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癌症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而肝癌早期通常沒有症狀或者症狀不典型。當患者感受到明顯不適,也就是臨床症狀非常明顯的時候,病情大多已進入中晚期 。那麼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肝癌早期有哪些比較隱秘的不太讓人重視的症狀。
肝癌手術治療是患者獲得長期生存最重要的手段,主要包括肝切除術和肝移植術。
肝切除術:手術前需要對患者的全身情況及肝功能儲備進行全面評價,只有符合手術指征的患者才可進行肝切除術。這些評估均由醫生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進行,在此介紹僅供患者及家屬有所了解。
肝移植術:肝移植是肝癌根治性治療手段之一,然而術後腫瘤的復發和轉移影響著肝移植的療效,影響術後療效的因素主要有:腫瘤大小、個數、大血管侵犯和微血管癌栓、淋巴結轉移以及術前甲胎蛋白水平。
這里的肝移植適應症同前述手術適應症,須專業醫生進行個體化評估與判斷。
放療對於腫瘤尚未轉移並且又不適合手術切除的患者,或者手術切除後仍有殘癌或復發的患者,可以採用放射為主的綜合治療。
化療傳統化療葯物,包括阿黴素、表阿黴素、氟尿嘧啶、順鉑和絲裂黴素等,單葯或聯合治療肝癌的療效均不理想,且毒副作用大。新型化療葯物奧沙利鉑的療效優於傳統化療葯物,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較好,在我國已被批准用於肝癌治療。三氧化二砷具有一定的姑息治療作用,在臨床應用時,應注意監測肝腎毒性。
一旦發現身體有任何不適都應立即前往醫院檢查,聽從醫生的安排,積極配合治療。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
(圖片來自網路。)
B. 肝癌早期治療方法
早期肝癌一般指的是肝臟內單發的、小於3厘米的、沒有肝內血管癌轉移的、沒有局部淋巴結和遠處轉移的原發性肝細胞癌,在臨床分析上屬於IA期、IB期者。早期肝癌的首選治療是肝癌的根治性切除術,這是早期肝癌病人獲得長期生存最重要的治療手段。如果早期肝癌的病人合並有肝硬化,其做手術切除的難度很大,這種情況可以選擇局部消融治療,使一些不適合手術切除的早期肝癌病人獲得根治機會。
不適合做手術的早期肝癌病人還可以選擇經動脈介入化療栓塞術(TACE),這也是目前被公認的早期肝癌非手術治療的常用方法之一。在臨床上,上述的手術治療、局部消融治療、介入栓塞治療幾者之間常常可以聯合應用或者是序貫應用。除了上述幾種治療方法以外,對於肝功能失代償的不適合手術切除或者不適合消融治療的早期肝癌病人,還可以考慮進行肝癌的肝移植術,肝移植也是早期肝癌根治性治療的手段之一。
在生活中如果想要預防肝癌首先一定要戒酒,因為酒在人體內經過吸收之後就會對其肝臟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長期的飲用就,就會導致患者出現肝硬化,從而進一步就會出現肝癌。避免過度疲勞和適當的緩解壓力,疲勞和壓力是導致患上癌症很重要的原因,過度的疲勞會導致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失調等等,有導致患上肝癌的危險,建議應該注意自我舒緩,不要老是想一些煩心事,避免過度的疲勞。
預防肝癌時,切記要注意不能吃已經壞掉長了毛的、做飯糊了的食物,這類食物含有黃麴黴素,這種物質是會致癌的,並且長時間吃,還會引起各種肝臟的疾病,時間長了就會引發肝癌。另外患者在平時要保證正常的作息,盡量不要熬夜,心情也要保持舒暢,熬夜和糟糕的心情都會直接危害著肝臟的健康。長此以往,肝臟就慢慢出現病症,嚴重的可能發展成肝癌。
C. 肝癌怎麼治療
肝癌的治療方法很多,但是目前公認的能夠根治肝癌的方法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就是切除術,肝癌完整的切除掉,然後再進行一些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這是有可能的根治方法之一。
第二,就是對於一些不大的或者位置比較深的,或者說被人的全身條件不允許切除的。可以採用消融的辦法,包括射頻消融,包括微波消融或者說還有一些氬氦刀的消融治療,如果說腫瘤不大,也可以達到接近,類似於切除手術的根治效果。
當然,對於那些合並慢性乙肝又有肝硬化的病人來說,肝臟移植手術也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根治方法,而且可以一次性把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同時治療。但是肝移植的一個缺點就是移植術後,由於要長期服用抗排異葯,所以移植術後的復發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另外對於那些不能切除的,還有的葯物治療,比如說靶向治療。目前有索拉非尼、侖伐替尼,還有聯合免疫治療的辦法,也可以延長病人的生存。還有介入治療的辦法也是其中之一。
專家提示:肝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第二,射頻消融、微波消融或者氬氦刀消融的消融治療。第三,對於合並慢性乙肝又有肝硬化的病人,可以進行肝臟移植手術。第四,對於不能進行腫瘤切除的患者,還有葯物治療、靶向治療等方法。
D. 如何確認早期肝癌
肝癌早期診斷主要通過臨床症狀以及影像學檢查。患有肝癌的患者早期平時口乾、口渴,煩躁,失眠,牙齦及鼻腔出血,伴有上腹部脹滿,肝區不適,全身關節酸痛,尤以腰背部為最明顯,伴有厭食,煩躁,肝區不適等等的症狀。如果出現上述症狀的患者,可以到醫院檢查一下上腹部彩超或者上腹CT,以及定期到醫院做腫瘤標志物檢查。通過完善相關檢查,一般能夠早期診斷。一旦明確診斷為肝癌,需要在腫瘤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的治療。有手術指征的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肝癌的預防主要是去除病因,引起肝癌的原因主要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黃麴黴素,飲水污染,遺傳因素,首先要去除病因。積極防治病毒性肝炎,注意飲食清潔,預防糧食的霉變,改進飲用水質,減少對各種有害物質的接觸。是預防肝癌的關鍵,平時必須要提高抵抗力。減少對乙肝病毒的接觸,肝硬化患者必須要,保護肝功能。防止肝硬化繼續發展。
E. 怎樣做到早期發現肝癌
肝癌素稱「癌中之王」,惡性程度高,病死率高。 全球每年新增肝癌患者60餘萬人,其中超過一半在我國,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於腫瘤譜的第二位。肝癌發病初期往往沒有相應的症狀和體征,多數在明確診斷時已屬於中晚期。晚期患者的存活期一般僅3—6個月。早期發現對於肝癌患者的預後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要戰勝凶險的肝癌,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早期發現和診斷。
怎樣才能早期發現肝癌呢?首先要確定肝癌發生的高危人群。凡是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或丙肝抗體陽性,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之一者:
1.年齡35周歲以上;
2.慢性肝炎病史5年以上;
3.家族中已有確診肝癌患者;
4.長期酗酒者;
5.母親垂直傳播的肝炎;
6.長期食用腌臘、煙熏、霉變等食品者;
7.長期工作壓力過大、工作負荷過重或長期精神壓抑者;
8.器官移植患者。
確定了上述高危人群,然後對這些人進行定期的、連續的追蹤檢查和觀察,是早期發現肝癌的有效方法。具體做法是:
1. 定期進行甲胎蛋白(AFP)測定:開始每3個月在檢查肝功能的同時檢查AFP,如果慢性肝病活動時有AFP升高,一般開始於ALT升高2~4周之後;ALT下降後2~4周,AFP也開始下降。如果ALT降低或正常,AFP不斷升高,就要高度懷疑肝癌。AFP如無異常,開始每3-4個月檢查一次,然後堅持每半年檢查一次。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20微克/升;當肝細胞發生癌變時,又恢復了產生這種蛋白質的功能,導致甲胎蛋白進行性升高。我國肝癌病人中,約有60%~70%AFP高於正常值,如AFP≥400ng/ml持續1個月,或≥200ng持續2個月,無活動性肝炎證據,並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即可做出肝癌的診斷,假陽性率約為2%。但甲胎蛋白並不是肝癌特有的,一般情況下甲胎蛋白升高時還要配合進行影像學檢查。
2.肝膽B超:堅持每半年作一次B超。B超是一種經濟、沒有放射性的影像學檢查,是人群中肝癌篩查的重要手段。B超聲顯像可確定肝內有無佔位性病變,好的超聲儀以及有經驗的醫師仔細檢查能檢出1cm直徑的肝癌。當B超提示肝內有實質性佔位時,結合AFP升高要高度懷疑肝癌的可能性。甲胎蛋白升高同時B超顯示肝臟腫塊,診斷肝癌的准確性高到90%以上。還要進一步行CT或核磁共振檢查以確診或排除。
3.CT和磁共振成像掃描:是進一步診斷肝癌的重要手段。
CT是目前檢出肝癌最敏感的方法之一,採用適當的增強方法,病灶檢出率可在90%以上。有時CT對小肝癌、等密度肝癌和不典型肝癌的診斷仍有一定難度,要結合其他檢查綜合分析判斷。
磁共振成像(MRI)是肝癌定位診斷很有用的方法。MRI與CT檢查相比有如下優點:①能多平面成像(即橫斷面、冠狀面、矢狀面三種圖像),對軟組織的分辨力優於CT;②無放射性損傷,也不需常規造影劑,避免了不良反應;③檢測的靈敏度很高,對良惡性肝臟腫瘤的鑒別,尤其是血管瘤的鑒別優於CT;④平掃即可顯示門、肝靜脈分支,其檢出極限目前為1.5cm肝癌。MRI檢查的缺點是檢查費用高,成像時間較長,呼吸運動可干擾肝臟成像,造成影像模糊。因此,目前尚不作為肝癌的常規檢查。
另外,有下列情況時應引起注意:
1、低血糖症:有研究報告顯示肝癌病人低血糖的發生率為19%—36%。肝癌細胞異位分泌胰島素或胰島β細胞刺激因子促進血中葡萄糖的利用,從而誘發低血糖;肝癌細胞因代謝旺盛,需要大量攝取和利用葡萄糖,但卻不能製造葡萄糖,故進一步加劇低血糖。
2、紅細胞增多症:肝癌病人紅細胞增多症的發生率為20%—38%。但肝癌病人在紅細胞增多的同時,血紅蛋白、血小板、白細胞和淋巴細胞等均未見明顯增高,臨床上出現紅細胞增多的症狀和體征(如面紅、多血質征等)。
3、高脂血症:最近有研究報告顯示,肝癌病人高脂血症的發生率為11%—17%,且血脂可隨肝癌病情的進展而不斷升高,臨床上出現高脂血症的症狀和體征如肥胖、動脈粥樣硬化等。故長期肝硬化病人、慢性肝炎病人或其它肝病病人如無明顯其它原因出現高脂血症,也應視為罹患肝癌的一個危險信號。
4、高鈣血症:有15%—20%的肝癌病人可伴發高鈣血症,也可同時伴有低磷血症。
在一部分患者需要用細針穿刺法或腹腔鏡檢查取得少許活體標本,作病理學診斷。還要注意與肝血管瘤、肝血管肉瘤、肝囊腫、肝結核、轉移性肝癌、肝寄生蟲病等疾病作鑒別診斷。
肝癌的早期診斷,對現代醫學來說早已不是難題,關鍵是對高危人群隨訪監測。也就是:高度重視,定期體檢,防患於未然。
F. 往往很多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應該如何早期發現肝癌呢
檢測甲胎蛋白、做肝臟彩超是發現早期肝癌的有效手段,所以定期體驗關注肝臟健康極為重要,特別是那裡患有肝病的高危人群更應該多加註意。
肝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是一種會危及人類生命的惡性疾病,而且這種疾病確診的時候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很多患者確診以後的生存時間只有3~6個月,如果能盡早發現肝癌及時進行治療,會延長患者的生命,減輕患者痛苦。但肝癌在發病的早期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在出現疼痛消瘦等明顯症狀時已經到了中晚期,所以要藉助有效的醫學手段來發現早期肝癌。
如果做了肝臟彩超和甲胎蛋白的檢測,還不能確診,但是數據存在異常,有肝臟癌變的可能就要做進一步的CT或者MRI的檢測,需要時還可以進行肝臟的穿刺活檢,這些有效的醫學手段都能發現早期肝癌,幫患者確診,並及時開展有效的治療,能延長患者生命,避免癌症惡化。
G. 肝癌起病非常隱匿,如何發現早期肝癌跡象
2月初,年僅43歲的“音樂怪才”趙英俊因肝癌離世;到了月末,最佳喜劇配角,陪伴70、80年代一群人長大的“達叔”也因為肝癌擴散而不幸離世,享年68歲。一個月間兩名演藝明星猝然離世,讓人不禁扼腕嘆息。同時也推測,娛樂圈明星患上肝癌,推測與其工作性質相關,長時間的熬夜加上應酬喝酒,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讓肝臟“疲憊不堪”,最終超負荷導致癌症的發生。
丙肝預防主要是避免血液傳播,日常生活中,不要吃發霉的花生、玉米和發苦的堅果等,另外木筷或砧板受潮發霉也要定期清潔消毒,吸煙和酗酒都是肝癌的高危因素,肥胖的人也要積極控制體重和飲食,並規律運動,維護身體的健康。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
H. 沒有疼痛感,如何在早期發現肝癌,你知道么
肝臟一旦出現癌症,對人體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會非常巨大,任由病情不斷發展的話,是很容易導致壽命大幅縮短的。肝癌非常特殊的一點是,在病情早期往往是不會出現疼痛感的,很多肝癌患者都會錯過疾病的及時治療。那麼,沒有疼痛感,如何在早期發現肝癌,你知道么?
針對自身身患慢性肝臟疾病的病人而言,對蜘蛛痣問題一定要提升高度重視,由於這很可能代表著肝臟疾病早已逐漸向早期肝癌開展轉換。
I. 肝癌一經發現常常是晚期,那如何能在早期發現呢
說到肝癌大家都不陌生,大家最熟悉的喜劇影星吳孟達也是因肝癌去世的,在我國有10%的人是患肝癌而死的 ,可見肝癌的發病率是那麼的高,大部分肝癌患者發現事都已是晚期,所以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專家提醒,定期體檢是提高肝癌早期診斷的可能性,尤其是高危人群,應定期的體檢,預防肝癌晚期的發生。當患者發現身體稍有不適時,尤其是當這些不適症狀持續或經常反復發生,或許這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不抽煙、不喝酒、不熬夜,注意勞逸結合,同時要適當的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