 按start鍵,按設定的樣品順序放入各樣品管,每次按提示進行操作。

(7) 屏幕上出現結果窗口,結果數據將依次顯示在樣品表中相應位置。

六、關機

1)將方法及數據存檔

2)關閉方法窗

3)退出UV WinLab

4) 取出樣品及參比溶液

5)清潔光譜儀,特別是樣品室

6)關閉光譜電源

7)關閉計算機電源
根據現代光譜儀器的工作原理,光譜儀可以分為兩大類:經典光譜儀和新型光譜儀。經典光譜儀器是建立在空間色散原理上的儀器:新型光譜儀器是建立在調制原理上的儀器.經典光譜儀器都是狹縫光譜儀器。調制光譜儀是非空間分光的,它採用圓孔進光根據色散組件的分光原理,光譜儀器可分為:棱鏡光譜儀,衍射光柵光譜儀和干涉光譜儀.光學多道OMA(Optical Multi-channel Analyzer)是近十幾年出現的採用光子探測器(CCD)和計算機控制的新型光譜分析儀器,它集信息採集,處理,存儲諸功能於一體。由於OMA不再使用感光乳膠,避免和省去了暗室處理以及之後的一系列繁瑣處理,測量工作,使傳統的光譜技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大大改善了工作條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OMA分析光譜,測盆准確迅速,方便,且靈敏度高,響應時間快,光譜解析度高,測量結果可立即從顯示屏上讀出或由列印機,繪圖儀輸出.目前,它己被廣泛使用於幾乎所有的光譜測量,分析及研究工作中,特別適應於對微弱信號,瞬變信號的檢測。
光譜分析儀的分析原理是將光源輻射出的待測元素的特徵光譜通過樣品的蒸汽中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所吸收,由發射光譜被減弱的程度,進而求得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它符合郎珀-比爾定律 A= -lg I/I o= -LgT = KCL 式中I為透射光強度,I0為發射光強度,T為透射比,L為光通過原子化器光程由於L是不變值所以A=KC。

物理原理

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的,原子核外電子按其能量的高低分層分布而形成不同的能級,因此,一個原子核可以具有多種能級狀態。

能量最低的能級狀態稱為基態能級(E0=0),其餘能級稱為激發態能級,而能最低的激發態則稱為第一激發態。正常情況下,原子處於基態,核外電子在各自能量最低的軌道上運動。

如果將一定外界能量如光能提供給該基態原子,當外界光能量E恰好等於該基態原子中基態和某一較高能級之間的能級差E時,該原子將吸收這一特徵波長的光,外層電子由基態躍遷到相應的激發態,而產生原子吸收光譜。

電子躍遷到較高能級以後處於激發態,但激發態電子是不穩定的,大約經過10^-8秒以後,激發態電子將返回基態或其它較低能級,並將電子躍遷時所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出去,這個過程稱原子發射光譜。可見原子吸收光譜過程吸收輻射能量,而原子發射光譜過程則釋放輻射能量。

❾ 示波器怎麼用呢

在數字電路實驗中,需要使用若干儀器、儀表觀察實驗現象和結果。常用的電子測量儀器有萬用表、邏輯筆、普通示波器、存儲示波器、邏輯分析儀等。萬用表和邏輯筆使用方法比較簡單,而邏輯分析儀和存儲示波器目前在數字電路教學實驗中應用還不十分普遍。示波器是一種使用非常廣泛,且使用相對復雜的儀器。本章從使用的角度介紹一下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1 示波器工作原理

示波器是利用電子示波管的特性,將人眼無法直接觀測的交變電信號轉換成圖像,顯示在熒光屏上以便測量的電子測量儀器。它是觀察數字電路實驗現象、分析實驗中的問題、測量實驗結果必不可少的重要儀器。示波器由示波管和電源系統、同步系統、X軸偏轉系統、Y軸偏轉系統、延遲掃描系統、標准信號源組成。
1.1 示波管
陰極射線管(CRT)簡稱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它將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正如圖1所示,電子槍、偏轉系統和熒光屏三部分密封在一個真空玻璃殼內,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示波管。

圖1 示波管的內部結構和供電圖示

1.熒光屏
現在的示波管屏面通常是矩形平面,內表面沉積一層磷光材料構成熒光膜。在熒光膜上常又增加一層蒸發鋁膜。高速電子穿過鋁膜,撞擊熒光粉而發光形成亮點。鋁膜具有內反射作用,有利於提高亮點的輝度。鋁膜還有散熱等其他作用。
當電子停止轟擊後,亮點不能立即消失而要保留一段時間。亮點輝度下降到原始值的10%所經過的時間叫做「余輝時間」。余輝時間短於10μs為極短余輝,10μs—1ms為短余輝,1ms—0.1s為中余輝,0.1s-1s為長余輝,大於1s為極長余輝。一般的示波器配備中余輝示波管,高頻示波器選用短余輝,低頻示波器選用長余輝。
由於所用磷光材料不同,熒光屏上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一般示波器多採用發綠光的示波管,以保護人的眼睛。
2.電子槍及聚焦
電子槍由燈絲(F)、陰極(K)、柵極(G1)、前加速極(G2)(或稱第二柵極)、第一陽極(A1)和第二陽極(A2)組成。它的作用是發射電子並形成很細的高速電子束。燈絲通電加熱陰極,陰極受熱發射電子。柵極是一個頂部有小孔的金屬園筒,套在陰極外面。由於柵極電位比陰極低,對陰極發射的電子起控製作用,一般只有運動初速度大的少量電子,在陽極電壓的作用下能穿過柵極小孔,奔向熒光屏。初速度小的電子仍返回陰極。如果柵極電位過低,則全部電子返回陰極,即管子截止。調節電路中的W1電位器,可以改變柵極電位,控制射向熒光屏的電子流密度,從而達到調節亮點的輝度。第一陽極、第二陽極和前加速極都是與陰極在同一條軸線上的三個金屬圓筒。前加速極G2與A2相連,所加電位比A1高。G2的正電位對陰極電子奔向熒光屏起加速作用。
電子束從陰極奔向熒光屏的過程中,經過兩次聚焦過程。第一次聚焦由K、G1、G2完成,K、K、G1、G2叫做示波管的第一電子透鏡。第二次聚焦發生在G2、A1、A2區域,調節第二陽極A2的電位,能使電子束正好會聚於熒光屏上的一點,這是第二次聚焦。A1上的電壓叫做聚焦電壓,A1又被叫做聚焦極。有時調節A1電壓仍不能滿足良好聚焦,需微調第二陽極A2的電壓,A2又叫做輔助聚焦極。
3.偏轉系統
偏轉系統控制電子射線方向,使熒光屏上的光點隨外加信號的變化描繪出被測信號的波形。圖8.1中,Y1、Y2和Xl、X2兩對互相垂直的偏轉板組成偏轉系統。Y軸偏轉板在前,X軸偏轉板在後,因此Y軸靈敏度高(被測信號經處理後加到Y軸)。兩對偏轉板分別加上電壓,使兩對偏轉板間各自形成電場,分別控制電子束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偏轉。
4.示波管的電源
為使示波管正常工作,對電源供給有一定要求。規定第二陽極與偏轉板之間電位相近,偏轉板的平均電位為零或接近為零。陰極必須工作在負電位上。柵極G1相對陰極為負電位(—30V~—100V),而且可調,以實現輝度調節。第一陽極為正電位(約+100V~+600V),也應可調,用作聚焦調節。第二陽極與前加速極相連,對陰極為正高壓(約+1000V),相對於地電位的可調范圍為±50V。由於示波管各電極電流很小,可以用公共高壓經電阻分壓器供電。
1.2 示波器的基本組成
從上一小節可以看出,只要控制X軸偏轉板和Y軸偏轉板上的電壓,就能控制示波管顯示的圖形形狀。我們知道,一個電子信號是時間的函數f(t),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只要在示波管的X軸偏轉板上加一個與時間變數成正比的電壓,在y軸加上被測信號(經過比例放大或者縮小),示波管屏幕上就會顯示出被測信號隨時間變化的圖形。電信號中,在一段時間內與時間變數成正比的信號是鋸齒波。
示波器的基本組成框圖如圖2所示。它由示波管、Y軸系統、X軸系統、Z軸系統和電源等五部分組成。

圖2 示波器基本組成框圖

被測信號①接到「Y"輸入端,經Y軸衰減器適當衰減後送至Y1放大器(前置放大),推挽輸出信號②和③。經延遲級延遲Г1時間,到Y2放大器。放大後產生足夠大的信號④和⑤,加到示波管的Y軸偏轉板上。為了在屏幕上顯示出完整的穩定波形,將Y軸的被測信號③引入X軸系統的觸發電路,在引入信號的正(或者負)極性的某一電平值產生觸發脈沖⑥,啟動鋸齒波掃描電路(時基發生器),產生掃描電壓⑦。由於從觸發到啟動掃描有一時間延遲Г2,為保證Y軸信號到達熒光屏之前X軸開始掃描,Y軸的延遲時間Г1應稍大於X軸的延遲時間Г2。掃描電壓⑦經X軸放大器放大,產生推挽輸出⑨和⑩,加到示波管的X軸偏轉板上。z軸系統用於放大掃描電壓正程,並且變成正向矩形波,送到示波管柵極。這使得在掃描正程顯示的波形有某一固定輝度,而在掃描回程進行抹跡。
以上是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雙蹤顯示則是利用電子開關將Y軸輸入的兩個不同的被測信號分別顯示在熒光屏上。由於人眼的視覺暫留作用,當轉換頻率高到一定程度後,看到的是兩個穩定的、清晰的信號波形。
示波器中往往有一個精確穩定的方波信號發生器,供校驗示波器用。

2 示波器使用

本節介紹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示波器種類、型號很多,功能也不同。數字電路實驗中使用較多的是20MHz或者40MHz的雙蹤示波器。這些示波器用法大同小異。本節不針對某一型號的示波器,只是從概念上介紹示波器在數字電路實驗中的常用功能。
2.1 熒光屏
熒光屏是示波管的顯示部分。屏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有多條刻度線,指示出信號波形的電壓和時間之間的關系。水平方向指示時間,垂直方向指示電壓。水平方向分為10格,垂直方向分為8格,每格又分為5份。垂直方向標有0%,10%,90%,100%等標志,水平方向標有10%,90%標志,供測直流電平、交流信號幅度、延遲時間等參數使用。根據被測信號在屏幕上占的格數乘以適當的比例常數(V/DIV,TIME/DIV)能得出電壓值與時間值。
2.2 示波管和電源系統
1.電源(Power)
示波器主電源開關。當此開關按下時,電源指示燈亮,表示電源接通。
2.輝度(Intensity)
旋轉此旋鈕能改變光點和掃描線的亮度。觀察低頻信號時可小些,高頻信號時大些。
一般不應太亮,以保護熒光屏。
3.聚焦(Focus)
聚焦旋鈕調節電子束截面大小,將掃描線聚焦成最清晰狀態。
4.標尺亮度(Illuminance)
此旋鈕調節熒光屏後面的照明燈亮度。正常室內光線下,照明燈暗一些好。室內光線不足的環境中,可適當調亮照明燈。
2.3 垂直偏轉因數和水平偏轉因數
1.垂直偏轉因數選擇(VOLTS/DIV)和微調
在單位輸入信號作用下,光點在屏幕上偏移的距離稱為偏移靈敏度,這一定義對X軸和Y軸都適用。靈敏度的倒數稱為偏轉因數。垂直靈敏度的單位是為cm/V,cm/mV或者DIV/mV,DIV/V,垂直偏轉因數的單位是V/cm,mV/cm或者V/DIV,mV/DIV。實際上因習慣用法和測量電壓讀數的方便,有時也把偏轉因數當靈敏度。
蹤示波器中每個通道各有一個垂直偏轉因數選擇波段開關。一般按1,2,5方式從 5mV/DIV到5V/DIV分為10檔。波段開關指示的值代表熒光屏上垂直方向一格的電壓值。例如波段開關置於1V/DIV檔時,如果屏幕上信號光點移動一格,則代表輸入信號電壓變化1V。
每個波段開關上往往還有一個小旋鈕,微調每檔垂直偏轉因數。將它沿順時針方向旋到底,處於「校準」位置,此時垂直偏轉因數值與波段開關所指示的值一致。逆時針旋轉此旋鈕,能夠微調垂直偏轉因數。垂直偏轉因數微調後,會造成與波段開關的指示值不一致,這點應引起注意。許多示波器具有垂直擴展功能,當微調旋鈕被拉出時,垂直靈敏度擴大若干倍(偏轉因數縮小若干倍)。例如,如果波段開關指示的偏轉因數是1V/DIV,採用×5擴展狀態時,垂直偏轉因數是0.2V/DIV。
在做數字電路實驗時,在屏幕上被測信號的垂直移動距離與+5V信號的垂直移動距離之比常被用於判斷被測信號的電壓值。
2.時基選擇(TIME/DIV)和微調
時基選擇和微調的使用方法與垂直偏轉因數選擇和微調類似。時基選擇也通過一個波段開關實現,按1、2、5方式把時基分為若干檔。波段開關的指示值代表光點在水平方向移動一個格的時間值。例如在1μS/DIV檔,光點在屏上移動一格代表時間值1μS。
「微調」旋鈕用於時基校準和微調。沿順時針方向旋到底處於校準位置時,屏幕上顯示的時基值與波段開關所示的標稱值一致。逆時針旋轉旋鈕,則對時基微調。旋鈕拔出後處於掃描擴展狀態。通常為×10擴展,即水平靈敏度擴大10倍,時基縮小到1/10。例如在2μS/DIV檔,掃描擴展狀態下熒光屏上水平一格代表的時間值等於

2μS×(1/10)=0.2μS

TDS實驗台上有10MHz、1MHz、500kHz、100kHz的時鍾信號,由石英晶體振盪器和分頻器產生,准確度很高,可用來校準示波器的時基。
示波器的標准信號源CAL,專門用於校準示波器的時基和垂直偏轉因數。例如COS5041型示波器標准信號源提供一個VP-P=2V,f=1kHz的方波信號。
示波器前面板上的位移(Position)旋鈕調節信號波形在熒光屏上的位置。旋轉水平位移旋鈕(標有水平雙向箭頭)左右移動信號波形,旋轉垂直位移旋鈕(標有垂直雙向箭頭)上下移動信號波形。
2.4 輸入通道和輸入耦合選擇
1.輸入通道選擇
輸入通道至少有三種選擇方式:通道1(CH1)、通道2(CH2)、雙通道(DUAL)。選擇通道1時,示波器僅顯示通道1的信號。選擇通道2時,示波器僅顯示通道2的信號。選擇雙通道時,示波器同時顯示通道1信號和通道2信號。測試信號時,首先要將示波器的地與被測電路的地連接在一起。根據輸入通道的選擇,將示波器探頭插到相應通道插座上,示波器探頭上的地與被測電路的地連接在一起,示波器探頭接觸被測點。示波器探頭上有一雙位開關。此開關撥到「×1」位置時,被測信號無衰減送到示波器,從熒光屏上讀出的電壓值是信號的實際電壓值。此開關撥到「×10"位置時,被測信號衰減為1/10,然後送往示波器,從熒光屏上讀出的電壓值乘以10才是信號的實際電壓值。
2.輸入耦合方式
輸入耦合方式有三種選擇:交流(AC)、地(GND)、直流(DC)。當選擇「地」時,掃描線顯示出「示波器地」在熒光屏上的位置。直流耦合用於測定信號直流絕對值和觀測極低頻信號。交流耦合用於觀測交流和含有直流成分的交流信號。在數字電路實驗中,一般選擇「直流」方式,以便觀測信號的絕對電壓值。
2.5 觸發
第一節指出,被測信號從Y軸輸入後,一部分送到示波管的Y軸偏轉板上,驅動光點在熒光屏上按比例沿垂直方向移動;另一部分分流到x軸偏轉系統產生觸發脈沖,觸發掃描發生器,產生重復的鋸齒波電壓加到示波管的X偏轉板上,使光點沿水平方向移動,兩者合一,光點在熒光屏上描繪出的圖形就是被測信號圖形。由此可知,正確的觸發方式直接影響到示波器的有效操作。為了在熒光屏上得到穩定的、清晰的信號波形,掌握基本的觸發功能及其操作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觸發源(Source)選擇
要使屏幕上顯示穩定的波形,則需將被測信號本身或者與被測信號有一定時間關系的觸發信號加到觸發電路。觸發源選擇確定觸發信號由何處供給。通常有三種觸發源:內觸發(INT)、電源觸發(LINE)、外觸發EXT)。
內觸發使用被測信號作為觸發信號,是經常使用的一種觸發方式。由於觸發信號本身是被測信號的一部分,在屏幕上可以顯示出非常穩定的波形。雙蹤示波器中通道1或者通道2都可以選作觸發信號。
電源觸發使用交流電源頻率信號作為觸發信號。這種方法在測量與交流電源頻率有關的信號時是有效的。特別在測量音頻電路、閘流管的低電平交流噪音時更為有效。
外觸發使用外加信號作為觸發信號,外加信號從外觸發輸入端輸入。外觸發信號與被測信號間應具有周期性的關系。由於被測信號沒有用作觸發信號,所以何時開始掃描與被測信號無關。
正確選擇觸發信號對波形顯示的穩定、清晰有很大關系。例如在數字電路的測量中,對一個簡單的周期信號而言,選擇內觸發可能好一些,而對於一個具有復雜周期的信號,且存在一個與它有周期關系的信號時,選用外觸發可能更好。
2.觸發耦合(Coupling)方式選擇
觸發信號到觸發電路的耦合方式有多種,目的是為了觸發信號的穩定、可靠。這里介紹常用的幾種。
AC耦合又稱電容耦合。它只允許用觸發信號的交流分量觸發,觸發信號的直流分量被隔斷。通常在不考慮DC分量時使用這種耦合方式,以形成穩定觸發。但是如果觸發信號的頻率小於10Hz,會造成觸發困難。
直流耦合(DC)不隔斷觸發信號的直流分量。當觸發信號的頻率較低或者觸發信號的占空比很大時,使用直流耦合較好。
低頻抑制(LFR)觸發時觸發信號經過高通濾波器加到觸發電路,觸發信號的低頻成分被抑制;高頻抑制(HFR)觸發時,觸發信號通過低通濾波器加到觸發電路,觸發信號的高頻成分被抑制。此外還有用於電視維修的電視同步(TV)觸發。這些觸發耦合方式各有自己的適用范圍,需在使用中去體會。
3.觸發電平(Level)和觸發極性(Slope)
觸發電平調節又叫同步調節,它使得掃描與被測信號同步。電平調節旋鈕調節觸發信號的觸發電平。一旦觸發信號超過由旋鈕設定的觸發電平時,掃描即被觸發。順時針旋轉旋鈕,觸發電平上升;逆時針旋轉旋鈕,觸發電平下降。當電平旋鈕調到電平鎖定位置時,觸發電平自動保持在觸發信號的幅度之內,不需要電平調節就能產生一個穩定的觸發。當信號波形復雜,用電平旋鈕不能穩定觸發時,用釋抑(Hold Off)旋鈕調節波形的釋抑時間(掃描暫停時間),能使掃描與波形穩定同步。
極性開關用來選擇觸發信號的極性。撥在「+」位置上時,在信號增加的方向上,當觸發信號超過觸發電平時就產生觸發。撥在「-」位置上時,在信號減少的方向上,當觸發信號超過觸發電平時就產生觸發。觸發極性和觸發電平共同決定觸發信號的觸發點。
2.6 掃描方式(SweepMode)
掃描有自動(Auto)、常態(Norm)和單次(Single)三種掃描方式。
自動:當無觸發信號輸入,或者觸發信號頻率低於50Hz時,掃描為自激方式。
常態:當無觸發信號輸入時,掃描處於准備狀態,沒有掃描線。觸發信號到來後,觸發掃描。
單次:單次按鈕類似復位開關。單次掃描方式下,按單次按鈕時掃描電路復位,此時准備好(Ready)燈亮。觸發信號到來後產生一次掃描。單次掃描結束後,准備燈滅。單次掃描用於觀測非周期信號或者單次瞬變信號,往往需要對波形拍照。
上面扼要介紹了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及操作。示波器還有一些更復雜的功能,如延遲掃描、觸發延遲、X-Y工作方式等,這里就不介紹了。示波器入門操作是容易的,真正熟練則要在應用中掌握。值得指出的是,示波器雖然功能較多,但許多情況下用其他儀器、儀表更好。例如,在數字電路實驗中,判斷一個脈寬較窄的單脈沖是否發生時,用邏輯筆就簡單的多;測量單脈沖脈寬時,用邏輯分析儀更好一些。 1.獲得基線:當操作者在使用無使用說明書的示波器時,首先要獲得一條最細的水平基線,然後才能用探頭進行其他測量,其具體方法如下:
(1)預置面板各開關、旋鈕。
亮度置適中,聚焦和輔助聚焦置適中,垂直輸入耦合置「AC,,,垂直電壓量程選擇置"5mv/div",垂直工作方式選擇置「CHl」,垂直靈敏度微調校準位置置「CAL",垂直通道同步源選擇置中間位置,垂直位置置中間位置,A和B掃描時間因數一起預置在「0.5ms/div",A掃描時間微調置校準位置「CAL』』,水平位移置中間位置,掃描工作方式置「A」,觸發同步方式置「AUTO",斜率開關置「+」
,觸發耦合開關置「AC』』,觸發源選擇置"INT"。
(2)按下電源開關,電源指示燈點亮。
(3)調節A亮度聚焦等有關控制旋鈕,可出現纖細明亮的掃描基線,調節基線使其位置於屏幕中間與水平坐標刻度基本重合。
(4)調節軌跡平行度控制使基線與水平坐標平行。
2.顯示信號:一般情況下,示波器本身均有一個0.5Vp—p標准方波信號輸出口,當獲得基線後,即可將探頭接到此處,此時屏幕應有一串方波信號,調節電壓量程和掃描時間因數旋鈕,方波的幅度和寬窄應變化,至此說明示波器基本調整完畢可以投入使用。
3.測量信號:將測試線接在CHl或CH2輸入插座,測試探頭觸及測試點,即可在示波器上觀察到波形。如果波形幅度太大或太小,可調整電壓量程旋鈕;如果波形周期顯示不適合,可調整掃描速度旋鈕。
三、特殊使用方法
1.交流峰值電壓測量
(1)獲得基線。
(2)調整V/div旋鈕,使波形在垂直方向顯示5div(即5格)。
(3)調節「A觸發電平」獲得穩定顯示。
(4)用以下公式計算峰值電壓。
電壓(p—p):垂直偏轉幅度/度x(VOLTS/div)/開關檔極x探極衰減倍率。
例如:測得上峰到下峰偏轉是5.6度,VOLTS/dir開關置0.5,用x10探極衰減倍率,將數據代人:電壓二5.6X0.5 X 10二28 V。
2.上升時間測量
上升時間:水平距離(度)x時間/度(檔極)/擴展系數。
例如:波形兩點間的距離為5度,時間/度檔級為1Us,x10擴展末擴展(即x1),將給定值代人:上升時I司;5X1/1;51xs。
3.相位差測量
相位差:水平差值(度)x水平刻度校準值(度/度)。
例如:水平差值為0.6度,每度校準到45度,將給定值代人公式:相位差:0.6x45:27。

載自 simplegirltt | 二級 的回答

閱讀全文

與電子比色器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前兒童衛生心理矯正方法有哪些 瀏覽:144
齊大夫灸油瘦使用方法 瀏覽:909
紮根研究方法是什麼 瀏覽:589
自製漂流瓶的方法視頻 瀏覽:592
左耳耳鳴解決方法 瀏覽:56
34乘26的計算方法 瀏覽:10
車空調製冷結冰解決方法 瀏覽:255
不漏水暖氣片安裝方法 瀏覽:171
404乘以250的簡便方法 瀏覽:230
無創腫瘤檢測評估方法 瀏覽:613
傢具翻新貼使用方法 瀏覽:506
充電寶首次使用方法 瀏覽:170
期中成績質量分析方法 瀏覽:752
如何清理冰箱結冰的快速方法 瀏覽:671
凈水器出水細有什麼方法增大 瀏覽:574
茅台酒真假鑒別方法外箱2017 瀏覽:667
糖炒臘肉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1001
快速打結方法針線 瀏覽:259
宣紙折疊方法圖片 瀏覽:476
多媒體白板使用方法 瀏覽: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