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竹笛校音器 下載
竹笛校音:
1、准備好校音器,同時,檢查一下校音器是否已調整到標准音440。
2、以筒音(全按)作「5」,第三孔作「1」的指法,逐個音地一一進行校音。先校對筒音「5」與開第六孔的「5」,這兩個「5」的同度音高吻合嗎?再用第六孔「5」校對「1」,看一下,這兩個音與校音器上所顯示的標准音高是否一致?聽一下,五度音是否諧和?接著以「1」校對高八度音「1」。如果「5」與「1」是音準而協和的,「1」的高低八度音也是準的,那就以「1」來校對「2」,以「2」校對高八度「2」,在高八度音「2」的准確基礎上,用「2」校對筒音的泛音「2」。接下來就校對「3」,及高八度音「3」,再以高八度音「3」校對開第一孔的泛音「3」,這兩個同度音「3」音準的話,就以高音「3」校對下行五度的「6」,以「6」校對低八度音的「6」,以低八度音「6」校對低音「7」,再以低音「7」來校對高八度音「7」。然後以低音「7」校對「升4」,以高音「7」校對高八度「升4」,聽一下,這兩個五度音協和否?最後,別忘了用「5」校對「4」,並且吹一下5、6、7、1,聽一聽,超高音區發音通順否?音階進行流暢否?
3、在不使用校音器的情況下,再次「溜溜笛子」,吹段常用的或自己所熟悉的樂曲,聽一下旋律進行時的感覺。試舉C調曲笛為例:先用筒音作「5」吹段「姑蘇行」,再將筒音作「2」吹段「鷓鴣飛」,筒音作「6」吹段「三五七」,全按作「1」吹段「江南好」……..這些都是笛子演奏中常用的精曲,廣為流傳,深受人們的喜愛,凡是吹笛能手都很熟悉並且也能演奏。用幾首笛子精曲這么一吹、一溜,從不同的調性中找一下感覺,聽一聽,旋律的進行通順、流暢、悅耳動聽否?
如果以上這幾個步驟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話,那麼,可以說你已經挑選到一支真正高檔的精品笛了。
在校音時要注意的:
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口風位置。具體地說,下嘴唇的底部要貼在吹孔的邊沿,並與吹孔的水平面形成一個90度角的直角。大於這個角度標准音高就會偏高,反之,則偏低。
其次,有些人在校音時既不注意口風的正確位置,也不注意吹奏的方法,只是不加控制的、很沖的將氣「呼」進吹孔,因而,在校音器里所顯示的音高往往比實際上的音準偏高許多。此法不當,極不可取。
我們知道,鍵盤樂器中的鋼琴、手風琴,在演奏中只會因擊鍵的輕重而改變其音色和音量,而絕不會改變其標准音高。竹笛就不同了,它是一種橫吹的開管樂器,吹奏者通過唇部的控制,將體內呼出的氣流用口風和口勁使其形成一束,以斜面角度吹入笛管的吹孔,與吹孔的銳邊產生摩擦引起邊棱振動,並在笛腔內形成音波(空氣柱),發出與管長相對應的頻率(音高)。因此,笛子標准音的高低以及音階的產生,就是笛管腔內空氣柱的大小和長短所導致的結果。由於空氣柱的大小和長短與演奏者呼出氣流的強、弱、緩、急有著密切的關系,而這強、弱、緩、急又是全憑演奏者通過對口風的改變及口勁的調節來進行的。
因此,口勁、口風,這是笛子演奏者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一個高水平而又有經驗的笛手,必定能以最佳的口風位置和正確的口勁來進行竹笛演奏。一個經驗豐富的竹笛製作師,除了有高超的製作技能外,同樣,也需要有敏銳的音樂感覺和必須掌握正確的口風和口勁才行,否則,在給笛子校音時就難以測出准確的音高了。
在校音過程中你會發現:「7」和「升4」與高八度音的「7」和「升4」這兩個五度音在校音器上顯示出來是偏低的。原因是竹笛製作工藝上人為的限制,如果竹笛在製作中完全按照十二平均律來排列音孔位置的話,那麼,在演奏時(尤其是梆笛和小笛)因第二孔與第三孔之間的距離太近而無法按放手指了。這六音孔竹笛在製作上的某些局限,給竹笛演奏時的音準所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許多演奏家和製作師都非常關心這個問題,在製作工藝上有人將竹笛的音孔改為八孔、十孔、加鍵……等等。以增添音孔的方法來強化竹笛音階的准確性。這種積極的態度和進取的精神,無疑是應該肯定和贊揚的。不過,目前尚處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階段,各人搞各人的,還沒有形成氣候,納入規范。而在演奏和教學上還存在不少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解決。
任何竹笛,不論製作如何精良,音準校對如何精確,對於演奏者來說,還得要有一個不斷適應、不斷「微調」的過程。也就是說,你還必須經常地吹它,有條件的話最好能在樂隊的合作中經常使用它。這樣,你就能逐漸對自己竹笛的性能了如指掌,並在使用中得心應手了。當你有了一支或一套稱心滿意的竹笛時,請記住要好好的愛護保養它,平時笛子吹過後,要隨時放進笛箱或笛袋,一則是衛生,不染灰;二則是在寒冷的冬季或乾燥的北方,也可防止笛子的開裂。
Ⅱ 竹笛的連接處過緊扭不下有法么
將食用油加熱到無水。涼後塗抹在插銷處即可
Ⅲ F調竹笛學習視頻
〔一定要好好學習!〕 F 調竹笛指法表 低音5 〇●●●●●● 低音6 〇●●●●●〇 低音7 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 中音3 〇 ●〇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 或〇●●●〇〇 中音5 〇●●●●●●或〇●●●●● 中音6 〇●●●●●〇 中音7 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〇〇 高音3 〇 ●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 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高音5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6 〇●●〇●●〇 演奏姿勢 吹奏笛子有坐立兩種姿勢,站立吹奏時,身體要自然、放鬆,並稍側向右方,面朝正前,兩腳分開呈小八字形,兩臂自然抬起,用右手無名指、中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別按閉第一、二、三音孔,拇指托住笛身,用左手無名指、中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別按悶第四、五、六音孔,拇指托住笛身偏外處。把笛子拿起靠在嘴唇下面,使下唇放在吹孔大約1/3處,笛身微向右下方傾斜些即可。 在吹奏時唇部的肌肉力量應該集中在嘴唇的兩角,而不應該集中在唇部接觸樂器的地方,這樣容易造成吹奏出來的音混濁不清,甚至吹不出所需要的音來。 演奏者常運用鼻孔換氣的特殊方法,使吹奏氣息得以延長,可不間歇地吹奏一段較長的樂句。 長音 長音是吹好竹笛,練習運氣的最基本方法,它對增強嘴的力度和氣息的控制能力以及兩者之間的配合起著重要的作用。 長音是吹好竹笛,練習運氣的最基本方法,它對增強嘴的力度和氣息的控制能力以及兩者之間的配合起著重要的作用。每天可在吹奏樂曲以前,練習十分鍾左右,以達到運用自如。 u 練習時要注意三點: 1)音準--在練習長音時,除了注意音階准確外,還要注意每個音從起音到結束,音準始終如一,不能一會兒高,一會兒低。吹低音時,風門大,口風緩,「口勁」就要放鬆些;吹高音時,風門小,口風急,「口勁」就要收緊些。「風門」、「口風」、「口勁」三者密切配合後就能保持音準。 2)音色--吹低音時要求音色圓潤、渾厚;吹高音時要求音色清脆、明亮,防止發出漏氣的聲音。 3)呼吸--吹奏時呼吸要自然。每次呼吸多少,要根據樂句長短而定。一般長樂句多吸,短樂句少吸,不宜過剩或不足,否則會造成呼吸忙亂,影響吹奏流暢。 倚音 倚音是竹笛上常用的裝飾音之一。一般分單倚音和復倚音兩種。在樂曲中根據內容需要,適當運用倚音,可以豐富樂曲的表現力。 加在一個音的左上角的一個小音符叫單倚音。在小音符的下面加兩條橫線,用一條弧線把它和本音連接起來。加在一個音的左上角的小音符在兩個以上的叫復倚音,也用弧線把它們和本音連接起來。 u 吹奏倚音時要注意: 1.倚音所佔的時間,是從本音中抽出來的,不能增加原有拍子的時間。 2.吹奏單倚音時,小音符用吐奏,本音不用吐奏。如果單倚音在強拍上,音符就要吹得強一些。 3.吹奏復倚音時,第一個小音符用吐奏,其他音(包括本音)都不用吐奏,但要吹得連貫些,因為幾個小音符只佔本音對值的一小部分,所以吹得越快越好。如果復倚音在強拍上,則要把本音吹得強一些。 顫音 顫音指的是在本音和它的上方音之間來回不斷反復,使吹出來的音有波浪形感覺。 顫音能使吹出來的音有波浪形感覺,在「音高」上有變化。 在樂曲中,一般在本音上方加個「汀」記號來表示額音,指的是在本音和它的上方音之間來回不斷反復。如果顫音在音高上相差二度,又稱二度顫音,是吹奏笛子時常用的顫音指法之一。 u 吹奏顫音時要注意: 1.在發顫音的按音孔上,將手指一上一下地反復顫動,手指的動作要有彈性,不要抬得太高,盡量小一些,速度要均勻,不要忽快忽慢(特殊效果例外),並且要持久。 2.如果用右手無名指在第一孔上顫動,發「5』」的顫音感到困難時,可以將小指暫時離開笛身,使無名指能夠靈活顫動。 3.一般來說,用左手三指發顫音,沒右手三指那樣靈活,可作重點練習。
Ⅳ 竹笛兩個音符上面有個弧線該怎麼吹, 比如56 6 弧線在56 上面,吹的時候哦 兩個6需要連吐兩次嗎,
不能吐。不斷氣吹完。盡可能連貫。凡是有弧線連接的音符都要盡可能連貫吹奏完。弧線結束後的下一個音符再吐。
Ⅳ 電吹管指法圖電吹管指法和竹笛指法1234567一樣嗎
不完全一樣,不過有相似之處。電吹管指法即123456(亂序,類似竹笛指法)。
電吹管吹奏技巧
1、最開始,電吹管默認指法EWI,將其EWI指法表左列音名(CDEFGAB)改成唱名(1234567)即可。
2、左手大拇指摸滾輪控制8度,轉調鍵實現此一種指法12個調的變調,特別簡單。
電吹管找調對調的方法
在自己的電吹管上先找出伴奏里的1(哆)音是在電吹管的那個音符鍵上。例如是在3(咪)鍵上,那就是說伴奏調比所用的調高4個半音,這時按住TRANS(移調鍵)不放,按右側上透明鍵4下,電吹管和伴奏的調就一致了。
如伴奏的1(哆)音是在吹管6(啦)的鍵上,那就是說伴奏調比所用的調高9個半音,如按9下上透明鍵顯示屏可能會顯示不了,這時可按3下下透明鍵也是一樣的。
總共只12個調,往上不行往下,新手可能有誤操作,會產生半個音的誤差,需再調一次,熟練了就不會出現誤差.如果是用C調指法,顯示屏上顯示的就是伴奏的調。
Ⅵ 竹笛筒音作5的3 4音的連續吹奏一直不能連起來,還有吹奏是笛子抖動的比較厲害,經常破壞了口型,怎麼辦啊
先解釋下第二個問題吧,笛子抖動一般是你過於緊張了(當然,如果連續吹個三四個小時胳膊酸了也會抖~~~~~)由於大腦過於集中於手指的動作,導致胳膊不停地用力。放鬆下,把吹奏速度放慢,練習的時候體驗那個感覺,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至於連音,找准節奏,由慢到快的去練吧。根據你的描述,個人感覺應該是學的時間比較短,有些其他辦法(比如半孔的按法)或許能解決3、4的連音問題,不過不建議現在就去用,畢竟像連音、歷音等比較基礎卻都連起來比較痛苦的技法,都是必須要跨過的一道門檻。
相信自己,由慢而快~很容易的,加油
Ⅶ 怎樣選擇竹笛
笛子選擇一
選擇笛子,應從笛子的質量和類別上來考慮。笛子的質量,除取決於笛管本身的質材好壞外,還取決於製作水平的高低。選擇、購買時,應進行檢驗:
1、檢驗笛子的竹質。笛管要求竹質堅實(竹紋老),竹紋細密,管身直而圓。笛身一般頭部比尾部略粗,但相差不宜過大。笛管厚薄適中。笛管內壁平整光滑。全身無蟲蛀、裂痕等現象。造型美觀大方。這些要求,憑視覺便可以鑒定。
2、檢驗笛子的音準。方法是按照標准音笛或定音樂器(如笙、手風琴、風琴等)對照試吹。首先以笛子本調的主音和筒音與標准音笛或定音樂器的D音A音核對如笛音與標准音同高或形成八度關系,那麼,這支笛子的調高是准確的,主音確定後,再按音程關系,對笛子的全部發音的准確性進行檢驗。還可以吹吹各個泛音,看是否容易出音、干凈。檢驗泛音也是檢驗實音音準的好方法。
3、檢驗笛子的音量。一般來說,音量大者為好。音量大的笛子,共鳴大,振動力強。吹奏時手指上有時有一種發麻的感覺。
4、檢驗笛子的音色。對音色的一般要求是松、厚、圓、亮,這一方面取決於笛子本身的質量,另一方面與貼膜技術、演奏技巧也有密切的關系。
5、檢驗笛子的靈敏度。一般來講,以氣到音出、發音不遲鈍為好,反應越快越好。
同樣一種竹製六孔定調膜笛,分為三類,每一類中又有各種不同調的笛子。怎麼選擇?一般來說,初學者以選用中笛類E調或F調笛子較為合適。因為這類笛子音高適中較易吹奏,演奏也常用到。如果有條件,想多選幾支笛子,那麼,除E調和F調中笛外,還可再選一支D調曲笛和一支G調梆笛,這兩個調子的笛子也常用到。具備了這三支笛子,等到學會了在同一支笛子上轉調的方法以後,各種調子的樂曲,大體上都可以吹出來了。
笛子選擇二
從習慣上講,竹笛的優劣可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本文介紹的是高檔笛的選擇,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步驟:
(一)掂
生長情況良好、且年份較長的笛竹,結構緊密、纖維粗、管壁厚實、竹質堅硬,製成的竹笛份量一般都比較重,因而掂在手上感覺是沉甸甸的。
(二)看
笛身修長、勻稱。從吹孔到笛尾的兩端粗細適中。從吹孔或按音孔的管壁橫切面觀察,笛竹的纖維粗密、色深、結構緊密、排列開整、清晰,管壁厚薄適度(常規要求:曲笛0.4cm左右,梆笛0.3cm左右),笛管壁內呈圓柱形。這里有一點要說明一下,西洋樂器的製作常採用金屬為材料,而金屬是可以根據人的需要隨意組合成不同的合金和各種形狀的,故製成的樂器十分標准化和規格化。舉長笛(Flute )為例,由於是標准化的機械製作,所以,其管腔內一律都能做到純圓柱形。中國竹笛取竹為材,竹為天然生長,人們無法使它在質料上形成標准化和統一化,對天然產生的多樣性和獨持性有時只能是無奈和服從。因此,與西洋長笛相比,竹笛的管腔內是難以達到純圓柱形的,稍有點不規則而看上去不甚明顯的橢圓形還是可以的。如果,管腔之園如同蛋形或扁園形,且在吹奏超高音、泛音、八度音時,誤差明顯的,此笛就不能歸屬高檔之列了。
天然竹材在製作曲笛和低音笛時長度不夠,需在吹孔的上方再加一段竹子作為接頭。請注意看一下,接頭處粘接是否牢固平整?粗細是否相等?顏色有否偏差?在刻詩、字的問題上,字體各人所愛不同,難求劃一,但要求刀功熟練、字體粗深有力,不能有錯句別字。至於是雙節銅套笛,還要看一下,銅套的連接處是否平整、緊密?粘接牢固否?有否脫膠現象?再拔一下,看一看雙節銅套的松緊是否適中。
(三)吹
拿起笛子按自己的習慣先隨意地吹幾下,俗稱"溜溜笛子"。聽一下音色,一支高檔的竹笛(以曲笛為例)應該是低音醇厚圓潤,高音清脆明亮。別小看這"溜溜笛子",俗話說:"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就這么吹幾下,在內行的面前,吹奏者的水平和此笛的優劣,也就十有八、九顯露出來了。
在不便用校音器的情況下,吹段常用的或自己所熟悉的樂曲,聽一下旋律進行時的感覺。試舉C調曲笛為例:先用筒音作"5"吹段"姑蘇行",再將筒音作"2"吹段"鷓鴣飛",筒音作"6"吹段"三五七",全按作"1"吹段"江南好"……這些都是笛子演奏中常用的精曲,廣為流傳,深受人們的喜愛,凡是吹笛能手都很熟悉並且也能演奏的。用幾首笛子精曲這么一吹、一溜,從不同的調性中找一下感覺,聽一聽,旋律的進行通順、流暢、悅耳動聽否?如果以上這幾個步驟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話,那麼,可以說你已經挑選到一支真正高檔的精品笛了。 有二個建議供參考:
1.對於笛身粗細、內徑大小、管壁厚薄等規格要求上,在製作中是有一定的數據的。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演奏水平和實際需要來進行增減。試舉D調曲笛為例:如果是用作歌舞伴奏、伴唱、重奏、樂隊小合奏等等,那就用竹壁偏薄或笛身稍細的,要不,就用常規數據製作的笛子也足夠了。倘若多半是吹中、低音區的傳統樂曲,例:浙江的婺劇、上海的江南絲竹、崑曲等等。或者你需要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增強功力所用,那就選擇內徑稍大、管壁較厚、笛身偏粗、掂起來份量沉重的竹笛,這類竹笛音量大、個性強、音色厚實、飽滿,但吹起來費勁,需要吹奏者有效強的控制能力和較高的演奏水平才能運用自如,尤其是吹奏高音時,在口勁和氣息的控制上如沒有一定功力的話,往往音準容易偏低。對於高水平的演奏家來說,若是久未操練竹笛或體力疲乏時,吹奏此類竹笛同樣也會有高音稍稍偏低之感覺的。因此,有不少專業的竹笛演奏家們,在使用此類竹笛演奏前,習慣將竹笛的音高定得比樂隊所用的標准音略高些,這樣,在演奏時就能游刃有餘、輕松自如了。
我們知道:在古兵器中,一把良好的硬弓,彈性強、射得遠、射得准,但它需要有臂力大、眼力好的優秀射手才能將弓拉得滿、將靶瞄得准、將箭射得遠,以至物盡其用。同樣的道理,一支真正高質量的精品笛,也是需要有高水平的笛手或經驗豐富的演奏家來挑選、鑒別以及演奏,方能產生最佳的聽覺效果。
2.根據測算,溫度每加減10度,在笛子上就是加減30個音分。以上海為例,炎熱的酷暑最高氣溫可達攝氏35度以上,而寒冷的嚴冬最低的氣溫會降至零下5度,這冬、夏二季的溫差是40度之多。按照平均律計算,全音是200個音分。那麼,30 x 4 = 120個音分,已經超過半個音了。設想一下,你有一支笛子,夏季在與樂隊的合作中是稱心如意的,那麼,到了冬季再與樂隊合作時,就只會使你愁眉苦臉了。因此,我認為在與樂隊的合作中,為了保證音準和演奏水平的正常發揮,同調之中一年四季不能只使用一支或一套笛子。尤其是獨奏所常用之笛,至少應有三支--冬、夏、春秋各一支為好。
一支剛買來的竹笛,不論製作如何精良,音準校對如何精確,對於演奏者來說,還得要有一個不斷適應、不斷"微調"的過程。也就是說,你還必須經常地去吹它,有條件的話最好能在樂隊的合作中經常使用它。這樣,你就能逐漸對自己竹笛的性能了如指掌,並在使用中得心應手了。
當你有了一支或一套稱心滿意的竹笛時,請記住要好好地愛護、保養它。平時笛子吹過後,要隨時放進笛箱或笛袋,一則是衛生,不染灰;二則在寒冷的冬季或乾燥的北方也可防止笛子開裂。
Ⅷ 誰能告訴我笛子的1234567指法怎麼吹謝謝
有兩種主要的吹法,如下:
一、全按作低音5
資料拓展
一、全按做5含義
這是竹笛的本調指法,民間也稱「小工調」,「正調」。常用音域為低音5到高音的6,部分演奏者也可以吹出更上的高音7和倍高音1。這種指法非常常用,可以表現任何風格。
該指法所奏的音階上只有第四級(4)使用岔口指法,而在傳統的五聲音階上沒有這個變化音,因此全按作「5」用來演奏傳統的樂曲非常方便。由於也適合使用如顫音,打音,贈音等手指技巧,所以江南絲竹音樂,崑曲音樂經常都是全按作5的指法,如《行街》,《姑蘇行》等。
全按作5在表現小三度滑音方面,只有一組「la」和「do」之間的滑音。因此,用來表現使用小三度滑音比較多的民族風味濃郁的樂曲就顯得有些局限。此外,4音容易偏高,7音容易偏低。這是在竹笛製作時出現的問題,在演奏中應當注意調節。可用半孔或開第四和第六孔的方法調節高音4的音高。
二、全按做2含義
此種指法是將竹笛的最低音看做低音2。民間也稱之為「正宮調」,「五字調」。常用音域為低音2到高音3,部分演奏者可吹到高音5。全按作2也是笛子非常常用的指法。在該調音階上,第一級音(1)和第四級音(4)使用岔口或半孔指法。即便如此,這種指法仍然可以使用多種的手指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全按作2相比於全按作5,多了一組小三度滑音,即「mi」和「sol」之間的滑音,富於線條感和歌唱性。因而,全按作2擅長於表現民族風格強烈的樂曲,許多特殊的技巧(如揉音)就可以通過這種指法吹出來。在很多著名樂曲的慢板抒情部分,都是用全按作「2」演奏的,如《牧民新歌》,《秦川抒懷》,《喜相逢》等。
但是,在使用全按作2的時候,音準方面要注意兩個音:一個是中音的4,一般建議第二孔開半孔超吹,而不用岔口指法,容易偏高。另一個為高音的1,不建議用傳統指法,而改用開半孔或開第四孔和第六孔的超吹指法。
Ⅸ 有關長笛學習~
長笛和竹笛雖然結構看著很相似實際上演奏起來應該差別比較大的.
我是學了五年長笛,嚴格的說沒怎麼學過竹笛,曾經想學,在電視上看見報道了一個浙江制竹笛的大師,就給他寫信並郵購了一支竹笛,但很慚愧到現在也沒怎麼學過。
據他說主要是用氣的方式差別很大,演奏竹笛的時候氣是「逼」出來的,而長笛是「呵」出來的,也就是說演奏竹笛的口型要比長笛緊一些。另外,竹笛在演奏上技法比長笛豐富一些,因為竹笛的結構本身就比長笛簡單,但聽起來婉轉靈活,可以表現得很豐富,所以手法上就必須靈巧多變。長笛在手法上一般來說沒有很花哨的技巧,主要還是集中在用氣的方法上。
我感覺長笛應該會比竹笛簡單一些,樓主有這么好的竹笛基礎學長笛應該會很快,感覺指法不會有很大的差別。
如果是初學長笛的話不用很好的笛子,確實沒必要,因為長笛的價格跨度非常大,幾百到上萬的都有,竹笛價格可能就不會有這么大的分化。我初學的時候是老師推薦買的一支星海牌的長笛,但說實話,音質確實很差,如果樓主只是想玩一玩的話沒問題,但深入學肯定要換笛子,這樣的花費就沒必要了。建議樓主還是聽聽老師的意見,雖然不排除有的老師利用身份之便為廠商拉客戶從中賺取提成,但比較而言還是他們比較懂一點,所以一定要找個比較厚道,信得過老師幫著買,也可以向老師問好品牌型號,自己去正規琴行買,品牌成品的長笛不會有太大差別,自己挑沒問題,主要看下氣密性,按鍵的連接處是否牢靠,笛身有無劃痕等等。
當時我換笛子的時候老師給我推薦的是雅馬哈的,3000多元,因為沒想買太好的,型號倒沒注意,是老師代買的,音質還可以,供樓主參考一下。愛攀的也還可以,也屬於較低端的,但初學絕對夠用。如果樓住經濟實力允許又想買高端一點的話,可以考慮,村松或者三響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哈。
Ⅹ 如何挑選竹笛
從習慣上講,竹笛的優劣可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本文介紹的是高檔笛的選擇,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步驟:
(一)掂
生長情況良好、且年份較長的笛竹,結構緊密、纖維粗、管壁厚實、竹質堅硬,製成的竹笛份量一般都比較重,因而掂在手上感覺是沉甸甸的。
(二)看
笛身修長、勻稱。從吹孔到笛尾的兩端粗細適中。從吹孔或按音孔的管壁橫切面觀察,笛竹的纖維粗密、色深、結構緊密、排列開整、清晰,管壁厚薄適度(常規要求:曲笛0.4cm左右,梆笛0.3cm左右),笛管壁內呈圓柱形。這里有一點要說明一下,西洋樂器的製作常採用金屬為材料,而金屬是可以根據人的需要隨意組合成不同的合金和各種形狀的,故製成的樂器十分標准化和規格化。舉長笛(Flute)為例,由於是標准化的機械製作,所以,其管腔內一律都能做到純圓柱形。中國竹笛取竹為材,竹為天然生長,人們無法使它在質料上形成標准化和統一化,對天然產生的多樣性和獨持性有時只能是無奈和服從。因此,與西洋長笛相比,竹笛的管腔內是難以達到純圓柱形的,稍有點不規則而看上去不甚明顯的橢圓形還是可以的。如果,管腔之園如同蛋形或扁園形,且在吹奏超高音、泛音、八度音時,誤差明顯的,此笛就不能歸屬高檔之列了。
天然竹材在製作曲笛和低音笛時長度不夠,需在吹孔的上方再加一段竹子作為接頭。請注意看一下,接頭處粘接是否牢固平整?粗細是否相等?顏色有否偏差?在刻詩、字的問題上,字體各人所愛不同,難求劃一,但要求刀功熟練、字體粗深有力,不能有錯句別字。至於是雙節銅套笛,還要看一下,銅套的連接處是否平整、緊密?粘接牢固否?有否脫膠現象?再拔一下,看一看雙節銅套的松緊是否適中。
(三)吹
拿起笛子按自己的習慣先隨意地吹幾下,俗稱;溜溜笛子;聽一下音色,一支高檔的竹笛(以曲笛為例)應該是低音醇厚圓潤,高音清脆明亮。別小看這溜溜笛子,俗話說: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就這么吹幾下,在內行的面前,吹奏者的水平和此笛的優劣,也就十有八、九顯露出來了。
在不便用校音器的情況下,吹段常用的或自己所熟悉的樂曲,聽一下旋律進行時的感覺。試舉C調曲笛為例:先用筒音作5,吹段姑蘇行;再將筒音作2,吹段鷓鴣飛;筒音作6,吹段三五七,全按作1,吹段江南好;……這些都是笛子演奏中常用的精曲,廣為流傳,深受人們的喜愛,凡是吹笛能手都很熟悉並且也能演奏的。用幾首笛子精曲這么一吹、一溜,從不同的調性中找一下感覺,聽一聽,旋律的進行通順、流暢、悅耳動聽否?如果以上這幾個步驟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話,那麼,可以說你已經挑選到一支真正高檔的精品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