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工接線的方法有幾種
1.剖削導線絕緣層可用剝線鉗或鋼絲鉗剝削導線的絕緣層,也可用電工刀剖削塑料硬線的絕緣層,如圖3—1所示。
用電工刀剖削塑料硬線絕緣層時,電工刀刀口在需要剖削的導線上與導線成450夾角,如圖3—1b)所示,斜切入絕緣層,然後以250度角傾斜推削,如圖3—1c)所示。最後將剖開的絕緣層折疊,齊根剖削如圖3—1d)所示。剖削絕緣時不要削傷線芯。
2.單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和T形分支連接
(1)單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先將兩線頭剖削出一定長度的線芯,
清除線芯表面氧化層,將兩線芯作X形交叉,並相互絞繞2~3圈,再扳直線頭,如3—2b)示。將扳直的兩線頭向兩邊各緊密繞6圈,切除餘下線頭並鉗平線頭末端。
(2)單股銅芯導線的T
形分支連接將剖削好的線芯與干線線芯十字相交,支路線芯根部留出約3~5mm,然後順時針方向在干線線芯上密繞6~8圈,用鋼絲鉗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芯末端,如圖3—3所示。
3.7股銅芯導線的直線和T形分支連接
(1)7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首先將兩線線端剖削出約150mm並將靠近絕緣層約1/3段線芯絞緊,散開拉直線芯。清潔線芯表面氧化層,然後再將線芯整理成傘狀,把兩傘狀線芯隔根對叉,所示。理平線芯,把7根線芯分成2、2、
3三組,把第一組2根線芯扳成如圖3—4c)所示狀態,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2圈後扳平餘下線芯,再把第二組的2根線芯扳垂直,所示。用第二組線芯壓住第一組餘下的線芯緊密纏繞2圈扳平餘下線芯,用第三組的3根線芯壓住余壓的線芯,所示,緊密纏繞3圈,切除餘下的線芯,鉗平線端,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另一邊的纏繞,完成7股導線的直線連接。
(2)7股銅芯導線的T形分支連接剖削干線和支線的絕緣層,絞緊支線靠近絕緣層1/8處的線芯,散開支線線芯,拉直並清潔表面,所示。把支線線芯分成4根和3根兩組排齊,將4根組插入干線線芯中間,所示。把留在外面的3根組線芯,在干線線芯上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4~5圈,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端。再用4根組線芯在干線線芯的另一側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3~4圈,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端,所示完成T形分支連接。
4.19股銅芯導線的連接其方法與7股導線相似。因其線芯股數較多,在直線連接時,可鉗去線芯中間幾根。
導線連接好以後,為增加其機械強度,改善導電性能,還應進行錫焊處理。銅芯導線連接處錫焊處理的方法是:先將焊錫放在化錫鍋內高溫熔化,將表面處理干凈的導線接頭置於錫鍋上,用勺盛上熔化的錫從接頭上面澆下。剛開始時,由於接頭處溫度低,接頭不易沾錫,繼續澆錫使接頭溫度升高、沾錫、直到接頭處全部焊牢為止。最後清除表面焊渣,使接頭表面光滑。
5.鋁芯導線的連接因鋁線容易氧化,且氧化膜電阻率高,所以鋁芯導線不宜採用銅
螺栓壓接法接線
壓接管壓接法接線
導線的連接方法。鋁芯導線應採用螺栓壓接和壓接管壓接方法。螺栓壓接法如圖3—6示。此法適用於小負荷的鋁芯線的連接。壓接管壓接法連接適用較大負荷的多股鋁芯導線接法接線的連接(也適用於銅芯導線),如圖3—7所示。壓接時應根據鋁芯線的規格選擇合適的鋁壓接管。先清理干凈壓接處,將兩根鋁芯線相對穿入壓接管,使兩線端伸出壓接管30mm左右,然後用壓接鉗壓接。壓接時,第一道壓坑應壓在鋁芯端部一側。壓接質量應符合技術要求。
絕緣帶的包纏方法
6.導線絕緣層的恢復
導線的絕緣層因外界因素而破損或導線在做連接後為保證安全用電,都必須恢復其絕緣。恢復絕緣後的絕緣強度不應低於原有的絕緣層的絕緣強度。通常使用的絕緣材料有黃油帶、滌綸薄膜帶和黑膠帶等。絕緣帶包纏的方法如圖3—8所示。做絕緣恢復時,絕緣帶的起點應與線芯有兩倍絕緣帶寬的距離。包纏時黃蠟帶與導線應保持一定傾角,即每圈壓帶寬的1/2。包纏完第一層黃蠟帶後,要用黑膠布帶接黃蠟帶尾端再反方向包纏一層,其方法與前相同,以保證絕緣層恢復後的絕緣性能。
導線的幾種連接方法
1.剖削導線絕緣層可用剝線鉗或鋼絲鉗剝削導線的絕緣層,也可用電工刀剖削塑料硬線的絕緣層,如圖3—1所示。
用電工刀剖削塑料硬線絕緣層時,電工刀刀口在需要剖削的導線上與導線成450夾角,如圖3—1b)所示,斜切入絕緣層,然後以250度角傾斜推削,如圖3—1c)所示。最後將剖開的絕緣層折疊,齊根剖削如圖3—1d)所示。剖削絕緣時不要削傷線芯。
2.單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和T形分支連接
(1)單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先將兩線頭剖削出一定長度的線芯,
清除線芯表面氧化層,將兩線芯作X形交叉,並相互絞繞2~3圈,再扳直線頭,如3—2b)示。將扳直的兩線頭向兩邊各緊密繞6圈,切除餘下線頭並鉗平線頭末端。
(2)單股銅芯導線的T
形分支連接將剖削好的線芯與干線線芯十字相交,支路線芯根部留出約3~5mm,然後順時針方向在干線線芯上密繞6~8圈,用鋼絲鉗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芯末端,如圖3—3所示。
3.7股銅芯導線的直線和T形分支連接
(1)7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首先將兩線線端剖削出約150mm並將靠近絕緣層約1/3段線芯絞緊,散開拉直線芯。清潔線芯表面氧化層,然後再將線芯整理成傘狀,把兩傘狀線芯隔根對叉,所示。理平線芯,把7根線芯分成2、2、
3三組,把第一組2根線芯扳成如圖3—4c)所示狀態,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2圈後扳平餘下線芯,再把第二組的2根線芯扳垂直,所示。用第二組線芯壓住第一組餘下的線芯緊密纏繞2圈扳平餘下線芯,用第三組的3根線芯壓住余壓的線芯,所示,緊密纏繞3圈,切除餘下的線芯,鉗平線端,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另一邊的纏繞,完成7股導線的直線連接。
(2)7股銅芯導線的T形分支連接剖削干線和支線的絕緣層,絞緊支線靠近絕緣層1/8處的線芯,散開支線線芯,拉直並清潔表面,所示。把支線線芯分成4根和3根兩組排齊,將4根組插入干線線芯中間,所示。把留在外面的3根組線芯,在干線線芯上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4~5圈,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端。再用4根組線芯在干線線芯的另一側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3~4圈,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端,所示完成T形分支連接。
4.19股銅芯導線的連接其方法與7股導線相似。因其線芯股數較多,在直線連接時,可鉗去線芯中間幾根。
導線連接好以後,為增加其機械強度,改善導電性能,還應進行錫焊處理。銅芯導線連接處錫焊處理的方法是:先將焊錫放在化錫鍋內高溫熔化,將表面處理干凈的導線接頭置於錫鍋上,用勺盛上熔化的錫從接頭上面澆下。剛開始時,由於接頭處溫度低,接頭不易沾錫,繼續澆錫使接頭溫度升高、沾錫、直到接頭處全部焊牢為止。最後清除表面焊渣,使接頭表面光滑。
5.鋁芯導線的連接因鋁線容易氧化,且氧化膜電阻率高,所以鋁芯導線不宜採用銅
螺栓壓接法接線
壓接管壓接法接線
導線的連接方法。鋁芯導線應採用螺栓壓接和壓接管壓接方法。螺栓壓接法如圖3—6示。此法適用於小負荷的鋁芯線的連接。壓接管壓接法連接適用較大負荷的多股鋁芯導線接法接線的連接(也適用於銅芯導線),如圖3—7所示。壓接時應根據鋁芯線的規格選擇合適的鋁壓接管。先清理干凈壓接處,將兩根鋁芯線相對穿入壓接管,使兩線端伸出壓接管30mm左右,然後用壓接鉗壓接。壓接時,第一道壓坑應壓在鋁芯端部一側。壓接質量應符合技術要求。
絕緣帶的包纏方法
6.導線絕緣層的恢復
導線的絕緣層因外界因素而破損或導線在做連接後為保證安全用電,都必須恢復其絕緣。恢復絕緣後的絕緣強度不應低於原有的絕緣層的絕緣強度。通常使用的絕緣材料有黃油帶、滌綸薄膜帶和黑膠帶等。絕緣帶包纏的方法如圖3—8所示。做絕緣恢復時,絕緣帶的起點應與線芯有兩倍絕緣帶寬的距離。包纏時黃蠟帶與導線應保持一定傾角,即每圈壓帶寬的1/2。包纏完第一層黃蠟帶後,要用黑膠布帶接黃蠟帶尾端再反方向包纏一層,其方法與前相同,以保證絕緣層恢復後的絕緣性能。
㈡ 高壓導線如何接頭
導線接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線檔中間的接頭,對這種接頭的要求是:既能承受導線的拉力,又能很好地傳導電流,接觸電阻宜小;另一種是跳線接頭,它不承受拉力,只要求接觸良好,能很好地傳導電流。
架空線的連接,採用鉗壓法(導線穿入鋁壓接管,用壓鉗在管上壓些坑,把導線擠在管中)比較好。如果沒有壓鉗,可用插接或綁接。
較大型號的鋁絞線(如LG-35)可用插接法連接:先把接頭長度的一半,順序拆開,砂光拉直,做成傘骨的樣子,參照圖7-29a,使它們互相交叉;然後參照圖7-29b,把插好的線攏在一起,用綁線在中間纏繞50mm;參照圖7-29c,用導線本身的單股線向兩端逐步纏繞,一般纏完後,把餘下的線尾壓在下面,再用另一股纏,直到纏完為止。最後一段纏完後,擰成小辮收尾,全部纏完後的插接接頭如圖7-29d所示。連接導線時,應在接頭表面塗少量中性凡士林油,以減少氧化膜的產生。
圖7-29導線插接法
(a)兩線頭互相交叉(b)纏線(c)用導線單股纏繞(d)插接接頭
小型號導線(LJ-16,LJ-25)跳線可以採用綁接的方法。在綁接時,先把兩根導線的接頭並好,然後用綁線從中間向兩側纏繞,纏到頭時和導線的線頭擰成小辮收尾。導線的尾端最好彎回,防止受拉時拔出來。使用綁接法時,綁線直徑不應小於導線單股的直徑。連接處在線檔內時,綁線長度不應小於250~300mm。連接跳線時,綁接長度不應小於150~200mm。
實際工作中有時會碰到銅鋁線連接。銅和鋁就像蓄電池的兩極,潮氣侵入銅鋁接頭以後可以產生電化腐蝕,引起接頭發熱或燒斷。為了防止腐蝕,可採用一種預制的銅鋁過渡接頭(一面是銅,一面是鋁,銅和銅連接,鋁和鋁連接)。若沒有這種接頭,可在銅線連接處鍍上一層錫,以減輕電化腐蝕作用。銅鋁接頭(不管有無銅鋁過渡接頭)只能用在不受拉力的跳線上。在檢查線路時,要特別注意銅鋁接頭情況。
㈢ 為什麼鋁導線連接不可以採用絞接和綁接,應該採用什麼方法
鋁是非常活潑的金屬,在空氣中極易氧化生成氧化膜,氧化膜的電阻很大,如果採用普通的鉸接在接觸面始終會有一層氧化膜的純在如果導線中的電流較大接頭處就會發熱甚至燃燒發生火災,鋁線一般是採用壓接套管進行壓接或者焊接
㈣ 怎樣把銅鋁電線接在一起
1、先給鋁線裝上線鼻子,然後再連接銅線。這種線鼻子是銅鋁緊密焊在一起的,可以徹底杜絕電化學腐蝕。
㈤ 架空線路導線連接方法選用不當
導線的連接方法,跟隨導線的材料和截面積的不同而異。目前比較常用的方法有繞接法和鉗接法兩種。
(1)繞接法。繞接法適用於多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不適用於鋁導線,其具體做法如下:
1)根據接頭長度量好尺寸,松開兩根導線的端頭,將正中間的一股剪掉,拉直其餘各股線。清理掉導線上的油污和氧化膜,並用抹布擦乾凈。
2)將兩根導線的各股線相互交叉插在一起,整理整齊緊密排列,再用銅綁線在交叉處的中間纏繞。纏繞長度50mm2及以下的導線為50mm;70~120mm2的導線為100mm。
3)用破股的7股中的單線(19股中的雙線)逐一向兩端纏繞。一股繞完10圈(7圈)後,將余線擰彎壓在導線旁,然後取另一股纏繞,直至繞完。導線接頭的全長為:50mm2及以下的導線一般為200~500mm;70~120mm2的導線一般為700~800mm。
4)最後,用焊錫將導線的連接部分焊接牢固。
(2)鉗接法。鉗接法是指將兩根導線穿入連接管內加壓,藉助管與線股間的握著力,使兩根導線牢固地連接在一起。這種方法適用於銅絞線、鋁絞線和鋼芯鋁絞線。
壓接導線應確保連接管的規格型號與導線的規格及材質相配,鉗壓鋼模的規格與連接管的規格配套。連接前應用汽油清洗連接管內壁和導線,以去除氧化膜和油污。導線的清洗長度應為連接管長度的1.5倍,在清洗過的接管內壁和導線表面塗上一層凡士林。壓接時應導線要平直,按順序進行壓接。如圖1-22所示,壓接順序為:銅絞線和鋁絞線從一端開始,依次向另一端上下交錯壓接;鋼芯鋁絞線從中間開始,依次向一端上下交錯壓接,壓完一端再壓另一端,壓口的深度和壓口數見表1-10的規定。壓接完的接頭要符合以下要求:
1)導線端頭露出的長度不小於20mm,要保留導線端頭的綁線。
2)連接管的彎曲度不能大於管長的2%,否則應校直。還要保證壓接或校直後的連接管無裂紋。
3)連接管兩端附近的導線不得有鼓包。如果鼓包大於原來直徑的50%,就必須切斷重新壓接。
4)接頭處的電阻值不能大於相同長度導線的電阻值。接頭的抗拉強度不能小於被連接導線本身抗拉強度的90%。
5)壓接後尺寸允許的誤差范圍:鋁絞線鉗接管±0.1mm;鋼芯鋁絞線鉗接管±0.5mm。
㈥ 電工 穿電線的新方法
導線的幾種連接方法:
大家都知道,要用電,就要有電氣線路和電氣設備。而電線接電線,或者是電線與開關、熔斷器、保險器、電燈、電動機、家用電器等設備連接的地方,都要有接頭。通電後,電流通過電線,接頭、設備就會發熱。如果接頭做得好,接觸電阻不大,發熱的程度和沒有接頭一樣,保持正常的溫度。如接得不好,電線和電線沒有絞緊焊好,電線接到設備的接線端子,沒有用特製的接頭或沒有接牢旋緊,連接處的接觸電阻就大為增加。而電流的發熱量是和電阻的大小成正比的,在同一迴路通過相同電流量的情況下,電阻越大,發熱量就越大,溫度就會升得很高,可以高到使電線的絕緣層燒壞,使附近的粉塵、纖維燒起來,並使鄰近的木料、衣物等可燃物著火。如果接頭很松,接觸不良,通電時斷時續便會發熱和產生火花;接頭如果沒有用絕緣布包好,兩個接頭互相接近,往往也會造成碰線短路而產生火花,將鄰近的可燃物引燃。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正確地連接電線呢?
1.剖削導線絕緣層 可用剝線鉗或鋼絲鉗剝削導線的絕緣層,也可用電工刀剖削塑料硬線的絕緣層,如圖3—1所示。
用電工刀剖削塑料硬線絕緣層時,電工刀刀口在需要剖削的導線上與導線成450夾角,斜切入絕緣層,然後以250度角傾斜推削。最後將剖開的絕緣層折疊,齊根剖削。剖削絕緣時不要削傷線芯。
2.單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和T形分支連接
(1) 單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 先將兩線頭剖削出一定長度的線芯,清除線芯表面氧化層,將兩線芯作X形交叉,並相互絞繞2~3圈,再扳直線頭。將扳直的兩線頭向兩邊各緊密繞6圈,切除餘下線頭並鉗平線頭末端。
(2) 單股銅芯導線的T形分支連接 將剖削好的線芯與干線線芯十字相交,支路線芯根部留出約3~5mm,然後順時針方向在干線線芯上密繞6~8圈,用鋼絲鉗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芯末端。
3.7股銅芯導線的直線和T形分支連接
(1) 7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 首先將兩線線端剖削出約150mm並將靠近絕緣層約1/3段線芯絞緊,散開拉直線芯。清潔線芯表面氧化層,然後再將線芯整理成傘狀,把兩傘狀線芯隔根對叉,所示。理平線芯,把7根線芯分成2、2、3三組,把第一組2根線芯扳成如圖3—4c)所示狀態,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2圈後扳平餘下線芯,再把第二組的2根線芯扳垂直,所示。用第二組線芯壓住第一組餘下的線芯緊密纏繞2圈扳平餘下線芯,用第三組的3根線芯壓住余壓的線芯,所示,緊密纏繞3圈,切除餘下的線芯,鉗平線端,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另一邊的纏繞,完成7股導線的直線連接。
(2) 7股銅芯導線的T形分支連接 剖削干線和支線的絕緣層,絞緊支線靠近絕緣層1/8處的線芯,散開支線線芯,拉直並清潔表面,所示。把支線線芯分成4根和3根兩組排齊,將4根組插入干線線芯中間,所示。把留在外面的3根組線芯,在干線線芯上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4~5圈,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端。再用4根組線芯在干線線芯的另一側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3~4圈,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端,所示完成T形分支連接。
4.19股銅芯導線的連接 其方法與7股導線相似。因其線芯股數較多,在直線連接時,可鉗去線芯中間幾根。
導線連接好以後,為增加其機械強度,改善導電性能,還應進行錫焊處理。銅芯導線連接處錫焊處理的方法是:先將焊錫放在化錫鍋內高溫熔化,將表面處理干凈的導線接頭置於錫鍋上,用勺盛上熔化的錫從接頭上面澆下。剛開始時,由於接頭處溫度低,接頭不易沾錫,繼續澆錫使接頭溫度升高、沾錫、直到接頭處全部焊牢為止。最後清除表面焊渣,使接頭表面光滑。
5.鋁芯導線的連接 因鋁線容易氧化,且氧化膜電阻率高,所以鋁芯導線不宜採用銅
鋁芯導線應採用螺栓壓接和壓接管壓接方法。此法適用於小負荷的鋁芯線的連接。壓接管壓接法連接適用較大負荷的多股鋁芯導線接法接線的連接 (也適用於銅芯導線),如圖3—7所示。壓接時應根據鋁芯線的規格選擇合適的鋁壓接管。先清理干凈壓接處,將兩根鋁芯線相對穿入壓接管,使兩線端伸出壓接管30mm左右,然後用壓接鉗壓接。壓接時,第一道壓坑應壓在鋁芯端部一側。壓接質量應符合技術要求。
6.導線絕緣層的恢復
導線的絕緣層因外界因素而破損或導線在做連接後為保證安全用電,都必須恢復其絕緣。恢復絕緣後的絕緣強度不應低於原有的絕緣層的絕緣強度。通常使用的絕緣材料有黃油帶、滌綸薄膜帶和黑膠帶等。絕緣帶包纏的方法如圖3—8所示。做絕緣恢復時,絕緣帶的起點應與線芯有兩倍絕緣帶寬的距離。包纏時黃蠟帶與導線應保持一定傾角,即每圈壓帶寬的1/2。包纏完第一層黃蠟帶後,要用黑膠布帶接黃蠟帶尾端再反方向包纏一層,其方法與前相同,以保證絕緣層恢復後的絕緣性能。
接線標准:
1、 緊固接線用力要適中,防止用力過大將螺栓螺母滑扣,發現已滑扣的螺栓螺母及時更換,嚴禁將就作業。
2、 用螺絲刀緊固或松動螺絲時,必須用力使螺絲刀頂緊螺絲,然後再進行緊固或松動,防止螺絲刀與螺絲打滑,造成螺絲損傷不易拆裝,尤其是掛箱內的常用空開。
3、 發現難於拆卸的螺栓螺母,不要魯莽行事,防止造成變形更難於拆卸,應給予適當敲打,或加螺絲松動劑、稀鹽酸等稍後再進行拆卸。
4、 不要用老虎鉗緊固或松動螺栓螺母,以防造成損壞,用活口扳手時要調整好開口,防止將螺栓螺母損壞變形,造成不易拆裝。
5、 同一接線端子允許最多接兩根相同類型及規格的導線。
6、 易松動或易接觸不良的接線端子,導線接頭必須以「?」型緊固在接線端子上,增加接觸面積及防止松動。
7、 導線接頭或線鼻子互相連接時,中間嚴禁加裝非銅制或導電性能不好的墊片。
8、 導線接頭連接時,要求接觸面光滑且無氧化現象,接線鼻子或銅排相接時,可在接觸表面清理干凈後塗抹導電膏,然後再進行緊固。
9、 接臨時線時,單根導線軟線的要求接線頭對折一次,然後接到空開下口;單芯硬線要以「?」型接到空開下口。
10、 30KW及以上電機接線,要求電機出線和連接電機的電纜導線之間不允許跨接導電性能不好的墊片,如鍍鋅螺母、平墊、彈簧墊等。
11、 使用絕緣膠帶纏繞電纜或其他要保護絕緣的設備時,絕緣層要以壓置1/2的比例從一端纏繞到另一端,且至少往返一來回。
㈦ ad09怎麼把導線連接到敷的銅上
一般導線與接線端子連接時,如果是10m㎡及以下的單股導線,需要在導線端部彎一圓圈接到接線端子上。而如果是4m㎡以上的多股銅線則需裝接線鼻子,再與接線端子連接。
導線的幾種連接方法
1.剖削導線絕緣層
可用剝線鉗或鋼絲鉗剝削導線的絕緣層,也可用電工刀剖削塑料硬線的絕緣層。
用電工刀剖削塑料硬線絕緣層時,電工刀刀口在需要剖削的導線上與導線成450夾角,斜切入絕緣層,然後以250度角傾斜推削。最後將剖開的絕緣層折疊,齊根剖削。剖削絕緣時不要削傷線芯。
2.單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和T形分支連接
(1) 單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 先將兩線頭剖削出一定長度的線芯,清除線芯表面氧化層,將兩線芯作X形交叉,並相互絞繞2~3圈,再扳直線頭。將扳直的兩線頭向兩邊各緊密繞6圈,切除餘下線頭並鉗平線頭末端。
(2) 單股銅芯導線的T 形分支連接 將剖削好的線芯與干線線芯十字相交,支路線芯根部留出約3~5mm,然後順時針方向在干線線芯上密繞6~8圈,用鋼絲鉗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芯末端。
3.7股銅芯導線的直線和T形分支連接
(1) 7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
首先將兩線線端剖削出約150mm並將靠近絕緣層約1/3段線芯絞緊,散開拉直線芯。清潔線芯表面氧化層,然後再將線芯整理成傘狀,把兩傘狀線芯隔根對叉。理平線芯,把7根線芯分成2、2、3三組,把第一組2根線芯扳緊,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2圈後扳平餘下線芯,再把第二組的2根線芯扳垂直。用第二組線芯壓住第一組餘下的線芯緊密纏繞2圈扳平餘下線芯,用第三組的3根線芯壓住余壓的線芯,,緊密纏繞3圈,切除餘下的線芯,鉗平線端,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另一邊的纏繞,完成7股導線的直線連接。
(2) 7股銅芯導線的T形分支連接
剖削干線和支線的絕緣層,絞緊支線靠近絕緣層1/8處的線芯,散開支線線芯,拉直並清潔表面,所示。把支線線芯分成4根和3根兩組排齊,將4根組插入干線線芯中間,所示。把留在外面的3根組線芯,在干線線芯上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4~5圈,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端。再用4根組線芯在干線線芯的另一側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3~4圈,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端,所示完成T形分支連接。
4.19股銅芯導線的連接
其方法與7股導線相似。因其線芯股數較多,在直線連接時,可鉗去線芯中間幾根。 導線連接好以後,為增加其機械強度,改善導電性能,還應進行錫焊處理。銅芯導線連接處錫焊處理的方法是:先將焊錫放在化錫鍋內高溫熔化,將表面處理干凈的導線接頭置於錫鍋上,用勺盛上熔化的錫從接頭上面澆下。剛開始時,由於接頭處溫度低,接頭不易沾錫,繼續澆錫使接頭溫度升高、沾錫、直到接頭處全部焊牢為止。最後清除表面焊渣,使接頭表面光滑。
5.鋁芯導線的連接
因鋁線容易氧化,且氧化膜電阻率高,所以鋁芯導線不宜採用銅導線的連接方法。
鋁芯導線應採用螺栓壓接和壓接管壓接方法。螺栓壓接法適用於小負荷的鋁芯線的連接。壓接管壓接法適用連接較大負荷的多股鋁芯導線接法接線的連接 (也適用於銅芯導線)。壓接時應根據鋁芯線的規格選擇合適的鋁壓接管。先清理干凈壓接處,將兩根鋁芯線相對穿入壓接管,使兩線端伸出壓接管30mm左右,然後用壓接鉗壓接。壓接時,第一道壓坑應壓在鋁芯端部一側。壓接質量應符合技術要求。
6.導線絕緣層的恢復
導線的絕緣層因外界因素而破損或導線在做連接後為保證安全用電,都必須恢復其絕緣。恢復絕緣後的絕緣強度不應低於原有的絕緣層的絕緣強度。通常使用的絕緣材料有黃油帶、滌綸薄膜帶和黑膠帶等。做絕緣恢復時,絕緣帶的起點應與線芯有兩倍絕緣帶寬的距離。包纏時黃蠟帶與導線應保持一定傾角,即每圈壓帶寬的1/2。包纏完第一層黃蠟帶後,要用黑膠布帶接黃蠟帶尾端再反方向包纏一層,其方法與前相同,以保證絕緣層恢復後的絕緣性能。
電工接線標准
1、 緊固接線用力要適中,防止用力過大將螺栓螺母滑扣,發現已滑扣的螺栓螺母及時更換,嚴禁將就作業。
2、 用螺絲刀緊固或松動螺絲時,必須用力使螺絲刀頂緊螺絲,然後再進行緊固或松動,防止螺絲刀與螺絲打滑,造成螺絲損傷不易拆裝,尤其是掛箱內的常用空開。
3、 發現難於拆卸的螺栓螺母,不要魯莽行事,防止造成變形更難於拆卸,應給予適當敲打,或加螺絲松動劑、稀鹽酸等稍後再進行拆卸。
4、 不要用老虎鉗緊固或松動螺栓螺母,以防造成損壞,用活口扳手時要調整好開口,防止將螺栓螺母損壞變形,造成不易拆裝。
5、 同一接線端子允許最多接兩根相同類型及規格的導線。
6、 易松動或易接觸不良的接線端子,導線接頭必須以「?」型緊固在接線端子上,增加接觸面積及防止松動。
7、 導線接頭或線鼻子互相連接時,中間嚴禁加裝非銅制或導電性能不好的墊片。
8、 導線接頭連接時,要求接觸面光滑且無氧化現象,接線鼻子或銅排相接時,可在接觸表面清理干凈後塗抹導電膏,然後再進行緊固。
9、 接臨時線時,單根導線軟線的要求接線頭對折一次,然後接到空開下口;單芯硬線要以「?」型接到空開下口。
10、 30KW及以上電機接線,要求電機出線和連接電機的電纜導線之間不允許跨接導電性能不好的墊片,如鍍鋅螺母、平墊、彈簧墊等。
11、 使用絕緣膠帶纏繞電纜或其他要保護絕緣的設備時,絕緣層要以壓置1/2的比例從一端纏繞到另一端,且至少往返一來回。
規范的三種接法:
1、下面是第一種接法。注意:在家裝中是不應有接頭的,特別是在線管內更不能有接頭,如果有接頭也應該是在電線盒內。通常的電線接頭都是這樣的接法,才能保證電線接頭不發生打火、短路,與接觸不良的現象。
下面是第二種接法(防火膠布隔離法),多用於吊項內,或比較高能的工程中,主線不能能弄斷,符線繞主線6--8周,吊頂內的射燈,一路上要有很多燈就是這樣接法,用防火膠布纏在裡面,它的作用就是防止電打火燒壞東西,這是在吊頂內很重要。外面再用絕緣膠布纏繞。
下面是第三種接法,就是壓線冒接線法,這種方法是最規范和最實用的,但是它需要專用工具來做,壓線冒的壓線鉗來壓線,把壓電線用的專用鉗子,套在壓線冒上,用力壓緊就行了。另外還要說一下,壓線冒的大小根據所壓線經的大小與根數有關我們常用的是T4型的,就是直徑毫米的,能壓四根四平方毫米的電線。
㈧ 建築電工接線詳解
電工接線方法和標准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10:14 接線方法
下面是第三種接法,就是壓線冒接線法,這種方法是最規范和最實用的,但是它需要專用工具來做,壓線冒的壓線鉗來壓線,把壓電線用的專用鉗子,套在壓線冒上,用力壓緊就行了。另外還要說一下,壓線冒的大小根據所壓線經的大小與根數有關我們常用的是T4型的,就是直徑毫米的,能壓四根四平方毫米的電線。
過很多電線的事故發生,有一部分是電線超負荷的使用造成的,另一部分是電線的接頭松動造成的。電線線盒內的接頭不付合規范,電線不受負載情況下,沒有一點事,只要一推上電閘就會跳閘,並且電線的接線盒內就會"啪啪"幾聲的冒火,後再出現跳閘聲,這種現象全部是由於,電線的接頭不規范,電壓在受負載的情況下,接觸不良造成的。
----------------------------------------------------------------------------------------------------------------------------------------------------------------------------------------------------------------------------------------------------------------------------------------------------------------------------------------------------------------------------------------------------------------------------------------------------------------------------------------------------------------------------------------------------------------------------------------------------------------------------
導線的幾種連接方法
1.剖削導線絕緣層 可用剝線鉗或鋼絲鉗剝削導線的絕緣層,也可用電工刀剖削塑料硬線的絕緣層,如圖3—1所示。
用電工刀剖削塑料硬線絕緣層時,電工刀刀口在需要剖削的導線上與導線成450夾角,如圖3—1b)所示,斜切入絕緣層,然後以250度角傾斜推削,如圖3—1c)所示。最後將剖開的絕緣層折疊,齊根剖削如圖3—1d)所示。剖削絕緣時不要削傷線芯。
2.單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和T形分支連接
(1) 單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 先將兩線頭剖削出一定長度的線芯,
清除線芯表面氧化層,將兩線芯作X形交叉,並相互絞繞2~3圈,再扳直線頭,如3—2b)示。將扳直的兩線頭向兩邊各緊密繞6圈,切除餘下線頭並鉗平線頭末端。
(2) 單股銅芯導線的T
形分支連接 將剖削好的線芯與干線線芯十字相交,支路線芯根部留出約3~5mm,然後順時針方向在干線線芯上密繞6~8圈,用鋼絲鉗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芯末端,如圖3—3所示。
3.7股銅芯導線的直線和T形分支連接
(1) 7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 首先將兩線線端剖削出約150mm並將靠近絕緣層約1/3段線芯絞緊,散開拉直線芯。清潔線芯表面氧化層,然後再將線芯整理成傘狀,把兩傘狀線芯隔根對叉,所示。理平線芯,把7根線芯分成2、2、
3三組,把第一組2根線芯扳成如圖3—4c)所示狀態,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2圈後扳平餘下線芯,再把第二組的2根線芯扳垂直,所示。用第二組線芯壓住第一組餘下的線芯緊密纏繞2圈扳平餘下線芯,用第三組的3根線芯壓住余壓的線芯,所示,緊密纏繞3圈,切除餘下的線芯,鉗平線端,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另一邊的纏繞,完成7股導線的直線連接。
(2) 7股銅芯導線的T形分支連接 剖削干線和支線的絕緣層,絞緊支線靠近絕緣層1/8處的線芯,散開支線線芯,拉直並清潔表面,所示。把支線線芯分成4根和3根兩組排齊,將4根組插入干線線芯中間,所示。把留在外面的3根組線芯,在干線線芯上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4~5圈,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端。再用4根組線芯在干線線芯的另一側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3~4圈,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端,所示完成T形分支連接。
4.19股銅芯導線的連接 其方法與7股導線相似。因其線芯股數較多,在直線連接時,可鉗去線芯中間幾根。
導線連接好以後,為增加其機械強度,改善導電性能,還應進行錫焊處理。銅芯導線連接處錫焊處理的方法是:先將焊錫放在化錫鍋內高溫熔化,將表面處理干凈的導線接頭置於錫鍋上,用勺盛上熔化的錫從接頭上面澆下。剛開始時,由於接頭處溫度低,接頭不易沾錫,繼續澆錫使接頭溫度升高、沾錫、直到接頭處全部焊牢為止。最後清除表面焊渣,使接頭表面光滑。
5.鋁芯導線的連接 因鋁線容易氧化,且氧化膜電阻率高,所以鋁芯導線不宜採用銅
螺栓壓接法接線
壓接管壓接法接線
導線的連接方法。鋁芯導線應採用螺栓壓接和壓接管壓接方法。螺栓壓接法如圖3—6示。此法適用於小負荷的鋁芯線的連接。壓接管壓接法連接適用較大負荷的多股鋁芯導線接法接線的連接 (也適用於銅芯導線),如圖3—7所示。壓接時應根據鋁芯線的規格選擇合適的鋁壓接管。先清理干凈壓接處,將兩根鋁芯線相對穿入壓接管,使兩線端伸出壓接管30mm左右,然後用壓接鉗壓接。壓接時,第一道壓坑應壓在鋁芯端部一側。壓接質量應符合技術要求。
絕緣帶的包纏方法
6.導線絕緣層的恢復
導線的絕緣層因外界因素而破損或導線在做連接後為保證安全用電,都必須恢復其絕緣。恢復絕緣後的絕緣強度不應低於原有的絕緣層的絕緣強度。通常使用的絕緣材料有黃油帶、滌綸薄膜帶和黑膠帶等。絕緣帶包纏的方法如圖3—8所示。做絕緣恢復時,絕緣帶的起點應與線芯有兩倍絕緣帶寬的距離。包纏時黃蠟帶與導線應保持一定傾角,即每圈壓帶寬的1/2。包纏完第一層黃蠟帶後,要用黑膠布帶接黃蠟帶尾端再反方向包纏一層,其方法與前相同,以保證絕緣層恢復後的絕緣性能。導線的幾種連接方法
1.剖削導線絕緣層 可用剝線鉗或鋼絲鉗剝削導線的絕緣層,也可用電工刀剖削塑料硬線的絕緣層,如圖3—1所示。
用電工刀剖削塑料硬線絕緣層時,電工刀刀口在需要剖削的導線上與導線成450夾角,如圖3—1b)所示,斜切入絕緣層,然後以250度角傾斜推削,如圖3—1c)所示。最後將剖開的絕緣層折疊,齊根剖削如圖3—1d)所示。剖削絕緣時不要削傷線芯。
2.單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和T形分支連接
(1) 單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 先將兩線頭剖削出一定長度的線芯,
清除線芯表面氧化層,將兩線芯作X形交叉,並相互絞繞2~3圈,再扳直線頭,如3—2b)示。將扳直的兩線頭向兩邊各緊密繞6圈,切除餘下線頭並鉗平線頭末端。
(2) 單股銅芯導線的T
形分支連接 將剖削好的線芯與干線線芯十字相交,支路線芯根部留出約3~5mm,然後順時針方向在干線線芯上密繞6~8圈,用鋼絲鉗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芯末端,如圖3—3所示。
3.7股銅芯導線的直線和T形分支連接
(1) 7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 首先將兩線線端剖削出約150mm並將靠近絕緣層約1/3段線芯絞緊,散開拉直線芯。清潔線芯表面氧化層,然後再將線芯整理成傘狀,把兩傘狀線芯隔根對叉,所示。理平線芯,把7根線芯分成2、2、
3三組,把第一組2根線芯扳成如圖3—4c)所示狀態,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2圈後扳平餘下線芯,再把第二組的2根線芯扳垂直,所示。用第二組線芯壓住第一組餘下的線芯緊密纏繞2圈扳平餘下線芯,用第三組的3根線芯壓住余壓的線芯,所示,緊密纏繞3圈,切除餘下的線芯,鉗平線端,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另一邊的纏繞,完成7股導線的直線連接。
(2) 7股銅芯導線的T形分支連接 剖削干線和支線的絕緣層,絞緊支線靠近絕緣層1/8處的線芯,散開支線線芯,拉直並清潔表面,所示。把支線線芯分成4根和3根兩組排齊,將4根組插入干線線芯中間,所示。把留在外面的3根組線芯,在干線線芯上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4~5圈,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端。再用4根組線芯在干線線芯的另一側順時針方向緊密纏繞3~4圈,切除餘下線芯,鉗平線端,所示完成T形分支連接。
4.19股銅芯導線的連接 其方法與7股導線相似。因其線芯股數較多,在直線連接時,可鉗去線芯中間幾根。
導線連接好以後,為增加其機械強度,改善導電性能,還應進行錫焊處理。銅芯導線連接處錫焊處理的方法是:先將焊錫放在化錫鍋內高溫熔化,將表面處理干凈的導線接頭置於錫鍋上,用勺盛上熔化的錫從接頭上面澆下。剛開始時,由於接頭處溫度低,接頭不易沾錫,繼續澆錫使接頭溫度升高、沾錫、直到接頭處全部焊牢為止。最後清除表面焊渣,使接頭表面光滑。
5.鋁芯導線的連接 因鋁線容易氧化,且氧化膜電阻率高,所以鋁芯導線不宜採用銅
螺栓壓接法接線
壓接管壓接法接線
導線的連接方法。鋁芯導線應採用螺栓壓接和壓接管壓接方法。螺栓壓接法如圖3—6示。此法適用於小負荷的鋁芯線的連接。壓接管壓接法連接適用較大負荷的多股鋁芯導線接法接線的連接 (也適用於銅芯導線),如圖3—7所示。壓接時應根據鋁芯線的規格選擇合適的鋁壓接管。先清理干凈壓接處,將兩根鋁芯線相對穿入壓接管,使兩線端伸出壓接管30mm左右,然後用壓接鉗壓接。壓接時,第一道壓坑應壓在鋁芯端部一側。壓接質量應符合技術要求。
絕緣帶的包纏方法
6.導線絕緣層的恢復
導線的絕緣層因外界因素而破損或導線在做連接後為保證安全用電,都必須恢復其絕緣。恢復絕緣後的絕緣強度不應低於原有的絕緣層的絕緣強度。通常使用的絕緣材料有黃油帶、滌綸薄膜帶和黑膠帶等。絕緣帶包纏的方法如圖3—8所示。做絕緣恢復時,絕緣帶的起點應與線芯有兩倍絕緣帶寬的距離。包纏時黃蠟帶與導線應保持一定傾角,即每圈壓帶寬的1/2。包纏完第一層黃蠟帶後,要用黑膠布帶接黃蠟帶尾端再反方向包纏一層,其方法與前相同,以保證絕緣層恢復後的絕緣性能。 電工接線標准
1、 緊固接線用力要適中,防止用力過大將螺栓螺母滑扣,發現已滑扣的螺栓螺母及時更換,嚴禁將就作業。
2、 用螺絲刀緊固或松動螺絲時,必須用力使螺絲刀頂緊螺絲,然後再進行緊固或松動,防止螺絲刀與螺絲打滑,造成螺絲損傷不易拆裝,尤其是掛箱內的常用空開。
3、 發現難於拆卸的螺栓螺母,不要魯莽行事,防止造成變形更難於拆卸,應給予適當敲打,或加螺絲松動劑、稀鹽酸等稍後再進行拆卸。
4、 不要用老虎鉗緊固或松動螺栓螺母,以防造成損壞,用活口扳手時要調整好開口,防止將螺栓螺母損壞變形,造成不易拆裝。
5、 同一接線端子允許最多接兩根相同類型及規格的導線。
6、 易松動或易接觸不良的接線端子,導線接頭必須以「?」型緊固在接線端子上,增加接觸面積及防止松動。
7、 導線接頭或線鼻子互相連接時,中間嚴禁加裝非銅制或導電性能不好的墊片。
8、 導線接頭連接時,要求接觸面光滑且無氧化現象,接線鼻子或銅排相接時,可在接觸表面清理干凈後塗抹導電膏,然後再進行緊固。
9、 接臨時線時,單根導線軟線的要求接線頭對折一次,然後接到空開下口;單芯硬線要以「?」型接到空開下口。
10、 30KW及以上電機接線,要求電機出線和連接電機的電纜導線之間不允許跨接導電性能不好的墊片,如鍍鋅螺母、平墊、彈簧墊等。
11、 使用絕緣膠帶纏繞電纜或其他要保護絕緣的設備時,絕緣層要以壓置1/2的比例從一端纏繞到另一端,且至少往返一來回。
12、接線圖例
㈨ 絕緣導線接頭,如何接
導線接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線檔中間的接頭,對這種接頭的要求是:既能承受導線的拉力,又能很好地傳導電流,接觸電阻宜小;另一種是跳線接頭,它不承受拉力,只要求接觸良好,能很好地傳導電流。
架空線的連接,採用鉗壓法(導線穿入鋁壓接管,用壓鉗在管上壓些坑,把導線擠在管中)比較好。如果沒有壓鉗,可用插接或綁接。
較大型號的鋁絞線(如LG-35)可用插接法連接:先把接頭長度的一半,順序拆開,砂光拉直,做成傘骨的樣子,參照圖7-29a,使它們互相交叉;然後參照圖7-29b,把插好的線攏在一起,用綁線在中間纏繞50mm;參照圖7-29c,用導線本身的單股線向兩端逐步纏繞,一般纏完後,把餘下的線尾壓在下面,再用另一股纏,直到纏完為止。最後一段纏完後,擰成小辮收尾,全部纏完後的插接接頭如圖7-29d所示。連接導線時,應在接頭表面塗少量中性凡士林油,以減少氧化膜的產生。
圖7-29導線插接法
(a)兩線頭互相交叉(b)纏線(c)用導線單股纏繞(d)插接接頭
小型號導線(LJ-16,LJ-25)跳線可以採用綁接的方法。在綁接時,先把兩根導線的接頭並好,然後用綁線從中間向兩側纏繞,纏到頭時和導線的線頭擰成小辮收尾。導線的尾端最好彎回,防止受拉時拔出來。使用綁接法時,綁線直徑不應小於導線單股的直徑。連接處在線檔內時,綁線長度不應小於250~300mm。連接跳線時,綁接長度不應小於150~200mm。
實際工作中有時會碰到銅鋁線連接。銅和鋁就像蓄電池的兩極,潮氣侵入銅鋁接頭以後可以產生電化腐蝕,引起接頭發熱或燒斷。為了防止腐蝕,可採用一種預制的銅鋁過渡接頭(一面是銅,一面是鋁,銅和銅連接,鋁和鋁連接)。若沒有這種接頭,可在銅線連接處鍍上一層錫,以減輕電化腐蝕作用。銅鋁接頭(不管有無銅鋁過渡接頭)只能用在不受拉力的跳線上。在檢查線路時,要特別注意銅鋁接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