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花生苗要怎麼種植!
1、選種
應選當年產花生,在種子剝殼時將病粒、癟粒、破粒剔除,留下粒大、籽粒飽滿、色澤新鮮、表皮光滑、形狀一致的種子。
2、浸種
花生種子在吸水量達自身重量40%以上時,才能開始萌動。浸種時間不宜過長,在20℃溫水中,浸種12~20個小時。浸種完畢後,在清水中淘洗1~2次。
3、催芽
花生種仁在10℃時不能發芽,最適發芽溫度為25~30℃,在3~4天後發芽率可達95%。催芽時用平底淺口塑料網眼容器或塑料苗盤,種子厚度不超過4cm,每天淋水2~3次,每次淋水要淋透、,以免種子過熱發生爛種。
4、二次催芽
在第一次催芽2~3天後,將催好芽的種子進行一次挑選,去除未發芽的種子,將已發芽的種子進行二次催芽,適宜溫度為20~25℃。溫度過高,生長雖快,但芽體細弱,易老化;溫度過低,則生長慢,時間長易爛芽或子葉開張離瓣,品質差。
苗盤疊放,每5盤為一摞,最上面放一空盤,空盤上蓋濕麻袋或黑色薄膜保濕。每天淋水3~4次,務必使苗盤內種子澆透,以便帶走呼吸熱,保證花生發芽所需的水分和氧氣,同時進行「倒盤」。盤內不能積水,以免爛種。6~7天後即可採收。
花生芽生長期間始終保持黑暗,播種後將苗盤疊起,蓋上黑色薄膜遮光,在芽體上壓一層木板,給芽體一定壓力,可使芽體長得肥壯。
5、採收
發芽時胚根首先伸長突破種皮,同時胚軸也向上伸長、變粗。食用標准為:根長為0.1~1.5cm,乳白色,無須根。下胚軸象牙白色,長1.5cm左右,粗0.4~0.5cm。種皮未脫落,剝去種皮,可見乳白色略帶淺棕色花斑紋的肥厚子葉,在正常情況下一般每1kg種子可產3kg的果芽。
我國花生分布范圍雖然廣泛,但是由於其生長發育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和適宜的生育期,因此生產布局又相對集中。2008~2012年種植面積達150萬畝的省份有豫、魯、冀、粵、遼、川、皖、桂、鄂、贛、吉、湘、蘇、閩14個,
它們的種植面積佔全國的93.5%,總產佔全國的96.0%,成為我國花生的主要產地。其中,南方9個省區的花生年種植面積超過150萬畝,種植面積總計佔全國的35. 8%;總產佔全國的30.3%。
花生宜氣候溫暖,生長季節較長,雨量適中的沙質土地區;在我國,山東生長最佳
Ⅱ 花生如何種植
(1)播種期。春季5cm土層地溫穩定在12℃時,珍珠豆型花生即可播種。約在4月底至5月上旬,地膜覆蓋栽培可稍提前7~10天。
(2)播種密度與方式。壟作:壟距50cm,穴距13~17cm,即12萬~15萬穴/公頃,每穴播兩粒。地膜覆蓋畦作:一畦兩行,小行距40cm,穴距13~17cm,每穴兩粒,即12萬~15萬穴/公頃。
(3)播種方法。壟作:開溝深5cm左右,因墒情而定。先施種肥,再以每穴兩粒等距離下種,均勻覆土;鎮壓。覆膜栽培:分先播種後覆膜和先覆膜後播種兩種方法。先播種後覆膜可採用機械或人工進行。機械播種可一次性完成整地、施肥、噴施除草劑、播種、覆膜、壓土等工序。人工方法在畦面平行開兩條相距40cm的溝,深4~5cm,畦面兩側均留13~15cm。溝內先施種肥,再以每穴兩粒等距下種,務使肥種隔離,均勻覆土,使畦面中間稍鼓呈微弧形,要求地表整齊,土壤細碎。然後,噴除草劑乙萆胺,每667平方米用量40~60ml,對水50~75kg噴灑。如墒情不好,要加大對水量,均勻噴灑,使土壤保持濕潤。最後,用機械覆膜或人工覆膜,要求膜與畦面貼實無折皺,兩邊攢土將地膜壓實。最後在播種帶的膜面上覆土成10~12cm寬、6~8cm高的小壠。
Ⅲ 花生的種植方法和最佳種植時間
花生的種植方法和最佳種植時間——花生早播有利於延長營養生長期增加養分積累,但是早播的同時還要面臨很多的不利因素。那麼如何把握花生的最佳播種時間、如何種植花生小編近日就向專家進行了咨詢。
花生的種植方法:
1、播種方法 花生的播種方法按照栽培方式露地播種和薄膜覆蓋播種。按作業方式分為人工點播和機械播種。
2、播種密度
要掌握合理密植的原則。花生的種植密度決定於植株高度、結實范圍和葉面積大小。花生適宜的種植密度依據氣候特點、土壤肥力、選用品種和栽培條件而定。
根據各地花生地地力情況,採用株行距5×8寸,雙仁植,畝播種基本苗2.3萬以上,收獲苗數2萬左右,開行盡量用花生規格開行耕或用花生定穴器,每畦種六行。
花生的種植方法、花生的最佳播種時間
3、播種深度
一般花生的播種以5厘米左右為宜。要掌握「干不種深,濕不種淺」和土質粘的要淺,沙土地或沙性大的地塊要深的原則。露地栽培最深不能超過7厘米,最淺的不能淺於3厘米。
4、播後鎮壓
播後鎮壓是花生抗旱播種確保全苗的一條成功經驗。鎮壓後,不僅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而且可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促使土壤下層水分上升,防止種子落干,便於種子萌發出苗。
花生的最佳種植時間:
一般花生播種時期:花生播種時土壤10公分深的土壤地溫持續5天穩定在15度以上即可播種,切記溫度低於11度千萬不要播種,防止出現爛種死苗現像,就是花生能出土,花生苗也不健壯影響產量。一般花生的最佳種植時間在4月中下旬—5月上旬,地膜覆蓋可提前到3月中下旬播種。
播種前2-3天要對留種的帶殼花生進行晾曬,晾曬後剝殼,用5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滿適金懸浮種衣劑進行拌種,晾乾後播種。每穴播種2-3粒,播種深度以1.5寸為宜,土質粘、墒情好的土壤,可適當淺些,砂質土、墒情差的土壤,可適當深些。建議春花生種植地區要進行地膜覆蓋,可以適當早播,提高花生產量。
夏花生種植地區可以選擇套種,提前播種,提高產量。一般花生的最佳種植時間5月中下旬。在膠東地區最適宜的播種時間是4月下旬至5月1日之前,花生播種時土壤10公分深的土壤地溫必須達到11.5度到13度,切記溫度低於11度千萬不要播種,防止出現爛種死苗現像,就是花生能出土,花生苗也不健壯影響產量。
掌握了花生的種植方法和最佳種植時間,不但可以防止花生因播種問題產生的問題,同時還能有效的增加花生產量。在此小編還要提醒大家近期由於天氣變化無常,大家在播種時一定要根據氣候酌情處理。
Ⅳ 花生盆栽怎麼種植
1、剝出花生米泡水一周最終泡水時間還是要以種子狀態為准,一定要每天換水!泡水過程中把花生米內衣脫掉。
花生森林成功,極簡的盆景,只要幾顆生花生就能搞定
Ⅳ 怎樣種植花生
所需材料:花生種子、花盆、紙、土壤、噴霧器。
具體步驟:
1、花生的生長期很長,往往需要100-130天的無霜期才能成熟。如果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地區,最好是在最後一次下霜的約一個月前將花生種到室內。如果生活在溫暖的南方地區,要麼在最後一次下霜後,直接將花生種到室外,要麼就在最後一次下霜的前幾個周將植物種到室內。
Ⅵ 花生是怎麼種的
種植時間:
在南方三月份左右種植,在北方到三月底或者四月份種植花生。
選種:
優選抗病抗逆能力強、穩產高產的品種,並結合曬種、剝殼時,剔除那些秕、癟、病、傷、殘、霉的種子,選留那些飽滿充實、籽粒飽實、大小均勻、殼紋清晰、種皮鮮亮的優質花生種做種,這樣可以保證花生播種後發芽快、發芽率高、出苗整齊、芽苗健壯。
土地選擇:
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土質疏鬆通透、中性偏酸(花生在鹽鹼地上種植不容易發芽)、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好的沙壤地塊,其中以土壤干時不散不板、濕時不粘連土地狀況最好。
播種前准備:
一定要提前10-15天進行深翻耕、精整地,翻耕深度以30公分左右為佳,提前翻耕能夠讓陽光中的紫外線滅殺一部分土壤中的病害菌,減少後期花生播種後根腐病、莖腐病等病害的發生。
施肥:
整地時要多次細耙,保證地面平整無任何的雜物坷垃等,以土壤上松下實、疏鬆通透為佳,對於起壟播種的花生地要提前起壟,起壟標准以「平、直、均」為原則。
(6)花生如何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播種後的初期管理:
1、鎮壓促長
花生播種後最好能夠進行鎮壓,這樣能夠讓花生種更好的與土壤接觸,使種子紮根快、紮根實,也能降低田間土壤中水分的蒸發流失量,預防種子缺水落干,有利於出苗快、出苗齊。
2、清棵回窩
當田間大部分花生幼苗出土後(齊苗後),應當及時進行拔窩清棵,使花生的子葉露出地面,以促進主要結果枝第一側枝和第二側枝更好的發育,在清棵後15天左右時,還應當及時進行回土填窩。
3、查苗補缺
花生播種後很快就能破土出苗,在播種後10天左右時,應當加強田間巡查看苗,對於斷壟缺苗的地方,應當及時移苗補栽或者進行催芽補種。
4、中耕、除草、培土
花生苗期中耕、除草、培土是非常重要的田間管理措施,可以在苗期、團棵期、花期分別進行一次。苗期中耕除草時應當適度淺耕(3公分左右),以防土壤埋莖而影響側枝生長。
團棵期中耕從除草時應當適度深耕(5公分左右),以促進根系根瘤的形成;花期中耕除草時應當適度淺耕(3公分左右),以促進花生正常落針結莢。
在進行花生培土時,可以在花生開花後15-20天到封壟前的陰天或雨後進行,培土既不可過深,也不可過淺,以培土3公分左右厚為佳。
Ⅶ 花生的種植方法
推薦使用em菌;em菌主要是乳酸菌、放線菌、醋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雙歧桿菌等多種有益菌復合而成的。廣泛應用於種植,養殖和水產領域!種植em菌能夠固氮、解磷、解鉀,分泌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黴素、吲哚酸等植物激素,促進作物生長,調控作物代謝,並且在植物根系大量繁殖,產生粘多糖,促進土壤團粒形成,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促進農作物生長和根系發達與吸收,提高作物長勢,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同時提高作物品質。
em菌在花生上的應用(參考農盛樂種植em菌在草本漿果上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1.土壤改良:種植前半個月,每畝用農盛樂em菌發酵堆肥(配製方法參見一般使用方法)200~300公斤埋入地下20公分左右,可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狀和調整土壤微生態,預防黃萎病、蛇眼病、褐角病等。
2.浸種:用100倍的
農盛樂em菌稀釋液浸泡種子,然後將種子植入營養缽中。
3.移栽:移栽時把
農盛樂em菌發酵有機肥施入移栽坑內或苗圃之中,每坑為1~3公斤。
4.噴淋:定植1周後葉面噴施和澆淋500倍
農盛樂em菌稀釋液,結合噴施
農盛樂em菌防蟲液,每隔一周噴灑一次,可預防褐色輪斑病、細菌性角斑病等。
5.保花保果:在謝花2/3時向花果噴灑200~500倍的農盛樂em菌青草液肥或200~500倍
農盛樂em菌稀釋液,再結合500倍稀釋液或
農盛樂em菌發酵的糞水澆根,可以預防灰霉病、果腐病等病害發生。
種植em菌在花生上的使用效果:
1、增加土壤有益生物,增強土壤滲水、保水、透氣能力,改良土壤性質,促進團粒化,提高土壤肥力。
2、有效促使植物對土壤的有效營養成份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
3、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存與繁殖,減輕並逐步消除土傳病蟲害。
4、預防病蟲害發生,提高植株抗病蟲能力,分解昆蟲蟲卵。
5、增強植物的代謝功能,提高光合作用,促進種子發芽、根系發達、早開花、多結果,成熟期提前3-5天以上,增加單果重,增加產量20%以上。
6、改善品質,無化學污染的純天然綠色產品,全面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如果還有問題可以繼續追問或者啊找農盛樂技術員也是可以的;
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望採納;
祝您生活愉快!
Ⅷ 花生米怎麼種植方法
花生高產栽培技術
1.平整土地
花生是地上開花,形成果針後鑽到地里結果的經濟作物。適宜種植在疏鬆的沙質土、油沙土上。種花生的地塊要深翻,結合翻地每公頃施優質農家肥30-40噸,翻後鎮壓1-2遍。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先灌水,然後把農肥、化肥混合施入壟溝,起壟鎮壓,以備適時播種。注意,花生喜歡生茬,不宜重茬和迎茬。較好的前茬作物是玉米、穀子和高粱。
2.栽培品種
花生要高產,良種是基礎。適合本區種植的花生品種主要包括扶花系列品種與吉扶系列品種(俗稱四粒紅)。生育期在110-120天左右。選用果大飽滿、形狀整齊、無破碎的莢果作種。在剝殼前要晾曬1-3天,剝殼後進一步粒選,選擇粒色純正、形狀整齊的籽粒作種。
3.科學施肥
花生比較耐瘠薄,施肥應以基肥為主,每公頃施農家肥30噸;化肥應以磷肥為主,每公頃施入300-400 斤磷酸二銨。瘠薄地種花生,每公頃增施200-300 斤尿素。
分層施肥:播種前所施肥料應分基肥與種肥分兩層施用。
分次施肥:主要指速效性氮素肥料應採用基肥、種肥與追肥相結合的分次施肥技術。速效性氮素肥料應以基肥與種肥為主,在生長過程中如出現脫肥現象應及時有針對性地追施一定數量的尿素或其它肥料。
深施肥:基肥要施到種下8-10厘米、種肥要施到種下3-5厘米、追肥深度要達到10厘米以上。
為了實現增產增收的目的,建議應用質量合格的花生專用肥料,施用量及施用方法應按說明書的要求施用。如自己配肥,每公頃可施用尿素200-300斤、磷酸二銨300-400斤、硫酸鉀100-150斤。
4.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本區花生的適宜播種期為5月上、中旬,具體播期看天氣情況而定,其原則是:只要表層5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2℃即可播種,每垵3-4粒,覆土厚度3-5厘米,踩好上格子;二是耲種點播。若底墒不足,必須採用坐水方法種植。採用坐水種時,一定要等水完全下滲後再進行施肥、播種、覆土等環節。
花生播前要浸種催芽,用溫水(二涼對一開)浸泡3-4小時,保濕,放在20-25℃的地方進行悶種催芽,經一晝夜即可冒芽,播種時將種子播在濕土上,以免芽干。催芽的種子應隨時播種,不應過夜,以免芽子過長,損壞胚芽。花生一般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本地區的適宜播種密度為15-20萬株/公頃,每塊地的適宜播種密度應根據地力與品種的耐密性而定。
5.花生的田間管理
補苗、間苗:在5月下旬-6月初應盡早進行調查苗情的工作,對明顯缺苗的田塊要及早進行補苗,補苗可採用催芽坐水種的方法,並完成間、定苗工作。
清棵蹲苗:當花生出齊苗後,用小手扒鋤在苗周圍2厘米遠的地方繞苗挖一圈土,然後用手輕輕地把兩個子葉扒出地面。清棵蹲苗一般在頭遍鏟趟後三天進行。
及時鏟趟:小苗出土後就開鏟,鏟後三天趟頭遍。15-20天後鏟趟二遍,注意培土不要壓苗。開花盛期結束三遍鏟趟。封壟時趟四方頭壟,以利果針扎入土中。同時,要注意拔除大草。
6.追肥
在結莢飽果期,可根據生長情況有針對性地以葉面噴施的方法追施磷酸二氫鉀(適宜濃度為0.3%)等肥料及綠風95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以促進籽粒的形成。
7.病蟲害防治
常見病害是枯萎病(又叫青枯病、根腐病),主要症狀是葉片萎焉,根、莖部變黑褐色枯死;花生病害還有葉斑病、炭疽病、角斑病等。對於枯萎病、葉斑病等要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等交替防治即可有效控制,還可以用200倍70%多硫化鋇可濕性粉劑噴灑。
花生蟲害有紅蜘蛛、蚜蟲和地下害蟲等。紅蜘蛛、蚜蟲首選葯物用150-200倍70%多硫化鋇可濕性粉劑;還可用樂果、吡蟲啉、菊酯類農葯(如來福靈)等及時防治,具體施用方法應嚴格按說明書應用。地下害蟲可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加水50公斤,兌干土300公斤拌均勻,播種時每畝施毒土15公斤。
8.適期收獲
當花生葉色變黃,部分莖葉枯乾,即可收獲,一般在9月中旬。收獲後要晾曬降水,促進後熟,提高籽實成熟度。留種花生須在霜前收獲、晾曬。
Ⅸ 花生的種植步驟圖解
花生正確的播種方法,農戶牢記4個點,花生出苗齊,產量高
進入4、5月份,很多地區開始種上了春花生,有些溫度較高的地區,已經播種完畢,開始出苗了,在河南地區4月底也要開始播種了。往年有很多農戶會遇到花生播種後不出苗的情況,大面積不出苗還要二次點播,不僅費時費力,而且補種後的花生還會錯過最佳播種期。
花生不出苗主要和這幾點有關系,第一點就是溫度不合適,有些農戶習慣提前播種,播種之後,溫度不穩定,在出苗之前,地上平均溫度低於12℃,導致花生出苗慢,或者根本不出苗。第二點,花生播種之後,遇到連續的陰雨天氣,土壤濕度過大,花生發芽沒有吸收足夠的氧氣,就會出現爛種的情況。土壤板結,播種深度超多7厘米,都會造成爛種影響全苗、壯苗。
第三點,在拌種時,水量過大,花生種皮破損,影響了出苗率。第四點,種子受到地下害蟲的危害,導致不出苗。在種植過程中,這4個問題都會影響花生出苗,那麼,農戶在播種時,應該如何才能一播全苗呢?
1、在適宜的環境內播種
一般花生在25~37℃的環境下,從播種到出苗需要10~15天,所以從播種之後,要求5厘米播種層的平均地溫穩定在12℃以上。看當地15天內溫度合適,沒有低溫和降雨的天氣,就可以播種了。播種深度應在5厘米左右比較合適,如果土壤溫度低,田間濕度大可以適當淺播,沙土稍微乾旱,可適當深播。
2、掌握播種密度
掌握好花生種植密度,非常利於花生產量的提升,各個花生種植區的播種密度,隨著自然條件、品種類型、種植技術的不同而變化,一般每畝播種30斤左右。種植早熟型中果型品種,一畝地(667平方米)建議播種一萬穴,每穴兩粒。對於中晚熟,大果型來說,一畝地最好播種八千到九千穴。採用起壟種植的方法,一個壟面栽兩行的模式。
3、合理施肥
花生施肥可以直接用復合肥,也可以自己配肥,施肥時要注意營養均衡。每畝需要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鉀肥15公斤。花生是喜鈣物質,鈣肥可以預防花生空殼,秕籽,提高產量,還能調節土壤的pH值。對於鉬、硼這兩種微量元素,可在拌種或者葉面噴施進行補充。硼肥補充也可以在施底肥時,加入0.5公斤硼砂。
4、花生拌種
對於地下害蟲可用拌種的方法進行預防,防蟲可用吡蟲啉或者噻蟲嗪,防病害可用噻呋醯胺,多菌靈等進行拌種。拌種時也要注意,保留種皮的完整度。
希望農戶朋友們今年種花生做好以上幾個方面,這樣有利於花生出苗,為高產打下一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