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進行平順性試驗的室內試驗方法
該檢測儀器為攜帶型,適合野外工作(內裝可充電12伏電源),體積小、重量輕(僅為7公斤左右),該檢測儀器以16位微計算機為分析器,配有數字顯示和彩色繪圖列印機,可以將計算機分析處理的結果顯示並繪圖列印
在現場測試中,實時求出國標GB4970-85《汽車平順性隨機輸入行駛試驗方法》和國標《汽車座椅振動舒適性試驗方法》中的δcd值(降低舒適界限),δFD(疲勞—降低工效界限)
δw值(加權加速度均方根值)等
還可求出汽車懸架系、座椅系的共振頻率最大傳遞率、動剛度、阻尼比等
可自動繪制出自功率譜曲線、傳遞函數曲線等
B. 檢測甲醛最准確的方法是什麼
檢測甲醛沒有最准確的方法,因為室內甲醛濃度容易隨著溫度、濕度、光照度、甚至房間空間密度變化,准確測量有一定難度。
在所有常見的甲醛檢測中,原理並不復雜:以某一物質為媒介,當空氣中甲醛與媒介發生反應時,通過觀測手段查看媒介的性質是否發生變化、變化多少,再與既有結果進行比對,甲醛濃度一目瞭然。而大多數測試方法以及儀器的不同即在「接觸媒介」的選擇上。
以傳統傳統的實驗室測試為代表的光化學法,是將空氣與試劑混合,通過顏色變化、光波變化來判斷甲醛量;以便攜設備為代表的電化學法,則是通過電流通過空氣時的變化,來判斷空氣中的甲醛含量。
二者都有其優劣:光化學法更加穩定、不易受其他因素干擾,但是耗時更長;電化學法雖然能夠實時產出結果,但極易受到干擾,對器材靈敏度也就較高要求。
(2)室內試驗常用的方法有擴展閱讀:
幫助減少室內甲醛污染風險:
1、除甲醛最好的方法是通風,每天開窗不少於兩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
2、盡量減少傢具數量,降低甲醛釋放量。
3、裝修盡量選擇有環保標志的產品,甲醛含量越低越好,最好不含甲醛。
4、新買的傢具放一段時間再用。傢具或各類家裝材料在打開包裝3~5個月內,甲醛釋放量會達到最高峰,半年後就會進入緩慢、少量的釋放狀態。
但是,人們不用過於擔憂室內甲醛的問題。國家逐漸對甲醛的檢驗和含量限制越發嚴格,保證大多數產品中甲醛含量較低。只要空氣中的甲醛在一定濃度以下,對人體的危害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C. 室內試驗
一、土樣測試
1.熱物性參數測試
通過室內測試可確定岩土體的熱物性參數(導熱系數、比熱容、導溫系數等)。為取得不同深度、不同岩性層位的熱物性參數,通過鑽孔施工取樣。鑽孔取樣、封裝、運送應嚴格執行《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原狀土取樣技術標准》(JGJ89-1992)相應標准,取樣過程規范。土樣測試依據《土工試驗方法標准》(GB/T50123-1999)。測試單位具有相應的資質要求,保證測試結果准確可靠。此次研究,在鄭州高新區施工工程地質孔一眼,並在不同深度採取了不同岩性的原狀土樣9件。測試項目包括含水量w、密度ρ(kg/m3)、導熱系數λ[W/(m·K)]、比熱容C[k J/(kg·K)]等,測試成果見表4-7。
表4-7 土樣熱物理參數成果表
2.熱物性參數變化規律
不同深度、岩性熱物理參數對比見圖4-17。不同岩性的比熱容和含水量呈正相關關系,與密度呈負相關關系,導熱系數則有隨岩性顆粒變粗而增加的趨勢;對於相同的岩性(不同深度,以粉土為例),比熱容也表現出了上述相關關系。不同岩性比熱容變化范圍1.13~1.69k J/(kg·K),導熱系數變化范圍0.89~1.70W/(m·K)。
圖4-15 不同岩性熱物理參數對比
另據《北京淺層地溫能資源》研究成果:「同一地點不同岩性岩土體熱導率與其天然含水量及比重成正比」,「不同地點同一岩性熱導率有明顯的差異,變化范圍(W/(m·K)為:黏土1.26~2.02,粉質黏土1.34~2.27,黏質粉土1.02~1.91,砂質粉土0.56~2.66」。
二、水樣測試
水質分析是評價地源熱泵機組水質適宜性的基礎。為研究淺層地熱能空調運行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以及地下水化學空間展布特徵,此次研究採取了水質全項分析100件。水樣採取及送檢嚴格按照《水樣的採取、保存和送檢規程》進行。
D. 室內滲透試驗主要包括 和 。
一般來講,室內滲透試驗有兩種,即()和()。
參考答案:常水頭法、變水頭法
E. 土力學有哪些室內試驗
常規的室內試驗主要包括:篩分、液塑限、密度含水率,這是常規五項,
其它的土力學室內試驗還有很多,
比如生產性質的:砂土的相對密度試驗,粘性土的擊實試驗,
還有很多:三軸、直剪這倆是測試土體強度的,壓縮試驗,測量土體變形特性的,滲透試驗測試土體滲透特性的。。。。
還有一些基本是純科研性質的:空心扭剪、應力路徑、環剪、溫控三軸、滲透、壓縮固結試驗,現在還有很多其他專業的設備也拿來做土力學試驗了,想什麼CT機 核磁共振、隧道顯微鏡等等
F. 室內毒力測定的試驗方法
試驗方法採用點滴法,根據上步預備試驗結果,每種葯劑分別設定五個濃度。每個濃度設置3個重復,用丙酮作為對照處理。用微量點滴器盛裝葯液,從低濃度到高濃度點滴,每蟲點滴1ul於幼蟲胸部背板處,待葯液揮發後,添加適量食物於皿中。
G. 岩石的力學性質和岩石試樣的室內試驗
為了確定岩石材料的力學性質,通常需要從現場岩體取回岩塊或岩心,將其加工成一定形狀的岩石試樣(rock specimen or sample),簡稱岩樣。利用各種力學試驗機對岩樣進行載入。在此過程中,測量、記錄岩樣所承受的載荷和產生的變形。有時限於試驗條件,僅測量岩樣直至破壞過程中所承受的最大載荷,即通常所說的強度,主要包括軸向壓縮強度、間接拉伸強度和抗剪強度等。
對柱狀岩樣的單向壓縮試驗,通常稱為單軸壓縮試驗(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在試驗原理和試驗方法上最為簡單。不過,由於試驗機載入壓頭的摩擦作用,抑制了岩樣端部的側向膨脹,因而岩樣內應力狀態並不是均勻的單向壓應力。此外,由於試樣內傾角大於內摩擦角的裂隙,在無側壓時完全不能承載,更使岩樣單軸壓縮的破壞形式復雜,強度離散。
圖1-8 岩樣橫截面形狀對單軸壓縮強度的影響
(據崛部富男,1952)
岩石材料的特殊性質,使得岩樣的形狀會影響其強度。例如具有相同截面面積的圓形、六邊形、四邊形、三角形試樣的強度差別很大(圖1-8)[55]。隨著岩樣棱數減少,抗壓強度降低,說明邊緣的稜角容易損壞,不能用來作為有效的承載面積。然而如果進行嚴密仔細的試驗,四邊形和圓形柱體岩樣的強度差異也並不明顯[56]。這從另一方面說明,由於岩石材料內部構造的特殊性,岩樣的強度受到加工精度、試驗條件和試樣缺陷的強烈影響,某一具體試驗結果未必就是岩石材料的真實力學性質。
雙面剪和直接剪也是常用的試驗方法,該方法用於確定岩石的剪切強度和摩擦系數(圖1-9)。不過,在雙面剪切試驗中破裂面局部出現拉應力,並非單純的剪切力;直接剪切試驗中,由於水平力位置不同而產生彎矩,需要不均勻分布的正應力來平衡。這就是說,在剪切破裂面上不可能出現均勻的正應力和剪切應力,因而,相關試驗結果與岩石的剪切摩擦特性並不完全一致。此外,由於岩石抗拉強度較低,實際上不可能實現正應力為零的純剪切破壞(第3.1節予以具體說明)。
圖1-9 雙面剪和直接剪試驗方法
a—雙面剪切試驗;b—直接剪切試驗
H. 儲層損害室內評價方法
事實表明,由於各類油藏岩石和流體特徵各不相同,表現出的油氣層損害類型和程度各有差異,因此在開發一個油田之前,必須進行系統評價,弄清本油氣田的損害規律。
幾乎所有的油氣層損害都是一系列物理、化學作用的結果,而造成油氣層損害的原因可以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油氣層岩石特殊的敏感性礦物和結構性質決定了油氣層具有的潛在損害因素;另一方面則是外來條件 (流體、壓力、溫度等) 的干擾。前者是儲層所固有的客觀存在,而後者是人為控制的。因此,進行油層損害室內評價,首先應該從認識岩石本身特性入手,找出岩石中存在的敏感性礦物及其潛在危害。然後,在此基礎上測定岩石在不同外來條件下的敏感程度。第三步,進行措施篩選試驗。
目前國內外常用的評價油層損害的實驗方法基本上可分為儲層敏感性系統評價實驗和模擬動態施工過程中的工程模擬試驗兩大類。儲層敏感性系統評價實驗又包括岩石物性分析、岩石學分析、岩心流動評價實驗及輔助評價實驗4類。圖3-72的框圖給出了儲層敏感性系統評價實驗項目和程序。這些實驗是評價儲層損害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一般說來,各種工程試驗都應該在敏感性評價的基礎上進行,才能有明確的目標。下面分類簡要介紹進行這些實驗的方法。
1. 岩石基本性質的測試——儲層潛在敏感性分析
通過對岩石學和岩石物性及流體進行分析,了解儲層岩石的基本性質和流體性質,同時結合膨脹率、陽離子交換量、酸溶分析、浸泡實驗分析,對儲層可能的敏感性進行初步預測。
岩石基本性質的實驗分析:通過岩石學和常規物性等分析,了解儲層的敏感性礦物的類型和含量、孔隙結構、滲透率等,預測其與不同流體相遇時可能產生的損害 (表3-11)。
岩石基本性質的測試項目包括:岩石薄片鑒定、X射線衍射分析、毛管壓力測定、粒度分析、陽離子交換試驗等。
(1) 岩石薄片鑒定
了解敏感性礦物的種類和分布。鑒定的內容包括:(1)碎屑顆粒;(2)膠結物;(3) 自生礦物和重礦物;(4)生物或生物碎屑;(5)含油情況;(6)孔隙、裂縫;(7)微細層理構造。
(2) X射線衍射分析
定量地測定蒙脫石、伊利石、高嶺石、綠泥石、伊/矇混層、綠/矇混層等粘土礦物的相對含量和絕對含量。
圖3-72 儲層敏感性評價實驗項目程序框圖
(3) 掃描電鏡分析
觀察並確定粘土礦物及其他的膠結物的類型、形狀、產狀、分布;觀察岩石孔隙結構特徵;掃描電鏡與電子探針相結合還可以了解岩樣的化學成分、含鐵礦物的含量和位置等。
(4) 粒度分析
了解碎屑岩中的顆粒大小和分布。
(5) 常規物性分析
測定岩石的孔隙度、滲透率及流體飽和度。
(6) 毛細管壓力測定
通過毛細管壓力測定獲取孔隙結構參數。
表3-11 儲層礦物與敏感性 (據姜德全,1994)
註:3.強;2. 中;1.較弱。
2. 輔助實驗——儲層敏感性預分析
輔助評價實驗,是指間接評價或幫助評價油氣層的損害類型和程度的實驗。常用的方法有粘土膨脹、陽離子交換量、酸溶失量、浸泡等實驗項目。這些方法也可與潛在危害分析項目一起對油氣層潛在損害進行預測,以決定是否進行敏感程度評價。
(1) 岩石的膨脹試驗
粘土礦物由微小的 (一般小於51 μm) 片狀或棒狀鋁硅酸鹽礦物組成,沉積後經過成岩作用,雖然比較緊密,但是經過液體浸泡,就會有水分子進入粘土礦物層間,造成粘土體積膨脹。粘土礦物中以蒙脫石類的膨脹性最強,有時能增大體積幾十倍,甚至數百倍,而伊利石、高嶺石的膨脹性則很弱。了解岩石的膨脹性可以知道岩石與外來流體接觸後的變化程度,也可以幫助分析流動試驗中岩樣滲透率變化的原因 (表3-12)。
表3-12 水敏性預分析評價指標 (姜德全等,1994)
粘土膨脹測定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兩大類:一種是比較簡單的量筒法,取一定量通過100目篩網的粉碎岩樣放入量筒,注入被測液體 (水、處理劑溶液及泥漿濾液等),定時記錄岩樣體積,直到膨脹達到平衡,求出樣品的膨脹率;另一種方法是通過膨脹儀測定,取一定量通過100目篩網的粉碎岩樣,在膨脹儀的樣品測量室中壓實後,加放被測液體,通過千分表或感測器記錄樣品的線膨脹或體膨脹率,記錄繪制膨脹動力學曲線。
(2) 陽離子交換實驗
通過陽離子交換實驗,測定陽離子交換容量等特徵,用於判斷岩石所含粘土礦物顆粒吸附各種添加劑的能力、粘土的水化膨脹及分散性等。這對研究儲層的水敏性很有用。
粘土礦物的陽離子交換性質主要是由晶體結構中電荷不平衡而產生的。當粘土礦物與含離子水溶液接觸時,粘土礦物的某些陽離子就與溶液中的其他陽離子交換,並且同時存在包括陰離子交換的陰離子等價效應。雖然其他有機和無機的天然膠體也顯示離子交換性質,但在地質體系中,粘土礦物的離子交換作用能力最強。影響離子交換作用反應程度的因素有:所含粘土礦物的種類、結晶程度、有效粒級、該類粘土礦物及水溶液的陽離子(或陰離子) 化學性質,以及該體系中的pH值。通常粘土礦物離子交換能力依次降低的順序是蒙脫石、伊利石、綠泥石及高嶺石。
(3) 酸溶分析
由於同一儲層岩樣在不同條件下進行酸處理,其溶失率和釋放出來的酸敏離子的數量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儲層岩樣在同一條件下進行酸處理,其溶失率和釋放出的酸敏性離子的數量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在不同條件下進行酸溶分析,測定不同條件下岩樣的酸溶失率及殘酸中酸敏性離子的含量,考察儲層的酸化能力,篩選不同種類的酸及酸配方,判斷二次沉澱產生的可能性和類型以及時間、溫度對酸-岩反應的影響等。
酸溶失率是指酸溶後岩樣失去的重量與酸溶前岩樣重量的百分率 (Rw)。
在酸溶試驗中,將一定量的岩樣分別置於一定量的鹽酸和土酸中。在不同的溫度和時間下,測定其溶解速度和岩樣的溶失率,同時還取浸泡岩樣後的鹽酸殘液進行滴定,標定殘酸濃度,計算出岩樣中的碳酸鹽含量,也滴定酸中的鈣、鎂、鐵離子的含量。
(4) 浸泡觀察
分別用鹽酸、土酸、氯化鉀溶液及蒸餾水浸泡岩樣,觀察是否有顆粒膠結或骨架坍塌等現象。並可進行顯微照相或錄像,觀察浸泡前後岩樣表面的顯微變化。
3. 岩心流動實驗——儲層敏感性評價
岩心流動試驗就是指通過測定岩心滲透率變化規律來評價油氣層損害問題的室內實驗方法的總稱。它是儲層敏感性系統的評價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油氣層損害室內評價的主要手段。岩心流動實驗是以達西定律為理論依據的,實驗中需要控制或測量的基本參數有壓力、流速、注入流體的組分、pH值及流過的體積。改變流動條件可以進行不同內容的實驗項目,從而達到:(1)評估油氣層潛在的損害類型;(2)確定損害的相對程度和深度;(3)探求不同過程的損害機理;(4)評價各種鑽井液、完井液、修井液、增產液以及注入水的損害特性;(5)評價不同的處理措施;(6)篩選有效的保護措施。
(1) 速敏性流動實驗與評價
速敏性評價實驗的目的在於了解儲層滲透率變化與儲層中流體流動速度的關系。如果儲層具有速敏性,則需要找出其開始發生速敏時的臨界流速 (vc),並評價速敏性的程度。通過速敏性評價實驗,既可為室內其他流動實驗限定合理的流動速度,也可為油藏的注水開發提供合理的注入速度。
在實驗中,以不同的注入速度 (從小到大),向岩心注入地層水,在各個注入速度下測定岩石的滲透率,編繪注入速度與滲透率的關系曲線。應用該關系曲線判斷岩石對流速的敏感性,並找出臨界流速。
顯然,不同岩石的臨界流速亦不相同,臨界流速越小,表示岩石中微粒運移越容易發生。如果把臨界流速所對應的滲透率Kvc,與速敏實驗中測得的最小滲透率Kmin之差看做是由於微粒運移造成的損害,那麼滲透率下降幅度越大則損害程度就越大。因此,儲層速敏性程度也可以用速敏指數Dv來表示,其定義為: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式中:Dv——速敏指數,小數;Kmin——速敏實驗中測得的最小滲透率,μm2;Kvc——臨界流速所對應的滲透率,μm2。
根據經驗,查爾斯 (Charles) 用速敏指數對儲層速敏程度進行了分類,分類指標是: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2) 水敏性流動實驗與評價
儲層中的粘土礦物在接觸低鹽度流體時可能產生水化膨脹,從而降低儲層的滲透率。水敏性流動實驗的目的正是了解這一膨脹、分散、遷移的過程以及儲層滲透率下降的程度。
水敏性評價實驗的作法是,先用地層水 (或模擬地層水) 流過岩心,然後用礦化度為地層水一半的鹽水 (即次地層水) 流過岩心,最後用去離子水 (蒸餾水) 流過岩心,並分別測定這3種不同鹽度 (初始鹽度、鹽度減半、鹽度為零) 的水對岩心滲透率的定量影響,並由此分析岩心的水敏程度。其結果還可以作為鹽敏性評價實驗選定鹽度范圍提供參考依據。
水敏性和鹽敏性實驗主要是研究水敏礦物的水敏特性,故驅替速度必須低於臨界流速以保證沒有橋堵發生,這樣產生的滲透率變化,才可以認為是由於粘土礦物水化膨脹引起。
可採用水敏指數評價岩樣的水敏性,水敏指數定義如下: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式中:Dw——水敏指數,小數;KL——岩樣沒有發生水化膨脹等物理化學作用的液體滲透率,通常用克氏滲透率或標准鹽水測得的滲透率值,μm2;Kw——去離子水 (或蒸餾水)滲透率,μm2。
它反映了儲層水敏損害後保留的相對滲透能力。顯然,Dw值越小,水敏損害就越強。
根據經驗,描述儲層水敏性強弱可以按下列標准劃分: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3) 酸敏性流動實驗與評價
酸敏性評價實驗的目的在於了解准備用於酸化的酸液是否會對地層產生傷害和傷害的程度,以便優選酸液配方,尋求更為有效的酸化處理方法。
流動酸敏評價以注酸前岩樣的地層水滲透率為基礎,然後反向注0.5~1pV (孔隙體積倍數) 的酸 (注酸量不能太大,否則反映的是酸化效果,而不是酸敏效果,酸化效果評價時注入酸液量為5pV以上)。然後,再進行地層水驅替,通過注酸前後岩樣的地層水滲透率的變化來判斷酸敏性影響的程度。
岩石酸敏性程度用酸敏指數Dc表示。酸敏指數是酸化後岩石滲透率恢復值與酸化前滲透率的比值,表示為: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式中:Dc——水敏指數,小數;K′L——酸化後岩石滲透率恢復值,μm2;KL——酸化前岩石滲透率,μm2。
根據Dc的大小,可以將儲層對某酸液的酸感程度進行分類: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除了上述3項評價實驗外,還有鹽敏性評價實驗、正反流動實驗、體積流量評價實驗、系列流體評價實驗等。
I. 常用測定土體顆粒組成和級配曲線的室內試驗有幾種
2012年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員考試大綱
第一章 公共基礎
第二章 《材料》
一、試驗檢測工程師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略
二主要考試內容
⒈土工試驗
⑴土的三相組成及物理性質指標換算
理解:土的形成過程。
熟悉:土的三相組成;土的物理性質指標及指標換算。
掌握:含水量試驗;密度試驗;相對密度試驗。
⑵土的粒組劃分及工程分類
理解:粒度、粒度成分及其表示方法;司篤克斯定律。
熟悉:土粒級配指標;Ca、Cc;土粒大小及粒組劃分。
掌握:土的工程分類及命名(現行《公路土工試驗規程》);顆粒分析試驗。
⑶土的相對密度及界限含水量
理解:天然稠度試驗。
熟悉:相對密實度D1的基本概念及表達;黏性土的界限含水量(液限??L、塑限??p、縮限??s);塑性指數Ip、液性指數IL。
掌握:砂土相對密實度測試;界限含水量試驗。
⑷土的動力特性與擊實試驗
理解:擊實的工程意義;擊實試驗原理。
熟悉:土的擊實特性;影響壓實的因素。
掌握:擊實試驗。
⑸土體壓縮性指標及強度指標
理解:壓縮機理;有效應力原理;與強度有關的工程問題;三軸壓縮試驗;黃土濕陷試驗。
熟悉:室內壓縮試驗與壓縮性指標;先期固結壓力pe與土層天然固結狀態判斷;強度指標c、??;CBR的概念。
掌握:固結試驗;直接剪切試驗;無側限抗壓試驗;承載比(CBR)試驗;回彈模量試驗。
⑹土的化學性質試驗及水理性質試驗
理解:膨脹試驗;收縮試驗;毛細管水上升高度試驗。
掌握:酸鹼度試驗;燒失量試驗;有機質含量試驗;滲透試驗。
⑺土樣的採集及制備
理解:土樣的採集、運輸和保管。
掌握:土樣和試樣制備。
⒉集料
⑴粗集料基本概念
理解:集料的定義;標准篩的概念。
熟悉:集料劃分方法;粗細集料最大粒徑和公稱最大粒徑概念。
⑵粗集料密度
理解:粗集料(涉及石料和細集料)的各種密度定義。
熟悉:密度常用量綱;不同密度適用條件。
掌握:表觀密度和毛體積密度的試驗操作方法、結果計算。
⑶粗集料吸水性和耐候性
理解:吸水性和耐候性定義。
熟悉:砂石材料空隙率對耐候性的影響。
⑷粗集料顆粒形狀
理解:針片狀顆粒對集料應用所造成的影響。
熟悉:針對兩種不同應用目的針片狀顆粒的定義方法。
掌握:適用不同目的針片狀顆粒檢測操作方法以及影響試驗的重要因素。
⑸粗集料力學性質
理解:各力學性質的定義及力學性質內容。
熟悉:每種力學性質試驗結果計算及檢測結果含義。
掌握:各項試驗的操作內容、步驟及影響試驗結果的關鍵因素;注意分別適用於水泥混凝土或瀝青混合料粗集料時的各項試驗操作方法上的特點和區別。
⑹粗集料壓碎試驗
理解:壓碎試驗的目的。
熟悉:兩種適用不同范圍壓碎試驗的操作區別。
掌握:壓碎試驗操作步驟。
⑺粗集料洛杉磯試驗目的
理解:洛杉磯磨耗試驗目的。
掌握:洛杉磯試驗操作步驟,試驗結果所表達的含義。
⑻粗集料道瑞磨耗試驗和磨光試驗
理解:二項試驗的目的。
熟悉:道瑞磨耗試驗和磨光試驗結果的聯系和區別;二項試驗操作步驟和試驗結果所表達的含義。
⑼粗集料化學性質
理解:石料或集料化學性質涉及的含義。
熟悉:化學(性質)組成與集料酸鹼性之間的關系及其在水泥混凝土和瀝青混合料應用過程中所帶來的影響。
⑽粗集料的技術要求
熟悉:粗集料技術要求的主要內容。
⑾細集料(砂)的技術性質
理解:砂的技術性質涉及范圍,級配的概念;砂中有害成分的類型及檢測的基本方法。
熟悉:細集料篩分所涉及的幾個概念及其相互關系;計算集料級配的方法。
掌握:細集料篩分試驗的操作過程、影響試驗准確性的各種因素,篩分結果的計算;細度模數的計算方法和含義,砂粗細程度的判定方法。
⑿砂的技術要求
理解:砂的技術要求。
⒀礦料級配
理解:級配曲線的繪制方法;級配范圍的含義。
熟悉:礦料的級配類型;不同級配類型的特點。
掌握:合成滿足礦料級配要求的操作方法——圖解法。
⒊水泥及水泥混凝土
⑴水泥的基本概念
理解:常見五大水泥品種的定義、大致特點及適用范圍;水泥的生產過程、摻加石膏及外摻劑的原因所在。
⑵水泥細度
理解:水泥細度大小對水泥性能的影響。
熟悉:表示水泥細度的概念——篩餘量和表比面積。
掌握:篩析法檢測水泥細度的操作方法和特點。
⑶水泥凈漿標准稠度用水量
理解:水泥凈漿稠度和標准稠度概念;確定水泥凈漿標准稠度用水量的意義。
熟悉:兩種標准稠度測定的方法——標准方法(維卡儀法)和代用法(試錐法)的試驗原理;兩種方法各自對標准稠度判斷方法。
掌握:維卡儀法稠度測定方法;試錐法中調整用水量和固定用水量法的關系及操作步驟。
⑷水泥凝結時間
熟悉:水泥凝結時間的定義;凝結時間對工程的影響。
掌握:凝結時間測定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
⑸水泥安定性
熟悉:水泥安定性定義;安定性對工程質量的影響。
掌握:安定性測定的標准方法——雷氏夾法;代用法——試餅法。
⑹水泥力學性質
理解:水泥力學性質評價方法——水泥膠砂法。
熟悉:影響水泥力學強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計算及結果數據處理。
掌握:水泥膠砂強度試驗的操作步驟。
⑺水泥化學性質
理解:化學性質所涉及的內容,對水泥性能產生的影響。
熟悉:游離氧化鎂和氧化鈣對水泥安定性的影響及其評價思路。
⑻水泥技術標准和質量評定
理解:水泥技術標準的主要內容。
熟悉:與常規試驗相關的物理力學指標;水泥強度等級的判定方法。
掌握:廢品與不合格水泥的判定方法。
⑼水泥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理解:混凝土材料組成;普通混凝土的概念。
⑽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
理解:維勃稠度試驗方法。
熟悉:混凝土工作性的定義;坍落度試驗的操作原理、試驗過程中評定工作性的方法;影響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
掌握:坍落度試驗操作步驟。
⑾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結時間
理解:混凝土凝結時間的檢測方法、注意事項。
⑿硬化後水泥混凝土的力學強度
理解:混凝土強度等級確定依據;影響混凝土力學強度的各種因素。
熟悉:立方體、稜柱體混凝土試件成型方法,力學性能測試方法;混凝土強度質量評定方法。
掌握:抗壓合抗彎強度試驗操作步驟,結果計算以及數據處理。
⒀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熟悉:配合比設計要求及設計步驟。
掌握:設計過程中各個步驟的主要工作內容:①初步配合比設計階段:熟悉配製強度和設計強度相互間關系,水灰比計算方法,用水量、砂率查表方法,以及砂石材料計算方法。②試驗室配合比設計階段:熟悉工作性檢驗方法,以及工作性的調整。③基準配合比設計階段:熟悉強度驗證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④工地配合比設計階段:熟悉根據工地現場砂石含水率進行配合比調整的方法。⑤控制混凝土耐久性的關鍵。
⒋瀝青和瀝青混合料
⑴瀝青材料基本概念
理解:瀝青大致的分類;瀝青的組分。
掌握:瀝青適用性氣候分區准則,分區方法。
⑵瀝青針入度
理解:瀝青黏滯性含義,針入度的含義及二者之間的關系;針入度指數的含義。
熟悉:影響瀝青針入度的因素;針入度與瀝青標號的關系。
掌握:瀝青針入度試驗操作方法。
⑶瀝青軟化點
理解:軟化點所代表的瀝青性質;軟化點與瀝青黏滯性的關系。
熟悉:影響軟化點的因素。
掌握:軟化點試驗操作方法。
⑷瀝青延度
理解:延度的含義。
熟悉:影響延度的因素。
掌握:延度試驗的操作方法。
⑸瀝青耐久性
理解:引起瀝青老化的因素;現行規范評價老化的方法。
熟悉:老化的瀝青三大指標的變化規律;經歷老化後瀝青抗老化能力評價方法。
掌握:瀝青老化試驗方法。
⑹瀝青密度
熟悉:瀝青密度檢測方法。
⑺瀝青臘含量
理解:臘含量試驗操作過程。
熟悉:臘對瀝青路用性能的影響。
⑻瀝青技術要求
理解:瀝青等級概念,不同等級瀝青適用范圍;瀝青技術標准主要涵蓋的內容。
熟悉:瀝青標號的劃分依據;不同標號瀝青適用性的大致規律。
⑼其他瀝青材料
理解:乳化瀝青和改性瀝青的定義及應用目的。
熟悉:瀝青改性常用方法;SBS改性瀝青的特點;乳化瀝青的乳化原理。
⑽瀝青混合料基本概念
理解:瀝青混合料類型的劃分;瀝青混合料的結構類型及其特點。
⑾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
理解: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的含義;高溫穩定性差時瀝青混合料所反映出的問題。
熟悉:評價瀝青混合料高溫穩定性關鍵試驗方法——車轍試驗。
掌握: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方法。
⑿瀝青混合料耐久性
熟悉:評價瀝青混合料耐久性的指標——空隙率、飽和度、殘留穩定度。
⒀瀝青混合料其他性能
理解:瀝青混合料低溫抗裂性、抗滑性和施工和易性。
⒁瀝青混合料技術要求
熟悉:瀝青混合料各項技術指標定義、所代表的性能。
掌握:空隙率大小對混合料性能影響。
⒂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試件製作方法
理解:馬歇爾試件組成材料計算方法;馬歇爾瀝青用量大致范圍確定方法。
熟悉:瀝青混合料中瀝青用量表示方法;瀝青含量和油石比的定義及二者之間的換算方法。
掌握:成型馬歇爾試件溫度要求,影響試件制備的關鍵因素;製作一個標准馬歇爾試件所需拌和物用量計算方法。
⒃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件密度檢測
熟悉:馬歇爾試件不同密度定義;常用密度檢測方法;不同密度檢測方法的適用性。
掌握:馬歇爾試件毛體積密度和表觀密度及理論密度試驗操作過程。
⒄瀝青混合料馬歇爾穩定度試驗
熟悉:穩定度和流值的含義;試驗結果評定方法;影響試驗結果因素的控制。
掌握:穩定度試驗操作步驟。
⒅瀝青混合料車轍試驗
理解:車轍試驗目的意義。
熟悉:車者試驗操作方法、試驗條件、結果所表示的含義。
⒆瀝青與礦料黏附性試驗
理解:影響瀝青與礦料黏附性的因素。
熟悉:粗細粒徑礦料的兩種黏附性試驗方法;試驗結果的評定方法;黏附等級的劃分。
掌握:水煮法與水侵法操作步驟。
⒇瀝青含量試驗
理解:幾種常用瀝青含量檢測方法。
(21)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理解:設計內容——選擇適宜的礦料類型、確定最佳瀝青用量。
熟悉:各組成材料的性質要求——適宜的瀝青標號選擇方法、粗集料級配及其與瀝青黏附性改善方法;礦粉應用的目的及其基本性能要求;礦料設計中礦粉調整准則和調整方法;瀝青混合料設計步驟——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設計驗證階段;瀝青含量不同各個指標的變化規律,以及繪制與各指標關系曲線的方法;各指標隨瀝青含量增加時的變化規律,形成的原因;影響各指標的因素和調整思路。
掌握:最佳瀝青用量OAC1和OAC2的確定方法,以及最終的OAC的確定方法。
⒌無機結合穩定材料
⑴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技術要求
理解:水泥穩定類材料、石灰工業廢渣類材料、石灰穩定類材料的常見類型、級配要求。
熟悉:公路路面基層、底基層材料的類型劃分;水泥穩定類材料、石灰工業廢渣類材料、石灰穩定類半剛性類材料的適用范圍;總和穩定類材料技術要求。
掌握:石灰、粉煤灰的技術要求;水泥穩定類原材料(土、水泥、粒料)的技術要求;石灰穩定類原材料的技術要求;半剛性混合料的強度與壓實度要求。
⑵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組成設計方法
理解:水泥穩定類、石灰工業廢渣類、石灰穩定土類混合料組成設計的一般規定;原材料試驗方法。
熟悉:水泥穩定類、石灰工業廢渣類、石灰穩定土類混合料組成設計的內容。
掌握:水泥穩定類混合料、石灰工業廢渣類混合料、石灰穩定土類混合料設計步驟與要點。
⑶基層、底基層材料試驗檢測方法
熟悉:氧化鈣和氧化鎂含量測試方法目的與適用范圍;石灰或水泥劑量測定方法的原理;EDTA滴定法的目的與適用范圍、所使用的試劑、試驗步驟;烘乾法測定無機結合料穩定土含水量的試驗目的、適用范圍和試驗步驟;頂面法測定室內抗壓回彈模量的試驗步驟。
掌握:氧化鈣和氧化鎂含量測試步驟;EDTA測定法標准曲線的製作;烘乾法測定無機結合料穩定土含水量的計算;擊實試驗步驟、要點與計算;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試件的制備、養生、強度測試及其要求。
⒍鋼材
理解:鋼材的種類以及用途。
熟悉:普通鋼筋的主要力學性能指標。
掌握:普通鋼筋的力學性能測試——屈服強度、極限強度、延伸率和冷彎性能試驗操作。
⒎石料
理解:橋涵工程所用石料的種類以及用途。
熟悉:石料的技術標准、技術等級劃分。
掌握:石料的力學性能——飽和抗壓強度、洛杉磯磨耗試驗方法。
⒏土工合成材料
理解:公路工程對土工織物及相關產品要求;土工合成材料的適用范圍。
熟悉:土工織物及相關產品的質量要求;單位面積質量、厚度、滲透性、孔徑、拉伸率、拉伸強度、抗滑性等;土工織物及相關產品的性能及質量檢測試驗;土工織物厚度測定、單位面積質量測定、垂直滲透試驗、孔徑測定、拉伸試驗、直剪摩擦試驗。
掌握:相關標准對土工合成材料的規定、試驗方法並熟練操作;影響試驗的主要因素及試驗注意事項。
三主要參考書目 略
二、試驗檢測員考試大綱 略
第三章 《公路》
一、試驗檢測工程師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略
二主要考試內容
⒈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
⑴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方法
理解:單位、分部、分項工程的概念及劃分方法;關鍵項目、規定極值等概念。
熟悉:檢評程序;分項工程質量檢驗內容;工程質量評分方法;工程質量等級評定。
掌握:《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的目的和適用范圍;分項工程計分規定。
⑵路基土石方工程質量檢查項目
理解:土方路基、石方路基、軟土地基處治、土工合成材料處治層的基本要求;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的外觀鑒定;軟土地基處治、土工合成材料處治層的實測項目;管節預制、管道基礎及管節安裝、檢查(雨水)井砌築、土溝、漿砌排水溝、盲溝的基本要求和外觀鑒定;擋土牆和砌石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外觀鑒定;其他分項工程的基本要求。
熟悉:一般規定;土方路基、石方路基實測項目;軟土地基處治、土工合成材料處治層的實測關鍵項目;排水工程的一般規定;管節預制、管道基礎及管節安裝、檢查(雨水)井砌築、土溝、漿砌排水溝、盲溝的實測項目;牆背填土的基本要求;擋土牆和砌石工程的實測項目;其他工程的關鍵實測項目。
掌握:土方路基、石方路基實測關鍵項目;管節預制、管道基礎及管節安裝、檢查(雨水)井砌築、土溝、漿砌排水溝、盲溝的實測關鍵項目;擋土牆、牆背填土和砌石工程的實測關鍵項目。
⑶路面面層工程質量檢驗評定
理解:水泥混凝土面層、瀝青混凝土面層的外觀鑒定;瀝青貫入式面層、瀝青表面處治面層的基本要求、實測項目;路緣石、路肩的基本要求、實測項目和外觀鑒定。
熟悉:一般規定;水泥混凝土面層、瀝青混凝土面層的實測項目和基本要求。
掌握:水泥混凝土面層、瀝青混凝土面層的實測關鍵項目;壓實度、厚度、彎沉、抗滑性能等的檢查和評定方法。
⒉瀝青混合料與水泥混凝土
理解:瀝青混合料類型及其特點;瀝青混合料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水穩定性的概念;瀝青混合料各項技術指標概念及所代表的含義。
熟悉:空隙率大小對混合料性能影響;瀝青混合料中瀝青用量表示方法,瀝青含量和油石比的概念及二者之間的換算方法;馬歇爾試件不同密度定義,常用密度檢測方法;車轍試驗的目的及操作步驟;針對不同粒徑礦料與瀝青的兩種黏附性試驗方法;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要求;影響水泥混凝土強度和工作性的因素;水泥混凝土凝結時間測試。
掌握:馬歇爾試件成型方法,影響試件制備的關鍵因素;確定一個標准馬歇爾試件混合料用量計算方法;馬歇爾試件毛體積密度、表觀密度及最大相對理論密度試驗操作過程;馬歇爾穩定度試驗操作及注意事項;水煮法和水侵法操作步驟;幾種常用瀝青含量檢測方法;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內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要點;水泥混凝土強度試驗;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試驗。
⒊路面基層與基層材料
⑴路面基層
理解:基層的一般規定、分類、外觀鑒定;基層的類型、級配要求、適用范圍;石灰工業廢碴類材料的石灰、粉煤灰、土等技術要求。
熟悉:基層的基本要求、實測項目;混合料組成設計的目的和要點。
掌握:基層的實測關鍵項目;壓實度、強度等的檢查和評定方法。
⑵路面基層材料的試驗檢測
理解:理論計演算法確定半剛性基層材料的最大幹密度;頂面法測定室內抗壓回彈模量的試件製作與准備。
熟悉:EDTA滴定法的目的和適用范圍;石灰或水泥劑量的測定方法;石灰、粉煤灰無機結合料的試驗方法;烘乾法測定含水量的試驗目的、適用范圍;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方法;劈裂試驗方法;承載比(CBR)試驗方法;確定最大幹密度的試驗方法;柔性基層材料標准密度試驗方法。
掌握:EDTA滴定法的測定方法;烘乾法測定無機結合料穩定土含水量試驗步驟;無機結合料穩定土的擊實試驗步驟、要點與計算;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試件的制備和養生、強度要求;劈裂試驗試件的制備與養生;頂面法測定室內抗壓回彈模量的試驗步驟;有效氧化鈣和氧化鎂含量測試的操作步驟。
⒋路基路面現場試驗檢測
⑴路基、路面壓實度檢測
熟悉:現場密度試驗檢測方法與適用范圍;灌砂法、環刀法試驗注意的問題;核子密度儀試驗的適用范圍與試驗要點。
掌握:壓實度概念;灌砂法標定筒下部圓錐體內砂的質量的步驟與要點;灌砂法標定量砂的單位質量的測定步驟與要點灌砂法測定現場密度的試驗步驟與要點,密度計算;環刀法測定現場密度的試驗步驟與要點,密度計算;核子密度儀試驗的試驗步驟;鑽芯法測定瀝青面層密度的試驗步驟與要點。
⑵彎沉檢測方法
理解:彎沉值的概念。
熟悉:貝克曼梁法測試彎沉的目的與適用范圍;彎沉測試車軸載的要求;貝克曼梁彎沉儀組成。
掌握:貝克曼梁法測試彎沉的步驟與計算。
⑶回彈模量試驗檢測方法
理解:貝克曼梁法測試回彈模量的目的、適用范圍與試驗步驟;承載板法測試回彈模量的目的與適用范圍。
熟悉:回彈模量的常用測試方法。
掌握:承載板法測試回彈模量的步驟與要點。
⑷水泥混凝土路面芯樣劈裂強度試驗方法
熟悉:水泥混凝土路面芯樣劈裂強度試驗步驟與要點。
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芯樣檢查內容。
⑸平整度試驗檢測方法
理解:顛簸累積儀(VBI)與國際平整度指數(IRI)相關關系的建立;車載式顛簸累積儀法的適用范圍、儀器設備、試驗結果處理及注意事項。
熟悉:平整度的概念、常用檢測設備及指標;3m直尺測定法、連續式平整度儀法的適用范圍、儀器設備、試驗結果處理及注意事項。
掌握:3m直尺測定法、連續式平整度儀法的測試步驟。
⑹路面抗滑性能試驗檢測方法
理解:路面抗滑性能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路面抗滑性能的測試方法與原理;橫向力系數測定車的適用范圍、設備要求、測定步驟及其測試數據處理。
熟悉:手工鋪砂法、擺式儀法的適用范圍;擺式儀測定擺值的溫度修正;路面抗滑性能檢測中應注意的問題。
掌握:手工鋪砂法的試驗與計算;擺式儀測試中橡膠片的要求;擺式儀測試的試驗步驟與要點。
⑺路面結構層厚度試驗檢測方法
理解:常用路面結構層厚度檢測方法及其適用范圍。
熟悉:挖坑法、鑽芯取樣法檢測厚度的要點。
掌握:挖坑、鑽孔的填補要點。
⑻瀝青路面滲水性能檢測方法
理解:瀝青路面滲水系數概念。
熟悉:瀝青路面滲水試驗的目的和適用范圍。
掌握:瀝青路面滲水試驗步驟與要點。
⑼CBR值現場檢測技術
理解:路基填料CBR值要求;長桿貫入CBR間接推演算法。
熟悉:土基現場CBR值測試方法。
⑽彎沉檢測新技術
理解:自動彎沉儀和落錘式彎沉儀的工作原理。
⑾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檢測新技術與路面雷達測試系統
理解:激光路面平整儀;摩擦系數測定設備;激光構造深度儀;路面雷達測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