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學者唱歌入門技巧
唱歌初學者的學習方法
1、注意基礎的氣息練習,主要包括:氣息的位置、氣息的穩定、氣息量的控制。
2、在聲區的練習上,不要太早、太過於急躁地去向高音區邁進,先將中低聲區練習穩定以後,再逐漸試著一點點將音高提升;
3、在音的處理上,初學者需注意兩點:
(1)尾音的處理,先追求穩定,即能否平穩地唱完一個音。比如將單音唱到四拍或者八拍,每一拍是否都能保證在正確的音高上,以及每個音的音量是否均勻,聲音線條是否穩定,當你能夠做到完以後,再試著去練習顫音、轉音等高級的尾音處理技巧;
(2)能否在每個音上都做到音量的漸強或漸弱。非常多唱歌愛好者在歌曲演唱過程中,聲音的細節處理,太過於單薄,就出現在每一個音的重量都是一樣的,舉一個例子,比如一到高音就習慣性地用力、大聲唱,但是呢,這樣的演唱習慣,往往會導致聲音表現力的單一,在演繹柔美細膩、安靜的歌曲時不盡如人意,所以我們可以試著從中低聲區開始,每一個音都試著開始用不同的音量去演唱。只有當你的每一個音都可以唱出不同的重量、不同的層次以後,你才能說是真正掌握了這個音。
4、注意演唱的音樂性。初學者往往會把學習唱歌變成學習發聲,這是一個非常致命的錯誤。因為聲樂的學習結果是成為一名歌手,而非成為一架發聲的機器或者說一台樂器。唱歌與發聲最大的不同在於,發聲僅僅是讓人發出聲音,但是唱歌是讓聲音變得有感染力、有戲劇性、有個性、有風格性,想要做這些,除了正確的發聲習慣,更應該去了解演唱歌曲的音樂風格、創作背景、情感的表達等等這些歌曲組成的要素。
5、注意歌曲演唱前的預判、演唱過程中把控調整、演唱結束後總結分析。
(1)預估:即你在演唱歌曲前,對自己想要把這首歌唱成什麼樣要先有一個規劃和藍圖,就好像你蓋樓之前,要計劃好:我想蓋的樓是什麼模樣?需要什麼樣的材料?可能會發生什麼情況等等?唱歌也是一樣,你要大概知道自己想把歌唱成什麼樣子?需要什麼樣的感情?歌曲的難點在哪裡?我可能需要到什麼什麼樣演唱技巧?我演唱的氣口要在哪裡?這些都要在你唱歌之前想到,並且做好功課;
(2)把控調整:即你在演唱過程中,懂得把控自己的音色、氣息、感情等等,以及就自己當時的狀態或突發情況做出及時的調整。這是體現職業歌手和業務愛好者差距最大的一個環節,業余愛好者往往在演唱過程中聲音的層次、感情的刻畫都比較薄弱,或者較為粗糙,同時對於演出過程中突發的狀況比如:走音、錯拍、破音、伴奏突然出現問題等一系列狀況缺乏應對的經驗,從而導致「一招出錯,滿盤皆輸」的窘境;
(3)總結分析:這是一名歌手能否認清自我,並不斷進步的極其重要的一環。每次練習、演唱、比賽結束,最好都可以聽聽、看看當時演唱的音頻、視頻,是否有達到自己預期的演唱效果,然後找找有沒有什麼問題:音準?節奏?氣息?感情?是不是都做到了?如果沒有達到,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又應該怎麼去解決?一定要多想多思考,多和朋友、老師交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處在持續前進的節奏中。
學習唱歌的技巧
1,找准唱歌時發聲的部位
最簡單的測試方法就是平時走路的時候可以小聲哼鳴「嗯」,一邊走一邊訓練,這樣省時,而且也不費力,對,沒錯,就是那個音。
2,正確的呼吸方法
吸氣—呼氣—再吸氣—張開—張開再張開!然後深呼一口氣,把腔體(是腹腔,不是胸腔)打開,再慢慢的把氣呼出,可以吐「噝」慢慢吐出氣來,要有一定的規律,節奏要一致,而且身體要保持住,不能放鬆,直到把你肺部里所有的氣吐完了為止,最後再放鬆!還要訓練快呼快出的方法,方法和以上相同,只是節奏加快而已。初學者如果每天都這樣訓練,肺活量也會跟著提升很多,這也是為今後的唱功打下的非常重要的基礎。
3,保持正確的發聲方法
也就是將剛才提到的兩點技巧相結合起來!每天也要訓練張嘴的姿勢,如果不會,可以去啃蘋果,或者你打哈欠的時候,對,沒錯,記住那個動作,然後練習。
⑵ 唱歌怎麼自學
中音區為起點想要能發出好聽的音色需要以中聲區訓練為基礎,通過在歌唱中適應鍛煉肌肉和調節的需要。不管是哪一個聲部,都應該選擇從中聲區開始訓練發聲。
在中聲區的音相練習得相對較好後,要進一步鞏固,再逐步擴大音域的范圍,聲樂學習要從基礎入手。對於自學者來說中聲區是歌唱嗓音發展的基礎,相對而言要認真對待中引起的練習,中音區的基礎必須打得扎實,要明白「欲速則不達」。
學唱歌是要有計劃,有目標的先去練習唱歌,要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唱歌水平,不同的接受能力,不同的人安排針對性的學習方式,要去有效的練習,唱歌才會有大幅度提高。
其實學習唱歌,不要學習很多歌曲,就可一首歌曲學習,因為一首歌曲會包含很多唱歌技巧,顫音,共鳴音,氣聲等等...
要找到適合你的一首或幾首歌曲來學習,循序漸進把這首歌練習成自己的拿手歌曲。很多歌手也是一樣,參加比賽前,無數次的綵排練習,老師的專業指導,比如好聲音,練好一首歌曲,最後用一首歌曲震驚全場,讓更多人認識他。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唱歌愛好者,會把唱歌應用不同的場景,參加公司聚會娛樂或應酬,陶冶情操,和喜歡的人表白,適合場景表演才藝。
⑶ 學唱歌的技巧和方法
零基礎的人怎樣練習唱歌的基本功?
步驟歸納以上所述,練習步驟如下:
1、身體放鬆,呼吸調勻。
2、壓縮小腹將氣由口中快速吐出,憋住氣,千萬不可吸氣。
3、重覆第2步直到感覺腹部已快貼到後腰為止。
4、用手按住下腹部,張開口鼻將氣吸入直灌肺尖,此時手應被推起。在這個過程中一般人會犯一個錯誤就是每吐一次氣他又小吸一口氣,我們的目的是要將氣吐光,所以千萬不能吸氣,直到第4步才能大吸一口氣,而且會有活過來的感覺。將氣吸滿肺部會有一種很滿足的感覺。吸氣時胸部盡量不要擴張,這就要靠你的意志來控制了。
有的人前腹部會很快的擴張,但就吸不下去了,因此要特別控制前腹不要讓它凸起,盡量放低橫隔膜,讓空氣下到肺尖。以上的方法最主要是對不會用腹式呼吸的人,讓他能夠享受這空氣吸到肺尖的滿足感。如果你已學會了,以後再要吸氣時就不必那麼麻煩,輕松的就可以將氣吸入肺尖的。其實人在一些自然狀態下就是用腹式呼吸而不自知,例如當你平躺時,全身放鬆,將雙手輕放於腹部,再將空氣慢慢地吸入,你會發現雙手有被推起的感覺。此時多往下想,讓手被推起的部位更向下移,直到肚臍下兩寸左右,若連這邊都會微微凸起的話,你吸的氣是絕對深入肺尖了。另外的一個方法是將雙手舉高,然後慢慢吸氣,此時因為這個動作胸部無法再擴張,空氣較易吸入肺尖。由於腹式呼吸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領,要學會是一點也不難的事情,我還沒有碰到過教不會的人呢!檢查怎樣確定你已學會了呢?
有幾個現象可以觀察出來。
1、肩膀絕對不會向上聳。
2、腹部的擴張應該比胸部早而且幅度大。若你在吸氣時胸部先擴張然後才是腹部,那表示你平常的胸式呼吸習慣還沒有徹底改過來。吸氣時最好胸部不動,注意力集中在腹部。
⑷ 如何學習唱歌
作為學生,剛開始學聲樂,模仿是第一要素,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模仿能讓聲音有所改變,是聲樂學習初期的重要手段,很重要,通過模仿能找到感覺,從音色和形態都可以模仿,從中學到方法。
一旦達到一定水準後,老師就會要求不能有其他歌唱家的痕跡,就不能有模仿的痕跡,模仿永遠是別的影子,要有自己的特點了。模仿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手段。
科學的唱法就是最好的唱法,作品決定唱法,方法決定歌唱得美與不美。聲音是為作品服務的,在科學的范圍內什麼樣的作品有什麼樣的聲音特點,這是一個專業歌唱家應該具備的素質。
比如唱「跑馬溜溜的山上......」,這是表達青年男女戀愛的一首歌曲,就要用年輕、輕快的聲音來表現,如果用濃重、蒼老的聲音來唱就不合適了。再比如唱雲南民歌《小河淌水》「月亮彎彎、彎彎」,如果用的是用濃重的美聲唱法來唱,月亮也就不那麼明亮,天空也有烏雲,作品的意境就沒有。
充分利用理論和實踐,結合教育和我國聲樂學生的條件、語言等,總結了一套母音定位示範教學法。中國的漢字每個字都有母音a、e、i、o、u,練聲的時候,每個字吐字後,都可以歸到一個母音,通過母音找到咬字吐字發聲的部位。這是一種科學的發聲方法。
(4)自學唱歌技巧方法擴展閱讀:
不管天賦好與不好,都要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很重要。只有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歌唱才有發展,唱起歌來才能輕松自如,歌曲的思想內容才能表現得淋漓盡致。沒有科學的方法,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太難。
有天賦的人,如果再能掌握好的方法,就能達到很高的水平,即使沒有很突出天賦的人,通過勤奮刻苦的學習,也能達到很高的境界。唱歌單方面追求音高音量,不一定就是美。打雷的聲音大,但不美;黃鸝鳥的聲音小,但很美。
聲音不以大小、高低論美。科學的聲音一定是美的自然的聲音,但自然的聲音不一定是科學的、美的聲音。所以我們要找到科學發聲方法,可以說,科學的發聲方法決定一切。
⑸ 如何自己自學提高唱歌功力
提高唱歌功力一定要背誦歌詞,聽著歌曲音樂,馬上能接下去下一句話是什麼。
提高唱歌功力需要了解歌詞背後的故事,如果了解了歌詞背後的故事,就能明白歌手寫這首歌的心情、感受,歌手想表達的是什麼。
提高唱歌功力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金錢,請專業老師,自己練習,也需要自己的堅持和毅力,一份付出,一份收獲。
個人公眾號:吳麗婷Anita
⑹ 零基礎學唱歌,必學的技巧是什麼呢
零基礎學唱歌,必學的技巧
演唱呼吸練習
1、自然的呼吸
2、區別在於呼氣
3、吸不到肚子里的氣
4、重要的橫膈膜
5、歌唱的隱形翅膀
6、扎一根皮腰帶可不要勒的太緊
7、一個不能少
8、演唱呼吸練習
學習唱歌必須以最基本的發聲練習開始。
1、做獲得氣息支點的練習,體會吸與聲的配合,利用科學的哼唱方法,體會並調節自己的歌唱共鳴。
2、學會張開嘴巴唱歌,上下齒松開,有下巴鬆鬆的「掉下來的感覺」舌尖鬆鬆地抵下牙。
3、唱八度音程時,從低到高,母音不斷裂連起來唱,口咽腔同時從小到大張開。
4、氣息通暢的配合,發出圓潤通暢自如的聲音。
⑺ 零基礎學唱歌會這6個技巧就夠了
零基礎學唱歌會這6個技巧
一、唱歌的姿勢
正確的唱歌姿勢,不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態的表現,而且還關繫到氣息的運用,共鳴的調節以及歌唱的效果,在訓練時,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演唱習慣,做到兩眼平視有神,下頜內收,頸直不緊張,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穩定。
二、唱歌中的呼吸
首先是吸氣,在做呼吸練習時,先做好正確的演唱姿勢,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寬,頭自如,眼望遠處,從內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滿情意,然後,「痛快地嘆一口氣」使胸部放鬆,吸氣時,口腔稍打開,硬軟齶提起,並與提眉動作配合,很興奮地以後腰為主,將腰圍向外松張,讓氣自然地,流暢地「流進」使腰、後背都有「氣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寬闊的感覺,比如用「打呵欠」去感覺以上動作。
但呼氣時不準過深,否則使胸、腹部僵硬,影響發聲的靈活和音高的准確,吸氣時不要有聲響,反之不僅影響歌唱的藝術效果,還會使吸氣不易深沉,影響氣息的支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兩肋擴張,小腹微收的習慣。
三、發聲練習是歌唱發聲的一種綜合性基本技能的訓練,學習唱歌必須以最基本的發聲練習開始。
1、做獲得氣息支點的練習,體會吸與聲的配合,利用科學的哼唱方法,體會並調節自己的歌唱共鳴。
2、學會張開嘴巴唱歌,上下齒松開,有下巴鬆鬆的「掉下來的感覺」舌尖鬆鬆地抵下牙。
3、唱八度音程時,從低到高,母音不斷裂連起來唱,口咽腔同時從小到大張開。
4、氣息通暢的配合,發出圓潤通暢自如的聲音。
四,無基礎的人唱好歌的訓練方法
「打哈欠」的訓練方法
「打哈欠」的訓練方法是指在歌唱中,用來降低喉頭和擴大咽腔的方法。
五,
貼著咽壁吸著唱的訓練方法
「打哈欠」的目的是「打開喉嚨」,使喉頭穩定在低喉位上。但是,很難在歌唱發聲的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打哈欠」的狀態。
而運用「貼著咽壁吸著唱」的感覺,不僅能使演唱者的喉頭穩定在低喉位上,而且可以自如地、鬆弛地「打開喉嚨」。人在吸氣時,喉頭處於最自然、最鬆弛的狀態,喉嚨不擠不壓,氣息通暢。
六,瞬間「喝氣」的訓練方法
人在受到驚嚇時,緊張的神經系統會使腔體迅速擴張。藉助這種驚訝的瞬間向里「喝氣」,就會感到咽部有涼爽感,喉頭有種「向後撤」「向下沉」的感覺。重要的不是「喝涼氣」本身,而是產生「涼爽感」的各部分器官的動作變化,它不但降低了喉頭的位置,而且改善了咽喉的形態。這種突發性的擴張運動,可在瞬間把喉嚨打開,此時的狀態就是歌唱時的正確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