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提高小學生齊步走方法

如何提高小學生齊步走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4 03:45:35

Ⅰ 軍人隊列訓練中的「齊步走」的動作要領是什麼

動作要領:

當聽到"齊步走"的口令後,左腳向正前方邁出約75厘米,按照先腳跟後腳掌的順序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

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內稍向下,拇指根部對正衣扣線,並與最下方衣扣同高,離身體約30厘米;

向後擺臂時,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鍾116-122步。

(1)如何提高小學生齊步走方法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規定,除大學、高中生外,還有中小學生也應接受軍訓。時間一般在9月份開學前或10月國慶後。

小學生與初中生主要訓練基本的隊型排列和動作,不宜過度軍訓。

高中生在隊型排列的基礎上,訓練內務整理和緊急疏散等日常能力,並開展國防知識講座。

技校生、大學生則接受正規的軍事訓練和地震應急疏散訓練,男生一般為10-30天,女生一般為5-7天。

Ⅱ 我是學生,如何訓練學校學生組成的方塊隊,齊步走.正步走~

在人比較多的情況下 可以分組訓練
也可以一排一排的走 這樣既可以糾正動作 還可以練習一排的整齊度
手腳的單項練習也很好 規范擺臂和抬腳的幅度 可以提高整體整齊度

Ⅲ 小學生齊步走錯腳不會改怎麼辦有沒有好的訓練方法

多練幾次就好了。
還可以讓不會錯腳的同學來講解給會錯腳的同學聽。同學的經驗可能會對他們更有幫助。

Ⅳ 小學體育課上的跑步比賽規則

你好

培養學生跑步走的正確姿勢,提高跑步走的能力和自控能力。
2、發展學生靈敏、協調素質和時空感與觀察力。
3、增強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集體協同一致動作的集體意識與觀念,培養良好的意志與品質。
教學重點:
在跑步練習中,要求學生注意保持前後距離,提高觀察力和自控能力。
教學難點:
在跑步練習中,動作協調一致。
教學內容:
跑步走→立定
教與學步驟:
一、准備部分
1、體育委員整隊,教師宣布本節課的內容。
2、隊列練習,立正、稍息、向左、向右、向後轉。 准備活動:繞操場跑一圈。
(一)導學提綱
1、教師講解動作方法,並做示範。
2、跑步走、立定動作的分解練習。
「立定」口令必須落在右腳上,口令是「立定」。當聽到口令時,繼續跑兩步,左腳向前邁大半步右腳迅速向左腳靠攏,同時兩手迅速放下,成立正姿勢。
(二)導入設計:首先講述國慶閱兵的整齊步伐,為什麼這么整齊?因為他們都是練出來的。
二、基本部分
自學導綱
採用曲臂前後擺動,做原地踏步動作,當聽到「立定」口令後,原地做「立定」動作。
曲臂前後擺動跑步,當聽到「立定」口令後,學生呼「1、2、3、4」口令,並作出立定的分解動作。
合作互動
採用原地跑步開始的練習。即在原地跑時,聽到「立定」口令,隨即向前做出的立定動作。
橫隊排列或做二路縱隊沿大圓圈站隊,連續做小步慢跑的立定練習,並讓學生自己邊喊口令邊做立定動作。
(三)導學訓練
按正常節奏進行跑步、立定練習。
立定動作還可以採取個人練習、小組練習和整體練習。
三、結束部分
1、放鬆運動
2、教師小節
3、宣布下課
行進間隊列(齊步走)
教學目標:
1、讓大部分學生進一步了解齊步走的要領,正確身體姿勢和良好習慣。
2、使學生在集體行動中逐漸養成動作正確、聽從指揮、遵守紀律的良好作風。
3、通過游戲發展學生的跳躍、躲閃的能力發展彈跳力,培養學生機智、勇敢、頑強和應變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快樂和生動活潑的情緒。

滿意請採納

Ⅳ 如何加強小學生的隊列練習

1、教師的示範動作要正確 教師的動作要做到正確,熟練、優美、大方,使學生一開始學習就會受到老師的感染,在欣賞示範時也是一種力的鼓舞,美的熏陶。同時示範的位置教師也應該考慮應該選擇一個全體學生都能看的見的位置進行示範,在教師的正確示範動作下,使學生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氣氛,這樣才能達到示範的目的和應有的效果。 2、教師要經常更換場地 教師要經常更換場地,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愛新鮮的心理特徵,激發他們的訓練熱情。例如:練習齊步走、四面轉法、正步走立正、稍息、踏步等我們可以利用室內多媒體出示閱兵場面讓學生感受練好隊列隊形的重要性,以此激發他們內心涌動的激情。使學生受到感官的刺激,采生躍躍欲試的心理。 3、教師的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 體育課堂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上,也應採用多變的形式,因為隊列,隊形教學不是一兩節課就能學會和掌握,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從教學形式上考慮,使學生有新鮮感,這樣,才能克服隊列、隊形練習的乏味,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以達到練習最佳效果。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一些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因此設計一些競賽性的游戲也是隊列隊形訓練的有效載體。例如在「集合—解散」的訓練中,教師可以把全班分成幾個小隊,圍成幾個簡單的圖形。在解散狀態下,聽到集合哨聲時,比一比哪個小隊集合的速度快、隊列整齊;看一看哪一隊的隊員精神飽滿;聽一聽哪隊隊員報數的聲音響亮有力,並予以表揚。(隊列的游戲還有:一切行動聽指揮;挑戰應戰;穿城門;春種秋收等體育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切合實際因材施教 體育教學首先應是教育。因此,體育教學必須突出它的教育性、人文性,在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同時也注意鍛煉學生的身體,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因為體育教學中的隊列隊形練習的內容和要求都是參照軍事訓練的相關要求制定的。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這種軍事化的要求對小學生來說是不切合實際的。我們不要一味地以高標准去要求他們,否則只會使他們的生理、心理都承受巨大的壓力。例如:在教學原地踏步和齊步走的練習中,教材中對於擺臂的角度與幅度有很高的要求,對部分小學生來說是較難達到的。而且對動作刻意的強調,會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進而影響整個動作的准確性,容易產生排斥抵觸的情緒。在教學中,面對這些難點,我是這樣做的,降低動作難度,使學生易於做到。如練習擺臂,只要學生能夠做到雙臂自然擺動、動作協調、姿態優美,就可以視作達到要求。學生在訓練中有了興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後的教學得以順利進行。 5、能夠運用幽默激勵的語言 教師幽默的教學語言是緩解學生身心疲勞的有效方法。幽默能使學生產生愉悅的情緒,有助於放鬆練習帶來的緊張感,能讓學生更快地自我調整,投入到下一個環節的訓練中。教師可以抓住一個人、一件事或一句話與學生開些善意的玩笑,打一個比方,作一個對比,或者多用你真行,你能行,給學生一些掌聲鼓勵。也可以應景說一句歇後語或反正話,課堂氣氛會在學生的笑聲中活躍起來,學生的注意力與興奮性隨之提高,學習的效率也就顯現出來了。

Ⅵ 小學怎樣走好路隊

先在教室對學生進行一至三分鍾簡短訓練,教師要做到獎懲分明。出去後視班級人數而定,如30左右教師一人強調即可。如人數稍多,可請昨日一名表現好的同學領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Ⅶ 小學體育教學有哪些教學方法

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有法」是說教學有規律、有原則;「教學無法」則說沒有固定的模式,條條大道通羅馬;「教學得法」是指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安排,變換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受益。為此,在體育教學設計上,要由簡單的「一刀切」方法手段,向促使學生的一般發展、共同發展與特殊發展、差別發展相結合,必須充分利用形式上、內容上的特點,創新教學方法。現就筆者在教學的點滴,談談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幾點見解,作為拋磚引玉。
一、游戲化教學法

游戲化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各種各樣游戲教學的形式來使學生進行學習,並培養多方面能力的教學方法。這一方法突出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強調情感和活動的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

體育游戲以它特有的活動形式吸引著兒童,能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表現個人的品質和活動能力。運用「游戲化」教學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對體育產生濃厚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並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使學生既能廣泛地獲取運動知識,又能體驗運動樂趣,提高運動技能,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好地運用游戲教材,充分發揮游戲教材的教育因素,對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體育教師應適當地採用游戲方法進行教學,在課的開始和結束階段,採用游戲法對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利於課的順利進行。小學階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是興奮占優勢,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單調的練習容易產生疲勞,因此,要採用變換游戲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學,使每一個游戲都能吸引住學生。通過游戲,提高小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是小學生體育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二、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語言描述、實物演示、音樂渲染等手段創設課堂教學的場景,誘發學生學習體育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的教學方法。它能寓教材內容於各種有益的活動情景之中,並通過創設具體場景,激起學生濃厚興趣的教學方法。此法能使學生進一步挖掘大腦的潛能,最大限度的投入、參與教學,對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落實思想教育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在情境教學的具體操作中,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通過設計相關的故事情節、場地器材和情景氛圍,用語言描述、提問、音樂、場地等各種方式進行情境的創設。一般操作的程序是:創設情境——激發運動興趣——體驗情節——產生運動樂趣。

三、兒歌教學法

教師的語言修養,是體育教育藝術的體現之一。體育運動生活氣息很濃,從客觀上給體育教學的講解提供 了內容豐富、生動形象的語言環境,以簡練的語言講清動作的概念和要領,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兒歌教學法 正是如此。它語言簡練、通俗易懂、便於理解記憶,深受學生喜愛。如齊步走的兒歌:挺胸抬頭,擺臂有力, 橫排對齊,豎行對正,自視前方,先邁左腳。前滾翻兒歌:下蹲低頭手撐墊,蹬地提臀向前翻,肩背著墊抱小 腿,蹬地團身是關鍵。

當然,教法絕不僅限於以上這些方面。教師應該是集各家教法之所長,結合自己的特點以及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創設出有效的教學方法。隨著新體育課程標準的實施,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定會涌現更多和更新的、有助於吸引學生參與體育學習和活動的教學方法。

Ⅷ 如何培養小學一年級學生的習慣

所謂習慣,是指由於長時間的經驗或重復在後天養成的一種比較固定的、不易改變的行為傾向。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形成學生健全人格的基礎,是學生成人、成才的前提,而一年級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眾所周知,對於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小學是一個全新的環境,一切都是陌生的,小學生活中的種種規范和要求對於他們來說更是難以適應。他們往往表現為活潑好動,自由散漫,自我約束力極差,習慣形成的反復性強,並因此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因此,幫助他們及早地適應小學生活成了當務之急,培養他們的良好行為和學習習慣也便成了一年級班主任老師的工作重點。在工作中,為了讓學生能盡快地進入角色,筆者想出了一些小妙招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習慣,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1 日常行為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筆者記得孩子們初入學的第一周幾乎沒上課,都是在給孩子們講作為一年級的小學生應該怎麼做。由於對一切都感到陌生,孩子們不敢有太淘氣的表現,所以還都比較聽話。隨著他們對學習環境日漸熟悉,漸漸地也露出了他們的本性,活潑好動,無拘無束,課堂上坐不住,小手亂動,聽一會兒課就玩自己的去了,一節課中要停頓多次來規整課堂紀律。面對這種狀況,不得不思索改變這種局面的方法。
1.1 巧用評比欄
我們班的評比欄是用小飛機升格來記錄學生的優良表現的,根據一年級孩子存在的問題,主要針對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進行評比,促進學生日常行為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比如:誰上課坐姿端正,眼睛隨著老師動,能用心聽講升一格;誰做到了注意傾聽小朋友說話升一格;誰能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就升一格;課前擺好學具等待老師來上課升一格;誰在走廊不跑跳、不大聲喧嘩升一格;能提早來校並自覺讀書的孩子升一格等等。若不遵守規定,如:上課時小手亂動,坐不住板凳就要降一格。為了讓全體學生都能養成良好習慣,我開展了四個組間的評比,每天得分最多的組,全體都升一格,這個難度比較大,必須全組人都做出努力才行。加分也是有學問的,有表現相當好的組,也有表現差的組,不能總給好的組加分,若差的組有進步,也應及時予以鼓勵,給他們組加上進步分,而好的組也一樣,比前一天好才能加分,所以各組學生都極力向好的方向努力,而且這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我規定每個月小飛機升的格數,如10月份有休假,飛機升到35格就能得到獎勵,11月份飛機升到45格才能得到得到一張寫有「合格飛行員」的獎狀,孩子們都很感興趣,都想在月底得到這張獎狀,所以拚命地努力。利用這招,絕大多數孩子的自我約束力提高了,孩子們變得會聽講、會學習了,能坐得穩板凳了,為順利開展教育教學提供了保障。
1.2 巧用各種名目的小獎狀
每月月底,都會根據孩子的不同情況給他們發小獎狀。「老師的得力小助手」:他們是幫助老師為同學服務的,且很有責任感的孩子,包括抬飯桶的,盛飯的,分飯的,清理飯後殘局的等等;「坐姿進步星」:他們是能保持良好坐姿,認真聽講並取得較大進步的孩子;「積極向上星」:獎勵的是特別有上進心的孩子;「用心學習星」:獎勵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全面發展星」:獎勵學業優秀、興趣廣泛的孩子;「朗讀新星」:獎勵朗讀聲音變大且有感情的孩子;「書寫進步星」:獎勵在書寫方面變規范整潔的孩子。利用這些激勵辦法,促進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月末捧著紅紅的獎狀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了,這也是為下個月注入成長動力的時刻。
1.3 巧用孩子們喜愛的小粘貼
由於孩子們一天都沒見到家人,所以臨近放學時,他們異常興奮。一到教室外面,孩子們對一切都感到新鮮和好奇,根本不看老師,排隊走出校門都成了困難事。為了能幫助學生養成放學排隊的好習慣,我又想出一招,在教室里先給每個孩子的腦門上貼一枚小粘貼,在一張張稚氣的小臉上貼上亮閃閃的小蘋果、小星星等等,孩子們看起來更可愛了,誰願意摘掉它呢?誰不想讓自己的爸爸媽媽看到自己的神氣樣呢?我就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若誰在教室和走廊里說話,誰排隊時溜號,橫排豎排沒對齊,誰走路過程中走亂了、走歪了,都要摘掉那枚粘貼,為了不讓我摘掉那個寶貝,孩子們自然都自覺地遵守各項紀律,所以我們根本不用花很長時間組織孩子站隊,而且孩子們的隊伍非常整齊。
1.4 珍視孩子們的第一次好表現
記得那是孩子們入學後第一個月的活動――隊列比賽,對於初入學的一年級孩子而言,讓他們整齊劃一地齊步走,在分不清左右的情況下,喊1時左腳點地,一個不錯地向左向右向後轉,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經過半個多月的訓練,我們上場了,那天還邀請了全班家長來觀看孩子們的表演。據家長們反映,我們班孩子隊列比賽時表現得還是不錯的。回到班級,我做了簡要的小結,把家長們的評價轉告給孩子,全班孩子都流露出自豪的神情,臉上綻放的是成功的喜悅。這時我意識到教育的契機又來了,我對孩子們說:「老師從你們眼中看到了積極向上,這是我們參加的第一次學校舉辦的比賽,以後學校還會有這樣的活動,你們都能用心去做,像今天隊列比賽一樣,表現這么好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能!」利用這個時機培養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水到渠成,恰到好處。班級里注入了積極向上的力量,孩子們有了積極向上的習慣,想做不好事都難。
對於表揚孩子的第一次好表現,我從另一件事上充分看到了它的作用。那是我們班上的第一節美術課,老師讓孩子們畫了一隻小手。下課了,我回到班級,看到了孩子們的作品,我有些驚訝,於是靈機一動,讓畫得好的孩子們舉著作品,給他們留了影,並發到了微信群里,這下不得了,孩子們從此對畫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周有兩節美術課,他們天天盼著上美術課。有了學習興趣,孩子們自然不會再分心做其他事情了,也不用費盡心思維持紀律,當然這也和美術老師的優秀業務能力與辛勤付出是分不開的。
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比如表揚第一個不怕臟、幫別人擦嘔吐物的孩子,表揚第一個撿碎紙片的孩子等等,屢試屢成。
關注孩子的第一次好表現,這得需要我們做有心人,每個孩子每天的表現都會有所不同,我們要時刻關注著他們的變化,常說一些激勵孩子向上的話語,會輕松地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習慣,何樂而不為呢?
2 寫字習慣的養成
寫字時,坐姿和握筆姿勢是必須強調的,也是孩子們相對容易做到的,但書寫整潔美觀可就不那麼容易了。大家都知道,一年級孩子手腦協調能力還不那麼強,寫字時缺乏耐心,這給寫好字帶來了很大難度。為了讓孩子們從小能養成用心寫好字的習慣,筆者做了如下努力,並取得較好的成效。
(1)一年級孩子剛入學,家長和孩子們都很緊張,誰都不甘心落在後面,所以利用了他們的這種心理,激發孩子們對寫字的熱情。全班50個孩子,我每天在微信群里發三四個孩子的拼音書寫(當然是書寫最漂亮的),孩子們都想讓爸爸媽媽們早些看到自己的「作品」,所以不用老師說太多的話,他們都能用心書寫。著著孩子們的書寫一天比一天有進步,看到他們爭先恐後的勢頭,怎能不讓人感到開心呢?
(2)學寫漢字對孩子們來說又是一大難關。橫、豎、撇、捺等基本筆畫的書寫都得過關,字的間架結構也要掌握好。每天我都給孩子們做最標準的筆畫書寫示範,教孩子們如何進行寫字前的觀察,怎樣找關鍵筆畫,盡管這樣用心地教,但還有一些孩子不得要領,於是我又啟動獎懲機制。寫得好的學生可獲得「書寫真漂亮」的印章,得到這個獎勵的孩子感到十分自豪。達到要求的學生,就給印一個「好樣的,一次過關」;結構掌握不好的給印個「請看清關鍵筆畫」,再給他示範寫個字,讓他練寫;對待書寫不用心的學生就給「書寫警告」印章,並帶相應的表情,當然得把寫的所有字重寫了,孩子們都怕這個懲罰,所以他們寫字的時候都很認真,很用心,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們的漢字書寫美觀多了。評價過程中,他們的審美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我在示範時,若哪個筆畫沒頓筆,哪個關鍵筆畫位置不對,間架結構不得當,他們都能說得頭頭是道。給同伴評價看得更准,而且更有利於糾正他們自己的錯誤。盡管有一些孩子還處在眼高手低的階段,但我相信他們都會不斷取得進步,寫出一手好字。
3 小結
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見效的,尤其是對一年級的小學生,須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反復訓練,加以深化,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這是我們教師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培養的有效措施。只要掌握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特點,採取相應的策略,激發起孩子的內在潛力,會大大促進孩子養成好習慣,我會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尋更多的好方法,讓我們的孩子養成一個又一個的好習慣,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Ⅸ 小學生齊步走每分鍾多少步

行進速度每分鍾116-122步。

動作要領:當聽到「齊步走」的口令,左腳向正前方邁出約75厘米,按照先腳跟後腳掌的順序著地,同時身體中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內稍想下,拇指根部對正衣扣線,並與最下方衣扣同高,離身體約25厘米;向後擺臂時,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鍾116-122步。

Ⅹ 如何加強小學生的隊列、隊形練習

西江中心小學:張平利
1、教師的示範動作要正確
教師的動作要做到正確,熟練、優美、大方,使學生一開始學習就會受到老師的感染,在欣賞示範時也是一種力的鼓舞,美的熏陶。同時示範的位置教師也應該考慮應該選擇一個全體學生都能看的見的位置進行示範,在教師的正確示範動作下,使學生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氣氛,這樣才能達到示範的目的和應有的效果。2、教師要經常更換場地
教師要經常更換場地,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愛新鮮的心理特徵,激發他們的訓練熱情。例如:練習齊步走、四面轉法、正步走立正、稍息、踏步等我們可以利用室內多媒體出示閱兵場面讓學生感受練好隊列隊形的重要性,以此激發他們內心涌動的激情。使學生受到感官的刺激,采生躍躍欲試的心理。
3、教師的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
體育課堂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上,也應採用多變的形式,因為隊列,隊形教學不是一兩節課就能學會和掌握,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從教學形式上考慮,使學生有新鮮感,這樣,才能克服隊列、隊形練習的乏味,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以達到練習最佳效果。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一些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因此設計一些競賽性的游戲也是隊列隊形訓練的有效載體。例如在「集合—解散」的訓練中,教師可以把全班分成幾個小隊,圍成幾個簡單的圖形。在解散狀態下,聽到集合哨聲時,比一比哪個小隊集合的速度快、隊列整齊;看一看哪一隊的隊員精神飽滿;聽一聽哪隊隊員報數的聲音響亮有力,並予以表揚。(隊列的游戲還有:一切行動聽指揮;挑戰應戰;穿城門;春種秋收等體育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切合實際因材施教
體育教學首先應是教育。因此,體育教學必須突出它的教育性、人文性,在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同時也注意鍛煉學生的身體,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因為體育教學中的隊列隊形練習的內容和要求都是參照軍事訓練的相關要求制定的。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這種軍事化的要求對小學生來說是不切合實際的。我們不要一味地以高標准去要求他們,否則只會使他們的生理、心理都承受巨大的壓力。例如:在教學原地踏步和齊步走的練習中,教材中對於擺臂的角度與幅度有很高的要求,對部分小學生來說是較難達到的。而且對動作刻意的強調,會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然而會影響整個動作的准確性,容易產生排斥抵觸的情緒。在教學中,面對這些難點,我是這樣做的,降低動作難度,使學生易於做到。如練習擺臂,只要學生能夠做到雙臂自然擺動、動作協調、姿態優美,就可以視作達到要求。學生在訓練中有了興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後的教學得以順利進行。5、能夠運用幽默激勵的語言
教師幽默的教學語言是緩解學生身心疲勞的有效方法。幽默能使學生產生愉悅的情緒,有助於放鬆練習帶來的緊張感,能讓學生更快地自我調整,投入到下一個環節的訓練中。教師可以抓住一個人、一件事或一句話與學生開些善意的玩笑,打一個比方,作一個對比,或者多用你真行,你能行,給學生一些掌聲鼓勵。也可以應景說一句歇後語或反正話,課堂氣氛會在學生的笑聲中活躍起來,學生的注意力與興奮性隨之提高,學習的效率也就顯現出來了。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高小學生齊步走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常用細胞克隆化方法 瀏覽:890
檢測毛囊需要用哪些檢查方法 瀏覽:299
如何學習好日語的方法 瀏覽:84
食鹽除了食用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180
二苯胺鑒定最簡單方法 瀏覽:63
win10系統界面大小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18
邊緣區b細胞淋巴瘤有效治療方法 瀏覽:865
福建金剛板安裝方法 瀏覽:330
被強力膠粘住要用什麼方法 瀏覽:288
內部鋼筋測量方法 瀏覽:941
ysl唇釉使用方法 瀏覽:109
如何提出想法的方法 瀏覽:437
如何反低俗的正確方法 瀏覽:405
固體壓強綜合性計算方法 瀏覽:427
校本研究的常用方法 瀏覽:694
幼兒測呼吸的方法圖片 瀏覽:799
腳脖子粗有什麼改善方法 瀏覽:1001
二等水準測量計算方法觀測高差 瀏覽:167
鏡子的製作方法怎麼折 瀏覽:299
護士溝通能力的培養方法和技巧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