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神經受傷後最好治療方法

神經受傷後最好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4-07-12 13:57:01

如何醫治腓總神經損傷

腓總神經損傷一般治療
一、治療
注意預防,如上石膏或夾板前在腓骨頭後加用襯墊保護,腘窩或腓骨頭處手術時應防止腓總神經損傷。腓總神經損傷應盡早治療,多數可通過神經直接吻合進行修復,如果神經缺損過大,可考慮選用自體腓腸神經移植修復。臨床治療表明,傷後3個月以內手術的效果最好。閉合性腓總神經傷盡管有自行恢復的可能,但也應盡早手術探查,行松解術、吻合術或神經移植術,如無恢復,可轉移脛後肌或行三關節融合術,以改善功能。感覺障礙不在負重區,可不處理。
1.腓總神經的顯露
(1)腘窩部腓總神經的顯露:俯卧體位,患肢稍墊高。
①切口:自股後腓骨頭上約8cm處,沿股二頭肌內緣,由下外經腓骨頭後方,轉向腓骨頸前下,長約12cm。必要時可延長切口。
②切開筋膜:在股二頭肌內側深部游離出腓總神經,用橡皮條輕輕牽引,繼續向遠側游離,至腓骨頭後外稍下。必要時在此處分離出腓總神經淺支與深支。
(2)小腿部腓深神經的顯露:體位,仰卧位。
①切口:沿脛骨前肌外緣切開,其部位及長度視需要而定。
②沿切口線切開深筋膜,於脛骨前肌與長伸肌之間分離,顯露脛前動脈,靜脈緊貼於動脈旁,腓深神經位於動脈外側。
2.脛後肌腱轉移糾正足下垂畸形 轉移脛後肌腱至足背以代替伸肌功能,有經脛腓骨骨間膜孔轉移和經脛骨前內側皮下轉移兩種方法。
仰卧體位,手術步驟如下:
(1)足背內側緣舟骨結節處做一長2~3cm之縱行切口,顯露及游離脛後肌腱,於緊靠其止點處連同骨膜一起切下。
(2)於小腿下1/3內側、脛骨後緣後方做一長5~6cm之S形切口,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深筋膜,顯露及游離脛後肌腱,將其遠段由此切口抽出。注意勿損傷該肌後面的脛後神經血管束。
(3)於足背正中相當於外側楔狀骨處做一長2~3cm之縱切口,顯露楔狀骨,剝離骨膜後用手鑽向足底方向鑽一骨洞。
(4)在足背切口與小腿內側切口之間做一皮下隧道,將脛後肌腱經皮下隧道拉至足背切口。此時即可縫合足背內側切口及小腿內側切口。
(5)使足背屈至80°位,用拉出鋼絲法將脛後肌腱末端縫合固定於外側楔狀骨的骨洞內。縫合固定時肌腱要保持適當張力。縫合足背正中切口。
(6)術後用短腿石膏固定於上述位置,6周後去除石膏及拔除固定鋼絲,開始功能訓練。
二、預後
術後神經功能恢復可能不滿意,但脛後肌肌腱轉移術,可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神經受傷後最好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食品定期檢測方法 瀏覽:353
250x7x4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27
水中望天的正確方法 瀏覽:497
空氣過敏治療方法 瀏覽:486
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問題 瀏覽:73
風的遙感測量方法 瀏覽:883
手術器械常用的滅菌方法是什麼 瀏覽:796
手壓塑料泵使用方法 瀏覽:45
排列三的正確分析方法 瀏覽:744
實體鑒別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123
如何用簡單方法測試電阻 瀏覽:406
西裝衣架上的褲夾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935
資料分析平均數化簡方法 瀏覽:936
可可豆粉的食用方法 瀏覽:225
一絲不苟的教學方法 瀏覽:956
阻力帶練大腿的鍛煉方法大全 瀏覽:682
手機缺點解決方法 瀏覽:83
船舶水尺水線測量方法 瀏覽:521
雙贏談判技巧和方法 瀏覽:244
解決疲勞駕駛的最主要的有效方法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