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三眼井的使用方法圖片

三眼井的使用方法圖片

發布時間:2022-05-27 10:24:21

① 南昌三眼井歷史

三眼井:據清乾隆二十二年《江城名跡記》載,東晉時,南昌為水鄉澤國,城內江河縱橫,洪水成災,相傳西山道士許真君為根除水患。親自擇地鑿井擒龍斬妖,在南昌連鑿1~6眼井,此處有一口三眼井。

② 鑽探方法及鑽孔結構

1.鑽探方法

全井採用泥漿正循環、牙輪鑽頭無芯鑽進。

選用設備有:GZ-2000水源鑽機,TBW-850/50泥漿泵,24m四腳鑽塔,160kW電動機,90kW電動機,120kW柴油發電機組1台(備用),Φ203mm~Φ121mm鑽鋌和Φ73mm鑽桿,准備鑽具總長大於1500m。

2.施工工藝

選用的施工工藝流程如圖4-13所示。

圖4-13 地熱水井鑽探施工工藝流程圖

3.鑽井過程簡述

西嶴-1號地熱井於2005年11月1日開鑽施工,2006年5月25日鑽井工程結束。

施工中,一開用Φ445mm鑽頭鑽至35m,下入Φ340mm石油套管,水泥封固。

二開用Φ311mm鑽頭鑽至380m,下入Φ245mm石油套管,水泥封固。

三開用Φ152mm鑽頭鑽至1230m,裸眼成井。

施工中按照設計要求進行了岩樣的採集編錄,基岩層共采樣598個,取樣間隔為2m,岩性描述見成井結構圖(見圖4-14)。

鑽進中,860~865m、886~891m、924~930m三段沖洗液有較大漏失,泥漿消耗量分別為3m3、5m3和3m3,且鑽進效率為每小時1m。除此而外,930~1180m段鑽進效率為每小時1m,但泥漿無漏失;全孔其他段鑽進效率一般低於0.8m或更低,沖洗液無漏失(930~1230m段)或正常消耗(0~860m)。

西嶴-2號地熱井於2008年5月22日開鑽施工,2008年10月26日鑽至1450m完鑽。

一開鑽進用Φ445mm牙輪鑽頭,鑽進至22m見基岩,下入Φ377×10.03mm井口管,套管起止深度0~22m,套管外人工填土夯實,井口部位水泥封固。

二開鑽進用Φ311mm牙輪鑽頭,鑽井液採用低固相輕質泥漿,鑽進至400.50m,下入J55鋼級Φ245×10.03mm技術套管,套管起止深度0.00~400.50m。進行管外全孔段水泥固井。固井採用寧波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海螺」牌水泥,水泥漿平均密度1.85g/cm3,水泥候凝72h。

三開用Φ216mm牙輪鑽頭鑽進,2008年10月26日鑽進至1450m,完鑽。

圖4-14 西嶴-1號成井結構圖

西嶴-1號井的鑽探岩樣鑒定如表4-8所示;西嶴-2號井鑽探的地層情況與1號類似,如表4-9所示。

表4-8 西嶴-1號地熱井鑽探岩樣鑒定成果表

表4-9 西嶴-2號地熱井鑽探岩樣鑒定成果表

③ 邵陽市三眼井的由來

三眼井是個古老的地方,宋朝時就稱之為汜水關。它是古絲綢之路上河西的第一個驛站,是歷代軍事要塞,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關於三眼井地名說法有二:其一、據說宋神宗元年(1063),楊文廣之女楊滿堂征西,遭奸臣暗算,兵困汜水關,處於進退維谷的地步,兵困馬乏,吃水就當時一大困難,當地溪水雖多,但鹼性較大,加上士兵們水土不服,吃了以後,整個軍營人馬均拉起肚子。
第二天,楊滿堂從軍中挑選健壯士兵打井找水,連打兩眼井,水都是苦的,楊滿堂沒有氣餒,率眾將官四處尋水,發現有一叢馬蘭花長得很茂盛,花艷而清香,便決定在這里再打一眼井,將士們鼓足信心開始打井。挖出沙石,鑿開岩石,終於打出了甜水,臨行時,安排數員大將,率兵鎮守此關,這就是民間傳說的「掘井三眼,兩苦一甜」所叫三眼井。其二、據《皋蘭縣志》和《創修紅水縣志·關溢》記載;「三眼井舊名汜水關,系蒙古韃靼東來西往之要道。明萬曆二十七年兵備副使荊州俊建城,在城中龍王廟前掘井一顆,井中有三眼出水,故更今名」。

④ 鑽井方法及原理是什麼

1人工挖井方法

1973年出土於浙江餘姚縣的河姆渡古井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水井,經14C測定表明它是5700多年前的產物。

挖掘井階段大約從遠古到西周末年,我們的祖先用原始的工具,諸如石鏟等手工挖井,井的深度很淺。在公元前15世紀前後我國的甲骨文中就出現有「井」字。

2沖擊鑽井方法

沖擊鑽井方法經過了三個階段,即頓鑽大口井階段、頓鑽小口井(卓筒井)階段和機械頓鑽階段。

1)頓鑽大口井階段

最初的頓鑽設備,主要由「踩架」和井架組成。「踩架」上有碓板,碓板一端懸掛著鑽頭,它是直接鑽鑿岩石的工具;碓板另一端供人踩踏,使鑽頭反復上提、下頓,產生沖擊運動。

2)頓鑽小口井(卓筒井)階段

從北宋開始,我國古代鑽井技術又有了新的發展。一是頓鑽大口井發展為頓鑽小口井。當時把口徑只有「碗口大小」的小口井稱為卓筒井,卓筒井地面設備、井身結構示意圖如圖6-11所示。

圖6-12轉盤旋轉鑽井示意圖

1—天車;2—游動滑車;3—大鉤;4—動力機;5—鑽井泵;6—空氣包;7—鑽井液池;8—鑽井液槽;9—旋流除砂器;10—鑽井液振動器;11—表層套管;12—鑽桿;13—鑽鋌;14—鑽頭;15—井眼;16—防噴器;17—轉盤;18—絞車;19—方鑽桿;20—水龍頭

(1)動力系統。

鑽井好像是一座流動性大的獨立作業的小型工廠。鑽機所需的各工作系統大多數是用柴油機作發動機,通過變速箱直接驅動或由柴油機發電來驅動鑽井設備的。動力系統的作用是產生動力,並把動力傳遞給鑽井泵、絞車和轉盤。

(2)起升系統。

起升系統主要用來起升、下放或懸吊鑽柱、套管柱等,主要完成起下鑽、接單根和鑽進時的鑽壓控制任務。這個系統主要由井架、天車、游車、大繩、大鉤、吊環及絞車等組成。一般用最小的提升速度和最大的負載來確定提升系統的能力。

(3)旋轉系統。

旋轉系統主要由轉盤、轉盤變速箱、水龍頭、方鑽桿組成,主要功能是保證在洗井液高壓循環的情況下,給井下鑽具提供足夠的旋轉扭矩和動力,以滿足破岩鑽進和井下的其他要求。旋轉系統還有接、卸鑽柱和鑽具的功能。

(4)循環系統。

鑽機循環系統最主要的功能是在鑽進中通過循環洗井液從井底清除岩屑、冷卻鑽頭和潤滑鑽具。鑽機循環系統主要包括鑽井泵、鑽井液凈化裝置(固相控制設備)和鑽井液槽、罐等。整個循環系統的中心設備是鑽井泵。

(5)氣控系統。

氣控系統主要包括控制面板(控制機構)、傳輸管線和閥門、執行機構(如氣動離合器、氣缸和氣馬達等)以及壓風機等。氣控系統的功能是確保對整個工作機構及其部件的准確、迅速控制,使整機協調一致地工作。

(6)井控系統。

在整個鑽井作業過程中,井控系統要對井下可能發生的復雜情況進行控制和處理,以恢復正常作業。井控系統包括四個主要部分:防噴器組、儲能器機組和防噴器組遙控面板、節流管匯、壓井管匯。

⑤ 井斜角的計算方式

井斜計算
最新國內外石油勘探開采技術標准大全
第一節 定向井井身參數和測斜計算
一.定向井的剖面類型及其應用
定向鑽井就是「使井眼按預定方向偏斜,鑽達地下預定目標的一門科學技術」。定向鑽井的應用范圍很廣,可歸納如圖9-l所示。
定向井的剖面類型共有十多種,但是,大多數常規定向井的剖面是三種基本剖面類型,見圖9-2,稱為「J」型、「S」型和連續增斜型。按井斜角的大小范圍定向井又可分為:
常規定向井井斜角<55°
大斜度井井斜角55~85°
水平井井斜角>85°(有水平延伸段)
二.定向井井身參數
實際鑽井的定向井井眼軸線是一條空間曲線。鑽進一定的井段後,要進行測斜,被測的點叫測點。兩個測點之間的距離稱為測段長度。每個測點的基本參數有三項:井斜角、方位角和井深,這三項稱為井身基本參數,也叫井身三要素。
1.測量井深:指井口至測點間的井眼實際長度。
2.井斜角:測點處的井眼方向線與重力線之間的夾角。
3.方位角:以正北方向線為始邊,順時針旋轉至方位線所轉過的角度,該方向線是指在水平面上,方位角可在0—360°之間變化。
目前,廣泛使用的各種磁力測斜儀測得的方位值是以地球磁北方位線為準的,稱為磁方位角。磁北方向線與正北方向線之間有一個夾角,稱磁偏角,磁偏角有東、西之分,稱為東或西磁偏角,真方位的計算式如下:
真方位=磁方位角十東磁偏角
或 真方位=磁方位角一西磁偏角
公式可概括為「東加西減」四個字。
方位角也有以象限表示的,以南(S)北(N)方向向東(E)西(W)方向的偏斜表示,如N10°E,S20°W。在進行磁方位校正時,必須注意磁偏角在各個象限里是「加上」還是「減去」,如圖 9-3所示。
4.造斜點:從垂直井段開始傾斜的起點。
5.垂直井深:通過井眼軌跡上某點的水平面到井口的距離。
6.閉合距和閉合方位
(l)閉合距:指水平投影面上測點到井口的距離,通常指靶點或井底的位移,而其他測點的閉合距離可稱為水平位移。
(2)閉合方位:指水平投影響圖上,從正北方向順時針轉至測點與井口連線之間的夾角。
7.井斜變化率和方位變化率:井斜變化率是指單位長度內的井斜角度變化情況,方位變化率是指單位長度內的方位角變化情況,均以度/100米來表示(也可使用度/30米或度/100英尺等)。
8.方位提前角(或導角):預計造斜時方位線與靶點方向線之間的夾角。
三.狗腿嚴重度
狗腿嚴重是用來測量井眼彎曲程度或變化快慢的參數(以度/100英尺表示)。可用解析法、圖解法、查表法、尺演算法等來計算狗腿嚴重度k。
1.第一套公式
2.第二套公式
cosγ=cosa1cosa2+sina1sina2 cosΔj………………………………………(9-3)
本式是由魯賓斯基推導出來的,使用非常普遍。美國人按上式計算出不同的a1、a2和Δj值下的狗腿角γ值,並列成表格,形成了查表法。
3.第三套公式
γ——兩測點間的狗腿角。
若將三套公式作比較,第一套公式具有普遍性,適合於多種形狀的井眼,第二套只適用於平面曲線的井眼(即二維井型),第三套是近似公式,用於井斜和方位變化較小的情況。
四.測斜計算的主要方法
測斜計算的方法可分為兩大類二十多種。一類是把井眼軸線視為由很多直線段組成,另一類則視其為不同曲率半徑的圓弧組成。計算方法多種多樣,測段形狀不可確定。主要的計算方法有正切法、平衡正切法、平均角法、曲率半徑法、最小曲率法、弦步法和麥庫立法。從計算精度來講,最高的是曲率半徑法和最小曲率法,其次是平均角法。以下各圖和計算公式中下角符號1、2分別代表上測和下測點。
1.平均角法(角平均法)
此法認為兩測點間的測段為一條直線,該直線的方向為上下兩測點處井眼方向的矢量和方向。
測段計算公式:
2.平衡正切法
此法假定二測點間的井段為兩段各等於測段長度一半的直線構成的折線,它們的方向分別與上、下兩測點處的井眼方向一致。
如圖9-6,計算式為:
3.曲率半徑法(圓柱螺線法)
此法假設兩測點間的測段是條等變螺旋角的圓柱螺線,螺線在兩端點處與上、下二測點處的井眼方向相切。
如圖9-7,測段的計算公式有三種表達形式。
(1)第一種表達形式
(9-13)~(9-16)式中:
這四個公式是最常用的計算公式:
(3)第三種表達形式
(4)曲率半徑法的特殊情況處理
③第三種特殊情況,α1≠α2,且其中之一等於零。此時,按二測點方位角相等來處理,然後代入第二種特殊情況的計算式中。
4.最小曲率法
最小曲率法假設兩測點間的井段是一段平面的圓弧,圓弧在兩端點處與上下二測點處的井眼方向線相切。測段計算如圖9-8。
測段計算公式如下:
令fM=(2/γ)×tg(γ/2),fM是個大於1但很接近1的值。在狗腿角γ足夠小的情況下,可近似認為fM=1,這時上述四個計算公式就完全變成平衡正切法的公式了,它是對平衡正切法公式的校正。
ΔS′是切線1M和M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和,即ΔS′=1′M′+ M′2′。ΔS′並不是測段的水平投影長度ΔS。要作出井身垂直剖面圖,需要求出ΔS,而最小曲率法卻求不出ΔS,這是最小曲率法的缺點。為了作出垂直剖面圖,可用下式近似地求出ΔS′:
……………………………………………………(9-39)
第二節 定向井剖面設計
在開鑽前認真進行設計,可以大大節約定向鑽井的成本。影響井眼軌跡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些因素很難進行估算(如在某些地層中的方位漂移情況等)。因此,在同一地區得到的鑽井經驗很重要,這些經驗可以在其他井設計過程中起重要的參考作用。
一.設計資料
要進行一口定向井的軌道設計工作,作業者至少應提供靶點的垂深、水平位移和方位角,或提供井口與靶點的座標位置,通過座標換算,計算出方位角和水平位移。此外,定向井工程師還要收集下列資料:
1.作業區域和地理位置。通過作業區域,通常可以找到該地區已完井的鑽井作業資料(野貓井除外),並對地層情況、方位漂移有一定的了解,根據地理位置,可以計算或查得到地磁偏角。
2.地質設計書和井身結構。了解有關地層壓力、地溫梯度、地層傾角、走向、岩性、斷層,可能遇到的復雜情況,以及油藏工程師的特殊要求等。
3.作業者對造斜點、造斜率、增(降)斜率的要求,以及安全圓柱、最大井斜等井身質量的要求。
4.了解鑽井承包商的情況,如泥漿泵性能,井下鑽具組合各組件的基本情況等。
二.設計原則
1.能實現鑽定向井的目的
定向井設計首先要保證實現鑽井目的,這是定向井設計的基本原則。設計人員應根據不同的鑽探目的對設計井的井身剖面類型、井身結構、鑽井液類型、完井方法等進行合理設計,以利於安全、優質、快速鑽井。
如救險井的鑽井目的是制服井噴和滅火,保護油、氣資源。因此,救險井的設計應充分體現其目的:一是靶點的層位選擇合理。二是靶區半徑小(小於10米),中靶要求高;三是盡可能選擇簡單的剖面類型,以減小井眼軌跡控制和施工難度,加快鑽井速度。四是井身結構、井控措施等應滿足要求。
2.盡可能利用方位的自然漂移規律在使用牙輪鑽頭鑽進時,方位角的變化往往有向右增加的趨勢,稱為右手漂移規律。如圖9-9所示,靶點為T,設計方位角為j′。若按j′定向鑽進,則會鑽達T′點,只有按照j角方向鑽進,才會鑽達目標點T。Δj角稱為提前角,提前角的大小,要根據地區的實鑽資料,統計出方位漂移率來確定,我國海上開發井一般取2~7度。
目前流行的PDC鑽頭(如RC426型等),對方位右漂具有較好的抑制效果。在地
層傾角小、岩性穩定時,PDC鑽頭具有方位左漂的趨勢,這主要是由於PDC鑽頭的切削方式造成的。因此,要使用PDC鑽頭鑽進的定向井,提前角要適當地小一點。
3.根據油田的構造特徵,有利於提高油氣產量,提高投資效益。
4.有利於安全、優質和快速鑽井,滿足採油和修井的作業要求。
三.剖面設計中應考慮的問題
1.選擇合適的井眼曲率
井眼曲率不宜過小,這是因為井眼曲率限制太小會增加動力鑽具造斜井段、扭方位井段和增(降)斜井段的井眼長度,從而增大了井眼軌跡控制的工作量,影響鑽井速度。
井眼曲率也不宜過大,否則鑽具偏磨嚴重、摩阻力增大和起下鑽困難,也容易造成鍵槽卡鑽,還會給其他作業(如電測、固井以及採油和修井等)造成困難。因此,在定向井中應控制井眼曲率的最大值,我國海上定向井一般取7~16°/100米,最大不超過20°/100米。不同的井段要選用不同的井眼曲率,具體如下:
井下動力鑽具造斜的井眼曲率取:7~16°/100米。
轉盤鑽增斜的增斜率取:7~12°/100米。
轉盤鑽降斜的降斜率取:3~8°/100米。
井下動力鑽具扭方位的井眼曲率取:7~14°/100米。
導向馬達調方位或增斜的井眼曲率取:5~12°/100米。
說明:隨著中曲率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迅速發展,對普通定向井的井眼曲率(或狗腿嚴重度)的限制越來越少,API標准中已不再規定常規定向井的狗腿嚴重度。
為了保證起下鑽順利和套管安全,必須對設計剖面的井眼曲率進行校核,以限制最大井眼曲率的數值。井下動力鑽具造斜和扭方位井段的井眼曲率Km應滿足下式:
Dc――套管外徑,厘米。
2.井眼尺寸
目前常規的定向井工具能滿足152~445毫米(6~171/2英寸)井眼的定向鑽井要求,一般地說,大尺寸井眼比較容易控制軌跡,但由於鑽鋌的尺寸也較大,形成彎曲所需的鑽壓較大,小井眼要使用更小、更柔的鑽具,而且地層因素對軌跡的影響也較大。因此小井眼的軌跡控制更困難一些。
在常規的井眼尺寸中,大多數定向井可採用直井的套管程序。如果實鑽井眼軌跡較光滑,沒有較大的狗腿,那麼即使在大井斜井段,也能較順利地進行下套管作業。當然,在斜井段,應在套管上加扶正器以支撐套管,避免在下套管過程中發生壓差卡鑽,同時提高固井質量。另外,在大斜度井段,可根據井段長度和作業時間,決定是否使用厚壁套管。
3.鑽井液設計:
(1)定向井鑽井液設計十分重要,鑽井液應有足夠的攜砂能力和潤滑性,以減少卡鑽的機會;
(2)鑽井液性能控制對減少定向井鑽柱拉伸與扭矩也很重要;
(3)鑽井液中應加潤滑劑,鑽井液密度與粘度必須隨時控制。
(4)如果用水基鑽井液,那麼在正常壓力井段,應使用高排量和低固相含量的鑽井液,這樣有利於清潔井眼;
(5)水基鑽井液應具有良好的潤滑性能,以減少鑽具摩阻和壓差卡鑽;然而在海上鑽井,一定要避免污染問題。
(6)如果有異常高壓井段要求鑽井液密度達到1.45克/厘米3或更高,那麼應考慮在鑽開該高壓地層前下一層保護套管,以封固所有正常壓力井段。
4.造斜點的選擇
造斜點的選擇要適當淺些,但是在極淺的地層中造斜時,容易形成大井眼。同時,由於地層很軟,造斜完成後下入穩斜鑽具時,要特別小心,以免出現新井眼,尤其是在穩斜鑽具剛度大或造斜率較高時。通常地說,淺層造斜比深層造斜容易一些,因為深層地層往往膠結良好,機械鑽速低,需花費較長的造斜時間。
另外,造斜點通常選在前一層套管鞋以下30~50米處,以免損壞套管鞋,同時減少水泥掉塊產生卡鑽的可能性。
在深層地層造斜時,應盡量在大段砂層中造斜,因為砂層的井眼穩定,鑽速較快,而頁岩段較易受到沖蝕,鑽速較低,而且在以後長時間鑽井作業,容易在造斜段形成鍵槽而可能導致卡鑽。
5.靶區形狀和范圍
靶區形狀與范圍通常由地質構造、產層位置決定,並考慮油田油井的分布情況,靶區大小是由作業者確定的。通常認為,鞍區范圍不能定得太小,很小的靶區范圍不僅會增加作業成本,同時也會增加調整方位的次數,造成井眼軌跡不平滑,增加轉盤扭矩,同時也增加產生健槽卡鑽的可能性。
通常,靶區形狀為圓形(嚴格地講,應該是球形)。淺井和水平位移小的定向井,其靶區范圍小一些,一般靶區半徑30~50米,而深井和水平位移大的井,靶區范圍可以適當地大一些,一般靶區半徑為50~70米。
6.造斜率和降斜率選擇
常規定向井的造斜率為7~14°/100米,如果需要在淺層造斜並獲得較大的水平位移,造斜率可提高到14~16°/100米。但是,淺層的高造斜率容易出現新井眼,也容易對套管產生較大的磨損。因此,淺層造斜通常選擇較低的造斜率,而深層造斜(1000米~2000米)可選擇較高的造斜率。
對於「S」型井眼,通常把降斜率選在3~8°/100米,如果降斜後仍然要鑽較長的井段,則必須採用較小的降斜率平緩降斜,以避免鍵槽卡鑽,同時,可降低鑽進時的摩阻力。
7.最大井斜角
常規定向井的最大井斜角,一般在15~45°,如果井斜太小,則井眼的井斜和方位都較難控制。井斜大於60°時,鑽具的摩阻力將大大增加。
8.允許的方位偏移與極限
(1)定向鑽進時,初始造斜方向通常在設計方位的左邊(即選定導角),然後通過自然漂移鑽達靶區,井眼軌跡是一條空間曲線。
(2)但是對導角也有一個限制,在井眼密集的井網中,要求定向井軌跡保持在安全圓柱內,以避免與鄰井相碰。
(3)同樣,由於油藏特性和地質地層條件,也對導角的大小有一定的限制。
9.井身剖面類型
在滿足設計和工藝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縮短井段長度,因為井段短則鑽井時間短。在設計井身剖面形狀時,要考慮井身結構,造斜點一般選在套管鞋以下30~50米處。目前,我國海上定向井的井身剖面通常由作業者決定,往往選擇「J」型剖面。
四.剖面設計
1.設計步驟:
(l)選擇剖面類型;
(2)確定增斜率和降斜率,選擇造斜點;
(3)計算剖面上的未知參數,主要是最大井斜角;
(4)進行井身計算,包括各井段的井斜角、水平位移、垂深和斜深;
(5)繪制垂直剖面圖和水平投影圖。
井身剖面的設計方法有試演算法、作圖法、查圖法和解析法四種。我國海洋定向井通常採用解析法,並使用計算機完成。剖面設計完成以後,應向作業者提供下列資料:
(1)總體定向鑽井方案和技術措施。
(2)剖面設計結果,包括設計條件、計算結果、垂直剖面圖和水平投影圖。
(3)測斜儀器類型和該地區的磁偏角,以及測斜計算方法;
(4)設備和工具計劃。
2.二維定向井設計(解析法)
解析法是根據給出的設計條件,應用解析公式計算出剖面上各井段的所有井身參數的井身設計方法。在使用計算機的條件下,還可同時給出設計井身的垂直投影圖和水平投影圖。
解析法進行井身剖面設計所用公式如下(用於三段制J型、五段制S型和連續增斜型剖面)。
(1)求最大井斜角αmax。
(2)各井段的井身參數計算:
①增斜段
②穩斜段
③降斜段
④穩斜段
⑤總井深L
(3)設計計算中特殊情況的處理
①當Ho2+So2-2RoSo=0時,表示該井段設有穩斜段,此時可由下面三個公式中任一個公式來求最大斜角αmax:
②當2Ro-So=0時,可用下式求最大井斜角αmax:
③當Ho2+So2-2RoSo<0,說明此種剖面不存在,此時應該改變設計條件,改變造斜點深度、增斜率和降斜率或改變目標點坐標。
井身剖面設計計算結果應整理列表,並校核井身長度和各井段井身參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還應該校核井上曲率,井身剖面最大麴率應小於動力鑽具和下井套管抗彎曲強度允許的最大麴率。
目前,應用計算機程序進行井身剖面設計時,設計結果列表和均可由列印機和繪圖儀自動完成。
4.設計方法舉例
例 某定向井設計全井垂深H=2-000米(靶點),上部地層300米至350米是流砂層,1000米至1050米有一高壓水層,作出井身剖面設計。
井口座標 X1:3 246 535.0 Y1:2 054 875.0
井底座標 X2:3 245 972.95 Y2:2 054 665.0
先根據井口與井底座標,計算出水平位移和目標方位。
(1)根據提供的地質資料,在進行剖面設計時,應設法使動力鑽具造斜的井段和增斜的井段避開流砂層和高壓水層。
(2)對於鑽井工藝及其它限制條件,在滿足(l)項條件的前提下,應選擇較簡單的剖面類型。
(3)剖面類型選用「直一增一穩」三段制井身剖面。此種剖面簡單,地面井口至目標點的井身長度短,有利於加快鑽井速度。
(4)選擇造斜點。根據垂直井深和水平位移的關系,造斜點應選在350米至600米間。如選在1050米以下,會使井斜角太大,是不合理的。
因300米至350米是流砂層,在井深結構設計時應用套管封固,以利於定向造斜,防止流砂層漏失、垮塌等復雜情況出現。造斜點應選在套管鞋以下不少於50米的地方為宜。因此,造斜點與井口之間井眼長度不應小於450米。
又因1000米至1050米是高壓水層,為了下部井段能順利鑽進,也應考慮下入一層中間套管封住高壓水層。為了減少井下復雜情況和有利於定向井井眼軌跡控制,在進行套管設計時,應避免套管鞋下在井眼曲率較大的井段中,中間套管的下入深度應進入穩斜井段150米左右為宜。在考慮上述因素後,造斜點的位置應在高壓水層以上不少於400米處,也就是造斜點與井口之間的井眼長度不應大於600米。
經過上述的分析,如果造斜點應在450米至600米之間選擇,那麼,把造斜點確定在500米處是比較合理的。
(5)選擇造斜率K為7°/100米。根據造斜率計算造斜井段的曲率半徑R。
(6)計算最大井斜角αmax
R——造斜段曲率半徑,米。
把已知條件代入上式得:
αmax=24.4°
(7)分段井眼計算:
增斜段
穩斜段
4.三維定向井
設計的井眼軸線,既有井斜角的變化,又有方位角的變化,這類井段為三維定向井,實際作業中,有時會碰到三維定向井的問題,大體上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 原設計為兩維定向井,在實鑽中偏離了目標方位,如果偏得不多,只要調整鑽具組合或扭一次方位就可以了。嚴格地說,實鑽的定向井軌跡,都有井斜角的變化和方位角的變化,這種三維定向井可以簡化為二維的。
第二種情況 在地面井位和目標點確定的情況下,在這兩點的鉛垂平面內,存在著不允許通過或難以穿過的障礙物,不能在鉛垂平面上設計軌道,需要繞過障礙,設計繞障三維定向井。在海上叢式井經常碰到這類井。
第三種情況在地面井位確定的情況下,要鑽多目標井。地面井位和多目標點不在同一鉛垂平面內,只有井斜角和方位角都變化,才能鑽達設計的多個目標點。
三維定向井的軌跡設計和測斜計算很復雜,通常使用計算機軟體完成這些工作。
第三節 井眼軌跡控制技術
井眼軌跡控制的內容包括:優化鑽具組合、優選鑽井參數、採用先進的井下工具和儀器、利用計算機進行井眼軌跡的檢測預測、利用地層的方位漂移規律、避免井下復雜情況等等。
軌跡控制貫穿鑽井作業的全過程,它是使實鑽井眼沿著設計軌道鑽達靶區的綜合性技術,也是定向井施工中的關鍵技術之一。
井眼軌跡控制技術按照定向井的工藝過程,可分為直井段、造斜段、增斜段、穩斜段、降斜段和扭方位井段等控制技術,其中直井段的控制技術見第七章第四節。
一.定向選斜井段
初始造斜方法有五類,即井下馬達和彎接頭定向、噴射法、造斜器法、彎曲導管定向、傾斜鑽機定向。目前,我國海洋定向井一般採用第一種方式,常用造斜鑽具組合為:鑽頭十井下馬達十彎接頭十非磁鑽鋌十普通鑽鋌( 0~30米)十撓性接頭十震擊器十加重鑽桿。
這種造斜鑽具組合是利用彎接頭使下部鑽具產生一個彈性力矩,迫使井下動力鑽具驅動鑽頭側向切削,使鑽出的新井眼偏離原井眼軸線,達到定向造斜或扭方位的目的。
造斜鑽具的造斜能力主要與彎接頭的彎角和動力鑽具的長度有關。彎接頭的彎角越大,動力鑽具長度越短,造斜率也越高。
彎接頭的彎角應根據井眼大小、井下動力鑽具的規格和要求造斜率的大小選擇。現場常用彎接頭的彎角為1.5~2.25度,一般不大於2.5度。彎接頭在不同條件下的造斜率見第四節。
造斜鑽具組合使用的井下動力鑽具型號應根據造斜井段或扭方位井段的井深選擇。使用井段在2000米以內,一般採用渦輪鑽具或普通螺桿鑽具,深層走向造斜或扭方位應使用耐高溫的多頭螺桿鑽具。
造斜鑽具組合、鑽井參數和鑽頭水眼應根據廠家推薦的鑽井參數設計。
由於井下動力鑽具的轉速高,要求的鑽壓小〔一般為29.4~ 78.4千牛(3~8噸)〕,因此,使用的鑽頭不宜採用密封軸承鑽頭,尤其是在淺層,可鑽性好的軟地層應使用銑齒滾動軸承鑽頭或合適的PDC鑽頭。
根據測斜儀器的種類不同,分為四種定向方式:
1.單點定向
此方法只適用造斜點較淺的情況,通常井深小於1000米。因為造斜點較深時,反扭角很難控制,且定向時間較長。施工過程如下:
(l)下入定向造斜鑽具至造斜點位置(注意:井下馬達必須按廠家要求進行地面試驗)。
(2)單點測斜,測量造斜位置的井斜角,方位角,彎接頭工具面;
(3)在測斜照相的同時,對方鑽桿和鑽桿進行列印,並把井口鑽桿的印痕投到轉盤面的外緣上,作為基準點;
(4)調整工具面(調整後的工具面是:設計方位角十反扭角)。鎖住轉盤、開泵鑽進;
(5)定向鑽進。每鑽進2~4個單根進行一次單點測斜,根據測量的井斜角和方位角及時修正反扭矩的誤差,並調整工具面;
(6)當井斜角達到8~10度和方位合適時,起鑽換增斜鑽具,用轉盤鑽進。在單點定向作業中要注意:
①在確定了反扭角和鑽壓後,要嚴格控制鑽壓的變化范圍,通常在預定鑽壓±19.6千牛(2噸)內變化;
②每次接單根時,鑽桿可能會轉動一點,注意轉動鑽桿的列印位置至預定位置;
③如果調整工具面的角度較大(>90度),調整後應活動鑽具2~3次(停泵狀態),以便鑽桿扭矩迅速傳遞。
2.地面記錄陀螺(SRO)定向
在有磁干擾環境的條件下(如套管開窗側鑽井)的定向造斜,需採用SRO定向。這種儀器可將井下數據通過電纜傳至地面處理系統,並顯示或用計算機列印出來,直至工具面調整到預定位置,再起出儀器,施工過程如下:
(l)選擇參照物,參照物應選擇易於觀察的固定目標,距井40米左右;
(2)預熱陀螺不少於15分鍾,工作正常才可下井;
(3)瞄準參照物,並調整陀螺初始讀數;
(4)接探管,連接陀螺外筒,再瞄準參照物,對探管和計算機初始化;
(5)下井測量,按規定作漂移檢查;
(6)起出儀器坐在井口,再次瞄準參照物記錄陀螺讀數;
(7)校正陀螺漂移,確定測量的精度;
(8)定向鑽進。
3.有線隨鑽測斜儀(SST)定向
造斜鑽具下到井底後,開泵循環半小時左右,然後接旁通頭或循環接頭。把測斜儀的井下儀器總成下入鑽桿內,使定向鞋的缺口坐在定向鍵上。定向造斜時,可從地面儀表直接讀出實鑽井眼的井斜、方位和工具面,司鑽和定向井工程師要始終跟蹤預定的工具面方向,保持井眼軌跡按預定方向鑽進。
4.隨鑽測量儀(MWD)定向
MWD井下儀器總成安裝在下部鑽具組合的非磁鑽鋌內,其下井前要調整好工作模式和傳輸速度,並准確地測量偏移值,輸入計算機。儀器在井下所測的井眼參數通過鑽井液脈沖傳至地面,信息經地面處理後,可迅速傳到鑽台。MWD不僅可用於定向造斜,也可用於旋轉鑽進中的連續測量,是一種先進的測量儀器。
5.定向造斜中的注意事項:
(1)如果定向作業前的裸眼段較長,應短起下鑽一趟,保證井眼暢通。
(2)井下馬達下井前應在井口試運轉,測量軸承間隙;記錄各種參數,工作正常方可下井;
(3)MWD等儀器下井前,必須輸入磁場強度、磁傾角等參數;
(4)定向造斜鑽進,要按規定加壓,均勻送鑽,以保持恆定的工具面。
(5)造斜鑽進或起下鑽,用旋扣鉗或動力水龍頭上卸扣,不得用轉盤上卸扣;
(6)起鑽前方位角必須在20~30米井段內保持穩定,且保證預定的提前角。目前,「一次造斜
到位法」也經常在我國海洋定向井中使用,這種方法適用於造斜點較淺,且機械鑽速很快的造斜井段,常常配合使用隨鑽測量儀。
(7)井下馬達出井時,按規定程序進行清洗、保養。
狗腿度(狗腿嚴重度,全形變化率)K,全形變化率定義為「單位井段長度井眼軸線在三維空間的角度變化」,而單位井段長度取決於生產實際中測斜需要。它既包含了井斜角的變化又包含著方位角的變化。常用「°/100m」表示,實際生產工作中常用「°/30m」來表示。如果一點超3度甲方罰款了事,1點超5度也有填井的危險,在這過程當中看甲方對井隊是怎麼要求了。各油田要求可能不一,以上僅供參考。

⑥ 杭州茶葉博物館中,茶的歷史誰能告訴我。

有關茶葉歷史的發展有一定的歷史淵源,為了讓樓主能夠清楚的了解我國茶葉歷史的發展地位及過程,我特此給樓主准備好了一個文檔,這樣方便閱讀,中國茶始於神農,興於唐宋......更多內容見御於文檔。

⑦ 煤礦豎井施工方法

豎井掘進 (shaft sinking)礦山建設由地面垂直向下挖掘豎井(又稱立井)的施工過程。豎井掘進方法分普通施工法和特殊施工法兩種。普通施工法適用於井筒涌水量小,岩層比較穩定的豎井掘進。特殊施工法適用於不穩定岩層(包括流砂、淤泥、破碎的岩層)的豎井掘進。此外還有一種全面機械化施工的鑽井法。
豎井普通施工法 用人工或機械鑿岩爆破的方法進行豎井掘進。掘進程序是先進行鎖口施工,然後進行表土施工和基岩施工。
鎖口施工 由井頸上部的臨時井壁和鎖口框組成。鎖口框採用木材、鋼材、鋼木結構;臨時井壁段長度一般為1~2m,採用磚、料石、混凝土塊砌築。如表土層穩定,可採用一次施工永久鎖口。
表土施工 常用的方法有井圈背板、吊掛井壁、板樁、錨噴臨時支護施工法等。根據井筒涌水量大小,可以採用工作面水窩集水、排水法,超前小井豎井降低水位法和井外疏干孔降低水位法進行涌水處理。表土施工提升有標准掘進井架提升系統(見井巷施工提升)和簡易提升兩種。簡易提升方式可以採用:(1)慢動卷揚機、小吊桶和簡易井架。簡易井架可用人字架、三角架、雙三角架、帳幕式木井架、單龍門架和雙龍門架。(2)汽車起重機、小吊桶。(3)大抓鬥。表土施工主要包括表土掘進和表土支護。
(1)表土掘進。在無水而穩定的土層中,可用鎬、鍬等工具人工進行挖掘或用抓鬥直接取土,土層堅硬時可用風鎬或風鏟鬆土,或打淺眼、放小炮破土。施工中,要加強集水、排水工作。
(2)表土支護。井頸段一般以鋼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作永久支護。施工方法有:(1)邊下掘邊進行臨時支護,挖掘至井頸段壁座後,由下而上邊拆臨時支護邊進行永久支護施工。(2)採用吊掛井壁作臨時支護。當挖掘井頸段壁座後再自下往上澆築永久井壁。(3)用板樁進行臨時支護。(4)對易風化、易片幫、遇水易散的土層,採用素噴、錨噴和錨網噴混凝土的方法進行臨時支護。當採用吊掛井壁永久支護時,隨掘進分段緊接進行支護。
基岩施工 也稱鑿岩爆破法。用於井筒涌水小於30m3 /h,穩定、中等穩定的岩層。施工時,將井筒全深劃分為若干個井段,自上而下逐段施工。段長主要取決於井筒里圍岩的穩定程度、涌水量、施工設備等條件。段長2~6m稱短段,30~60m稱長段。豎井施工作業方式按掘進、砌築、安裝三項作業在時間上、空間上的不同可以分為掘砌單行作業(又有長段單行、短段單行和混合短段平行之分)。

⑧ 完井方式

常規完井方式主要有射孔完井、裸眼完井和割縫襯管完井三種。其中,射孔完井是目前石油行業國內外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完井方式。CO2灌注井和監測井多採用射孔完井(孫光明,2002)。

(一)射孔完井

射孔完井分為兩種,套管射孔完井和尾管射孔完井。

(1)套管射孔完井

套管射孔完井是鑽穿目的層至設計井深後,下入套管注水泥固井,最後射孔,射孔彈射穿套管、水泥環並穿透地層一定深度,建立起CO2或地層流體流通通道。

套管射孔完井可以選擇性地射開不同壓力、不同物性的儲層或監測層,以避免層間干擾,具備實施分層灌注或分層監測,選擇性壓裂等分層作業的條件。

(2)尾管射孔完井

尾管射孔完井是在鑽頭鑽至目的層頂部界限後,下技術套管注水泥固井,而後用小一級的鑽頭鑽穿目的層至設計井深,用鑽具將尾管送下並懸掛在技術套管上,尾管和技術套管的重疊段一般不小於50m,再對尾管注水泥固井,最後射孔。

由於尾管射孔完井先於鑽開目的層前,上部地層已經被技術套管封固,因此,可以採用與儲層或監測層相互配伍的鑽井液以平衡壓力,有利於保護儲層或監測層。

尾管射孔可以減少套管重量和油井水泥的用量,從而降低完井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採用射孔完井方式時,CO2儲層除了受鑽井過程中的鑽井液和水泥漿損害以外,還要受到射孔作業本身對CO2儲層的損害。

(二)裸眼完井方式

裸眼完井是在鑽頭鑽至目的層頂部界限後,下技術套管注水泥固井,水泥漿上返至預定的設計高度後,再從技術套管中下入直徑較小的鑽頭,鑽穿水泥塞,鑽開目的層至設計井深。

裸眼完井的最主要特點是目的層彎曲裸露,因而CO2儲層具有最大的滲流面積,這種井叫做水動力學完善井,其CO2灌注能力較強。但這種完井方式不能避免層間干擾、也不能有效地實施分層灌注和分層措施等作業。裸眼完井主要是在岩性堅硬、井壁穩定的塊狀碳酸鹽岩或硬質砂岩地層,以及層間差異不大的層狀儲藏中使用。

採用裸眼完井方式時,CO2儲層主要受鑽井過程中的鑽井液損害,故應採用保護儲層的鑽井及鑽井液技術。

(三)割縫襯管完井

割縫襯管完井方式是鑽頭鑽至目的層後,先下人技術套管注水泥固井,再從技術套管中下人直徑小一級的鑽頭鑽穿儲層或監測層至設計井深。最後在目的層部位下入預先割縫的襯管,依靠襯管頂部的襯管懸掛器,將襯管懸掛在技術套管上,並密封襯管和套管之間的環狀空間。

割縫襯管完井主要用於膠結疏鬆的砂岩地層。這種完井方式CO2儲層不會遭受固井水泥漿的損害,可以採用與儲層相互配伍的鑽井液或其他保護CO2儲層的鑽井液鑽開儲層,當割縫襯管發生磨損或失效時,也可以起出修理或更換。

⑨ 鑽井的過程是什麼

一口井從開始到完成,大致要經歷准備工作、鑽進、固井、其他作業等工序。

● 准備工作

(1)定井位。根據地質或生產的需要確定井底位置,作出設計。

(2)修公路。為了將各種設備與物質運入井場,需要修公路。由於鑽井設備是重型物資,公路應確保能通行重型車輛。

(3)平井場。在井口附近平整出一塊方地供施工用。井場面積隨鑽機而異,形狀大致為長方形,大型鑽機佔地約長120米,寬90米;中型鑽機佔地約長100米,寬60米。鑽機佔地大小可因地制宜。

(4)打基礎。為了保證設備在鑽井過程中不會下陷或歪斜,要打基礎(或稱為打基礅)。小型的基礎可用方木或預製件,大型的基礎在現場用混凝土澆灌。

(5)安裝。立井架,安裝鑽井設備,安放或挖掘鑽井液罐(池)等。

● 鑽進

廣義的鑽進指從開鑽到完鑽一段地層或完鑽一口井的過程。旋轉鑽井法的鑽進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道工序。

(1)鑽進(狹義)。

用鑽頭直接破碎岩石。鑽進時用足夠的壓力將鑽頭壓到井底岩石上,使鑽頭的刃部吃入岩石中。鑽頭上連接著鑽柱,用鑽柱帶動鑽頭旋轉以破碎岩石,井就會逐漸加深。加到鑽頭上的壓力叫鑽壓。

鑽柱把地面上的動力傳給鑽頭,所以,鑽柱從地面一直延伸到井底。隨著井的加深,不斷增加鑽桿,鑽柱漸漸增長,其重量也漸漸加大,以至於超過所需的鑽壓。過大的鑽壓將會引起鑽頭、鑽桿和設備的損壞,必須將大於所需鑽壓的那一部分鑽桿的重量吊懸起來,使之不作用在鑽頭上。鑽進中,由司鑽適時地控制加到鑽頭上的壓力,有效地均勻鑽進。

(2)循環。

井底岩石被鑽頭破碎後形成小的碎塊,稱為鑽屑(也常稱為砂)。鑽屑積多了會影響鑽頭鑽鑿新的井底,引起機械鑽速下降。所以必須及時地將鑽屑從井底清除掉,並攜帶到地面。鑽井液經鑽桿的內孔注入,從鑽頭水眼中流出以清洗鑽頭並沖向井底。

將鑽屑沖離井底,鑽屑隨鑽井液一同進入井壁與鑽柱之間的環形空間,向地面返升,一直到地面。

鑽屑在地面上從鑽井液中分離出來並被清除掉稱為除砂。清除了鑽屑的鑽井液再被泵入井中重復循環使用。在鑽進時,洗井和破碎岩石同時進行。為了保證鑽井液不間斷地循環,需要用鑽井泵連續泵入。

(3)接單根。

在鑽進過程中,隨著井的不斷加深,鑽柱也要及時接長,接一根鑽桿就叫接單根。

(4)起下鑽。

為了更換磨損的鑽頭,須將全部鑽柱從井中取出,換上新的鑽頭以後再重新下到井中繼續作業,這叫做起鑽和下鑽(簡稱為起下鑽)。一口井要用很多隻鑽頭才能鑽成,所以起下鑽的次數很多。為了提高效率,節省時間,起下鑽時不是以單根鑽桿為單位進行接卸,而是三根鑽桿為一個接卸單位,稱為立根(或立柱)。每根鑽桿長8~10米,立根的長度一般為26~30米。為了配合這么長的立根,井架高度一般為40米左右。

由於其他原因,如打撈井底落物、測井等也需要起下鑽。

● 固井

固井是鑽井工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其根本目的可概括為兩點:加固井壁(防止淺處井壁坍塌)和隔離鑽井的油、氣、水層(防止開采時層間相互干擾)。固井的方法,是將稱為套管的無縫鋼管下入井中,並在井眼和套管之間灌注水泥漿以固定套管,封閉套管與井壁之間的環形空間,隔開某些地層。這就是下套管、注水泥作業。一口井從開始到完成,常需下入多層套管並注水泥,即需進行數次固井作業(圖6.2)。

有的地區井雖較深,但地層條件較好,可以省去技術套管,只下表層套管和油層套管;有的地區井並不太深,如果淺部地層條件允許,深部油氣水層的壓力不高,還可以省去表層套管,則在全井中,只有一層油層套管。總之,固井要根據實際地質情況來確定,既要保證鑽井安全和井身質量,又要盡可能地節約套管和水泥,以降低鑽井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通常注入水泥漿後應候凝約2天,用井溫或聲波幅度等測井方法檢測固井質量——套管外水泥返高、水泥膠結與封固狀況等,符合設計要求者為固井質量合格。

● 其他作業

在鑽井過程中,還要進行岩屑錄井、地球物理測井以及地層測試等作業。

一口井一旦開鑽,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就要按照施工設計正常施工,鑽達設計深度即可交井。但是,探井有可能根據地下出現的新情況,或提前完鑽,或繼續加深。

圖6.2井身結構示意圖

⑩ 初一的地理書上的麗江三眼井什麼

「三眼井」是利用地下噴湧出的泉水源,依照地勢高差修建成三級水潭。並對3個水潭的功能與用途進行嚴格區分,並約定俗成,形成古風民俗。

麗江古城中共有大大小小的三眼井5個,即白馬龍潭三眼井、義尚甘澤泉三眼井、光碧巷三眼井、格寶塢三眼井、寄寶塢三眼井。規模比較大的三眼井有三口,分別是馬龍潭三眼井、石榴井和溢璨井。其中白馬龍潭三眼井位於麗江古城光義街光碧巷,即古城西南入口處。井畔白馬龍潭寺,建於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咸豐年間毀於兵戰,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重建,現存寺門、大殿、左廂房等建築,規模布局依舊。白馬龍潭寺曾是當年麗江文人雅士吟詩作賦的場所,現寺內鑲嵌有11首納西詩人所撰刻的詩碑。白馬龍潭三眼井可謂麗江最「人文」的三眼井。石榴井和溢璨泉分別位於七一街八一上段和密士巷,皆屬麗江古城內繁華路段,純朴的納西人在井邊放一小碗供路人飲用,井水清冽甘甜,可稱之為麗江最「知名」的兩大三眼井。沿五一街主街直走,過石拱門穿過文明巷過兩個十字路口,遇一開闊休閑花園,拾階而下,即可看到古城內最大的三眼井——甘澤泉。泉邊長有一棵百年老樹,名曰古滇楸樹,井上方立有志碑,大如照壁,貌似屏風,上方書「甘澤泉」三個大字,兩邊刻有一副工整的對子,右為「山下出泉流不息」,左是「山中有水養無窮」。甘澤泉不愧是古城最大的三眼井,三疊泉水順勢而下後積一大水潭,潭內有魚,常有人垂釣於此,甘澤泉與旁邊的東河一同灌溉著泉邊的廣茂農田,待向日葵和油菜花花開之際,構成一幅古城內難得的田園山水畫。古城內茶館用水多取自於甘澤泉,曾有富商欲出巨資收購甘澤泉為礦泉水水源地,被當地村民嚴辭拒絕。因甘澤泉位於古城東郊文林巷,此處遊人罕至,因此也是最不知名最清幽的三眼井。

閱讀全文

與三眼井的使用方法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仁和雪蓮精華使用方法 瀏覽:74
降血糖的方法圖片 瀏覽:568
色漿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245
治療失眠的好方法周教授 瀏覽:752
三星手機恢復出廠設置的方法 瀏覽:829
如何改善唇深的方法 瀏覽:203
地球計算方法最新2012 瀏覽:491
兒童游泳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637
如何用卡紙做燈籠手工製作方法 瀏覽:346
滅蟻靈分析方法 瀏覽:953
接觸器連接方法和圖例 瀏覽:105
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選擇 瀏覽:230
狐臭治療方法手術 瀏覽:353
找一下清理手機垃圾的方法 瀏覽:624
如何腌竹筍方法 瀏覽:293
如何了解字謎的方法 瀏覽:122
龍支付使用方法 瀏覽:417
燒烤烤盤使用方法 瀏覽:943
兩輪特技訓練方法 瀏覽:404
丹參染色鑒別方法 瀏覽: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