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在流動的水中釣魚
自然水域河道中80%以上的時間水都在流動,你要想讓長流不息的水停下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必須學會在流水中釣游動的魚。要想收獲大,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釣具
釣竿選2.4~2.7米短小手竿,中硬調,主線1.2號,腦線1.0號,4號以下漂,用有倒刺3~4號袖鉤,魚餌為紅蟲或蚯蚓。掛雙餌調漂,調兩目釣兩目。
二、釣點
無論河道寬或窄,在河中沒有水草,河底無雜物的情況下,是打滿拋直線,竿與水邊呈直角,任憑流水沖漂走,看停點找底。由於風線的牽制,最終會有一個停點,找底後此點即為釣點(一般水深控制在0.7~2米)。釣點與竿的長度有關,通常是從水邊算起,向前大約1.5~2米。必須注意的是一定要使用竿架,不然每次拋竿後魚餌在水下的移動軌跡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由此造成釣點的改變。當水中含有大量的水草及水底有雜物時,可用長柄刀盡量清理干凈(用4.5米以上魚竿改製成3米以上多用途手柄,可組裝刀頭、打窩器、抄網等)。採用斜式拋竿,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魚餌沉底後的狀態容易被魚看到。
三、打窩
在流動水中打窩不同於靜水塘,應將水的流速因素考慮進去。打窩後應及時觀察釣點的水面情況(水面可見成片細小氣泡或成片黃豆大小的大氣泡),如發現餌鉤不在窩中,應及時調整竿架位置。由於水的流動,水中的含氧量高,魚易吃食,30分鍾即可釣上魚來。
四、釣法
將餌鉤拋入水中,任其順水移動,當餌鉤順水移動至終點時可提起餌鉤,再重復上述動作。施釣時應仔細觀察浮漂的變化,當浮漂不下沉、加速下沉、抖動、上頂、下頓、上下起伏都應及時提竿,即可得魚。
㈡ 怎麼釣鯽魚才不會空軍呢
㈢ 如何避開麥鯪釣鯉魚
小魚鬧鉤是釣魚中的普遍現象,特別是夏秋季節為最甚。這種事情不僅出現在傳統釣法上就連懸墜釣也不能例外。筆者常去湖泊,水庫等自然水域釣魚,經常遭遇小雜魚鬧鉤,鉤餌入水後,尚未立起浮標就被小魚拉得亂上下點動,提竿即空,令釣者十分頭痛和困惑。俗話說「久病自成醫」。時間久了,經歷多了自然就多了些體會和認識,如何避免小雜魚鬧鉤,筆者認為,首先應根據鬧鉤具體的情況,(是在中上水,還是在水底鬧)具體的分析判斷鬧鉤的魚種,然後做出具體的對策。這種有針對性的防鬧鉤,比那些籠統對付鬧鉤的有效的多。這就是主動地避開小雜魚貪腥喜香食性和爭搶的習性,用無腥味無香的基礎餌來取代腥香味的商品餌,其次是在具體的操作和作法上。(一).用本味餌誘釣。我國長江中下游區域的自然水域中的小雜魚,主要是餐條,魚旁魚皮,羅漢魚,虎頭鯊(俗稱趴地虎)和食蚊魚。這五種魚中除了羅漢魚,虎頭鯊與虎頭鯊是底棲魚類,另外兩種魚都是有喜歡生活在水表或水體中層習性的魚類,且以浮游動物,水生昆蟲,硅藻,植物碎屑為食的雜性魚類。它們最大的共性是嗜葷、嗜腥、嗜香。因此,釣者在打窩誘魚時,應事先考慮到雜魚多的事實,有選擇在使用不腥不香不霧化,餌味清淡的本味餌聚魚,有的釣友為了達到快速聚魚的目的,常在誘餌中添加蝦粉和香味作添加劑。結果魚很快招來了,小魚也來了,窩點的魚星很多,就是無法下鉤。鉤餌一入水就被拉黑標。筆者的習慣作法,就是選用干硬的小麥碎玉米、大米做餌。即無腥,又無香味,入水又不霧化,雖然誘魚的時間略長一些,但必竟能達到無魚鬧鉤的目的。有時即使會招來少量的雜魚,只要不急於開釣,不再有餌入水,這些停在窩點水體中層的雜魚,還是會自行離去的,因為,它對釣點內的硬餌不感興趣。即使有興趣,也會因為無咽齒而無法消受。如果鬧鉤現象出現在水底,則表明是虎頭鯊與羅漢魚鬧鉤,這更沒有必要擔憂的。它表明窩點內此時還沒有聚來大魚,一量窩點內有大魚鯽魚進窩,這些小魚會不辭而別的。筆者在雜魚多的環境中用傳統釣時,使用的釣餌,大多數是米飯粒,水泡的小麥顆粒,酒泡的玉米粒。這種餌入水後,雖然也會招來小魚,但更多的小雜魚只嘗一下味道,便棄之而去。鉤餌還是能夠順利地進行窩點內,這對釣魚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二)、用粘而硬的大餌。在使用懸墜釣時,不妨在釣餌方面做些適當的變化。在小雜魚較多的水域,既不要用懸墜釣霧化效果好的餌,也不要用腥香味重的餌,否則,小雜魚會追逐霧化且越聚越多,使鉤餌無法順利的到底,這樣就很難釣到大魚。較好的對付辦法是:使用味道清淡的餌料,加入適量的5號鯽等粘性較大麥蛋白,不妨將餌調的硬一點,粘一點,釣時餌可以大一點,使小魚吞不進嘴,啃不動,以達到釣大魚的目的。一般情況下,只要釣餌不對小雜魚的食性和習性,即使有小雜魚鬧鉤,也不會太凶。具體做法是,棄用香、腥、腥香型商品餌,可直接使用本味餌。若自已調配魚餌,可用50%麥麩,30%的麵粉,15%的菜籽餅,5%的拉絲粉調配。如主釣鯽魚,還可適當的加入一些小米(針對鯽魚的食性,達到留魚的目的)。釣餌的狀態要求,粘性好,不霧化,比重大。(三)、大標重墜釣組。在自然水域中使用懸墜釣法釣魚。如果遭遇小魚在水體的中上層鬧鉤可使用大標重墜短子線的釣組來對付。其目的是確保鉤餌盡快順利沉底,減少鉤餌入水運行途中遭遇小雜魚的攔截。從施釣的實踐中看,釣組用3至4號的浮標,子線的長度8至10厘米的長度較為理想。此外,鉤也可以稍大一些,子線也可以略粗一點,釣組的狀態可以空鉤不帶餌調平水,也可以調鉛墜卧底,總之調靈敏釣遲鈍效果會更好一點。 二 防止小魚鬧鉤的方法鬧小魚是一件令釣魚人很頭痛的問題,魚漂入水以後,就被小魚拉扯的不停的跳舞,多次抬竿多次空竿,命中率低得讓人煩惱,所以怎樣防止鬧小魚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防止鬧小魚有很多種辦法,您可以在這些方法中選擇一種方法使用或選擇幾種方法綜合使用。1 引誘轉移法把小魚引誘到別處。打窩子的時候使用兩種誘餌,一種是釣魚用的普通誘餌,要求和您的魚餌味道配套,一種是專門用來引誘小雜魚的,要求這種誘餌融散性比較好,味道比較腥,腥味對小雜魚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打窩子的時候,先把引誘小雜魚的誘餌加水攪拌,然後輕輕攥成團拋進水中,要求此誘餌入水以後立即開始融散,在水中從上到下形成一個立體的霧狀地帶,這樣就可以最大范圍的把附近的小雜魚引誘過來。然後在距離此窩一到兩米處使用打窩器打另一個窩子,要求打窩器到水底以後再打開施放誘餌,以避免對小雜魚的引誘。引誘到水上層。在垂釣過程中發現鬧小雜魚,您可以在魚鉤上拉十幾個比較大的餌料團塊,團塊入水膨化以後即可抬竿,然後向下調整浮漂,縮短水線的長度,每打一次竿就縮短一些,把小雜魚逐步引誘到水體的表層,小雜魚比較多的時候,被引誘的小雜魚可以在水體表層形成一小團烏雲。然後把魚漂一下調到釣水底,把窩子里的魚釣出來。2 改變魚餌味道法小雜魚對不同的味道有不同的喜歡程度,它們最喜歡的是腥味,如果使用不帶腥味的魚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鬧小雜魚。 三 野釣防小魚鬧鉤幾招方法野釣中鬧小魚的問題時有出現,很是鬧心.對於底釣帶來很大的不便,但我認為鬧小魚也絕不是壞事,人都說小魚來了,大魚必到,還是有道理的,首先,你要有個良好的心態,這是對付小魚必須具備的,在這個前提下我們來對付鬧小魚。1,水庫釣底時鬧小魚怎麼辦,首先要說的是,誘魚有三種因素,一是「氣味誘魚」,即通過拋桿不斷的做窩;二是「聲誘魚」,一般是指有網箱的水面揚撒顆粒飼料的聲音.有時在有網箱的水庫撒幾把沙子也能把魚誘過來.三是「魚誘魚」,即靠魚的群聚性誘魚,打個比方,就像馬路上有一群人圍在一堆,圍觀者會越來越多是一樣的道理.我想說的就是最後一個道理,小魚群居在窩,這對於大魚的誘惑也是很大的,這種情況就要搓大餌繼續做窩,一是把小魚喂飽,二是讓大魚盡快趕來把小魚嚇跑.這可能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但有大魚進窩了也不要急於釣光,還要繼續做窩.等魚達到一定程度了,再釣也不遲.2,水庫釣浮時鬧小魚怎麼辦,我想和釣底的道理差不多,釣浮鬧小魚一般是鬧鰺條,我們可以換上3.6或2.7拉鰺條玩也很爽.拉鰺條的過程也是給底釣做窩的過程,有時拉鰺條還有大鰱子光顧.若水深,鰺條一停口說明有鰱子等大體型中層魚進窩了,若水淺,說明底窩有魚了.這樣以來鬧小魚的問題就解決了,其實我們就當小魚不存在,該怎麼做窩就怎麼做窩,按我們的計劃進行,不要理會它,但要注意漂相的變化.因為只有漂子才能清晰的反應給我們水下的情況.
㈣ 抬釣離合自作方法
抬釣的小配件製作 1、如何打碼頭結: A.在繞線輪上的線為干線。通常干線 為12磅時,左盤子的干線約長300米,右盤子的干線約長200米。 B.將面竿、繞線輪、手柄、插子按圖 (一)安裝好!注意檢查:當有搖手、離合器的一面在右方時,左面的角輪更高。右面的角輪更低。 C.將右盤干線拉出按圖(二)所示做好碼頭結 D
.如果你所用的干線較細,可以採用大號「太空豆」來代替碼頭結 E.最簡單的方法,可以用醫用膠布纏繞於干線上來代替「太空豆」 *註:碼頭結應該在右邊線上;每個碼頭結的距離應該相等;碼頭結宜大不宜小; 2、如何給掛子安裝好線 A.應該根據目標魚來確定掛子鉤、線、墜的選擇 B.通常掛子應該是質量較輕,結實的材料製作 C. 將魚線7米一端綁緊在掛子上後,在掛子上收線約四米。 然後穿過掛子下端的小孔或(塑料圈) D.將穿過小孔的魚線依次穿過浮標2—3粒、堵頭、3號鉛 墜、堵頭。最後綁緊魚鉤 註:此方法用的是活動墜,當釣蚯蚓時將上一個堵頭拉開。打泡沫時鉛墜距離魚鉤三厘米左右 3、如何製作測水線: A.測水線的製作與製作掛子相似。 B.採用三號以上的線。 C.將魚線7米一端綁緊在掛子上後,在掛子上收線約四米。然後穿過掛子下端的小孔或(塑料圈 D.穿4-7粒浮漂,使用9號鉛墜套在最下端 4、如何製作打窩器: A.剪下高6厘米的礦泉水瓶底 B.用燒紅的大鐵釘在上面戳出能漏下米粒的孔,數量以每抖到一次大約掉下10粒米為准!即約二十個孔 C.參照喂料盤,給打窩器安裝上「分線掛子」或者空掛子。 三.抬釣的安裝: (一)抬釣的安裝 A.通常能夠安裝抬釣的地勢是:岔河道,河灣,橋頭。這些 地方容易牽線。當然如果有船可以輔助你牽線那就更好了! B.首先來到對岸,即你要安裝對樁的地方。 C.將抬釣和對樁各部件組裝好,並將對輪安在對樁的頂端。 D.從左繞線輪(左盤)放出天線。從左角輪(左上面的那個) 穿過。 E.將天線從對輪的上方穿下。注意天線只接觸到滑輪,應避 免滑輪進入到其它縫隙里了。 F.將天線從右角輪(右下面的那個)穿過 G.將地線(右盤)放出,用連接環與地線相接。 注意:對樁一定要安裝固定好!可以加兩繩(自備)作為背索,或者將對樁綁在樹上! F.拉起離合器,並旋轉90度;就可以放線了。 注意:放線的過程中要保持線是處於綳緊狀態,不要讓線接觸到水面!如果接觸水面。會容易纏線 G.回到釣點後,旋下離合器,鎖住繞線盤 注意:1、調整干線的長度以控制線的松緊!使干線自然懸於水面上,呈圓弧形2、搖動一下抬釣檢查一下干線是否能拉平直。圓弧的最低 處上升的高度是否足夠!如果上升高度不夠就升高對樁,或降低對樁位置。通常如果水面寬30米,對輪距離水面應有2米,水面越寬,對輪高度越高! (二)施釣步驟: A.利用測水線測水: ①將測水線掛在碼頭結上。(注意:以「碼頭節」距離抬釣有幾個來確定測水的位置,通常是三個碼頭結處作為窩子) ②將測水線搖到指定位置後上下抖動,使測水線與水面垂 直。記下露出水面的浮子數目。
③記錄下每個窩子的水深 B.利用打窩器投誘餌: ①將葯酒米輕輕倒在打窩器內。注意餌料不要太多,大約 一兩米,就可以喂六個窩子。 ②將打窩器輕輕掛在碼頭結上,注意如果打窩器較重,水面較寬,可使用分線掛子來做打窩器,這樣可以同時掛在兩根線上。 ③將打窩器搖至釣點後,輕輕撥動地線使米粒掉下,一個窩子通常只需要二十粒米左右。 ④當上魚率變低,或者時間過了一小時,需要補一下窩子,補窩時每窩只補十來粒米 C.掛子(線牌,口線)的使用①將掛子里的線放出,調整兩粒浮漂的間隔為10厘米左 右
②浮漂到鉛墜的距離應該等於水深(由測水線測出)墜離鉤約三厘米。 ③調整風線的長度,兩端的風線稍長(50厘米);中間的風線最短(20厘米) ④若使用泡沫,鉤尖應該剌穿泡沫,露出大約一毫米。 ⑤如果水較深(超過2米)應該將掛子多搖出1米後再搖回1米 注意:由於野釣時岸邊雜草從生,情況復雜.掛子收回時可能會纏在草上,請將岸邊的野草鏟除;或覆蓋一塑料布於岸邊.以方便放掛子,或遛魚. D.中魚 ①將掛子搖到釣點(窩子)後注意觀察:兩粒浮子應該有 一粒在水面,一粒在水裡。此時的位置為最佳。 ②若釣餌為泡沫則需要每5-10秒前後搖動(扳動)一下抬釣,使浮漂離開水面20厘米以上,如果手上沒有變沉了的感覺。就說明沒有中魚,則把抬釣放回原位,浮漂回到原來的位置。等5至12秒後,再扳動一次。(水深、或者魚少,則間隔時間長些;水淺、魚多,則間隔時間短些) ③如果在扳動抬釣時感覺到線變沉了,則是中魚了。馬上搖動繞線輪將魚掛牢後,拖到岸邊 ④魚到岸邊後不能用手提線以把魚提上岸。而應該用抄網抄魚上岸 注意:一旦發現手一沉就必須馬上收線,否則容易跑魚。或者把抬釣舉起,以保持水線緊綳,使得有力吃在魚上! E.中大魚 ①扳動抬釣時發現有形如魚鉤鉤底的感覺,搖動搖手時發現.搖不動.此時應該小心,可能是中了大魚了.另有常見現象是中魚後魚馬上狂奔.大線入水拉不出來! ②用手握住面竿,不要接觸到大線.抬釣自身就具有遛魚功能.當魚泄力後游速變緩,則慢慢把魚牽到岸.若魚再次發飆,就又放開搖手! ③在力搏大魚過程中,需要保持口線(子線)的緊綳狀態,因長時間的撥河.可能魚鉤已經將魚嘴拉豁..線一松,必跑魚,我是有過深刻教訓的.如有必要可站到高處! ④無論魚之大小,當魚到岸邊後不可用手提線上岸.而應該用抄網抄魚.有許多魚都是從外面鉤中魚體的,一提線就會掉魚. (三)幕歸 ①釣完魚後收拾掛子時,不可將魚鉤鉤在掛子的浮漂上.若這樣做了,下次釣魚時你會發現鉤尖已經生銹報廢了.可將鉤掛在鋼絲上.收線後的掛子應該放在通風的地方 ②在挽大線時,先打開離合器,讓兩根大線都松下來;然後打開連接環,雙手把天地線分開後再讓大線沉入水中.此時才可挽大線 回繞線盤. ③將抬釣的所有部件拆卸後放回抬釣包中,檢查一對樁是否已經收了! 注意:對輪是最容易遺忘的東西.建議備用一個! 四.抬釣的釣點的選擇 1. 三大有利位置:亂石堆,草洞洞,爛泥地。 2. 水深0.5至2米為宜。熟手可深至8米。但不宜超過15米。 3. 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手竿經驗) :冬釣下塘靠南行,北邊光照有薄冰.春秋釣陽夏釣陰,春秋季節正是冷暖交替之際,岸邊水淺易被陽光哂透,水溫自然高於深水區,魚兒趨溫而來.夏日水溫度升高,魚不耐熱,自然游向陰.涼處或深水區避暑.水溫趨於正常,魚兒適應了新的水溫,才能咬釣吃食.一日三遷早晚釣邊 4. 地形起伏處,釣魚多盡興,一天的不同氣溫。魚的活動水深也不同。所以在一條線上應該有起伏為妙。 5. 漲水釣淺,降水釣溝!進入雨季河水上漲就釣水漲後淹沒的淺灘;雨季過後河水會下降。魚會跑到進出淺灘的河溝里!
㈤ 如何用打窩器打窩
取一個塑料瓶,在瓶的四壁刻出空槽。在瓶蓋頂打一小孔,穿一根魚線。
當要打窩時,將料裝入瓶中,拋至釣點就行了。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一個是魚不容易將誘餌吃光,大魚哄時又會有少量誘餌灑出來,所以能維持較長時間;
另外,回收也很方便。
㈥ 野釣大鯽魚方法
鯽魚雖然一年四季都可以垂釣,但是各個時期釣鯽魚的方法不盡相同,在這里向大家介紹一下深秋季節垂釣鯽魚的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垂釣鯽魚的釣點----我們知道鯽魚雖然是是底層魚類,但是它們也會隨著水溫和溶氧量的變化而改變它們的游層。到了深秋,冬天的漸漸的臨近,水溫和氣溫也開始逐漸的下降,鯽魚也開始隨著水溫的逐漸下降而改變它們的游層開始向水的深處轉移,此時深水處的水溫要比水的上層水溫高。所以我們在選擇釣點要把這個因素考慮到。另外在選擇釣點的時候要注意以下情況--入水口,水中的木樁邊,水草邊,亂石邊,水底的凹坑,溝等。
這些地點都是鯽魚出入,覓食的地方,我們選擇在這些地點垂釣鯽魚就會事半公倍。深秋季節垂釣鯽魚時天氣也是有著侄觀重要的。比如天氣晴朗,氣溫回升的時候,岸邊的浮游生物,餌料充足,這是鯽魚就會到岸邊較淺的地方攝食。在刮風的天氣,我們就應該在風的下風口迎風垂釣,這是因為刮風起的浪會把水中的餌料沖到下風口的岸邊,而且這里的溶氧量也比較高,這一點是大家公認的。
垂釣鯽魚的餌料----鯽魚食性是很雜的浮游生物,動物,浮游植物,苔癬,菌類,它都吃我們在垂釣鯽魚的時候一般使用的餌料分為釣餌和窩餌。窩餌是撒入水中用來吸引魚來的餌料。釣餌是我們掛在魚鉤上的在魚把釣餌吞入口中把魚釣起的餌料。我們常用的窩餌有:酒炮小米,大米,混合飼料等。常用的釣餌卻是五花八門,不過大致有動物類:蚯蚓,小蝦,紅蟲等。素食類:米飯粒,苞米粒,麥粒,豆面,苞米面,等等。還有好多釣魚愛好者自己結合自己的經驗配製的餌料在這里就不多說了。總之我們在垂釣時要多帶點不同的餌料,根據情況選用。
漁具的配備---漁具的選配上要著重遵循輕便,靈活的原則。漁竿應根據深秋的特點,選擇竿長6--7米左右的長度為宜,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用7米以上長度的漁竿,漁竿有條見的最好使用碳纖維漁竿,它的重量較輕使用靈活,降低體力的消耗。主線的線徑0,15---0,2毫米之間,長度要比漁竿的長度略短些,這樣的長度不論何種垂釣方法,都比較適合。不要腦線,主線,腦線使用同一根線,這樣可以降低斷線率,使用較細的主線提高了釣組的靈敏度。現在好多的釣魚愛好者開始使用了這種的配線組的方法。
魚鉤用伊仕尼4--6號就可以了。使用單鉤,可以防止在復雜的釣點掛鉤。浮漂的選擇上只要靈敏就可以,不過深秋季節使用散漂{蜈蚣漂}是很方便,靈敏的,我推薦大家使用散漂。鉛墜用鉛皮調節方便,精確。這些選配主要按照傳統釣法配置的。
垂釣方法---當我們來到垂釣地點後,首先在選好的釣點打好窩子,可以多打幾個。垂釣時先把鉤拋至窩子的前方,待魚鉤漸漸落到水底後,再輕輕的提起10厘米,同時向窩子慢慢地靠近,放下。可以從不同的方向重復。如果有魚咬鉤魚漂的反應上是先是輕輕的上下的抖動,然後水裡魚漂慢慢的從水裡上升到水面,這是鯽魚吃鉤的典型的動做。有的時候鯽魚也有往下拉魚漂的現象。不管鯽魚是哪種的吃鉤方式,都應迅速的提竿。
在提拉和放下的過程當中我們要特別注意以下情況:{1}當提起的時候感覺到有往下拽拉的感覺的時候。{2}在放下時,魚漂異常的不會下沉。如果出現上述的兩種情況,都是表明鯽魚在提拉和放下的過程中吃鉤的表現,此時應毫不憂郁馬上提竿,提竿時,要用手腕的力量,如果提竿力量過大,就會容易把鯽魚的嘴唇撕裂,跑魚。在一個窩子垂釣一段時間後,如果上魚明顯的減慢減少或無魚咬鉤時,就要在這個窩子里補些誘餌,然後再換到另外的窩子里垂釣。如果釣點選擇的好,誘餌打的好的話,你就可以在這幾個窩子里輪換垂釣。當釣到魚的時候,盡量的不要使釣到的魚在水中掙扎,不然會把其他的魚驚散。由於這種的釣鯽魚的方法需要不停的來回走動,所以在走動的過程中盡量不要發出聲響。
㈦ 打窩酒米如何製作方法
配方很簡單,碎米200克,小米100克,玉米碴100克,麩皮200克,蜂蜜50克,曲酒一瓶。
製作步驟也不復雜,將蜂蜜用曲酒化開,將麩皮用鐵鍋翻炒,一直到炒出焦香,盛出來放涼,然後把碎米、小米、玉米碴倒入鍋中,用小火翻炒,炒出香味即可盛出。
蜂蜜的作用,除了增甜,更能增加麩皮和酒米的黏合
蜂蜜是自然產物,味甜,很多釣友認為,蜂蜜用來釣魚,主要的作用是為了增甜,當然,蜂蜜摻在餌料,確實能調整餌料的甜味。
白酒浸泡炒熟的米,後味是極為苦澀的,用蜂蜜來調味,就能有效改善酒米的苦澀味型,當然,這樣的改善,對魚有沒有效果,那就不確定了。
但是,蜂蜜的粘合效果,遠勝於白糖、紅糖,能讓細碎的麩皮,更好的粘附在酒米上,酒米沉水之後,麩皮開始脫落,誘魚的效果,也會更好。
㈧ 磯竿淡水釣法攻略 磯釣竿釣魚方法
磯釣竿本來是專門用於在一些海邊有岩石或者礁石的地方垂釣的魚竿,但是因為它不僅具有海竿拋投得遠的優點,而且也具有手竿一樣的靈活輕便,所以也經常被用來在淡水水域中釣大魚。我自己就經常用磯竿來釣淡水魚,也有一套釣鯽魚的方法,現在分享給大家,也許各位釣友用慣了手竿再用磯竿去釣會有不一樣的意外驚喜,或者手中只有磯竿又想當手竿用的釣友也可以看一看這種垂釣方法。
我是北方人,所以在初冬、冬末、初春、仲春時節,氣溫在0~15度,這時段水溫低,魚的活性不是很大,基本上還是聚集在深水區,手竿達不到如此遠度,海竿又沒有如此輕便、靈敏的情況下,用磯釣竿垂釣。
磯釣竿長度一般在3.6米以上,調性比海竿軟,也有漁線輪,直觀上與海竿的區別就是海竿每節上有一個導線環,而磯釣竿竿稍節上有三個、第二節上有兩個導線環。我採取的是同手竿台釣一樣的懸墜釣法釣底,效果非常好,釣組搭配:
線組具體製作順序如下:棉線節(或0.5mm長條形太空豆)、半擋、可滑動漂座(帶銅環)、太空豆、太空豆、鉛皮座、太空豆、8字環、子線、鉤。棉線節是定深、淺的,可擼動,不易刮導線環。
漂座下面的一顆太空豆使用時的位置是在鉛皮座上方1.5個漂長距離,這樣拋竿時漂與子線纏不到一起。具體垂釣時,漂相與手竿垂釣基本一致,上魚率特高,現在時節正好使用,釣友們不防試試。
㈨ 手桿釣鰱鱅最佳綁鉤方法
拋砣法。在底鉤釣具的基礎上,另加一個用硬質泡沫塑料做成的大漂,把原來的鉛墜換上有大孔眼的砣,使其能沿主線自由滑動,中間不受阻,就是拋砣法的浮釣用具。餌鉤線一定要比拴大漂線長出5厘米以上,否則,鉤掛在大漂上,拋到水中分不開,造成拋砣失敗。如果餌鉤線留短了,非加長不可。
㈩ 打窩和扎窩有什麼區別
打窩方法
來到釣場,選好釣位,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窩。因為誘餌拋到水中,誘餌中的誘魚成分先要溶入水中,再慢慢擴散到遠處。遠離釣點的魚感受到誘魚成分的刺激,就會跟蹤過來,因此,窩子發起來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不是一打下去就馬上起作用的。
打窩宜先打寬窩,再打定點窩。打寬窩即打窩的范圍可寬一些,打窩范圍大約1-2平方米。打寬窩只在開釣前進行,目的是讓誘餌中的誘魚成分在水中迅速擴散開,向魚兒發出釣點有食可吃的訊息。打寬窩的打窩范圍一定要比定點窩稍大一點,這是為了擴大誘餌的誘魚范圍。打寬窩宜用較細的粉末誘餌,如果添加誘食劑,可增大用量。因為顆粒越細,其表面積越大,顆粒與水的接觸就越充分,誘餌中的誘魚成分就越容易溶入水中,誘餌中的誘魚成分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打寬窩可「撒窩」,即將調的較稀的誘餌直接灑在釣點周圍;也可將誘餌捏成小團均勻的灑在釣點周圍。
打完寬窩,接下來就應接著打定點窩。打定點窩的目的是將打寬窩誘過來的魚進一步引向釣點,使釣點的魚更加集中。因此,打定點窩要盡可能准確,范圍越小越好。打定點窩可將捏成團的誘餌拋向釣點,也使用打窩器打窩,用打窩器打窩的精準度會更高一些。打窩器有現成的商品,也可自製。
打窩器製作方法:將可樂瓶剪去一半,在半個可樂瓶上對稱的扎兩個小孔,將鐵絲或繩子穿在所扎的兩個小孔中做一個提梁。在可樂瓶靠近瓶蓋處要扎幾個通氣的小孔。瓶口的蓋子上扎一個小眼,小眼裡穿一根粗線。粗線線頭穿過瓶蓋後打一個大結,以防線瓶蓋中從脫落。粗線的另一端栓一個小鐵絲鉤,把小鐵絲鉤掛在提樑上,在粗線的適當位置打一個結,形成一個連接環。這樣打窩器就自製成功。
打窩器的使用
使用時,在可樂瓶中裝上誘餌,把小鐵絲鉤掛在提樑上。鉤柄上的線與釣竿相連接即可。將裝有誘餌的打窩器送至釣點,松線,小鐵鉤就會從提樑上脫落,稍稍提竿,帶動蓋子上的粗線,打窩器就會被打翻,誘餌落入釣點,完成打窩。使用這種自製打窩器,既可把誘餌打在水上,使之慢慢下沉,也可把誘餌直接在水底打窩。差別在於可樂瓶上的通氣進水速度和等待進水時間的長短。
打窩量的控制
打窩量的多少、投餌的勤與怠,是打窩的關鍵,也是打窩的難點。投少了,怠慢了,誘不來魚,留不住魚,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機遇;投多了,太勤了,餌料過剩,誘餌淹沒了釣餌,魚只吃誘餌不吃釣餌,搞成了白白浪費餌料。
打窩兩的關鍵是要能保持窩中一直都有適量可吃的誘餌。而誘餌的量是與魚光威魚竿價格的種類、數量、大小密切相關的,因此,魚餌是一個動態的量,是隨著窩子中魚情的變化而變化的。
一般來說,釣大魚、釣草魚、鯉魚誘餌的量要用的大一點,因為他們的食量大。釣大魚,釣草魚的用量可適當減少一點。
在大型水體中野釣,一般需要打大窩和打重窩,甚至打超前窩。超前窩是指打窩時間與釣魚時間相隔較遠,通常是連打一到數天的重窩後再開釣。打超前窩的目的是培養窩點,讓魚養成到你定的窩點攝食的習慣,並讓警惕性高的大魚喪失警惕。一般來說打超前窩只要堅持下來,連打數天的重窩,總是會發窩的。
補窩
窩子發了,魚誘聚到了釣點,只表明打窩成功,並不能保證能持久不斷的上魚。因此,要使窩子能留住魚,需要不斷的補窩,一般每隔1-2小時再續一次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