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鑒別甲酸、乙酸、丙二酸和草酸
丙二酸(要用濃溶液)與尿素(要用濃溶液)反應生成巴比妥酸沉澱。
可以用銀鏡反應鑒別甲酸,銀鏡現象 。
乙酸可以通過其氣味進行鑒別。若加入氯化鐵(III),生成產物為深紅色並且會在酸化後消失,通過此顏色反應也能鑒別乙酸。乙酸與三氧化砷反應生成氧化二甲砷,通過產物的惡臭可以鑒別乙酸。
草酸鈣難溶。
草酸是生物體的一種代謝產物,廣泛分布於植物、動物和真菌體中,並在不同的生命體中發揮不同的功能。 研究發現百多種植物富含草酸,尤以菠菜、莧菜、甜菜、馬齒莧、芋頭、甘薯和大黃等植物中含量最高,由於草酸可降低礦質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在人體中容易與鈣離子形成草酸鈣導致腎結石,所以草酸往往被認為是一種礦質元素吸收利用的拮抗物。
㈡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甲酸,草酸,丙二酸,丁二酸反丁烯二酸
能使溴水退色的是反丁烯二酸;
取餘下的四種酸,分別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並分成4份,再依次取四種酸的任一種滴入以上四種溶液中:
一種反應(有氣泡)的為丙二酸;
有2個反應為草酸;
3個都反應的為甲酸。
單質微溶於水,80%以上的溴會與水反應生成氫溴酸與次溴酸,但仍然會有少量溴單質溶解在水中,所以溴水呈橙黃色。新制溴水可以看成是溴的水溶液,進行與溴單質有關的化學反應,但時間較長的溴水中溴分子也會分解,溴水逐漸褪色。久置的溴水中只含有氫溴酸。次溴酸會在光照下分解成氫溴酸和氧氣。
(2)用化學方法鑒別草酸和戊二酸擴展閱讀:
酸類物質的鑒別方法:
1、水溶液的PH值小於7。
2、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便紅色。
3、能與較活潑的金屬單質反應生成氫氣。
4、能與碳酸鹽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5、能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酸類物質的化學性質:
1、與酸鹼指示劑反應。
2、與鹼反應。
3、與活潑金屬單質反應。
4、與某些鹽反應。
5、與金屬氧化物反應。
㈢ 怎樣鑒別草酸,丙二酸,丁二酸
首先第一步加熱,有氣體生成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是丙二酸,乙酸和丁二酸無任何變化;接下來加熱溫度達到160℃的高溫下,乙酸分解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或乙烯酮和水,有氣體生成的是乙酸,丁二酸看不到現象,所以最後剩下來的是丁二酸。
本題利用的是草酸,丙二酸,丁二酸的化學性質分辨:
1、丁二酸可與鹼反應。也可以發生酯化和還原等反應。受熱脫水生成琥珀酸酐。可發生親核取代反應,羥基被鹵原子、胺基化合物、醯基等取代。
2、丙二酸受熱即失去二氧化碳生成乙酸,利用這一性質使取代的丙二酸脫羧,即可合成各種羧酸。丙二酸分子中的亞甲基因受兩個羧基的活化,可發生多種類型的反應。
3、草酸在100℃開始升華,125℃時迅速升華,157℃時大量升華,並開始分解。
(3)用化學方法鑒別草酸和戊二酸擴展閱讀:
草酸其他的化學性質:
1、草酸根有很強的配合作用,是植物源食品中另一類金屬螯合劑。當草酸與一些鹼土金屬元素結合時,其溶解性大大降低,如草酸鈣幾乎不溶於水。因此草酸的存在對必須礦質的生物有效性有很大影響。
當草酸與一些過渡性金屬元素結合時,由於草酸的配合作用,形成了可溶性的配合物,其溶解性大大增加 。
2、可與鹼反應,可以發生酯化、醯鹵化、醯胺化反應。也可以發生還原反應,受熱發生脫羧反應。無水草酸有吸濕性。草酸能與許多金屬形成溶於水的絡合物。
3、草酸的酸性比醋酸(乙酸)強10000 倍,是有機酸中的強酸。其一級電離常數Ka1=5.9×10^-2 ,二級電離常數Ka2=6.4×10^-5。具有酸的通性。能與鹼發生中和,能使指示劑變色,能與碳酸根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㈣ 草酸,馬來酸,丁二酸如何鑒別用化學方法。求詳細解釋。
1、能使Br2水褪色的為馬來酸,不褪色的為草酸和丁二酸;2、餘下的2種化合物能使KMnO4水溶液褪色的為草酸,不褪色的為丁二酸.
㈤ 用簡單化學方法鑒別下列物質
第一組,苯,丙炔,還有一個環烯,使用AgNO3,可以得到白色沉澱的是丙炔,剩下的兩個加入酸性高錳酸鉀,褪色的那個是環烯,剩下的是苯,苯的話,溶液還會分層。
使用新制氫氧化銅,加熱,出現磚紅色沉澱的是丙醛,使用酸性高錳酸鉀,褪色的那個是醇,剩下的那個是丙酮。
第一個是草酸,可以用酸性高錳酸鉀,褪色的就是草酸,剩下那個就是乙二酸。
使用氯化鐵,變紫色的那個是水楊酸,剩下的兩個使用碳酸氫鈉,有氣體的是那個酸。
㈥ 用什麼試劑鑒別草酸和丁二酸
使KMnO4水溶液褪色的為草酸,不褪色的為丁二酸
㈦ 怎樣用化學方法鑒別 「甲酸、乙酸、草酸」 最好稍加解釋~
可以採用PH滴定方法,畫出PH滴定曲線就可以顯著看到區別了。(利用他們理解常數不同和多元酸)
還有,甲酸特有銀鏡反應,其他沒有;
草酸有絡合金屬離子的特點;
草酸的化合物很多會沉澱;
................
酸性強弱不同,跟金屬反應速度就不同,從冒泡速度就可以看到了
㈧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甲酸,乙酸與草酸
甲酸可以使用斐林試劑(新制氫氧化銅)直接鑒別,也可以用銀氨溶液,因甲酸具有還原性醛基
乙酸和乙二酸(草酸)可用氫氧化鈣或氫氧化鋇溶液鑒別,出現沉澱的是乙二酸,因草酸鈣、草酸鋇不溶於水。也可以加入高錳酸鉀並加熱來鑒別,溶液的紫紅色會褪去的是乙二酸,不褪色的是乙酸,這是因為乙二酸具有還原性
㈨ 如何鑒別乙酸草酸丙二酸
醯脲生成反應,有沉澱生成的,是丙二酸。
化學(chemistry)是自然科學的一種,主要在分子、原子層面,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實質是自然界中原來不存在的分子)。
世界由物質組成,主要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還有核反應)。
不同於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學與核物理學,化學研究的原子 ~ 分子 ~ 離子(團)的物質結構和化學鍵、分子間作用力等相互作用,其所在的尺度是微觀世界中最接近宏觀的。
因而它們的自然規律也與人類生存的宏觀世界中物質和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最為息息相關。作為溝通微觀與宏觀物質世界的重要橋梁,化學則是人類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門捷列夫提出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大大促進了化學的發展。如今很多人稱化學為「中心科學」,因為化學為部分科學學科的核心,如材料科學、納米科技、生物化學等。
化學是在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這也是化學變化的核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