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玉米棒菌菇種植方法

玉米棒菌菇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4 02:53:18

1. 菌菇的種植技術

1、菇房准備
在種植蘑菇的時候那麼就需要准備好菇房的建設,而現在比較常見的菇房也就是大棚搭建。菇房一般會選在地勢較高的地方,但總體要比較平坦,周圍比較空闊,通透性好。大棚要選用散射光材質的,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這樣方便沖洗。在菇房內要設好菇床,可木製、可鐵制、還可磚砌。最後就是要留有窗戶或者是卷簾,這樣可以增強通透性。

2、養料堆制
蘑菇種植養料的配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養料的主要成分是家畜糞便、麥草、麩皮、稻草、玉米桿等,一般在七月份左右的時候開始進行養料的堆制。我們需要阿靜糞便曬干、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斷,然後混合適量的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再按照一層草料一層糞便的堆起來進行發酵。一般每隔三四天就需要翻一次堆,大概半個月後就差不多可以了。

3、消毒殺菌
養料堆制完成之後,我們首先需要將菇房進行一次徹底的消毒殺菌,然後將養料搬入菇房中,在菇床上鋪好。然後將菇房的門窗關閉,將室內的溫度調高到六十度左右,三個小時之後,將溫度調低到五十度左右,維持這個溫度一周,讓養料徹底的發酵。而且在這個發酵的過程中,還能對養料進行消毒殺菌,使養料中留下來的都是有益的微生物,這對蘑菇的生長有很大好處。

4、接種覆土
等到養料的溫度降低到二十五度左右的時候,這時就可以進行蘑菇接種了。我們要將養料在菇床上整平,每個菇床上養料的厚度要達到十五厘米左右。然後採用的穴播的方式進行接種,每株間的間隔大概是十厘米左右。如果想要提高它的發菌速度,那麼可以盡量播密一些。接種之後需要保持養料的濕度,並且要增加菇房的通透性。最後將細肥土均勻的覆蓋在養料上面,即可等待發菌。

5、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是蘑菇種植中最關鍵的一步,它關繫到蘑菇的出菇情況也就是蘑菇的產量和質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分管理和溫度管理。我們要保持養料的濕度,在出菇初期濕度一般是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後期慢慢的恢復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左右即可,在澆水的時候,我們要遵循少量勤澆的原則。出菇房在發菌期間的溫度最好是保持在十度到十八度左右,在出菇期將溫度調高到二十到二十八度左右,這樣可以加快出菇的速度。等到蘑菇長到一定大小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採收了。

2. 玉米芯蘑菇種植技術

摘要 首先,需要配料,配料分別是:玉米芯百分之80、麥麩百分之18、石膏粉百分之1、白糖百分之1、磷酸二氫鉀百分之0.3、清水百分之130。然後按照配方比例攪拌,推成堆悶2個小時,攪拌之後的水分達到百分之60左右就可以了,這里有個測量方法,就是用手抓起一把,使勁握,只要不從手指縫里流水珠,就算配好了!

3. 怎樣用玉米芯養蘑菇

玉米芯栽培平菇的效果良好。選擇無霉爛、乾燥的玉米芯打碎成小塊,在石灰水中,即pH值為9~10,浸泡1天,並在水中加入1%的硫酸銨,1%的過磷酸鈣,然後撈起過濾,再加入2%的磷肥,0.5%的素尿,3%的石膏粉,充分拌均勻。

播種時可採取"三種兩料法"栽培。平菇菌種用種量一般為栽培料的10%左右。先用新農膜鋪墊作底,撒上一薄層平菇菌顆粒種,種量是總用量的1/4。再放入一層5~7㎝玉米芯料,壓實壓緊,播種一層平菇菌種,可層播、點播、混播。

隨後再鋪上一層玉米芯栽培料,撒下剩餘的平菇菌種,壓實壓平。最後蓋上新鮮干凈無雜菌的塑料薄膜發菌大約25天。混播是用3/4的平菇菌種和玉米芯栽培料混合均勻,鋪上菌床後,再把剩餘的1/4平菇菌種撒在最上面表面,壓實壓緊壓平,蓋上塑料薄膜。發滿菌需25~30天,就可以進行通風出菇管理。一般每斤玉米芯乾料能產一斤左右的鮮平菇。

(3)玉米棒菌菇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玉米芯栽培平菇的菌種生產技術是食用菌制種,系指用人工方法培養食用菌純菌絲,它相當於農作物的種苗,沒有菌種,無法進行人工栽培,如果菌種不良,也不能取得優質高產。因此,全面掌握制種技術,把好制種技術關,是整個食用菌生產的首要環節。

食用菌制種,系指用人工方法培養食用菌純菌絲,它相當於農作物的種苗,沒有菌種,無法進行人工栽培,如果菌種不良,也不能取得優質高產。因此,全面掌握制種技術,把好制種技術關,是整個食用菌生產的首要環節。

用孢子分離、組織分離、菌絲分離得到的純菌絲轉移到試管斜面的菌種,稱為母種,也叫一級種。從試管母種擴大到廣口瓶、罐頭瓶,稱為原種,也叫二級種。原種擴大培養稱為栽培種,也叫三級種。平菇制種技術,一般普遍採用的固體菌種制種模式,分以上三級,各級菌種的制備,目的是擴大菌絲體,最後用於栽培。

4. 怎樣用玉米軸種植蘑菇

發酵料栽培平菇基本技術
一、配料; 新沂市康原食用菌研究所TEL:0516-:88939450
主料:玉米芯、玉米秸、棉籽殼、花生殼、大豆秸、稻麥草(糠)鋸末等農產品的下腳料均可作為栽培原料。任選一種或幾種混用。用量:85-90%.
輔料:麥麩:10-15%(或米糠);生石灰:1-3%(氣溫高多用,氣溫低少用);石膏粉:1%;克霉靈:0.1%;過磷酸鈣2﹪;水:140-180%。【禁加尿素、復合肥】
二、發酵:將主料與麩皮、石膏、石灰充分拌勻;克霉靈加水溶化後加入。邊加水邊翻拌,最好人在料上踩踏,以使料盡快吸收水分;加足水後再過2小時左右,用手握料,指縫有水滴滴下為適宜;春季、早秋溫度高、氣候乾燥加水多些(指縫有5-6滴水滴下);晚秋、冬季加水少些(指縫滴水2-3滴。)
然後將料堆成寬、高各1.2-1.5米,長不限的長形料堆。注意:堆料時要輕放,嚴禁拍砸料面、以免影響料堆通氣。可用直徑10-15厘米木棒在料堆插洞增加透氣。堆好後料面苫蓋草苫子,然後再蓋塑料薄膜。一般在堆料後30-40小時,料堆溫度即可升到60度左右,讓其繼續發酵,24小時後第一次翻堆。翻堆宜在中午進行,動作要快、輕,原堆上翻下、外翻內,盡量使料受熱均勻;按第一次堆形復堆,依次蓋好草苫、塑膜。約8-10小時,料溫又會升到60度,次日中午第二次翻堆;每天一次,共翻3-4次。
發酵好的培養料應呈棕褐色、有清香味、不能有酸、臭等異味;有時料表面有白點、但絕不能有長毛或黃綠色霉點。發酵好的培養料攤開晾涼至30度以下裝袋。
三、裝袋播種
用扁寬25-26cm的塑料筒截長50-52cm,一頭扎緊,先放一層菌種、裝10cm左右料,再放一層菌種、再裝料,共裝三層料,四層菌種。兩端菌種多些,中間二層菌種少些、沿袋壁放;裝料時隨裝隨壓緊:要做到兩頭緊、四周緊 中間松。扎口後用小釘在每層菌種處扎8-10個小孔通氣,然後進培養室發菌。
四、發菌
培養室及周圍環境要保持清潔,菌袋進場前,用5%石灰水刷洗牆壁、地面,乾燥後用氣霧消毒劑(2克/㎡)或甲醛(5-10毫升/㎡)加敵敵畏熏蒸滅菌、殺蟲。
氣溫28度以上,菌袋單擺;低於28度可以橫卧疊放,根據氣溫高低疊放2-5個高,發菌三天後要注意檢查菌袋溫度,每天檢查3-5次,袋錶溫度最好保持在28度以下;一旦超過,就要及時翻堆、打開門窗通風、減少堆放層數。袋內料溫高是發菌失敗的主要原因!一般20-35天,菌絲即可發滿全袋,然後轉入出菇管理。
五、出菇
菌絲滿袋3-5天,人為加大菇房內的晝夜溫差,增加菇房濕度,再過5-10天,部分袋的料表面出現密集的黑色小點,這就是平菇原基。此時要加大菇房的通風換氣,保持相對濕度85%左右,促使原基盡快發齊;及時用刀片在袋頭劃2-3道割口,以利於平菇從割口處長出。隨著平菇的不斷長大,逐步加大菇房通氣,加大濕度,噴水要少、細、勤;盡量不要把水噴到幼小菇面上。
對光照要求不高,室內或大棚內能看清報紙的光線即可滿足要求。
當菌蓋充分展開要及時採收。採收過晚,質量下降,產量減少。
一茬菇採收結束,徹底清除殘根,噴一遍營養素,復塑膜養菌5-7天,現原基後揭開塑膜,正常管理。一般可收4-6茬菇。為了充分利用原料,出二茬菇後脫膜覆土碼成菌牆或陽畦出菇,能很好地解決培養料失水與出菇的矛盾,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

5. 如何用玉米芯種植蘑菇

玉米芯種植蘑菇方法步驟
一、培養料配製 1.配方 玉米芯屑80%,麥麩18%,石膏粉和白糖各1%,磷酸二氫鉀0.3%,水130%。2.配製方法 按配方比例稱量,置拌料場地翻拌混勻,堆悶2小時,翻拌後檢查含水量65%左右,即手抓配料緊握,指縫間有水珠形成但不下滴為度。然後建堆發酵,中途翻堆2-3次。
二、裝袋滅菌 1.裝料 把發酵好的培養料分別裝入袋筒內,每袋裝下料約1公斤,濕重2公斤左右。裝緊壓實,袋筒口用線繩扎緊。 2.滅菌 將裝好的料袋放人太空滅菌包內滅菌4-5小時,或放入常壓土蒸鍋內滅菌8-10小時,冷卻至料袋手觸不燙時取出,置潔凈室內。
三、打穴接種 料袋溫度降至30℃以下趁熱接種。接種後置於15-25℃潔凈室內遮光發菌培養,7-17天翻袋1次。經50-60天培養,菌絲可長滿全袋。
四、出菇管理 菌絲滿袋後,加強通風,使苗床溫度控制在10-22℃,保持土表濕潤。經8-10天培養,菌棒上的瘤狀物逐漸分化、伸展成香菇子實體。此時需增加噴水提高空氣相對濕度85%-95%。當菇朵菌蓋伸展至5-10厘米、菌蓋邊緣未完全展開時即可採收。

6. 怎樣用玉米芯種植平菇

玉米芯種植蘑菇技術

  1. 培養料配製 1.配方 玉米芯屑80%,麥麩18%,石膏粉和白糖各1%,磷酸二氫鉀0.3%,水130%。 2.配製方法
    按配方比例稱量,置拌料場地翻拌混勻,堆悶2小時,翻拌後檢查含水量65%左右,即手抓配料緊握,指縫間有水珠形成但不下滴為度。然後建堆發酵,中途翻堆2-3次。

  2. 裝袋滅菌 1.裝料 把發酵好的培養料分別裝入袋筒內,每袋裝下料約1公斤,濕重2公斤左右。裝緊壓實,袋筒口用線繩扎緊。 2.滅菌
    將裝好的料袋放人太空滅菌包內滅菌4-5小時,或放入常壓土蒸鍋內滅菌8-10小時,冷卻至料袋手觸不燙時取出,置潔凈室內。

  3. 打穴接種 料袋溫度降至30℃以下趁熱接種。接種後置於15-25℃潔凈室內遮光發菌培養,7-17天翻袋1次。經50-60天培養,菌絲可長滿全袋。

  4. 出菇管理
    菌絲滿袋後,加強通風,使苗床溫度控制在10-22℃,保持土表濕潤。經8-10天培養,菌棒上的瘤狀物逐漸分化、伸展成香菇子實體。此時需增加噴水提高空氣相對濕度85%-95%。當菇朵菌蓋伸展至5-10厘米、菌蓋邊緣未完全展開時即可採收。

7. 幾根玉米桿就能種菌類,種植菌類需要注意什麼

怎樣使用玉米秸稈作為生產原料栽培平菇。該技術的運用相較其他技術而言,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不僅能夠有效利用玉米秸稈,使廢物再利用實現可循環,為農民群眾處理玉米秸稈提供了技術支撐,而且在當前大氣污染防控的嚴峻形勢下,能夠對農民群眾焚燒玉米秸稈這一污染空氣的不安全做法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和引導。種植平菇既有環境效益,為改進生態環境作出一定貢獻,同時也可以為種植者帶來較高的經濟回報,產生可喜的經濟效益,一舉兩得,故此應該大力發展此技術並不斷予以改進提高。

四、總結

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隨之出現的便是對生活質量的評判標準的變化,進入到這個階段,人們對於食物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變化,所選食材營養價值如何、美味與健康與否逐漸地成為大眾選擇食材考慮到的主要因素,故平菇的培養和生產也應該順應時勢,提高平菇食用價值。當前提供給食品市場的平菇一般是人工進行種植,故需要較多的勞動力,畢竟人工進行種植在產量及工作效率上較低,種植平菇的自動化技術運用得比較少,故在此方面仍需加強相關技術的開發與探索。

8. 種菌菇怎麼種植方法,菌菇的種類有哪些


二、菌菇的種類有哪些
1、菌菇種類較多,自然界菌菇的種類有12萬多種,但是可以吃的菌菇只有2000多種,常見的有香菇、金針菇、茶樹菇、雞腿菇、草菇、猴頭菇、杏鮑菇、木耳、銀耳等。作為一種可食用真菌,食用部位為子實體,即地面長出的部分。
2、可食用菌菇的營養價值較高,而且味道鮮美,特別適合用來製作各種美味的食物。在食用時,注意區分有毒品種,而且要注意清洗干凈。

9. 菌菇的種植方法

室內栽培蘑菇,要求一定的設施,如房屋、床架等。在種植過程中,培養料和土粒的搬運又大大增加了菇農的種植成本和大量人工,並且菇房由於年年種菇,房間內雜菌、害蟲的密度增大,消毒滅蟲工作稍有疏忽,會造成蘑菇減產,質量降低。近年來,國家加強了對土地的管理,要大規模發展食用菌,建設標准化的蘑菇房將會遇到較大困難。因此,將蘑菇種植由室內向室外發展成了今後大規模種植蘑菇的方向。 重慶沙坪壩區蘑菇生產基地的菇農,在專家的技術指導下,成功地在閑置的冬季稻田種植,其產量達到每平方米7~9千克,而且設施簡單,成本低,病蟲害少,降低了勞動強度和用工量。種植蘑菇後的菌渣,就地處理,又成為稻田的有機農家肥,創造了良好生態農業模式,取得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其栽培措施是:

1.選地搭棚 稻田種菇是利用水稻收獲後閑置的冬水田來種植蘑菇。當水稻在散籽後,排干稻田水,開始整地作廂有:2溝3廂式,中廂1.5米,邊廂1米,廂溝寬0.3米,深0.3米,長度10~15米;3溝兩廂式,廂寬1.5米,溝寬0.3米。作廂時,將溝中的田地挖出,壘在廂邊上,形成土埂,用以擋住培養料。廂溝又作操作人員的走道和排水之用。 在廂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撐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間用大竹竿連接成頂梁。用地膜覆蓋頂梁,拉直兩邊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麥草用重型夾成大毛扇靠放在頂樑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經過頂梁後,兩邊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兩頭,用草簾遮光。棚外應做好四周的排水溝。

2.培養料的發酵 培養料的配方與室內種菇相同。可採用一次發酵法和二次發酵法。室外二次發酵法不用燃料加溫,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溫來達到二次發酵的效果,降低了生產成本。 方法是用磚、石做墊墩,高約20厘米。在熱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個床架,做成寬1.5米,長不定的基座。把經過前發酵的料堆,調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調pH值到7.8~8。然後將培養堆在基座上,預置木棒或竹成通氣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氣孔作成丁字形,當料堆好後,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內空氣交換之通道。用0.5%敵敵畏或三氯殺蟎醇噴霧料堆表面殺蟲。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個簡易的框架,離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貼到培養料上影響發酵。最後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嚴密封閉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陽光增溫,加上料堆中積累的發酵熱,使料堆溫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 當高溫結束後,每天降溫1~2℃,通風3~4次,每次30分鍾。控溫在50℃左右,6~7天發酵結束,最後將溫度降到45℃以下時,就可把料搬進人字棚。

3.鋪料與播種 在料進棚前兩天,用0.5%的敵敵畏對栽培床進行全部噴霧殺蟲,作好培養料進棚的准備。 培養料進棚鋪在床面時,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用手捏有1滴水為宜,料pH值7~7.5,無氨味。鋪料厚度在13~17厘米,邊鋪邊拌,力度均勻。料鋪好後,應用溫度計測定料溫,若料溫在28℃以下是老謀深算可以播種。播種多使用班次粒種,每瓶種可播0.7~0.8平方米。播前操作人員將手、工具和菌種瓶用0.1%的高錳酸鉀消毒。播種時,用菌種的2/3撒於培養料的表面,然後用手翻拌到料的踣,再將餘下1/3的種撒於料面,並用干凈木板輕輕壓實。

4.發菌及出菇管理 播種後的3天內,緊閉人字棚,棚兩頭用草簾遮嚴,保溫保濕,以促使菌種萌發和吃料。3天後,晚上可以適當掀開棚兩頭,通風換氣。15天後,料內菌絲基本長滿,就可以覆土了。覆土採用濕土拌礱糠。分次將粗土、細土均勻覆蓋在料面上。當菌絲長上土縫時,開始噴一次重水,促使蘑菇迅速長大,在整個了菇期間,對水分管理,採用輕噴勤噴,保持覆土濕度即可。 開春後,氣溫上升,注意增加噴水量,力爭多出春菇,4月份整個稻田種菇結束,就可以拆去人字棚,菌渣撒入稻田,667平方米地的菌渣可撒2700~3300平方米地。菌渣是很好的有機肥料,可增加稻穀產量,減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稻田種菇,是一項開發稻田資源,引導農民致富的好途徑

閱讀全文

與玉米棒菌菇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打開雞蛋的方法 瀏覽:445
路由vpn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69
吊車頭的拉線安裝方法 瀏覽:82
番茄灰霉病治療土方法 瀏覽:426
oppo手機耳線的包裝方法 瀏覽:715
如何尋找正確的工作方法 瀏覽:739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97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33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38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17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03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95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94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79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601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49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92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83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37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