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提取核酸的常用技術原理及方法試題

提取核酸的常用技術原理及方法試題

發布時間:2022-05-24 09:52:17

⑴ RNA的提取方法步驟及原理.

RNA抽取一般使用Trizol法抽提:


Trizol是一種總RNA抽提試劑,內含異硫氰酸胍等物質,能迅速裂解細胞,抑制細胞釋放出的核酸酶活性。目前常用Trizol法進行提取組織或細胞中的RNA。


Trizol作用原理:


在勻質化或溶解樣品中,Trizol試劑可保持RNA的完整性,同時能破壞細胞及溶解細胞成分。加入氯仿離心後,裂解液分層成水相和有機相。RNA存在於水相中。


水相轉移後,RNA通過異丙醇沉澱回收。移去水相後,用乙醇可從中間相沉澱得到DNA,加入異丙醇沉澱可從有機相得到蛋白質。

(1)提取核酸的常用技術原理及方法試題擴展閱讀

與DNA不同,RNA一般為單鏈長分子,不形成雙螺旋結構,但是很多RNA也需要通過鹼基配對原則形成一定的二級結構乃至三級結構來行使生物學功能。

RNA的鹼基配對規則基本和DNA相同,不過除了A-U、G-C配對外,G-U也可以配對。

在細胞中,根據結構功能的不同,RNA主要分三類,即tRNA(轉運RNA),rRNA(核糖體RNA),mRNA(信使RNA)。mRNA是合成蛋白質的模板,內容按照細胞核中的DNA所轉錄;tRNA是mRNA上鹼基序列(即遺傳密碼子)的識別者和氨基酸的轉運者;rRNA是組成核糖體的組分,是蛋白質合成的工作場所。

⑵ 核酸提取儀的主要步驟及方法

1. 環境溫度:5℃~40℃;環境相對濕度;電壓:50%~80%范圍:100~240Vac,50/60 Hz。
2. 將儀器放在水平實驗台上。
3. 放置儀器時應保證儀器周圍10cm內無障礙物;多台儀器同時使用時,每台儀器之間的距離應不小於50cm。
4. 儀器主機通電之前,必須先用六角扳手取下磁棒架固定螺絲,否則通電運行將會損壞儀器。
5. 96孔板和磁力棒套的安裝必須與對應的卡槽完全契合。
6. 請勿將該儀器安放在過度潮濕、高溫或陽光直射等溫度變化劇烈的區域,這可能會影響儀器的性能。
7. 請勿和其它大功率器件如離心機、空調等共用同一電源插座以免電源電壓波動影響系統運行。
8. 請將適配器連接到儀器,把適配器與電源插座相連,並打開儀器開關。
9. 請勿在有潛在有害液體或氣體的環境中操作該儀器。
10. 本儀器詳細操作步驟,請參閱以下的說明。
1.5注意事項
1. 儀器應放在濕度低、灰塵少並遠離水源的地方,室內應通風良好,儀器後方勿緊靠牆壁或堆放其他物品,以免影響散熱。
2. 實驗運行過程中禁止直接關閉電源開關。如果需要提前停止實驗,請先在觸屏軟體上點擊停止運行並確認後再關閉電源。
3. 裂解孔、洗滌孔和洗脫孔的樣本體積應在50μL-1000μL,避免體積過多,溢出孔位。
4. 機器運行及測試進行時,請勿觸摸加熱條,以免燙傷。
5. 紫外燈開啟滅菌時,請勿直視紫外光。
6. 移動儀器之前,請先切斷電源,再用螺釘固定磁棒架。
7. 儀器長期不使用時,請拔掉插頭,並用軟布或塑料袋覆蓋儀器,以防止灰塵進入。
歡迎咨詢
BioG全自動核酸提取儀

⑶ 核酸含量的測定方法及原理都有哪些

核酸定量常用方法及原理如下:
1、光吸收法:核酸中鹼基共軛結構在近紫外光波長260nm處有最大吸收,吸收強度與核酸濃度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於核酸定量。
2、定P法:核酸中P含量約為9.5%,因此可以通過測定樣品中的有機P量來進行核酸定量。
核酸是由許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為生命的最基本物質之一。
核酸廣泛存在於所有動植物細胞、微生物體內,生物體內的核酸常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核蛋白。不同的核酸,其化學組成、核苷酸排列順序等不同。根據化學組成不同,核酸可分為核糖核酸(簡稱RNA)和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

⑷ 核酸檢測的原理是什麼

核酸檢測其實是檢測受測者體內是否有新冠病毒的核酸(RNA)。每種病毒的核酸內部都含有核糖核苷酸,不同的病毒所含的核糖核苷酸數量和排列順序不同,使得每種病毒都具有特異性。

新冠病毒的核酸也是獨特的,核酸檢測就是對新冠病毒的核酸進行特異性檢測。在進行核酸檢測之前,需要採集受測者的痰液、咽拭子、肺泡灌洗液、血液等樣本,對這些樣本進行檢測,就可以發現受測者的呼吸道感染了什麼病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常用的是咽拭子樣本檢測,將樣本裂解提純,從中提取出可能存在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准備工作就做好了。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主要用熒光定量RT-PCR技術,這種技術是熒光定量PCR技術與RT-PCR技術的結合。在檢測過程中,先採用RT-PCR技術將新冠病毒的核酸(RNA)逆轉錄為對應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再採用熒光定量PCR技術,將得到的DNA進行大量復制,同時,使用特異性探針對復製得到的DNA進行檢測,打上標記。

如果存在新冠病毒核酸,儀器就可以檢測到熒光信號,而且,隨著DNA的不斷復制,熒光信號不斷增強,這樣就間接檢測到了新冠病毒的存在。

核酸檢測為陽性不一定是確診

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就可以確認受測者上呼吸道存在病毒核酸,但並不能直接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在核酸檢測為陽性的情況下,還要綜合流行病學史對受測者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如果受測者還有發熱、咽痛、咳嗽、乏力等症狀,以及與已確診的感染者有接觸史等,就可以診斷為確診病例。

如果受測者沒有任何相關症狀,一般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也有傳染性,而且一些無症狀感染者後來也開始出現症狀,變成了確診患者。

以上內容參考 瀟湘晨報—核酸檢測的原理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假陰性?

⑸ 核酸提取儀原理

1. 根據儀器型號大小不同劃分 [1] 
1) 自動液體工作站
自動液體工作站是功能非常強大的設備,液體分液、吸液等自動完成,甚至能通過整合擴增、檢測等功能,實現標本提取、擴增、檢測全自動化。提取核酸只是其功能的一個應用,不太適合常規實驗室提取核酸,一般都應用在單一類標本並且一次提取標本量非常大(至少96個,一般幾百個)的實驗需求上。自動工作站的平台建立及平台的運作,需要比較大的資金。
2) 小型自動核酸提取儀
小型的自動化儀器是通過運行結構的特殊性來達到自動提取核酸的目的,可以在任何實驗室得到應用。
2. 根據提取原理不同劃分
1) 採用離心柱法的儀器
離心柱法核酸提取儀主要採用離心機和自動移液裝置相結合的方法,通量一般在1-12個樣本,操作時間和手工提取差不多,並不能提高實際工作效率,且價格昂貴,不同型號儀器的耗材也不能通用,僅適合經費充足的大型實驗室使用。
2) 採用磁珠法的儀器
以磁珠為載體,利用磁珠在高鹽低PH值下吸附核酸,在低鹽高PH值下與核酸分離的原理,再通過移動磁珠或轉移液體來實現核酸的整個提取純化過程。由於其原理的獨特性,所以可設計成很多種通量,既可以單管提取,也可以提取8-96個樣本,且其操作簡單快捷,提取96個樣本僅需30-45min,大大提高了實驗效率,且成本低廉,因而可以在不同實驗室使用,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儀器。

磁珠法核酸提取儀的基本原理
磁珠法核酸提取儀一般分為抽吸法和磁棒法兩種 [2]  :
1. 抽吸法,也叫移液法,是通過固定磁珠、轉移液體來實現核酸的提取,一般通過操作系統控制機械臂來實現轉移。提取過程如下:
1) 裂解:在樣品中加入裂解液,通過機械運動及加熱實現反應液的混勻及充分反應,細胞裂解,釋放核酸。
2) 吸附:在樣品裂解液中加入磁珠,充分混勻,利用磁珠在高鹽低PH值下對核酸具有很強親和力的特點,吸附核酸,在外加磁場作用下,磁珠與溶液分離,利用吸頭將液體移出棄至廢液槽,吸頭棄掉。
3) 洗滌:撤去外加磁場,換用新吸頭加入洗滌緩沖液,充分混勻,去除雜質,在外加磁場作用下,將液體移出。
4) 洗脫:撤去外加磁場,換用新吸頭加入洗脫緩沖液,充分混勻,結合的核酸即與磁珠分離,從而得到純化的核酸。

⑹ DNA提取的步驟及原理

酚-氯仿法提取人外周血基因組DNA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答:蛋白質對DNA製品的污染常常影響到以後的DNA操作過程,因此需要把蛋白質除去。一般採用苯酚/氯仿抽提的方法。苯酚、氯仿對蛋白質有極強的變性作用,而對DNA無影響。經苯酚/氯仿抽提後,蛋白質變性而被離心沉降到酚相與水相的界面,DNA則留在水相。
取ACD抗凝血2~3ml,置於15ml的離心管內----加滅菌生理鹽水至10ml,顛倒混勻,3000rpm,離心10min-----棄上清,重復步驟2兩至三次,直至上清呈無色或微紅色----加壓積紅細胞5.5倍的溶血試劑,混勻,放置-20℃冷溶10min後移至4℃,30min,直至溶液由紅色懸液變成紅棕色清亮溶液-----3000rpm,離心15min,倒扣離心管於濾紙,使管壁液體流盡-----依次加入STE 450 ml,用槍頭吹打混勻後,加入蛋白酶K至終濃度100mg/ml,然後加入10% SDS 25 ml,混勻後移至1.5ml EP管,放置於37℃水浴過夜或56℃,3h----加入等體積飽和酚(約500ml),漩渦振盪器上混勻至溶液呈乳滴狀,13000rpm,離心5min。------取上清,加入500μl酚/氯仿(等體積配製混合液),漩渦振盪混勻,13000rpm,離心10min。---------取上清,加入500μl氯仿/異戊醇(24:1混合),漩渦振盪混勻,13000rpm,離心10min。-------取上清,加入50μl物NaAc(1/10體積),混勻後再加入1ml 冰凍的無水乙醇,顛倒輕搖,即可見絮狀的DNA沉澱,13000rpm,離心10~20秒,得到DNA沉澱。------------DNA沉澱用70%乙醇洗2~3遍。--------待乙醇揮發後,DNA沉澱用100μl TE緩沖液溶解,核酸蛋白測定儀分析DNA濃度和純度,-20℃保存備用。

⑺ DNA的提取如何進行以及最常見的方法

提取DNA主要有SDS和CTAB法,其實提取效果的好壞主要看提取的對象是什麼樣的材料,在提取之前一定要好好分析材料的特性,然後在設計實驗步驟。
一)CTAB法
CTAB是一種去污劑,可溶解細胞膜,它能與核酸形成復合物,在高鹽溶液中(0.7
mol/L
NaCl)是可溶的,當降低溶液鹽濃度到一定程度(0.3
mol/L
NaCl)時,從溶液中沉澱,通過離心就可將CTAB與核酸的復合物同蛋白質、多糖類物質分開,然後將CTAB與核酸的復合物沉澱溶解於高鹽溶液,再加入乙醇使核酸沉澱,CTAB能溶解於乙醇。
(二)SDS法
利用高濃度的SDS,在較高溫度(55—65℃)條件下裂解細胞,使染色體離析,蛋白質變性,釋放出核酸,然後採用提高鹽濃度及降低溫度的做法使蛋白質及多糖雜質沉澱(最常用的是加入5M的KAc於冰上保溫,在低溫條件下KAc與蛋白質及多糖結合成不溶物),離心除去沉澱後,上清液中的DNA用酚/氯仿抽提,反復抽提後用乙醇沉澱水相中的DNA。
以下是在提取熱帶水果DNA時設計的兩種不同方法步驟,對比起來CTAB法好,在禾本科植物效果差不多!
1、
CTAB法
1)
在所需量的CTAB抽提液中加入2-巰基乙醇,使終濃度達2%(v/v)。將此溶液預熱至65℃。
對於每克新鮮的葉組織大約需要4ml的2-ME/CTAB抽提液。
2)
用液氮(-196℃)或乾冰(-78℃)冷卻粉碎器/勻漿器,將0.5
g植物組織粉碎成細粉,然後將組織轉移到2.0
ml離心管。
3)
加入800
µl預熱的2-Me/CTAB,混合使之充分濕潤,於65℃溫育20
min,不時顛倒混勻。
4)
待冷至室溫後,加入800
µl氯仿/異戊醇(24:1),顛倒混勻至溶液呈乳濁狀----但不要振盪。25℃,10000
rpm離心10
min。
5)
上清(~700
µl)轉移至另一干凈的離心管中,加入5
µl
RNaseA貯液,37℃溫育30
min。
6)
加入700
µl氯仿/異戊醇,顛倒混勻,25℃,10000
rpm離心10
min。
7)
上清(~600
µl)轉移至另一干凈的1.5
ml離心管中,加入600
µl異丙醇,顛倒混勻,室溫或-20℃放置20
min。
8)
25℃,12000
rpm,離心10
min,收集沉澱。
9)
去上清,加1
ml70%乙醇洗滌沉澱兩次。(25℃,12000
rpm,離心10
min)
10)涼干DNA,溶於50
µl
ddH2O,4℃保存備用。
2、
SDS法

將0.3
g植物材料於液氮速凍,然後在研缽中將其磨碎,將粉末轉至2
ml離心管中。

加入1.2
ml預熱至65℃的提取緩沖液(其中加入3
μl
β—巰基乙醇,增加DNA的穩定性),置65℃水浴中放置30分鍾,不時顛倒混勻。。

加入0.45
ml
5M的醋酸鉀,混勻,冰浴20分鍾,在10000
rpm離心20
min。需要的話,Miracloth紗布過濾除去沉澱,上清液轉入另一離心管中。

加入等體積氯仿:異戊醇(24:1),輕輕顛倒混勻,12000
rpm離心15
min。

轉移上清液到另一新離心管中,加5
μl
RNaseA貯液,37℃溫育30
min。

加入等體積氯仿:異戊醇(24:1),輕輕顛倒混勻,12000
rpm離心15
min。

轉移上清液到另一新離心管中,加入0.7V異丙醇,輕輕顛倒混勻,-20℃放置30分鍾沉澱核酸。

25℃,12000
rpm,離心10
min,收集沉澱。

棄上清,70%乙醇洗兩次。

涼干DNA,溶於50
µl
ddH2O,4℃保存備用。

⑻ 核酸的提取方法有幾種

DNA的提取方法有7種:酚抽提法、甲醯胺解聚法、玻璃棒纏繞法、異丙醇沉澱法、表面活性劑快速制備法、加熱法快速制備、鹼變性快速制備。核酸是一類生物聚合物,是所有已知生命形式必不可少的組成物質。核酸是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總稱。
脫氧核糖核酸(英文DeoxyriboNucleicAcid,縮寫為DNA)是生物細胞內含有的四種生物大分子之一核酸的一種。DNA攜帶有合成RNA和蛋白質所必需的遺傳信息,是生物體發育和正常運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DNA由脫氧核苷酸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脫氧核苷酸由鹼基、脫氧核糖和磷酸構成。其中鹼基有4種:腺嘌呤(A)、鳥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⑼ 核酸含量的測定方法及原理都有哪些

核酸檢測的主要原理其實是反轉錄和聚合酶鏈式擴增反應。也叫做RT-PCR。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的核酸檢測也主要採用此種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採取患者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檢測人員通過。核酸提取試劑盒提取患者標本里邊兒的核酸,然後把提取到的核酸放進檢測試劑中進行復制擴增。然後再根據檢測結果進行判斷如果是陰性代表沒有感染,如果是陽性代表有感染。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會存在假陰性的可能,所以可以選擇多次測量。如果連續兩次核酸檢測為陰性,同時沒有臨床症狀可以排除感染,並且對已經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如果連續兩次檢測核酸為陰性,注意間隔時間必須大於一天,同時臨床症狀緩解,影像學好轉也可以解除隔離。

閱讀全文

與提取核酸的常用技術原理及方法試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反滲透膜解決方法 瀏覽:485
扯麵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瀏覽:494
文彥博樹洞取球方法好在哪裡 瀏覽:853
四川泡洋姜的正確泡水方法 瀏覽:497
黑檀手串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816
延遲滿足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159
種植業污染解決方法 瀏覽:893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瀏覽:124
孩子學習方法不對該如何 瀏覽:836
艾萊依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799
在家怎麼製作果凍方法 瀏覽:50
關於氮和硫的化學計算方法 瀏覽:627
手環核酸檢測方法 瀏覽:417
高層窗戶封閉的安裝方法 瀏覽:127
嫩肉粉煮牛肉的食用方法 瀏覽:124
關羽上王訓練方法 瀏覽:905
旅行社如何引進客流的十種方法 瀏覽:211
禿頂快速治療方法 瀏覽:628
華為清理手機垃圾方法 瀏覽:940
秒開手機殼的方法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