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方面有哪些施工方法
土建與水電全套計算規則 一、平整場地:建築物場地厚度在±30cm以內的挖、填、運、找平。 1、平整場地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定額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外牆外邊線每邊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積計算。 2、平整場地計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場地工程量;A———建築物長度方向外牆外邊線長度;B———建築物寬度方向外牆外邊線長度;S底———建築物底層建築面積;L外———建築物外牆外邊線周長。 該公式適用於任何由矩形組成的建築物或構築物的場地平整工程量計算。 二、基礎土方開挖計算 開挖土方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挖基礎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基礎墊層底面積乘挖土深度計算。 (2)、定額規則:人工或機械挖土方的體積應按槽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槽底面積應以槽底的長乘以槽底的寬,槽底長和寬是指基礎底寬外加工作面,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2、開挖土方計算公式: (1)、清單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 (2)、定額規則:基槽開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寬度;C———工作面寬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長度。. 其中外牆基槽長度以外牆中心線計算,內牆基槽長度以內牆凈長計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開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體積;A—基坑上口長度;B———基坑上口寬度;a———基坑底面長度;b———基坑底面寬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體積=基槽(坑)挖土體積-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建(構)築物被埋置部分的體積。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構)築物被埋置部分的體積一般包括墊層、牆基礎、柱基礎、以及地下建築物、構築物等所佔體積 2、室內回填土體積=主牆間凈面積×回填土厚度-各種溝道所佔體積 主牆間凈面積=S底-(L中×牆厚+L內×牆厚) 式中:底———底層建築面積;L中———外牆中心線長度;L內———內牆凈長線長度。 回填土厚度指室內外高差減去地面墊層、找平層、面層的總厚度,如右圖: 四、運土方計算規則及公式: 運土是指把開挖後的多餘土運至指定地點,或是在回填土不足時從指定地點取土回填。土方運輸應按不同的運輸方式和運距分別以立方米計算。 運土工程量=挖土總體積-回填土總體積 式中計算結果為正值時表示余土外運,為負值時表示取土回填。 五、打、壓預制鋼筋混凝土方樁 1、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樁的體積,按設計樁長以體積計算,長度按包括樁尖的全長計算,樁尖虛體積不扣除。計量單位:m3,體積計算公式如下: V=樁截面積×設計樁長(包括樁尖長度) 2、送鋼筋混凝土方樁(送樁):當設計要求把鋼筋砼樁頂打入地面以下時,打樁機必須藉助工具樁才能完成,這個藉助工具樁(一般2~3m長,由硬木或金屬製成)完成打樁的過程叫「送樁」。計算方法按定額規定以送樁長度即樁頂面至自然地坪另加0.5米乘以橫截面積以立方米計算,計量單位:m3,公式如下: V=樁截面積×(送樁長度+0.5m) 送樁長度——設計樁頂標高至自然地坪。 3、接樁:接樁是指按設計要求按樁的總廠分節預制運至現場先將第一根樁打入將第二根樁垂直吊起和第一根樁相連後再繼續打樁 硫磺膠泥按樁——計量單位:m2;按樁截面積 電焊接樁——計量單位:t ;按包角鋼或包鋼板的重量。 六、打、壓預應力鋼筋砼管樁 按設計樁長以體積計算,長度按包括樁尖的全長計算,樁尖虛體積不扣除,管樁的空心體積應扣除,管樁的空心部分設計要求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時,應另行計算。計量單位:m3,體積計算公式如下: V=樁截面積×設計樁長(包括樁尖長度) 樁內灌芯工程量計算,計量單位:m3 V=管樁樁孔內徑截面積×設計灌芯深度 七、灌注樁 (1)打孔沉管灌注樁單打、復打:計量單位:m3 V=管外徑截面積×(設計樁長+加灌長度) 設計樁長——根據設計圖紙長度如使用活瓣樁尖包括預制樁尖,使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尖則不包括 加灌長度——用來滿足砼灌注充盈量,按設計規定;無規定時,按0.25m計取。 (2)、夯擴樁:計量單位:m3 V1(一、二次夯擴)=標准管內徑截面積 ×設計夯擴投料長度(不包括預制樁尖) V2(最後管內灌注砼)=標准管外徑截面積 ×(設計樁長+0.25) 設計夯擴投料長度——按設計規定計算。 (3)鑽孔混凝土灌注樁 成孔工程量,計量單位:m3 鑽土孔V=樁徑截面積×自然地面至岩石表面的深度; 鑽岩孔V=樁徑截面積×入岩深度度 混凝土灌入工程量,計量單位:m3 V=樁徑截面積×有效樁長,有效樁長設計有規定按規定,無規定按下列公式: 有效樁長=設計樁長(含樁尖長)+樁直徑 設計樁長——樁頂標高至樁底標高 基礎超灌長度——按設計要求另行計算。 泥漿運輸工程量:計量單位:m3,工程量按成孔工程量計取。 八、人工挖孔樁 (1)、人工挖孔工程量:計量單位:m3 V(人工挖土)=護壁外圍截面積×成孔長度 成孔長度——自然地坪至設計樁底標高 V(淤泥、流砂、岩石)=實際開挖(鑿)量 (2)磚、混凝土護壁及灌注樁芯混凝土工程量:計量單位:m3 工程量按設計圖示尺寸的實體積 九、水泥攪拌樁、粉噴樁,以立方米計算 V=(設計樁長+500MM)×設計樁截面面積(長度如有設計要求則按設計長度)。雙軸的工程量不得重復計算,群樁間的搭接不扣除。 十、長螺旋或旋挖法鑽孔灌注樁,以立方米計算 V=(設計樁長+500MM)×設計樁截面面積或螺旋外徑面積(長度如有設計要求則按設計長度)。 十一、基坑錨噴護壁成孔及孔內注漿。 按設計圖紙以延長米計算 十二、護壁噴射混凝土 按設計圖紙以平方米計算。 十三、磚基礎計算規則 1、基礎與牆身(柱身)的劃分: (1)基礎與牆(柱)身使用同一種材料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 室內設計地面為界),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柱)身。 (2)基礎與牆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於設計室內地面﹢300MM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超過﹢300MM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分界線。 (3)磚、石圍牆,以設計室外地坪為界線,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 2、磚基礎的計算方法(計價表規則) (1)磚基礎不分牆厚和高度,按圖示尺寸以m3計算。其中基礎長度:外牆牆基按外牆的中心線計算;內牆牆基按內牆基最上一步的凈長線計算。 (2)不扣除的部分:基礎大放腳T形接頭處的重疊部分,嵌入基礎內的鋼筋、鐵件、管道、基礎防潮層、單個面積在0.3m2以內孔洞所佔體積,但靠牆暖氣溝的挑檐亦不增加。附牆垛基礎寬出部分體積應並入基礎工程量內。 (3)應扣除的部分:嵌入基礎內的鋼筋砼柱樑板和地圈樑的體積 (4)磚基礎大放腳的工程量計算:常用磚基礎一般為定型的階梯形式,每個台階以固定尺寸向外層層疊放出去,俗稱大放腳基礎。根據大放腳的斷面形式分為:等高式大放腳和間隔式大放腳。為了簡便磚大放腳基礎工程量的計算,可將放腳部分的面積折成相等牆基斷面的面積。一般情況,我們可以先從折算表中查出折算高,再去計算增加斷面。 大放腳計算公式為:大放腳基礎工程量=基礎長度×牆基厚度×(基礎高度+折算高度) 十四、磚砌實砌牆體工程量計算規則 1、計算方法及公式:應區分不同牆厚和砌築砂漿種類以m3計算。牆體體積=(牆體長度×牆體高度-門窗洞口面積)×牆厚-嵌入牆體內的鋼筋砼柱、圈樑、過梁體積+磚垛、女兒牆等體積 2、應扣除部分:門窗洞口、過人洞、空圈,嵌入牆身的鋼筋砼柱(如GZ)、梁(GL、QL等), 鋼筋磚過梁,暖氣包壁龕等的體積。 不扣除部分:梁頭,內外牆板頭,檁木,墊木, 木楞頭,沿椽木,木磚、門窗走頭,磚牆內的加固鋼筋,木筋,鐵件,鋼管,每個在0.3m2以下孔洞等所佔體積。 不增加部分:凸出牆面的窗檯虎頭磚,壓頂線,山牆泛水,煙囪根,門窗套,三皮磚以內的腰線和挑檐等體積; 3、牆體長度的確定:外牆長度按外牆的中心線計算,內牆長度按內牆的凈長線計算。 4、牆身高度的確定 (1)、外牆牆身高度 ①坡屋面無檐口天棚者算至牆中心線屋面板底,如圖1,無屋面板,算至椽子頂面,如圖2。 ②有屋架、且室內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另加200mm;無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加300mm,如圖3。 ③有現澆鋼筋混凝土平板樓層者,應算至平板底面。 (2)、內牆牆身高度 ①位於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見圖4 ②無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20mm。見圖5 ③有鋼筋砼樓板隔層者,算至板底面。有框架梁時,即框架結構的填充牆,應算至框架梁底面。 (3)、內、外山牆牆身高度按其平均高度計算。見圖6。女兒牆高度從外牆梁板上表面算至女兒牆頂面(如有混凝土壓頂時算至壓頂下表面) 十五、框架結構填充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框架間砌體,以框架樑柱間的凈空面積乘以厚度計算。框架外表鑲貼磚部分,應並入框架間砌體工程量內計算 十六、空花牆、空斗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空花牆按外形尺寸以m3計算,空花部分不扣除,空花牆外有實砌牆,其中的實砌部分以m3另行計算。空斗牆按外形尺寸以m3計算。空斗部分不扣除 十七、磚砌圍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磚砌圍牆以設計圖示長度乘以高度以立方米計算;圍牆高度為設計室外地坪至磚頂面。磚頂面為如有磚壓頂者,算至壓頂頂面;如無壓頂者,算至圍牆頂面;如為混凝土壓頂則算至壓頂底面。 十八、多孔磚牆、空心磚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按圖示厚度以m3計算,不扣除其孔、空心部分的體積。 十九、砌塊砌體工程量計算規則 加氣砼牆、硅酸鹽砌塊牆、小型空心砌塊牆等,按圖示尺寸以m3計算,砌塊本身空心部分體積不予扣除。按設計規定需要鑲嵌磚砌體部分,已包含在定額內,不另計算。 二十、垃圾道、煙道、通風道、附牆煙囪等工程量計算規則 按外形體積計算,並入所依附的牆體體積內。不扣除每一孔洞橫截面在0.1m2以下的體積,但孔洞內抹灰的工程量也不增加 二十一、磚柱工程量計算規則 按實砌體積以m3計算,柱基礎套用相應基礎項目。 二十二、其他砌體工程量計算規則 (1)、磚砌台階(不包括梯帶)按水平投影面積以平方米計算。 (2)、磚砌門蹲、房上煙囪、地壟牆、水槽、水池腳、垃圾箱、台階面上矮牆、花台、煤箱、垃圾箱、容積在3立方米內的水池、大小便槽包括踏步、陽台欄板等按實砌體積,以m3計算,套用小型砌體項目。 (3)、地溝:磚砌地溝部不分牆身和牆基,應將其體積合並以立方米計算。 (周峰 供稿)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二十三、鋼筋工程量計算步驟 (1)、確定構件砼的強度等級和抗震級別;(2)、確定鋼筋保護層的厚度;(3)、計算鋼筋的錨固長度La,抗震錨固長度Lae,鋼筋的搭接長度Ll,抗震搭接長度Lle;(4)、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和重量(5)、按不同直徑和鋼種分別匯總現澆構件鋼筋重量(6)、計算或查用標准圖集確定預制構件鋼筋重量;(7)、按不同直徑和鋼種分別匯總預制構件鋼筋重量 二十四、鋼筋工程量基本計算規則及公式 (1)、計算規則:鋼筋工程量應區分不同鋼筋類別、鋼種和直徑分別以噸(t)計算其重量。 (2)、計算公式:鋼筋工程量=鋼筋下料長度(m)×相應鋼筋每米重量(kg/m) 式中:鋼筋下料長度(m) =構件圖示尺寸-砼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增加長度+彎起鋼筋彎起部分的增加長度-量度差(鋼筋彎曲調整值)+圖中已經註明的搭接長度 (3)、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搭接長度的,按規定搭接長度計算;自然接頭損耗及下料損耗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得另計。鋼筋的電渣壓力焊、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二十五、梁的鋼筋計算規則及公式 1、單跨梁鋼筋的計算公式:直鋼筋凈長=L-2C;彎起鋼筋凈長=L-2C+2×0.414(0.268或0.577)×彎起高度;彎起鋼筋兩端帶直鉤凈長=L-2C+2×0.414(0.268或0.577)×彎起高度+2×(梁高-保護層厚度×2); 2、多跨梁鋼筋的計算公式 (1)、首跨鋼筋的計算:上部貫通筋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端支座負筋長度=設計構造長度+端支座錨固值;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2)、中間跨鋼筋的計算: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兩邊跨設計構造長度+中間支座值;(3)、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 d)×2+(梁高-2×保護層+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數=(梁凈長-100MM)/設計間距+1,加密區另計。 (4)、腰筋、拉筋、吊筋應按構造要求計算其長度。 二十六、現澆板鋼筋的計算方法與公式 現澆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 、分布筋、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1)、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板凈長-100MM)/布筋間距+1 (2)、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3)、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4)、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二十七、現澆鋼筋混凝土柱鋼筋的計算方法與公式 (一)、基礎層:柱主筋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設計構造要求長度 (二)、中間層:柱縱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三)、頂層: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應根據規范設計要求計算其長度。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 (四)、柱箍筋:、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二十八、混凝土墊層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條形基礎砼墊層計算公式 外牆條基砼墊層體積=外牆條形基礎砼墊層的中心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內牆條基砼墊層體積=內牆條形基礎砼墊層的凈長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2、整板基礎、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二十九、混凝土基礎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條形基礎工程量計算及公式 外牆條形基礎的工程量=外牆條形基礎中心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內牆條形基礎的工程梁=內牆條形基礎凈長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注意:凈長線的計算應砼條形基礎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層凈長線計算 2、滿堂基礎工程量計算及公式 滿堂基礎工程量=滿堂基礎底面積×滿堂基礎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稜台體積 3、獨立基礎( 砼獨立基礎與柱在基礎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礎: V=長×寬×高 (2)階梯形基礎: V=∑各階(長×寬×高) (3)截頭方錐形基礎: 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礎上部稜台體積,V2——基礎下部長方體體積,h1——稜台高度,A、B——稜台底邊長寬,ab——稜台頂邊長寬,h2——基礎下部長方體高度
2. 地下工程施工方法有哪些
1、暗挖法,即不挖開地面,採用在地下挖洞的方式施工。礦山法和盾構法等均屬暗挖法。
2、沉管法是預制管段沉放法的簡稱,是在水底建築隧道的一種施工方法。現已成為水底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用這種方法建成的隧道稱為沉管隧道。
3、頂管法是指隧道或地下管道穿越鐵路、道路、河流或建築物等各種障礙物時採用的一種暗挖式施工方法。
4、新奧法是應用岩體力學理論,以維護和利用圍岩的自承能力為基點,採用錨桿和噴射混凝土為主要支護手段,及時的進行支護,控制圍岩的變形和鬆弛,使圍岩成為支護體系的組成部分,並通過對圍岩和支護的量測、監控來指導隧道施工和地下工程設計施工的方法和原則。
地下建築具有顯著的不同於地上建築的特徵。
1、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密閉性;
2、具有良好的抗災和防護性能;
3、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4、地下工程施工困難,工期一般較長,一次性投資較高。
5、使用時須充分考慮人的心理狀況;對通風乾燥要求較高。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地下工程
3.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哪些方法
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DBB模式):即設計-招標-建造(Design-Bid-Build)模式。該管理模式在國際上最為通用,世行、亞行貸款項目及以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合同條件為依據的項目均採用這種模式。
CM模式:又稱階段發包方式,業主在項目開始階段就僱用施工經驗豐富的咨詢人員即CM經理,參與到項目中來,負責對設計和施工整個過程的管理。
設計—建造方式:(Design-BuildMethod)就是在項目原則確定後,業主只選定唯一的實體負責項目的設計與施工,設計─建造承包商不但對設計階段的成本負責,而且可用競爭性招標的方式選擇分包商或使用本公司的專業人員自行完成工程,包括設計和施工等。
交鑰匙方式:(TurnKeyMethod)是一種特殊的設計─建造方式,即由承包商為業主提供包括項目可行性研究、融資、土地購買、設計、施工直到竣工移交給業主的全套服務。
建造─運營─移交方式(BOT模式) :建造─運營─移交方式(Build-Operate-Transfer)簡稱BOT方式。
項目承包模式 (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or):簡稱PMC模式。即業主聘請專業的項目管理公司,代表業主對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進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管理和服務。
4. 工程項目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做好項目管理
做好對項目的細節管理
首先要對數據敏感,對信息及時進行收集和梳理,實行預控和總控,要有很強的前瞻性和可預見性; 其次就是加強對合同和流程進行控制,特別是對人的控制;再次就是對業主、對外部( 監理、設計、地方) 、對協作單位、對內部的控制和管理; 最後就是對資源控制,對結構進行控制,什麼時候都要保證結構穩定為第一。對項目管理要頭腦非常清楚,資源配置要匹配,要一一對應; 模塊化邊界要清晰,授權及指令要明確具體。對點、線、面、體的資源要進行總控,對上、對下平行也要進行總控,特別是對上平行的,一旦出去就無法可控的必須加強審核,如對上的相關數據、報表等。
如何做好項目創新管理
在項目管理上要講究陰陽( 陰性資源和陽性資源) 平衡,要相生相剋。創新要講規矩,不能亂創,記得以前有個項目介紹管理創新時說"他們項目連續剛構懸澆節段施工為了趕工期進行創新管理達到 2. 5d 就進行預應力張拉,施工速度可以達到每 4d 施工一個節段。"如果這也拿出來作為施工管理創新經驗來談,肯定是無知者無畏,估計 2 年後該橋就會成為跨中嚴重下撓的一個新建的危橋。項目創新管理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和結果。
如何做好企業轉型升級
項目→項目管理→企業管理→產業鏈→轉型升級,提升管理水平,這是一個循序遞進的管理和管理提升過程。有了項目,才能談項目管理,談企業管理,然後才能形成產業鏈,和實現轉型升級。企業轉型、升級只能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之路,依靠科技、效率和內涵提升管理水平。
工程項目管理的協調工作
加強項目部各層面的溝通是做好項目協調的必要手段和方法。
溝通可以是思想交流,也可以是施工技術交流、工作上的支持和幫助,還可以是其他方面個交流,總之,溝通是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種障礙的最基本方法。多年的事實證明,溝通是實現和諧工作氛圍最有效的一種手段。任何組織和個人發生爭執或矛盾後,只有通過溝通才能實現和解,通過溝通不但可以解決各種協調問題
如,施工技術問題、施工過程和方法、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對項目管理方法和施工程序中的矛盾、困難和不一致等,而且還可以解決相關人員心理行為的障礙和爭執。對於項目來說,項目經理部內部情況溝通的好壞,是測定項目管理效果的最好尺度,項目目標能否成功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項目經理部能否成功地進行溝通,即能否成功地做好協調工作。
要盡力控制爭執。
由於每個人的思想道德觀念的差異、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差異、以及對問題的出發點不同等原因,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爭執現象時有發生,尤其是在項目施工過程中,爭執現象無時不在,這就要求項目部的各級領導要掌握控制好爭執事態的擴大,要及時協調好出現的各種爭執。協調還要講究技巧,特別是對於爭執的處理更要講究藝術,必須使爭執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對於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本著多協商少爭執的原則,通過協商平衡來滿足各方面的利益,從而達到和諧的目的。
通常情況下對於不影響項目管理大局的爭執,應採取策略引導爭執者或者說服雙方向對方作適當妥協或非原則性讓步,避免爭執擴大化;對於涉及雙方共同利益的爭執可採取互遷互讓,加大合作面進而形成利益互補或利益共同體,從而化解爭執;對於利益沖突性較大的爭執或問題比較突出的爭執,在協商和調解都無效的情況下,應及時提交上級領導裁決,或當機立斷採取行政裁決的方式解決,或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另外,在必要的情況下,對於一些目標不明或方法難以確定的問題,有時要有意識的引起爭執,通過爭執進行討論和溝通,使認識一致,從而得到最佳協調解決方案。
怎樣管理好工程項目
第一、徹底落實項目經理責任制的管理方法:項目經理負責制是目前國際上項目管理的主要形式之一。要把選准項目經理,建好項目管理層,作為工程項目管理的「龍頭」來抓。項目經理選用後,要對其制定項目經理任用制度,健全項目經理管理制度,明確項目經理的責、權、利、險,提前制止或預防不良現象發生。
第二、注重項目團隊的建設:項目經理負責制的推行能否取得應有的成效,不僅取決於項目經理個人,還取決於是否有一個強有力的項目團隊。確保項目目標高質量的實現,還取決於是否能有一個高效的項目團隊。項目經理固然是項目團隊中的核心人物,但他的工作還需要整個項目團隊的緊密配合。項目經理確定後,一般由項目經理親自選拔和配置項目團隊的隊員,這樣才能保證項目團隊內部的溝通和協調,使項目團隊向高效率發展。
第三、管理應該從項目實現目標的評估、承包合同的簽訂做起:任何一個項目的實施無外乎圍繞「質量、進度、成本、安全、環保」五大要素進行。這些要素實現目標的目標值的制定,都要在工程項目實施前進行現場實際項目評估後進行科學制定。我們把它看做是堵塞項目管理失敗第一道關口。其方法就是要成立專門的領導評估和測算小組,有專人負責,有科學的評估、測算指標體系,在思想上與實踐上切實把項目評估、測算認真來抓好做好。制定好項目實現目標之後與項目經理簽訂承包經營合同,委派有工程管理經驗的主管會計。從而可以在項目項目運行中的進行監督、檢查、指導和考核。
5. 工程分析方法有哪些
原發布者:xxkdrs
常用的質量統計分析方法常用的數理統計方法有七種,包括分層法、排列圖法、因果分析圖法、相關圖法、統計分析表法、直方圖法和控制圖法。1.分層法(又稱分類法)。分層法是將收集來的數據根據不同的目的,按其性質、來源、影響因素等加以分類和分層進行研究的方法。它是分析影響質量原因的一種重要方法。它的作用是,可以使雜亂的數據和錯綜復雜的因素系統化、條理化,從而找到主要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分層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分清責任找出原因。應用分層法研究影響質量因素時,可先對操作者、機器、材料、方法、測量、環境和時間等方面進行分層,然後在小范圍內再分層。2.排列圖法。排列圖法又稱主次因素分析圖法。它是找出影響產品質量主要因素的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圖11-4金筆不合格原因排列圖排列圖是根據"關鍵的少數和次要的多數"的原理而製作的。也就是把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或項目,按其對質量影響程度的大小,順序排列起來,就形成排列圖。它的作用是能從多因素中找出關鍵因素,從而確定從何處人手解決問題。其結構是由兩個縱坐標、一個橫坐標,幾個直方形和一條曲線所組成。左縱坐標表示產品頻數(產品出現的次數),即不合格品體數;右縱坐標表示頻率(產品出現的次數和總的次數之比),即不合格品累計百分數;橫坐標表示影響產品質量的各個因素或項目,按影響質量程度的大小從左至右依次排列;每個直方形的高度表示該因素影響的大小;曲線上每點的高
6. 工程施工方法有哪些
施工組織設計(2013.12.15)
井點降水施工方案(2013.12.20)
地下車庫土方施工方案(2013.12.20)
基坑開挖施工方案(2013.12.20)
臨時用水施工方案(2013.12.20)
臨時用電施工方案(2013.12.20)
文明環境施工方案(2013.12.20)
臨時消防施工方案(2013.12.20)
質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2013.12.20)
測量放線施工方案(2013.12.21)
褥墊層施工方案(2014.2.28)
基礎筏板混凝土施工方案(2014.3.20)
鋼筋施工方案(2013.12.20)
模板施工方案(2013.12.20)
混凝土施工方案(2013.12.20)
防水施工方案(2014.3.5)
7. 工業工程方法有哪些
工業工程涵蓋范圍比較廣,方法也非常多。
簡單的說就是工業工程七大手法八大浪費:
(1)防止錯誤法(Fool-Proof) 防錯法:如何避免做錯事,使工作第一次就能做好的精神能具體實現。
(2)動作改善法(動作經濟原則) 動改法 :改善人體動作方式,減少疲勞使工作變為更舒適、更有效率。
(3)5×5W1H法(5×5何法) 五五法:借著質問的記考來發掘出改善的構想。
(4)雙手換做法(左右手法) 雙手法:研究人體雙手在工作的過程中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
(5)人機配合法(多動作法) 人機法:研究探討操作人員與機器工作的過程,藉以發掘出可以善的地方。
(6)流程程序 法流程法:研究探討牽涉到幾個不同工作站或地點之流動關系,藉以發掘出可以改善的地方。
(7)工作抽查法 抽查法:借著抽樣觀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問題的真相。
2. 八大浪費
(1)不良、修理的浪費
所謂不良、修理的浪費,指的是由於工廠內出現不良品,需要進行處置的時間、人力、物力上的浪費,以及由此造成的相關損失。這類浪費具體包括:材料的損失、不良品變成廢品;設備、人員和工時的損失;額外的修復、鑒別、追加檢查的損失;有時需要降價處理產品,或者由於耽誤出貨而導致工廠信譽的下降。
(2)加工的浪費
加工的浪費也叫過分加工的浪費,主要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是多餘的加工和過分精確的加工,例如實際加工精度過高造成資源浪費;第二是需要多餘的作業時間和輔助設備,還要增加生產用電、氣壓、油等能源的浪費,另外還增加了管理的工時。
(3)動作的浪費
動作的浪費現象在很多企業的生產線中都存在,常見的動作浪費主要有以下12種:兩手空閑、單手空閑、作業動作突然停止、作業動作過大、左右手交換、步行過多、轉身的角度太大,移動中變換「狀態」、不明技巧、伸背動作、彎腰動作以及重復動作和不必要的動作等,這些動作的浪費造成了時間和體力上的不必要消耗。
(4)搬運的浪費
從JIT的角度來看,搬運是一種不產生附加價值的動作,而不產生價值的工作都屬於浪費。搬運的浪費具體表現為放置、堆積、移動、整列等動作浪費,由此而帶來物品移動所需空間的浪費、時間的浪費和人力工具的佔用等不良後果。
國內目前有不少企業管理者認為搬運是必要的,不是浪費。因此,很多人對搬運浪費視而不見,更談不上去消滅它。也有一些企業利用傳送帶或機器搬運的方式來減少人工搬運,這種做法是花大錢來減少工人體力的消耗,實際上並沒有排除搬運本身的浪費。
(5)庫存的浪費
按照過去的管理理念,人們認為庫存雖然是不好的東西,但卻是必要的。JIT的觀點認為,庫存是沒有必要的,甚至認為庫存是萬惡之源。如圖1-1,由於庫存很多,將故障、不良品、缺勤、點點停、計劃有誤、調整時間過長、品質不一致、能力不平衡等問題全部掩蓋住了。
例如,有些企業生產線出現故障,造成停機、停線,但由於有庫存而不至於斷貨,這樣就將故障造成停機、停線的問題掩蓋住了,耽誤了故障的排除。如果降低庫存,就能將上述問題徹底暴露於水平面,進而能夠逐步地解決這些庫存浪費.。
(6)製造過多過早的浪費
製造過多或過早,提前用掉了生產費用,不但沒有好處,還隱藏了由於等待所帶來的浪費,失去了持續改善的機會。有些企業由於生產能力比較強大,為了不浪費生產能力而不中斷生產,增加了在製品,使得製品生產周期變長、堆放製品的空間變大,還增加了搬運、堆積的浪費。此外,製造過多或過早,會帶來龐大的庫存量,利息負擔增加,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貶值的風險。
(7)等待的浪費
由於生產原料供應中斷、作業不平衡和生產計劃安排不當等原因造成的無事可做的等待,被稱為等待的浪費。生產線上不同品種之間的切換,如果准備工作不夠充分,勢必造成等待的浪費;每天的工作量變動幅度過大,有時很忙,有時造成人員、設備閑置不用;上游的工序出現問題,導致下游工序無事可做。此外,生產線勞逸不均等現象的存在,也是造成等待浪費重要原因。
(8)管理的浪費
管理浪費指的是問題發生以後,管理人員才採取相應的對策來進行補救而產生的額外浪費。管理浪費是由於事先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問題,科學的管理應該是具有相當的預見性,有合理的規劃,並在事情的推進過程中加強管理、控制和反饋,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管理浪費現象的發生
其他工業工程專業學生應該掌握的方法有:
例如基礎工業工程的方法:防呆法、動作分析法、流程程序法、5W1H、作業分析、時間研究
質量管理方面:檢查表、直方圖、排列圖、KJ法、樹圖、控制圖分析法、6西格瑪分析、DIMAC,質量功能展開,故障模式與影響分析等等
運籌學方面: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表上作業法、動態規劃法、統籌法等
生產計劃與控制方面:庫存分析模型,排隊論模型等
系統工程方面:層次分析法,決策樹分析
精益生產方面:豐田生產方式、5s技術、看板管理、TPM、零庫存、價值流圖分析、生產線平衡、拉式系統等等。
8. 公路工程基本施工方法有哪些
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水平分層填築法。縱向填築法,豎向填築法和混合填築法2:1水平分層填築法填築時按照橫斷面全寬分成水平層次逐層向上填築,是路基填築的常用方法,3:2縱向分層填築法。常用於地面縱坡大於1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