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鱸魚膠的正確泡發方法圖片

鱸魚膠的正確泡發方法圖片

發布時間:2022-05-27 11:15:07

A. 魚泡的清洗方法,怎樣才能使魚泡不苦

准備材料:清水、食用鹼適量

處理方法:

1、將魚泡放在鹼與清水製作的溶液中。

B. 哪種魚膠最好都有什麼作用

從以下8點來判斷魚膠是不是最好,比較好的。

1.品種

如果是平時吃的一般選鰵魚膠(北海膠),黃花膠,金龍膠等等,如果是要大補一點的,可以選擇赤嘴,赤嘴包括很多種類。種類只是一個簡單的分就好,目前不是最應該考慮的,除非你要特殊功效的,比如止咳的選安南魚膠等等。如果你要價格便宜的可以選意康德魚膠,是正品,而且意康德魚膠質量還很不錯哦,值得選購。

2.色澤

以質地潔凈,無血筋瘀血等物,半透明,色澤淡黃透亮者為佳。

3.大小、厚薄

同一種類的花膠個頭越大、膠身越厚,其質量越好,所謂「十斤魚一兩膠」。可見一個幾兩重的花膠,魚身就要幾十斤重。

4.干濕度

花膠越干越好,選購花膠時可以放在燈光下照一照,若花膠呈半透明的,質量較好。濕度大的花膠色灰暗無光澤,甚至有的花膠在曬干時內部未乾透,一般是周邊透明,中心顏色渾濁,即為「花心」,切忌選擇。時間越長,花心部分會霉變,浸發後會發出臭味,不可進食。

5.膠齡

花膠的顏色愈深,則代表它愈陳舊。陳年花膠的好處是膠質的濃度減少,使營養成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更滋補。同品質的陳年花膠比新膠要好。

6.公母選擇

花膠有公母之分,花膠公形如馬鞍,肚身中部較厚,而兩邊較薄,身呈V字條紋,以質地結實、厚身、干淡、呈金黃色為佳,呈半透明狀為上品,烹調後結實彈牙。至於「廣肚乸」,則略圓而平展,形似波板,身呈橫紋或呈波浪紋,質較薄,煲後易溶,口感較軟身,價錢亦較公便宜。花膠公比花膠母要好。

7.氣味

優質花膠聞之無腥味,無臭味。燉煮後也沒有腥味,而且爽口、滑身,而不會滑潺潺的為佳。

8.產地

產地的水域污染程度也影響到花膠的好壞,不過不是現在的水域如何,而且這個花膠從魚肚子取出的那時候的水域質量如何,這個無法確切的考證,但是也是一個標准哦。



花膠與燕窩、魚翅齊名,是「八珍」之一。花膠素有「海洋人參」之譽。它的主要成分為高級膠原蛋白、多種維生素及鈣、鋅、鐵、硒等多種微量元素。

魚鰾中含有的生物大分子膠原蛋白質,是人體補充合成蛋白質的原料。且易於吸收和利用。它是以水溶液的形式貯存於人體組織中,從而改善組織的營養狀況和加速新陳代謝。現已證明,富含膠原蛋白質的食物可通過膠原蛋白的結合水,去影響某些特定組織的生理機能,從而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抗病能力,起到延緩衰老和抵禦癌症的效能。

我推薦塔塔漁小姐姐家的魚膠,品質還行是野生的魚膠,之前淘寶買的雖然便宜但是一半都是劣質的膠。相比這方面塔塔漁家還是好很多。我們現在全家都吃她家的,現在身邊朋友都誇我氣色好,皮膚光滑,人更加漂亮精神了

C. 白花膠與鱸魚膠哪個好

黃花膠一般就是平時常見的非洲的黃花膠。一般是筒狀的,也有開邊開片的。黃花膠的特點是筒內有一條肉須。黃花膠為黃花鱸魚鰾,通常是筒狀,也稱「黃花筒」。

白花膠個頭一般都很小,超過1兩極為少見。白花膠是白花魚的魚鰾。紋路雙分,如果膠是正面剖開,那"人"字形的紋路就在中間,而出水洞是在法令紋的內側。如果是反面剖開,那"人"字形的紋路就變成了倒"八"字在兩邊,而出水洞就變成了在法令紋外邊。法令紋深淺不一。膠有雙層,就象是兩只膠給壓成一個一樣。尾巴象蓮藕一樣多出了一個空洞輕薄的小圓筒,但這個小圓通通常在曬膠的時候會不小心給弄掉了。

【花膠】

簡介:

花膠即魚肚,是各類魚鰾的干製品,以富有膠質而著名,其別名為花膠。膠又名魚肚,是從魚腹中取出魚鰾,切開曬干後而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膠質等 ,食療滋陰 、固腎培精 , 令人迅速消除疲勞及對外科手術病人傷口有幫助復完之效 。

花膠是將大型魚的魚鰾(控制魚兒升降浮沉的器官)干歷而成。頂級魚肚排名依次是魚膠之王:金錢鰵魚膠(黃唇魚)、白花膠(大白花魚)、黃鱘膠(鱘魚 ) 、黃花膠(大黃花魚)、鰵魚膠(大鰵魚)、門鱔膠(大門鱔)。

金錢鰵魚膠 是為魚膠之王,非常罕見,一般都被當做收藏品收藏起來,斤價在幾十萬以上,黃唇魚這種魚常年躲在深海洞里,不吃魚餌,再加上數量稀少,所以正常情況下很難捕撈到它們。金錢鰵魚膠功效當然非常多,以前曾被當做救命的東西,最最主要的是止血補血的作用,不過收藏的價值遠遠大於食用的價值。

花膠不僅是筵席名菜,還有相當的滋補作用和葯用價值。《本草綱目》記載:花膠能補腎益精,滋養筋脈,能治療腎虛滑精及產後(產後食品)風痙。花膠含豐富的蛋白質及膠質,具滋陰養顏,補血,補腎,強壯機能。腰膝酸軟,身體虛弱,最適宜經常食用。

D. 花膠 儲存方法

花膠可放入雪櫃長期保存,亦可存放在乾爽通風地方。

選購時要選一些較重身,厚而乾爽,切忌花心,所謂花心,即在曬干過程中,陽光或焙熱過熱,形成魚肚表面干,而中間未乾,日子一久,魚肚中心變成腐肉,一浸水後便會發出臭味。

剛買回來的花膠,最好是先曬一曬才吃,味道便會更濃。因為花膠儲存愈耐愈靚,經常曝曬更可吸取日月精華,提練出香味。



(4)鱸魚膠的正確泡發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分類

1、廣肚

在市面上買到的靚花膠,大多是來自印度、巴基斯坦的「廣肚公」。「廣肚」是一個總稱,只要體形較大者,都被稱作「廣肚」。

廣肚有雌雄之分,雄性的「廣肚公」形如馬鞍,肚身中部較厚,而兩邊較薄,身呈V字條紋,以質地結實、厚身、干淡、呈金黃色為佳,呈半透明狀為上品,烹調後結實彈牙。

2、札膠(扎肚)

原產中南美洲,當地原稱「長肚」,肚形長而窄,「窄」字後來在行內寫成「札」字。札膠亦分雌雄,肚母厚身,賣相好,煲後易成糯米粉狀並粘牙。膠公則薄身肉爽,煮起來不易溶。

3、鴨泡魚肚

俗稱花膠筒,「鴨泡肚」因未剖開,形似荷包而得名,多來自中美洲巴拿馬一帶,是一種淡水草鱸魚的魚鰾,其特點是不韌身、脆口,價錢適中,家庭主婦多用鴨泡魚肚來煲湯。


E. 鱸魚怎樣做好吃呢

一、鱸魚的營養價值

1、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

鱸魚跟其他魚一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我們的身體發育和營養的補充都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鱸魚的蛋白屬於優質蛋白,其中包含多種我們人體所需的氨基酸,這些氨基酸能參與我們體內的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過程,從而增強體質,同時鱸魚含有的氨基酸還能滋養腦細胞對補腦很有幫助,尤其是老年朋友多吃鱸魚可以防止老年痴呆。

三、巧吃魚的5部位

1、魚鱗

其實大家都不知道,魚鱗中含有豐富的膽鹼、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以及鈣、硫等礦物質。膽鹼具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卵磷脂具有保護肝臟以及促進神經和大腦發育的作用,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以及心臟病的作用。因此常吃魚鱗對健康是很有益處的。可以將魚鱗用小火熬成魚鱗凍食用,也可以做成湯食用。

2、魚肉

魚肉營養價值極高,口感也很好,容易消化吸收。有研究發現魚肉中富含多種維生素、酶類、礦物質以及不飽和脂肪酸和優質蛋白等營養成分。魚肉可分為暗色魚肉和白色魚肉,暗色魚肉中含有的營養物質較多味道較腥。白色魚肉中含有的營養物質相對較少但腥味較輕。

3、魚眼

魚眼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以及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等不飽和脂肪酸。這些營養物質可以增強人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和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因此經常用腦的人可以常吃魚眼哦。

4、魚腦

魚腦中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磷脂類物質,這些物質有助於嬰兒大腦的發育,並且具有輔助治療老年痴呆症的作用。但魚腦中也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因此不宜多吃。

5、魚鰾即魚肚

魚鰾是一種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現代研究發現魚鰾中含有豐富的大分子膠原蛋白,該物質具有改善人體組織細胞營養狀況、促進人體生長發育以及延緩皮膚老化的功效。

另外海水魚的魚鰾壁較厚經常會被製成干品食用,這種干品魚鰾叫做魚肚。人們在食用魚肚前必須提前將其用油或者水泡發。質厚的魚肚用油或水泡發都可以,質薄的魚肚用油泡發的效果比較好。

F. 生花膠怎麼加工成乾的

花膠我們又稱為魚膠,花膠的主要成分為高級膠原蛋白、多種維生素及鈣、鋅、鐵、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其蛋白質含量高達84.2%,脂肪僅為0.2%,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花膠表面光滑,採用高溫或者採用低溫烘乾乾燥,都會使得魚膠進行膨化,或者破壞表面光滑和韌性,所以我建議你可以通過陰晾曬方式進行烘乾乾燥,但需要時間長一點,同時還要晾曬的衛生問題

G. 花膠的做法

花膠,即俗稱的魚肚。亦稱「花膠肚」。
花膠這可是好東西啊,滋陰補腎,你的花膠已經發好的話,就直接來燉雞湯好了,花膠先在沸水裡焯十來秒,放到燉盅裡面加兩片生薑,滴幾滴料酒,雞最好用老母雞,開膛後一定要去皮和黃油,放入燉盅加上水蓋好蓋,燉上四個小時就好。
膠又名魚肚,是從魚腹中取出魚鰾,切開曬干後而成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等,食療滋陰、固腎培精,令人迅速消除疲勞及對外科手術病人傷口有幫助復完之效。 ⒈一般花膠用冷水浸過夜。
⒉將花膠放進沸水裡約20分鍾,熄火,焗至水和暖。取出再泡冷水,每天要換水(切忌沾到肥油)。
⒊花膠為膠質極重之物,容易黐底,煲時宜用竹笪墊底,以防燒焦。
⒋煮用時應用姜、蔥、油、鹽、燒酒起鑊,放入水,待水滾,把花膠放進沸水滾,約15分鍾以除腥味。
⒌花膠煲得時間長便會漸漸溶化。
6.要花膠好吃,首先煲好上湯,再放入花膠約20分鍾便
冬蟲草花膠燉雞
材料:浸發花膠四件、冬蟲草五錢、雞半隻、火腿一兩、水適
做法:
⒈花膠、雞放入滾水中拖一拖,瀝乾。
⒉冬蟲草洗凈略修,與花膠、雞、火腿、水置燉盅內,加蓋慢火燉約二小時。
花膠排骨湯
材料:花膠3兩、排骨8兩、黃黨(黨參)1兩、杞子2湯匙、淮山5片、姜5片、蔥1棵
做法:
⒈花膠先用水泡浸,再用姜蔥水煲30分鍾,取出過冷河,切件。
⒉洗凈排骨,出水。
⒊鍋中注入適量的清水煲滾,加入所有材料煲滾,轉慢火煲3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飲。
花膠,其實就是魚肚,魚鰾的干製品,富膠質,故名花膠,也叫魚膠。
雞腳花膠湯
用料:
雞腳8隻,花膠150克,冬菇6隻,姜1小 塊。
做法:
①雞腳斬去趾甲,洗凈出水過冷河。
②花膠先浸透發起,變軟切件。
③把適量清水煲滾,放火雞腳、花膠。冬8 姜同煲4小時,湯成下鹽調味即可。
功效 滋陰補氣,補腳力。
紅梅魚肚
用料:
水發魚肚400克。凈蝦肉250克,豬肥膘肉175克,雞蛋2個,熟火腿15個,水發香菇15克,蝦黃15克,青菜松25克。
調料:
濕澱粉20克,雞蛋清2個,紹酒30克,精鹽4克,白糖50克,蕃茄醬35克,醋15克,蔥末15克,薑末15克,味精4.5克,芝麻油15克,熟豬油150克(實耗約100克),雞湯200克。
做法:
⒈魚肚瀝盡水分,切成長6.6厘米、寬3.3厘米的骨牌塊12塊,用精鹽(0.5克)和味精(1克)腌喂10分鍾;
⒉蝦肉和豬肥膘肉合——起剁成細茸,加雞蛋清、精鹽(0.5克)、紹酒、味精(1.5克),濕澱粉(10克)調拌均勻。香菇、熟火腿切細絲;雞蛋用平鍋吊成雞蛋皮,切細絲;蝦黃切碎,炒熟;
⒊腌喂過的魚肚擺在案上,再把製成的蝦茸(約一半)均勻的抹在每塊魚肚上面(抹得要平滑光潔);為食街
⒋然後將切好的香菇絲、熟火腿絲、蛋皮絲和蝦黃末、菜松點綴在蝦茸上面(要點綴得均勻、整齊),擺在盤內,上籠屜用小火蒸熟後,取出,擺在盤的外圈;
⒌炒鍋上火,加熟豬油(50克)燒熱,放入蔥末、薑末熗鍋,再添雞湯(100克)和精鹽(1.5克)、味精(1.5克),燒沸時,用濕澱粉(10克)勾成薄芡,淋芝麻油(5克),澆在蒸好的蝦茸魚肚上;
⒍另起炒鍋上火,加熟豬油(約100克)燒熱,將另一半蝦泥擠成元宵大小的丸子(約12個)下入鍋中,煎成扁圓的餅狀並呈金黃色時取出;
⒎炒鍋留底油(25克)上火燒熱,下入蕃茄醬炒一下,再放白糖、醋、精鹽(1.5克)、味精(1.5克),炒透後添雞湯(100克),再下煎好的蝦餅,移小火慢烯約3—4分鍾時,可將鍋端離火位,用箸一一將蝦餅揀出,擺在盤的里圈。鍋內余汁添芝麻油(10克)上火稍炒,澆在上面即成。
紅花鰱魚肚
原料:
干鰱魚肚250克,菜膽10棵,金瓜30克,鹽、味精、藏紅花、雞汁、清湯、色拉油、生粉、白糖、明油各適量
做法:
⒈將鰱魚肚洗凈,氽水,撈出晾乾,用油發的方法漲發好,漂洗干凈,改刀成塊,焯水。
⒉藏紅花用清水浸泡。金瓜蒸透,攪成泥。
⒊鍋上火,注入清湯,加藏紅花汁、鹽、雞汁、味精、白糖,放入鰱魚肚,勾芡,打明油,盛入容器內,點綴藏紅花、菜膽即成。
雞蓉燴的魚肚做法
用料:
主料:水發魚肚450克
配料:雞蓉100克、火腿絲少許、雞蛋
調料:精鹽、雞粉、味精、黃酒、姜、蔥、雞油、清湯、生粉各適量
步驟:
⒈將水發魚肚改刀備用。
⒉雞蓉用蛋清、生粉、精鹽、味精、雞粉、清湯調勻備用。
⒊將改刀的魚肚用清湯、姜、蔥煨透入味,鍋內注入清油至四成熱,入調勻的雞蓉,推勻雞蓉成棉花狀,與魚肚同燴即成。
製作關鍵:
魚肚發透,不能有異味。調制雞蓉時要用清湯。推雞蓉時要掌握好油溫。
芙蓉魚肚
芙蓉魚肚的製作材料:主料:魚肚100克,雞蛋清75克
輔料:火腿10克,油菜心50克,
調料:料酒10克,鹽3克,雞精2克,胡椒粉2克,豬油(煉制)5克,植物油15克,雞油5克,澱粉(玉米)3克,大蔥5克,姜2克
做法:
⒈ 魚肚切成斜刀長方塊,用澱粉拌勻,30分鍾後用水洗凈,然後焯水;
⒉ 熟火腿切末;
⒊ 油菜心洗凈後焯水;
⒋ 雞蛋清置於碗內,加精鹽、雞精、澱粉攪勻,用溫熱的油炒成片,成為芙蓉狀;
⒌ 魚肚用奶湯焯一下撈出;
⒍ 油鍋置火上,添底油,下入蔥段、薑片煸炒出香味,再下入奶湯和魚肚,用精鹽、雞精調好口味,移至小火上燒10分鍾左右;
⒎ 取出蔥段、薑片,再將炒好的芙蓉倒入炒勻;
⒏ 用玉米粉勾芡,淋些雞油即可裝盤,火腿末撒在上面;
⒐ 油菜心用奶湯、精鹽、料酒、雞精燒至入味,圍在魚肚旁邊。
蟹黃魚肚
主料:
鮮湖蟹黃150克,水發魚肚300克。
配料:
水發冬菇15克,火腿20克,黃瓜皮15克。
調料:
白油75克,清湯200克,精鹽3克,料酒25克,味精1克,水澱粉25克,雞油25克。
烹飪工藝:
⒈ 將水發魚肚用清水漂洗幾遍,擠干水分,切成6厘米長、 3厘米寬的塊,放入沸水中,加入少許精鹽、料酒氽透後撈 出,擠出水分。
⒉ 炒勺內放入白油50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蔥姜米,倒 入蟹黃煸炒,烹入料酒,放精鹽、清湯少許,炒出紅油時,將 蟹黃盛出四分之三。
3.炒勺內留四分之一的蟹黃,再放入少許白油,加入氽過 的魚肚翻炒,邊炒邊放入清湯、精鹽、料酒、味精,用少許水 澱粉勾芡,然後盛入盤中間。
4.將盛出的蟹黃再倒入炒勺內,放入少許清湯,用水澱粉 勾芡,淋上雞油,蒙蓋在魚肚上即成。
椒麻脆魚肚
主輔料:草魚肚300克,白蘿卜、胡蘿卜、小米椒各少許。
製作流程:
將蘿卜切細絲沖水備用,魚肚洗凈放入姜蔥水中煮熟後出鍋沖涼,將冷後的魚肚放入白醋中浸泡一小時後,沖凈醋味裝盤,小米辣調製成椒麻味淋汁即可。 原料:水發海參150克、水發花膠100克。
凈生菜葉100克、水發香菇4片、蔥、姜。
蚝油、老抽、魚露、料酒、澱粉、高湯、香油、花生油。
操作:1、水發海參切3厘米長的段,水發花膠切成4*4厘米的塊。用開水將海參及花膠燙一下撈出,用高湯煨好,蔥、姜拍破待用。
2、炒鍋置於火上,加入少許油,加調味,將生菜煸熟盛入盤內。炒鍋重新上火,放少許底油,下入蔥、姜煸出香味依次加入高湯、料酒、蚝油、魚露、味精,開鍋後,將蔥、姜拿掉不要,隨後下入煨好的海參、花膠及香菇片,燒片刻,下入水澱粉勾芡,淋少許香油,盛在放有生菜的盤中即成。 (扎肚)
原產中南美洲,當地原稱「長肚」,肚形長而窄,「窄」字後來在行內寫成「札」字。札膠亦分雌雄,肚母厚身,賣相好,煲後易成糯米粉狀並粘牙。膠公則薄身肉爽,煮起來不易溶。
鴨泡魚肚
俗稱花膠筒,「鴨泡肚」因未剖開,形似荷包而得名,多來自中美洲巴拿馬一帶,是一種淡水草鱸魚的魚鰾,其特點是不韌身、脆口,價錢適中,家庭主婦多用鴨泡魚肚來煲湯。 ⒊保存方法 :花膠可放入雪櫃長期保存,亦可存放在乾爽通風地方

H. 我需要鱸魚的資料,幫幫忙啊!

外形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一般體長30~40厘米,體重400~1000克、眼間隔微凹。其間有4條隆起線。口大,下頜長於上頜。吻尖,牙細小,在兩頜、犁骨及齶骨上排列成絨毛狀牙帶。前鰓蓋骨後緣有細鋸齒,隅角及下緣有鈍棘。側線完全與體背緣平行、體被細小櫛鱗,皮層粗糙,鱗片不易脫落、體背側為青灰色。腹側為灰白色,體側及背鰭鰭棘部散布著黑色斑點。隨年齡增長,斑點逐漸不明顯。背鰭2個稍分離。第一背鰭發達並有12根硬棘。第二背鰭由13根鰭條組成;腹鰭位於胸鰭始點稍後方。第二背鰭基部淺黃色,胸鰭黃綠色,尾鱔叉形呈淺褐色。

【產地】

鱸魚分布於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體中均產之,黃海、渤海較多。為常見的經濟魚類之一,也是發展海水養殖的品種。主要產地是青島、石島、秦皇島及舟山群島等地、漁期為春、秋兩季,每年的10~11月份為盛漁期。喜棲息於河口鹹淡水,也能生活於淡水。性兇猛,以魚、蝦為食。個體大,最大可長至30~50市斤,一般為3~5市斤。

【經濟價值】

鱸魚肉質堅實潔白,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口味鮮美。鱸魚因其體表膚色有差異而分白鱸和黑鱸。黑鱸的黑色斑點不明顯,除腹部灰白色外,背側為古銅色或暗棕色;白鱸魚體色較自,兩側有不規則的黑點。

鱸魚是出口品種,其英文名為 Japanesw sea bass,輸往國別和地區:日本,香港、澳門。出口口岸: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

【淡水養殖】

一、地塘建造

選擇水源豐富,水質清新無污染的地方建池。每口池塘5—8畝,呈長方形,南北走向較好。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質,池岸牢固,池深2米。他底要埋設進、排水管道。同時配備1~2台1.5KW 的增氧機,養殖場要有發電備用機組。臨放養時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畝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乾池潑灑消毒。放苗前要施肥培養池水的基礎餌料,使池水呈油綠色或茶褐色為宜。

二、苗種培育

從海區捕撈的鱸苗 (體長1.5~2厘米),要經過淡化至鹽度4—7‰後投入暫養池(鹽度1‰),放養品種以北方海區天然鱸苗最佳,由於理化因子不同,苗種生長快,個體大,可縮短養殖周期,增加經濟效益。暫養池放養密度控制在每畝1~2萬尾,要經常對池塘沖水增氧。下池第2 天開始投喂浮游動物、紅蟲等鮮活餌料,慢慢將魚漿、浮性顆粒配合餌料與鮮活餌料混合投喂,逐漸馴化至投喂攪碎魚糜、浮性顆粒飼料。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5%,分3次投喂。暫養期間每周用0.3ppm強氯精或15ppm福爾馬林潑灑消毒一次,在開始投餌前3天,每50公斤魚內服痢特靈0.5克、土黴素3 克、維生素C1克,每天拌飼投喂一次,連服3天。經過20多天飼養,魚長至4~6厘米可進入大池分疏飼養。

三、飼養管理

將鱸苗過篩後按大小分池飼養。放養密度一般為2500~3500尾/畝。水深1.5米以上,要保持池水適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厘米,水色呈油綠色為宜。每天投飼兩次,主要飼料為攪碎的魚糜和浮性顆粒飼料,飼料中要添加維生素B、C,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6%。每月還要將土黴毒、紅黴素、維生素葯物拌餌投喂2 次,每次連服3 天。同時定期用 0.4ppm 強氯精或20ppm福爾馬林對池塘全池潑灑消毒。葯物防治要慎用敵百蟲、硝酸亞汞等葯物。每天做好巡塘管理,在夜間或天氣悶熱氣壓低時開機增氧,發現池水變壞要及時排換水,保持池水清新。

【海水養殖】

(1)池塘條件與准備工作

池塘面積以3300m2-6600m2為宜,水深2m以上,水源充足、水質無污染,有較好的進排水設施、交通方便。 放養前需乾池清淤、平整護坡,每公頃用生石灰750kg-1050kg,保持池水10-20cm,浸漿潑灑。7天後加水至1m深,為使水質保持良好狀態,可一次施用二銨75kg/hm2,兩天後池水變為油綠色即可放養。

(2)魚種暫養與放養

鱸魚苗種目前多為海捕,春季海捕苗種約為2.5cm-4cm,經捕撈轉運操作魚體會有不同程度受傷,為提高養殖成活率,可先進行中間暫養。暫養方式以養殖池中架設40目網箱比較方便。每立方米水體暫養苗種2000-3000尾,用1×10-6-2×10-6氯黴素撥灑消毒,待攝食魚糜後呋喃唑酮。前10天投喂鹵蟲幼體或海淡水技角類,橈足類,而後投喂新鮮魚糜。魚種培養至10cm左右,按1.5尾/m2投入養成池中。

(3)養成管理

A、投喂

餌料以低殖雜魚為主,輔以人工配料。鱸魚搶食快,含量大,定時定量投喂很重要。投喂時要掌握魚吃飽,又不浪費餌料。每次投喂先少投引魚上浮搶食時再加大投喂量,待魚下沉不搶食時中止投喂,日投餌次數和投餌量視季節而異。鱸魚快速生長的適溫季節、日投餌4-5次,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0-30%,低溫的早春、晚秋,日投餌2-3次,占魚體重的1-10%。

B、巡塘檢查

早晚巡塘觀察,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巡塘觀察內容包括魚體活動情況,池塘水色、氣味、透明度變化及池塘防逃設施和敵害等。

【海水網箱養殖】

(1)養殖海區條件

要求透風,低潮時保持水深5m以上,水流暢通,每秒0.3m為宜,底質無障礙物,水質清新無污染,鹽度變幅小。

(2)網箱結構形式

養鱸網箱管架固定式和網體四角沉砂袋式。固定式是以金屬管材做成略大於網箱的框架,把網箱扎其內定型;沉砂袋式是在網箱本體四角各吊一個4kg的砂袋,以固定網型。南方多以木板連製成合格的魚排,用浮球浮於水面,以錨索定位,網箱掛在魚排格中。北方以單網單浮體框架為多,各浮體網箱連接在海區定位浮繩上。

網口大小通常採用3×3m和4×4m,網深隨時海區的水深而定,一般4-6m,網目隨魚體大小而定,選用網目原則以破一目而不逃魚為准,網目應小於魚體高的1/2。

(3)魚種放養

鱸魚當年養成商品魚,其苗種應先暫養至10cm以上再計數放入網箱。每立方米網箱水體數20-30尾為宜,具體放養密度,還要根據魚種規格,季節早晚海區條件、餌料貯備及養殖技術因素確定。

(4)投餌

餌料以低值雜魚為主,也可投喂顆料餌料.每次投喂應先少後多,待引魚上浮搶食後再加大投餌量,日投餌量以吃飽不浪費為准,當魚不搶食時應停止投喂.日投餌次數4-6次,早春晚秋水溫低時日投2-4次。

(5)日常管理

經常洗刷網元,清除附著物,一般10-15天一次,必要時更換新網箱,勤查網箱、嚴防逃走漏。注意魚情、水情及病害發生。

【病害防治】

(1)眼球白燭症

[症狀]

多見於春夏魚種階段。眼球出現白點,逐漸擴大遮蓋整個眼球,嚴重者眼球突出脫落。此病可由餌料不新鮮、維生素缺乏而引起。

[防治]

更新養殖水體,投喂新鮮餌料、餌料中添加維生素(尤其添加B)。

(2)水霉病

[症狀]魚體出現絮狀細菌,病魚浮上水面慢游,食慾不振,消瘦死亡,多數為魚體受傷後感染所致。

[防治]更換新水,保持良好水質,以6×10-6的孔雀石綠葯溶5-10min。

(3)皮膚潰爛病

[症狀]以高溫季節多見.魚體局部脫鱗,充血潰爛。多因魚體受傷引起細菌感染所致,病魚食慾不振,上浮慢游,消瘦死亡。

[防治]以20×10-6加氯黴素(或呋喃西林)葯浴4h-5h。

(4)腸炎病

[症狀]病魚腹脹肛門紅腫、有黃色粘液流出,魚消瘦、食慾不振、重症者死亡。由餌料變質和餌料食脂高引起。

[防治]以0.1%的添加量配製呋喃唑酮葯餌,連續投喂5-7天。

(5)魚虱病

[症狀]魚體寄生魚虱,病魚犯游不安,靠池壁摩擦,重者魚體消瘦死亡。

[防治]用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使池水含葯量達0.25×10-6-0.3×10-6,隔3天再施葯一次,一般兩次用葯可治癒,也可用純淡水浸浴2-3分鍾,魚虱也可自行脫落。

【葯用價值】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補氣,益腎,安胎。

[宜食]適宜貧血頭暈,婦女妊娠水腫,胎動不安之人食用。

《食療本草》:「安胎、補中,作鮭尤佳。」《嘉枯本草》:「鱸魚,多食宜人,作蛙尤良。暴干甚香美,雖有小毒,不至發病。」

[忌食]根據前人經驗,患有皮膚病瘡腫者忌食。鱸魚忌與乳酪同食。

崔禹錫:「鱸魚肉多食發痃痔瘡腫,不可同乳酪食。」《隨息居飲食譜》:「鱸魚,多食發瘡患癖,其肝尤毒。中其毒者,蘆根汁解之。」

[按語]鱸魚分布在中國沿海一帶及河口和江河中,江南水鄉各地均產。在每100克鱸魚肉中,含蛋白質17.5克,脂肪3.1克,碳水化合物0.4克,灰分1克,鈣56毫克,磷131毫克,鐵1.2毫克,核黃素0.23毫克,尼克酸1.7毫克。台灣產者含粗蛋白19.39克,粗脂肪1.16克,灰分1.16克。

食用方法

清蒸
原料:鱸魚1條(500~600克〕,熟火腿30克,筍片30克,香菇4朵,香菜少許。

輔料:薑片、蔥絲各5克,鹽5克,料酒15克,醬油少許,雞湯50克。

准備:將鱸魚去除內臟,收拾干凈,擦凈身上多餘水分放入蒸盤中;將火腿切成與筍片大小相近的片,碼在魚身上;香菇用溫水泡發,去蒂,切片,也碼在魚身及周圍處,再將薑片、蔥絲放入魚盤中,再倒入鹽、醬油、料酒;香菜擇洗干凈,切段備用。

做法:1.大火燒開蒸鍋中的水,放入魚盤,大火蒸8~10分鍾,魚熟後立即取出,揀出薑片、蔥絲。

2.將雞湯燒滾後,澆倒魚身上,飾以香菜段即可。

Tips:1.如果沒有雞湯,可以用雞精調入清水中來代替,加入雞湯主要是增加清蒸魚的鮮味,不加也可以。

2.用清蒸這種烹飪方法製作的魚要盡量新鮮,除鱸魚外,草魚、武昌魚、鱖魚等也都可以。

特色:鱸魚性溫,有補中氣、滋陰、開胃、催乳等功效。鱸魚秋後始肥,肉白如雪,有「西風斜日鱸魚香」之說。

鍋貼

用料:肥豬肉225克,凈鱸魚肉300克,雞蛋3個。

調料:精鹽3茶匙,味精1.5茶匙,香油、胡椒粉各1茶匙,濕澱粉、干澱粉各0.5湯匙,花生油750克,ji汁、椒精鹽各1碟。

製作:肥肉改成長5cm、寬3cm的長方形24片腌過。鱸魚肉改成長約5cm、寬約3cm的長方片放精鹽、味精、麻油、胡椒粉拌勻。

將雞蛋、濕澱粉調成濃糊,用70%塗勻魚肉,用30%將腌好的肥肉拌勻。用一大盤撒上干澱粉,把肥肉排在盤上,再將魚肉貼在肥肉上。鍋放底油燒熱,端離火位,將魚肉排在鍋中,放回爐上半煎半炸至兩面呈金黃,倒入漏勺控油。用剪刀剪齊擺放在盤中。另跟ji汁、椒鹽同時上桌。

I. 即食魚膠里漂浮的像豬油一樣的是什麼

眾所周知魚膠/花膠就是內調養生保健美容美顏滋補品,功效也算是比較全面,剩下的就是檔次、品種的區別了。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各個品種的魚膠/花膠(以下僅代表個人看法和參考資料,不代表一定正確)

01、熟膠:這個是我自己干蒸後泡發再重新曬乾的,不論是聽聲音還是色澤都跟生的干膠不一樣。薄一點可以掰斷,不會藕斷絲連,就像塑料一樣。

02、葫蘆膠:形似葫蘆,屬於淡水鯰魚膠,主要產地為南美、東南亞等。

03、成魚膠:市面也叫赤肚,海鯰魚的膠。不是國內某某地區特有的,開片後內部坑坑窪窪,形似「豐」「田」「井」等字,主要產地為印度。

04、葉子膠:形似葉子,也是海鯰、淡水河鯰魚的膠。

05、假膠:也叫指甲筒,化學物質合成,有毒。

06、雞蛋膠;也叫小米膠,橢圓形,鱅魚、草魚的膠,主要產地為泰國、馬來西亞等。

07、巴沙魚膠:也叫芒魚膠,很薄,肉質看起來像假的,但這是真的,還有的巴沙魚膠是合成的,從中間剪開可以看到多層肉質。是多個巴沙魚膠合成的至於還有沒有其它物質參雜就不得而知了,主要產地好像有越南。

08、紅魚膠:膠身有兩條顏色區別於肉質的「筋」,也是大多即食花膠的材料。國內外均有養殖,也是石首魚類裡面唯一的「敗類」--菜膠。

09、養殖黃魚膠:跟豆仁膠有點像(豆仁也叫緬甸黃花,最接近以前國內真正野生的黃花魚),肉質上有區別,同樣燉一小時,養殖黃魚呈透明狀啫喱,豆仁膠會有點泛銀光,比較耐燉。

10、紐西蘭膠:屬鼬魚科,市面叫紐西蘭鱈魚膠,但它不是真正的鱈魚,不屬於鱈魚科。

11、雞泡膠:河豚的膠,長相如圖,沒啥好說的。

12、鯛魚膠:市面好像不常見,按書里的介紹是呈不規則狀,韌性較強,口感類似鱸魚膠(鹹水淡水黃花)。

13、蝶膠:開片後形似蝴蝶,跟紐西蘭一樣屬鼬魚科,都不腥氣。

14、石斑魚膠:市面也不常見,看看圖就好了。

15、鰻魚膠:鰻魚也叫麻魚、鱔魚,長型圓筒,頭尾尖。國內外都有。

16、非洲斗湖:也叫鰲頭斗湖,肉較厚。沒有出水孔、法令線。

17、橫直膠:表面有橫紋和豎紋,膠質類似鹹水黃花。

18、東南亞斗湖:也叫緬甸斗、暹羅斗,肉質較薄細膩。有的有出水孔、有的沒有、或者不明顯。

19、馬友膠:馬友膠也叫斗湖。,這種筒狀或者是因為產地的原因就叫馬友膠。

20、鴨脷膠:原型為圓錐型,像鴨舌,脷既舌,故稱鴨脷膠。有出水孔沒有法令線。

21、越南蜘蛛:公的,這款膠其實也可以叫鹹水黃花,好像也是鱸魚科,母的叫越南白花。

22、越南白花:母的,這款膠其實也可以叫鹹水黃花,好像也是鱸魚科,公的叫越南蜘蛛。

23、鹹水黃花:根據產地不同,分東南亞黃花和非洲黃花,東南亞則是鹹水的,以前淡水黃花也有叫鴨泡,現在一般說鴨泡是指鹹水黃花。比較小的叫佐羅膠。鹹水黃花稍微要薄,膠身的「筋」沒淡水的明顯,有的從中間就不見了或者漸淡。

24、豆仁膠:也叫緬甸黃花,叫姑魚的膠,小型魚,最接近以前國內野生黃魚的品種,肉質較好。

25、淡水黃花:非洲產。同規格一般比鹹水黃花後,膠身的「筋」也比較明顯。

26、三牙膠:出水孔密集,肉質較差,跟大口膠比較像。常當大口或赤嘴。

27、青鱸:三牙也叫青鱸,個人覺得應該是兩款不同的膠,和三牙相比青鱸更醜陋和粗糙。又或者是從三牙裡面挑出來較差的。詳情不知。

28、印尼大口:左公右母,出水孔(出水孔也就是根花或者叫樹枝狀部位)沒三牙那麼密集、肉質也比三牙好。有出水孔和法令線(重疊)屬於赤嘴的近親。疑似白姑魚。公薄母厚,公的肉質比母的好,所以比母的耐燉,口感也爽口帶韌性。母的口感軟糯。

膠身中上部有棕色膜或者叫紅色膜,不是血跡染的(參考一些其它膠也有)。

29、小安南膠:安南膠也叫雙芽,這種小的市面稱金龍,大的沒開片一般叫金龍條。身側帶有兩須。

30、大安南膠:一般比較大,開片後似竹葉,也叫竹葉膠。大小安南是同個品種。

31、南美膠:好像也有叫四牙,這款南美仔也可以叫小北海,因為北海膠也是南美產的。圖上這款肉質較差,還有一款肉質較好的,有人取名「水晶鰵」「紅瓜膠」。(註:紅瓜、紅口是以前野生黃花魚的叫法,野生大黃花魚就是真的金龍魚)(北海也就是南美產的,叫北海只是以前流下來的叫法,蘇利南、尖尾、巴西、墨西哥有分公母,公的有法令線,母的沒有)

32、墨西哥養殖北海:耳朵尾巴長尖,一般是中小型的膠。

33、大耳北海:也叫北海金錢、大耳金錢,開片後也叫大耳片。大耳的耳朵是長在最上部的位置。

34、委內瑞拉北海:一般叫尖尾,顧名思義,尾巴尖,和蘇利南北海差不多肉質較好。(還有一個產地忘了叫什麼名 懶得再查了)

35、雙背北海:從尾部開始側身有兩條鼓起來的「筋」延伸到頭部形成耳朵。圖上這款肉質較好,還有一款肉質較差。36、蘇利南北海:和尖尾相比尾巴顯得沒那麼尖,耳朵的位置也比尖尾略高。肉質較好。

37、巴西北海:肉質較厚,和蘇利南相比耳朵略油,一般開片後折回原來的筒狀,肉質較差。

38、北海陰陽:因沒有分公母所以叫陰陽。體形一般修長,耳朵從中上部開始,膠身還有兩條透明的紋路(和雙背不同)

(赤嘴鰵大多都是有耳朵和法令線出水孔。土鰵比較另類,沒有耳朵,出水孔法令線也是重疊在一起的)

39、土鰵:國內唯一一款有產量的野生赤嘴。土鰵也叫血鰵,一般是膠身染到血跡的叫法,並不是真的叫血鰵。土鰵和其他赤嘴相比就比較另類了,沒有耳朵,出水孔法令線也是重疊在一起的,出水孔也比較密集。

40、巴基斯坦赤嘴:以前國內有野生的湛江赤嘴,後來沒了,巴基斯坦赤嘴就是湛江赤嘴的替代品。

41、緬甸赤嘴:和湛江赤嘴一樣,以前國內有野生的,後來沒了,緬甸赤嘴就是台山赤嘴的替代品。

42、大耳赤嘴:一般是印尼產的,跟其他赤嘴相比,大耳的耳朵比較大,有的還有多個小耳朵。

43、金蘭赤嘴:其實也就是大耳赤嘴,產地、手藝、造型不同,可能肉質也有點不同,但其實跟大耳是同個品種。金蘭一般比大耳干凈。

44、養殖溪襖:也叫紅襖、白蓮、白奈、養殖白花。主要特點如圖,法令線會漸漸變黑。

45、養殖赤嘴:跟野生赤嘴相比養殖偏薄、尾巴較長、肉質差一點點。大多開片後有做造型,大多都是做湛江型和台山型。

46、巴基斯坦白花:和印尼白花相比體形較長、尾巴也長一點。

47、印尼白花:大多為開片,白片後的印尼白花看起來有點「卷邊」。

48、緬甸白花:肉質應該是最好的,「三圍」幾乎是一樣,開片後像「台山型」(註:白花都是有雙層肉質、大多有法令線和出水孔,緬甸的白花沒有出水孔,有的母膠甚至沒有法令線)

49、馬來蜘蛛膠:目前有產量最貴的膠應該非它莫屬了,正宗蜘蛛膠呈「T」字型,頭部有兩側有兩條或以上的須,公的膠身有條「筋」,母的則沒有,印尼也有蜘蛛膠,體形較長、較丑,不知是否跟手藝有關。

50、《房膠、紅雞、泗水、野生大小黃花魚、大小金錢鰵》等等這些就不說了,知道有這些名字的膠就好,懂的人也不屑看我寫的,不懂的人看我寫的也沒用。

1740閱讀
搜索
潮汕魚膠十大排名
假湛江赤嘴魚膠圖片
圖解24種花膠
五種人不宜吃花膠
真假花膠浸泡後的圖片
頂級魚膠大全圖

J. 月子餐鱸魚的做法大全

媽媽們在生完小寶寶後,身體十分虛弱,需要格外注意補充營養。在月子期間除了要補充足夠的營養外,還需要食用能夠下奶的食物。鱸魚就是很好的下奶食材,媽媽們在坐月子是可以吃月子清蒸鱸魚、鱸魚湯等,那麼。月子鱸魚清蒸的做法是什麼呢?下面就看小編給大家詳細的介紹吧。

需要准備的材料:一條鱸魚、月子酒、豉油、少量姜和蔥、以及鹽

製作步驟:1、將鱸魚處理干凈後畫花刀,加姜、蔥、半勺豉油腌制5分鍾左右。

2、取部分蔥和姜都切成絲,部分塞進魚肚中,剩下部分擺盤 ,將魚放入盤中。

3、在鍋中倒入水,將魚放入蒸盤架上,蒸五分鍾左右將水倒掉,加入三勺米酒繼續蒸三分鍾。

4、蓋上鍋蓋燜五分鍾左右。

5、另起一鍋將麻油、豬油燒熱,,然後澆在魚身上即可。

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在於:鱸魚不是越大越好,一斤左右就可以了。月子米酒用來蒸魚,可以讓肉質變得保持的更好,吃起來更加鮮美,如果有豬油再加點就更香了。還有腌制的時候的豉油不能加太多,太多會影響魚香味和口感。

閱讀全文

與鱸魚膠的正確泡發方法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改善唇深的方法 瀏覽:201
地球計算方法最新2012 瀏覽:488
兒童游泳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635
如何用卡紙做燈籠手工製作方法 瀏覽:343
滅蟻靈分析方法 瀏覽:951
接觸器連接方法和圖例 瀏覽:104
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選擇 瀏覽:228
狐臭治療方法手術 瀏覽:351
找一下清理手機垃圾的方法 瀏覽:621
如何腌竹筍方法 瀏覽:291
如何了解字謎的方法 瀏覽:120
龍支付使用方法 瀏覽:415
燒烤烤盤使用方法 瀏覽:941
兩輪特技訓練方法 瀏覽:402
丹參染色鑒別方法 瀏覽:624
細胞免疫的研究方法 瀏覽:782
華為雲電腦dnf游戲按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77
青光眼自我檢測方法 瀏覽:409
水準測量車站檢驗方法 瀏覽:929
陰道沖洗器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