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韭菜花的做法放犁嗎
麥冬又名沿階草、書帶草,為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須根較粗壯,根的頂端或中部常膨大成為紡錘狀肉質小塊。
麥冬根。葉叢生於基部,狹線形,長10—30厘米,寬因品種不同粗細有異。花莖常低於葉叢,稍彎垂,花淡紫色總狀花序,花期5—9月。果藍色。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 的乾燥塊根。夏季採挖,洗凈,反復暴曬、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須根,乾燥。
本品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白,有細縱紋。質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氣微香,味甘、微苦。
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
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一般採用分株法繁殖,於4月上旬將母株挖起,切開塊根後分植。也可播種育苗,於10月果熟時收下即播,約50天左右可出苗,出苗率通常達80%。 l一2年培育成大苗後即可用作地被栽培。播種苗長勢好,整齊繁茂。
麥冬抗性強,既可生長在陽光下,也可在陰處生長,在陰濕處生長葉面有光澤。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但亦能耐瘠薄的土壤。在種植早期應增施肥料,可加快其生長,盡早覆蓋地面。
麥冬類植物,四季常綠,生態適應性廣,陰處陽地均能生長良好,繁殖又容易,是理想的觀葉地面覆蓋植物。
RADIX OPHIOPOGONIS
麥門冬、沿階草
[編輯本段]醫學類
----------------------------
麥門冬、麥冬、杭麥冬、浙麥冬、寸冬、寸麥冬、炙麥冬、朱麥冬、朱寸冬、辰麥冬、辰寸冬、鮮麥冬、硃砂拌麥門冬等 處方中寫麥門冬、麥冬、寸冬指生麥冬。為原葯材去雜質,洗凈曬干入葯者。 炙麥冬為凈麥冬用文火炒至微黃入葯者。減緩寒涼,養陰而不膩胃。 朱麥冬又名朱寸冬、辰麥冬、辰寸冬。為凈麥冬噴水少許微潤,將硃砂細粉撒布均勻,使硃砂粉與麥冬粘連一塊而入葯者。偏於鎮驚安神。 鮮麥冬為其鮮品洗凈入葯者。
----------------------------
----------------------------
浙麥冬:又名杭麥冬、筧麥冬。為產於浙江杭州筧橋一帶者,後泛指產於浙江者。品質最優,為地道葯材。主產於浙江餘姚、杭州、慈溪、蕭山等地。
川麥冬:主產於四川綿陽地區,銷全國並有出口。
連心麥冬:不抽去心者。 去心麥冬:為抽去心者。 均以個大、肥壯、半透明、質柔、色黃白、有香氣、嚼之發粘、乾燥無須根者為佳。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沿階草)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 Ker-Gawl.的乾燥塊根。夏季採挖,洗凈,反復暴曬、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須根,乾燥。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軋扁,乾燥。
本品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細縱紋。質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氣微香,味甘、微苦。
(1) 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 1列,根被為3~5列木化細胞。皮層寬廣,散有含草酸鈣針晶束的黏液細胞,有的針晶直徑至10μm; 內皮層細胞壁均勻增厚,木化,有通道細胞,外側為 1列石細胞,其內壁及側壁增厚,紋孔細密。中柱較小,韌皮部束16~22個,各位於木質部束的星角間,木質部由導管、管胞、木纖維以及內側的木化細胞連結成環層。髓小,薄壁細胞類圓形。
(2) 取本品的薄片,置紫外光燈(365nm) 下觀察,顯淺藍色熒光。
----------------------------
1、配元參, 一清一滋,金水相生,養陰潤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兒陰傷咳嗽,不食,苔花剝者有效。2、配半夏,止咳降逆,生津益胃之功悉具,宜於肺胃陰傷,氣火上炎,咳吐涎沫咽干而渴等症。3、配五味子,酸甘化陰,守陰所以留陽,陽留汗自止。功能養陰斂汗,用治陰虛汗多,心悸,肺虛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4、配沙參,肺胃同治,具有清肺涼胃,養陰生津之良好效用,用於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少痰,咽喉乾燥等症。 5、配粳米,適用於熱病之後,或慢性病中出現的胃中氣陰兩傷證,具有較緩和的清補作用。 6、配烏梅,酸甘化陰,生津止渴效力顯著,外感所致的肺胃津傷渴甚或內傷而見的胃熱津傷消渴,均可選用。又烏梅能澀腸固脫而止利,合麥冬救陰以潤燥,對於久瀉久利,大腸津脫,虛火上炎之喜唾,喉干難忍,引飲無度者,尤為適合。
----------------------------
----------------------------
本品甘寒清潤,善清心肺之熱而養陰除煩,兼可清潤胃腸而止渴潤燥。抗實驗性心律失常、增加冠脈流量
----------------------------
----------------------------
1.養陰清熱 治療陰虛內熱或熱病病傷津、心煩口渴。 2.潤肺止咳 治療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氣逆。
----------------------------
----------------------------
1,清心除煩:適於內熱擾心之證。 a.溫病邪熱入營,身熱夜甚,煩躁不安。 b.熱傷氣陰,心煩口渴,汗出體倦者。 c.心陰不足,心煩不眠,舌紅少苔者。 2,養陰潤肺:主治陰虛肺燥,乾咳、燥咳,勞熱咳血等證。 3,益胃生津:善治胃陰不足,舌干口渴,納呆不飢等證。此外,還可用治陰虛腸燥,大便秘結者。
----------------------------
----------------------------
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治肺燥乾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干口燥,便秘。
----------------------------
----------------------------
內服:煎湯,2~4錢; 6~12g。或入丸、散。清養肺胃之陰多去心用,滋陰清心多連心用。
----------------------------
----------------------------
治療百日咳:麥冬、天冬各20g,鮮竹葉10g,百合15g。水煎服。(〈新編常用中草葯手冊〉第78頁)。 1.陰虛燥咳、咯血等:麥冬、天冬、川貝各9g,沙參、生地各15g,水煎服。 2.熱病心煩不安:麥冬、梔子、竹葉各9g,生地15g,蓮子心6g,水煎服。 3.糖尿病:黨參、麥冬、知母各9g,竹葉、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獲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4.萎縮性胃炎:黨參、麥冬、沙參、玉竹、天花粉各9g,烏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 5.陰虛內熱、津少口渴:麥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
----------------------------
----------------------------
凡脾胃虛寒泄瀉,胃有痰飲濕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①《本草經集注》:「地黃、車前為之使。惡款冬、苦瓠。畏苦參、青蘘。」②《葯性論》:「惡苦YAO。畏木耳。」③《綱目》:「氣弱胃寒者必不可餌。」 1、麥冬臨床使用安全性好,動物亞急性毒性實驗證明該葯毒性很小。 2、有報道服用麥冬引起過敏表現為惡心、嘔吐、心慌、煩躁、全身紅斑、瘙癢。 3、麥冬性寒質潤,滋陰潤燥作用較好,適用於有陰虛內熱、乾咳津虧之象的病證,不宜用於脾虛運化失職引起的水濕、寒濕、痰濁及氣虛明顯的病證。臨床將麥冬當作補品補益虛損應注意辨證,用之不當會生濕生痰,出現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應。
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
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中國葯典》
----------------------------
出自《神農本草經》①《吳普本草》:「麥門冬,生山谷肥地,葉如韭,肥澤叢主,采無時。實青黃。」②《別錄》:「麥門冬,葉如韭,冬夏長生,生函谷川穀及堤坂肥土石間久廢處。二月、三月、八月、十月采,陰干。」③陶弘景:「函谷即秦關,而麥門冬異於羊韭之名矣,處處有,以四月采。冬月作實如青珠,根似穬麥,故謂麥門冬,以肥大者為好。」④ 《本草拾遺》:「麥門冬,出江寧,小潤;出新安,大白。其大者苗如鹿蔥,小者如韭菜。大小有四種,功用相似,其子圓碧。」⑤《本草圖經》:「麥門冬,今所在有之。葉青似莎草,長及尺余,四季不雕,根黃白色,有須根,作連珠形,四月開淡紅花,如紅蓼花,實碧而圓如珠。」⑥《綱目》:「麥門冬,古人惟用野生者,後世所用多是種蒔而成。其法四月初采根,於黑壤肥沙地栽之,每年六月、九月、十一月三次上糞及芸灌,夏至前一日取根洗曬收之。其子亦可種,但成遲爾。浙中來者甚良,其葉似韭而多縱文,且堅韌為異。」⑦《增訂偽葯條辨》:「按麥門冬,出杭州筧橋者,色白有神,體軟性糯,細長皮光潔,心細味甜為最佳。安徽寧國、七寶,浙江餘姚出者,名花園子,肥短體重,心粗,色白帶黃,略次,近時市用,以此種最多。四川出者,色呆白短實,質重性粳,亦次。湖南衡州、耒陽縣等處亦出,名采陽子,中勻,形似川子,亦不道地。大者曰提青,中者曰青提,小者曰蘇大、曰超級大等名目,以枝頭分大小耳。」
[編輯本段]麥冬植物學
[編輯本段](一)概述
別名麥門冬。
為百合科植物沿階草(Ophitopogin japonicum (Thunb.)Ker.-Gawl.)冬以塊根入葯。性味功能:甘、微苦、涼、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主治熱病傷津、心煩、口渴、咽干肺熱、咳嗽、肺結核。主產於四川、浙江。治階草除東北外,大部分省區都有分布;麥冬分布於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地。
[編輯本段](二)植物特性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成叢生長,高30厘米左右。葉叢生,細長,深綠色,形如韭菜。花莖自葉叢中生出,花小,淡紫色,形成總狀花序。果為漿果,圓球形,成熟後為深綠色或黑藍色。根莖短,有多數須根,在須根的中部或尖端常膨大成紡錘形的肉質塊根,即葯用的麥冬。
(三)生長特性
喜溫暖和濕潤氣候,四川、浙江兩省麥冬主產區年平均氣溫都在16~17℃之間,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稍耐寒,冬季-10℃的低溫植株不會受凍害,但生長發育受到抑制,影響塊根生長,在常年氣溫較低的山區或華北地區,雖亦能生長良好,但塊根較小而少。宜稍蔭蔽,在強烈陽光下,葉片發黃,對生長發育不利。但過於蔭蔽,易引起地上部分徒長,對生長發育也不利。乾旱和澇窪積水對麥冬生長發育都有顯著的不良影響。宜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上和沙質壤土,過沙和過黏的土壤,均不適於栽培麥冬。忌連作,需隔3~4年才能再種。
[編輯本段](四)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前作為大頭菜、白菜、棉花、蘿卜、苕子等,前作收獲後將土地耕翻23~26厘米以上,通常要求犁3遍,耕4遍,使土壤疏鬆細碎,以利根系生長。然後整平地面,作畦130-160厘米寬,溝寬33厘米左右。整地時施基肥,每公頃用於糞37500-45000千克。
2.繁殖方法
用分株繁殖。每一母株可分種苗1~4株。
(1)種苗的准備
各地麥冬栽培品種較多,據調查了解發展的四川遂寧麥冬品種,抗病性強,產量高。各地可選用優良品種。麥冬收獲時,將割去塊根的苗,選健壯者留作種用。用刀切去根狀莖下部和須根,保留上部莖節部分以葉片不散開為准,其橫切面呈現白色放射狀花紋(俗稱菊花心),根狀莖不宜保留過長,否則裁後會發生兩重莖節(俗稱高腳苗),生長的塊根較少,產量低。根狀莖切除後,將合格的苗子整理齊,用稻草捆成捆,以備栽植。浙江認為葉片過長,會消耗種苗水分,操作也不方便,因此,將上部葉片截除,只留5-6厘米長,根全部切除。
普通收獲1公頃麥冬,可供3~4公頃地作種苗。種苗准備好後,應隨即栽植,若不能立即栽植,應將種苗捆好把下部在水中浸濕,並用少許泥土包圍,每日噴少許水,可保留數日。
(2)栽植
四川麥冬適宜的栽植時期在4月間,浙江則在5~6月初栽植。四川麥冬栽植時,先按行距10~13厘米開溝,深5~6厘米左右,在溝內每隔6-8厘米,放種苗2~4株,垂直放於溝中,然後將土填滿淺溝,用扁鋤推壓或用腳踩,將種苗兩側的覆土壓緊。裁後立即灌透水一次,每公頃約需種苗10500千克。浙江麥冬栽種,先用種刀切開土壤開溝,二年收獲的行珠距20厘米*16厘米,3年收獲的,行株距26~33厘米*20~23厘米,每穴栽苗8~9株,同一叢苗基部要整齊,垂直入土,然後將上壓實,深約4厘米左右。
3.間作
在麥冬主產區,廣大葯農習慣在麥冬地里間作,不僅能增加收入,而且有利於麥冬生長,進行間作可以減少烈日直射。四川產區夏、秋兩季一般多套種兩季玉米(每6行麥冬套種一行玉米),冬季間種大蒜等。
4.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麥冬植株矮小,如不經常除草,則雜草滋生,妨礙麥冬的生長。裁後半月就應除草一次,5~10月雜草容易滋生,每月需除草1~2次,入冬以後,雜草少,可減少除草次數,除草時結合進行鋤松表上。
(2)追肥
麥冬的生長期較長,需肥較多,除施足基肥外,還應根據麥冬的生長情況,及時追肥。一般追肥3次以上,第一次在7月中旬。每公頃施豬糞尿30000~37500千克,腐熟餅肥750~1500千克。第二次在8月上旬,每公頃施豬糞尿37500~45000千克,腐熟餅肥750~1500千克,草木灰1500-2250千克。第三次在11月初,每公頃施豬糞尿30000~37500千克,腐熟餅肥750干克。追肥時氮肥不宜過多,以免引起地上部分徒長。浙江產區,除基肥外,栽植時在穴中施些過磷酸鈣,混拌在土中,以提高產量。裁後半月麥冬返青時,每公頃施11250千克清水類,過磷酸鈣112.5千克,7月份每公頃再施人糞尿18750千克,加過磷酸鈣195千克。春秋兩季是塊根膨大和根莖伸長增多時期,同時分率旺盛,此時應重施磷、鉀肥,故於每年3月份和9月份分別進行追肥,先淺松表土,每公頃施過磷酸鈣或腐熟餅肥750~1500千克,再施人糞尿18750~22500千克,在11月每公頃再施草木灰2250~3000千克,以利植株的生長與越冬。
(3)灌溉
麥冬宜稍濕潤的土壤環境,需水分較多,除栽植後應及時灌水浸潤田土,促進幼苗迅速發出新報外,5月上旬,天氣旱熱,土壤水分蒸發快,亦應及時灌水,如遇冬春乾旱,則應在2月上旬前灌水1~2次,以促進根塊生長。
[編輯本段]5.病蟲害及其防治
(1)黑斑病
病原菌是真菌中一種半知菌,發病初期葉尖變黃並向下蔓延,產生青、白不同顏色的水浸狀病斑,後期葉片全部變黃枯死。
防治方法:①選用無病種苗,栽前用1:1:用倍波爾多液,或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苗5分鍾。②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除積水。③大田發病期可割去病葉,噴1:1:100倍波爾多液,每隔10~14天1次,連續3~4次。
(2)根結線蟲病
病原是圓形動物門線蟲綱的一種根結線蟲。主要危害根部,造成癭瘤,使結麥冬的須根縮短,到後期根表面變粗糙,開裂,呈紅褐色。剖開膨大部分,可見大量乳白色發亮的球狀物,即為其雌性成蟲。
防治方法:①實行輪作,有條件的地方可水旱輪作,避免與烤煙、紫雲英、豆角、芋頭、紅薯、瓜類、羅漢果、白術、丹參、顛茄等作物輪作,最好與禾本科作物輪作。②選用無病種苗,剪凈老根。③選用抗病品種,如大葉麥冬、沿階草、四川遂寧麥冬。④土壤處理,可以防治。
(3)蠐螬、螻蛄、金針蟲、地老虎等,參見人參病蟲害及其防治部分。
[編輯本段](五)採收加工
四川麥冬栽種後,第二年4月即可收獲。選晴天,用鋤或犁耕翻23-26厘米,將麥冬全株翻出土面,然後抖落根部泥土,用刀切下塊根和須根,分別放入籮筐中,置於流水中,用腳踩淘洗,洗凈泥沙,運回加工。浙江麥冬則在栽後第三年或第四年收獲,方法同四川麥冬產區相似。
四川麥冬的加工,是將洗凈的根放在曬席上或曬場上暴曬,曬干水汽後,用雙手輕搓(不要搓破表皮),搓後又曬,曬後又搓,反復5~6次,直到除去須根為止。等到乾燥後,用篩子或風車除去折斷的須根和雜質,選出塊根即可出售。一般每公頃產干貨1500~2250千克,而近年來採用遂寧麥冬品種栽培,每公頃產可達3000~3750千克。
浙江麥冬加工,是將洗凈的塊根放在曬具上晾曬3-5天後,須根由軟到硬逐漸乾燥,放籮筐內悶放2-3天,然後再翻曬3~5天,此時要一堆一堆曬,且需經常翻動,以利於燥均勻。此後再悶3~4天,再曬3~5天,這樣連續反復3~4次,塊根乾燥度達70%,即可剪去須根再曬至乾燥。在天氣不好時,採用40~50℃微火烘乾,先烘15~20小時後,拿下來放幾天再烘至乾燥。
乾燥的麥冬用木箱或麻袋包裝貯運。宜放乾燥處,防潮濕和蟲蛀。
㈡ 麥冬能與茶一起飲嗎是泡還是煮比例是多少
麥冬能與茶一起飲,是用煮的,搭配其他食材一起煮。可以准備麥冬10克,冰糖5克,綠茶3克,放在一起用水煎取葯汁,代茶飲即可,每日一劑。
麥冬是一種能夠養陰潤肺的中葯,歸心經、胃經和肺經,除了能潤肺之外,還可以清心除煩、益胃生津。麥門冬的養生功效自古就受人青睞。宋代大詩人蘇軾就曾經作詩:「一枕清風直萬錢,無人肯賣北窗眠。開心暖胃門冬飲,知是東坡手自煎」。
(2)書帶草圖片及養殖方法擴展閱讀:
麥冬可代茶飲。取適量麥冬,開水浸泡,每天多服幾次,能有效緩解口乾渴的症狀。部分糖尿病患者氣陰兩虛,因此飲用麥冬水時,可搭配一點黨參,更能起到補氣的作用。
麥冬不宜長期服用,尤其在沒有醫生指導的情況下,否則可能生痰生濕,適得其反。另外,麥冬並非人人適合,脾胃虛寒、感冒的人,最好不要隨便食用麥冬,否則會加重病情。
麥冬還具有很高的綠化價值,它有常綠、耐蔭、耐寒、耐旱、抗病蟲害等多種優良性狀,園林綠化方面應用前景廣闊。
㈢ 麥冬什麼時間採收
麥冬在栽後第2年或第3年的4月上中旬採收。選擇晴天,用犁翻耕深25厘米,使麥冬翻出,或用鋤把一叢叢麥冬挖起,抖去泥土,切下塊根和須根,分別放人籮筐內,置流水中用腳踩搓淘凈泥沙。
麥冬黃白半透明,兩端略尖紡錘形, 蠟質粘性木心細,滋養肺胃清心營。 以浙江產的「杭麥冬」,長而飽滿、皮細、內外色黃白,味甘,為優品;四川產的「川麥冬」較細,味微甘,質較次。 [炮製] 將原葯揀凈雜質,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後抽去木心,再洗凈曬干。 朱麥冬 取去心麥冬,置盆內噴水少許,徽潤,加飛硃砂(麥冬100公斤,用硃砂2公斤)撒布均勻,上下翻動,至麥冬表面勻被硃砂為度,取出晾乾。硃砂拌後可增強清心安神作用。 [成分] 含麥冬皂甙A、B、C、D、多量葡萄糖、蔗糖、低聚糖、少量B一谷甾醇、葡萄糖甙、豆甾醇、維生素A樣物質等。 [性味、歸經] 甘、微苦微寒,入心、肺、脾經。 [功用) 養陰潤肺,益胃清心。用於陰虛肺燥,乾咳痰稠,勞嗽咯血,津少口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症。 [處方名] 麥冬 麥門冬 寸冬 杭麥冬 朱麥冬 [用法、用量] 煎服6-15克。 [注意] 寒痰咳嗽、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忌用
麻煩採納,謝謝!
㈤ 麥冬苗的種植方法
麥冬草這種植物適應能力非常強,抗病性也強,所以栽植地區很廣泛。麥冬草適當的種植期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種植前先用刀切土挖溝,第二年收獲珠距20厘米×16厘米,在溝里放2~4株幼苗,切割後立即加水一次。5月初天氣炎熱乾燥,土壤水分迅速蒸發,應及時倒水。在春季乾旱期,應在2月初之前對水進行1至2次灌溉,以促進根系生長。收獲麥冬時,將切斷根的幼苗,選擇強壯的幼苗進行栽種。
麥冬又名沿階草、書帶草、麥門冬,為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須根較粗壯,根的頂端或中部常膨大成為紡錘狀肉質小塊。葉叢生於基部,狹線形,長10-30厘米,寬因品種不同粗細有異。花莖常低於葉叢,稍彎垂,花淡紫色總狀花序,花期5-9月。麥冬苗具有許多的功能。可以用來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㈥ 求中草葯麥冬的別名和形態特徵、性味功效
麥 冬 Radix Ophiopogonis
(英) Dwarf Lilyturf Tuber
別名 沿階草、麥門冬。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麥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塊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常綠草本。葉叢生,窄長線形,長15~40cm,寬1.5~4m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稍擴大並在邊緣具膜質透明的葉鞘。花葶比葉短,長7~15cm;總狀花序穗狀,頂生,小苞片膜質,每苞片腋生1~3朵花;花梗略彎曲下垂,常於近中部以上有關節;花被片6,披針形,淡紫色或白色;雄蕊6,花絲極短;子房半下位,3室。果實漿果狀,球形,熟後暗藍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於山坡林下或溪旁。主產浙江、四川;現大量栽培。
採制 夏季採挖,反復暴曬、堆置,至七八成干,去須根,乾燥。
性狀 塊根紡錘形或長圓形,兩端略尖,長1.5~5cm,直徑0.3~0.7cm。表面黃白色,有細縱皺紋。質柔韌,斷面類白色,半形質樣,中柱細小。氣微香,昧微甜。
化學成分 含麥冬皂甙A、B、B』、C、C』、D、D』(ophiopogoninA,B,B』,C,C』、D,D』)、麥冬酮A、B(ophiopogononeA,B)、甲基麥冬黃酮A、B(methy-lophiopogononeA,B)、二氫麥冬黃酮A、B(ophiopogonanoneA,B)等。
性味 性微寒,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養陰生津,潤肺清火。用於肺燥乾咳、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
麥冬
【介紹】
----------------------------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植株叢生;根多分枝,常局部膨大成紡錘形或圓矩形小塊根,塊根長可達3.5cm,直徑約7~8mm。葉叢生,革質,長20~65cm,寬1~3.5cm,具9~11條脈。花葶通常長於葉,長35~100cm;總狀花序長25~40cm,具多數花,3~8朵簇生於苞片腋內;苞片小,剛毛狀;花被片矩圓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約3.5mm,紫色;花絲長約1.5mm;花葯長1.5~2mm;子房近球形,花柱長約2mm,柱頭三裂。種子球形,初期綠色,成熟後變黑紫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葯材 本品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白,有細縱紋。質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氣微香,味甘、微苦。
----------------------------
【拼音名】
----------------------------
Mai Dong
----------------------------
【別名】
----------------------------
虋冬(《爾雅》)、麥冬(《葯品化義》)。原植物沿階草(《江西通志》)又名:羊韭、馬韭、羊薺、愛韭、禹韭、忍陵、不死葯、仆壘、隨脂(《吳普本草》)、羊蓍、禹葭(《別錄》)、階前草(《綱目》)、書帶草、秀墩草(《群芳譜》)、馬糞草、家邊草、韭葉麥冬。葯材商品名有「杭麥冬」、「土麥冬」;「杭麥冬」又名:筧麥冬、浙麥冬
----------------------------
【英文名】
----------------------------
Dwarf Lilyturf Tuber
----------------------------
【拉丁名】
----------------------------
葯材Radix Ophiopogonis原植物沿階草Ophiopogon japonicus Ker-Gawl.
----------------------------
【處方名】
----------------------------
麥門冬、麥冬、杭麥冬、浙麥冬、寸冬、寸麥冬、炙麥冬、朱麥冬、朱寸冬、辰麥冬、辰寸冬、鮮麥冬、硃砂拌麥門冬等 處方中寫麥門冬、麥冬、寸冬指生麥冬。為原葯材去雜質,洗凈曬干入葯者。 炙麥冬為凈麥冬用文火炒至微黃入葯者。減緩寒涼,養陰而不膩胃。 朱麥冬又名朱寸冬、辰麥冬、辰寸冬。為凈麥冬噴水少許微潤,將硃砂細粉撒布均勻,使硃砂粉與麥冬粘連一塊而入葯者。偏於鎮驚安神。 鮮麥冬為其鮮品洗凈入葯者。
----------------------------
【商品名】
----------------------------
浙麥冬:又名杭麥冬、筧麥冬。為產於浙江杭州筧橋一帶者。後泛指產於浙江者。品質最優,為地道葯材。 川麥冬:為產於四川者。產量最大。 連心麥冬:不抽去心者。 去心麥冬:為抽去心者。 均以個大、肥壯、半透明、質柔、色黃白、有香氣、嚼之發粘、乾燥無須根者為佳。
----------------------------
【中葯配伍】
----------------------------
1、配元參, 一清一滋,金水相生,養陰潤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兒陰傷咳嗽,不食,苔花剝者有效。2、配半夏,止咳降逆,生津益胃之功悉具,宜於肺胃陰傷,氣火上炎,咳吐涎沫咽干而渴等症。3、配五味子,酸甘化陰,守陰所以留陽,陽留汗自止。功能養陰斂汗,用治陰虛汗多,心悸,肺虛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4、配沙參,肺胃同治,具有清肺涼胃,養陰生津之良好效用,用於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少痰,咽喉乾燥等症。 5、配粳米,適用於熱病之後,或慢性病中出現的胃中氣陰兩傷證,具有較緩和的清補作用。 6、配烏梅,酸甘化陰,生津止渴效力顯著,外感所致的肺胃津傷渴甚或內傷而見的胃熱津傷消渴,均可選用。又烏梅能澀腸固脫而止利,合麥冬救陰以潤燥,對於久瀉久利,大腸津脫,虛火上炎之喜唾,喉干難忍,引飲無度者,尤為適合。
----------------------------
【葯性說明】
----------------------------
本品甘寒清潤,善清心肺之熱而養陰除煩,兼可清潤胃腸而止渴潤燥。抗實驗性心律失常、增加冠脈流量
----------------------------
【功效】
----------------------------
1.養陰清熱 治療陰虛內熱或熱病病傷津、心煩口渴。 2.潤肺止咳 治療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氣逆。
----------------------------
【用途】
----------------------------
1,清心除煩:適於內熱擾心之證。 a.溫病邪熱入營,身熱夜甚,煩躁不安。 b.熱傷氣陰,心煩口渴,汗出體倦者。 c.心陰不足,心煩不眠,舌紅少苔者。 2,養陰潤肺:主治陰虛肺燥,乾咳、燥咳,勞熱咳血等證。 3,益胃生津:善治胃陰不足,舌干口渴,納呆不飢等證。此外,還可用治陰虛腸燥,大便秘結者。
----------------------------
【主治】
----------------------------
治肺燥乾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干口燥,便秘。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2~4錢;或入丸、散。清養肺胃之陰多去心用,滋陰清心多連心用。
----------------------------
【臨床應用】
----------------------------
治療百日咳:麥冬、天冬各20g,鮮竹葉10g,百合15g。水煎服。(〈新編常用中草葯手冊〉第78頁)。 1.陰虛燥咳、咯血等:麥冬、天冬、川貝各9g,沙參、生地各15g,水煎服。 2.熱病心煩不安:麥冬、梔子、竹葉各9g,生地15g,蓮子心6g,水煎服。 3.糖尿病:黨參、麥冬、知母各9g,竹葉、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獲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4.萎縮性胃炎:黨參、麥冬、沙參、玉竹、天花粉各9g,烏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 5.陰虛內熱、津少口渴:麥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
----------------------------
【注意事項】
----------------------------
凡脾胃虛寒泄瀉,胃有痰飲濕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①《本草經集注》:「地黃、車前為之使。惡款冬、苦瓠。畏苦參、青蘘。」②《葯性論》:「惡苦YAO。畏木耳。」③《綱目》:「氣弱胃寒者必不可餌。」 1、麥冬臨床使用安全性好,動物亞急性毒性實驗證明該葯毒性很小。 2、有報道服用麥冬引起過敏表現為惡心、嘔吐、心慌、煩躁、全身紅斑、瘙癢。 3、麥冬性寒質潤,滋陰潤燥作用較好,適用於有陰虛內熱、乾咳津虧之象的病證,不宜用於脾虛運化失職引起的水濕、寒濕、痰濁及氣虛明顯的病證。臨床將麥冬當作補品補益虛損應注意辨證,用之不當會生濕生痰,出現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應。
----------------------------
【來源】
----------------------------
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麥冬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Ker-Gawl.的塊根。
----------------------------
【產地分布】
----------------------------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或為栽培。葯材主產浙江、四川。此外,江蘇、貴州、雲南、廣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亦產。
----------------------------
【化學成分】
----------------------------
沿階草塊根含多種甾體皂甙,其甙元為羅斯考皂甙元(Ruscogenin);還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 β-D-glucoside)。果實含沿階草甙(Ophioside),為山柰酚-3-葡萄糖半乳糖甙。沿階草變種Ophio-pogon japonicus Ker-Gawl. Var. Genuinus Maxim.塊莖含多種甾體皂甙,分別稱做沿階草皂甙(Ophiopogonin)A、B、C、D等。其中沿階草甙A、B、D的甙元都是羅斯考皂甙元。還含β-谷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β-L-葡萄糖甙;果實含沿階草甙。大葉麥冬 塊根含β-谷甾醇、氨基酸、維生素A、葡萄糖、甾體皂甙。塊根含麥門冬皂甙A、 B、C、D(ophiopogonin A,B,C,D),甙元均為假葉樹皂甙元(ruscogenin),糖的部分,麥門冬皂甙A為岩藻糖(fucose)、鼠李糖、乙酸根,麥門冬皂甙B為岩藻糖、鼠李糖,麥門冬皂甙D為岩藻糖、鼠李糖、木糖;另含麥冬皂甙B』、C』、D』(ophiopogonin B』,C』,D』),甙元均為薯蕷皂甙元(diosgenin);尚含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如麥冬甲基黃烷酮A、B (methylophiopogonanone A, B)、麥冬黃烷酮A(ophiopogonanone A)、甲基麥冬黃酮A、 B(methylophiopogonone A, B)、麥冬黃酮A、B(ophiopogonone A, B)、異麥冬黃酮A (isoophiopogonone A)、去甲基異麥冬黃酮B(desmethylisoophiopogonone B)、6-醛基異麥冬黃酮A、B(6-aldehydoisoophiopogonone A, B)等;另分得5個高異黃酮類化合物。此外,含lv草烯(2-humulene)、calciombornyl sulfate等萜類化合物,以及萜甙(terpenoid glycoside)。
----------------------------
【制劑】
----------------------------
1.麥冬中的總氨基酸及糖類化合物有較好的耐缺氧作用。煎劑及水提物除有提高耐缺氧、增加冠脈流量外,尚能抑制心肌,減慢心率,降低血壓,舒張主動脈,擴張外周血管;大劑量可加大脈壓差等。還擬有中樞鎮靜作用。 2.乙醚提取物對離體蛙心有強心作用。大劑量可抑制,乙醚殘留物也有類似作用。只較短暫。 3.對實驗動物心肌的缺血缺氧性損害有防治作用。麥冬與丹參的對照研究表明。麥冬能改善心肌血液動力學效應,而丹參在這方面則無顯著變化。 4.麥冬有抗實驗性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收縮力作用。與小劑量硫酸鎂合用,可預防心肌梗塞後心律失常的發生,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能量供給,限制心肌梗塞范圍。此外。有升高血糖及抗菌作用。
----------------------------
【葯理知識】
----------------------------
麥門冬、麥冬、杭麥冬、浙麥冬、寸冬、寸麥冬、炙麥冬、朱麥冬、朱寸冬、辰麥冬、辰寸冬、鮮麥冬、硃砂拌麥門冬等 處方中寫麥門冬、麥冬、寸冬指生麥冬。為原葯材去雜質,洗凈曬干入葯者。 炙麥冬為凈麥冬用文火炒至微黃入葯者。減緩寒涼,養陰而不膩胃。 朱麥冬又名朱寸冬、辰麥冬、辰寸冬。為凈麥冬噴水少許微潤,將硃砂細粉撒布均勻,使硃砂粉與麥冬粘連一塊而入葯者。偏於鎮驚安神。 鮮麥冬為其鮮品洗凈入葯者。
----------------------------
【採收】
----------------------------
商品大多為栽培品。浙江於栽培後第三年立夏時採挖,稱「杭麥冬」;四川於栽培第二年清明後採挖,稱「川麥冬」。野麥冬多在清明後挖取,習稱「土麥冬」。麥冬挖起後,剪下塊根,洗凈泥土,暴曬3~4天,堆通風處,使其反潮,蒸發水氣,約3日,攤開再曬,如此反復2~3次。曬干後,除凈須根雜質即可。
----------------------------
【加工炮製】
----------------------------
將原葯揀凈雜質,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後抽去木心,再洗凈曬干。 朱麥冬 取去心麥冬,置盆內噴水少許,徽潤,加飛硃砂(麥冬100公斤,用硃砂2公斤)撒布均勻,上下翻動,至麥冬表面勻被硃砂為度,取出晾乾。硃砂拌後可增強清心安神作用。 ①陶弘景:「(麥門冬)以肥大者為好,用之湯澤,抽去心,不爾,令人煩。」②《綱目》:「麥門冬,凡入湯液,以滾水潤濕,少頃,抽去心,或以瓦焙軟,乘熱去心;若入丸散,須瓦焙熱,即於風中吹冷,如此三、四次即易燥,且不損葯力,或以湯浸搗膏和葯亦可,滋補葯以酒浸擂之。」
----------------------------
【儲藏】
----------------------------
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
【來源考證】
----------------------------
出自《神農本草經》①《吳普本草》:「麥門冬,生山谷肥地,葉如韭,肥澤叢主,采無時。實青黃。」②《別錄》:「麥門冬,葉如韭,冬夏長生,生函谷川穀及堤坂肥土石間久廢處。二月、三月、八月、十月采,陰干。」③陶弘景:「函谷即秦關,而麥門冬異於羊韭之名矣,處處有,以四月采。冬月作實如青珠,根似穬麥,故謂麥門冬,以肥大者為好。」④ 《本草拾遺》:「麥門冬,出江寧,小潤;出新安,大白。其大者苗如鹿蔥,小者如韭菜。大小有四種,功用相似,其子圓碧。」⑤《本草圖經》:「麥門冬,今所在有之。葉青似莎草,長及尺余,四季不雕,根黃白色,有須根,作連珠形,四月開淡紅花,如紅蓼花,實碧而圓如珠。」⑥《綱目》:「麥門冬,古人惟用野生者,後世所用多是種蒔而成。其法四月初采根,於黑壤肥沙地栽之,每年六月、九月、十一月三次上糞及芸灌,夏至前一日取根洗曬收之。其子亦可種,但成遲爾。浙中來者甚良,其葉似韭而多縱文,且堅韌為異。」⑦《增訂偽葯條辨》:「按麥門冬,出杭州筧橋者,色白有神,體軟性糯,細長皮光潔,心細味甜為最佳。安徽寧國、七寶,浙江餘姚出者,名花園子,肥短體重,心粗,色白帶黃,略次,近時市用,以此種最多。四川出者,色呆白短實,質重性粳,亦次。湖南衡州、耒陽縣等處亦出,名采陽子,中勻,形似川子,亦不道地。大者曰提青,中者曰青提,小者曰蘇大、曰超級大等名目,以枝頭分大小耳。」
㈦ 哪些好看的藤蔓植物 適合 黑龍江省 養殖
紫葉酢漿草、無毛紫露草、金邊彩葉麥冬、玉簪、180萬片鳶尾、石蒜、120萬片大花萱草、金葉過路黃、金娃娃萱草,大葉麥冬、小葉麥冬、花葉麥冬、花葉燕麥草、紅花酢漿草、矮生麥冬、吉祥草、芍葯、美人蕉、朱頂紅、蔥蘭、萬年青、福祿考、地被菊、千屈菜、地枇杷、 銀灰菊、書帶草等.
凌霄、紫藤、等.
[藤本類]:爬山虎、常春藤、花葉蔓長春、扶芳藤、金邊扶芳藤、藤本薔薇、紅花油麻藤、雞血藤、絡石、紫藤、木香、金銀花、連翹等
1 防輻射———仙人掌
電腦、電視以及各種電器的輻射向來是家居空氣的一大污染源,放一盆仙人掌類植物在這些電器附近可以吸收大量的輻射污染。唯一的缺點就是它傲然不可侵犯的尖刺,得小心注意了。風水上也有一種說法,將大型的盆栽尖葉植物放在陽台上,可以趨吉避凶。
護理常識:約五至十日淋水一次,澆水時不要直接淋在果肉上。一到兩個月施肥一次。相親(小)38元虎虎生威(大)538元
2 吸收異味———綠籮
家用清潔洗滌劑和油煙的氣味也是危害人體健康的殺手。在廚房或者洗手間的門角擺放或者懸掛一盆綠籮之類的藤蔓植物,可以有效吸收空氣內的化學物質,化解裝修後殘留的氣味。
護理常識:不能接受強烈直射的陽光,適合於室內的溫和光線。需每天澆水以保持土壤潮濕,但不可積水滋生蚊蟲。每一兩個月施肥一次可使葉色更加光澤亮麗,但應避免肥料直接接觸到葉面。紫砂猴掛460元/套
3 凈化空氣———綠帝黃
這類植物有寬大的葉片,能有效地吸收大量二氧化碳,並釋放出氧氣,使空氣倍覺清新。放置一盆在客廳,從廢氣充斥的馬路上一回到家馬上就可以呼吸到凈化後的新鮮空氣,是不是精神頓時為之一爽?
護理常識:喜高溫高濕,因此應當常噴水保持葉片濃綠亮澤。夏季避免陽光直射。每月兩次施肥以保持葉片肥大光澤。快樂時光83元
4 安神助眠———艾草
艾草是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植物,小小一盆放在床頭或者卧室的梳妝台前,點綴綠意的同時更散發安眠的氣息,讓你每晚都能香甜一覺。
護理常識:保持放在通風的位置,每天澆一次水,一月施一次肥。兄弟倆38元三生有幸48元
5 賞心悅目———觀賞類盆栽
這類植物適合於擺放在裝飾櫃、玄關櫃、電話台或者梳妝台上。植物大葉,風水上說可以聚財。從科學上來說,葉大的植物容易保持空氣中的濕度平衡。漂亮的花卉也使人心情愉悅,體現主人家優雅的品位
盡管家庭養花好處多,但卧室擺花要講究。這是因為白天,花卉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是放出氧氣和吸收二氧化碳的;在夜間,花卉不進行光合作用,吐出二氧化碳和吸收氧氣。這時,如果在卧室擺花,就會有害健康。
因此,在卧室內,夜間最好少放或者不放花卉,避免其同人爭氧氣,影響健康。有些花卉能清新空氣,但也會對人產生負面影響,因而在卧室內最好不要擺放。
另外,室內空氣始終不夠流通,所以最好不要放置容易產生蚊蟲的水性植物。
不適合室內種植的植物
1.蘭花:它的香氣會令人過度興奮而引起失眠。
2.紫荊花:它所散發出來的花粉如與人接觸過久,會誘發哮喘症或使咳嗽症狀加重。
3.含羞草:它體內的含羞草鹼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人體過多接觸後會使毛發脫落。
4.月季花:它所散發的濃郁香味,會使一些人產生胸悶不適、憋氣與呼吸困難。
5.百合花:它的香味也會使人的中樞神經過度興奮而失眠。
6.夜來香(包括丁香類):它在晚上會散發出大量刺激嗅覺的微粒,聞之過久,會使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感到頭暈目眩、郁悶不適,甚至病情加重。但夜來香是一種可供觀賞的香花,它濃烈的香氣,還可以驅蚊,一般用於庭院和陽台。
7.夾竹桃:它可以分泌出一種乳白色液體,接觸時間一長,會使人中毒,引起昏昏欲睡、智力下降等症狀。
8.松柏(包括玉丁香、接骨木等):松柏類花木的芳香氣味對人體的腸胃有刺激作用,不僅影響食慾,而且會使孕婦感到心煩意亂,惡心嘔吐,頭暈目眩。
9.洋綉球花(包括五色梅、天竺葵等):它所散發的微粒,如與人接觸,會使人的皮膚過敏而引發瘙癢症。
三類植物最適合室內放
最近,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發現,常青的觀葉植物以及綠色開花植物中,很多都有消除建築物內有毒化學物質的作用。此次研究還發現,植物不光是靠葉子吸取物質,植物的根以及土壤里的細菌在清除有害物方面都功不可沒。
能吸收有毒化學物質的植物
1.蘆薈、吊蘭、虎尾蘭、一葉蘭、龜背竹是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有研究表明,虎尾蘭和吊蘭可吸收室內80%以上的有害氣體,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強。蘆薈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此外,如果裝修業主想測試自己的家裝環保情況,可以在家居的不同位置擺放文竹。它的生命力在植物中是最脆弱的,文竹健康生長說明家裝沒有污染。
2.常青藤、鐵樹、菊花等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過氧化氮、硫、氟化氫、汞等有害物。
3.紫苑屬、黃耆、含煙草、黃耆屬和雞冠花等一類植物,能吸收大量的鈾等放射性核素。
4.天門冬可清除重金屬微粒。
能驅蚊蟲的植物
如果植物能驅蚊,一定比蚊香安全環保得多,蚊凈香草就是這樣一種植物。
另外,一種名為除蟲菊的植物含有除蟲菊酯,也能有效驅除蚊蟲。
能殺病菌的植物
1.玫瑰、桂花、紫羅蘭、茉莉等芳香花卉產生的揮發性油類具有顯著的殺菌作用。
2.紫薇、茉莉、檸檬等植物,5分鍾內就可以殺死白喉菌和痢疾菌等原生菌。
3.仙人掌等原產於熱帶乾旱地區的多肉植物,其肉質莖上的氣孔白天關閉,夜間打開,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時,製造氧氣,使室內空氣中的負離子濃度增加。
3.在家居周圍栽種爬山虎、葡萄、牽牛花、紫藤、薔薇等攀爬植物,讓它們順牆或順架攀附,形成一個綠色的涼棚,能夠有效地減少陽光輻射,大大降低室內溫度。
4.丁香花散發的丁香酚,殺菌能力比碳酸還強5倍以上。因此這些花能芳香健腦,還能預防某些傳染病,對牙痛也有止痛的作用。
家居健康綠化手冊
客廳:選用艷麗插花
客廳是家人團聚和會客的場所,適合選用艷麗插花和高貴大方的植物,如玫瑰、水仙、海棠、蘭花、君子蘭等。
餐廳:可用植物作間隔
可選用色彩艷麗的植物,如春蘭、秋菊等。現在不少房間是客廳連著餐廳的,可用植物作間隔,如懸垂綠蘿、洋常春藤、吊蘭等。
卧室:安排小型的盆花
這里需要營造出一種恬靜舒適的氣氛,可在窗旁放置一盆茉莉、桂花或月季。如果是插花就可選用淡雅的山百合、黃花百合、水仙等。卧室面積較小,布置植物不宜過多,宜安排小型的盆花,如蘆薈、文竹等。
書房:以觀葉植物為宜
布置的時候應注意營造一個優雅寧靜的氛圍,可放置米蘭、水仙、茉莉等清秀文雅的花卉。選擇植物不宜過多,以觀葉植物或顏色較淺的盆花為宜,如在書桌上擺一兩盆文竹、萬年青等,在書架上方靠牆處擺盆懸吊植物,使整個書房顯得文雅清靜。此外,書房還可擺些插花,插花的色彩不宜太濃,以簡潔的東方式插花為宜,也可布置兩盆盆景。
廚房:可種盆蔥蒜等
這是一個經常要幹活的空間,因此擺設植物宜小不宜大,最簡便的辦法是種一盆蔥、蒜等食用植物作裝飾。當然也可在靠近窗檯的檯面上放一瓶插花,擺脫油煙氣息。廚房溫濕度變化較大,應選擇一些適應性強的小型盆花。
衛生間:蕨類植物較合適
應選擇抵抗力強且耐陰暗的蕨類植物或不佔地方的細長形綠色植物,放一盆藤蔓植物在衛生間的窗檯上也非常漂亮。
陽台:喜光耐旱多肉植物
陽台多位於樓房的向陽面,具有陽光充足、通風的優點,為居民養花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陽台一般是水泥結構,蒸發量大,十分乾燥。選用喜光耐旱的多肉植物,如仙人掌類、月季、茉莉花、石榴、葡萄、夜來香、六月雪、蔦蘿、美女櫻等。喜陰的有龜背竹、紫露草、文竹、鐵線蕨、萬年青等。懸吊栽培的花卉有吊蘭、虎頭蘭、莎草蘭、矮牽牛、寶石花、紫鴨跖草等。陽台花卉管理、肥水供給要適當,澆水要根據干濕情況;夏季天氣炎熱,陽台環境乾燥,上午澆水1次,傍晚澆1次透水,每天上、一、木本植物
(1)印度橡膠樹。喜溫濕,耐寒,葉密厚而有光澤,終年常綠。樹型高大,3℃以上可越冬,應置於室內明亮處。原產印度、馬來西亞等地,現在我國南方已廣泛栽培。 (2)垂榕。喜溫濕,枝條柔軟,葉互生,革質,卵狀橢圓形,叢生常綠。自然分枝多,盆栽成灌木狀,對光照要求不嚴,常年置於室內也能生長,5℃以上可越冬。原產印度,我國已有引種。 (3)蒲葵。常綠喬木,性喜溫暖,耐陰,耐肥,干粗直,無分枝,葉碩大,呈扇形,葉前半部開裂,形似棕櫚。我國廣東、福建廣泛栽培。 (4)假檳榔。喜溫濕,耐陰,有一定耐寒抗旱性,樹體高大,干直無分枝,葉呈羽狀復葉。在我國廣東、海南、福建、台灣廣泛栽培。 (5)蘇鐵。名貴的盆栽觀賞植物,喜溫濕,耐陰,生長異常緩慢,莖高3m,需生長100年,株精壯、挺拔,葉族生莖頂,羽狀復葉,壽命在200年以上。原產我國南方,現各地均有栽培。 (6)諾福克南洋杉。喜陽耐旱,主幹挺秀,枝條水平伸展,呈輪生,塔式樹形,葉秀繁茂。室內宜放近窗明亮處。原產澳大利亞。 (7)三葯檳榔。喜溫濕,耐陰,叢生型小喬木,無分枝,羽狀復葉。植株4年可達1.5-2.0m,最高可達6m以上。我國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 (8)棕竹。耐陰,耐濕,耐旱,耐瘠,株叢挺拔翠秀。原產我國、日本,現我國南方廣泛栽培。 (9)金心香龍血樹。喜溫濕,干直,葉群生,呈披針形,綠色葉片,中央有金黃色寬縱條紋。宜置於室內明亮處,以保證葉色鮮艷,常截成樹段種植,長根後上盆,獨具風格。原產亞、非熱帶地區,5℃可越冬,我國已引種,普及。 (10)銀線龍血樹。喜溫濕,耐陰,株低矮,葉群生,呈披針形,綠色葉片上分部幾白色縱紋。 (11)象腳絲蘭。喜溫,耐旱耐陰,圓柱形干莖,葉密集於莖幹上,葉綠色呈披針形。截段種植培養。原產墨西哥、瓜地馬拉地區,我國近年引種。 (12)山茶花。喜溫濕,耐寒,常綠喬木,葉質厚亮,花有紅、白、紫或復色。是我國傳統的名花,花葉俱花,倍受人們喜愛。 (13)鵝掌木。常綠灌木,耐陰喜濕,多分枝,葉為掌狀復葉,一般在室內光照下可正常生長。原產我國南部熱帶地區及日本等地。 (14)棕櫚。常綠喬木,極耐寒、耐陰,圓柱形樹干,葉簇生於莖頂,掌狀深裂達中下部,花小黃色,根系淺而須根發達,壽命長,耐煙塵,抗二氧化硫及氟的污染,有吸引有害氣體的能力。室內擺設時間,冬季可1-2個月輪換一次,夏季半個月就需要輪換一次。棕櫚在我國分布很廣。 (15)廣玉蘭。常綠喬木,喜光,喜溫濕,半耐陰,葉長橢圓形,花白色,大而香。室內可放置1-2個月。 (16)海棠。落葉小喬木,喜陽,抗乾旱,耐寒,葉互生,花簇生,花紅色轉粉紅。品種有貼梗海棠、垂絲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為我國傳統名花。可製作成樁景、盆花等觀花效果,宜置室內光線充足、空氣新鮮之處。我國廣泛栽種。 (17)桂花。常綠喬木,喜光,耐高溫,葉有柄,對生,橢圓形,邊緣有細鋸齒,革質深綠色,花黃白或淡黃,花香四溢。樹性強健,樹齡長。我國各地普遍種植。 (18)梔子。常綠灌木,小喬木,喜光,喜溫濕,不耐寒,吸硫,凈化大氣,葉對生或三枚輪生,花白香濃郁。宜置室內光線充足、空氣新鮮處。我國中部、南部、長江流域均有分部。 二、草本植物
(1)龜背竹。多年生草木,喜溫濕、半耐陰,耐寒耐低溫,葉寬厚,羽裂形,葉脈間有橢圓形孔洞。在室內一般採光條件下可正常生長。原產墨西哥等地,現已很普及。 (2)海芋。多年生草本,喜濕耐陰,莖粗葉肥大,四季常綠。我國南方各地均有培植。 (3)金皇後。多年生草本,耐陰,耐濕,耐旱,葉呈披針形,綠葉面上嵌有黃綠色斑點。原產於熱帶非洲及菲律賓等地。 (4)銀皇帝。多年生草本,耐濕,耐旱,耐陰,葉呈披針形,暗綠色葉面嵌有銀灰色斑塊。 (5)廣東萬年青。喜溫濕,耐陰,葉卵圓形,暗綠色。原產我國廣東等地。 (6)白掌。多年生草本,觀花觀葉植物,喜濕耐陰,葉柄長,葉色由白轉綠,夏季抽出長莖,白色苞片,乳黃色花序。原產美洲熱帶地區,我國南方均有栽植。 (7)火鶴花。喜溫濕,葉暗綠色,紅色單花頂生,葉麗花美。原產中、南美洲。 (8)菠葉斑馬。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喜光耐旱,綠色葉上有灰白色橫紋斑,中央呈狀貯水,花紅色,花莖有分枝。 (9)金邊五彩。多年生觀葉植物,喜溫,耐濕,耐旱,葉厚亮,綠葉中央鑲白色條紋,開花時莖部逐漸泛紅。 (10)斑背劍花。喜光耐旱,葉長,葉面呈暗綠色,葉背有紫黑色橫條紋,花莖綠色,由中心直立,紅色似劍。原產南美洲的蓋亞那。 (11)虎尾蘭。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耐旱,葉片多肉質,縱向捲曲成半筒狀,黃色邊緣上有暗綠橫條紋似虎尾巴,稱金邊虎尾蘭。原產美洲熱帶,我國各地普遍栽植。 (12)文竹。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喜溫濕,半耐陰,枝葉細柔,花白色,漿果球狀,紫黑色。原產南非,現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13)蟆葉秋海棠。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喜溫耐濕,葉片茂密,有不同花紋圖案。原產印度,我國已有栽培。 (14)非洲紫羅蘭。草本觀花觀葉植物,與紫羅蘭特徵完全不同,株矮小,葉卵圓形,花有紅、紫、白等色。我國已有栽培。 (15)白花呆竹草。草木懸垂植物,半耐陰,耐旱,莖半蔓性,葉肉質呈卵形,銀白色,中央邊緣為暗綠色,葉背紫色,開白花。原產墨西哥,我國近年已引種。 (16)水竹草。草本觀葉植物,植株匍匐,綠色葉片上滿布黃白色縱向條紋,吊掛觀賞。 (17)蘭花。多年生草本,喜溫濕,耐寒,葉細長,花黃綠色,香味清香。品種繁多,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名花。 (18)吊蘭。常綠縮根草本,喜溫濕,葉基生,寬線形,花莖細長,花白色。品種多,原產非洲,現我國各地已廣泛培植。 (19)水仙。多年生草本,喜溫濕,半耐陰,秋種,冬長,春開花,花白色芳香。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及西南地區均有栽培。 (20)春羽。多年常綠草本植物,喜溫濕,耐陰,莖短,叢生,寬葉羽狀分裂。在室內光線不過於微弱之地,均可盆養。原產巴西、巴拉圭等地。 三、藤本植物
(1)大葉蔓綠絨。蔓性觀葉植物,喜溫濕,耐陰,葉柄紫紅色,節上長氣生根,葉戟形,質厚綠色,攀緣觀賞。原產美洲熱帶地區。 (2)黃金葛(綠蘿)。蔓性觀葉植物,耐陰,耐濕,耐旱,葉互生,長橢圓形,綠色上有黃斑,攀緣觀賞。 (3)薜荔。常綠攀緣植物,喜光,貼壁生長。生長快,分枝多。我國已廣泛栽培。 (4)綠串珠。蔓性觀葉植物,喜溫,耐陰,莖蔓柔軟,綠色珠形葉,懸垂觀賞。 四、肉質植物
(1)彩雲閣。多肉類觀葉植物,喜溫,耐旱,莖干直立,斑紋美麗。宜近窗設置。 (2)仙人掌。多年生肉質植物,喜光,耐旱,品種繁多,莖節有圓柱形、鞭形、球形、長圓形、扇形、蟹葉形等,千姿百態,造型獨特,莖葉艷麗,在植物中別具一格。培植養護都很容易。原產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地,我國已有少數品種。 (3)長壽花。多年生肉質觀花觀葉植物,喜暖,耐旱,葉厚呈銀灰色,花細密成簇形,花色有紅、紫、黃等,花期甚長。原產馬達加斯加,我國早有栽培。 下午用小噴壺向枝葉上噴水及向地面灑水,提高空氣濕度。
推薦幾種適合居家種植的盆栽植物,被挑選出的這些植物都便於照料。
【蜘蛛抱蛋】又名一葉蘭,箬竹。外觀:多年生常綠草本,根狀莖粗壯,具節和鱗片,單葉,長約70厘米,寬約10厘米,叢生。
用途:蜘蛛抱蛋葉片四季翠綠,形狀秀麗,無論單盆獨放還是成行排放,都很美觀大方。客廳、書房、卧室均可擺放,也適合庭院林下散植,同樣具有自然清秀效果。
習性:喜潮濕、半陰環境,適應性強,耐寒又耐陰,在零下9度低溫條件下,也能安全越冬。盆栽蜘蛛抱蛋,以疏鬆、肥沃的沙壤土或腐葉土為好。
【鵝掌柴】又稱小葉手樹,鴨腳木。外觀:常綠小喬木或灌木。
掌狀復葉,葉片濃綠,有光澤。
分枝多,枝條緊密。株形豐滿、優美。「矮生」鵝掌柴,株形較小而緊密;「黃斑」鵝掌柴,葉片為黃綠色;「亨利」鵝掌柴,葉片大而雜,有黃色斑塊;「花葉」鵝掌柴,葉片上有較多黃色斑塊。
用途:適於布置客廳、書房和卧室。小型植株可以放於窗檯、桌幾,大型的可以放在沙發旁或者牆隅處。
習性:喜歡溫暖,十分耐陰,但是不耐強光和低溫,低於5度會產生落葉現象。生長季節要充分澆水,冬季則宜減少。
【文竹】又名雲片竹、蘆筍山草、雲竹。
外觀:文竹為多年生草質藤本,莖柔嫩伸長具有攀援性。葉狀枝纖細而簇生,形如羽毛,水平開展;根部稍肉質。
用途:羽狀葉呈片狀斜展,形似一片飄浮的綠雲,是觀葉類植物中的佼佼者,適宜於廳堂、書房及案頭裝飾。
習性:性喜溫暖濕潤,略耐陰,不耐乾旱,忌霜凍,冬季室溫不低於5度。喜生於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中。
【袖珍椰子】別名矮生椰子、袖珍棕。外觀:多年生常綠小喬木。株形小巧,盆栽高度一般30~50厘米,最高也超不過1米。莖干直立,呈深綠色,葉羽狀全裂披針形,深綠色,富於光澤。植株一般3~4年後才開花,花期春季。
用途:株型恰似熱帶椰子樹,小巧玲瓏,美麗別致,適於室內布置及茶幾旁擺設。
習性:喜好蔭蔽高溫高濕環境,在較暗處生長葉色濃綠,生長最適溫度20~28度,冬季不能低於10度。常年保持盆土濕潤,經常噴葉面露水及周圍地面澆水提濕。
【吊蘭】又名掛蘭,折鶴蘭。外觀:吊蘭的葉從基生,有條形或者長披針形,全緣或者葉梢部分會有波紋狀。花自葉腋抽出,30~50厘米長,彎垂形成新的匍匐枝,開出的是總狀花序的白色小花。根為簇生圓柱狀肉質根,莖為短的根狀莖。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春、夏,在室內冬季也可能開花。
㈧ 書帶草有什麼作用
書帶草也叫階沿草(不是栽培麥冬)。主作觀賞用草坪,或在綠化帶周邊鑲邊。全草可以葯用,塊根是正宗的(麥冬)。味甘,治傷津心煩,食慾不振,咯血。
㈨ 麥冬是什麼樣植物請給個圖片
麥冬,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較粗,中間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小塊根,莖很短,葉基生成叢,禾葉狀,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種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
麥冬原產中國,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中國南方等地均有栽培。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陰濕處、林下或溪旁。
(9)書帶草圖片及養殖方法擴展閱讀
麥冬喜溫暖濕潤,降雨充沛的氣候條件5-30℃能正常生長,最適生長氣溫15-25℃,低於0℃或高於35℃生長停止,生長過程中需水量大,要求光照充足,尤其是塊根膨大期,光照充足才能促進塊根的膨大。
麥冬對土壤條件有特殊要求,宜於土質疏鬆、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鹼性砂質壤土,種植土壤質地過重影響須根的發生與生長,塊根生長不好,沙性過重,土壤保水保肥力弱,植株生長差,產量低。
最適宜種植在河流沖積壩的一、二級階地,河流沖積壩地勢平坦,土壤多為新沖積土,土壤黏沙適中,能滿足麥冬生長需要,河流一、二級階地多能形成自流灌溉渠道網,其灌溉條件能提供麥冬生長的水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