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臨床上有哪些常用的投葯方法

臨床上有哪些常用的投葯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3 11:33:11

① 臨床常用的給葯途徑有哪些

不同的給葯途徑能影響葯物的吸收速度,因而也影響葯物作用的快慢。個別葯物也因給葯途徑不同,甚至影響葯物作用的大小。鴨由於個體小,大都集約化飼養,其給葯方法不同於其他動物,因此,要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給葯途徑。

(1)常用的給葯方法①經口給葯:此法適用於鴨群體小,在病重時不食不飲,必須逐只經口投葯,此法是用注射器或合適的膠管直接注入嗉囊。雖然操作費工費時,但劑量准確,效果可靠。

②注射給葯:葯物通過皮下、肌內和靜脈注射進入體內,其優點是劑量准確,效果可靠,常用於緊急治療。

③吸入給葯:氣體或揮發性葯物以及氣霧劑可用此法。其特點是作用快而短暫,且給葯方法簡便。此法常用於某些呼吸道疾病和大規模養鴨場氣霧免疫。

④體表用葯:主要是發揮葯物的局部作用,以治療皮膚損傷或消滅體表寄生蟲等。

⑤飲水給葯及混飼給葯:在集約化養鴨場,用於群體防治疾病時,飲水給葯及混飼給葯是常用的給葯方法。(2)注意事項①針對性用葯:不同疾病,用葯不一樣,要針對性地選擇葯物,不可濫用,否則會產生抗葯性。

②用葯拌料時混合要均勻:這樣才能使所有鴨吃到大致相等的葯物,防止個別鴨超量中毒。

③選擇適宜的劑量:劑量小,療效不可靠,且易導致耐葯菌株的產生;劑量大,既造成浪費,又會產生毒副反應和葯物殘留。

④合理的療程:一般3~5天為一療程,用葯時間過短,起不到徹底殺滅病菌的作用,用葯時間過長,同樣會造成浪費和殘留。

⑤注意休葯期:根據葯物殘留特性,在屠宰前要有足夠的時間停葯,以免葯物殘留於肉食品內。

② 常用給葯途徑有哪些注意事項是什麼

不同的給葯途徑能影響葯物的吸收速度,因而也影響葯物作用的快慢。個別葯物也因給葯途徑不同,甚至影響葯物作用的大小。鴨由於個體小,大都集約化飼養,其給葯方法不同於其他動物,因此,要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給葯途徑。

(1)常用的給葯方法①經口給葯:此法適用於鴨群體小,在病重時不食不飲,必須逐只經口投葯,此法是用注射器或合適的膠管直接注入嗉囊。雖然操作費工費時,但劑量准確,效果可靠。

②注射給葯:葯物通過皮下、肌內和靜脈注射進入體內,其優點是劑量准確,效果可靠,常用於緊急治療。

③吸入給葯:氣體或揮發性葯物以及氣霧劑可用此法。其特點是作用快而短暫,且給葯方法簡便。此法常用於某些呼吸道疾病和大規模養鴨場氣霧免疫。

④體表用葯:主要是發揮葯物的局部作用,以治療皮膚損傷或消滅體表寄生蟲等。

⑤飲水給葯及混飼給葯:在集約化養鴨場,用於群體防治疾病時,飲水給葯及混飼給葯是常用的給葯方法。(2)注意事項①針對性用葯:不同疾病,用葯不一樣,要針對性地選擇葯物,不可濫用,否則會產生抗葯性。

②用葯拌料時混合要均勻:這樣才能使所有鴨吃到大致相等的葯物,防止個別鴨超量中毒。

③選擇適宜的劑量:劑量小,療效不可靠,且易導致耐葯菌株的產生;劑量大,既造成浪費,又會產生毒副反應和葯物殘留。

④合理的療程:一般3~5天為一療程,用葯時間過短,起不到徹底殺滅病菌的作用,用葯時間過長,同樣會造成浪費和殘留。

⑤注意休葯期:根據葯物殘留特性,在屠宰前要有足夠的時間停葯,以免葯物殘留於肉食品內。

③ 臨床抗生素應用

隨著臨床上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如何進行合理的使用也成為目前較突出的問題,在此將呼吸內科抗生素的分類特點及應用總結如下。益都中心醫院呼吸內科馬金衛
1 抗生素的分類及特點
臨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內醯胺類、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林可黴素類、多肽類、喹諾酮類、磺胺類、抗結核葯、抗真菌葯及其他抗生素。
1.1 β-內醯胺類 此類屬於繁殖期殺菌劑。其特點是:血葯濃度高、抗菌譜廣和毒性低。包括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新型β-內醯胺類及β-內醯胺類與β-內醯胺酶抑制劑組成的復合制劑。
1.1.1 青黴素類 包括不耐酸青黴素類(青黴素G、普魯卡因青黴素G、青黴素V鉀片)、耐酸青黴素類(苯唑青黴素、氯唑青黴素、雙氯青黴素及氟氯青黴素)、廣譜不抗假單胞菌類(氨苄青黴素、阿莫西林)、廣譜抗假單胞菌類(羧苄西林、呋喃苄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及抗G - 桿菌類(美西林、替莫西林)等。
1.1.1.1 青黴素G 臨床上主要用於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及厭氧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流感桿菌多數對其耐葯。普魯卡因青黴素G半衰期較青黴素長。青黴素V鉀片耐酸,可口服,使用方便。
1.1.1.2 雙氯青黴素 對產酸耐青黴素G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最強,對其它G + 球菌較青黴素G差,對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無效。
1.1.1.3 阿莫西林 抗菌譜與氨苄青黴素相似,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腸球菌和流感桿菌對本葯敏感,抗菌作用優於氨苄青黴素,但對假單胞菌無效。
1.1.1.4 廣譜抗假單胞菌類 對G + 球菌的抗菌作用與青黴素G相似,對G - 桿菌(如大腸桿菌、變形桿菌、流感桿菌等)及假單胞菌有很強的抗菌作用,尤其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抗菌活性更強。
1.1.1.5 抗G - 桿菌類 只用於抗G - 桿菌,對G + 球菌及假單胞菌無效。
1.1.2 頭孢菌素類 此類屬廣譜抗菌葯物,分四代。第一、二代對綠膿桿菌無效,第三代中部分品種及第四代對綠膿桿菌有效,該類葯物對支原體和軍團菌無效。
1.1.2.1 第一代頭孢菌素 包括頭孢噻吩、頭孢氨苄、頭孢唑林、頭孢拉定。對產酸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G + 球菌抗菌活性較第二、三代為強,對G - 桿菌的作用遠不如第二、三代,僅對少數腸道桿菌有作用。對β-內醯胺酶穩定性差,對腎有一定毒性。對綠膿桿菌、變形桿菌、不動桿菌等無效。其中頭孢唑林、頭孢拉定較常用。
1.1.2.2 第二代頭孢菌素 包括頭孢呋新、頭孢克羅、頭孢孟多、頭孢替安、頭孢美唑、頭孢西丁等。對G + 球菌包括產酸金黃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與第一代相似或略弱,對G - 桿菌較第一代強,但不如第三代,對流感桿菌有很強的抗菌活性,尤其是頭孢呋新和頭孢孟多,對綠膿桿菌、沙雷菌、陰溝桿菌、不動桿菌無效。除頭孢孟多外,對β-內醯胺酶穩定。
1.1.2.3 第三代頭孢菌素 包括頭孢他定、頭孢三嗪、頭孢噻肟、頭孢哌酮、頭孢地嗪、頭孢甲肟、頭孢克肟等。對產酸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活性,但較第一、二代為弱,對G - 桿菌包括沙雷菌、綠膿桿菌有強大的抗菌活性,其中頭孢他定抗菌譜更廣,抗綠膿桿菌作用最強,其次為頭孢哌酮。頭孢地嗪對綠膿桿菌、不動桿菌、類腸球菌無效。除頭孢哌酮外,對β-內醯胺酶穩定,腎毒性少見。
1.1.2.4 第四代頭孢菌素 包括頭孢匹羅、頭孢吡肟、頭孢唑喃等。抗菌作用快,抗菌活力較第三代強,對G + 球菌包括產酸金黃色葡萄球菌有相當活性。對G - 桿菌包括綠膿桿菌與第三代相似。對耐葯菌株的活性超過第三代。頭孢匹羅對包括綠膿桿菌、沙雷菌、陰溝桿菌在內的G - 桿菌的作用優於頭孢他定。頭孢吡肟對G + 球菌的作用明顯增強,除黃桿菌及厭氧菌外,對本品均敏感。對β-內醯胺酶更穩定。
1.1.3 新型β-內醯胺類 包括碳青黴烯類(亞胺培南、帕尼培南、美洛培南)和單環β-內醯胺類(氨曲南、卡蘆莫南)。泰能(亞胺培南/西司他定)抗菌譜極廣,對G - 桿菌、G + 球菌及厭氧菌,包括對其他抗生素耐葯的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糞鏈球菌、脆弱擬桿菌均有極強的抗菌活力,對多數耐葯菌的活性超過第三代頭孢菌素。對各種β-內醯胺酶高度穩定。氨曲南對多數G - 桿菌包括腸桿菌科和綠膿桿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對G + 球菌及厭氧菌無效,對β-內醯胺酶穩定。
1.1.4 β-內醯胺酶抑制劑與β-內醯胺類組成的復合制劑 β-內醯胺酶抑制劑能夠與細菌產生的β-內醯胺酶行自殺性結合,從而保護β-內醯胺不被β-內醯胺酶所水解,繼續發揮抗菌作用。臨床上常用的β-內醯胺酶抑制劑有克拉維酸、舒巴坦和他舒巴坦,它們與β-內醯胺類組成復合制劑,對耐葯菌株可增強殺菌效果,並可使抗菌譜擴大,常用的品種有安滅菌(阿莫西林加克拉維酸)、特美汀(替卡西林加克拉維酸)、優立新(氨苄青黴素加舒巴坦)、舒普深(頭孢哌酮加舒巴坦)和他唑西林(哌拉西林加他舒巴坦)。
1.2 氨基糖苷類 此類屬靜止期殺菌劑。常用的有阿米卡星、妥布黴素、慶大黴素、奈替米星、西索米星及鏈黴素。主要抗G - 桿菌,包括綠膿桿菌、腸桿菌科細菌、沙雷菌、不動桿菌等。阿米卡星作用最強。抗G + 球菌也有一定活性,但不如第一、二代頭孢菌素。對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以奈替米星作用最強,對結核桿菌以鏈黴素最好。對厭氧菌無效。此類葯物對聽神經和腎有毒性作用,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1.3 大環內酯類 屬窄譜速效抑菌劑,抗菌譜與青黴素G相似,主要為需氧的G + 球菌、G - 桿菌及厭氧球菌。軍團菌、支原體、衣原體及部分流感桿菌對此類葯物敏感。對綠膿桿菌、大多數腸桿菌科細菌無效。新大環內酯類包括羅紅黴素、克拉黴素和阿奇黴素,與紅黴素相比,抗菌譜沒有明顯擴大,但葯物代謝動力學改善和副作用減少是其明顯進步。阿奇黴素對G + 球菌作用比紅黴素差,對G - 桿菌比紅黴素強,尤其對社會獲得性肺炎(CAP)的常見致病菌、流感桿菌、支原體、衣原體和軍團菌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可作為CAP治療的第一選擇。
1.4 四環素類 屬廣譜抗生素。因常見致病菌多已耐葯,現在僅用於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及軍團菌感染,多西環素和米諾環素抗菌譜同四環素,但抗菌作用比四環素強5倍,後者作用更強,對多數MRSA有效。
1.5 林可黴素類 包括林可黴素、氯林可黴素,抗菌譜較窄,抗菌作用與紅黴素相似,氯林可黴素抗菌活性較林可黴素強4~8倍,主要用於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厭氧菌感染。
1.6 多肽類 包括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萬古黴素、去甲萬古黴素及壁黴素。多粘菌素B和E,腎毒性大,療效差,只用於嚴重耐葯的G - 桿菌感染。萬古黴素和去甲萬古黴素屬於繁殖期殺菌劑,對包括多重耐葯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糞鏈球菌等G + 球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對G - 桿菌多數耐葯。壁黴素抗菌譜與抗菌作用與萬古黴素相似,但對表皮葡萄球菌稍差,對腸球菌和難辯梭菌強於萬古黴素。
1.7 喹諾酮類 包括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羅沙星、依洛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格雷沙星、蘆氟沙星、克林沙星、巴羅沙星、曲伐沙星等。抗菌譜與第三代頭孢菌素相似而較廣,對G - 桿菌抗菌活性較G + 球菌強,與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相比,新喹諾酮類在保持原有對G - 桿菌良好抗菌活性的同時,對G + 球菌抗菌活性增強,以克林沙星、曲伐沙星最強;對G + 厭氧菌抗菌活性也有所增強,其中曲伐沙星較甲硝唑高10倍以上,被認為是目前喹諾酮類對G + 厭氧菌抗菌活性最強者;對其他呼吸科常見病原體的抗菌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司帕沙星對結核桿菌抗菌活性較環丙沙星強4~8倍,對其他分支桿菌、軍團菌、支原體、衣原體及MRSA均具有相當活性。臨床上多用於院內感染,尤其對其他抗生素耐葯的G - 桿菌及MRSA感染等。近年來,細菌耐葯率日益增加,尤其以腸桿菌、MRSA和綠膿桿菌最為顯著。本類葯物可使細菌在各品種間產生交叉耐葯,並對其它抗生素,如β-內醯胺類葯物產生耐葯。故選用時應注意選擇適應證。喹諾酮類葯物新的分類法是將原來的第一、二代合稱第一代,代表葯物有萘啶酸、吡哌酸,抗菌譜為G - 桿菌,用於尿路和腸道感染;將比較早期開發的氟喹諾酮類葯物總稱為第二代,代表葯物有氧氟沙星、環丙沙星,抗菌譜為G - 桿菌為主,用於各系統感染;第三代是在第二代的基礎上增加了抗G + 球菌的活性,代表葯物有司帕沙星、帕蘇沙星,抗菌譜包括G - 桿菌和G + 球菌,用於各系統感染;第四代是在第三代的基礎上增加了抗厭氧菌的活性,代表葯物有曲伐沙星、莫西沙星,抗菌譜包括G - 桿菌、G + 球菌和厭氧菌,用於各系統感染。第三、四代與第二代相比,主要是增加了對G+球菌、厭氧菌、支原體、結核桿菌、軍團菌的抗菌活性,可作為CAP的第一線治療用葯。
1.8 磺胺類 常用的有復方新諾明,多用於輕中度細菌感染和衣原體感染,是卡氏肺孢子蟲病的首選葯物。
1.9 抗結核葯 常用的有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乙胺丁醇和鏈黴素等。異煙肼是抗結核首選葯物,是一個細胞內外結核菌的全效殺菌劑,對繁殖期細菌效果較好,對靜止期細菌效果差。利福平對結核菌有很強的抗菌活性,作用在繁殖期和靜止期細胞內和細胞外,為全效殺菌劑。吡嗪醯胺為細胞內及酸性環境中的強效殺菌劑,乙胺丁醇對繁殖期細菌有抑菌作用。異煙肼、利福平和吡嗪醯胺是組成初始短程化療方案的最主要葯物,乙胺丁醇(或鏈黴素)可參與短程化療方案的組成。以上葯物聯合應用,可增加療效,延緩耐葯性產生。
1.10 抗真菌葯 包括兩性黴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及5-氟胞嘧啶等。兩性黴素B是最強的廣譜抗真菌葯,盡管其毒副作用大,但仍是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選葯物之一,對新型隱球菌、組織胞漿菌、球孢子菌、念珠菌及麴黴菌等有較強的抗菌活性。氟康唑是廣譜抗真菌葯,對大部分念珠菌屬、隱球菌屈和孢子菌屬等有高效,但對麴黴菌無效。伊曲康唑口服吸收好,抗菌譜廣,對麴黴菌也有明顯活性,毒副作用小。5-氟胞嘧啶抗菌譜窄,對新型隱球菌、白色念珠菌有較強抗菌活性,對某些麴黴菌也有一定作用,與兩性黴素B或氟康唑合用,可以提高療效,防止耐葯性產生。
1.11 其他抗菌葯物 如磷黴素,抗菌譜廣,但抗菌作用不強,毒性低。甲硝唑、替硝唑,對各種專性厭氧菌有強大的殺菌作用,療效明顯優於林可黴素,對需氧菌或兼性厭氧菌無效,可與其它抗生素聯合應用治療混合感染。

2 抗生素的合理應用

2.1 應用原則與方法 經驗性選葯應先作痰塗片檢查,可大致確定感染的病原體是G + 球菌或G - 桿菌,這樣可以使抗生素的選擇相對具有針對性。
在社會獲得性感染中,病原體以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軍團菌、厭氧菌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為主,常選用紅黴素類、四環素類、青黴素G、氨苄青黴素、復方新諾明、林可黴素類及第一代頭孢菌素類。
醫院內感染、老年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免疫抑制患者感染中,以G - 桿菌為主(如腸桿菌科細菌、綠膿桿菌、不動桿菌)和G + 球菌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厭氧菌為主,尚有真菌、結核和非結核類分支桿菌及少見的巨細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蟲等。常用耐酸青黴素類、廣譜青黴素類、第一至三代頭孢菌素類、亞胺培南、氨曲南、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萬古黴素及抗厭氧菌葯和抗真菌葯。在經驗性治療的同時,應積極開展病原學檢查。抗菌治療三天後,若肺炎的臨床表現好轉,提示選擇方案正確,繼續按原方案用葯。如若臨床表現無改善或病情惡化,應調換抗感染葯物。根據葯敏試驗結果選用敏感度高,抗菌譜窄、價廉、低毒副反應的葯物。如果無葯敏結果作指導,應選用能控制常見G - 桿菌、綠膿桿菌和G + 球菌的葯物,對有誤吸病史或腹腔、盆腔感染者,還應加用抗厭氧菌葯物。盡量選用毒副作用少的β-內醯胺類,劑量要足,給葯方法要正確。
2.2 聯合用葯與合理配伍 一般細菌感染用一種抗生素能夠控制,無需聯合用葯,但對病原菌不明的嚴重感染或患者有基礎疾病並發心肺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或混合感染,應採取聯合用葯,可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減少細菌耐葯性的產生。聯合用葯的合理配伍應是繁殖期殺菌劑加靜止期殺菌劑,如β-內醯胺類加氨基糖苷類,可起協同作用;靜止期殺菌劑加速效抑菌劑,如氨基糖甙類加大環內酯類,有累加協同作用;青黴素類加頭孢菌素類,可連續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產生協同作用;速效抑菌劑與繁殖期殺菌劑,如大環內酯類與β-內醯胺類不宜聯合應用,因為速效抑菌劑可迅速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而使其不能進入繁殖期,從而導致繁殖期殺菌劑活性減弱,產生拮抗作用。泰能與哌拉西林合用治療綠膿桿菌感染可出現拮抗作用,因泰能誘導細菌產生β-內醯胺酶,使耐酶力低的青黴素滅活。2.3 抗生素的後效應與給葯間隔時間抗生素的後效應(PAE)指高濃度葯物與細菌接觸後,隨著體內代謝,葯物濃度逐漸降低,當濃度低於MIC時抗菌葯物仍可持續抑制細菌生長,這種現象稱為PAE。各種抗菌葯物對G + 球菌都有不同程度的PAE。但對G - 桿菌,只有氨基糖苷類與喹諾酮類葯物有滿意的PAE;碳青酶烯類及第四代頭孢菌素對G - 桿菌有中等程度的PAE,而青黴素及第一、二、三代頭孢菌素則幾乎沒有PAE。
抗菌葯物的投葯間隔時間取決於葯物的半衰期、有無PAE及其時間長短以及抗菌作用是否有濃度依賴性,原則上濃度依賴性抗生素應將其1日劑量集中使用,適當延長給葯間隔時間,以提高血葯峰濃度;而時間依賴性抗生素其殺菌效果主要取決於血葯濃度超過病菌的MIC時間,與血葯濃度關系不大,故其給葯原則應縮短間隔時間,使24h內血葯濃度高於致病菌的MIC時間至少60%。
時間依賴性抗菌葯物(殺菌作用非濃度依賴性、無PAE或很短),代表葯物有青黴素類,第一、二、三代頭孢菌素和氨曲南等,投葯方法應縮短給葯間隔,最好每6~8h1次,盡量延長血葯濃度超過MIC的時間。
濃度依賴性抗生素(殺菌作用有濃度依賴性,有較好的PAE),代表葯物有氨基糖苷類和喹諾酮類,投葯方法應提高血葯濃度,適當延長投葯間隔時間。
介於濃度、時間依賴之間的葯物((殺菌作用非濃度依賴有一定的PAE),代表葯物有碳青酶烯類、第四代頭孢菌素類、大環內酯類、林可黴素類、萬古黴素類等,投葯方法介於上二者之間。
除葯敏學以外,投葯間隔時間還要考慮葯物的毒副作用與血葯濃度的關系。氨基糖苷類殺菌作用屬於濃度依賴性,但其毒性卻與血葯濃度不直接相關,無論其半衰期長短,對腎功能正常者,將每日劑量1次應用與分成2~3次應用相比,其療效不變或更好,而對腎、耳毒性反而降低;對腎功能減退者,氨基糖苷類應首次給予1天的半量,以保持體液中的血葯濃度,繼則肌酐清除率計算每日用量,分2次給葯。同樣屬濃度依賴性的喹諾酮類葯物,因其毒性與血葯濃度相關,除半衰期很長的葯物外,一般不採取每日應用1次,多數以每12h給葯1次。

④ 常用注射方法有哪幾種

用注射方法給葯的優點是葯物吸收較快,比較完全,葯效出現的時間也較短,不能內服的病兔或腸道不能吸收的葯物都可採用注射法投葯。常用的注射方法有下列幾種:

(1)皮下注射法

注射部位可選擇耳根後部、股內側或腹中線兩邊,用70%酒精或2%碘酊棉球消毒術部,用左手食、拇、中三指將皮膚提起,使皮膚呈三角形,右手持注射器刺入皮下,然後放開左手,將葯液注入。

(2)肌肉注射法

注射部位應選擇在大腿內側肌肉豐滿、無大血管和神經處,先消毒後將針頭垂直刺入,回抽注射器活塞,無回血時,將葯液緩慢注入。油劑、水劑、混懸液均可採用此法,略有刺激性的葯物也可採用此法。但「914」、氯化鈣不能肌注,否則會發生潰瘍或壞死。

(3)靜脈注射法

一般常在耳外下緣靜脈處注射。注射部位用70%酒精棉球消毒,用手指彈動耳殼後立即用手指緊壓耳根,使血管充血,然後用注射器針頭在耳靜脈刺入,放開緊壓耳根的手指,回抽注射栓,如有回血後即可將葯液緩緩注入。如注射部位附近隆起或注射不進去或有阻力,表明針頭未刺進血管或離開血管,應重新注射。注射完畢拔出針頭,用消毒棉球緊壓針刺孔,以免出血。

(4)腹腔注射法

將兔仰卧保定,將後軀梢抬高,使腹腔腸管向前方移動,然後提起腹壁,消毒後將針頭刺入腹腔,回抽注射栓,檢查是否刺進臟器或血管,在准確斷定插入腹腔後,再固定針頭進行注射。

圖45 注射法

1.肌肉注射 2.靜脈注射 3.皮下注射

⑤ 常用的給葯途徑有哪些

不同的給葯途徑能影響葯物的吸收速度,因而也影響葯物作用的快慢。個別葯物也因給葯途徑不同,甚至影響葯物作用的大小。鴨由於個體小,大都集約化飼養,其給葯方法不同於其他動物,因此,要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給葯途徑。
(1)常用的給葯方法①經口給葯:此法適用於鴨群體小,在病重時不食不飲,必須逐只經口投葯,此法是用注射器或合適的膠管直接注入嗉囊。雖然操作費工費時,但劑量准確,效果可靠。
②注射給葯:葯物通過皮下、肌內和靜脈注射進入體內,其優點是劑量准確,效果可靠,常用於緊急治療。
③吸入給葯:氣體或揮發性葯物以及氣霧劑可用此法。其特點是作用快而短暫,且給葯方法簡便。此法常用於某些呼吸道疾病和大規模養鴨場氣霧免疫。
④體表用葯:主要是發揮葯物的局部作用,以治療皮膚損傷或消滅體表寄生蟲等。
⑤飲水給葯及混飼給葯:在集約化養鴨場,用於群體防治疾病時,飲水給葯及混飼給葯是常用的給葯方法。(2)注意事項①針對性用葯:不同疾病,用葯不一樣,要針對性地選擇葯物,不可濫用,否則會產生抗葯性。
②用葯拌料時混合要均勻:這樣才能使所有鴨吃到大致相等的葯物,防止個別鴨超量中毒。
③選擇適宜的劑量:劑量小,療效不可靠,且易導致耐葯菌株的產生;劑量大,既造成浪費,又會產生毒副反應和葯物殘留。
④合理的療程:一般3~5天為一療程,用葯時間過短,起不到徹底殺滅病菌的作用,用葯時間過長,同樣會造成浪費和殘留。
⑤注意休葯期:根據葯物殘留特性,在屠宰前要有足夠的時間停葯,以免葯物殘留於肉食品內。

⑥ 臨床上麻醉的方法 全身麻醉的基本用葯有哪些 臨床上使用的肌松葯分類和常用肌松葯有哪些

臨床上麻醉的方法主要有:椎管內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骶麻等)、神經阻滯麻醉(包括頸叢、臂叢、下肢神經阻滯等),全麻(靜脈麻醉、吸入麻醉、靜吸復合麻醉等)……
肌松葯主要用於全麻復合用葯、氣管插管等,必須由有經驗的麻醉醫生使用,使用肌松葯後必須有輔助通氣設備,也就是呼吸器(簡易呼吸皮囊也能湊合),臨床主要使用有司克林(起效最快的)、愛可松、萬可松、賽機寧等,各有其優缺點

⑦ 名詞解釋臨床最佳給葯方案

臨床給葯方案設計
一 、 給葯方案(dosage regiman)的定義:
為達到合理用葯而為治療提供葯物劑量和給葯間隔的一種計劃表。
臨床最佳給葯方案
二 、基本要求:保證血葯濃度在治療窗(MEC~MTC)之內。

三 、設計給葯方案應考慮的因素
1 葯物的葯效學性質;
2 葯物的葯動學性質;
3 患者的生理及病理因素;
4 其它:如合並用葯,病人依從性,某些外源性物質(如煙,酒)等。

四 、給葯方案制定的一般步驟
1 確定期望的血葯濃度
(1)查閱文獻: MEC ,MTC
(2)臨床觀察最佳療效值:Ceff
2 確定必要的參數
(1)文獻參數
(2)個體參數
3 確定模型;盡可能簡化
4 計算
(1)給葯間隔
(2)給葯劑量
第二節 治療葯物監測與個體化給葯

一、血葯濃度與葯理作用
(一)大多數葯物的血葯濃度可以作為反映葯效的—個客觀指標。
如地高辛其有效血葯濃度0.8~1.7ng/ml,超過1.7ng/ml時則可出現心率失常的毒性反應,安全范圍比較窄。

例如:保泰松在兔與人的抗炎作用中,有效劑量各為300mg/kg及5~10mg/kg,相差達幾十倍,但有效血葯濃度都在100~150ug/ml之間。

又如:苯妥英鈉在大部分患者抗驚厥和抗心率失常的有效血葯濃度在10~20ug/ml之間,隨著血葯濃度的升高,毒性反應增大;在血葯濃度達20~30 ug/ml時出現眼球震顫;達30~40ug/ml時出現運動失調;超過40ug/ml即可出現精神異常。

水楊酸在不同的的血葯濃度下,可表現出不同的葯理作用。當血葯濃度為
50 ~100ug/ml 鎮痛作用
>250ug/ml 抗風濕作用
350~400ug/ml 抗炎作用

(二) 影響血葯濃度的因素
1 生理因素(Physiological Factors)
(1)年齡(age)
(2)性別(male or female)
(3)種族(民族);
(4)肥胖(fat);
(5)遺傳(heritage):機體的血漿蛋白水平及葯物代謝酶的差異等。

2 病理因素(Pathological Factors)
肝功能損害(hepatic injury)
腎功能損害(renal injury)
心臟疾患(heart disease)
胃腸疾患(gastric disease)

3 葯物因素(Drug Factors)
制劑因素(preparation factor)
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影響的結果(The Result)
不同病人接受相同的常規劑量後,有的病人達不到療效,也有的病人已出現了毒性反應(即產生了個體差異)。
長期以來醫生們一直希望能實現給葯方案個體化,這一願望可以通過TDM幫助實現。TDM越來越多的改變著按常規劑量給葯的傳統做法。

二、治療葯物監測(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的基本理論
(一)TDM的定義 :TDM是以葯動學和葯效學基礎理論為指導,藉助先進的分析技術與電子計算機手段,通過測定患者的血液或其它體液中的葯物濃度,探討臨床用葯過程中人體對葯物的體內過程的影響。
(二)TDM的核心:給葯方案個體化。
(三)TDM的目的:提高療效及避免發生毒副反應,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四) TDM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
1 臨床葯理學:理論基礎
2 血葯濃度分析技術:建立准確,精密,靈敏的血葯濃度或其他體液濃度的測定方法, 這是治療葯物監測的前提。

常用的方法有
(1) 高效液相色譜法( HPLC法):
優點:
可測定大部分葯品, 且干擾小,還可測定代謝物。
在新葯研究中又不需要免疫試劑盒,價格相對便宜。
缺點:

(2) 熒光偏振免疫法(FPLA):有專用設備即TDX快速血葯濃度測定儀。
TDx的優缺點:
快速方便
微量准確
費用昂貴,使用受限
(3) 酶免疫(EMIA)法等。
其中以高效液相色增法與熒光偏振免疫法為常用。
總結 進行TDM的必要條件
1 血葯濃度與葯效關系密切的葯物;(平行關系)
2 有效治療濃度范圍已經確定的葯物。
3 TDM實驗室的建立;
4 專業人員;
三、 需進行TDM的葯物
1 治療指數低、毒性反應強的葯物;
2 具有非線性動力學特性的葯物;
3 葯物的毒性反應與疾病的症狀難以區分的葯物;
4 用於防治—些慢性疾病發作的葯物。
5 個體差異大,具有遺傳種族差異的葯物。
6 有效血葯濃度隨治療目的不同的葯物。

4 確定合並用葯的原則;
5 醫療事故的鑒定依據。

四 、 哪些情況下需要進行TDM
1.治療如果失敗會帶來嚴重後果時;
2.病人的肝腎功能損傷時;
3.在個別情況下確定病人是否按醫囑服葯;
4.提供治療上的醫學法律依據。
5. 合並用葯。

五、 TDM在給葯方案個體化中的應用
Page 291 1~9

六、 TDM的意義
1 指導臨床安全有效用葯
下表列出6例患者慶大黴素血葯濃度監測結果,測定方法是用TDX儀,6份血樣同次操作。
Cmax是在給葯後1小時測定,而Cmin是下次給葯前測定,結果如下:
表 六例患者慶大黴素血葯濃度監測結果

慶大黴素有效血葯濃度為11~8mg/L,要求Cmax<12mg/L,Cmin〈2mg/L。
第1例系停葯後1天測得,故未能檢出,第六例Cmax為6.5mg/L,但Cmin卻高達4.8mg/L,這將會帶來嚴重毒副反應,其原因是兩次給葯間隔時間太短,故立即進行調整,避免了嚴重不良後果。

2 臨床診斷的輔助手段
在治療過程中,有時病人症狀增多,是病情加重還是葯物中毒需診斷清楚,否則帶來嚴重的效果。
病例:某癲癇病人.連續服用苯妥英鈉,發作仍不能控制,出現共濟失調、醉漢狀步態、雙手有意向性震顫、視力模糊、語言不清、牙齦增生明顯等諸多症狀,此時是繼續服用苯妥英鈉還是苯妥英鈉中毒,需迅速作出決擇。

經采血用TDx熒光偏振免疫分析監測.患者苯妥英鈉血葯濃度>40mg/L.正常治療范圍應為10~20mg/L,故患者確系苯妥英鈉中毒。
於是停服苯妥英鈉,後症狀緩解,3d後測定血葯濃度6.4mg/L,未再發生癲癇。這說明在用葯過程中進行監測是非常必要的。

3 葯物急性過量中毒的診斷
TDM能及時准確對中毒物進行定性與定量監測,有針對性地採取救治措施,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病例報道:某醫院有一患者吞服大量安眠葯.但具體葯名不詳,患者意識不清,聽診兩肺無呼吸音,雙瞳放大,立即採取救治措施,入院時即采血用HPLC法以多種安眠葯為外標進行定性定量分析,速可眠呈陽性反應,血葯濃度高達34mg/L,進行血透析,再次採取血進行HPLC監測,速可眠血濃下降至11.5mg/L.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次日神志恢復,經支持療法,四日後痊癒出院。

臨床給葯方案設計
一 、 給葯方案(dosage regiman)的定義:
為達到合理用葯而為治療提供葯物劑量和給葯間隔的一種計劃表。
臨床最佳給葯方案
二 、基本要求:保證血葯濃度在治療窗(MEC~MTC)之內。

三 、設計給葯方案應考慮的因素
1 葯物的葯效學性質;
2 葯物的葯動學性質;
3 患者的生理及病理因素;
4 其它:如合並用葯,病人依從性,某些外源性物質(如煙,酒)等。

四 、給葯方案制定的一般步驟
1 確定期望的血葯濃度
(1)查閱文獻: MEC ,MTC
(2)臨床觀察最佳療效值:Ceff
2 確定必要的參數
(1)文獻參數
(2)個體參數
3 確定模型;盡可能簡化
4 計算
(1)給葯間隔
(2)給葯劑量
第二節 治療葯物監測與個體化給葯

一、血葯濃度與葯理作用
(一)大多數葯物的血葯濃度可以作為反映葯效的—個客觀指標。
如地高辛其有效血葯濃度0.8~1.7ng/ml,超過1.7ng/ml時則可出現心率失常的毒性反應,安全范圍比較窄。

例如:保泰松在兔與人的抗炎作用中,有效劑量各為300mg/kg及5~10mg/kg,相差達幾十倍,但有效血葯濃度都在100~150ug/ml之間。

又如:苯妥英鈉在大部分患者抗驚厥和抗心率失常的有效血葯濃度在10~20ug/ml之間,隨著血葯濃度的升高,毒性反應增大;在血葯濃度達20~30 ug/ml時出現眼球震顫;達30~40ug/ml時出現運動失調;超過40ug/ml即可出現精神異常。

水楊酸在不同的的血葯濃度下,可表現出不同的葯理作用。當血葯濃度為
50 ~100ug/ml 鎮痛作用
>250ug/ml 抗風濕作用
350~400ug/ml 抗炎作用

(二) 影響血葯濃度的因素
1 生理因素(Physiological Factors)
(1)年齡(age)
(2)性別(male or female)
(3)種族(民族);
(4)肥胖(fat);
(5)遺傳(heritage):機體的血漿蛋白水平及葯物代謝酶的差異等。

2 病理因素(Pathological Factors)
肝功能損害(hepatic injury)
腎功能損害(renal injury)
心臟疾患(heart disease)
胃腸疾患(gastric disease)

3 葯物因素(Drug Factors)
制劑因素(preparation factor)
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影響的結果(The Result)
不同病人接受相同的常規劑量後,有的病人達不到療效,也有的病人已出現了毒性反應(即產生了個體差異)。
長期以來醫生們一直希望能實現給葯方案個體化,這一願望可以通過TDM幫助實現。TDM越來越多的改變著按常規劑量給葯的傳統做法。

二、治療葯物監測(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的基本理論
(一)TDM的定義 :TDM是以葯動學和葯效學基礎理論為指導,藉助先進的分析技術與電子計算機手段,通過測定患者的血液或其它體液中的葯物濃度,探討臨床用葯過程中人體對葯物的體內過程的影響。
(二)TDM的核心:給葯方案個體化。
(三)TDM的目的:提高療效及避免發生毒副反應,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四) TDM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
1 臨床葯理學:理論基礎
2 血葯濃度分析技術:建立准確,精密,靈敏的血葯濃度或其他體液濃度的測定方法, 這是治療葯物監測的前提。

常用的方法有
(1) 高效液相色譜法( HPLC法):
優點:
可測定大部分葯品, 且干擾小,還可測定代謝物。
在新葯研究中又不需要免疫試劑盒,價格相對便宜。
缺點:

(2) 熒光偏振免疫法(FPLA):有專用設備即TDX快速血葯濃度測定儀。
TDx的優缺點:
快速方便
微量准確
費用昂貴,使用受限
(3) 酶免疫(EMIA)法等。
其中以高效液相色增法與熒光偏振免疫法為常用。
總結 進行TDM的必要條件
1 血葯濃度與葯效關系密切的葯物;(平行關系)
2 有效治療濃度范圍已經確定的葯物。
3 TDM實驗室的建立;
4 專業人員;
三、 需進行TDM的葯物
1 治療指數低、毒性反應強的葯物;
2 具有非線性動力學特性的葯物;
3 葯物的毒性反應與疾病的症狀難以區分的葯物;
4 用於防治—些慢性疾病發作的葯物。
5 個體差異大,具有遺傳種族差異的葯物。
6 有效血葯濃度隨治療目的不同的葯物。

4 確定合並用葯的原則;
5 醫療事故的鑒定依據。

四 、 哪些情況下需要進行TDM
1.治療如果失敗會帶來嚴重後果時;
2.病人的肝腎功能損傷時;
3.在個別情況下確定病人是否按醫囑服葯;
4.提供治療上的醫學法律依據。
5. 合並用葯。

五、 TDM在給葯方案個體化中的應用
Page 291 1~9

六、 TDM的意義
1 指導臨床安全有效用葯
下表列出6例患者慶大黴素血葯濃度監測結果,測定方法是用TDX儀,6份血樣同次操作。
Cmax是在給葯後1小時測定,而Cmin是下次給葯前測定,結果如下:
表 六例患者慶大黴素血葯濃度監測結果

慶大黴素有效血葯濃度為11~8mg/L,要求Cmax<12mg/L,Cmin〈2mg/L。
第1例系停葯後1天測得,故未能檢出,第六例Cmax為6.5mg/L,但Cmin卻高達4.8mg/L,這將會帶來嚴重毒副反應,其原因是兩次給葯間隔時間太短,故立即進行調整,避免了嚴重不良後果。

2 臨床診斷的輔助手段
在治療過程中,有時病人症狀增多,是病情加重還是葯物中毒需診斷清楚,否則帶來嚴重的效果。
病例:某癲癇病人.連續服用苯妥英鈉,發作仍不能控制,出現共濟失調、醉漢狀步態、雙手有意向性震顫、視力模糊、語言不清、牙齦增生明顯等諸多症狀,此時是繼續服用苯妥英鈉還是苯妥英鈉中毒,需迅速作出決擇。

經采血用TDx熒光偏振免疫分析監測.患者苯妥英鈉血葯濃度>40mg/L.正常治療范圍應為10~20mg/L,故患者確系苯妥英鈉中毒。
於是停服苯妥英鈉,後症狀緩解,3d後測定血葯濃度6.4mg/L,未再發生癲癇。這說明在用葯過程中進行監測是非常必要的。

3 葯物急性過量中毒的診斷
TDM能及時准確對中毒物進行定性與定量監測,有針對性地採取救治措施,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病例報道:某醫院有一患者吞服大量安眠葯.但具體葯名不詳,患者意識不清,聽診兩肺無呼吸音,雙瞳放大,立即採取救治措施,入院時即采血用HPLC法以多種安眠葯為外標進行定性定量分析,速可眠呈陽性反應,血葯濃度高達34mg/L,進行血透析,再次採取血進行HPLC監測,速可眠血濃下降至11.5mg/L.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次日神志恢復,經支持療法,四日後痊癒出院。

⑧ 雞的投葯方法有哪些

在養雞生產中,為了促進雞群生長,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經常需要進行投葯。雞的投葯方法很多,大體上可分為三類,即全群投葯法、個體給葯法和種蛋及雞胚給葯法。

(1)全群投葯法

1)混水給葯

混水給葯就是將葯物溶解於水中,讓雞自由飲用。此法常用於預防和治療雞病,尤其是適用於已患病、採食量明顯減少而飲水狀況較好的雞群。投喂的葯物應該是較易溶於水的葯片、葯粉和葯液,如葡萄糖、高錳酸鉀、四環素、卡那黴素、北里黴素、磺胺二甲基嘧啶、亞硒酸鈉等。應用混水給葯時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對油劑(如魚肝油等)及難溶於水的葯物(如制黴菌素、紅黴素),不能採用此法給葯。②對微溶於水且又易引起中毒的葯物片劑,不僅要充分研細,然後溶於水中,使之成為懸浮液。③對其水溶液穩定性較差的葯物,如青黴素、金黴素、土黴素等,要現用現配,一次配用時間不宜超過8小時。為了保證葯效,最好在用葯前停止給雞供水1~2小時,然後再喂給葯液,以便雞群在較短時間內將葯液飲完。④要准確掌握葯物的濃度。用葯混水時,應根據「毫克/千克」或「%」首先計算出全群雞所需葯量,並嚴格按比例配製符合濃度的葯液。「毫克/千克」是代表百萬分率,例如,125毫克/千克就是百萬分之125,等於每千克水中加入125毫克葯物或每噸水中加入125克葯物。如果將「毫克/千克」換算成「%」(百分數),把小數點向左移4位即可,例如500毫克/千克=0.05%。⑤應根據雞的可能飲水量來計算葯液量。雞的飲水量多少與其品種、飼養方法、飼料種類、季節及氣候等因素緊密相關,生產中要給予考慮。如冬天飲水量一般減少,配給葯液就不宜過多;而夏天飲水量增加,配給葯液必須充足,否則就會造成部分雞只飲水過少,影響葯效。

2)混料給葯

混料給葯就是將葯物均勻混入飼料中,讓雞吃料時能同時吃進葯物。此法簡便易行,切實可靠,適用於長期投葯,是養雞中最常用的投葯方式。適用於混料的葯物比較多,尤其對一些不溶於水而且適口性差的葯物,採用此法投葯更為恰當,如土黴素、復方新諾明、氯苯胍、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魚肝油等。應用混料給葯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葯物與飼料的混合必須均勻,尤其對一些易產生不良反應的葯物。如呋喃類葯物、磺胺類葯物及某些抗寄生蟲葯物等,更要特別注意。常用的混合方法是將葯物均勻混入少量飼料中,然後將含有全部葯量的部分飼料與大批量飼料混合。大批量飼料混葯,還需多次逐步遞增混合才能達到混合均勻的目的。這樣才能保證飼喂時每隻雞都能服入大致等量的葯物。②要注意掌握飼料中葯物的濃度。混料的濃度與混水的濃度雖然都用「毫克/千克」或「%」表示,但飼料中的葯物濃度不能當做溶液中的葯物濃度,因為混水比混料的葯物濃度往往要高。例如北里黴素,混料濃度為110~330毫克/千克,而混水的濃度卻為250~500毫克/千克。但對雞易產生毒性的葯物(如呋喃類、磺胺類葯),其混水量往往比混料量低。例如磺胺嘧啶,用於治療時混料濃度為0.2%,而混水的濃度為0.1%。③葯物與飼料混合時,應注意飼料中添加劑與葯物的關系。如長期應用磺胺類葯物則應補給維生素B1和維生素K,應用氨丙啉時則應減少維生素B2的投放量。

3)氣霧給葯

氣霧給葯是指讓雞只通過呼吸道吸入或作用於皮膚黏膜的一種給葯方法。這里只介紹通過呼吸道吸入方式。由於雞肺泡麵積很大,並具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因而應用此法給葯時,葯物吸收快,作用出現迅速,不僅能起到局部作用,也能經肺部吸收後出現全身作用。採用氣霧給葯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要選擇適用於氣霧給葯的葯物。要求使用的葯物對雞呼吸道無刺激性,而且又能溶解於其分泌物中,否則不能吸收。對呼吸系統如有刺激性,則易造成炎症。②要控制氣霧微粒的細度。氣霧微粒越小進入肺部越深,但在肺部的保留率越差,大多易從呼氣排出,影響葯效。若氣霧微粒較大,則大部分落在上呼吸道的黏膜表面,未能進入肺部,因而吸收較慢。一般來說,進入肺部的氣霧微粒的直徑以0.5~5.0微米為宜。③要掌握葯物的吸濕性。要使氣霧微粒到達肺的深部,應選擇吸濕性慢的葯物;要使氣霧微粒分布在呼吸系統的上部,應選擇吸濕性快的葯物,因為具有吸濕性的葯物粒子在通過濕度很高的呼吸道時,其直徑能逐漸增大,影響葯物到達肺泡。④要掌握氣霧劑的劑量。同一種葯物,其氣霧劑的劑量與其他劑型的劑量未必相同,不能隨意套用。

4)外用給葯

此法多用於雞的外表,以殺滅體外寄生蟲或微生物,也常用於消毒雞舍、周圍環境和用具等。採取外用給葯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要根據應用的目的選擇不同的外用給葯法。如對體外寄生蟲可採用噴霧法,將葯液噴霧到雞體、產蛋箱和棲架上;殺滅體外微生物則常採用熏蒸法。②要注意葯物濃度。抗寄生蟲葯物消毒葯物對寄生蟲或微生物具有殺滅作用,但也往往對雞體有一定的毒性,如應用不當、濃度過高,易引起中毒。因此,在應用易引起毒性反應的葯物時,不僅要嚴格掌握濃度,還要事先准備好解毒葯物。如用有機磷殺蟲劑時,應准備阿托品等解毒葯。③用熏蒸法殺死雞體外微生物時,要注意熏蒸時間。用葯後要及時通風,避免對雞體造成過度刺激,尤其對雛雞更要特別注意。

(2)個體給葯法

1)口服法

若是水劑,可將定量葯液吸入滴管滴入喙內,讓雞自由咽下。其方法是助手將雞抱住,稍抬頭,術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雞冠,使喙張開,用右手把滴管葯液滴入,讓雞咽下;若是片劑,將葯片分成數等份,開喙塞進即可;若是粉劑,可溶於水的葯物按水劑服給,不溶於的葯物,可用黏合劑製成丸,塞進喙內即可。

口服法的優點是給葯劑量准確,並能讓每隻雞都服入葯物。但是,此法花費人工較多,而且較注射給葯吸收慢。

2)靜脈注射法

此法可將葯物直接送入血液循環中,因而葯效發揮迅速,適用於急性嚴重病例和對葯量要求准確及葯效要求迅速的病例。另外,需要注射某些刺激性葯物及高滲溶液時,也必須採用此法,如注射氯化鈣等。

靜脈注射的部位是翼下靜脈基部。其方法是:助手用左手抱定雞,右手拉開翅膀,讓腹面朝上。術者左手壓住靜脈,使血管充血,右手握好注射器將針頭刺入靜脈後順好,見回血後放開左手,把葯液緩緩注入即可。

3)肌內注射法

肌內注射法的優點是葯物吸收速度較快,葯物作用的出現也比較穩定。肌內注射的部位有翼根內側肌肉、胸部肌肉和腿部外側肌肉。①胸肌注射:術者左手抓住雞兩翼根部,使雞體翻轉,腹部朝上,頭朝術者左前方。右手持注射器,由雞後方向前,並與雞腹面保持45°,插入雞胸部偏左側或偏右側的肌肉1~2厘米(深度依雞齡大小而定),即可注射。胸肌注射法要注意針頭應斜刺肌肉內,不得垂直深刺,否則會損傷肝臟造成出血死亡。②翼肌注射:如為大雞,則將其一側翅向外移動,即露出翼根內側肌肉。如為幼雛,可將雞體用左手捉住,一側翅翼夾在食指與中指中間,並用拇指將其頭部輕壓,右手握注射器即可將葯物注入該部肌肉。③腿肌注射:一般需有人保定或術者呈坐姿,左腳將雞兩翅踩住,左手食、中、拇指固定雞的小腿(中指托,拇、食指壓),右手握注射器即可進行肌內注射。

4)嗉囊注射

要求葯量准確的葯物(如抗體內寄生蟲葯物),或對口咽有刺激性的葯物(如四氯化碳),或對有暫時性吞咽障礙的病雞,多採用此法。其操作方法是:術者站立,左手提起雞的兩翅,使其身體下垂,頭朝向術者前方。右手握注射器針頭由上向下刺入雞的頸部右側、離左翅基部1厘米處的嗉囊內,即可注射。最好在嗉囊內有一些食物的情況下注射,否則較難操作。

(3)種蛋及雞胚給葯法

此種給葯法常用於種蛋的消毒和預防各種疾病,也可治療胚胎病。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幾種:①熏蒸法:將經過洗滌或噴霧消毒的種蛋放入罩內、室內或孵化器內,並內置葯物(葯物的用量根據每立方米體積計算),然後關閉室內門窗或孵化器的進出氣孔和鼓風機,熏蒸半小時後方可進行孵化。②浸泡法:將種蛋置於一定濃度的葯液中浸泡3~5分鍾,以便殺滅種蛋表面的微生物。用於種蛋浸泡消毒的葯物主要有高錳酸鉀、呋喃西林及碘溶液等。③注射法:可將葯物通過種蛋的氣室注入蛋白內,如注射慶大黴素。也可直接注入卵黃囊內,如注射泰樂菌素。還可將葯物注入或滴入蛋殼膜的內層,如注射或滴入維生素B1

⑨ 我家的虎皮鸚鵡病了~~急急急~~

從論壇上找到的詳細資料,你仔細看---

觀賞鳥治病常用葯物:
1、專業葯物:
現在有很多愛好養鳥的網友,對專治鳥病的葯物弄不明白。治鳥病究竟需要哪些葯物?據了解,我國有兩家專門生產治鳥禽病葯物的廠家。一是北京研製的「鳥樂」,它是鳥的專用葯品。其中鳥樂一號可以促使鳥發情、鳴叫,提高產卵率和孵化率。鳥樂二號、三號可以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氨基酸等生長發育必需的營養。鳥樂四號是抗菌消炎葯,治療感冒、腸炎有顯著的療效。 ¬
鳥樂一、二、三號都是鳥的飼料添加劑,每包重5克,可拌入500克蛋中,連喂3~5天,就可以消除鳥體內和籠具中的害蟲。
還有一家是西安生產的鳥禽葯,供鳥飲水消毒的「愛維克林」系列。比如用於鳥各個生長繁育時期補充營養的「維他命滴液」;能防止鳥禽啄肛、啄羽的「斯魯梵特增益粉」;預防骨折和軟骨病的「凱歐營養劑」;還有鳥禽強力營養性添加劑、「火花強力粉」、「鳴鳥精」,以及「外寄生蟲殺星」、「斯卡特殺蟎滴液」、「強力洗羽香波」、「大力神賽鴿粉」、「毛滴蟲凈」、「球蟲凈」、「喉病清」等。
以上的鳥葯估計很難能買到,那麼請看下面:)

2、飼養玩賞鳥,一般還應備用的葯品有:
籠具消毒用的酒精75%、甲醛、(福爾馬林)配成5%~10%的溶液,也可與等量的高錳酸鉀混合熏蒸。
用於皮膚碰破或擦傷,可塗用紫葯水及碘酒。出血不止者可以用雲南白葯。
治療腸炎、呼吸道感染的,可用各種抗菌素。
用於治療便秘與助產卵滴注不良信息或泄殖腔作潤滑劑的石蠟油。
預防軟骨病、提高繁殖率,治療缺乏維生素A、D的魚肝油。
能幫助鳥消化和增進食慾的,可用復合維生素B。
治療鳥類神經炎、痙攣、胃腸馳緩及食慾減退的,用維生素B1、(鹽酸硫胺素)。鳥不願吃食、體弱的也可以給它喂些葡萄糖水喝。
治療眼病的有氯黴素滴眼液。

鳥病的基本治療方法:
觀賞鳥疾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葯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其中應用得最多最廣泛的是葯物治療。實際上,在外科手術治療過程中,也多需結合葯物治療。

葯物治療方法是指運用一種或數種葯物進行局部或全身性的治療,以矯正病鳥的病理狀態,促進正常生理機能的恢復。葯物治療包括對因治療和對症治療。對因治療是指針對引起疾病的原因,選用相應的葯物進行特異性治療,以達到消除病因為主要目的的治療方法。對症治療則是針對臨床症狀,選用能緩解症狀的葯物,以改善鳥體總的體況、促進康夏為目的的治療方法,這多在病因不明或病因雖明但病情嚴重時採用。實際上,這兩者往往結合使用。根據鳥類自身的特點,結合具體的疾病,有多種給葯方法。

1.經料投葯法:也叫拌料給葯法,是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作較長時間的用葯,特別是在所用葯物難溶或不溶於水,或雖溶於水,但適口性差的情況時更常採用。葯物在飼料中的濃度,通常是目ppm(百萬分率)來表示。

2.經飲水投葯法:這是一種最簡便的給葯方法。很多情況下,病鳥雖食慾減損,甚至廢食,但仍常能繼續飲水。鳥的飲水量隨種屬的不同而有差異,同時也受環境溫度及本身健康狀況的影響。因此,在計算飲水中的葯物濃度時,應依據病鳥的種類、體況及氣溫和環境等因素隨時加以調整,以免進入鳥體內的葯量不足或過量。飲水中的葯物濃度通常也以ppm來表示。

3.注射提葯法:對於食、飲欲完全廢絕,病情嚴重,尤其是處於瀕死狀態的病鳥,這種給葯方法也許是唯一一切實可行的給葯方法。此外,對經胃腸途徑給葯難以吸收或不吸收的葯物也常採用本法給葯。為保證治療效果,血中的有效葯物濃度至少要維持3天、在偶然的情況下,由於注射過程而引起的休克可能導致病鳥的死亡。注射給葯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等。對於其些呼吸道疾病,也可採用氣管內注射給葯或噴霧給葯。皮下注射時,常取頸部或大腿內側部位,將葯物推入皮下。胸肌是肌肉注射時常採用的注射部位。胸部肌肉注射時,進針不要過深,以免插入胸腹腔和損傷內部器官,造成不必要的死亡。靜脈注射一般取尺靜脈,而翅膀未發育的鳥則可取頸靜脈。為防止意外和血腫形成,睜脈注射的針頭要大小適當,推葯的速度要緩慢。

4.經口投葯法:指將葯物通過滴管、注射器或鑷、鉗等器械,人工將葯物直接送入鳥的口腔內的一種給葯方法,常用於膠囊制劑和驅蟲葯物等的投葯。口服無機鹽和維生素復合劑也常採用本法給葯。

5.體外給葯法:主要是指將葯粉或葯液噴灑、塗布於病鳥體表的一種用葯方法。水葯浴和沙葯浴也屬於此法范疇。此法常在控制體外寄生蟲時採用。

6.環境用葯法:為控制和消滅鳥體外寄生蟲或蚊子、蒼蠅等有害昆蟲,常選用適當的殺蟲劑施布於鳥籠、墊料、鳥巢、棲木等以及與鳥只生活密切有關的周圍環境。必須注意的是,殺蟲葯大都對鳥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使用時一定要極為謹慎和小心。

此外,還有外科手術治療方法,是指藉助於手術對病鳥進行治療處理的一種方法,如腫瘤的切除、骨折的整復、異物的清除及外傷的修復等等,可根據具體的情況而採取相應的手術方式。需要專業醫師來進行,鳥友們自己千萬不要來試行啊!
第四章
疾病細分

1、皮膚裂傷:
外傷多發生在選手鴿訓練期,撞擊電線、天線、避雷針或樹枝,輕微者脫毛淤血,嚴重者皮膚裂傷、嗉囊破裂、胸骨,腿骨、羽翼骨折或死亡。輕微淤血以水溶性去浴血消炎、消腫軟膏塗敷,如有傷口則避免直接塗抹,皮膚裂傷需以外科手術縫合,並嚴密消毒及細心護理,以防感染發炎,正常鳥類體溫較高較不易發炎,但仍須做好消毒,並讓其休息停止飛行訓練,以防傷口裂開,尤其胸部皮膚裂傷。

2、嗉囊破裂:
傷口部位通常都有臟污,最好由專業獸醫處理,外科縫合後須注意控制飲水數目,以利傷口癒合,並注意有無滲水情形,讓鳥兒休息並補充營養。

3、骨折:
依受傷部位,而有不同處置,羽翼骨折復原後,大都難以再競翔,胸骨(龍骨)斷裂或陷凹須防碎骨片及肌肉組織壞死蓄積。腿骨最易骨折,最上端於身體連接為股骨,再下接脛骨腓骨,再其次為套腳環的趾骨,股骨較少發生骨折,固定較不易,脛骨骨折最常見,且為非單純骨折常合並皮膚肌肉裂傷及骨破碎穿出,須以外科手術治療固定,一般約2—3周復原。 趾骨骨折(套腳環部位)最易引起腳步腫脹,加上腳環的束縛而使病況加劇,須特別注意固定及護理。

4、氣囊破裂:
氣囊具有呼吸,減輕體重、調節溫濕度、氣壓等之作用,鳥兒受到撞擊或其他因素會導致體內氣囊破裂,如頸氣囊破裂則吸進之空氣會滲出蓄積在頸部皮下形成氣囊,患鳥須將氣體抽出或排除,並避免劇烈運動,最好隔離休息,約4—5天復原,不影響飛行。

5、脫肛:
種母鳥較常見,產蛋後將外泄殖腔脫出不良信息口,與經常產蛋或運動不足有關,患鳥須以外科手術治療,有時會再發。

6、腹腔疝氣:
與體質、過胖或運動不足有關,患鴿腹腔內之腸管或脂肪塊穿過破裂之腹肌形成膨大部,無立即危險,嚴重者須行外科手術,預後情形良好。

7、黃皮瘤:
屬良性皮膚瘤,多發生在腹部、羽翼或腿部,如腫瘤范圍不大則無需手術,不影響健康及育種。

8、血管上皮瘤:
多發在頸部,易破皮流血,成長迅速,嚴重者須以外科手術切除,有些會復發。

9、脂肪瘤:
特異體質、缺少運動、濃厚飼料、過胖的鳥兒容易產生本症,脂肪大多積在腹腔及胸腹腔皮下,有時會造成赫尼亞,嚴重者須以手術摘除,預後情形良好。

10、口腔內惡性瘤腫:
偶爾可見,由口腔上顎近喉頭處發出,生長迅速,影響鴿子進食及呼吸,治療困難。

⑩ 克霉唑陰道片怎麼

克霉唑陰道片是一種陰道給葯的廣譜抗真菌葯,能夠直接作用於病灶,起效迅速。對於這種葯,患者應該怎麼使用呢? 一般用葯:陰道給葯。在晚上臨睡前用投葯器將葯片放入陰道深處。每次一片,通常一次單劑量治療即可有效地清除真菌感染。(本品為非口服類制劑,禁止 口服使用) 其詳細的使用方法為: 1 、從包裝盒內取出投葯器,推開投葯器的拉桿,將陰道片的一半放入投葯器內,另一半置於投葯器外; 2 、仰卧,將帶有葯片的投葯器小心地放入陰道深處; 3 、用手指輕壓投葯器的拉桿,將葯片放入陰道內的正確位置,然後將投葯器取出。 如果部分病人症狀頑固,用葯一次後,仍有下陰瘙癢、白帶較多的情況,可於四天後再給葯一次。 用葯應注意以下3點: 1、克霉唑陰道片不得與其他抗真菌葯同用,如制黴菌素等。 2、本品輔料可損傷乳膠製品,故使用避孕套或陰道隔膜時需注意。 3、如正在使用其他葯品,在使用本品前應咨詢醫師或葯師。 4、黴菌性陰道炎是由於真菌感染引起,比較頑固,所以治療時間要長點;一般晚上沖洗後放葯就行了,早上沒有必要再沖洗,也不是沖洗的越多越好的,沖洗的多會造成菌群失調的. 海王星辰溫馨提示:由於克霉唑陰道片除具有抗真菌成分外,還有乳酸成分,可以調節陰道內的酸鹼度。臨床上遇到久治不愈的頑固性黴菌性陰道炎病人,醫生會建議其在月經後使用一粒克霉唑陰道片。

閱讀全文

與臨床上有哪些常用的投葯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黑色痣生長 瀏覽:520
襄仲治療方法有那些 瀏覽:493
電腦配位鍵的計算方法 瀏覽:914
蝴蝶斑的簡單去除方法 瀏覽:791
摩擦傷如何處理方法 瀏覽:560
孩子發燒用什麼方法降溫 瀏覽:25
ve抹臉的正確方法 瀏覽:821
第三代試劑有哪些檢測方法 瀏覽:888
老年人淤青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312
消防應急照明設備使用方法 瀏覽:354
舊衣服改鞋墊用什麼方法 瀏覽:639
嘉興面癱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783
家族如何建立激勵孩子上進的方法 瀏覽:859
tonymoly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439
工程工作年限計算方法 瀏覽:928
快速提高臂力的訓練方法單杠 瀏覽:558
鍛煉膝蓋疼痛的好方法 瀏覽:736
茄子施肥茄子是如何打杈的方法 瀏覽:938
農村娶媳婦難解決方法 瀏覽:538
可支付月數計算方法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