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管理物料的方法

如何管理物料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4 16:51:36

『壹』 物料管理最基本的方法是什麼

物料管理最基本的方法是針對整一個流程規范化的進行科學管理制度,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貳』 怎樣管理車間物料

1。注塑部在接到由PMC發來的生產製造單後,應對生產物料、模具、相關的輔料進行確認。
2。注塑課長依據生產製造單開據轉模轉色通知單,開單時須寫清楚產品名稱,單號,物料編碼以及顏色編號,以免開錯單造成成批量用錯料。此單一式三份,一份交由料房准備原料;一份交由領班提前備模或提前安排轉色;另一份留底。
3。物料員根據轉模轉色通知單開據生產領料單到貨倉領原料和包材,如有超領須開據超領單。
4。物料員領完料後將料存放在指定地點,並通知配料員進行配料,提前烤料。
5、。烤料前應對料斗用煤油進行徹底清潔,特別是篩網和料斗拉板處應用風槍重點清潔。並放入磁鋼。烤料時應每天對臟的過濾布進行更換。
6。在加料到料斗時應注意把料袋的外表用布或風槍清潔干凈,倒入物料後再設定合理的烤料溫度,烤料時間完成時,如果較長時間不用應將烤料溫度適當降低進行保溫。
7、生產領班在接到生產安排後,應預估轉模轉色時間,提前將物料(包材、模具、相關工、治具、及作業指導書等)備好。
8、減少清洗炮筒的用料量,盡可能地由淺轉深,由低溫料轉到高溫物料。清洗炮筒時先將炮筒內的物料擠凈後,再用適量的PE料過炮筒,然後再將溫度調到參數要求的值,等溫度到 設定值後再用生產用料洗凈PP料後再生產。
9、在生產前調機或啤油污時盡可能用水口料,並使用標准成型條件來調機。
10、碎料時須保證將碎料機清潔干凈,採用少量多次投入的方法,為確保水口的清潔,可用風槍把水口吹乾凈後再投入。對生產料可按適當比例添加水口料。
11、射空膠時須將熔膠壓成薄餅狀,以利粉碎。量產或試模前將模具頂針上的油污擦拭乾凈,再注塑。
12、周期性地巡機,以免因批量性不良造成報廢。巡機時注意檢查唧咀處有無漏膠。
13、生產中應盡量減少空啤次數,調機時在不影響產品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適當調低產品重量。
14、停機時應預計好停機時間,提前關料,啤完炮筒內的余料後再停機。
15、管理人員在生產過程中應對生產用料進行預算,在生產計劃完成1/3時應當對生產用料進行檢討,以採取相應措施來控制用料。 16、生產過程中須嚴密跟進生產進度和良品率,當不良率過高時應及時進行分析和改善,2 小時內無法改善應立刻停機檢討,等徹底解決問題後再生產。

『叄』 企業各部門是如何對物料資源進行有效管理

1、預測物料用量,編制物料供應計劃。

2、組織貨源,采購或調劑物料。

3、物料的驗收、儲備、領用和配送。

4、物料的統計、核算和盤點。

隨著製造業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及定量分析方法的運用,這一管理從專業部門管理發展到全面綜合管理,從單純的物料儲備管理發展到物料准時制管理,從手工操作發展到自動化、信息化的MRP系統。



(3)如何管理物料的方法擴展閱讀:

物料管理的特性

首先是物料的相關性,任何物料總是由於有某種需求而存在;沒有需求的物料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其次是物料的流動性,既然有需求,物料總是不斷從供方向需方流動;物料的相關性決定了物料的流動性。

物料是有價值的,一方面它佔用資金,為了加速資金周轉,就要加快物料流動;而另一方面,在物料形態變化和流動的過程中,要用創新競爭(不僅是削價競爭),提高物料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用最小的成本、最短的周期、最優的服務,向客戶提供最滿意的價值並為企業自身帶來相應的利潤。這也是增值鏈(value-added chain)含義之所在。 三種特性相互作用、互相影響。理解物料的管理特性有助於理解物料需求管理的特點。


『肆』 如何做好物料管理

因為物料管理涉及多個環節,因此要做好物料管理工作也好從各個環節進行入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入庫環節
做好物料入庫驗收,把好數量質量關。物料管理最怕廢料呆料,一開始就要把好關從源頭杜絕不良品。
措施:物資到庫後,必須經過保管員的嚴格驗收才能入庫;入庫後應做好四項驗收工作:即驗品種,驗規格,驗質量,驗數量。
要求:保管員應樹立高度的責任心,精心核對,認真檢查。驗收要及時准確並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同時,對物資的配套做全面檢查,為保管保養打好基礎。
二、出庫環節
物料出庫時,要嚴格執行領用制度。對出庫嚴格把關,會減少物品丟失或錯記的情況,物料出庫監管不嚴非常容易造成賬實不符的現象。因此,有部門需要領物資時,應持有己批準的領料單到倉庫領料。保管員根據手續齊全的領料單發放物料,除緊急事故搶修物資外,一律不應白條發料,需要白條發料時必須有主管主任簽字方可發料。嚴格按領料單據的數量進行發放。
措施:按照「先進先出,易霉易損先出,接近失效期先出」的原則發貨。倉庫保管員與領料員要當面點清物料,保證數量准確,質量完好,包裝牢固,標志清楚。
發料時必須堅持「三檢查」「三核對」「五不發」制度。
三檢查:檢查物資的品種、數量、規格、質量,包裝完好情況。檢查憑證是否正確無誤。檢查抄發的技術證件是否齊全。
三核對:實物與賬卡相核對。賬卡與發料憑證相核對。發料憑
證與發放實物相核對。
五不發:發料憑證手續不全的不發。應附技術文件而未附的不發。質量不符的不發。規格不符、配件不全、應配套而未配套,應附的工具而未附的不發。未經驗收入帳建卡的不發。
三、物料保管、保養
物料保管保養的基本要求是:保質、保量、保安全、保急需、倉庫規范化、存放系列化、保養,經常化。
維護保養是經常性的工作. 主要包括溫度和濕度的調節控制,通風、去潮、去濕、去污染、清潔衛生、防蟲、防鼠、防盜、防火、貨垛貨架維護等等。其目的是維持合適的保管條件和保管安全,維持被保管物資的使用價值。對已經發生變質損壞的物資,要採取各種救治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救治措施有除銹、破損修復、晾曬等。

四、物料盤點
物資盤點是指對庫存物資進行清查核算。其目的是要掌握庫存數量及保管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採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保證物資的完整和安全。
主要工作內容:檢查物資的帳面數字與實存數是否相符;檢查各種物資有無超儲積壓、損壞和變質;檢查物資的收發工作有無差錯;檢查保管條件是否良好,倉庫的各種安全措施和消防設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等。
總之,物料管理涉及多個環節,要想做好物料管理工作,先把物料出庫、入庫、物料保管、物料盤點這四個環節做好,在物料管理上就相對容易了。

『伍』 如何做好物料控制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如何做好物料控制工作
物料即資金,但資金並非直接等於物料須加入時間因素,因此物料管理之意義為既定之需求作適時 、適地、適質、適量的有效支援,在最經濟的空間,設備,存貨,服務情況下,圓滿達成最大供應效率. .
物料管理系統與范圍
(一)一般物料的活動分由采購,生產管理,出貨裝運,運送,收料,與倉儲等部門來執行,或由獨立的物料管理部門來負全責.

物料管理循環
• 計劃面
1 、 擬訂適切的物料存量計劃,尤指存量水準,作為管制基準,使物料既不致積存太多,又可支應生產所需。

2 、進行倉儲規劃,使料品能各就其位,不致混亂,倉庫儲位得以充分利用,尋找、搬運不會費時費力。

3 、以生產計劃或訂單排程為基礎,做好用料需求計劃,比安全存量管理更進一步,使「無效庫存」減少幾乎近於零,又能適品、適時、適量供應生產所需,一切購料生產活動得以循依或推動。

4 、依細部進度計劃做出「備料計劃」,作為備料工作的基準,不致損失現場工作效率。

• 實施面
1 、依存量管理或用料需求計劃,進行料品采購,委外加工,開立內部制令等實務工作。包括請購、采購。

2 、進行料品進廠時的點收、驗收、退回等工作。

3 、進行料品驗收後的入庫歸位,以及賬務與報表編制工作。

4 、進行倉庫內整理及盤點。

5 、依生產命令或其他指令,進行備料發料作業。

6 、執行其他入出庫作業。

• 查核面
1 、查核低於安全存量之料品,或經 MRP 展開分析確認為不足支應之料品,分析其替代方案,或提示採取行動。

2 、比較近期生產進度之需求,如有缺料的可能性,應立即提示採取行動。

3 、查核應進料未進料狀況,或生產進度變更從而進料期必須修正之料品,提示稽催。

4 、查核料品采購價格、品質、數量短少之差異所在,以利研擬對策。

• 對策行動面
1 、針對確定無法如期進料之料品,分析修正原訂進度排程。

2 、針對緊急需求,到供應廠商處執行「現地」催促。

3 、針對進料品質不佳狀況,對協作廠商進行輔導。

4 、針對緊急缺料部分,研擬替代料品對策。

• 物料管理四階段檢核要點
• 需求估算或規劃階段
1 、要買什麼?

2 、買多少?

3 、何時進料?

• 購料或自製料品階段
1 、向誰買?或向哪個部門「訂制」?以何種價格訂購?

2 、訂單發出去了沒有?

3 、進貨了沒有?是超交還是不足?

4 、進料品質是否符合預期或標准?

• 倉儲作業階段
1 、料品放置何處最宜?

2 、能否確保存料品質?

3 、能否確保掌握存料數量?

• 備料發料階段
1 、該做哪些料品的備料檢出工作?

2 、該發多少量?是否可以多發或補發?

3 、欠撥如何處理?

• 物料管理目標
物料管理在於運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在計劃、實施、查核與行動的管理過程中,使物料能在符合適當時間、適當地點、適當價格、適當數量、適當品質的五大原則下,供應組織內各部門生產所需的料品。

明確地說,良好的物料管理系統,在製造業是定義在下列目標之下的:

1 、適品、適量、適時供應生產所需,使產銷配合順利,整體生產績效提高,並確保交期。

2 、防止呆料及死藏品之發生。如已發生,能及時有效處理。

3 、提高用料周轉率,使財務運營績效上升,減少財務無形成本。

4 、及時控制材料成本及因材料儲存而附加的間接成本,確保利潤。

5 、確保企業資產的數量及品質與價值。

更簡單地說,物料管理在於達成下列目的,以使企業之經營圓滿順利:

• 以最少的庫存,達成產銷需求。

——減少財務負擔及成本。

• 確保庫存品的質與量。

——資產確保。

• 適品、適量、適時供應生產排程需求。

——抑減停工待料損失,提高周轉率。

• 減少呆料報廢損失。

——抑制直接浪費。

• 降低成本、控製成本。

——含最小倉儲成本在內。

『陸』 物料怎麼管理

以下只供參考:
一、 倉儲物品的存放必須做到整齊劃一,品牌,型號規格分類明確,並掛物資標示牌,註明物品的名稱、型號、規格、數量。

二、 不良物品必須放置在規定存放點,返修產品、配件不得混放在良品存放點內,並掛不良品標示牌;

三、 物品的收、發過程責任保管人員必須始終在崗,核對型號、數量,按《倉儲物資收、發作業流程式控制制圖》規定程序辦理手續,規范填寫各類單據,並嚴格執行物資出入手續規定,對不遵守規定製度者,責任保管人員有權進行處理;

四、 物資帳、卡、物必須做到相符,每月至少要進行一次盤點自查核對,若發現差錯應及時查明原因,立即更正,並將對帳情況向部門經理室作書面匯報;

五、 物資出庫時必須嚴格檢查有關單據和審批手續,產品發貨或用戶來廠提貨,須具有相關主管領導簽字的出庫單或提貨單,才能放行。對出庫單或發貨通知單印簽不全不符、字跡不清或被塗改以及未入庫或未驗收的產品,一律不準出庫;

六、 若發生產品與用戶所需規格、品質不符或包裝損壞等屬允許退貨范圍內的退貨時,必須經相關主管領導批准,並應按規定作業程序,及時辦理退庫手續和台帳登記工作;

七、 當外購、外協物品到貨時,責任保管員必須依據采購訂單數量及時收貨,對超出采購訂單數量的貨物一律不得擅自接收,同時按實際收貨數量立即填寫《到貨通知單》,並及時通知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貨物驗證;

八、 成品保管人員必須全程監督產品的出、入庫裝卸工作,對違章裝卸作業必須立即立即制止,並有責任對包裝損壞物品或疑似損壞物品做開箱驗證,若發現產品損壞時,必須及時報告相關主管人員,並對責任者作出處罰決定,否則當事保管員將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責任;

九、 各類物品責任保管員必須根據生產管理部經理室的要求,及時填報物品存量,每次填報時必須註明可用數量、不確定可用數量和不良品數量,若發生因混報庫存量而貽誤采購和影響正常生產時,則將視情節輕重給予責任人相應的經濟處罰;

十、 物資的發放須遵守先進先出的原則,若因違反先進先出的發放規定,使物資積壓時間過長而造成物資變質,並經驗證確認後,則責任人將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責任;

十一、 不良品退貨處理規定:

1、 外購件不良品經品管部相關人員驗證後,填寫退貨單退回供應廠商;

2、 自製件不良品經品管部相關人員驗證後,填寫物料報廢單,作報廢處理,報廢件的產生若有責任可追溯,則由責任人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責任;

3、 外購不良品的退貨處理工作必須及時性,原則上要求在進貨時若有不良品存在,必須同時辦理退貨手續,對退不良品工作配合不好的供應商,應及時報告采購人員和相關主管領導,必要時採取強硬措施。若責任人員不主動辦理退回不良品和自製不良品的報廢手續,使不良品造成積壓,則將酌情予以經濟處罰。

十二、做好倉儲安全管理工作,凡開庫門時責任人員必須在位,工作期間不準擅離職守,閑雜人員未經許可一律不得擅自入內,倉庫內不得吸煙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嚴格遵守倉儲防火規定,下班時必須關好門窗,並進行安全檢查;

十三、倉儲整體管理工作必須做到以分工不分家為原則,在崗位職責明確的同時,搞好團結協作,不搞無原則性的糾紛,並遵守公司一切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

十四、責任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倉儲管理工作各項條款之規定,凡違反本規定任何一項條款者,均將受到相應的經濟處罰,若年度內無差錯、無工作失職行為者,在年終考核時將酌情給予獎勵。

『柒』 如何做好物料需求管理

在傳統的MRP Ⅱ系統中,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一般包括處理預測、 客戶定單輸入、銷售確認與合同承諾、合同沖銷預測方法、銷售分析、各地區、分 廠之間的需求以及備品備件需求等內容。在ERP 系統中,需求管理又有更深層次的含義,是供需鏈管理的"龍頭",決定整個企業的經營生產運作。市場的需求瞬息萬變,做好需求管理,以企業有限的資源和能力去迎接無限的機遇,為企業帶來利潤,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介紹製造業企業MRP Ⅱ/ERP系統的需 求管理,並把其含義擴展到不同層次物料的需求管理。
什麼是"物料"
既然談物料需求管理,有必要先談談物料的定義。因為在傳統的生產管理教科書中,是沒有"物料"這個名詞的。
物料的英文在MRP Ⅱ/ERP系統中多數是"item",有的進口軟體譯為"項目"。但是對那些能支持"按設計專項訂貨(engineer to order)" 的單件/ 小批生產的軟體,也就是有"項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模塊的軟體,再把"item"譯為"項目"就容易同"project" 混淆。此外,國內已公認把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譯為"物料需求計劃",這里aterial同item指的是同一個內容,因此,按中文用詞嚴密的習慣,統稱為物料。
物料的定義是:"為了產品銷售,所有需要列入計劃、控制庫存、控製成本的一切物的統稱",它的范圍包括原材料、配方成分、配套件、標准件、毛坯、副產品、聯產品、在製品、產成品甚至是設備備件、工藝裝備、或某些能源,是組成物料清單(BOM) 的最基本元素。絕大多數物料是可以庫存的,但也可以是非庫存型的,如電能、或某種形式的"虛擬件";不論是否庫存,都要列入計劃並計算成本。總之,物料是計劃的對象,也是庫存和計算製造成本的對象。
物料有三種管理特性。首先是物料的相關性,任何物料總是由於有某種需求而
存在;沒有需求的物料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其次是物料的流動性,既然有需求,物料總是不斷從供方向需方流動;物料的相關性決定了物料的流動性。最後,物料是有價值的,一方面它佔用資金,為了加速資金周轉,就要加快物料流動;而另一方面,在物料形態變化和流動的過程中,要用創新競爭(不僅是削價競爭),提高物料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用最小的成本、最短的周期、最優的服務,向客戶提供最滿意的價值並為企業自身帶來相應的利潤。這也是增值鏈(value-added chain)含義之所在。
三種特性相互作用、互相影響。理解物料的管理特性有助於理解物料需求管理
的特點。
物料的需求類型
就製造業來講,由於物料需求來源的依據不同,MRP Ⅱ系統把物料分為"獨立
需求(independent demand)"和"相關需求(dependent demand)" 兩大類。這是物料需求計劃(MRP) 創始人、美國IBM 公司的專家Dr. Joseph A.Orlicky 在1965年首先提出來的。
位於產品結構最頂層的是銷售的產品,其需求是由市場或客戶訂貨決定的,也
就是說,是由企業外部的因素決定的,稱為"獨立需求"。而構成銷售產品的各種零部件、配套件、毛坯、原材料等在產品結構中最頂層以下的各層物料,它們的需求是由銷售產品的需求決定的,稱為"相關需求"。有些物料具有雙重性質,如某些零部件可以安裝在產品上,也可以作為備品備件直接出售。可見,只要管理好獨立需求(銷售產品的需求),其餘一切物料的需求計劃都可以根據產品結構或物料清單按照MRP 運算邏輯得出。物料清單是製造業信息化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管理文件,如果缺少MRP 軟體的支持,建立復雜產品的物料清單是有困難的。這說明: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
物料需求管理的三項主要處理過程
按照供需鏈管理的思想,需求管理是一種系統管理,概括起來有三個過程,即:了解需求、獲取需求、保證需求。前兩個過程主要是處理"獨立需求";後一個過程主要是處理"相關需求"。三個過程是有內在聯系的,而且,都需要得到相應信
息技術的支持。
了解需求
所謂了解需求是指市場分析、銷售分析、建立同客戶的長期合作夥伴關系。在
了解需求方面,傳統的MRP Ⅱ系統,由於是面向企業內部的,還僅限於一種等待客戶上門接受定單的被動姿態,這在劇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營銷隊伍,主動出擊。建立"競爭情報網","刺探"各個行業、各個地區、各類客戶的需求。這里,政府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是非常必要的,企業納了稅,盡了義務,就應當有權無償享受必要的行業和地區需求和發展信息,以利於公平競爭。
通常,市場分析是指對未來銷售行為的定位和估計,包括對技術和產品發展的
預測、開拓新的市場或增加市場份額、創造需求、尋找新的增長點。而銷售分析是指對已發生銷售行為的分析,這里,聯機分析處理(OLAP)技術將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說,當企業發現一種產品銷售額下降,必須弄清究竟是哪些地區甚至哪個具體城市、哪類銷售渠道、哪類產品的影響;在產品性能、質量、價格和服務上同競爭對手有什麼差異;有無時間和季節波動的影響。只有掌握具體、細致和實時的信息,才能及時做出正確的決策。有時,僅僅改善一下售後服務,就能使銷售額明顯上升。
據資料介紹,得到一個新客戶所花的代價,往往是保持一個老客戶所需代價的
6~10 倍。因此,要把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同客戶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系,作為企業獲得需求的一項重要經營策略。在保持長期合作夥伴的同時,也要有所篩選,根據企業贏利和客戶業績分析,終止同那些信譽不好的客戶的商務關系。這類分析,都需要MRP Ⅱ系統提供信息支持。
獲取需求
了解需求並不等於獲取需求,不等於合同就一定能拿到手。在獲取需求上,不
僅信息技術的支持是絕對必要的,還需要有機智靈活的營銷戰略。有一個很好的實例:某塑料製品企業從Inernet 上得知,全球塑料原料供過於求,預計價格會大幅度下跌。於是在一個工程項目上,企業決定按盈虧平衡點以其它企業不敢想像的低價格投標,贏得了合同。不久,原料價格大跌,企業依然獲得可觀的利潤。這里,Internet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而企業家的智慧和膽略同樣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獲取需求往往表現在時間上的競爭--搶在競爭對手之前,以最快的速度回答
客戶的詢價,報出可靠的承諾。面對客戶詢問,任何地點的銷售人員,都要能及時訪問企業遍布各地倉庫的庫存狀態,調用生產信息,對需求計劃和企業能力和資源進行模擬,尋求優化方案,落實交貨期。必要時組織有關合作夥伴形成敏捷製造的動態聯盟(虛擬企業),來滿足客戶的需求。這些都離不開Intranet、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可以同步運行需求計劃和能力計劃的APS(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ling)技術、分銷需求計劃(DRP) 和MPS/MRP的模擬功能等信息技術。
我們也要看到,並不是所有的需求都一定要下力氣爭取。有些情況,企業還要
根據獲利性大小進行選擇。獲利性分析是物料需求管理要用到的一項重要功能,企業應當把有限的資源用來製造最增值的產品,為企業帶來最大的利潤。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客戶的信用或信譽,長期拖欠的貨款不是企業到手的銷售收入,而且存在成為壞帳的危險。客戶信譽分析在了解和獲取需求階段都是物料需求管理要用到的重要功能。
隨著電子商務應用的普及,物料需求管理又會有新的內容。客戶可以隨時從網
上了解企業的產品,企業也可以從網上了解市場需求,簡化和加快交易程序,使企業有更多獲取需求的機會。
保證需求
企業拿到訂單後,必須保證按客戶需求履行合同,企業履約率是持續不斷地獲
取更多需求訂單的前提。不同類型的物料用不同的方法確定其需求量。在MRP Ⅱ系統中,針對獨立需求件的計劃稱為主生產計劃(master proction schele,簡稱MPS), 計劃對象的種類較少;針對相關需求件的計劃稱為物料需求計劃(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簡稱MRP), 物料種類和數量繁多。企業的生產加工計劃和物資供應計劃是通過展開物料清單由MRP 一攬子形成的,簡化了編制計劃的方法,提高編制計劃的效率,保證了需求的一致性,也體現了信息集成的優勢。
MRP Ⅱ系統的計劃有三個特點:首先它是一種優先順序的計劃(priorityplann-
ing), 按照客戶要求的實際交貨順序,安排製造計劃的優先順序。為了區別優先順序,按季或月安排計劃是不夠的,必須把時間段細劃到周或日,通稱為分時段計劃(time-phased planning)。只有按優先順序處理物料需求,才能保證物料按照需求的順序不停頓地通暢流動,同時,使企業的有限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最後,為了迅速響應環境的瞬息變化,它又是一種可以不斷及時修正的計劃(ongoing planning)。
這些特點是保證需求所不可缺少的,也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
除了MPS/MRP 製造計劃外,運輸及發貨計劃、地區間倉庫調撥計劃同樣不可忽
視,這是ERP 區別於MRP Ⅱ的一個特點。必須考慮整個供需鏈的各個環節的計劃,只有使客戶按合同得到所需的商品,才是真正保證了需求。
物料需求管理同其它技術的關系
當前市場競爭,突出反映在時間的競爭上。客戶從簽訂合同到收到商品的周期
稱為需求周期,企業從開始下達計劃到把商品交到客戶手中的周期稱為生產周期(總提前期)。生產周期與需求周期的比值稱為P/D 比,P/D 值越大,客戶滿意度越大。
交貨期最短的是現貨生產(make-to-stock,MTS),其次是訂貨組裝(assemb
le-to-order,ATO),再次是訂單生產(make-to-order,MTO);最長的是按訂單設計(engineer-to-order,ETO),P/D 比為 1。對後三種類型,產品設計的影響很大,一條基本的原則就是用最少量規格的原材料,製造出眾多的零件,用最少品種的零件組裝成性能規格眾多的各種產品。MRP Ⅱ/ERP系統主要是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統,為了縮短交貨期,必須從產品開發設計階段就開始入手;如採用成組技術(group technology)、把 CAD/CAPP/CAM 平行順序地同步運行的同步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 等。為了縮短生產周期,還必須運用工業工程改進工藝和技術措施,降低更換品種的時間,盡量按照需求量來確定生產批量,提高對市場需求的應變能力和靈活性。此外,為了減少由於質量或設備故障造成計劃失效、交貨延誤,要用到統計過程式控制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簡 稱SPC)和預防性設備維護(reventive maintenance, 簡 稱PM)等先進的質量管理和設備管理技術,防範於未然。這也是實施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目的所在。
綜上所述,物料需求管理是一種系統工程,涉及面很廣,既要有經營戰略,又
要有先進的管理技術和信息技術。這也說明,管理信息系統只有在企業領導決策層的正確經營戰略指引下,同先進的管理思想及信息技術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捌』 怎樣管理好物資

對物資儲運過程中的各要素及其運動過程中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與控制,以達到用最少勞動損耗及資金佔用,取得最大經濟效益。
當前,山東黃河職工培訓中心倉儲管理工作在許多方面比較落後,存在設施差、人員素質不高、作業效率低、服務意識差、缺乏先進的信息管
理手段等問題,難以滿足客戶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硬體、軟體兩方面迅速提高管理水平,改變陳舊觀念,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筆者
結合山東黃河職工培訓中心實際情況,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物資入庫驗收,抓好數量質量關。
物資入庫驗收,是倉儲管理工作的開始,由於培訓中心以接待服務為主,所需物資品種數量多,再加上物資來源不同,因此,物資到庫後,必
須經過保管員的嚴格驗收才能入庫。入庫後應做好四項驗收工作:即驗品種,驗規格,驗質量,驗數量。並要求保管員樹立高度的責任心,精
心核對,認真檢查。驗收要及時准確並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同時,對物資的配套做全面檢查,為保管保養打好基礎。
二、嚴格物資出庫手續,完善發放制度。
物資出庫、發放是確保培訓中心服務質量的需要,也是企業控製成本,獲得利潤的源泉。它的基本要求是:按質按量迅速及時,嚴格檢查領貨
手續,防止不合理的領用,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物資出庫要按物資進庫時間的先後,認真執行「先進先出」的原則。發貨時堅持「三檢查」
、「三核對」、「五不發」的原則。
三、建帳立卡,做到帳、卡、物三相符。
建立健全倉庫保管卡和料卡,及時正確地反映倉庫物資收、發、存數量動態,這是加強倉儲管理的基礎。1、帳薄和料卡的設置:按照管理部門
的要求,對倉庫物資按類設帳管理。料卡的使用,本著經濟美觀的要求,可根據本倉庫的具體情況自行安排。2:帳卡的運行:物資驗收完畢,
應根據驗收單,將物資名稱、規格型號、驗收數量金額、存放地點、四號定位號碼逐項計入物資明細帳上。驗收的同時,填寫料卡掛在貨位上
,正確使用帳卡,做到帳卡相符,是倉儲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四、物資保管、保養是倉儲管理的核心工作。
物資的保管保養工作要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應根據不同物資的性能特點,結合本地自然條件,對物資採取不同的科學保管和
保養方法,對物資進行妥善保管,採取有效地維護保養措施。
五、庫容庫貌表明了倉庫管理的程度,反映了一個單位整體物資工作的全貌,所以,庫存物資要做到「四號定位,五五擺放,分區分類,合理堆放」。
六、全面開展倉儲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包括產品質量管理和工作質量管理。倉庫管理是由驗收、保管保養、出庫記帳等環節組成,只有各個環節的工作質量提高了,才能使
整個物資管理工作質量提高。概括地說,物資管理工作的質量要求是:認真貫徹「質量第一」的方針,充分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以達到供
應好,消費低,效益高的要求。
相當一段時間內,有的同志重供應、輕管理的思想特別嚴重,只要求物資供給上,不管管得好不好,更不講經濟效益,盲目采購,高價購買,
突擊搶運,加大儲備,不重視計劃管理,造成嚴重的積壓和浪費。近年來,這種現象有了很大轉變,物資倉儲全面質量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它在治黃事業中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所以,在物資管理中,只有加強倉儲管理工作,才能迅速提高倉儲物資管理水平,保障各項治黃事業的後勤供應,為治黃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玖』 如何進行現場管理之物料管理

1、現場對物料存放要分區。
2、物料碼放要整齊。
3、物料收發要清晰,賬卡物要一致。
4、物料標識要清楚。
5、物料要有專人來管理。
6、物料存儲要進行適當防護。
7、定期檢查物料存放情況,包括數量、質量方面。

『拾』 車間物料如何控制

一、嚴格物資出庫手續,完善發放制度

物料出庫、發放是生產車間質量的需要,也是企業控製成本,獲得利潤的源泉。它的基本要求是:按質按量迅速及時,嚴格檢查領貨手續,防止不合理的領用,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物資出庫要按物資進庫時間的先後,認真執行「先進先出」的原則。發貨時堅持「三檢查」、「三核對」、「五不發」的原則。

二、加強物料庫存控制,了解庫存積壓情況

定期檢查物料庫存狀況,加強物料進出庫管理;隨時掌握庫存變化情況,發現任何異常(包括呆滯料,庫存積壓或庫存情況,及時向采購通報。

三、對采購物料做出全面的分析,給出合理的采購方案

根據車間生產計劃對生產所需要的物料進行准確的分析,並制訂完整的采購計劃;嚴格地控制供應商的交貨期和交貨數量;

四、物料的進出明細做清楚方便查帳

1、車間人員領取物料時必須持車間主管開具的領料單不得私自拿走物料。生產完成後,如有多餘的物料及時退回倉庫不得遺留在車間工作區域內;

2、生產過程中好壞物料必須分清楚,並要做出明顯的標記,不能混料。在生產過程中要注意節約用料,不得隨意亂扔物料,工具,移交物料要交際協調好,標示醒目。

五、循環盤點,及時發現差異,防疏堵漏

做好物料盤點要收集倉庫物品資料、整理數據,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 檢查物資的帳面數字與實存數是否相符;(2) 檢查各種物資有無超儲積壓、損壞和變質;(3) 檢查物資的收發工作有無差錯;(4) 檢查保管條件是否良好,倉庫的各種安全措施和消防設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等。從而及時發現差異,防疏堵漏。

閱讀全文

與如何管理物料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需求分析可以用哪些方法 瀏覽:212
怎麼消除痘痘小疙瘩快速方法 瀏覽:155
什麼方法瘦小腿最有效 瀏覽:377
數學模型的解決方法 瀏覽:546
肝經眼痛的治療方法 瀏覽:344
隧道未賦值解決方法 瀏覽:51
starclima壁掛爐暖氣管連接方法 瀏覽:656
簡便方法記算講解 瀏覽:671
如何溫柔地養噠宰的方法 瀏覽:976
自信腿法的正確方法 瀏覽:706
簡單閨蜜手鏈編織的方法 瀏覽:505
空氣開關漏電保護器連接方法 瀏覽:989
血漿提取rna方法步驟 瀏覽:50
小膠布和紙快速撕開方法 瀏覽:897
電動車充電瓶測量方法 瀏覽:888
關於督察督辦工作的常用方法 瀏覽:175
老年腸梗阻治療方法 瀏覽:542
fresh睡蓮眼霜使用方法 瀏覽:636
如何用配方法求出求根公式 瀏覽:788
包邊拉筒使用方法 瀏覽: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