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視力有幾種表示方法
我國一般採用小數記錄法和五分記錄法(國際標准視力表用的是小數記錄法,標准對數視力表用的是五分記錄法)。視力表一共14行,E字母自上而下越來越小,所對應的視力從上往下依次是0.1、0.12、0.15、0.2、0.25、0.3、0.4、0.5、0.6、0.8、1.0、1.2、1.5、2.0。
而廣泛使用的豎長條的視力表,最上面只有2個大視標,有3個視標一行的,到下面有8個視標一行的,2個一行,看到一個視標代表視力提升0.05,而8個一行視標,卻是0.0125。
(1)視力表的正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經常眨眼:許多人使用計算機時,眼睛眨動的頻率會比平常少。眨眼次數減少會降低淚水對眼球的潤滑作用,造成經常乾燥、不適。如果必須長時間用計算機,可考慮人工淚液。
2、使用保護眼睛的顏色,綠色有益於小兒眼健康,是因為自然界各種物體的顏色,對光線的吸收和反射水平是有差異的。
3、眼部運動緩解眼睛疲勞:先向5米以外的目標物遠眺半分鍾,使眼肌鬆弛,晶狀體變平。 向30厘米處的目標物近看半分鍾,使眼肌緊張,晶狀體增厚。看遠、看近交替進行,每次10———15分鍾,每日3———4次。
4、在遠望時應避免陽光直射,以看綠樹、綠草為最佳。適合正處於發育期的中小學生,有恢復眼睛疲勞,保護視力的用。對於假性近現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可預防近視眼的發生。
㈡ 這個視力表怎麼看呀!
此表為12行大小不同開口方向各異的「E」字所組成;測量從0.1-1.5(或從4.0-5.2);每行有標號,被檢者的視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視力表與被檢查者的距離必須正確固定,患者距表為5米。
如室內距離不夠5米長時,則應在2.5米處放置平面鏡來反射視力表。進行檢測先遮蓋一眼,單眼自上而下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記錄下來即可。正常視力應在1.0以上。若被測試者0.1也看不到時,要向前移動,直到能看到0.1為止,其視力則是「0.1×距離/5=視力」;
若在半米內仍看不到0.1,可令被測試者辨認指數,測手動、光感等。按檢查情況記錄視力。近視力多用「J」近視力表,同樣方法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近距離可自行調整,正常近視力在30厘米處看清1.0一行即可,近視力檢查有助於屈光不正的診斷。
(2)視力表的正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保護視力的方法:
1、預防外傷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的眼睛時刻都遭受著傷害,例如光源、氣溫等外部因素都會使眼睛受到傷害,所以,我們應當正確使用一些措施來防護我們的眼睛。
2、預防疾病
眼部疾病的產生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如果不能得到及時醫治的話,視力就會慢慢衰退,最終導致失明。
3、改進不良的習慣和不合理的治療
不良的工作和生活習慣也會對我們的眼睛產生不好的影響,例如在強光或弱光下生活和學習,那麼,我們的眼睛就很容易視力下降,如果還有一些其他不良嗜好的話,那麼,眼睛遭受哦的傷害就更大了。
4、注意營養
國外一則報道說到澳大利亞的14歲男孩希恩·摩爾,視力迅速衰退,直至雙目接近失明。據醫生了解到,希恩平時比較挑食,從他五歲起就只吃雞肉、土豆、麵包和可樂。「可樂和薯條的結合是無法獲得營養的,但是卻讓你有飽足感」。
這也導致了他出現嚴重的營養失調,身體開始不適而且視力逐漸下降的原因。經醫生分析說最直接的原因:造成希恩視力問題的其實並不是什麼罕見病因,而是維生素A缺失。
所以,想要守護住我們的光明,就要改變偏食的飲食習慣,均衡飲食營養,菠菜、西紅柿、青椒、紅棗、枸杞子、動物肝臟、胡蘿卜或紅薯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哦。
5、情緒愉快
人的精神和情緒對眼睛密切相關,心情愉快,就很少或不得眼病;精神緊張,情緒經常不好,就容易引起眼病。如青光眼,在精神受到刺激,情緒經常波動,使眼壓突然升高,發生青光眼,甚至失明。所以,保護眼睛,還須保持愉快的情緒。
6、注意看物時的光線
讀書寫字或從事某種費眼力的工作,要有充足的光線和燈光,不要在昏暗的地方或月光下讀書寫字或工作。光線太強了刺眼睛。光線太弱了看不清東西。因此,掌握用眼的光線是很必要的。
比如,晚上用25瓦的電燈泡,書本與燈泡的距離應在一米以內;若用60瓦電燈泡,書本與燈泡的距離應在1~2米之間。燈光的位置一般以來自左上方為宜,以免陰影擋住光線,利用自然光線時,也應注意這個原則。
7、注意用眼時間
如今大街小巷頻現「低頭族」。不少人在使用電腦、手機等設備時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的次數明顯減少。久而久之,會導致淚液蒸發過快、淚液的代謝延緩,極易誘發乾眼症。據一項「冬季白領乾眼症」調查發現,參與白領88.89%都表示患有乾眼症狀,66.66%使用電腦超過2小時才會休息雙眼。
8、注意用眼的姿勢
讀書寫字時,要端正而坐,桌椅板凳不要過高或過低,以免影響人的姿勢。教室里的學生應經常前後左右調換,以免近視或斜視。看書閱報,更不應躺著看;另外,在汽車、火車上不宜閱讀,以免造成眼睛過度疲勞。
9、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可促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供給眼睛的血液增多,血液中含有大量的養料和氧氣,能夠使眼睛的視力提高。此外,通過鍛煉眼睛可以遠望,睫狀肌鬆弛,眼睛也能得到積極的休息。
10、定期檢查視力和眼睛
視力反映著眼睛的主要功能,通過檢查能夠及時了解眼睛的健康狀況。特別是從事腦力勞動者和費眼力的工種,以及青少年學生,這些人更應該提倡定期檢查視力和眼睛。
㈢ 如何填寫視力表
裸眼視力填寫不戴眼鏡左右眼各自的視力。矯正視力則戴上眼鏡後左右眼各自的視力。
視力記錄有兩種方法:
1、標准對數視力表記錄法(新國際視力表):正常裸眼視力應該達到5.0或以上水平。現在一般使用此方法記錄。
2、國際標准視力表記錄方法(舊版小數視力記錄表):正常裸眼視力應該達到1.0或以上水平。
視力記錄一般分為兩欄,如果裸眼視力低於上述正常水平,則還需要檢查矯正視力情況。
左右眼都是400度可以填寫:
視力:左:4.3 右:4.3 (若為矯正視力則戴上眼鏡測試後可填4.9~5.0)。
串鏡的過程
串鏡利用檢影鏡的照明系統將眼球內部照亮,光線從視網膜反射回來,這些反射光線經過眼球的屈光成分後發生了變化,通過檢查反射光線的變化可以判斷眼球的屈光狀態。
串鏡的過程:低視力者使用連續鏡頭,檢查有無屈光不正。首先用+第0.5 D(遠視)鏡頭校正,如不提高視力,再用- 0.5 D(近視)鏡頭校正,從低到高調整鏡頭度數,如發現視力有改善,則可以判斷是近視。
㈣ 如何查看視力表
被檢者的視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視力表與被檢查者的距離必須正確固定,患者距表為5米。如室內距離不夠5米長時,則應在2.5米處放置平面鏡來反射視力表。進行檢測先遮蓋一眼,單眼自上而下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記錄下來即可。
正常視力應在1.0以上。若被測試者0.1也看不到時,要向前移動,直到能看到0.1為止,其視力則是「0.1×距離/5=視力」;若在半米內仍看不到0.1,可令被測試者辨認指數,測手動、光感等。
按檢查情況記錄視力。近視力多用「J」近視力表,同樣方法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近距離可自行調整,正常近視力在30厘米處看清1.0一行即可,近視力檢查有助於屈光不正的診斷。
視力表有配套的標准使用要求:
1、固定距離。常用的視力表距離距離要求為5米。
2、合適光線。醫院多採用燈箱視力表和投影視力表,這對環境光線都有要求。
3、嚴格遮蓋。測量要用專用遮蓋板遮住一隻眼,用手遮蓋可能存在偷看或漏光。
4、正確記錄最佳視力。視力記錄一般都是先右眼,後左眼的順序。
㈤ 標准對數視力表,四版清晰圖 實在沒有,就給我這張的大圖
檢查視力一般分為遠視力和近視力兩類,遠視力多採用國際標准視力表,此表為14行大小不同開口方向各異的「E」字所組成;測量從0.1-1.5(或從4.0-5.2);每行有標號,被檢者的視視力表操作方法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
醫學檢測所用視力表主要檢查的是中心視力,即檢查視網膜黃斑區中心凹視敏度,從而可簡單迅速地了解到視功能的初步情況,對眼病的臨床診斷治療都有重要的意義。
(5)視力表的正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檢查視力操作方法
檢查視力一般分為遠視力和近視力兩類,在我國主要使用標准對數視力表,(已於2012年5月施行第二代),此表為12行大小不同開口方向各異的「E」字所組成。
測量從0.1-1.5(或從4.0-5.2);每行有標號,被檢者的視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視力表與被檢查者的距離必須正確固定,患者距表為5米。
如室內距離不夠5米長時,則應在2.5米處放置平面鏡來反射視力表。進行檢測先遮蓋一眼,單眼自上而下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記錄下來即可。
正常視力應在1.0以上。若被測試者0.1也看不到時,要向前移動,直到能看到0.1為止,其視力則是「0.1×距離/5=視力」;若在半米內仍看不到0.1,可令被測試者辨認指數,測手動、光感等。按檢查情況記錄視力。
近視力多用「J」近視力表,同樣方法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近距離可自行調整,正常近視力在30厘米處看清1.0一行即可,近視力檢查有助於屈光不正的診斷。
㈥ 怎測自己的眼睛近視多少度
自己不能檢測的,需要去當地的正規醫院或者機構或者是一些配眼鏡的那些中心進行測度數,通過儀器對瞳孔方面的採光方面的測試就可以測出來是近視多少度,從而可以配出來合適的度數眼鏡。
視力檢查是發現近視的第一步,通過規范的視力檢查,可以簡便迅速地將可疑近視與正常人區別開。學齡前兒童視力檢查界值必須考慮年齡因素,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斜視弱視學組提出,將不同年齡組兒童的正常視力參考值下限定為:3~5歲0.5,6歲以上0.7。6歲以上的學齡期兒童,裸眼視力如果低於小數視力0.5,是懷疑屈光異常的標准。
隨著技術發展,眼科專業精密的檢查越來越完善,可以通過不同方法對眼部發育、視功能進行檢查,包括功能角膜曲率、眼軸長度、調節與聚散功能、眼壓與視野、A/B超、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OCT)、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檢查(FFA)等,這些檢查需根據患者不同情況進行安排。
(6)視力表的正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日常生活管理
1、選擇正規驗光配鏡機構咨詢,及時科學配鏡,矯正視力,防止惡化。
2、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包括視力、眼壓、視野、眼軸等的變化情況;18歲以下的青少年應該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眼科檢查。
3、保持眼部衛生,不隨意揉眼,即使是成年也要注意避免用眼過度疲勞。
4、戒煙、少量飲酒的健康生活方式利於視網膜及眼底的保護。
5、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一定要定期進行眼部檢查,避免眼部並發症。
6、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及富含ω-3脂肪酸的金槍魚、三文魚等。
㈦ 怎樣測視力是正確的方法
測試視力的方法最常用的有遠視力檢查法和近視力檢查法。遠視力檢查法大多採用E字母視力表,具體方法為被檢查者需要站在距離視力表5米遠的距離,雙眼的位置需要與視力表5.0那一行的視標相平行,檢查視力時從視力表最上面的視標往下檢查,也可根據被檢查者的情況從1.0的視標開始往上逐行檢查。在檢查視力時,被檢查者讀出每一個指標的時間,不能超過3秒鍾,每一行視標一般不能認錯兩個,如果超過此標准視力檢查即可停止,按照最後的視標視力即為被檢查者的視力。近視力檢查方法使用專用的近視力表,也為E字母視力表,檢查距離為距視力表30公分左右,從視標最上面一行逐行向下檢查,記錄最後的看清視標的視力,即為被檢查者的近視力。
目前所用視力表主要檢查的是中心視力,即檢查視網膜黃斑區中心凹視敏度,從而可簡單迅速地了解到視功能的初步情況,對眼病的臨床診斷治療都有重要的意義。
原理設計
視力表是根據視角的原理設計的。所謂視角就是由外界兩點發出的光線,經眼內結點所形成的夾角。正常情況下,人眼能分辨出兩點間的最小距離所形成的視角為最小視角,即一分視角。視力表就是以一分視角為單位進行設計的。
主要檢查
所用視力表主要檢查的是中心視力,即檢查視網膜黃斑區中心凹視敏度,從而可簡單迅速地了解到視功能的初步情況,對眼病的臨床診斷治療都有重要的意義。檢查視力一般分為遠視力和近視力兩類,遠視力多採用國際標准視力表,此表為12行大小不同開口方向各異的「E」字所組成;測量從0.1-1.5(或從4.0-5.2);每行有標號.
檢測方法
被檢者的視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視力表與被檢查者的距離必須正確固定,患者距表為5米。如室內距離不夠5米長時,則應在2.5米處放置平面鏡來反射視力表。進行檢測先遮蓋一眼,單眼自上而下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記錄下來即可。正常視力應在1.0以上。若被測試者0.1也看不到時,要向前移動,直到能看到0.1為止,其視力則是「0.1×距離/5=視力」;若在半米內仍看不到0.1,可令被測試者辨認指數,測手動、光感等。按檢查情況記錄視力。近視力多用「J」近視力表,同樣方法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近距離可自行調整,正常近視力在30厘米處看清1.0一行即可,近視力檢查有助於屈光不正的診斷。
㈧ 視力表如何測
檢查視力一般分為遠視力和近視力兩類,遠視力多採用國際標准視力表,此表為12行大小不同開口方向各異的「E」字所組成;測量從0.1- 1.5(或從4.0-5.2);每行有標號,被檢者的視 視力表操作方法 線要與 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視力表與被檢查者的距離必須正確固定,患者距表為5米。如室內距離不夠5米長時,則應在 2.5米處放置平面鏡來反射視力表。進行檢測先遮蓋一眼,單眼自上而下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記錄下來即可。正常視力應在1.0以上。若被測試者0.1也看不到時,要向前移動,直到能看到0.1為止,其視力則是「0.1×距離/5=視力」;若在半米內仍看不到0.1,可令被測試者辨認指數,測手動、光感等。按檢查情況記錄視力。近視力多用「J」近視力表,同樣方法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近距離可自行調整,正常近視力在30厘米處看清1.0一行即可,近視力檢查有助於屈光不正的診斷
㈨ 視力表怎麼用
視力表是用於測量視力的圖表。國內使用的視力表有:國際標准視力表、對數視力表、蘭氏(Landolt)環視力表。從功能上分有近視力表、遠視力表。視力表是根據視角的原理制定的。檢查視力一般分為遠視力和近視力兩類,遠視力多採用國際標准視力表,此表為14行大小不同開口方向各異的「E」字所組成;測量從0.1-1.5(或從4.0-5.2);每行有標號,被檢者的視視力表操作方法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
檢查視力一般分為遠視力和近視力兩類,在我國主要使用標准對數視力表,(已於2012年5月施行第二代),此表為12行大小不同開口方向各異的「E」字所組成;測量從0.1-1.5(或從4.0-5.2);每行有標號,被檢者的視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視力表與被檢查者的距離必須正確固定,患者距表為5米。如室內距離不夠5米長時,則應在2.5米處放置平面鏡來反射視力表。進行檢測先遮蓋一眼,單眼自上而下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記錄下來即可。正常視力應在1.0以上。若被測試者0.1也看不到時,要向前移動,直到能看到0.1為止,其視力則是「0.1×距離/5=視力」;若在半米內仍看不到0.1,可令被測試者辨認指數,測手動、光感等。按檢查情況記錄視力。近視力多用「J」近視力表,同樣方法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近距離可自行調整,正常近視力在30厘米處看清1.0一行即可,近視力檢查有助於屈光不正的診斷。
㈩ 視力表怎麼看
檢查視力通常分為遠視力和近視力兩類。遠視力,多採用國際標准視力表,此表為14行大小不同、開口方向各異的E字所組成,測量從0.1-1.5,每行有標號。
被檢查者的視力表操作方法:視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遠。醫學檢測所用的視力表,主要檢查的是中心視力,既檢查視網膜黃斑區中心凹視敏度,從而可簡單迅速的了解視功能的初步情況。
(10)視力表的正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查視力注意事項如下:
1、用戶保持雙眼跟5.0的視表齊平。
2、用戶不能眯眼睛、歪頭、仰頭以及身體前傾,查視力的人員一定要注意觀察,用戶是否出現這種情況,如果出現要及時制止病人,讓病人保持坐姿勢正視前方。
3、遮蓋板遮蓋眼睛的時候要求不能壓迫眼球,遮蓋板設計的中央有一個凹槽,不能拿反,拿反容易壓迫眼球,一定用凹面對著眼睛不要壓迫眼球。
4、用戶每次識別視標的時間不能超過3秒鍾,如果超3秒鍾,即使讀出來也不認為是讀正確的,不能記錄為正確的讀數。
5、一定要按照先右後左的順序,不能按照先左後右,以免記錄的時候造成左右眼出現誤差。
6、不能揉眼睛,查視力的時候盡量不要揉眼睛,這樣壓迫角膜會造成視力測量的不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