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寫有關小動物的作文的技巧是什麼
1、小公雞
我很喜歡我家的那隻喔喔叫的小公雞。它的頭上長著像火把一樣的冠子。背上的羽毛像穿著深紅閃亮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套了件金黃色的襯衫。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和一張尖尖的嘴,再配上最引人注目的那五顏六色的大尾巴,顯得既美麗又威武。
小公雞早上起來就站在坪台上「喔喔」地使勁叫,催人們快快起床。
平時,小公雞還是捉蟲子的能手呢!盡管有些小蟲十分機敏,但只要它動一下,就逃不過小公雞的眼睛。有一次,我親眼看見一條小蟲子剛剛從樹下的草叢中爬出來散步,就讓小公雞發現了。只見小公雞飛快地跑到樹下,用它那尖利細長的嘴巴,一下子就把小蟲子捉住了,就這樣一條條小蟲子都成了小公雞的美餐。
有一次放學回家,我看見小公雞在院子里的大樹下扒食吃,就連忙放下書包,抓了一把米撒在地上讓它吃。小公雞正吃得歡,不知誰家的一隻大公雞過來和小公雞搶米吃。這下可把小公雞惹火了,就撲過去和那隻大公雞打起架來。大公雞猛地撲過來了,小公雞沉著應戰,身子一縮,躲過了大公雞的一招。然後,它立刻轉到大公雞的後邊,冷不防地向上一躥,蹦到大公雞的背上對著它的冠子猛啄,啄得大公雞的冠子直流血。大公雞疼得逃跑了。小公雞勝利了,它昂頭挺胸。瞧,一副得意神氣的樣子,真討人喜歡。
我格外喜歡這只美麗、可愛的小公雞。
2、小白豬
我家養了兩頭小白豬。它們全身雪白,一對大耳朵像兩把有力的扇子,忽上忽下不停地扇動;鼻子長長的,一對圓圓的鼻孔,像兩個小山洞;鼻子下面藏著個大嘴巴,不仔細看,真不會發現鼻子下面還有張嘴;鼻子上面有一雙讓人捉摸不透的小眼睛,滿臉的皺紋,實在不怎麼好看。
農忙時,媽媽下地幹活,讓我在家喂它們。我把豬圈門打開,把調好的食料放在豬圈門口,饞嘴的小豬鼻子尖極了,香味早被它們嗅到了,還沒等我把豬食倒在食盆里,它們就一擁而上,把滿滿的一盆豬食給拱灑了。豬食濺到我臉上、褲腿兒上、褂子上,氣得我順手拿起棍子想揍它們。可剛舉起棍子,它們就「嗷嗷」地叫起來,似乎在向我求饒。看著它們那可憐的樣子,我又不忍心讓棍子落下去了。
小白豬漸漸長大了,更暴露出了它們的本性--貪吃、貪睡。每當媽媽喂它們時,它們便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還不停地發出哼哼聲。吃飽了,就挺著滾圓的大肚子,用腳把土扒到身子底下,倒頭就呼呼地睡起來。
小豬剛來我家時總惹人生氣。或許是因為環境陌生的緣故,它們一次又一次勇敢地翻越豬圈往外跑,可是大門插得死死的,怎麼也不能超越第二道防線跑出去。過了一兩天,它們也就老實了,找個水窩,用嘴拱啊拱,然後躺在裡面,還不停地弄得泥水飛濺,當然小白豬也就變成小泥豬了。家中的人不管它們在院子里如何折騰,只要它們不往外跑,就謝天謝地了。
有時候,它們又讓人哭笑不得。一天上午,爸爸要墊豬圈,就把它倆趕到院子里。它倆剛從豬圈裡出來,就滿院子撒歡兒,嚇得幾只母雞滿院驚飛,「咯咯」地叫。再看它倆,什麼也不顧,好像終於得到自由似的,又好像來到了一個新的世界,一會兒到炭堆里去亂拱,弄得灰頭灰臉的,一會兒又拱拱小樹、弄弄花草。一上午,整個院子被折騰得不成樣子。可能是折騰累了吧,晌午,它們好不容易趴在暖和的地方呼呼睡起了大覺。
我家的小白豬雖然貪吃貪睡又淘氣,但我仍然十分喜歡它們,因為它們給我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3、螞蟻
一身黑亮的盔甲,兩根細長的觸角,湊成黑色的勇敢的小生靈--螞蟻。
每當漫步在金色的校園,便會發現幾個小小的「!」從我腳旁繞過,那就是螞蟻。它似乎沒有意識到身旁的龐然大物,仍舊慢悠悠地散步,那傲慢的步態不由刺動了我的自尊心,小小的螞蟻竟敢在我面前擺架子。不必發生流血事件,只須用根小柳條輕輕地在它那兩根「天線」上撥動一下,它便會嚇得四處亂闖。這時我就會覺得像戰勝了什麼強大敵人一般興奮,不過它畢竟是一隻小小的螞蟻呀。
也許因為我的頑皮,竟然和那麼善良、那麼弱小的螞蟻發動什麼「戰爭」,這對它顯然是不公平的。
但自從我看了一則有關螞蟻的趣聞之後,就不禁對這小生靈產生一種敬仰的情感。這則趣聞就是:世界上什麼動物力氣最大?答案是螞蟻,因為螞蟻可以背動比自身重量重6倍的物體。即使比螞蟻重100倍的重物對於人來說也不過是舉手之勞,但對於小螞蟻來說就是要完成一項偉大的工作了。小生靈啊小生靈,沒想到你小小的身軀竟蘊藏著如此巨大的力量。
隨遇而安,遼闊而肥沃的大地就是螞蟻舒適的家。一個個小生靈結合成了螞蟻這個強大的家族。工蟻、蟻王,各盡所能,但並不「按勞分配」。工蟻成年累月辛苦勞作,侍奉蟻王,喂養幼蟻,直到心衰力竭地死去,而蟻王卻作威作福,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真是太不公平了。我不免為工蟻的命運鳴不平,真希望有一天和平的陽光能照進黑暗的蟻穴。
這就是我喜愛的黑色的小生靈--螞蟻。
4、貓
貓是人們寵愛的小動物,它溫馴,活潑,可愛,能捉老鼠,博得主人的歡心。
剛出生的小貓,眼睛閉著,叫聲細弱,渾身光禿禿的,好似一個會蠕動的肉團團。
滿月以後,絨毛才全部長齊。有的頸圈是白色,四肢長滿白毛,背部黑中雜有灰白,尾巴灰黑;有的從頭到尾披一件油墨「大氅」,腳掌卻是白色,人們說是良種,叫「烏雲蓋雪」;有的通體黃色,現虎斑紋,人們給它美名「金不換」;還有一身白毛配上一條黑毛尾巴的,被稱為「雪裡拖槍」。剛滿月的貓離不開奶,走路也不穩。
貓吃的是雜食,最愛魚和瘦肉,倘若扔一個水果或蔬菜之類的給它,它只是嗅一嗅便走開了。
貓的腳掌生有肥厚而柔軟的肉墊,走路悄然無聲,不致驚跑鼠類。腳趾末端生有銳利的鉤爪,可以隨意伸縮。這使它不但能在平地上疾走如飛,還能沿壁上房,爬樹跳牆。老鼠被迫得喪魂落魄,很少能逃脫厄運。
貓的牙齒尖銳如錐,舌面粗糙,有許多倒刺。一旦逮住老鼠,貓爪抓刺,貓齒撕咬,頃刻之間,作惡多端的老鼠就開腸破肚,血肉狼藉。
貓的這些身體結構特徵,使它具備了捕鼠的各種優越條件。俗話說,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才是好貓。會捉老鼠的貓是不大叫的。當它發現鼠蹤,立刻伏下,耐心等待出擊時機。當老鼠靠近時,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撲上去,一下子把老鼠咬住。
貓還有隨身攜帶的探測器--胡須。別小看貓的漂亮胡須,很靈敏,一般等於自身胸圍的最大長度,所以,貓是否能深入洞穴,只要胡須量一量洞口就知道。
貓還有一個絕招:骨頭軟,能在半空自覺翻身,所以,即使它在高樓失足,也摔不死,總是四足先落地,晃晃腦袋,聳聳身子,舔舔腳掌,伸個懶腰,又若無其事地踱開了方步。
貓是老鼠的天敵,之所以有高強的捕鼠本領。首先是因為有一雙特殊的眼睛,瞳孔能隨光線的強弱而收縮或放大。在強光下瞳孔縮成一道細縫;黑暗裡,眼睛睜得又大又圓,即使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也能清楚地看到東西,再狡猾的老鼠也難逃脫。
它的耳朵很靈活,能隨意轉向聲音的來處,哪怕是極細微的聲音,也能及時辨出。
最惹人喜愛的,就是脫奶以後的「童貓」。它們極不安分,好奇心特別強。你瞧,一團毛絨朝小貓滾過來,它大概以為是個「怪物」,倏地一跳,躲得遠遠的,毛絨團停住了。
小貓趴下死死盯著,好一會兒,見線團沒有動靜,就悄悄地移步向前,「咪嗚--」叫了一聲。線團還是一動不動。這時候,小貓再也耐不住,壯著膽子靠攏線團,圍著轉了幾圈,而後伸出前爪小心翼翼地碰了碰。當它明白線團並不存在危險時,便毫無顧忌地玩起來,一會兒用鼻子嗅嗅,一會兒叼著「勝利品」,在院子里跑來跑去。 像母雞生了雞蛋會「咯咯」叫那樣,逮住老鼠的貓會發出「嗚----」的叫聲,表示快樂,顯示勝利。貓,應該得到人們保護和寵愛。
5、小松鼠
今天,我高高興興地回家看見兩只可愛的小松鼠。他們那玲瓏的小面孔鑲著一雙圓溜溜的小眼睛和三角形的小耳朵。他倆全身黑黑的,,但有幾條白色花紋。他倆一個叫奇奇,一個叫菁菁。
小松鼠吃飯時很有趣,他們總是上半身坐著,把食物拿在手中,送近嘴中。吃玉米時,他們可是手腳並用把玉米粒拿下來一粒一粒慢慢吃,還只吃肉不吃皮。並且他們這吃一點那吃一點,真是猴子搬包穀的寫照。小松鼠睡覺時就更有趣了,他們一個像小狗一樣躺著一個像小刺蝟一樣卷著。你走過去只要發出一點聲音他們便會立即醒來。「他們警惕性真高!」我總是這樣對媽媽說。媽媽總是回答說「因為大自然是一個適者生存的地方。小松鼠如果不提高警惕那就會被吃掉的。」「那小松鼠不是不能睡好覺?真是好可憐!」媽媽總是淡淡一笑。
不久以後,因為我的失誤菁菁悄悄的跑了。只留下了奇奇。他每天都蹲在那兒吃得也非常少,就獃獃的等在那兒。「真希望菁菁能回來!」「你知道為什麼菁菁會跑?」媽媽笑著問我。「因為我的大意。」「錯了,是因為菁菁需要自由,想要自由。」
幾天過後,我輕輕拉開籠門。奇奇逗留了一會兒就跑了。媽媽走過來看著我,我笑著說:「奇奇也需要自由。」
❷ 寫作文有什麼技巧嗎
1、細觀察。
細致觀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金鑰匙。只有仔細地觀察,才能從生活現象的礦藏中發現碎金璞玉,於泥沙混雜中攫取閃光的寶物。不掌握「觀察」這把開門的金鑰匙,作文的「鐵門」是堅決跨不進去的。
2、多閱讀。
廣泛閱讀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條件。要寫出好文章,就必須多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強調既要多讀,又要選擇地讀,更要讀進去,理解所讀文章的結構技藝,語言特點」等。
3、常練筆。
經常練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關鍵。要想入作文的大門,並求得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多練。諺語說的好:「文章讀十篇,不如寫一篇。」這就道出了作文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寫日記是一種有效的練筆方式,天天堅持寫日記,以後作文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2)寫作文技巧和方法動物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審清對象。
當老師出題以後,先不要急於下筆,應該先仔細地看看題目,確切理解題目的要求。是寫人,還是記事;是寫景,還是狀物;是日記,還是書信
2、審明範圍。
審題時,我們還要明確題目對作者所選材料在時間、空間、數量、對象及內容上有哪些限制。如果搞不清楚這些范圍,忽視了題目對某方面的限制,作文時就很容易走題。
3、審准重點。
看了作文題,要想一想題目的重點應該寫什麼。比如《雷鋒的事跡教育了我》,這個題目的重點要求在「教育」二字上,既要寫「雷鋒的事跡」,又要寫「我」從中受到哪些「教育」。
❸ 小學生怎樣寫動物的作文
第一,寫好動物,怎樣寫小動物作文關鍵是善於觀察。只有在觀察細致的基礎上,才能寫好它們。觀察一般從外形特徵、活動特性、你和動物之間發生的有趣的事情等幾個方面有順序地進行。在動筆寫的時候,要把觀察的結果,有重點地加以選擇、有條理地加以描述。
第二,描寫外形要側重於靜態,描寫活動情況要側重於動態。按照從靜態到動態,從外形到活動,有條理、有層次地觀察和描寫。首先要描寫它的外形,頭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麼樣的,然後再寫它的生活習性,如怎樣吃東西、怎樣嬉戲、睡覺、怎樣活動等。
第三,如果你喜歡小動物,一定就和動物之間發生過許多有趣的事情,挑選一件具有典型性的事情來寫一寫,就更能表達出你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第四,要把自己的喜愛之情寫進文章中。可以具體地描寫小動物的樣子、外形,把自己的喜愛融在裡面,也可以用簡略的話直抒情感,還可以兩種方法兼用。
描寫一種小動物還應當注意:
1.要突出重點。描寫一種小動物,也和寫其他內容的作文一樣,不能面面俱到,像「流水賬」似的說個沒完,一定要突出重點。有的可以側重寫小動物的外形樣子,有的可以側重寫小動物的習性。無論怎樣寫,都要抓住典型,突出重點,具體描寫。
2.要細致描寫。描寫任何一種小動物,都要細致描寫,認真刻畫。無論是寫外形樣子,還是寫生活習性,都不能幾筆帶過,概括敘述。特別是在描寫小動物生活習性時,要注意准確地使用動詞,再現出小動物活動的情景,給人以「狀物如在眼前」的感覺。
3.要條理清楚。描寫一種小動物也和寫其他作文一樣,不能東一句,西一筆,缺乏章法。在動筆之前先想好先說什麼,後說什麼,再說什麼。句與句之間怎樣掛連,層與層之間怎樣聯系。怎樣開頭,怎樣結尾,全篇文章怎樣組合。把這些想好之後再動筆,才能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❹ 如何寫好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小學生
技巧一:作文得分看字跡,字跡是得分的重要要素.在任何形式的論文考試中,評分老師都會第一時間看到作文的字跡,整體的內容能反應孩子的寫作態度,是否認真.
技巧二:考試文章,五六段,干凈整潔.在考試的文章中應注意及時分割段落,三段或四段似乎較少,而八九段看起繁瑣.除非有特殊情況,此外,整體文字看起十分的整潔利落是寫作文的重要一點.我的觀點是,每篇考試文章最好不超過5行,最多5行半.
如何寫出好的作文:
(1)多重觀察:注重觀察生活,成為有思想的人.魯迅曾經說過:"要小心各種各樣的東西,看看它,然後在看到它時寫下."對於你周圍的人,動物,植物,風景......我們必須注意對其觀察.
(3)進行筆記: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許多學生養成寫觀察日記和閱讀筆記的好習慣,應該堅持下去.因為"習慣了之後,即使你不記得,你也可以抓住這一點.如果你長期積累,你的腦子里會有更多的東西."如果你不練習寫,就不可能熟能生巧的寫出好的作文.
(寫作)
(4)多想:思考才能賦予你的做作於靈魂.要不然你的寫作就容易跑題,容易造成一種現象那就是像擠牙膏一樣的寫作,做不到文思泉湧.所以當你要寫作文時候,對於文字的整體首先要做的是構思,此外這點和你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是否勤於動腦有很大的聯系.以上就是小學作文培訓五年級學生如何寫好作文的參考內容,希望能給你帶有用的參考價值.
❺ 初三學生需要怎麼樣掌握寫好狀物作文的方法呢
初三學生寫好狀物,是訓練和提高寫作水平的基本途徑之一。狀物的「狀」,就是用文字對物體臨摹,就是陳述;「物」主要指自然界中的動物、植物和靜態實物。練習寫這類文章,能鍛煉初中生的觀察能力、認識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寫狀物作文,著重要結合下列三點要求:一是言之有物。即作文要寫出物體的形狀、顏色、結構、現象、景象、用途、意義等,最主要的是寫出物體的特徵。二是言之有序。即狀物時要條理清楚,有詳有略。寫作順序和觀察順序一致。三是圍繞中心思想來描述,寫出作者的真實感受。
初中階段所寫的狀物,大體有這樣幾種:動物、植物和靜態物體。
一、動物
靜態物體,這個概念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小到學慣用品、生活用具、玩具、工藝品等,大到汽車、火車、飛機……描寫這類事物,重點是寫好物體的外形、構造、用途等方面。
要寫好它們,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要抓住所要描寫物品的形狀、大小、色彩及其特點,採用由表及裡的方法,把它的大致輪廓准確地描摹下來。
要對物品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細致的觀察,把那些最具代表性的特徵詳細描繪出來,以增加人們對它的印象。
要挖掘出物與物之間的內存聯系,運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給予表達。
要揭示出自己與該物之間的關系,表明一個道理,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進物體之中,寫出真情實感。
狀物要注意狀其形,力求形象的逼真,更重要的是通過聯想和想像寫出神韻來。很多優秀的作文,描寫形象生動,大多得力於作者善於通過聯想加以比喻,通過想像加以擬人或誇張,使所描繪的對象不但朋形、有象,而且有神、有韻。
❻ 狀物作文寫作方法與技巧
狀物作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項目。今天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狀物作文的寫作技巧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哦~
狀物作文的寫作技巧方法
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描寫物體的特徵、形態、色彩、質地等。這個物還應該包括動物、植物等類。狀物類作文並不是簡單的描寫一下這個物體就可以了,還需要挖掘其中的某方面的含義,以此來表達作者的某一種情感,闡述其中的道理,讓讀者從中受到啟示或教育。由於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狀物的方法也不一樣。
狀物
(一)怎樣寫物品
1、抓住特徵
從大小、形狀、顏色、質地(製造材料)等方面,對所寫的物品仔細觀察。因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點,即使是同一種物品,也會有某些席位的區別,也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抓住物品的特點寫,就是抓住了這一物品是區別於另一物品的地方寫。
2、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1)按總一分一總的順序寫。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間順序寫。
(3)有的物品,須按先外後內的順序寫,即先寫外表,後寫內里的順序。
3、狀物需要想像和聯想
展開想像和聯想,不僅使所狀之物更加具體生動,還可以開拓作品的意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樣寫動物
大多數小學生都喜愛小動物,看了以後總想把它們寫出來。到底用什麼方法,才能寫好描寫小動物的作文呢?
1、寫外形
首先,觀察小動物(包括昆蟲)的外形,一般是寫小動物的靜態。在觀察時,包括顏色、長相、個頭都要如實寫出來。其次,要抓住特點,不能面面俱到什麼都寫。三是按順序:先整體-再局部-最後整體。概括寫整體,具體寫局部,用總分關系的句群。最後,為使描寫更形象、具體,要展開豐富的想像,恰當地運用比喻。特別要注意提醒小學生"像--"、"猶如--"、"彷彿--"等喻詞的使用。
2、寫習性
寫小動物,還要細心觀察它們的動作、靜態和生活習性,這些是小動物的動態方面。例如寫它們吃食物、嬉戲的樣子,相互追逐爭斗的情形,如何築巢、休息的情況,等等。
小動物也 感情、情緒,這要靠小學生從它們的叫聲和動作中,用擬人的方法去體會和想像,這樣就能寫出小動物的性格,顯示出它們的活潑和可愛,實際上也就寫出了小學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樣寫植物
提起植物,小學生的腦海力會出現許多花草樹木的樣子,但是要將平時熟悉的植物寫成作文,很多同學卻感到很難,有的覺得無話可寫,有的三言兩語就寫完了。怎樣才能寫好植物呢?首先,寫前要細心觀察所寫的植物,並做觀察記錄。觀察時,先看整體的形狀(外形)特徵;再看顏色、枝葉的細部特徵及生長環境,並把所看到的詳細情況記錄下來。其次,安排好寫作順序。
1、可以從整體到局部
先寫植物的整體特徵,再寫它的局部特徵。例如以主幹、枝、葉、花、果等為序,並突出寫其中的一兩部分。另外寫的時候,要求學生從各個角度去詳細地描繪、刻畫。例如描寫樹葉,就寫它們的形狀、顏色和給人的感覺等;描寫花,就寫它們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臨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很多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直至衰亡,每個時期的形態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3、寫觀察日記
可以用寫觀察日記的方法。來描述某種植物在一段時間里的.生長、發育情況。
4、以四時變化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節里割據特色,所以,還可以其四時的變換順序。
5、托物抒懷,借物詠志
寫植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外形和色彩的描寫上,還應該在文章中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對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這種方法,要藉助例文進行必要的指導,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態的同時,賦予它們一定的象徵意義。
很多狀物類記敘文常常是通過描摹物體的外形特點,來揭示某種深刻的意義。作者先描寫了物體的外形特點,再寫物體做過的動作過程,最後由這件物體聯想到農民,想到農民們也像該物體一樣辛勤地播種、耕耘、收割,「為別人貢獻多,為自己留得少」。這樣把物體與農民聯系起來,突出農民們辛勤勞動,為大眾服務的精神。這樣的描寫,文章才有一定的思想性、可讀性。
怎樣才能使狀物文章的寫作目的明確呢?
首先要仔細觀察所寫的物體,熟悉並掌握它的特點,分析思考這些特點與人或事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系。
其次要認真思考寫此物的用意,確定文章的中心。狀物文章如果僅僅是像照片似的再現物品本身的特點,是毫無意義的,這樣的文章就異變為物品說明書了。因此寫文之前,一定要明確為什麼而寫,是為抒發喜愛之情?還是為贊揚某種精神?或是要揭示一個道理?
第三要將文章的中心思想貫穿於整篇文章,使各種材料有意識地圍繞中心,千萬不可描物與抒情、說理相脫離,在描寫完某種物體後,突然冒出一個道理,或發出一陣感嘆,這會使文章顯得牽強附會,十分唐突。對於初學寫作的小學生而言,狀物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在文中很明確地點出,讓讀者掌握。
❼ 四年級作文技巧和方法
語文寫作在考試中也占很大一個比例的分數。想要提高四年級學生的寫作水平,要通過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來提高。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小學四年級語文寫作方法,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語文寫作方法
1、作文一定要注意卷面的整潔
一筆一劃地把字寫好。要養成好習慣,只要拿筆,就要寫出端正的字來。在寫字的時候,最好在格子上方留下點空隙,使每行之間,顯得清晰。
2、必須學會5分鍾內列提綱
要面對卷面的格子,想好哪個段寫什麼,寫到卷面的什麼位置。列提綱的時候,開頭和結尾必須想詳細,最好事先寫出來。
3、開頭結尾,不要很長
開頭幾句話就接近中心思想,三四行結束開頭,不要弄大頭作文。結尾是抒情或者歸納主題,語言優美,三四行結束,不要弄大尾巴結尾。注意,不要出現大肚子作文。
4、寫記敘文,要想好敘事的層次
按時間或者按地點,或者按故事發生的節奏,一個層次一段。注意,假如某一段需要詳細些,文字比較多,注意分段,死拉硬拽也要分段,不要一段超過七八行。如果寫議論文,開頭論點提出後,接下來的每段都是論證過程,一個論據就是一段。結尾可變相重復論點,稍微抒情。
5、時刻注意「的、地、得」的用法
這是語言的硬功夫,不能懈怠和馬虎。平時形成好習慣,考試時不要出錯。
6、注意句子的完整性
一般來說,一句話有主語謂語賓語等,這句話基本就結束了,這時就要用句號了。假如句子之間是同一類,可適當用分號。不能一逗到底。結尾或者合適的地方,可用感嘆號、省略號等。標點符號要規矩,也要豐富。
7、語言的精彩有奧妙
?一是語言的華麗和詞彙的豐富。二是比喻修辭的運用,比喻和排比,是最通用的方法。記住,不要乾巴巴地講述,注意引用點古詩詞、修辭等等。
8、小學作文考試,就按記敘文准備
開頭結尾要准備好幾套方法,什麼類型用什麼開頭,你用什麼方法比較拿手,考試前一兩天,尤其是頭天晚上,默記一下。准備結尾,要背好一兩個結尾的語言類型,可以有排比、比喻或者反問。實在不行,就用做夢式結尾法。
小學四年級學生寫好作文的方法
一、按事情發展次序寫事
1、圍繞一個意思去寫,要把步驟交待明確。
2、可以運用「先、然後、接下來、最後」等關聯詞語。
3、還可以抓細節、抓動作使文章更活潑。
二、按方位的變更寫景
1、我們看到的景物不是靜止不動的一個畫面,沒有一個單純的景物,我們要注意方位的變更要交待明確。
2、寫各處的景物要抓住特色。
3、注意詳略得當。
三、動靜結合寫植物
1、文中不但要有靜態描寫,還要有動態的陪襯,這樣形象才活潑。
2、運用適當的形容詞,如:ABB、ABAB、AABB式。
3、運用適當的數量詞,如:一根根、一朵朵、一條條等。
四、抓住特色寫動物
1、描寫動物要抓住它的特色。使人一眼就能看到其非他物。
2、描寫動物的外形要按次序。
3、可以運用比方、擬人的寫作手段。
五、警示語
人性化的警示語,對人們有提醒的作用,有易於讓人們接受。
六、讀後感
可概括為概——聯——議——結。概就是概括你讀的文章的重要內容、中心思想或特受感動的句子,這部分是「讀後感」的次要內容;聯就是接洽自己或社會舉例談感受,舉1-2個事例即可,正反事例都行,這部分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議就是議論,將你所感的內容與原文相接洽,這部分是「讀後感」的精華所在,1-2句話即可;結就是總結,談自己的感受,對「讀後感」的總結。
七、看圖作文
如何寫好看圖作文,重要有兩點(以記事作文為例)
1、精確理解把握圖意
1)明確圖中說的是一件什麼事?
2)根據圖畫找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
2、參加合理的想像
❽ 怎樣寫動物作文
對在我們周圍生活著很多可愛的小動物,怎樣寫好一種可愛的動物,是我們作文考試時經常碰到的命題。因此,小朋友們平時就該掌握這類題目的寫作要領,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寫小動物作文的關鍵是善於觀察。只有在觀察細致的基礎上,才能寫好它們。觀察一般從外形特徵、活動特性等幾個方面有順序地進行。在動筆寫的時候,要把觀察的結果,有重點地加以選擇、有條理地加以描述。
第二,描寫外形要側重於靜態,描寫活動情況要側重於動態。按照從靜態到動態,從外形到活動,有條理、有層次地觀察和描寫。首先要描寫它的外形,頭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麼樣的,然後再寫它的生活習性,如怎樣吃東西、怎樣嬉戲、睡覺等。
第三,要把自己的喜愛之情寫進文章中。可以具體地描寫小動物的樣子、外形,把自己的喜愛融在裡面,也可以用簡略的話直抒情感,還可以兩種方法兼用。
除此之外,還應該注意一點,那就是小動物雖不像人那樣能思維、會說話,但是它們也有「語言」,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觀察小動物的時候,應該從它們的動作和叫聲中去注意體會和想像它們的「情緒」變化。恰當地運用擬人的手法,這樣寫出的小動物就會活潑可愛。
星期天,我跟媽媽一道去看爺爺。爺爺家裡有一隻大母雞,身體胖胖的',一身金黃的羽毛,格外招人喜愛,尖尖的小嘴露出烏黑色,冠子紅紅的,脖子一伸一縮,羽毛也跟著抖動,一雙小腳總是不停地在地上撓來撓去。
午飯前,我聽見那隻大母雞一直叫個不停,就問:「雞為什麼叫個不停?」媽媽告訴我:「因為它餓了,你如果喂一點食給它,它就不會再叫了。」我拿來稻穀撒在地上。大母雞吃了食,真的不叫了。
過了一會兒,它飛進了雞窩。媽媽說:「雞要下蛋了。」幾分鍾後,它果然生下了一隻蛋。我從窩里拿出熱乎乎的蛋,交給了爺爺。大母雞得意地「咯、咯……」喊了幾聲之後,就一搖一擺地走遠了。
下午,我和媽媽要走了。剛出門,就發現大母雞緊跟在我們後面。我想:它是捨不得我們離開。我們又把它送回到爺爺家才走。一路上,我回頭望了好幾次。
❾ 寫動物作文怎麼寫
認真觀察,還要長時間的持續觀察,熟悉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抓住它的特點。小動物走路的姿態,吃食物、睡覺的樣子等。學會抓住小動物的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用上恰當的修辭手法,讓語言生動。
1
寫好一篇小動物的作文,首先選擇自己熟悉的小動物。
2
認真觀察,並且長期持續的觀察,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它的生活習性,才能抓住小動物的特點。
3
觀察小動物的外形和習性。小動物走路的姿態,如何吃食物,睡覺的樣子,如何嬉戲等。只有熟悉掌握了小動物的習慣,小學生才會「有話可說」。
4
寫作文時,要用上恰當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讓習作更生動形象。
例如:我家的小白兔,披著雪白的外衣,一雙紅寶石似的眼睛,緊緊地閉著她的三瓣嘴,好可愛啦!
5
寫小動物時,要抓住它的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
例如:小狗豆豆可貪吃了。每當家裡吃大骨頭時,它聞著香味就跑過來了,目不轉睛地盯著我手中的骨頭,不時地伸出舌頭舔一下嘴巴。我看它那「垂涎欲滴」的樣子,忍不住給它一塊骨頭。它叼起骨頭就跑走了,到旁邊狼吞虎咽起來。我的這塊大骨頭還沒吃完,它又跑來了,原來它已經把剛才的美食消滅掉了!
6
用上對比的方法,更能突出小動物的特點。
例如:就用鴨子和鵝走路的不同姿態作對比,突出了鵝大模大樣高傲的姿態。
7
用上誇張、反語等寫作方法,讓語言更形象。
例如:剛給小狗的零食它就吃完了,又跑過來可憐巴巴地望著我,我只好再給它一些。就這樣再吃再要,沒完沒了,我不勝其煩。
8
字里行間要表達出對小動物的喜愛。
例如:盡管我家的貓如此愛撒嬌、懶惰,可是我們全家還是那麼愛它。
看到小貓在我的作業本上踩的小梅花,我氣地伸出手要去打她,可是看到她那無辜的樣子,我就忍不住笑了。
❿ 寫物的作文方法和技巧
一、語言要有趣
如習作《螞蟻》。作者在寫螞蚊的獨特功能時,是這樣寫的:「除了四周的景物能幫助螞蟻辨別方向外,它們還有一個自身的『法寶』,這就是在螞蟻走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種特殊的氣味,掉隊的螞蟻根據這種氣味就能確定方向。倘若用樟腦丸一類的怪氣味彌散在螞蟻走過的路徑上,那麼後來的螞蟻就會因找不到那種特殊的氣味而迷失方向。」這是作者知識的積累與生活的積累相互融合的結果。
又如,習作《姥姥家的小黑狗》。作者在介紹小黑狗的外形特點時如是說:「(它)一身烏黑發亮的皮毛,就像黑緞子一樣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兒,儼如四朵梅花;那條翹著的小尾巴總是不停地搖擺著;特別是那對黑白分明的小眼睛,總是四處張望,充滿著興奮和好奇。」這里,作者用了生動的比喻,寫出了小黑狗皮毛的油亮和爪子的厚實;又用「不停地搖」寫出了小黑狗對熟人的媚態;還用「四處張望」來寫小黑狗的警覺與好奇。語言富有生活的情趣,突出了小黑狗的漂亮與可愛。
因此,語言的理趣是知識性的體現,情趣是情感性的體現。只有結合為一體,方能顯示狀物類作文語言的知識性與趣味性。
二、觀察要有序
有序觀察是寫好狀物類作文的基礎。一要按順序觀察,二要抓住特點進行觀察,只有進行有序觀察,才能寫出條理清晰的文章。
如,蘇教版六年級(上冊)《麋鹿》。在介紹其外形時這樣寫道:「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所以又被稱為『四不像』。」這里的觀察順序是:由上而下,由前而後。作者抓住麋鹿角、面、蹄、尾的特點,寥寥數語,卻勾畫得栩栩如生。又如,蘇教版五年級(上)「練習冊」上有一段對熊貓的描寫,形象逼真,凸現熊貓的生活習性。「熊貓睡覺時,腹部朝天。有時,它用前爪輕輕地拍著肚子;有時,它兩腿一蹬,便翻了個身。」「它睡醒了就翻身起來,用手揉了揉腥忪的眼睛,好奇地望望人們。然後邁著蹣跚的步子走到欄桿的另一邊,坐了下來,好像想清醒一下頭腦似的。」這里,作者抓住熊貓嗜睡的特點,寫得饒有趣味。
三、結構要有「形」
根據表達的需要,文章有縱式結構與橫式結構之別。初學狀物類作文,以縱式結構為主,以縱橫交錯式結構為輔。如「總分」或「總分總」結構。
例,習作《銀杏》。可以先介紹它的'外形特徵,再寫出它的價值或用途,諸如營養價值和葯有價值等。從總體上看,全文為縱式結構。而在介紹其價值或用途中,又採用橫式(並列式)結構。這樣,介紹的內容盡管較多,但由於結構清晰,也就顯得有條不紊。
又如,習作《豬》。作者從對豬這種動物的偏愛入手,開篇破題:「其實,豬是一種聰明可愛的動物。」接著,文章分別從豬的智力、嗅覺、起居、飲食等方面展現它的聰明可愛。這種「總分式」結構條分縷析,學生容易模仿。有的同學為了進一步突出家養豬的可愛,還簡約地將野豬與家養豬作對比。這樣,不僅豐富了寫作的內容,而且凸現了文章的中心。
四、方法要有變
狀物類作文的寫作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僅就敘述的人稱而言,就有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之異。當然,各有各的妙處。例《鋼筆和原珠筆》,敘述時採用第一人稱,既顯得親切,又便於介紹。為了行文需要,人稱也可以轉換。如,《鋪路石》。從整體上說,用的是第三人稱,「它來自大山之中,它是大山的兒子。為了人類的需要,它離開了母親的懷抱,來到了繁華的鬧市,來到了寧靜的村莊……」而在文章的結尾,為了禮贊的需要,轉為第二人稱。「鋪路石,你是山的精靈,你是大山的忠實兒子!你默默無聞,但大地沒有忘記你,高山沒有忘記你。看,高山頂上的巨石,不正是大地母親為你樹立的豐碑嗎?」這種第三人稱與第二人稱的交替作用,使知識性和情感性得以和諧統一,敘的是「鋪路石」,頌的是「勞動者」。
現代寫作學認為,寫作是一種觀念形態的活動,是客觀外界事物在頭腦中加工製作的過程。從這一意義上來說,狀物類作文的指導要以有序觀察為基礎,情趣表達為載體,有形結構為借鑒,行文有變為方法,經典引路,以讀促寫。實踐證明,這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寫作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