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心絞痛的中醫治療方法如何

心絞痛的中醫治療方法如何

發布時間:2022-05-12 18:48:00

Ⅰ 怎樣治療心絞痛

1.西醫葯治療

〈1〉休息:卧床休息2周,防止焦慮及不良情緒刺激。

〈2〉吸氧:最初數日內宜間斷或持續經鼻管面罩吸氧。

〈3〉解除疼痛:度冷丁5~10mg或嗎啡5~10mg,皮下注射。

〈4〉心肌再灌注

溶栓療法:尿激酶、鏈激酶使閉塞的冠脈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

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

〈5〉消除心律失常:利多卡因50~100mg靜注,繼以每分鍾1~3mg靜滴維持。

2.中醫葯治療

〈1〉痰熱痹阻:胸前劇痛,心悸憋氣,煩躁不安,重者胸痛如窒,汗出淋漓,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化痰,通絡止痛。

方葯:丹參30克、瓜蔞、鬱金各15克,半夏、枳殼、川芎、陳皮、薤白各10克,竹茹、甘草各6克。

〈2〉心脈瘀阻:心前痛甚,胸悶心悸,氣短頭暈,胸痛徹背,背痛徹心,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弦滑。

治法:活血化瘀,宣痹止痛。

方葯:桃仁、紅花、五靈脂、蒲黃、鬱金、當歸、赤芍各10克,丹參、元胡各15克,檀香3克。

〈3〉陽氣衰微:持續胸痛,氣短胸悶,汗出肢冷,口乾尿少,面色不華,舌淡胖,脈細弱無力。

治法:益氣溫陽,活血止痛。

方葯:人參12克,桂枝、乾薑、制附片、川芎、當歸、赤芍各10克,丹參30克,炙甘草6克,山萸肉8克。

Ⅱ 中醫是怎樣治療心絞痛的

如何用中醫來診斷現代冠心病呢?根據典型的發作特點和體征,在含用硝酸甘油後緩解,結合年齡和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絞痛,一般即可確診。

Ⅲ 父親常年伴有心絞痛,中醫治療方法有介紹

冠心病的心絞痛的主要原因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積極的葯物治療是治療冠心病最普遍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可以服用益安寧丸是冠心病的專利葯,裡面的葯物給心臟輸送營養,在服用期間要做好相關的護理工作

Ⅳ 如何用中醫治療心絞痛

活血化瘀,暖心通絡,整體治療,重視肺腎。
現代中成葯:復方丹參滴丸 通心絡膠囊 冠心丹參滴丸 速效救心丸 冠心蘇合丸
出名的:生脈飲
重症:李可老中醫 破格救心湯

我個人 活血化瘀 喜歡張錫純的路子 多用三七 太+子+參 生黃芪 血蛭 紅花 當歸 半夏 山楂 藿香 薄荷等組方 視病人體質水腫情況 ,辯證加減。
如明確陽虛則應同時補養,多學習採用火神派——欽安盧氏醫學的經驗

Ⅳ 心絞痛有哪些中葯單方

心絞痛的中葯單方:1.山楂益母茶:山楂30克,益母草10克,茶葉5克,用沸水沖泡,每日飲用。用於淤血內阻型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症。

2.急心痛效方:山羊血0.3克,燒酒化下。主治心絞痛急性發作。

另外,應堅持戒煙,根據心血管病流行病學觀察結果:「戒煙」越早,堅持時間越長,心肌梗塞的危險性可降低到同不吸煙者同年齡組水平。

Ⅵ 中醫如何治療「心絞痛」

心絞痛主要是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短暫性的缺血缺氧,出現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等症狀。中醫治療心絞痛的方法,考慮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柴胡疏肝散加減,有疏肝解郁、止痛的作用。第二種,小陷胸湯加減,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第三種,桂枝茯苓丸合血府逐瘀湯加減,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第四種,可以服用速效救心丸復方丹參片等中成葯。

Ⅶ 出現心絞痛、心悸可以用什麼中葯治療

我們對心絞痛這個病症並是很熟悉,什麼是心絞痛呢?心絞痛是一種發生在心前區部位的疼痛現象,是暫時性的,也是可以逆轉的,是因為心肌缺氧引起的不適症狀。多見於冠心病患者身上。心絞痛是比較危險的,要及時進行治療,否則會危及性命,中葯治療這種疾病效果也較好,患者可以試一試,下面提供兩個中葯方給大家參考。
1、組方:柴胡,燀桃仁,瓜蔞,桂枝,川芎,麩炒枳殼,當歸,桂枝,桔梗,紅花,赤芍,燙水蛭,川牛膝。用法:把所有葯物一起加水煎服,每天飲用2次。這個方劑可以疏通經絡、祛痰化瘀。可以緩解心絞痛等胸痛證。適用人群:患者有胸痛、心悸,煩躁,失眠、多夢,情緒激動、舌青紫有瘀斑等症狀。
2、組成:丹參,地黃,木香,白芍,當歸,赤芍,燀桃仁,川芎,紅花,茯苓,陳皮,太子參,炙甘草。用法:把所有葯物一起加水煎服,每天一劑。有滋陰、活血、補氣、化瘀的作用。適用人群:根據中醫辨證論治,心絞痛屬心脈瘀阻、氣陰兩虛、虛實兼有的病症的范疇。患者的症狀有左側胸痛、疼痛有時如刀割一樣、有時如針灸一般,部分患者的肩膀和背部也會疼痛。
心絞痛患者可以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方劑使用,不過使用之前必須咨詢醫生,同時也要注意飲食,不要吃肉過多,脂肪、膽固醇高的食物要盡量避免食用,糖的攝入量要減少,多吃果蔬補充維生素,魚和牛奶蛋白質含量高,患者可以經常食用。多吃有利於改善血管的食物也是有益的,如大蒜、紅棗、山楂、洋蔥、黑木耳、豆芽等。
在這里要提醒患者,心絞痛發作是非常突然的,身邊一定要備有硝酸甘油。大部分患者會出現高血脂、高血壓等症狀,所以及時調整好飲食習慣,多吃一些高纖維食品,還要避免過度勞累。工作和休息要結合好,還要注意身體保暖,防止著涼。

Ⅷ 如何用中葯治療心絞痛

一般在臨床上用於治療心絞痛發作時可以選擇一些中葯,比如常用的有復方丹參片,復方丹參滴丸,速效救心丸,保心丹,保心丸等等。這些中葯主要的作用就是活血化瘀,祛除胸痹,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擴張供應心肌細胞的冠狀動脈,使冠狀動脈供血相對充足,還有一定的擴張冠狀動脈的輔助作用,從而使心肌細胞能夠得到正常的供血和供氧,防止壞死,減輕患者出現心絞痛的症狀,比如前胸疼痛,憋悶等症狀。中醫認為,冠心病心絞痛屬於中醫「胸痹」「心痛」范疇,多見於中老年人,病在心,與脾,肝,腎三臟有關。臨床中心絞痛發作期的治療應從健脾化痰,活血化瘀,疏肝理氣入手。心絞痛疼痛期以治標為主,有活血,化瘀,理氣,通陽化痰等法。緩解期以治本為主,以調整陰陽,臟腑等法。此外,針刺或者穴位按摩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

一般臨床上要考慮及早的使用,選擇舌下含服,這樣通過舌下黏膜吸收更迅速,作用更直接更快,效果相對更好。心絞痛主要由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導致短暫缺血缺氧、心前區痛、胸悶、氣短等症狀。中醫治療心絞痛有幾種方法。首先,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其次,小陷胸湯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第三,桂枝茯苓丸聯合血府逐瘀湯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第四,你可以服用中成葯,如蕭肅救心丸和復方丹參片。

Ⅸ 心絞痛怎樣治療

發作時的治療
1.休息 發作時立刻休息,一般病人在停止活動後症狀即可消除。 2.葯物治療 較重的發作,可使用作用快的硝酸酯制劑。這類葯物除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其阻力,增加其血流量外,還通過對周圍血管的擴張作用,減少靜脈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容量、心腔內壓、心排血量和血壓,減低心臟前後負荷和心肌的需氧,從而緩解心絞痛。 ⑴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可用0.3~0.6mg片劑,置於舌下含化,使迅速為唾液所溶解而吸收,1~2分鍾即開始起作用,約半小時後作用消失。對約92%的病人有效,其中76%在3分鍾內見效。延遲見效或完全無效時提示病人並非患冠心病或患嚴重的冠心病,也可能所含的葯物已失效或未溶解,如屬後者可囑病人輕輕嚼碎之繼續含化。長期反復應用可由於產生耐葯性而效力減低,停用10天以上,可恢復有效。近年還有噴霧劑和膠囊制劑可用。不良作用有頭昏、頭脹痛、頭部跳動感、面紅、心悸等,偶有血壓下降,因此第一次用葯時,病人宜取平卧位,必要時吸氧。 ⑵二硝酸異山梨醇(isosorbidedinitrate,消心痛):可用5~10mg,舌下含化,2~5分鍾見效,作用維持2~3小時。或用噴霧劑噴入口腔,每次1.25mg,1分鍾見效。 ⑶亞硝酸異戊酯(anylnitrite):為極易氣化的液體,盛於小安瓿內,每安瓿0.2ml,用時以手帕包裹敲碎,立即蓋於鼻部吸入。作用快而短,約10~15秒內開始,幾分鍾即消失。本葯作用與硝酸甘油相同,其降低血壓的作用更明顯,宜慎用。同類制劑還有亞硝酸辛酯(octylnitrite)。 在應用上述葯物的同時,可考慮用鎮靜葯。
緩解期的治療
宜盡量避免各種確知足以誘致發作的因素。調節飲食,特別是一次進食不應過飽;禁絕煙酒。調整日常生活與工作量;減輕精神負擔;保持適當的體力活動,但以不致發生疼痛症狀為度;一般不需卧床休息。在初次發作(初發型)或發作加多、加重(惡化型),或卧位型、變異型、中間綜合征、梗塞後心絞痛等,疑為心肌梗塞前奏的病人,應予休息一段時間。 使用作用持久的抗心絞痛葯物,以防心絞痛發作,可單獨選用、交替應用或聯合應用下列作用持久的葯物。緩解期治療的3項基本原則是:一、選擇性地擴張病變的冠脈血管;二、降低血壓;三、改善動脈粥樣硬化。 1.硝酸酯制劑 ⑴硝酸異山梨醇:口服二硝酸異山利醇3次/d,每次5~10mg;服後半小時起作用,持續3~5小時。單硝酸異山梨醇(isosorbidemononitrate)20mg,2次/d。 ⑵四硝酸戊四醇酯(pentaerythritoltetranitrate):口服3~4次/d,每次10~30mg;服後1~1?小時起作用,持續4~5小時。 ⑶長效硝酸甘油制劑:服用長效片劑使硝酸甘油持續而緩慢釋放,口服後半小時起作用,持續可達8~12小時,可每8小時服1次,每次2.5mg。用2%硝酸甘油軟膏或膜片制劑(含5~10mg)塗或貼在胸前或上壁皮膚,作用可能維持12~24h。 2.β受體阻滯劑(β阻滯劑)具有阻斷擬交感胺類對心率和心收縮力受體的刺激作用,減慢心率,降低血壓,減低心肌收縮力和氧耗量,從而緩解心絞痛的發作。此外,還減低運動時血流動力的反應,使在同一運動量水平上心肌氧耗量減少;使不缺血的心肌區小動脈(阻力血管)縮小,從而使更多的血液通過極度擴張的側支循環(輸送血管)流入缺血區。用量要大。不良作用有心室噴血時間延長和心臟容積增加,這是可能使心肌缺血加重或引起心力衰竭,但其使心肌氧耗量減少的作用遠超過其不良作用。常用制劑有:①普萘洛爾(propranolol)3~4次/d,每次10mg,逐步增加劑量,用到100~200mg/d。②氧烯洛爾(oxprenolol)3次/d,每次20~40mg。③阿普洛爾(alprenolol)3次/d,每次25~50mg。④吲哚洛爾(pindolol)3次/d,每次5mg,逐步增至60mg/d。⑤索他洛爾(sotalol)3次/d,每次20mg,逐步增至每日240mg。⑥美托洛爾(metoprolol)50~100mg2次/d。⑦阿替洛爾(atenolol),25~75mg2次/d。⑧醋丁洛爾(acebutolol)200~400mg/d。⑨納多洛爾(nadolol)40~80mg1次/d等。 β阻滯劑可與硝酸酯合用,但要注意:①β阻滯劑與硝酸酯有協同作用,因而劑量應偏小,開始劑量尤其要注意減小,以免引起體位性血壓等不良反應;②停用β阻滯劑時應逐步減量,如突然停用誘發心肌梗塞的可能;③心功能不全,支氣管哮喘以及心動過緩者不宜用。其減慢心律的副作用,限制了劑量的加大。 3.鈣通道阻滯劑本類葯物抑制鈣離子進入細胞內,也抑制心肌細胞興奮-收縮耦聯中鈣離子的利用。因而抑制心肌收縮,減少心肌氧耗;擴張冠狀動脈,解除冠狀動脈痙攣,改善心內膜下心肌的血供;擴張周圍血管,降低動脈壓,減輕心臟負荷;還降低血液粘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的微循環。常用制劑有:①維拉帕米(verapamil)80~120mg3次/d,緩釋劑240~480mg1次/d不良作用有頭暈、惡心、嘔吐、便秘、心動過緩、PR間期延長、血壓下降等。②硝苯地平(nifedipine)10~20mg3次/d,亦可舌下含用;緩釋劑30~80mg1次/d不良作用有頭痛、頭暈、乏力、血壓下降、心率增快等。③地爾硫卓(diltiazem)30~90mg3次/d,緩釋劑90~360mg1次/d。不良作用有頭痛、頭暈、失眠等。新的制劑有尼卡地平(nicardipine)10~20mg3次/d,尼索地平(nisoldipine)20mg2次/d,氨氯地平(amlodipine)5~10mg1次/d,非洛地平(felodipine)5~20mg1次/d,苄普地爾(bepridil)200~400mg1次/d等。 治療變異型心絞痛以鈣通道阻滯劑的療效最好。本類葯可與硝酸酯同服,其中硝苯地平尚可與β阻滯劑同服,但維拉帕米和地爾硫卓與β阻滯劑合用時則有過度抑制心臟的危險。停用本類葯時也宜逐漸減量然後停服,以免發生冠狀動脈痙攣。 4.冠狀動脈擴張劑能擴張冠狀動脈的血管擴張劑,從理論上說將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改善心肌的血供,緩解心絞痛。但由於冠心病時冠狀動脈病變情況復雜,有些血管擴張劑如雙嘧達莫,可能擴張無病變或輕度病變的動脈較擴張重度病變的動脈遠為顯著,減少側支循環的血流量,引起所謂「冠狀動脈竊血」,增加了正常心肌的供血量,使缺血心肌的供血量反而更減少,因而不再用於治療心絞痛。目前仍用的有:①嗎多明(molsidomine)1~2mg2~3次/d,不良反應有頭痛、面紅、胃腸道不適等。②胺碘酮(amiodarone)100~200mg3次/d,也用於治療快速心律失常,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葯疹、角膜色素沉著、心動過緩、甲狀腺功能障礙等。③乙氧黃酮(efloxate)30~60mg2~3次/d。④卡波羅孟(carbocromen)75~150mg3次/d。⑤奧昔非君(oxyfedrine)8~16mg3~4次/d。⑥氨茶鹼100~200mg3~4次/d。⑦罌粟鹼30~60mg3次/d等。 5.鑒於動脈粥樣硬化的核心原因是氧化應激以及炎症反應。而氧化應激是以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為Ox-LDL後引起,Ox-LDL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起點,因此防止LDL氧化為Ox-LDL尤其重要,所以現在比較肯定的療法是有效地抗氧化,比如說ASTA蝦青素、花青素之類的天然抗氧化劑,已經作為美國等國家防治冠心病的首選,而蝦青素則可以顯著減輕炎症因子CRP(C-反應蛋白),組織動脈粥樣硬化的血栓形成,另外還有報道,這種物質可以顯著提升高密度脂蛋白HDL來改善動脈粥樣硬化。以至於哈佛研究院的MASON稱這個蝦青素將極有可能繼他汀類葯物和抗血小板葯物後掀起第3次預防性葯物浪潮。
中醫中葯治療
中醫中葯治療根據祖國醫學辨證論治採用治標和治本兩法 中醫認為:冠心病心絞痛屬中醫「胸痹」和「心痛」范疇,臨床上近年來多見於中老年人,病在心,與脾和肝腎三臟有關。中醫認為「人年四十,陰氣自半」,腎氣已虛,鼓動血脈運行之力不足,機體內已有血行遲緩,聚濕生痰,瘀而不通之勢,這是本病發生的前提和基礎。在臨床中心絞痛發作期的治療應從健脾化痰,活血化瘀,舒肝理氣入手。特別是今年來運用活血化瘀聖葯「三七」治療心絞痛取得可以成果,經臨床試驗,對心絞痛、冠心病等症有效率達92%。 三七主治: 心絞痛、冠心病、冠心病合並高血壓、心律不齊、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指症、頭痛、眩暈、肺結核咯血、胃潰瘍吐血、婦女子宮出血、子宮肌瘤、子宮脫垂、婦女輸卵管阻塞。 三七粉治療心絞痛用法: 將三七磨成粉(無磨粉機器可在購買處磨粉或直接購買三七粉),生粉服用,早晚各服一次,每次2—4克,溫開水送服。 中葯治療心絞痛驗方: [成份]北山楂野丹參金英子肉制何首烏 [方解葯理]山楂能治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並抗癌抗衰老。金櫻子有造血活血軟化動脈血管的作用;丹參有擴張血管與增進冠狀動脈流量的作用,可治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動過速等。何首烏能治頭暈膽固醇過高等症。蜂蜜是健康的呵護神,治療心臟病有效。 [用法用量]每次10克日服1-2次每包服用10天一月3包用蜂蜜或溫開水送下。1-2個月見效。 治標,主要在疼痛期應用,以「通」為主,有活血、化瘀、理氣、通陽、化痰等法;治本,一般在緩解期應用,以調整陰陽、臟腑、氣血為主、有補陽、滋陰、補氣血、調理臟腑等法。其中以「活血化瘀」法(常用丹參、紅花、川芎、蒲黃、鬱金等)和「芳香溫通」法(常用蘇合香丸、蘇冰滴丸、寬胸丸、保心丸、麝香保心丸等)最為常用。此外,針刺或穴位按摩治療也有一定療效。 黑芝麻可治療心絞痛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食用芝麻可降低膽固醇,因此,黑芝麻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此外,食用芝麻還可以增強體力,有益健康。據傳,古羅馬的角鬥士在進行肉體搏鬥前1個多小時,每人都要食用0.5公斤的芝麻以增加體力。鑒此說明,芝麻可以治療疾病,還可強身健體。 葯方組成:黑芝麻、白糖各0.5公斤。 製作:用水將黑芝麻洗凈後曬干,然後置於鍋內用文火(小火)烤熟,後把黑芝麻倒到一個乾燥潔凈的大瓷碗里,用木錘把黑芝麻搗得粉碎,加入白糖攪拌均勻。裝入乾燥潔凈的玻璃瓶中,擰緊瓶蓋,置於陰涼乾燥處,可長期保存食用。 注意,烤時火不宜太旺,且要不斷用鏟子翻動黑芝麻,炒至聞到芝麻香氣即可,不要把黑芝麻烤得太過火。 服法:口服,每次3~4勺,每日3次。 療效:病情輕者連續食用2個月就可見效。
其他治療
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羥乙基澱粉注射液,250~500ml/d,靜脈滴注14~30天為一療程,作用為改善微循環的灌流,可用於心絞痛的頻繁發作。抗凝劑如肝素、溶血栓葯和抗血小板葯可用於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高壓氧治療增加全身的氧供應,可使頑固的心絞痛得到改善,但療效不易鞏固。體外反搏治療可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供,也可考慮應用。兼有早期心力衰竭者,治療心絞痛的同時宜用快速作用的洋地黃類制劑。
外科手術治療
主要是在體外循環下施行主動脈-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取患者自身的大隱靜脈作為旁路移植的材料,一端吻合在主動脈,另一端吻合在有病變的冠狀動脈段的遠端;或游離內乳動脈與病變冠狀動脈遠端吻合,引主動脈的血流以改善病變冠狀動脈所供血心肌的血流供應。 本手術主要適應於:①左冠狀動脈主幹病變狹窄>50%;②左前降支和迴旋支近端狹窄≥70%;③冠狀動脈3支病變伴左心室射血分數<50%;④穩定型心絞痛對內科葯物治療反應不佳,影響工作和生活;⑤不穩定型心絞痛或非Q波性心肌梗死內科治療效果不佳;⑥有嚴重室性心律失常伴左主幹或3支病變;⑦介入治療失敗仍有心絞痛或血流動力異常。 在治療的過程中,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戒煙據醫學調查表明,吸煙者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險比不吸煙者高2倍。可見,吸煙對於患有心臟病的病人來說,其危害無疑是大的,因此,煙當戒除是勿容置疑的。 2、注意飲食不要天天都吃肉,應少吃富含脂肪、膽固醇的食物,盡量控製糖的攝入,多食水果蔬菜,多吃魚,可喝牛奶。 3、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鍛煉對心臟疾病的益處遠遠大於害處。但必須指出,要根據自身的具體病情,進行力所能及的、適量的運動。 4、心胸開闊凡事泰然處之。切不要為一點小事,而大動肝火,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態。 5、注意休息平時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 6、節制房事尤其在發作期間更當注意,以免因過度興奮引起不測,甚至危及生命。

Ⅹ 用中醫葯怎樣治療心絞痛

〈1〉寒凝心脈:卒然胸痛,遇寒而發,心痛徹背,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苔白脈遲。

治法:祛寒活血,宣痹通陽。

方葯:當歸、瓜蔞各12克,桂枝、厚朴、枳殼、薤白各10克,茯苓30克。

〈2〉心脈瘀阻:心胸刺痛,痛有定處,兩脅脹痛,心煩不寧,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代。

治法: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方葯:桃仁、紅花各12克,牛膝、生地、當歸、赤芍、枳殼、川芎各10克,青皮、砂仁各5克,炙甘草6克。

〈3〉痰濁內阻:胸痛如窒,憋悶不舒,痛引肩背,氣促心悸,苔膩脈滑。

治法:通陽化濁,豁痰開結。

方葯:瓜蔞、薤白各12克,枳殼、陳皮、半夏、厚朴、桔梗、菖蒲各10克,茯苓30克,乾薑5克,白蔻仁3克。

〈4〉氣陰兩虛:胸悶胸痛,時作時止,心悸氣短,怠倦乏力,頭暈目眩,面色不華,舌紅少苔,脈細弱無力。

治法:益氣養陰,活血通絡。

方葯:黨參、黃芪、茯苓各15克,生地、五味子、白術、當歸、遠志、白芍、山萸肉、川芎各10克,天冬、麥冬、甘草各6克。

閱讀全文

與心絞痛的中醫治療方法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菜餅堆肥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20
成果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如何寫 瀏覽:899
太陽能光電板安裝方法 瀏覽:445
城市人口增多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瀏覽:270
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 瀏覽:425
真假海螺肉的鑒別方法 瀏覽:772
鬍子有點黃用什麼方法洗 瀏覽:246
安卓手機亮屏時間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58
激光筆的使用方法 瀏覽:625
架接果樹方法視頻 瀏覽:685
名師閱讀教學方法 瀏覽:759
長發快速剪發方法視頻 瀏覽:74
銅絲球連接方法 瀏覽:42
駁口金油使用方法 瀏覽:858
足背伸的鍛煉方法 瀏覽:794
牛舍風機安裝方法 瀏覽:393
道路綠地覆蓋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766
做木珠子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96
燈光控制手機的使用方法 瀏覽:83
目的基因檢測的步驟和方法是什麼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