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二數學的幾何證明題自己覺得好難,但又不知道怎麼學,要學好幾何證明,有哪些方法呢
1、課前預習,上課一定跟著老師走,課後認真復習,最重要的是課前預習和上課跟著老師走,這個問題每個老師都會要求,好多學生也都以為自己做到了,可是要真正做好很難也要求很高,要學好數學就要注重這兩步,首先預習必須弄懂每個定理定義的由來,不是背下來而是理解後熟記,這樣到做題時才能做到讀到每個條件就知道該條件的用處,讀完題目也就知道該題用什麼定理來完成。上課對於預習好了的同學來說那是屬於「復習」,但是絕對不能認為自己已經懂了而不聽課自己完成其他的,因為只要你思路跟著老師走,許多模糊的地方會瞬間明朗,明白通透的地方記憶會增加幾倍。
2、對於幾何來說,主要是鍛煉自己的空間思維,基本定理和定義很重要,必須吃透了簡單的才有學好難度高的資本。其次,做幾何題必須養成勤作圖的習慣,每個題都要養成先按已知條件作圖後思考完成,簡單的一個點一個線或許你不用作圖,但是別忘了我們將來要學的各種幾何圖形都是由點和線組成,切記基礎一定要打牢。希望你認真閱讀並理解我的意思,希望我的方法能給你帶來幫助
❷ 初中幾何證明有哪些方法
對於證明題,有三種思考方式:
(1)正向思維。對於一般簡單的題目,我們正向思考,輕而易舉可以做出,這里就不詳細講述了。
(2)逆向思維。顧名思義,就是從相反的方向思考問題。運用逆向思維解題,能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探索解題方法,從而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這種方法是推薦學生一定要掌握的。在初中數學中,逆向思維是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在證明題中體現的更加明顯,數學這門學科知識點很少,關鍵是怎樣運用,對於初中幾何證明題,最好用的方法就是用逆向思維法。如果你已經上初三了,幾何學的不好,做題沒有思路,那你一定要注意了:從現在開始,總結做題方法。同學們認真讀完一道題的題干後,不知道從何入手,建議你從結論出發。例如:可以有這樣的思考過程:要證明某兩條邊相等,那麼結合圖形可以看出,只要證出某兩個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證三角形全等,結合所給的條件,看還缺少什麼條件需要證明,證明這個條件又需要怎樣做輔助線,這樣思考下去……這樣我們就找到了解題的思路,然後把過程正著寫出來就可以了。這是非常好用的方法,同學們一定要試一試。
(3)正逆結合。對於從結論很難分析出思路的題目,同學們可以結合結論和已知條件認真的分析,初中數學中,一般所給的已知條件都是解題過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從已知條件中尋找思路,比如給我們三角形某邊中點,我們就要想到是否要連出中位線,或者是否要用到中點倍長法。給我們梯形,我們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平移腰,或平移對角線,或補形等等。正逆結合,戰無不勝。
❸ 做初二數學證明題有什麼技巧
1、綜合法(由因導果),從已知條件出發,通過有關定義、定理、公理的應用,逐步向前推進,直到問題解決。
2、分析法(執果索因),從命題的結論考慮,推敲使其成立需要具備的條件,然後再把所需的條件看成要證的結論繼續推敲,如此逐步往上逆求,直到已知事實為止。
3、分析綜合法:將分析與綜合法合並使用,比較起來,分析法利於思考,綜合法易於表達,因此,在實際思考問題時,可合並使用,靈活處理,以利於縮短題設與結論的距離,最後達到證明目的。
(3)初二幾何學霸的證明方法很簡單擴展閱讀:
幾何證明作為平面幾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它有兩種基本類型:一是平面圖形的數量關系;二是有關平面圖形的位置關系。這兩類問題常常可以相互轉化,如證明平行關系可轉化為證明角等或角互補的問題。
掌握構造基本圖形的方法:復雜的圖形都是由基本圖形組成的,因此要善於將復雜圖形分解成基本圖形。在更多時候需要構造基本圖形,在構造基本圖形時往往需要添加輔助線,以達到集中條件、轉化問題的目的。
❹ 急求、初二幾何證明題做題技巧...
首先那些定理及公理要明記於心,還要理解;其次就是要會倒推法,也就是要證這點,必須要先證明什麼,舉個例子:三角形中角A與角B相等,證明這兩角所對應的邊相等。用倒推法就是想要證明邊相等,必須先證明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用定理:若一個三角形的兩個角相等,則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當然這個例子非常簡單,我只想讓你明白而已!最後你要會作輔助線,當然初二用到輔助線的可能不是很大,但這是我當時所知道的!我能幫你的只有這么多了,幾何其實是入門難,進了那個門你就會暢通無阻,那些定理看一遍就記住了!祝你早日入門!嘿嘿!
❺ 初二數學幾何證明題應該按什麼步驟證明啊
首先找到你要求的東西,如你要 求兩邊相等可以考慮兩者是否在特殊的三角形之內,如等腰三角形…………其次,再尋找有沒有相類似的全等三角形,進而證明全等,再證明等邊!若以上兩種均不行,就試著製造等腰或全等即畫輔助線,從而得出等邊!初二的數學幾何一般也就是全等 等腰 中垂線這類的,只要你掌握書中的知識,再運用一系列的邏輯思維,我想初二的題不是難事…………其實我也是初二…………嘿嘿
❻ 初中數學幾何證明題解題技巧
01 證明兩線段相等
1.兩全等三角形中對應邊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對等邊。
3.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或底邊的高平分底邊。
4.平行四邊形的對邊或對角線被交點分成的兩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邊的中點到三頂點距離相等。
6.線段垂直平分線上任意一點到線段兩段距離相等。
7.角平分線上任一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
8.過三角形一邊的中點且平行於第三邊的直線分第二邊所成的線段相等。
9.同圓(或等圓)中等弧所對的弦或與圓心等距的兩弦或等圓心角、圓周角所對的弦相等。
10.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的切線長相等或圓內垂直於直徑的弦被直徑分成的兩段相等。
11.兩前項(或兩後項)相等的比例式中的兩後項(或兩前項)相等。
12.兩圓的內(外)公切線的長相等。
13.等於同一線段的兩條線段相等。
02 證明兩個角相等
1.兩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邊對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邊上的中線(或高)平分頂角。
4.兩條平行線的同位角、內錯角或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餘角(或補角)相等。
6.同圓(或圓)中,等弦(或弧)所對的圓心角相等,圓周角相等,弦切角等於它所夾的弧對的圓周角。
7.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圓心和這一點的連線平分兩條切線的夾角。
8.相似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
9.圓的內接四邊形的外角等於內對角。
10.等於同一角的兩個角相等。
03 證明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1.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或底邊的中線垂直於底邊。
2.三角形中一邊的中線若等於這邊一半,則這一邊所對的角是直角。
3.在一個三角形中,若有兩個角互余,則第三個角是直角。
4.鄰補角的平分線互相垂直。
5.一條直線垂直於平行線中的一條,則必垂直於另一條。
6.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則兩直線垂直。
7.利用到一線段兩端的距離相等的點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利用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
10.在圓中平分弦(或弧)的直徑垂直於弦。
11.利用半圓上的圓周角是直角。
04 證明兩直線平行
1.垂直於同一直線的各直線平行。
2.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或同旁內角互補的兩直線平行。
3.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
4.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第三邊。
5.梯形的中位線平行於兩底。
6.平行於同一直線的兩直線平行。
7.一條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或延長線)所得的線段對應成比例,則這條直線平行於第三邊。
05 證明線段的和差倍分
1.作兩條線段的和,證明與第三條線段相等。
2.在第三條線段上截取一段等於第一條線段,證明餘下部分等於第二條線段。
3.延長短線段為其二倍,再證明它與較長的線段相等。
4.取長線段的中點,再證其一半等於短線段。
5.利用一些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三角形的重心、相似三角形的性質等)。
06 證明角的和差倍分
1.與證明線段的和、差、倍、分思路相同。
2.利用角平分線的定義。
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07 證明線段不等
1.同一三角形中,大角對大邊。
2.垂線段最短。
3.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
4.在兩個三角形中有兩邊分別相等而夾角不等,則夾角大的第三邊大。
5.同圓或等圓中,弧大弦大,弦心距小。
08 證明兩角的不等
1.同一三角形中,大邊對大角。
2.三角形的外角大於和它不相鄰的任一內角。
3.在兩個三角形中有兩邊分別相等,第三邊不等,第三邊大的,兩邊的夾角也大。
4.同圓或等圓中,弧大則圓周角、圓心角大。
09 證明比例式或等積式
1.利用相似三角形對應線段成比例。
2.利用內外角平分線定理。
3.平行線截線段成比例。
4.直角三角形中的比例中項定理即射影定理。
5.與圓有關的比例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
6.利用比利式或等積式化得。
10 證明四點共圓
1.對角互補的四邊形的頂點共圓。
2.外角等於內對角的四邊形內接於圓。
3.同底邊等頂角的三角形的頂點共圓(頂角在底邊的同側)。
4.同斜邊的直角三角形的頂點共圓。
5.到頂點距離相等的各點共圓。
❼ 初中數學幾何證明題技巧
幾何證明題入門難,證明題難做,是許多初中生在學習中的共識,這裡面有很多因素,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學習不得法,沒有適當的解題思路則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掌握證明題的一般思路、探討證題過程中的數學思維、總結證題的基本規律是求解幾何證明題的關鍵。在這里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方法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要審題。很多學生在把一個題目讀完後,還沒有弄清楚題目講的是什麼意思,題目讓你求證的是什麼都不知道,這非常不可取。我們應該逐個條件的讀,給的條件有什麼用,在腦海中打個問號,再對應圖形來對號入座,結論從什麼地方入手去尋找,也在圖中找到位置。
二要記。這里的記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要標記,在讀題的時候每個條件,你要在所給的圖形中標記出來。如給出對邊相等,就用邊相等的符號來表示。第二層意思是要牢記,題目給出的條件不僅要標記,還要記在腦海中,做到不看題,就可以把題目復述出來。
三要引申。難度大一點的題目往往把一些條件隱藏起來,所以我們要會引申,那麼這里的引申就需要平時的積累,平時在課堂上學的基本知識點掌握牢固,平時訓練的一些特殊圖形要熟記,在審題與記的時候要想到由這些條件你還可以得到哪些結論(就像電腦一下,你一點擊開始立刻彈出對應的菜單),然後在圖形旁邊標注,雖然有些條件在證明時可能用不上,但是這樣長期的積累,便於以後難題的學習。
四要分析綜合法。分析綜合法也就是要逆向推理,從題目要你證明的結論出發往回推理。看看結論是要證明角相等,還是邊相等,等等,如證明角相等的方法有(1.對頂角相等2.平行線里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3.餘角、補角定理4.角平分線定義5.等腰三角形6.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等等方法。然後結合題意選出其中的一種方法,然後再考慮用這種方法證明還缺少哪些條件,把題目轉換成證明其他的結論,通常缺少的條件會在第三步引申出的條件和題目中出現,這時再把這些條件綜合在一起,很條理的寫出證明過程。
五要歸納總結。很多同學把一個題做出來,長長的鬆了一口氣,接下來去做其他的,這個也是不可取的,應該花上幾分鍾的時間,回過頭來找找所用的定理、公理、定義,重新審視這個題,總結這個題的解題思路,往後出現同樣類型的題該怎樣入手。
以上是常見證明題的解題思路,當然有一些的題設計的很巧妙,往往需要我們在填加輔助線,
分析已知、求證與圖形,探索證明的思路。
對於證明題,有三種思考方式:
(1)正向思維。對於一般簡單的題目,我們正向思考,輕而易舉可以做出,這里就不詳細講述了。
(2)逆向思維。顧名思義,就是從相反的方向思考問題。運用逆向思維解題,能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探索解題方法,從而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這種方法是推薦學生一定要掌握的。在初中數學中,逆向思維是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在證明題中體現的更加明顯,數學這門學科知識點很少,關鍵是怎樣運用,對於初中幾何證明題,最好用的方法就是用逆向思維法。如果你已經上初三了,幾何學的不好,做題沒有思路,那你一定要注意了:從現在開始,總結做題方法。同學們認真讀完一道題的題干後,不知道從何入手,建議你從結論出發。例如:可以有這樣的思考過程:要證明某兩條邊相等,那麼結合圖形可以看出,只要證出某兩個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證三角形全等,結合所給的條件,看還缺少什麼條件需要證明,證明這個條件又需要怎樣做輔助線,這樣思考下去……這樣我們就找到了解題的思路,然後把過程正著寫出來就可以了。這是非常好用的方法,同學們一定要試一試。
(3)正逆結合。對於從結論很難分析出思路的題目,同學們可以結合結論和已知條件認真的分析,初中數學中,一般所給的已知條件都是解題過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從已知條件中尋找思路,比如給我們三角形某邊中點,我們就要想到是否要連出中位線,或者是否要用到中點倍長法。給我們梯形,我們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平移腰,或平移對角線,或補形等等。正逆結合,戰無不勝。
要掌握初中數學幾何證明題技巧,熟練運用和記憶如下原理是關鍵。
下面歸類一下,多做練習,熟能生巧,遇到幾何證明題能想到採用哪一類型原理來解決問題。
一、證明兩線段相等
1.兩全等三角形中對應邊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對等邊。
3.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或底邊的高平分底邊。
4.平行四邊形的對邊或對角線被交點分成的兩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邊的中點到三頂點距離相等。
6.線段垂直平分線上任意一點到線段兩段距離相等。
7.角平分線上任一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
8.過三角形一邊的中點且平行於第三邊的直線分第二邊所成的線段相等。
9.同圓(或等圓)中等弧所對的弦或與圓心等距的兩弦或等圓心角、圓周角所對的弦相等。
10.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的切線長相等或圓內垂直於直徑的弦被直徑分成的兩段相等。
11.兩前項(或兩後項)相等的比例式中的兩後項(或兩前項)相等。
12.兩圓的內(外)公切線的長相等。
13.等於同一線段的兩條線段相等。
二、證明兩個角相等
1.兩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邊對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邊上的中線(或高)平分頂角。
4.兩條平行線的同位角、內錯角或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餘角(或補角)相等。
6.同圓(或圓)中,等弦(或弧)所對的圓心角相等,圓周角相等,弦切角等於它所夾的弧對的圓周角。
7.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圓心和這一點的連線平分兩條切線的夾角。
8.相似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
9.圓的內接四邊形的外角等於內對角。
10.等於同一角的兩個角相等。
三、證明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1.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或底邊的中線垂直於底邊。
2.三角形中一邊的中線若等於這邊一半,則這一邊所對的角是直角。
3.在一個三角形中,若有兩個角互余,則第三個角是直角。
4.鄰補角的平分線互相垂直。
5.一條直線垂直於平行線中的一條,則必垂直於另一條。
6.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則兩直線垂直。
7.利用到一線段兩端的距離相等的點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利用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
10.在圓中平分弦(或弧)的直徑垂直於弦。
11.利用半圓上的圓周角是直角。
四、證明兩直線平行
1.垂直於同一直線的各直線平行。
2.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或同旁內角互補的兩直線平行。
3.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
4.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第三邊。
5.梯形的中位線平行於兩底。
6.平行於同一直線的兩直線平行。
7.一條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或延長線)所得的線段對應成比例,則這條直線平行於第三邊。
五、證明線段的和差倍分
1.作兩條線段的和,證明與第三條線段相等。
2.在第三條線段上截取一段等於第一條線段,證明餘下部分等於第二條線段。
3.延長短線段為其二倍,再證明它與較長的線段相等。
4.取長線段的中點,再證其一半等於短線段。
5.利用一些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三角形的重心、相似三角形的性質等)。
六、證明 角的和差倍分
1.與證明線段的和、差、倍、分思路相同。
2.利用角平分線的定義。
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❽ 求:初二幾何證明題規律方法
其實幾何題的解決來自解題時瞬間的靈感,而靈感有來自於平時的訓練,幾何不難學,只要認真學就能學好,其次不要老是認為自己比別人笨。因為老覺得自己笨不如別人也會成為解題的障礙。另外的就是你在做題時要總結規律,其實當你總結出了規律,你會覺得幾何其實就是那回事,每做出一道幾何題,就要總結像這類題的規律,這樣下次在碰到這種類型的題目你就往你總結的規律上套就行了。如看到中線,就要往中位線,或延長中線造全等上想,遇到角平分線就要構造全等,這些都是規律。只要你掌握了學數學的規律你就會覺得他很簡單。祝你好運!!
❾ 初二幾何證明技巧
1、要理解公理所表達的意義,能做到提到公理腦袋就立馬反映出相關一系列性質及圖形;
例如:提到平行,有同位角相等,鄰角互補
2、所求證問題對應於如果得證了應具備什麼性質,然後根據這些性質找相對應的公理
例如:擬題問的反函數問題,要明確反函數的性質:a、反函數關於原點對稱,兩支弧線總是在不相鄰的兩個象限,另外兩個象限的角平分線是兩條弧線的對稱線(沿著角平分線折疊,兩個弧重合),b、兩弧何時分布在一三象限,何時二四象限?
按你的提問答案是2K-1小於0,成二四象限分布
❿ 初二幾何證明題有哪些方法
方法有:等積法,證全等、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數,面積比
(①平行,②垂直,③垂直平分線,④角平分線,⑤三線合一(等腰三角形)⑥同角(等角)的餘角(補角)相等)←這些是證角啊,線段相等……
添加輔助線:
人人都說幾何難,難就難在輔助線。輔助線,如何添?把握定理和概念。
還要刻苦加鑽研,找出規律憑經驗。圖中有角平分線,可向兩邊作垂線。
角平分線平行線,等腰三角形來添。角平分線加垂線,三線合一試試看。
線段垂直平分線,常向兩端把線連。三角形中兩中點,連接則成中位線。
三角形中有中線,延長中線等中線。平行四邊形出現,對稱中心等分點。
梯形裡面作高線,平移一腰試試看。平行移動對角線,補成三角形常見。
證相似,比線段,添線平行成習慣。等積式子比例換,尋找線段很關鍵。
直接證明有困難,等量代換少麻煩。斜邊上面作高線,比例中項一大片。
半徑與弦長計算,弦心距來中間站。圓上若有一切線,切點圓心半徑連。
切線長度的計算,勾股定理最方便。要想證明是切線,半徑垂線仔細辨。
是直徑,成半圓,想成直角徑連弦。弧有中點圓心連,垂徑定理要記全。
圓周角邊兩條弦,直徑和弦端點連。弦切角邊切線弦,同弧對角等找完。
如果遇到相交圓,不要忘作公共弦。內外相切的兩圓,經過切點公切線。
若是添上連心線,切點肯定在上面。輔助線,是虛線,畫圖注意勿改變。
基本作圖很關鍵,平時掌握要熟練。解題還要多心眼,經常總結方法顯。
切勿盲目亂添線,方法靈活應多變。分析綜合方法選,困難再多也會減。
虛心勤學加苦練,成績上升成直線。
一般就這些吧,數學很簡單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