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石壺和紫砂的鑒別方法

石壺和紫砂的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3-13 16:36:37

『壹』 紫砂壺四大經典壺型分別是什麼樣子的

紫砂壺四大經典壺型分別是:西施壺、美人肩、笑櫻壺、文旦壺。

三、美人肩

美人肩是個傳統器形。由清代的老作品修改而來,以體現圓潤的壺身為主,壺蓋與壺身彷彿合為一體,沒有空隙,勾勒出「美人肩」的圓潤,用手撫摸上去,彷彿能感受到她的溫暖。

四、笑櫻壺

據說,「笑櫻壺」的造型原是出自「嬰寧一笑」的歷史典故——「嬰寧一笑千愁解」。壺型制沉重扎實,有種不妥協的硬漢風格,有行家以激昂之態。以交融而又諧調之態漫流的幾種色彩,表現出傳統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內質。

『貳』 石壺茶社怎麼

會所的趕腳、店家貌似不想太多人,但是對紫砂壺貌似還不錯,裡面很多是店主私藏品、很有味道的一個小店。

『叄』 冶石壺是什麼材料是紫砂壺嗎

紫砂壺里,有種叫子冶石瓢的壺。
子冶是人名,石瓢是一種壺的款型。

我想您是問這個吧!

『肆』 做石壺的名家有哪些

上海市工藝美術大師,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恩同,做石壺的大師,作品參加過國家博物館非物質文化石壺展覽。

『伍』 一把紫砂壺沒必要弄得神乎其神

關於紫砂壺的奇妙,歷朝歷代不知道有多少人編過多少傳奇故事,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寫過多少詩詞歌賦。依據本人的梳理與歸納,紫砂壺的妙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發味留香
能夠泡茶的器皿有很多,如銅壺、錫壺、石壺、玉壺、瓷壺等等。許多人,尤其是老茶客,不約而同地首選紫砂壺,自然是有原因的。 常言道:水是茶之母,壺是茶之父。對於茶湯的孕育與形成,壺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經過幾個朝代的鑒別與比較,茶客們最終發現,紫砂壺具有最大限度地開發茶湯的色、香、味的能耐。
其次是抗餿防腐
較之於其他材質,紫砂具有「透而不漏」的特點。所謂「透而不漏」,就是說它具有很好的透氣性,但是又不漏水。這一點非常重要。舉個不一定恰當的例子,一雙真皮手套,你就是戴上一天,也不會出手汗。但如果是人造革的,半天戴下來,手套裡面就會變得濕漉漉的。因為人造革這種材質,不具有「透而不漏」的特點。而用「透而不漏」的紫砂泥製成的茶壺,則具有抗餿防腐的功能。
第三是變色韜光
製作紫砂壺的泥料,俗稱「五色土」。許多人相信,用「五色土」製成的砂壺,是具有靈性的。在燒制的過程中,紫砂泥會隨著爐溫的升高,不停地改變顏色。正如清代吳梅鼎所言:「瑰琦之窯變,非一色之可名。」紫砂壺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會改變顏色。一把紫砂壺,只要你精心養育,它會隨著時光的流逝不斷地變光、變色,最終變得「潤如古玉、光可鑒人」,給收藏者、使用者帶來意外的驚喜。
茶壺確實沒有必要弄的神乎其神的,但是紫砂壺還是有他的妙處的。
參考資料:紫砂壺三大妙處 | 餘人陶藝
http://yurenty.com/zsh-miao-chu.html

『陸』 為什麼用紫砂壺泡茶這么燙 這種材質的壺泡茶沒那麼燙,但我叫不上名字來。望解答

這種壺不是紫砂壺,明顯是上過釉的陶壺,釉的話有一定的隔熱性,而且壺身要比常規紫砂壺大,如果用紫砂大壺泡茶熱度也不會很明顯。

『柒』 求識別紫砂壺底款

紫砂壺,底款是篆書「楊益芬制」,真品有收藏價值的;真品喜歡就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

『捌』 石雕茶具石壺怎麼鑒別收藏價值

鑒別是奇偶的茶具石壺收藏價值主要從三點考慮:

  1. 石壺造型的藝術:主要從壺腹、壺鋬、壺流、壺蓋四大體積的大小比例恰到好處,給人以美觀、自然、得體的視覺感受。比茹壺流(嘴)要成弧形狀,要有動感,倒水時,水流要長而暢。壺腹要穩重,壺鋬手感要好等


  2. 石壺的雕工技藝:一枚雕刻功底好的石壺作品,給人的視覺是看不出人為用何種工具製作而成,而是酷似天然形成的作品。同樣藝術水平較高的石壺作品,雕刻功力的深淺也決定其價值的高低。那些壺蓋松動、留下亂刀痕的石壺是屬不合格品或劣質品。

  3. 還要看所用的石材材質:如今市面上可以用來制壺的石材雕刻有很多,但不是什麼石材雕刻都可以用來制壺。首先看石壺的顏色運用,不同藝術風格的石壺應該恰到好處地選擇不同顏色的石材雕刻。比茹寫實風格的石壺,不能用花巧、艷麗色彩的石材雕刻,否則就牽強附會了。另外要知道石材雕刻的化學成份,一些不利人體健康的石材雕刻不能製作既有觀賞性又有實用性的石壺。

  4. 最後看石壺雕刻的構思:一枚藝術價值高的石壺製作時間並不長,而構思的時間是製作時間的幾十甚至幾百倍,化上一年或二年的時間才構思出一枚石壺造型也是常有的事。石壺的構思藝術是作者的社會閱歷、文化修養、思想情感、藝術功底的綜合體現。有思想的石壺作品,才是真正的收藏價值所在。


『玖』 怎樣找到自己想要的好紫砂壺

如何選擇一把貼心好壺

茶壺有很多種,陶的、瓷的、金的、鐵的、銅的、錫的……這里我們只把焦距對在「宜興紫砂壺」上頭。 一般說來,宜興紫砂壺的選擇標准可從下述的四個角度來逐一過濾。

實用第一
茶壺的天職就是要能拿來泡茶,這當然是毋庸置疑的,換言之,選擇茶壺時便不應違背「實用」的基本原則。一把實用的貼心好壺至少應具備下列幾點:
容量大小需合己用。茶壺容量大小差距甚多,大者容水數升,小者僅納一杯之量。同樣的,有的人交遊廣泛,天天高朋滿座,一周泡掉三斤茶,此時如果選用朱泥小壺來泡,那光是來回地傾茶注水便夠他手忙腳亂,滿頭大汗了。反之,若三兩好友促膝品茗,偏偏選用容水近升的大漢方壺,那豈不強迫人人非要牛飲一番不可,果真如此,那保證不出三個月,你的朋友會三個變兩個,兩個變孤支,到頭來只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份了!
口蓋設計合理,茶葉進出方便。國人愛喝的鳥龍茶系,在沖泡前呈乾燥緊縮狀態,借著茶則置入壺中並不太難,但經熱水沖泡數巡之後,葉片逐一伸展膨脹開來,會將整個壺身塞得飽飽緊緊的(尤其置茶量過多時),此時如果壺口太小或設計不當時,就得費一番工夫才能將茶渣掏出。若一時疏忽,未清除干凈,甚易在壺身內壁形成茶垢,甚至發霉,這就有礙健康了。
重心要穩,端拿要順手。有些茶壺端拿之際十分沉重,這如果不是壺把設計不當,不符合人體功學,便是壺壁過厚(用土太多)。新手買壺時,不妨先在壺內盛裝四分之三的水,單手提起,臨摹倒水姿勢。此舉,一則試其量感是否過重。二則可趁此感覺執壺間,手指與壺把的施力位置是否舒適。端拿是否順手相當重要,否則不但累了自己,更容易發生失手破壺的慘劇,不可不慎。況且,勉力為之,不免手上青筋暴露,臉上齜牙咧嘴,讓客人未嘗其甘,先見其苦,果真有夠失禮。

出水要順暢,斷水要果快。此點是大部分茶壺不易顧及的。好壺出水剛勁有力,弧線流暢,水束圓潤不打麻花。斷水時,即傾即止,簡潔俐落,不流口水,並且傾壺之後,壺內不留殘水。

工藝技巧
紫砂壺藝向以其高度精巧的工藝性著稱於世,幾乎所有好的砂壺都是手工成型的,即使是為求其產量與規格化而採用的擋坯成型法,其手工修整的工序仍相當繁瑣,所以工藝水平的高低自是評斷砂壺好壞的重要條件。砂壺的工藝要求,基本上有下述幾項:
嘴、鈕、把,三點成一線。這點是諸多藏家所特意注重的,尤其是水平壺、西施壺等基本壺式更是如此,它看似簡單,實則不然,甚至包含名家壺在內,仍有許許多多的砂壺嘴歪把斜。另外,上把與下把不在同一垂直線上的亦相當常見。當然,這樣的砂壺一樣能泡能養,只是中國人講究的是「大中至正」、「允執厥中」,所以除非是特意設計的砂壺,不然仍應慎重審視為宜。

口蓋要嚴緊密合。圓壺要能旋轉滑順無礙,方壺要求面面接縫平直不變形,筋紋器更要達到面面俱到的「通轉」地步。除了以上的目視、手試外,我們尚可在壺身盛水後,舉壺作注水狀,以食指壓緊氣孔,若能達到即壓即停且滴水不漏,就表示壺蓋與壺身的密合度甚高,與外界空氣接觸極少。部分技術特佳的陶手還能達到將壺嘴塞住時,手捏壺鈕可將全壺擎起的境地。
壺身線面修飾平整、內壁收拾俐落,落款明確端正。通常,一件砂壺的做工良窳,我們可從外觀上審視陶手是否有用心將壺身線條、轉折、棱線修飾漂亮規整來作判斷。還有,此壺的落款是否大小得宜、位置適中、深淺合度,亦是重要參考。此外,最易遭受忽略的是,壺身內壁流嘴的接囗、塊面的接縫是否遺有施工泥屑,內壁、內底是否收拾勻當……這些小細節都足以看出作者的製作態度是否嚴謹、審慎。
胎土要求純正,火度要求適當。有些砂壺乍看之下油光燦然,未養先亮;有的則是賊光浮動,色相詭異,這些徵兆都顯示著此壺的土胎不純或是作者配土太差。至於砂壺的燒結火候是否恰當?則需要經驗的累積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一般可用壺蓋(請切勿用蓋沿,那是全器最脆弱的地方)輕輕敲擊壺身(務請注意,莫傷壺表),若呈鏗鏘含韻之聲,代表火度適中;若呈混沌低郁之聲、代表火度稍嫌不足;反之,若呈高尖乾脆之聲,則表過火,壺身已呈瓷化。

切忌沖動
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變化多端,但美感的標准則依各人的審美涵養而有所不同。你愛花貨的精工細描,我愛光貨的簡單大方,誰也不用委曲誰、所以砂壺的造型孰優孰劣是不能一概而論的。真正重要的是、無論如何,買壺千萬不要光為了作者的名氣或別人的強力鼓吹而沖動下單,否則日後極易後悔。因為泡茶賞壺之際是人類最冷靜、最客觀的時候,這時手中的砂壺勢必會遭受到自己最嚴苛的挑剔,這也就是為什麼茶壺就像女人的戀衣情結一樣——永遠少一把。
盡管每個人的審美涵養有所不同,但初入此道的朋友仍可依循下述兩點略作參考:
幾何造型的砂壺,該圓的就要圓,該方的就要方,線條當直則直,當曲則曲。千萬不要選擇口蓋歪曲變形、嘴歪把斜者,因為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全器力度。此外,全器各配件大小需與壺身相襯,大而無當固然不宜,小鼻小眼睛的更應避免。
自然造型的砂壺,該寫實的就要寫實,該寫意的就要寫意。由於花貨的捏塑較多,所以應細心體察全器是否氣勢連貫,渾然一體而無生硬之感,亦應注意壺身與捏塑的接觸點有無微細裂縫,以免日後斷裂。

價格合理
經過前述的一番挑肥撿瘦,最後的一個問題便是「壺價幾何?」事實上,近十餘年來,紫砂壺的漲勢咄咄逼人,屢創新高,流風所及,似乎千元以下的壺泡出來的茶不堪入喉般。尤有甚者,壺價動輒十萬、百萬,果真應驗了古書所載的「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時大彬、陳鳴遠若地下有知,當恨生不逢時也!
總而言之,當我們面對琳琅滿目的各式砂壺,以及店老闆的如簧之舌時,切切要分清楚「選擇一把別人公認的好壺」和「選擇一把貼心好壺」之間的差異。因為惟有「適合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好壺,若硬是要隨波逐流,附庸風雅,可就失卻了茶藝怡情養性的那份閑適之美了。

如何用新壺

整修內部
通常中檔以下的紫砂壺多半會有一些不算瑕疵的小毛病,大多可以自行排除。例如氣孔若被泥屑堵塞住,易影響出水的順暢,可以鋼針或尖鑽小心將其剔除;又如壺身內壁或流孔接續處若殘存泥屑,則易卡住較小的茶葉片,形成藏污納垢的死角,此時可用小鋼銼及砂紙,細加修整磨拭,以免造成日後使用的困擾。

去蠟醒壺
事前的暖身運動做好了之後,便可舉行愛壺的下水典禮了。這道手續的目的有三:其一是因新壺在出廠、裝運、展示過程中,常會附著一些泥砂、塵土、包裝屑(尤其是花貨);另外,有些茶壺裡面仍留存著白色的鋁粉(此為隔離用的耐火物,入窯燒坯前先撒布於壺蓋內沿,可避免壺蓋與壺身燒結在一起分不開),以上這些異物均應於事前加以清除。其二,新壺出窯後,未識茶味,火氣、土氣仍重,若不先行去除,將有礙茶湯的品評。其三,上游業者常會在初出爐的砂壺表面打上—層蠟油,以增加光澤,美化賣相。這層油性異物不但堵塞了壺表的毛細孔,更形成一層保護膜,不受茶水,如未予去除,則養壺勢必徒勞無功!

水煮刷拭
茶壺的下水典禮有兩種儀式,讀者可依個人狀況自行採用。
水煮法
取一干凈無雜味的鍋子,將壺蓋與壺身分開置於鍋底,徐注清水使高過壺身,以文火慢慢加熱至沸騰。此步驟應注意壺身和水應同步升溫加熱,切勿像某些書上所載,將壺身驟然置入沸水中,來個「三溫暖」;否則,雖說紫砂壺冷熱急變化佳,但如此折騰愛壺,萬一它老兄來個「開口笑」那就後悔莫及了。(一般會「笑」的,多是早已有暗傷)待水沸騰之後,取一把廉價的茶葉(通常採用較耐煮的重焙火茶葉)投入熬煮,數分鍾後撈起茶渣,砂壺和茶湯則繼續以小火慢燉。俟二、三十分鍾後,以竹筷小心將茶壺起鍋,凈置退溫(匆沖冷水)。最後再以清水沖洗壺身內外,除盡殘留的茶渣,即可正式啟用。
這種水煮法的主要功能除了去蠟醒壺外,亦可讓壺身的氣孔結構,藉熱脹冷縮而釋放出所含的土味及雜質,若施行得宜,將有助於日後泡茶養壺。

刷拭法
這是較為簡便的方法,先以溫水暖壺後,再改注沸水盛滿壺內,並用熱水澆淋壺身表面,使全壺保持高溫狀態。再持軟毛牙刷沾上牙膏,將全壺內外徹底刷上幾遍後,以熱水沖去泡沫,即可去除土味及蠟質。
刷拭法的優點是簡單方便,在茶桌上即可操作,不必「動鼎動灶」,缺點是效果不如水煮法徹底。此外,某些品牌的牙膏(尤其是強調去污力特強的)含有較高成份的研磨劑,對胎身較細膩的砂壺(如朱泥、綠泥)恐易產生刮痕,不妨改用洗碗精替代。

洗心革面
前面所述的下水典禮,均以新壺為對象,若是手中的是二手壺、老壺、舊壺、出土壺,那處理上需較為謹慎,因為誰也不曉得此壺的前任主人是何方神聖。
出土壺固然需大清特清;老壺、舊壺亦然,因為大陸某些地區喝茶是不用茶杯,直接以口含壺嘴牛飲的,還有些人家習慣用茶壺裝醬油、煤油等物,甚至某些文物販子喜用墨汁、鞋油、鹽酸將紫砂壺刷染作舊。即便是得自友朋的二手壺亦應重新處理干凈,從頭泡養起,因為「好壺不事二茶」,常泡普洱的壺若突然改沖烏龍,茶湯必然不純,有礙品評。
紫砂舊壺的「洗心革面」通常不採水煮法,因為舊壺或許隱含有龜裂、修補的暗傷,較不宜用此「猛葯」。通常的作法是,先取一干凈的鍋盆,將溫熱過的舊壺置入,徐注熱水使其淹過壺身,再混入10㏄左右的漂白水,如此靜置一小時後取出,再似前述的刷拭法,將此壺內外刷凈,此時便可重現盧山真面目。需特別注意的是,漂白水對人體有害,且其滲透力甚強,需於事後充分洗凈,方宜泡茶。

如何養好壺

宜興紫砂壺由於胎質甚佳,且成型技法獨到(尤其是「明針」工夫),所以只要泡養一段時日,便可自發暗然之光,備受世人喜愛。這種透過茶水泡養,使壺表產生溫潤之感的過程,即一般俗稱的「養壺」。當然,泡茶並非一定得要「養壺」,在大陸許多地區的飲茶習慣中,其實是甚少有此等閑適雅趣的。而「養壺」亦不特定非宜興紫砂壺不可,其它像大陸東南沿海的汕頭壺、台灣手拉坯壺、石壺等,只要是器身表面不過於粗糙,基本上都可達到一定的效果,至於瓷壺、釉壺、鐵壺、錫壺等「非主流派」當然就不宜此舉了。

養壺養性 人器互動
「養壺」是茶事過程中的雅趣之舉,其目的雖在於「器」,但真正的主角仍是「人」。「養壺即養性」,壺之為物,雖無情無感,但透過泡養摩娑的過程,茶壺以其器面的日漸溫潤來回報主人對它的恩澤,亦未嘗不是一種人與器的情感互動!「養壺」之所以曰「養」,而不稱「喂壺」、「盤壺」、「淋壺」,正是因其「怡情養性」的特質也!
我們若能體會這層道理,在面對「養壺」一事時,便不會出現像以下這些光怪陸離,令人啼笑皆非的「養壺偏方」,例如有人主張將茶壺放入油鍋中油炸或以肥豬排燉煮數日,甚至將茶壺塞入肥鵝腹中蒸煮一番,較保守的則主張應常用臉、鼻摩拭壺身,好象「盤玉」—般,使其納油。凡此種種匪夷所思的怪招,無非是想用速成的方式,讓壺身顯露出潤亮的光澤,只是用這些方式所「熬」出來的壺,雖然表面油光浮動十分唬人,但泡出來的只怕不是茶湯,而是「排骨湯」或「油湯」,這種「加味茶」當然令人難以下咽。

總之,泡茶之道旨在怡情養性,所以養壺的方式亦應符合此一精神,循序漸進,切忌揠苗助長,如此養成的壺不但溫潤可親,也才符合衛生之道。

如法炮製 樂趣無窮
目前坊間有許多種不同的養壺方法,亦有專業的「養壺船」、「養壺刷」配合使用,甚至還有業者推出「代客養壺」的業務,為忙碌的愛壺人或「後宮佳麗三千」的收藏家提供售後服務。
以下,我們茲將較常見的養壺步驟,簡述如下:

先用沸水將壺身內外淋燙一下,如此既可凈壺去霉,亦可暖壺醒味。
若使用茶船,注意應將壺身略微墊高,使其圈足高過水面,以免壺身留下水線或不均勻的色澤。
將第一泡的溫潤泡茶湯盛置茶海中備用,待沖第二泡時再用此茶湯澆淋壺身外表,如此反復施行至全程結束。
由於紫砂壺身具較高的氣孔率,遇熱時,因熱脹冷縮的關系,氣孔相對擴大。此時可用棉質布巾趁機擦拭壺身,讓茶油順勢滲入壺壁細孔中,日久便可累積出光澤。
每泡茶沖至無味後,應將茶渣去凈,用熱水將壺內壺外涮洗一次,置於乾燥通風處,並將壺蓋取下,以利風干。否則,因紫砂壺的口蓋密合度較嚴謹,任令其密封陰干,亦不衛生。
有些壺友趁壺身高熱時,以沾有茶湯的棉布茶巾上下擦拭身,由於此時器表溫度甚高,濕巾所含茶湯一拭隨即揮發,留下可使壺身潤澤的茶油,如此便可提高養壺的成效。亦有人先沖出一泡較濃的茶湯當「墨汁」,再以軟性毛筆或養壺毛刷沾此茶湯,反復均勻塗布於壺身,藉以提高其接觸茶湯的時間與頻率。

內外兼修 不事二茶
養壺不只是養外表,壺身內壁亦應一並調養,方能收內外兼修之功。養壺的「內功」最重要的就是:一把壺只泡一種茶。因為紫砂壺具有特殊的雙氣孔結構,善於吸收茶湯,所以一把久經使用的紫砂壺,即使不加茶葉,單用沸水亦能沖出淡淡茶湯來。因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壺沖泡出的茶湯才能保持原味的鮮度與純度,否則今天烏龍,明天普洱,後天花茶,那麼必然茶味混沌,了無個性可言。
通常開始養壺的動作後,最好避免再用洗碗精之類的化學品去清洗,以免產生異味或刷去光澤。除非您打算全面洗凈,重頭養起,否則壺身若有臟污,不妨以干布拂凈,或用軟毛筆沾茶湯清洗之。
此外,紫砂壺造型變化多端,有些如花貨、筋紋器較容易產生茶漬死角、可用軟毛牙刷勤加清理。另外、壺底較不易接觸到茶湯、壺把常含有手上的油脂,易排斥茶湯;還有,會「流口水」的壺嘴下沿應刻意擦拭,諸如此類小細節,皆賴壺主用心照顧。

養壺守則 衛生第一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有些人為了在壺內形成「茶山」,使其看來更具古意,便將茶葉留存其中,任其陰干,但因台灣地區高溫多濕,黴菌極易孳生其間,若就衛生觀點考量,此法實不足取。更有些人泡茶後,故意將最後一泡茶湯存於壺內,直至下回使用前倒掉,認為此法可收內浸外養之效。殊不知,紫砂壺的氣孔結構既擅於吸附茶湯,自然也易於吸收黴菌。以此養出的壺,只怕日後沖茶時,亦會帶有異味,甚至有礙健康,實是得不償失。
總而言之,想要養好一把紫砂壺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各位紫砂新朋友們不妨參照上述的步驟及注意事項,細心地如法炮製,即可養成一把人見人愛的好壺。養好的壺擺置架上,溫潤的光澤便像是自已的心血結晶,那份成就感可不是局外人所能體會的。

紫砂壺的優點

中國是個茶的民族,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之深融百姓生活由此可見一斑。近數十年來,泡茶之風在台灣十分盛行,所用茶具的材質也琳琅滿目,甚為可觀,諸如陶壺、瓷壺、鐵壺、錫壺、鋁壺、石壺、玉壺等等,其中,當然又以「主流派」的宜興紫砂茶壺最受到世人的歡迎。

紫砂茶壺神格化
早年,由於兩岸尚未開放交流,宜興紫砂壺大多靠走私的管道進入台灣,由於得來不易,於是紫砂壺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在商人「老王賣瓜」以及消費者的「甜檸檬」心理作遂下,紫砂壺的優點被誇大渲染,好象泡出來的茶就如瓊漿玉液一般,人間難得幾回嘗。
在江南一帶,甚至還傳說著如此一段離譜的故事:有位泥水匠在蓋房子時,將一把紫砂壺遺忘在天花板里。數年後再度翻修房屋時才又發覺,而當年壺中所泡的茶水仍然香甜如故。當然像這種「驚異傳奇」除非是在冰天雪地的東北冰原或許還有可能,否則對於講究衛生,重視口感的台灣人而言,上午喝剩的茶水,到了下午頂多是拿來養養壺,那有人還把它往肚裡倒?

古今稱頌的宜茶性
宜興紫砂壺的「宜茶性」是自古就受到肯定的。特別是到了明代中期以後,文人雅士用紫砂壺飲茶更蔚為風尚。明季李漁曾曰:「茗注(泡茶之器)莫妙於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宜興古稱)」,又曰:「壺必言宜興陶,較茶(評茶)必用宜壺」。
到了清初周高起所著的《陽羨茗壺系》更明白地指出:「近百年中,壺黜銀錫及閩豫瓮,而尚宜興陶」,可見早在明代,世人便已公認宜興紫砂陶壺是最理想的茶具了。
今日的台灣可說是全世界品茗風氣最熾盛的地區。在此地,人們泡茶使用的茶具仍以陶壺為大宗,瓷壺、石壺為次。常見的陶壺又包括了紫砂壺(紫砂、朱泥、段泥、綠泥……)、台灣現代壺、手拉坯壺(台灣土、進口土)、大陸手拉坯壺(如汕頭壺)及灌漿壺等等,不一而足。在這么多種材質中,或許有超過七成以上的飲茶人口會認同:紫砂壺的宜茶性應為眾家之冠,而歷來不少科學試驗亦支持此一說法。然而茶事畢竟不是冰冷理性的科學實驗,它還牽涉到許多復雜的心理因素與感情投射。所以時至今日,我們只能說紫砂壺的確具有優良的宜茶性,至於它是否為「第一名」,或許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獨領風騷 其來有自
真正令愛茶人士感到興趣的是:紫砂壺到底具備什麼樣的魅力,能夠自明迄今,不論朝代更迭或是社會變異,它都能在這個嗜茶的民族中,獨領風騷?
關於這個課題,我們不妨試著從實用層面與藝術層面來加以解釋一番,一般說來,紫砂壺的實用功能大致具有下列幾項優點:

「宜興茗壺,以粗砂制之,正取砂無土氣耳」又「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蘊」,上述為古人總結的心得,易言之,以紫砂壺來泡茶,只要充分掌握茶性與水溫,當可泡出「聚香含淑」、「香不渙散」的好茶,比起其它材質茶壺,其茶味愈發醇郁芳香。(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見《紫玉金砂》雜志第六期的「淺談日用紫砂陶的實用功能」,當有更科學化的解釋。)

紫砂壺「注茶越宿,暑月不餿」,茶汁不易霉餿變質,且不易起膩苔,所以清洗容易,不費周章。值得一提的是,此處所指的「暑月不餿」,即夏日隔夜亦不餿,這在台灣亦是事實,但若將「暑月」強解為「數月」則顯然誇大不實,相信亦是早期「紫砂壺神格化」的謬論來源之—。
雖然就茶道而言,理應「旋淪旋啜」、「宜傾竭即滌去停渣」,即隨泡隨飲,事畢即清除茶渣,但現代人生活繁忙,將茶渣留於壺中數日亦是常事。對此,清人吳騫記載了他的洗壺妙方:「壺宿雜氣,滿貯沸湯,傾,即沒冷水中,亦急出,冷水瀉之,元氣復矣。」讀者不妨一試。

紫砂陶是一種介於陶和瓷之間,屬於半燒結的精細?器,具有持殊的雙氣孔結構,透氣性極佳且不滲漏。由於這種特性,所以它能吸收茶汁,壺經久用,自然能於內壁累積出「茶銹(茶山)」,此時即使不置茶,葉,單以沸水沖入亦能泡出淡淡的茶香來。(也由此可知「一壺不事二茶」的原因)。

紫砂茶具使用越久,不但壺身光澤越加光潤,而且據《陽羨茗壺系》載:「壺經久用,滌拭日加,自發暗然之光,入手可鑒」,此即指常用干布摩拭,更顯氣韻溫潤,這也正是國人熱衷的「養壺」。

紫砂器具有耐熱性能,冷熱急變性佳,寒天臘月即使注入沸水,也不易因溫度遽變而脹裂。當然,這點對於地處亞熱帶的台灣而言,可算是無需憂心。(壺身有暗傷者,另當別論。)

紫砂砂質傳熱緩慢,執用時較不易燙手,且性耐烹燒,可放在溫火上燉煮,所以用紫砂製成的砂鍋十分受到人們的歡迎。此外,紫砂因傳熱慢,所以保溫亦較持久,此點對於喜喝半發酵茶的台灣同好而言,更是一項難得的特點。

紫砂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延展性,配合以特殊且精準的制壺技藝,所以成品口蓋嚴密,縫隙極少,減少了含黴菌的空氣流向壺內的管首,相對延長了茶湯變質的時間,有益人體健康。

可賞可用 文采斑斕
以上所提到的幾點,都是其它陶瓷或金屬茶具所無法面面俱到的。另小,在藝術層面上,紫砂茶具亦有相不少優點:
紫砂泥色多采,且多不上釉,透過歷代藝人的巧手妙思,便能變幻出種種繽紛斑斕的色澤、紋飾來,加深了它的藝術性。
紫砂泥的可塑性高,雖不利於灌漿成型,但其成型技法變化萬千,不像手拉坯等輪轉成型法,只限於同心圓范圍,所以紫砂器在造型上的品種之多,堪稱舉世第一。
紫砂茶具透過「茶」,與文人雅士結緣,並進而吸引到許多畫家、詩人在壺身題詩、作畫,寓情寫意,此舉使得紫砂器的藝術性與人文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隨著實用價值與藝術價值的兼備,自然也提高了紫砂壺的經濟價值,使得陶手能更致力於創新。由於上述的心理、物理、藝術、文化、經濟等因素作為基礎,宜興紫砂茶具數百年來能受到人們的喜愛與重視,可說是其來有自。

紫砂欣賞

同心杯組:
1·緞泥同心杯
2·綠泥同心杯
3·棕點同心杯
4·綠陶同心杯
5·紅陶同心杯
6·灰陶同心杯
7·描金同心杯
8·黑陶同心杯

易泡壺組:
顧名思義即知是一組很容易使用及操作的泡茶壺組。易泡壺上套有海草環,可隔熱不燙手,壺嘴裝有濾網,使茶湯干凈,不含雜質。可當壺或茶海使用,是一種實用又典雅的泡茶器具。

閱讀全文

與石壺和紫砂的鑒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皰疹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131
手機上傳照片到電腦上的最佳方法 瀏覽:757
維生素B含量測定計算方法 瀏覽:668
選擇恐懼症的治療方法 瀏覽:37
腹肌訓練方法最有用圖片 瀏覽:920
雞蛋的儲存方法與步驟 瀏覽:482
成年人散光150度恢復訓練方法 瀏覽:85
口腔單純皰疹治療方法 瀏覽:613
手機量角度的方法 瀏覽:234
杵狀腳趾的鑒別方法 瀏覽:688
遠志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344
涼亭封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109
神鉤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300
血袋的使用方法 瀏覽:945
極簡吊軌三聯動安裝方法 瀏覽:70
懲罰教育課題研究方法 瀏覽:64
疝氣治療帶的使用方法 瀏覽:417
代駕如何招募司機方法 瀏覽:634
獼猴桃種子種植方法 瀏覽:612
43x17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