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
1.將工作中要做的事情根據優先程度分先後順序。80%的事情只需要20%的努力。而20%的事情是值得做的,應當享有優先權。因此要善於區分這20%的有價值的事情,然後根據價值大小,分配時間。
2.巧妙地拖延。如果工作中一件事情,你不想做,可以將這件事情細分為很小的部分,只做其中一個小的部分就可以了,或者對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最多花費15分鍾時間去做。
3.做事前有計劃。接受工作任務的時候盡量搞清楚領導的意圖,基本上就知道要做什麼,有什麼樣驗收標准來檢驗你的工作質量。根據任務的內容,列出計劃,詳細到每個重點的節點。
4.給每件事情設置期限,不要讓任務無休止地進行下去。否則你的時間將會被無限佔用!
5.記下您認為重要的事物,不要太依賴於記憶力,要做的事情最好寫下來用大腦思考,用紙筆或者電腦來記錄才是正確的工作方法。
6.每天下班前,把所有明天需做的事依緩急程度排列寫下,並且定下每項之預算時間需要,作為明天的工作計劃。
7.懂得拒絕,學會對別人新的委託或者打擾說「不」,這是完成自己工作,提高效率的一項重要技巧。
8.「太忙」只不過是不做某件事的借口,那隻是把時間用在你認為更重要的事而已,想想到底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9.每天都給自己最少半小時做自我思考工作:整理\凈化自己的思想,檢討對人\對事的看法;處理雜亂的,不應該有的意念。
10.盡可能地一次性完成工作任務,我們最怕的是斷斷續續完成一項工作,到最後發現工作完成得支離破碎,完成的質量也不是特別高,而一次完成工作不但能節省時間,而且對於自身工作信心也是一種極大地提高,不打斷地專注於一次性完成工作是比較好的一種工作習慣。
⑵ 工作技巧與工作方法
你的工作方法正確嗎。是否每天能夠按時完成工作,准時下班陪伴家人,生活工作兩不耽誤。還是每天都很忙碌,天天都在加班,沒時間陪家人,沒有自己的生活。
正確的工作方法技巧
明確目標、定位
首先我們要有明確目標和定位。個人認為有明確的目標,具體的計劃,強有力的執行,合適的協作工具才能無往而不勝。清晰明確的目標有助於我們的提高效率,我們可以用「6W3H分析法」來細化目標。
然後弄清楚自己在企業中擔任的是什麼角色?企業需對於這個角色要求具備什麼樣的能力?站在這幾個角度想想,就會發現同一件事,不同位置上的人目標是不一樣的,只有對目標有了清晰的認識,才有可能達成,否則就會是緣木求魚,刻舟求劍而已。
制定合理的策略
有了明確的目標後,就需要制定合理的策略。為了實現目的所要做出行動的路徑規劃。策略方案一定要考慮全面,將事情未來可能的變化、內部外部的各種動力及阻力、涉及到的人員的反應通通考慮在內,盡可能的多利用有利因素,屏蔽不利因素來進行設計。而且通常還需要准備多套方案,這樣才能在可預料的突發情況下任有應對的餘地。只有有了合理的策略,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或給下屬分配任務的時候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數。
具體的計劃及任務
人一天的時間是固定的,為什麼有的人能在固定的時間完成所有的工作,並且准時下班陪伴家人;而有的人卻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工作,還要加班加點?只有合理的運用時間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種比較高效的時間分配法則「四象限原理」。「四象限原理」 主要是根據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來分配時間。通常會用20%~25%的時間,來處理重要加緊急的事情;用65%~80%的時間,來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用15%的時間,來處理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最後用1%的時間,來處理既不重要也緊急的事情。關於重要不重要,緊急不緊急的劃分可以根據下圖內容來劃分。
跟蹤執行
雖然目標有了,計劃有了,但是到執行的時候總是會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些人做事虎頭蛇尾,有些人做事有拖延症。那麼對於做事「虎頭蛇尾」的人,我們要如何避免呢?通常做事「虎頭蛇尾」和「三分鍾熱度」的人屬於意志不堅強,缺乏堅韌毅力。這里推薦一個方法:適用於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堅強的人。首先我們先挑選一件要做的事情,這件事情需要長時間專注才完成。我們將計時器設定為25分鍾,並開始去做,時間到了,在清單登記一下,休息五分鍾,完成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依然設定倒數計時器25分鍾,並專注工作,完成後,休息5分鍾。第三、四階段是一樣的,只是第四階段休息時間比較久,15分鍾。這種工作法除了極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⑶ 如何做事更有條理,更有方法
做事之前,經過百般的思索,讓它變得更加有條理,我們可以通過更多的方法來使,不只用一種。
⑷ 該怎麼學會有計劃的做事
當天的事情務必當天完成,明天的事情今天做出打算,後天的事情今天提前想好,這樣一來,就形成做事的良性循環。
而有些人往往忙來忙去一天過去了,該做的事情卻沒有做,明天要做什麼更是一片茫然。時間都浪費在不必要的地方,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那就要學會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1. 列出當天要做的事情的清單。這樣即使事情繁多也會沒有遺漏。
2. 把當天的任務按重要程度排列,並分配到具體的時間階段去完成。比如,9~10點,應該完成什麼;10~11點,應該再完成什麼……這樣下來,一天的任務總會完成。
3. 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解決,做好一件是一件,不要難做就扔到一邊。
4. 盡量不要在計劃中插入臨時性的事情。
5. 今天的任務不完成絕不下班。
一個人的時間夠不夠用,全在於他自己如何安排。不管事情再多、再緊迫,還是必須有先後。給自己列一張時間清單,給每件必須要做的事情安排一個確定的時間。先做什麼再做什麼,一目瞭然。
很多人做事沒有計劃,隨意性很大,想到哪兒做到哪兒。就以開會來說,很多領導、經理就沒有時間觀念。經常到了下午4點,突然給下屬或員工發出通知:"半小時後開會。"我們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安排。臨時召集員工去開一個不知主題、不明議題的會,大家沒有準備,很難有針對性地討論解決問題不說,還會打亂每個人的工作計劃,降低工作效率。
正確的做法是,將很多會的內容和安排時間都定死了。比如,每年春節上班後第二周的周五開年初計劃會(有至少4天以上的准備時間);每月5日開點評會,總結上月並提出下月要求(3日報表做完,留兩天做財務分析);每周一下午4點開溝通會。留給大家足夠的時間准備和安排自己的時間,會議就會開得很流暢,也有效果。
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中國事向來之不振者,非坐於不能行也,實坐於不能知也。"(語出《建國方略》,文中"坐"是"因為"的意思)也就是說,給自己列清單的習慣不難設計,也不難執行,關鍵是我們願不願堅持去做,是不是認為有需要。
每天為自己整理一下今天、明天,甚至後天的工作內容及其進度安排,實在是一個有益、省時、高效的好習慣。時間長了,我們工作起來,就一定會變得更細致、更認真、更到位,大家合作起來也就更流暢,效率更高了。
有人說過:"緊湊的一小時更勝於一天的白日夢。""每天都做好最重要的3件事"是通往成功的"捷徑"。只要我們堅持如此,不遺餘力、千方百計地把它做好,就能登上成功的巔峰。請你從今天開始自我規定,列出時間清單,將心力集中在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上,讓每小時都花得有價值吧。
⑸ 如何做事,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正確做事,更要做正確的事,這不僅僅是一個重要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種很重要的管理思想.任何時候,對於任何人或者組織而言,「做正確的事」都要遠比「正確地做事」重要.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而言,「做正確的事」是由企業戰略來解決的,「正確地做事」則是執行問題.如果做的是正確的事,即使執行中有一些偏差,其結果可能不會致命;但如果做的是錯誤的事情,即使執行得完美無缺,其結果對於企業來說也肯定是災難.
對企業而言,倡導「正確做事」的工作方法和培養「正確做事」的人與倡導「做正確的事」的工作方法和培養「做正確的事」的人,其產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保守的、被動接受的,而後者是進取創新的、主動的.
⑹ 做事情的方法
首先,我們必須設定做事情的目標,這個目標幫助你確立人生中一段時間內的運行軌道。一旦目標確立,你的所有日常工作都會圍繞著目標運行。千萬不要隨意改變自己設定的目標,否則生活將會陷入混亂之中。父親的一個朋友,做了十年生意,別人做什麼,他就跟著做什麼,結果今天做衣服,明天做音響,最後什麼也沒有做成。後來他總結經驗教訓,開了一個食品工廠,一心一意做魔芋食品,幾年後就成了遠近文明的魔芋大王,我們超市有售的魔芋粉絲就出自於他的工廠。
其次,做事要有耐心,慢工出細活,不要急於求成。一個理想可以分成無數階段去實現。羅馬不是一天就建造起來的。把無數的小目標完成了,累積起來就變成了大事業。回想起上學時期背英語單詞,有同學的最高紀錄一天背了1000個,但三五天就能全部忘記,還不如每天背10個,一年後就背了3650個。《易經》中有一卦叫「漸」,是一上上卦,卦辭中說:無有變遷,徐而不速,循序漸進,建立功業,輔正國家。所以看準了目標,一步一個腳印,一定會有成就事業的那一天。
第三,做事情要分成一鼓作氣和長期堅韌不拔兩種方法。凡是在一段時間內把一件事情做完後不需要再重新做的,就應該一鼓作氣把它做完。比如任何考試,一旦考過去就不用再考了,就應該拚命在一段時間內考好。但有些事情需要一輩子認認真真做的,就應該長期一點點做,每天不斷地做。比如一個人思想和智慧的提高,是不斷經歷人生痛苦和挑戰的結果,必須是每天思考、每天進步,絕不是讀完某一本有關智慧的書就會變成有智慧的人。
第四,盡可能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到你認為重要的事情上來。一個人一輩子有兩件大事要做:一是盡可能享受今生今世生命的美好,二是要成就一番事業,獲得做人的尊嚴。我們要盡可能集中時間和精力來實現這個目標,千萬不要把時間花在和一些無聊的人打交道上,不要漫無目的的上網浪費時間,不要做重復而沒有成就的事情,如每天寫無聊的日記。凡是我們認真做的事情,都是讓我們能有所進步的事情。當然,在努力之餘,一起和朋友喝杯啤酒、打打牌,或者背上旅行包自由自在地旅行幾天,也是生活中無上的樂趣,只是不要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就行。
⑺ 高效做事的四大方法
高效是一種不懼艱辛的精神,也是成功者必須具備的工作方法。高效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也是一種頭腦的清醒。只有高效才能打造一個人的競爭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戰勝對手,贏得輝煌。
一,要事第一:擺對位置才能做對事
1. 抓住事情的關鍵點。
2. 高效做事的帕累托法則。
3. 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4. 抓住最有效的時間。
5. 抓住重點,善於授權。
6.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7. 找出對自己最有幫助的人。
8. 提高時間的使用效率。
二,方法制勝:做事方法決定做事效果
1. 理性地處理問題。
2. 帶著思考去工作。
3. 看準時機再行動。
4. 勤於思考,積極創新。
5. 換個角度看問題。
6. 善於利用新科技。
7. 不要墨守成規。
8. 善於藉助他人的力量。
9. 想別人所不能想。
10. 合作才能雙贏。
三,專注目標:效率來自於專注
1. 制定清晰的目標。
2. 有條理就會有效率。
3. 集中精力,專注是金。
4. 簡化復雜的工作。
5. 不要被瑣事干擾。
6. 一次只做一件事。
7. 一生做好一件事。
8. 做事要懂得取捨。
四,拒絕托延:速度是制勝的關鍵
1. 當機立斷抓住機遇。
2. 今日事,今日畢。
3. 快魚永遠吃慢魚。
4. 不要等待萬事俱備。
5. 學會管理時間。
6. 永遠不要說太遲。
⑻ 職場高手是如何做事的
高手跟普通人的差距是什麼?是對目標的堅持,是做事的章法,是做事的效率,是做事的細節……
以下幾個方面,可以一窺高手遇事的處理方法,堅持這樣做事,你一定能成為高手!
⑼ 你做事的方法是什麼
1、立刻行動。增強執行力不拖延,源自於對目標的充分理解和超出常人的堅持:具體、量化、可實現、有意義、有時限。立刻行動可不是傻執行,先把目標吃透是高手的秘訣。
2、會休息。充足的、高質量的睡眠是必須的,但這只是基礎。更合理的休息方式是「換腦」,除了睡覺之外,要做一些讓自己身心放鬆的事。
3、會分類。將事情分類,分出輕重緩急,從而能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思考和學習,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將知識分類,根據知識的類別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當知識相互關聯起來 的時候,學習就不是加法關系,而是乘法效率了;將人分類,不是說對某些人就可以不尊重,但是跟誰有更深入的交往,則需要根據分類來分配自己的精力。
4、集中精力。全情投入,也是高手跟普通人的區別。不考慮得失、不考慮失敗的後果,全心全意投入到實現目標的情境里,調動所有團隊成員將力量匯聚於一點,不要被瑣碎的事 物拖累才能達到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5、做事有節奏。主力做重要又緊急的事;有空閑多做重要不緊急的事;集中時間處理瑣碎的事;能2分鍾處理完的工作,馬上做,不拖延;不錯過要事、盯住大事、不耽誤有價值 的瑣事、放棄雜事,這就是高手的做事節奏。
6、有計劃,善授權。把目標分解為多項任務,確保每一項任務都有人負責執行,每一個負責人有能力完成任務;量化確定每項任務最終的交付成果和完成時間;充分了解團隊成員 ,不光是工作能力,更需要了解心理狀態。「計劃—執行—檢查—總結」才是高效做事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