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生仔豬拉血怎麼回事
有兩種疾病會引起豬拉血便的現象發生,它們就是豬胃潰瘍、豬痢疾、回腸炎病:
1.在臨床診斷中,豬胃潰瘍病的發病豬多見於飼喂顆粒飼料,飼養者為追求育肥豬的快速增長效果,會加倍飼喂含硫酸銅的顆粒飼料,這樣極易造成豬胃出血,胃部潰爛特別嚴重,這是造成豬胃潰瘍發病的主要原因。
2.病豬和帶菌豬是引起豬痢疾發病的主要原因,康復豬群帶菌率高,而且在豬體內存活幾個月,病菌通過糞便大量排出體外,進而污染飲水、飼料、用具、運輸工具、母豬奶頭等,再進入豬消化道,使豬感染發病。在正常飼養條件下,一般不易發病,當豬飼養條件較差,營養不均衡,應激等,造成豬群免疫力低下時,易誘發該病。不同品種和年齡的豬都易感染該病,其中小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更高。
B. 仔豬拉血便
急性症狀:急性出血性糞便,血痢、個別豬糞便松軟呈焦油樣。
慢性症狀:症狀較輕微,表現為同一豬欄內不時出現幾頭腹瀉的豬,糞例軟或不成形,水泥樣灰色糞便較常見。病豬雖然採食量正常,但生長速度受到影響,有些豬食慾下降,減料明顯,吃幾口就走。病變嚴重的豬往往發生嚴重持續性腹瀉。
C. 140斤豬不吃食,拉稀帶血(黃色糞便糊狀的),發燒,卧底不起,打了磺胺魚腥草吃東西,兩天後死了
豬拉血便怎麼回事?老獸醫精心總結,養豬戶學會不花冤枉錢
在養豬過程中,偶爾會遇到豬拉血便的情況,養豬人最害怕豬拉血便,今天給大家分享豬拉血便的究竟是怎麼回事?
1.出生3日齡左右的哺乳仔豬拉稀帶血色糞便,是魏氏梭菌引起的仔豬紅痢;可以選擇口服氨苄西林鈉治療。
2.育肥豬和保育豬拉帶血稀便,是豬密螺旋體引起的豬血痢,可以選擇肌肉注射痢菌凈注射液。
3.中大育肥豬和母豬出現反復腹瀉帶血色水樣糞便,是由胞內勞森氏菌引起豬增生性回腸炎,可飼喂支原凈治療。
4.中大豬和母豬出現拉稀糞便帶血色糞便和嘔吐物帶血,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非洲豬瘟,遇到後按疫病防控要求及時拔牙處理。
5.中大豬出現拉干結糞便表面帶血絲糞便,是由豬瘟病毒引起慢性豬瘟,治療可以強制免疫豬瘟疫苗。
總結:發現豬出現拉血便的情況,一定仔細觀察和結合豬其他發病症狀,找出發病原因,才能及時准確用葯治療。
D. 仔豬拉血便,什麼辦
注射維生素K,或者注射10毫升痢菌凈+10毫升慶大,或者20毫升痢菌凈+阿莫西林,連用3天,可能會有點效果,我也不敢保證百分百有效果,畢竟不在現場,看不到豬只具體症狀情況,希望此方法能夠幫到你。
E. 仔豬拉血治療法一
注射維生素K,或者注射10毫升痢菌凈+10毫升慶大,或者20毫升痢菌凈+阿莫西林,連用3天,可能會有點效果,我也不敢保證百分百有效果,畢竟不在現場,看不到豬只具體症狀情況,。
F. 仔豬拉紅稀屎是怎麼回事怎樣防治
仔豬拉紅稀屎說明得了仔豬紅痢,該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1周齡內仔豬高度致死性的壞死性腸炎,急性病例以血性下痢為特徵。
仔豬出生後數小時至1~2天發病,發病後數小時到2天內死亡。仔豬突然拉血痢,虛弱,不願走動,很快死亡。病程稍長的病例,可見病豬不願吃奶,精神沉鬱,離群獨處,怕冷,四肢無力,行走搖擺,拉灰黃或灰綠色稀糞,後變為紅色糊狀,惡臭,混有壞死組織碎片和多量小氣泡。體溫不高,但死亡率較高,有的整窩仔豬死亡。
預防本病,首先要搞好豬舍和周圍環境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接產前母豬的乳頭要進行清洗和消毒。不要讓新生仔豬接觸母豬的糞便。每天用2%火鹼液或2%過氧乙酸消毒產房和周圍環境。
其次,分別於臨產前30天、15天給母豬肌肉注射5毫升魏氏梭菌類毒素,使母豬產生免疫,在初乳中含有抗體,仔豬吃奶時可獲得抗體,抵抗病原菌的侵害。也可以在仔豬出生後,肌肉注射抗豬紅痢血清,每千克體重3毫升,可防止仔豬發生本病。
由於本病發病急、病程短,一旦出現臨床症狀,用抗菌葯物治療效果較差。在早期,每千克體重可用青黴素、鏈黴素各10萬國際單位口服,療效甚佳。也可用「迪美唑」製成添劑,按每千克體重30毫克,口服,每日3次,連用3~5天為一療程,對急性和亞急性病例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G. 四十斤的小豬拉紅色拉稀屎怎麼治
可能是得了仔豬紅痢。由C型魏氏梭菌產生的毒素所引起。主要發生於3日齡以內的仔豬,四季常發,以排紅色糞便和腸粘膜壞死為特徵。病豬精神沉鬱,食慾廢絕,排血便,有的糞便中含有壞死組織碎片和小氣泡,惡臭。多呈急性,發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治療效果好的有安幼寶
、常見於6周3月齡豬;
2、病豬昏睡,廢食,高熱,或嘔吐、拉稀、咳嗽;
3、後期呈犬坐姿勢,心博過速,皮膚發紫,呼吸極度困難,嚴重出血性、壞死性肺炎,氣道中充滿泡沫、血色、粘液性滲出物,胸腔血紅色液體;
4、纖維素性胸膜肺炎蔓延至整個肺臟,肺與胸膜粘連。
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注意通風換氣,降低飼養密度,減少各種應激因素。
2.做好病毒性疾病的科學免疫,加強偽狂犬病和圓環病毒病的有效疫苗接種。
3.做好葯物的預防保健。在轉群、混群或發病前15天進行葯物預防保健1-2周,臨床上可選用氟苯尼考、強力黴素、磺胺等葯物進行預防。有條件的豬場可以進行葯敏試驗,選擇適合本豬場的敏感抗生素進行預防保健。
滿意請採納,如病情緊急(特殊)可點擊我頭像或名字,有專業的老師在線為您解答
H. 初生一天仔豬便血該怎麼辦
腹瀉便血是仔豬比較常見的病症之一,一般多發生在生活環境和飼養管理條件改變的斷乳前後,因此要注意母豬的營養補給和免疫,同時給仔豬注射「一針止痢」注射液。4小時即可見效。
I. 目前豬群拉血痢主要由哪些疾病引起,應該怎樣防治
目前引起豬群血痢的疾病主要有:仔豬紅痢、痢疾、增生性腸炎。仔豬紅痢又名梭菌性腸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腸毒血症。主要侵害1~3日齡初生仔豬,1周齡以上仔豬少見發病。急性病例突然排紅褐色血性糞便,多在發病後2日內死亡。較慢性的病例排出含灰色壞死組織碎片的稀糞,血性不明顯,病程常5~7日或更長。病豬明顯消瘦及生長停滯。發病後常來不及治療,常發病豬場可用丁胺卡那(2ml/頭)給新生仔豬投服預防發病。 豬痢疾主要發生於7~12周齡之豬群,但它也能夠發生在仔豬及成豬。疾病爆發初期,可能有突發死亡的病豬,一般表現為精神、食慾差,下痢拉稀或水樣帶血糞便,體溫稍高,以後糞便中粘液及壞死組織增加,有惡臭。飼料中拌二甲硝咪唑(500ppm),連用10~15天;另外氟哌酸(10ml)、痢菌凈(10ml),分頸部兩側肌肉注射,2次/天,連用2~3天。 豬增生性腸炎由一種細胞內寄生細菌引起,多侵害4~12月齡豬,表現為健康良好的豬只突然死亡。臨床特徵為粘膜蒼白及拉黑色瀝青樣的糞便。剖檢可見小腸,偶爾大腸,腸壁增厚,粘膜出血及腸腔內血性內容物。防治方案同豬痢疾。
J. 仔豬拉稀帶血絲怎麼治療
用氨苄青黴素,慶大黴素,止血敏肌注,乙醯甲喹
混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