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蜜蜂的生存方法和技巧

蜜蜂的生存方法和技巧

發布時間:2022-04-19 01:07:28

A. 蜜蜂好養嗎,養蜜蜂的方法

1、要讓蜜蜂進行適量的飛行

每年春天是蜜蜂繁殖的關鍵時期,而這時的蜜蜂在經歷冬天的時候,會在腸道內沉積大理的垃圾,這些垃圾的存在不利於蜜蜂的生長與繁殖。大家可以選擇在氣溫超過十度的晴朗天氣中,把蜂箱放在陽光下中,促使蜜蜂出外飛行,而在飛行的過程中,它體內的垃圾就會得到排泄。

2、蜂巢的保溫十分重要

蜜蜂繁殖期所在的春天,是一個天氣與氣溫多變的時候,特別是早春時節,外界氣溫是比較低的,根本達不到蜜蜂幼蟲生長所需要的溫度,這時就需要養殖戶對自己的蜂巢進行加溫處理。最簡單的保溫方法就是在蜂箱外用稻草進么包圍,或者是覆蓋上一層塑料薄膜。另外養殖戶在早春時還應該避免頻繁的開關巢門,不然蜂箱中的熱量也會隨之流失。

3、育王分蜂利於蜜蜂的繁殖

在春季蜂群之中的蜂王大多是前一年培育出的蜂王在,經過兩個季節的產卵之後,這個蜂王的產卵高峰期基本上已經要結束了。養殖戶在這里最好早做育王與分蜂處理,這樣才能大加大蜜蜂繁殖的基礎上,增中蜂群與蜜蜂的數量。

B. 養好蜜蜂的技巧

蜜蜂是社會性昆蟲,經常不可勝數地匯集在一個蜂巢裡面。

蜜蜂屬膜翅目,蜜蜂科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一樣寬。觸角膝狀,復眼橢圓形,有毛,口器嚼吸式,下唇舌很長,後足為攜粉足。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蜇針。

蜜蜂一生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在蜜蜂社會里,它們依然過著一種母系氏族生活。在它們這個集體大家族的成員中,有一個蜂王(蜂後),它是具備生殖能力的雌蜂,負責產卵滋生後代,同時「統治」這個大家族。

養殖技巧:蜜蜂生活的最適宜氣溫15—25攝氏度。氣溫在5—35攝氏度時(白晝蔭處氣溫,下同)蜜蜂就能出巢活動,蜂王在巢內產卵,工蜂哺育幼蟲,全部時期可稱為滋生期。這個時期外界經常有蜜粉源,也是生產各種蜂產品的生產時期。氣溫長時期在10攝氏度以下時,蜂王停滯產卵,蜜蜂減少或停滯出巢活動,在蜂巢內結成蜂團,轉入斷子越冬期。

在溫帶地區,冬季蜂王停滯產卵,只有老蜂逐步死亡,沒有新蜂羽化,蜂群中蜜蜂的數量漸漸減少;夏季蜂王每天的產卵量經常超過1500粒,新蜂的羽化數大大超過老蜂的死亡數,蜜蜂的數量逐步增加,蜂群發展到頂峰。蜂群中蜜蜂和子數量的變革,每年都有類似的次序和速度,它主要取決於氣候和蜜蜂數量和品質的變革,蜂群在一年中的生活,通常可劃分為若干個時期,每一個時期都有它的特點,但是在這些時期之間沒有顯然的界限。

1、恢復期早春從蜂王開端產卵,蜂群又開端哺育蜂子起,到蜂群恢復到越冬前的群勢為止。北方蜂群越冬期長,蜂王在2月底至3月開端產卵;長江中下游地區,蜂王在1月開端產卵。通常,越冬蜂經過排泄飛翔後主動培養蜂子。大約經過1個月,當年培養的新12582.10086.cn蜂將大部分越冬蜂更替,新蜂比越冬的老蜂哺育蜂子的能力提高2—3倍,為蜂群的迅速發展發明了條件。

2、發展時期在這個時期,蜜蜂哺育蜂子能力迅速提高,蜂王產卵量增長,每天羽化的新蜂超過了老蜂的死亡數,蜂群發展壯大,蜜蜂和子脾數量都延續增長。有的蜂群涌現雄蜂子和雄蜂。蜂群發展到8—10框蜂(蜜蜂在2萬只以上),便進入富強時期。

3、富強時期北方通常涌現在夏季,長江中下游地區涌現在春末夏初。這個時期,蜂群可發展到20—30框蜂(3萬—6萬只蜂),子脾8—12框,群勢相對鞏固,蜂群經常涌現分蜂熱(造王台,培養新蜂王,作天然分蜂的准備)。富強時期,常有主要蜜蜂源植物大批開花、流蜜,是蜂群突擊採集飼料的時期,也是養蜂生產的時期。

4、秋季蜜蜂更新時期秋季,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停滯後,蜂群培養的冬季蜂更替了夏季蜂,冬季蜂主要是沒有哺育過的工蜂,它們的上顎腺、舌腺、脂肪體等都維持發育情況,能夠渡過寒冬,到來年春季依然能夠哺育幼蟲。

5、越冬時期晚秋,隨著氣溫下降,蜂王減少產卵,最後完全停產。氣溫下降到5攝氏度以下,蜜蜂周圍溫度接近6—8攝氏度時,蜜蜂結成越冬蜂團。周圍溫度延續下降時,蜂團就緊縮,同時中心的蜜蜂產生熱量,使蜂團內部溫度升到14—30攝氏度,外表溫度維持在6—8攝氏度。越冬期間沒有新蜂羽化,只有老蜂死亡,蜜蜂數量逐步減少;早春蜂群中的蜜蜂數量減少到最低點。實踐證實,秋季培養的越冬蜂多,強群越冬,蜜蜂死亡率低,飼料耗費少,能保留實力,來年春季蜂群恢復發展快,能夠利用早期蜜源。強群哺育的蜜蜂體格茁壯、器官大、壽命長,採集力強,而且強群抗病力強,管理省工,是獲得高產、穩產的基礎。

6、亞熱帶地區的蜂群越夏亞熱帶地區的7—9月,氣溫常在35攝氏度以上,並且缺少蜜源,蜂王停滯產卵,蜜蜂只在早晚出巢活動。為維持適宜的巢溫,蜜蜂扇風,加強通風,采水降溫,體力耗費很大,很快蒼老死亡,群勢迅速下降。

10月氣溫下降,有桉樹等蜜粉源,蜂王恢復產卵,蜜蜂又開端育蟲,蜂群進入恢復發展時期。亞熱帶地區的冬春季有主要蜜源植物開花,流蜜,是那裡的生產季節。

C. 蜜蜂正常生存需要什麼條件什麼樣的蜜蜂才能產出蜂蜜

蜜蜂屬膜翅目、蜜蜂科。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觸角膝狀,復眼橢圓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螯針。蜜蜂屬完全變態,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

一般來說,只有工蜂能夠采蜜釀蜜,而雄蜂和蜂王只負責傳宗接代繁衍蜂群。蜜蜂采蜜主要是由口器來完成,口器也就是昆蟲嘴,而蜜蜂口器是一種獨特咀嚼式口器。它擁有兩刀斧牙齒,另外口器中還有一個長管存在,這個長管既可以吸吮花蜜。花蜜被蜜蜂吸進蜜囊同時即混入了上顎腺分泌物--轉化酶,蔗糖轉化就此開始,蜜蜂在蜂箱里經反復釀制蜜汁並不停地扇風來蒸發水分,加速轉化和濃縮直至蜂蜜完全成熟後,會將成熟蜂蜜封在蜜巢里。所以,要勤勞,會采蜜釀蜜的工蜂才能夠產出蜂蜜。

D. 如何養蜂養蜂的方法

一、如何選擇理想的養蜂場地

養蜂無論是定地飼養,轉地飼養,蜂群的繁殖和越冬等場地的選擇,都是養蜂生產成敗之關鍵。一個理想的養蜂場地,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是:蜜粉源豐富,水源良好,交通便利,地勢高燥,地形開闊,在半徑2—3公里內沒有其它蜂場,沒有農葯污染。如果定地飼養一定要選擇在陽光充足,正面有開闊的南麓山坡,北面有山擋住西北風,夏季又有南風吹達,正屬冬暖夏涼之地。同時還要考慮全年至少要有一種以上的主要蜜源和多種花期交錯的輔助蜜源,才可能保證蜂群的繁殖和獲得大量的蜂產品。但是如果蜂場高度集中,蜂群密度太大,即使蜜源條件再好,也難免產生「僧多粥少」的局面。因此,這些因素對於養蜂人來說是必須要考慮到的。此外,養蜂場的環境必須要安靜、清潔,不宜把蜂場設在靠近鐵路、牧場和蜜蜂敵害較多的地方,特別是農葯倉庫和蜂產品加工廠附近(因為加工蜂蜜時有大量蜜香飄出,引誘蜜蜂而至,易進難出,造成大量蜜蜂致死)。在山區養蜂,還應注意防洪和防火。



二、怎樣選購好的蜂群

選購蜂群時,首先要作蜂箱外部觀察,如工蜂出入勤快,帶花粉回巢的工蜂比例大,一般是好的;開箱察看時,如蜜蜂安靜,不撲人,表示蜂群性情溫順,便於管理;工蜂體色新艷,封蓋子脾整齊,連成大片,表示蜂群健康;蜂王體壯,行動穩健,產卵整齊,動作迅速,全身密布絨毛,顏色鮮艷,說明蜂王年輕,體質好。此外,還要觀察老蜂與幼蜂,糖脾與子脾的比例,體色鮮艷,幼蜂與子蜂比例大的為好蜂群。此外剛開始學養蜂者,買蜂時最好要求帶一部分空的舊巢脾。

三、養殖期怎樣檢查蜂群

隨著季節的變換和外界蜜源的交替,蜂群內部也就會發生著不同的變化。在春季分蜂熱產生之前和主要流蜜期的開始與結束,以及蜂群越冬前的准備等,都必須對蜂群進行仔細的檢查,以便更好地掌握蜂群情況,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根據不同情況,檢查可分為全面檢查、局部檢查和箱外觀察等三種方法。



1、全面檢查:對蜂箱各巢脾進行檢查,叫全面檢查。全面檢查應選擇風和日暖,氣溫在14℃以上的時候進行。檢查前須准備好應有的工具,檢查員一定只能站在蜂箱的側面,並背靠陽光。操作要細心,動作要穩、准、輕快。當蜂箱裝滿巢脾時,應先取第二脾,暫放蜂箱旁邊,或放在待用箱內,如沒滿脾的箱,只要將邊脾向箱邊推移。檢查各巢脾時,兩手緊握脾框的框耳,垂直提脾。先觀察巢脾一面,觀察時與眼睛保持約一尺遠的距離。看完一面後,再將上樑豎起,並以梁為軸向外轉半圈,然後兩手放平觀察另一面。觀察時要看蟲、卵、蜂、花粉和蜂王的情況。分蜂季節要看有無自然王台。放回巢脾時,要注意莫擠壓蜜蜂,蜂路寬窄要造當。

2、局部檢查:只需了解蜂的某些情況,或者在外界氣溫低又缺蜜源,而不宜作全面檢查時,只提少數巢脾進行檢查,叫局部檢查。檢查時如發現巢脾邊角有存蜜,說明不缺飼料;巢脾中間有新產的巢,說明有蜂王存在;巢脾上出現有新蠟,表示蜂群有修造巢脾能力。

3、箱外觀察:進行箱外觀察,可以通過巡視蜂箱,觀察蜜蜂在巢門口的活動來判斷蜂群情況。如採集蜂出入繁忙,採集量大,甚至有回巢落在踏板上並有啪啪響聲,這就表示進入大流蜜期;工蜂在巢門口來回爬行,顯得焦急不安,這可能失王的表現;如巢內發現不時爬出翅膀殘缺的幼蜂,是受蜂敵危害的象徵;箱內箱外經常發現蜘蛛和粉沫糞便,則有巢蟲危害象徵;不分氣候,蜜蜂隨時飛出巢外,而巢門前一、二米處發現有新死的蜂,搬起蜂箱又感覺很輕,則可能是巢內缺蜜。早春或越冬進行箱外觀察,對及時了解蜂群情況是很有必要

E. 養蜜蜂方法

一、蜂種的選擇

想從事養蜂,在確定了養殖場地(定地、轉場)之後,結合場地的蜜源情況就可以確定生產的蜂產品及養殖方式,進而確定蜜蜂的種類。

中蜂能夠生產蜂蜜、蜂蠟,利用零星蜜源,管理省工。適合山區、定地飼養。其抗蜂蟎病、白堊病和爬蜂症,但不抗囊狀幼蟲病。

意蜂可以生產蜂蜜、花粉、王漿、蜂膠、蜂毒、蜂蠟和蜂蛹等,能夠採集利用大宗蜜源,產量高。適合轉地放蜂。其抗囊狀幼蟲病,但不抗蜂蟎病、白堊病、爬蜂症。目前占總群數三分是二以上。

其他還與喀蜂,高加索蜂等,關於蜂種後續詳細介紹。


二、蜂群購買的時間及數量

購買蜂群的時間,南方宜在上半年的2~3月或下半年的9~10月;北方宜在上半年的4~5月。因此時正當蜂群繁殖期,外界氣溫和蜜粉源條件比較好,飼養容易成功。

初養蜂,應從飼養少量蜂群開始,一般以10群以內為宜,待取得一定經驗和初步掌握養蜂技術以後,才逐步繁殖或增加蜂群的數量。


三、挑選蜂群的方法

應在晴暖天氣的中午到蜂場觀察,首先在箱外觀察,確定蜜蜂飛行、採集正常,無爬蜂現象。初步判斷後,開箱檢查。

1、箱外觀察

蜂多而飛行有力有序,蜂聲明顯,工蜂健康,有大量花粉帶回;蜂箱前無爬蜂、酸和腥臭氣味、石灰子樣蜂屍等病態。

2、開箱檢查

(1)蜂王

顏色新鮮,體大胸寬,腹部秀長豐滿行動穩健,產卵時腹部伸縮靈敏,動作迅速,提脾安穩,產卵不停。說明蜂王年輕健壯,產卵力強。

(2)工蜂

體壯,健康無病,新蜂多,性情溫馴,開箱時安靜、不撲人、不亂爬,體色一致。

(3)子脾

封蓋子脾應整齊,無花子現象,幼蟲發育飽滿、色澤正常,無幼蟲病。(花子是指幼蟲、蛹、卵和空巢房相間混雜,白頭蛹是蜜蜂將封蓋清除露出白色蛹頭,這些都是蜂病或受到天敵危害的表現。)


(4)巢脾與蜂箱

蜂箱和巢框要求標准、嚴密、牢固,檢查巢脾是否平整、是否過舊、雄蜂房是否太多。

(5)群勢

選購蜂群的季節和目的不同,對群勢的要求也不同。在春季購買蜜蜂以備採集夏季蜜源時,群勢應在4框蜂以上,以保證在流蜜期前繁殖為強群。接近流蜜期購買蜜蜂時,應選擇10框蜂以上且包含8張以上子脾的蜂群。 早春不小於2框足蜂,夏秋季節大於5框。

(6)飼料

檢查箱內飼料是否充足。


四、定價

買蜂以群論價,脾勢群的基本單位,脾的倆面爬滿蜜蜂(不重疊、不露脾)為1脾蜂,意蜂約2400隻,中蜂約3000隻。買蜂也以重量計價(如籠蜂),一般是1千克約有10000隻意蜂,有中蜂12500隻,佔4個標准巢框。

不論是以脾計價還是重量計價蜂群內蜜蜂、子脾、蜂蜜的數量以及蜂箱的質量是決定蜂群價格的主要因素。

F. 養蜜蜂技巧

檢查蜂群要在天氣暖和,最好氣溫在15℃以上,檢查人員站在蜂箱一旁,檢查蜂群時動作要輕,如有蜂膠粘住處,可用起刮刀輕輕撬動一下,再進行操作。檢查蜂群提脾方法,是用雙手捏住左右框耳,輕輕垂直提出蜂箱,查看正面蜜蜂等情況,如要看另一面時,用雙手延著巢脾平面方向,轉動90度,這時一手在上,另一手在下,再以框梁為軸轉動180度後,雙手延著巢脾平面方向,轉回90度,這時整張巢脾轉到框樑上方。這樣操作主要是防止巢房內的蜂蜜外流和花粉外落。
在繁殖季節,一般情況下一星期左右,檢查一次即可,但在夏季3-4天檢查一次,如缺少蜜源時,應減少檢查或早、晚檢查,以免造成盜蜂。
1.全面檢查:對蜂群內的逐框進行檢查,仔細了解蜂群內全部情況,包括巢脾、蜜蜂、蜂子、蜂王和有無疾病情況等。在分蜂季節,查看有無王台。有問題,隨時處理,並做好記錄。
2.局部檢查:是為了解蜂群某種特定情況,主要為了省時、少打擾蜂群。如飼料夠不夠用,這時可抽邊脾或第三脾上兩角有封蓋蜜,說明貯蜜短期夠用;框樑上和巢脾上部分出現白色新蠟,表明外界有蜜源,可考慮加脾或加繼箱;蓋布下、邊脾上充滿蜜蜂,表明可以加脾,(但早春蜜蜂要密集一些,要根據具體處理),反之蜜蜂很少就要考慮抽脾。
3.箱外觀察:越冬蜂群的箱內和巢門口有碎蜂屍、蠟渣,說明箱內有老鼠害,要開箱處理;在越冬後期,蜜蜂不斷飛出或爬出、爬進,巢門前有較多死蜂而腹部縮小,喙伸出,蜂箱很輕,表示箱內缺飼料;巢門前有大量死蜂,翅散開,喙伸出,腹勾曲,大部是採集蜂,這是中毒的症狀;早春蜜蜂排泄時,巢門附近到處有棕黑色糞便,表明蜂群下痢的症狀;巢門前不斷發現體弱小、翅殘缺的蜜蜂,說明有蟎害;分蜂季節,很少蜂出去採集,而在巢門前形成「蜂鬍子」,有的蜜蜂在咬巢門,說明蜂群在准備自然分蜂;蜜源稀少時,巢門前有抱團廝打,進巢蜂腹小,出巢蜂腹大,這是發生盜蜂的跡象;天氣晴暖,在中午後有數十隻幼年蜂在箱前旋轉飛舞,這是幼蜂在試飛。
二.蜂群的合並
蜂群由於某些原因造成蜂群過弱或失王等,需要把兩群或多群蜜蜂合並組成一個大群。強群是高產的基礎,在采蜜季節前,也採取合並的方法組織強群采蜜。
1.合並蜂群的原則
無王群合並到有王群,小群合並到大群,兩個有王群,則在前一天捉去質量差的蜂王再合並,一般在傍晚合並較安全。
2.合並蜂群的方法
A.直接合並:主要在大流蜜期,濃烈的蜜味各蜂群相同,都忙於工作,蜜蜂放鬆了警惕,容易合並成功。早春剛搬出越冬室的蜂群也易合並。
把有王群的巢脾調整到箱內一側,將被合並的蜂脾放在另一側,兩部份蜂脾中間留一框的距離或中間插一隔離板。合並時噴一些煙或蜜水等。次日把兩部份蜂脾靠攏即可。
B.間接合並:在有王群的巢箱上,鋪一張打有許多小孔的報紙,再加上空繼箱,把被合並的蜂脾放入繼箱內,蓋好覆布、副蓋、箱蓋。等兩群蜜蜂咬穿報紙,互相來往,就可調整蜂脾即可。炎熱夏天繼箱要注意通風。
三.蜂王的誘入
蜂群的蜂王衰老、喪失、更換優良種王時或組織新蜂群等,要誘入蜂王。工蜂能識別陌生蜂王,而會受到攻擊,因此誘入蜂王要保證安全。更換蜂王時,先要把淘汰蜂王取出或無王蜂群,要把王台毀除干凈後,再誘入蜂王。誘入蜂王前兩天最好對被誘入蜂群進行獎勵飼喂,誘入蜂王後不要急於開箱檢查。
1.間接誘入:把有蜂王的蜂脾,上面要有些貯蜜,放入全框誘入器內,關上上蓋板,放進無王群內,過3-4天後,撒去誘入器即可。另外也可把蜂王和數只幼蜂放入安全誘入器內,放在子脾上有些蜜的地方,抽出底板扣在脾上,過2-3天後,沒有蜜蜂緊圍器外,並有蜜蜂飼喂蜂王,就可把蜂王放出。
2.直接誘入:在大流蜜期間的傍晚,朝蜂王噴少許蜜水,把它慢慢放在無王群的巢門前或框樑上即可。也可從無王群中提出兩框蜂抖落在巢前,把蜂王放蜜蜂中間一起爬進蜂箱。
3.圍王的解救:在誘入蜂王後或其它原因造成圍王。從箱外觀察,蜜蜂秩序混亂,應立刻開箱檢查,如看到有蜂團,就是蜂王被圍。可將蜂團放入水中,迫使蜜蜂散去,捉住蜂王查看,如沒有傷殘,可用安全誘入器重新誘入。否則將蜂王淘汰。
四.巢脾的修造
1.巢礎裝框:在巢框的兩邊條的中心線上各打4個等距的小孔,橫穿4道25-26細鐵絲,兩端要拉得很緊並用小釘固定。巢礎上邊要插入上樑的框溝里,溝縫化蠟灌住,然後放在巢礎埋線板上,用齒輪埋線把框線埋入巢礎。巢礎埋線板是一塊比巢框內圍略小的厚板(約15毫米厚),下面各兩端橫向各釘一條152×5毫米的木條做成。
2.修造和保管巢脾:一般在分蜂季節,把裝好巢礎的巢框放入新分出蜂群內造脾。只要平均溫度在15℃左右,蜜源件條好的其他季節也能造脾。造好的巢脾要保管好,否則很易被巢蟲咬毀或招引盜蜂等。巢蟲最易發生,可用二硫化碳、冰乙酸和硫磺熏蒸。
五.蜂群的飼喂
人們為了加快蜂群的發展、多生產蜂王漿和蜂巢內飼不足時要進飼喂,另外越冬前一般都要飼喂越冬飼料。
1.飼喂蜜或糖
A.補助飼喂:早春、越冬和長期陰雨蜜蜂不能出巢採集等原因,造成飼料不夠消耗,在短期內進行大量飼喂。要濃稠飼料飼喂,即4份蜜加1份開水或2份白砂糖加1份水,文火化開。
B.獎勵飼喂:在春季繁殖期、大流蜜期前和秋季培養越冬蜂等原因,需要飼喂少量進行獎勵飼喂,來剌激蜂王產卵。要稀稠飼料飼喂,即1份蜜加1份開水或1份白砂糖加2份水,攪拌化開。
C.蜜粉混合飼喂:在生產王漿和造脾時,需用10份蜜溶在10份開水中,放溫後加1份花粉混合。來飼喂蜂群,促進蜜蜂多分泌王漿和加速蜂群造脾。
2.喂花粉
在花粉源豐富時,可從蜂群中提出花粉脾,集中起來放在少數蜂群的繼箱中保存。
B.花粉糖餅:4千克花粉加7.5千克濃糖漿混合均勻,製成糖餅攤放在蜂群的框樑上,花粉糖餅上蓋一張塑料薄膜即可,每次喂100-300克,以一星期食完為度。
3.喂水
水是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早春和夏天乾燥時期,更需要給蜂群喂水。在蜂場設置飲水器,也可巢門式喂水器從巢門喂水。喂水時可加0.1%左右的食鹽更好。
六.人工養王
人 工養王有利於培育種王,可以准確地掌握蜂王出房日期,避免自然分蜂。
1.人工育王的用具
蠟碗棒(蘸蠟碗的模子)是用木紋較細木棒製成,長100毫米,蘸蠟碗一端十分園滑,距端部10毫米處直徑8-9毫米。蠟碗棒可蘸出蠟碗,蠟碗是育王的台基。育王框是安放王台的框子,可用標准巢框改製成寬度相等,為13毫米左右。框內等距離地橫著安裝3條寬10毫米的板條。移蟲針是用來將小幼蟲移植到王台碗內的工具,可用粗銅絲或鵝毛管自製,一頭呈薄的尖舌狀,另一頭呈匙狀。帶彈簧的移蟲針使用方便。此外還要准備毛巾、面盆、蜂王漿等。
2.移蟲
在育王框上的每一蠟碗內,放上少量不很稠的蜂王漿,再取一框適齡的幼蟲脾,抖去和掃凈脾上的蜂,用移蟲針伸到半園形幼蟲背部,輕輕挑起,又輕輕把幼蟲放到蠟碗的王漿上,每一碗都放上幼蟲後,先放到無王群做接受,然後移到大群哺育。
3.移蟲方式
單式移蟲,是一次取24小時內的小幼蟲而育成蜂王。為了提高蜂王的質量,要採取復式移蟲。即是第一次取24小時外的大幼蟲接受後,把大幼蟲去掉換上24小時內的小幼蟲而育成蜂王。
二次移蟲後,經12天蜂王羽化出房,在蜂王出房前2天組織好交尾群,前1天將成熟的王台分配到交尾群內,蜂王交尾成功後,即育成一隻新蜂王了

G. 養殖蜜蜂技巧蜜蜂養殖怎麼

蜂箱選擇技巧:因為蜂箱長期露天放置,風吹、雨淋、日曬,蜜蜂在蜂箱里生活撫育蜂子,貯存飼料,所以蜂箱的結構必須符合蜂的生活習性,尺寸應標准統一,結構要堅固耐用。製造蜂箱的木料應選用堅實、質輕、不易變形的木材,而且要充分乾燥。北方應多以白松、椴木、桐木製造,南方以杉木製造。



蜜蜂繁殖:春天是蜜蜂生產繁殖期,"三天取一次蜂王漿",做好"移蟲"工作,讓蜜蜂的繁殖有一個規律性


蜜蜂養殖季節管理:春季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百花盛開,養蜂同樣一年之計在於春。做好春季管理尤為重要。春季管理應該以氣候為准,氣溫穩定在15℃開始,就要將蜜蜂搬運至一個花開盛澤,讓蜜蜂有足夠的花蜜可以採取。春天,蜜蜂飛出越多說明蜂群越強、越健康。如果蜂箱很少有蜜蜂飛出,則應快速檢查,及時處理。應選擇天氣狀況良好,至少在8℃以上氣溫的中午開箱檢查。

蜂箱管理:蜜蜂蜂箱一定要有一個記錄,每一箱蜜蜂各有不同,我們應該採取"編號管理"的方式,就如同學校的學生要有一個學號,每個人得有一個身份證號一樣,這樣,對於每一個蜂箱的具體情況都可以做到記錄,對該蜂箱的情況了如指掌,一旦出現任何問題,我們都可以及時有效的去處理,對症下葯,減少在管理大量蜜蜂時的彎路。



取蜂蜜時間:不易超過兩很多朋友可能都想問"多久取一次蜂蜜最為恰當?",這次我們也咨詢了兩位養蜂人,他們的答案是"沒有固定時間"。能否取蜂蜜,與蜜蜂產蜂蜜的量息息相關,產的多一年就可以多取幾次,相反,產量少,蜜蜂自己不夠吃,那就必須少取了。蜂蜜的產量又與太多因素相關了,氣候,花期,蜂群規模,是否有瘟疫等都影響著蜂蜜的產量。一切正常的情況下,土蜂一年取蜂蜜次,因為蜂蜜必須要有一個積淀的過程,時間越久,蜂蜜的水分越少。養殖場的蜂蜜,一年也不易超過4次,蜂群規模大,同時也意味著蜂群對蜂蜜的消耗大,蜂蜜取多了,蜜蜂自己不夠吃,對蜜蜂的發展會造成負面影響。

H. 怎麼養蜜蜂

蜜蜂是群體生活的昆蟲,個體是無法生存的,如何養蜜蜂,我建議首先要了解蜜蜂的品種和生活習性。

1.蜜蜂的類別多,但是在中國普遍以中華蜜蜂(簡稱中蜂)、義大利蜜蜂(簡稱意蜂)為主。

2.蜂群有三種組成,即一隻母蜂,大批工蜂和少數在繁殖期培育的雄蜂。

3.母蜂是唯-生殖器官發育完全的雌性蜂。母蜂體比工蜂略長和重。中母蜂體長1.7——2.3厘米,重245毫克左右。意母蜂長2.0——2.6厘米,體重300毫克左右。母蜂職能是產卵,生殖器發達。高質母蜂在產卵盛期,一天產1500——2000粒。母蜂的品質和產卵能力,決定蜂群強壯群體和產量的高低。沒有工蜂,母蜂產子是無法實現的。母蜂不能育養蜂卵,一生也要工蜂扶養。

4.工蜂生殖器官是有缺陷的,同常情況下是不產卵的。工蜂體小。中工蜂,初體重約80毫克,長1.0——1.3厘米。意工蜂初體長1.2——1.4厘米,體重約110毫克。工蜂負責各項工作,如:采蜜、花粉。制蜂糧,育蜂兒,喂母蜂,修巢,守巢,調節巢穴溫濕度等。工蜂數量最多,少的幾千隻,上萬只。蜂群的採集能力取決於工蜂數量的多少和品質的好壞。培養強大的蜂群,是蜂產品的高產。

5.雄蜂是蜂群的雄性個體,雄蜂的職能是與新母蜂交配,其個體與母、工蜂不同,翅大,體壯,以達到與母蜂交配。雄蜂的好壞,對新分群育養後代優劣有直接影響。雄蜂與母蜂交配以外,不做其它的事,食量是工蜂的好幾倍,還要工蜂來喂。

蜂群共同生活,通過觸角、動作,蜂王分泌物,能夠在全蜂群中極速傳達,以達到蜂群和諧。

I. 如何養蜜蜂,養蜜蜂有哪些技巧

場地周圍2.5公里的半徑范圍內應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輔助蜜粉源,而且主輔蜜粉源應搭配適宜;場地宜選擇在南向的近山坡地,陽光充足,背有高山為屏,上有自然遮蔭,夏季通南風,冬季阻北風,且土質肥沃,蜜源植物生長旺盛,花期長,水量充足,交通較便利。

J. 蜜蜂養殖入門教程

蜜蜂的初步認識

1、蜂的認識。在養蜂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些有關蜜蜂的知識。目前我國飼養著7百萬群蜜蜂,其中90%是從國外進口的歐洲蜜蜂,包括義大利蜂和東北黑蜂等;還有10%是中華蜜蜂。義大利蜂,簡稱意蜂。廣泛飼養在華北、東北地區。意蜂蜂王產卵力強,工蜂育蟲能力強,不僅在生產上起重要作用,而且是重要的育種素材。東北黑蜂,是歐洲黑蜂的過度類型。繁殖力強,在寒冷地區越冬性能好。但在緯度低的地區不能保持強群。中華蜜蜂是簡稱中蜂,適宜在我國東北、西北、華北、華東、西南等地區生活。中蜂飛動敏捷,嗅覺靈敏,勤奮,抗病、耐寒、耐熱力強。但產蜜量和分泌王漿的能力略低於歐洲蜜蜂。通過介紹,您就可以根據各地區的具體條件,選擇合適的品種,採取相應的飼養措施。

2、蜜蜂是群居昆蟲。一群蜜蜂通常由一隻蜂王,佔1%的雄蜂,和佔99%的工蜂組成。蜂王、雄峰、工蜂在群內各有專職,分工合作,相互依存。蜂王是蜂群中的雌性蜜蜂。正常情況下一群蜜蜂中只有一隻蜂王。蜂王的職責是產卵。蜂王交尾一次,受精囊中儲存的精子,就可滿足一生繁殖的需要。交尾後2~3天開始產卵。一隻蜂王一晝夜可產卵1500~2000粒。

3、蜂王產兩種卵。一種是受精卵,可發育成工蜂另一種是未受精卵,可發育成雄峰。蜂王由蜂王房裡的受精卵發育而成。蜂王房也稱為王台。蜂王房內的卵因為吃蜂王漿長大,所以發育成蜂王。大家已經知道一群蜜蜂中只能有一隻蜂王。蜂王的壽命可達3~5年,為了保持較高的產卵率,一般一年左右就要更換新蜂王,那麼蜂群內要產生新蜂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①蜂群中的蜂王丟失或死亡,新蜂王發育出來大約需要16天。

②蜂群過大需要分群。

③需要更換老蜂王。

培育新蜂王的工作通常在秋季進行(通常在夏季進行),為來年高產作好准備。當蜂群中出現兩只蜂王,就會相互爭斗,直到剩下一隻蜂王為止。工蜂是蜂群中發育不完全的雌性蜜蜂。工蜂幼蟲孵化後,前三天由成年工蜂飼喂蜂王漿,從第四天起改喂蜜和花粉混合飼料。由於營養條件改變,促使生殖器官受到抑制,失去產卵能力。工蜂的職能是負擔巢內外一切工作。而隨著日齡不同而有不同的分工。剛孵化出房時,顏色蒼白,不能飛翔,還不能擔當其他工作,稱為幼蜂。1~3日齡的幼蜂開始負責巢內保溫和清理巢房的工作。4~5日齡的幼蜂負責飼喂大幼蟲。6~12日齡的工蜂王漿腺發育成熟,並負責分泌王漿,飼喂小幼蟲。13~18日齡的工蜂蠟腺發達,擔負分泌蜂蠟建造巢脾,釀蜜,清巢,搬運蜜蜂屍體,保衛蜂巢的工作。18日齡以後的工蜂,主要擔負採集花蜜,花粉,樹膠和水等項工作,直到死亡。流蜜期工蜂可活30~45天。在北方越冬期可活半年左右。

4、雄峰與工蜂不同。它沒有工作的本能,專職與處女蜂王交尾。大多數雄峰7~10日齡開始飛行,12日齡性成熟。交尾一般在晴天的下午1~5時進行。交尾後不久便死亡。盡管雄峰壽命可達3~4個月,但由於雄峰食量很大,秋末蜜源期終止後,就會被驅除出巢,凍餓而死。

5、每隻蜜蜂的發育都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蜂四個階段。

6、蜂王將受精卵產在蜂房內後,6小時以內,工蜂就會本能的在卵的周圍分泌一些王漿。3天後,卵膜便會破裂,孵出幼蟲。幼蟲孵出後每36小時蛻皮一次。經過4次蛻皮,6天後就變成了蛹。幼蟲化蛹後,不活動也不吃食,只消耗體內儲備的營養。11~12天後,咬開房蓋,爬出蜂房就成為了幼蜂。整個發育過程:蜂王需要16~17天;工蜂需要20~21天;雄蜂需要22~24天。掌握了蜜蜂的發育周期,可以便於我們根據當地的蜜源植物情況培育適齡蜂,以提高蜂產品產量。

蜜蜂養殖所需要的設備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飼養蜜蜂所需要的設備:蜂箱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蜂巢,是蜜蜂棲息、繁殖、貯存食料的場所。蜂箱由大蓋、草簾、覆布、副蓋、巢脾、隔板、隔王板等幾部分組成。脾的兩面有幾千個排列整齊、相互銜接的六角形蜂房。

1、脾。脾固定在木製的邊框上,稱為一框巢脾。根據巢脾上蜂蜜、花粉、幼蟲的數量,分別稱為蜜脾、粉脾、和子脾。根據日齡的大小子脾又分為:卵脾、蟲脾、封蓋子脾和空脾。裝有10框巢脾的蜂箱是使用最廣泛標准蜂箱。可以通過疊加繼箱的方式,及時擴大蜂巢。

2、蜂路。各巢脾之間的距離叫作蜂路。

3、隔王板用於將育蟲區和貯蜜區分割開,有利於蜜的成熟和采蜜,提高生產效率。

養蜂前的准備工作

了解了蜜蜂的大概情況,在著手養蜂之前,還應該作好以下准備工作。

1、可供蜜蜂採集花蜜、花粉的植物稱蜜源植物。蜜源是養蜂生產的基礎。在確定放蜂地點之前,一定要調查清楚蜜源植物的種類、面積、花期等情況。能採集到大量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有:油料作物中的油菜,牧草綠肥中的草木犀、苜蓿,果樹中的棗樹,林木中的槐樹,灌木中的荊條等。通常,一群蜜蜂大約需要2~4畝蜜源植物。還要了解清楚各種蜜源植物的開花期,以及歷年放蜂產蜜的情況。放蜂地點應選在距離主要蜜源植物2km內的地點。蜂場離蜜源植物越近越好。蜂場附近要有清潔的水源。如湖泊、小溪。水渠等,以保證蜜蜂采水和養蜂人員生活用水。蜂場應選在地勢平坦、乾燥,向陽,東南方開闊,沒有障礙物。

2、西北面最好有小山坡或房屋、籬笆的位置。附近有高音喇叭、路燈、誘蟲燈的地方不適於放蜂。

3、選購蜂群必須根據當地的蜜源、氣候等條件選擇蜜蜂種類。我國西北、華北、東北的平原地區,夏季乾燥,有流蜜期較長的大蜜源, 可以選擇義大利蜂。東北的山區,冬季長而寒冷,春季短,主要蜜源花期早,可以選擇耐寒能力強的東北黑蜂。如果當地位於山區,沒有集中的大蜜源,可以選擇中蜂。

4、選購蜂群的時間最好在早春,氣溫日益回升,並趨於穩定,蜜源植物開始開花時購買。這個時期購買,有利於蜂群的繁殖,當年見效。也可以在夏、秋季節購買,但應當注意,當年至少還應有一個主要蜜源。這樣,即使不能得到很多商品蜂蜜,至少能夠保證蜂群越冬需要的飼料儲備,注意,全年蜜源結束以後不宜買蜂。因為這時買蜂除了購買費用外,還要買糖喂蜂。越冬時,蜂群還可能死亡,購買蜂群還應注重蜂群品質,蜂王的年齡不要超過兩年,如果在夏、秋買蜂,最好選擇當年的新王。質量好的蜂王,腹部大,尾部略尖,四翅六足健全,行動穩重。產卵面積大,而且整齊。品質好的工蜂個頭大,顏色鮮亮。開箱提脾時,不到處亂爬,性情溫順。整個蜂群要健康無病,蜂群中蜜蜂的數量,早春不宜少於2框,夏秋應在5框以上,並有一定的子脾。例如,蜂量為5框的蜂群,應有子脾3~4框,其中,封蓋子脾至少應佔一半。此外還應注意,每張巢脾上,必須有飼料脾0.5~1 kg。巢脾不要過於陳舊。巢脾上不應有很多雄峰房。

5、蜂群運回後,如果箱內吵鬧,可把箱蓋架空,放置在副蓋上通氣,並對巢門噴水。如果場地寬敞,蜂箱可以單箱排列。要求前排與後排錯開,各排之間相距2~3米,蜂箱之間相距1~2米,便於蜜蜂認巢和人員管理。如果場地小,也可雙箱並列。兩箱一組,相距20厘米。排列蜂箱時,巢門方向一般朝南,也可朝東。注意,巢門不能朝西,以免下午的陽光直射巢門,使巢溫過高。

6、蜂蟄是蜜蜂的一種自衛本能,當管理動作粗暴,或站立在蜂箱前,阻擋蜂路時,或養蜂人員身上有異味,都會引起蜂蟄,蜂蜇對人沒有害處,萬一不慎被蟄,不要緊張地用手亂拍。要沉著地用手指甲颳去蟄刺。不要用手拔刺,以免使毒液更多地進入皮膚。被蟄的部位可以用水洗滌。隨後塗一點氨水,或肥皂水,

以上,我們對蜜蜂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作好了養蜂的准備工作,接下來,我們看看蜂群的日常管理。

蜂群的日常管理

1、蜂群檢查

通過對蜂群的檢查可以讓我們掌握蜂群的變化,以便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調整,為蜜蜂創造有利的生活條件。檢查的方法分為開箱檢查和箱外觀察。開箱檢查蜂群時,為避免蜂蜇,應穿淺色服裝,帶好面罩。人要背向陽光。啟動副箱蓋時,先用刮刀輕輕撬動,再用手指推移副蓋,使其與箱口粘著的蜂膠脫離。翻轉副蓋,平放在蜂箱前。一端搭在巢門板上,便於副蓋上的蜜蜂爬回巢內。用刮刀輕輕撥動隔板和巢框,使框耳與箱身槽溝分開。用雙手拇指和食指緊捏兩端的框耳,小心的將巢脾垂直提出。注意,巢脾不能相互擦碰,以免擦傷蜂王或激怒蜜蜂。檢查巢脾的方法有兩種。

①是把巢脾提到視線的高度,先看面對的一面,再以巢脾上的梁為軸翻轉,看另一面。注意,翻轉時巢脾與地面始終保持垂直,防止蜜汁與花粉從巢房中掉出。

②是先看面對視線的一側,然後將巢脾放低,把巢脾的上部向視線傾斜45度,看另一面。

檢查巢脾時,必須在蜂箱上方進行,尤其是雙王群,最好在提脾的一側上方觀察,以免蜂王掉落,造成損失。因為蜜蜂擁擠,不利於觀察,可在巢脾提出箱口一半時,用腕力上下快速振動幾下,利用慣性抖掉蜜蜂。如果巢脾上剩餘的蜜蜂多,可用柔軟的蜂掃輕輕拂去。

2、需要檢查的內容

①要檢查蜂王是否存在。從蜂群中央提出巢脾,如果看不到蜂王也看不到卵,蜜蜂四處亂爬,並發出振翅般的叫聲。這就是蜂群喪失蜂王的表現。如果巢房中有多粒卵,而且多產於房壁上,很凌亂,表明失王很久,工蜂已經開始產卵。檢查要經過兩到三次,確認確實沒有蜂王了,才能放入新王。否則,一旦出現兩只蜂王相遇,就會兩敗俱傷,給農戶帶來損失。

②檢查蜂王產卵情況。揭開箱蓋,蜜蜂工作有條不紊,巢脾上可以看到卵,表明蜂王在產卵。一個單王的蜂群中,卵、幼蟲、封蓋子脾的比例應為1:2:4。也就是:一個卵脾,2個蟲脾,4個封蓋子脾,以及1~2框蜜粉脾。如果子脾上產卵面積大則表明蜂王產卵旺盛,群勢正常。如果蜂王胸腹部小,顏色變深,跛行,缺翅,表明這是劣質蜂王,如果脾上沒有卵,而有自然王台,蜜蜂怠工,預示將要分蜂。如果子脾面積小,蜂群比其他蜂群發展慢,表明蜂王產卵力差,或產卵處於低潮。

③檢查蜜蜂和巢脾的關系。揭開副蓋時,如果發現副蓋上、隔板外、邊脾上擠滿了蜜蜂,就表明蜜蜂多於巢脾,需要加脾。如果巢脾上蜜蜂稀少,隔板上沒有蜜蜂,說明巢脾多於蜜蜂。如果隔板上蜜蜂多,而巢脾上蜜蜂少,則說明巢內溫度高、濕度低,蜜蜂離脾。

④檢查箱內貯蜜情況。揭開巢蓋時,能夠聞到蜜的香味,可以看到各巢脾上部有加高的白色的蜂蠟蜜房蓋。提起邊脾,感到沉重。表明箱內蜜足。如果開箱後,蜜蜂表現出不安或驚慌,提脾感到輕,並且有蜜蜂掉落,說明箱內缺蜜。無病情,但子脾上蜂子不整齊,表明曾經缺過蜜。如果子脾有拋棄蜂子的現象,表明缺蜜嚴重。

3、巢脾原位裝回

巢脾檢查完成以後,必須按原位裝回,裝回時,注意蜂路應保持在8~9毫米。插上隔板,輕輕地上下搖動副蓋,催促蜜蜂離開箱沿。最後蓋好箱蓋。開箱檢查一般10~15天一次,早春時節最好在中午進行,而夏季最好在上午10點和下午4點時進行

閱讀全文

與蜜蜂的生存方法和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板閃退的解決方法 瀏覽:453
單色釉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433
適用於對比研究的方法 瀏覽:311
荒島上快速獲得淡水的方法 瀏覽:157
增多肌肉的訓練方法 瀏覽:846
劓刑讀音是什麼行刑方法 瀏覽:620
控制器參數的工程整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669
嘌呤片計算方法 瀏覽:271
室內隔熱條的安裝方法 瀏覽:542
紫草油寶寶使用方法 瀏覽:293
沙漠空氣取水方法圖片 瀏覽:384
治療香港腳的方法 瀏覽:270
鄭強教學方法有哪些 瀏覽:196
研究方法中的測驗 瀏覽:652
黨校開展課題研究的方法 瀏覽:969
ecco護理劑使用方法 瀏覽:242
棗庄女人月經不調治療方法 瀏覽:750
除蟎最快方法圖片 瀏覽:561
如何用簡單的方法拆手機 瀏覽:95
檢測抗紅細胞抗體方法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