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作文開頭的方法與技巧

作文開頭的方法與技巧

發布時間:2022-01-14 05:00:01

㈠ 小學作文開頭的方法與技巧

一、外貌描寫式開頭。
即人或物的面部特徵、體態形狀、舉止習慣、衣著打扮等作為開篇形式的寫作內容。肖像刻畫要生動逼真,使人或物的形象豐滿,達到呼之欲出的效果。如:我,一個貪吃懶惰的孩子,順理成章地長成了一副豬八戒模樣,日趨膨脹的肥臉,把本來就不大的眼睛擠得越來越小了,每次都要費勁睜開眼睛,才能看清這美好可愛的世界。(選自〈〈懶的報應〉〉)
二、性格特徵式開頭。
即以人物的性格、習慣、品質等特徵作為文章的開頭,直接形象的表現人物的特點。語言要簡練、准確、精彩。如:我有一個怪媽媽,待我好時溫柔似水,什麼「寶貝兒」「乖乖」「娃娃兒」對我親不夠;可待我孬時,咬牙切齒胡吼亂罵,甚至拳打腳踢還嫌不解氣。(選自〈〈多面媽媽〉〉)
三、開門見山式開頭。
即指開頭不拐彎抹角,簡潔明了地直接進入文題,乾脆利落地交待出文章要寫什麼人、什麼事、什麼景、什麼物或什麼道理等。如:王加麗是個勤奮好學,樂於助人,熱愛集體的學生,老師和同學都喜歡她。(選自《我的好朋友.》)
四、環境描寫式開頭。
即開篇就描寫與文章內容密切相關的場面背景,達到烘託人物心情,或表現人物形象,或突出主題思想的藝術效果。如:傍晚,天忽然變得陰沉沉的,霎時間,狂風呼嘯,黃沙伴著灰塵彌滿了整個天空。每個車站點里都站了許多候車人。(選自〈〈那天,我真後悔〉〉)
五、巧設問題式開頭。
即作者開篇就巧妙地提出問題造成懸念,以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此開頭形式通常分為三種:
1、反問式開頭。2、設問式開頭。3、疑問式開頭。不管用哪種形式開頭,都要為主題思想服務的,要有神秘感、新奇感。如:奇怪!「母子上車處」怎麼站了四個身強力壯的大男人,而一位抱著孩子的母親卻被擠在欄外?難道那些男人不識字?(選自〈〈假文盲〉〉)
六、心理描寫式開頭。
即以人的思想、心情作開頭,主人公的喜怒哀樂,都可以以准確的語言表現出來,創造出一種心理氛圍,給讀者以強烈的感受,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如:第一次看到自已的文章變成鉛字被刊登在報紙上,第一次握著憑著自已的本事掙來的稿費,激動、驕傲、自信等等一切幸福的感覺一涌而來。我真了不起,同學們一定會羨慕我,我要好好地祝賀祝賀自已。(選自〈〈第一次登報〉〉)
七、形象比喻式開頭。
即寫在文章時不直接描寫人物或敘述事物,而是先用形象的比喻描述有關的內容或人物,然後再逐步深入地寫內容。大體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形式開篇。比喻力求生動、貼切。如:老師,您是永不叫累的園丁;您是輸送養料的樹根;您是燃燒自已照亮我們的蠟燭;您是天下最偉大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選自〈〈老師頌.〉〉)
八、妙用排比式開篇。
即把結構相同或相似的三個或三個以上句子或片語連用在一起,表達統一思想的修辭手法叫作「排比」。排比式開頭對表現人物特點,敘述事情經歷,表達思想感情,充分展示道理都有特殊的效果,強烈的語言氣勢,工整的詞句韻律,情與美的完美結合,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如:我即將告別生我養我的故鄉,告別親我昵我的親人,告別親切善良的鄉親,踏向南下的列車,去追求我的理想,我的信念,我的燦爛明天!(選自〈〈走出家門〉〉)
九、對比渲染式開頭。
即在開頭把對立的人、事物或者同一人、同一事物的相反兩個方面並列出來,形成鮮明的對照。對比手法開頭,可以突出中心,加深讀者對人物或事件的印象。如:我有一個經常豎著大拇指誇我「精彩極了」的媽媽,還有一個經常皺著眉頭訓我「糟糕透了」的爸爸。正是有這兩種極端的愛才讓我常常在自信中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選自〈〈兩種愛〉〉)
十、揭示中心式開頭。
即在文章開頭就將人物的思想品質,或事件的意義,或景物的特點,
或揭示的哲理等交待出來,以突出作文的中心。如:我要將自己「嫁」給書。是書教給我許多知識,是書教會我怎樣做人,是書給我了許多的喜怒哀樂„„(選自《我要「嫁」給書》)
望採納,謝謝!

㈡ 作文開頭方法技巧及例句

開頭的:
1. 開頭萬能公式一:名人名言
有問了,「我沒有記住名言,怎麼辦?尤其是英語名言?」,很好辦:編!
原理:我們看到的東西很多都是創造出來的,包括我們欣賞的文章也是,所以盡管編,但是一定要聽起來很有道理呦!而且沒准將來我們就是名人呢!對吧?
經典句型:
a proberb says, 「 you are only young once.」 (適用於已記住的名言)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we cannot be young forever. (適用於自編名言)
更多經典句型:as everyone knows, no one can deny that…
2. 開頭萬能公式二:數字統計
原理:要想更有說服力,就應該用實際的數字來說明。
原則上在議論文當中十不應該出現虛假數字的,可是在考試的時候哪管那三七二十一,但編無妨,只要我有東西寫就萬事大吉了。所以不妨試用下面的句型:
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about 78.9%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wanted to further their study after their graation.
看起來這個數字文鄒鄒的,其實都是編造出來的,下面隨便幾個題目我們都可以這樣編造:
honesty
根據最近的一項統計調查顯示,大學生向老師請假的理由當中78%都是假的。
travel by bike
根據最近的一項統計調查顯示,85%的人在近距離旅行的時候首選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
youth
根據最近的一項統計調查顯示,在某個大學,學生的課余時間的70%都是在休閑娛樂。
five-day work week better than six-day work?
根據最近的一項統計調查顯示,98%的人同意每周五天工作日。
更多句型:
a recent statistics shows that …
結尾的:
1. 結尾萬能公式一:如此結論 說完了,畢竟要歸納一番,相信各位都有這樣的經歷,領導長篇大論,到最後終於冒出個「總而言之」之類的話,我們馬上停止開小差,等待領導說結束語。也就是說,開頭很好,也必然要有一個精彩的結尾,讓讀者眼前一亮,這樣,你就可以拿高分了!比如下面的例子: obviously(此為過渡短語),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good manners arise from politeness and respect for others. 如果讀者很難「顯而見之」,但說無妨,就當讀者的眼光太淺罷了! 更多過渡短語: to sum up, in conclusion, in brief, on account of this, thus 更多句型: thu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refore, we can find that… 2. 結尾萬能公式二:如此建議 如果說「如此結論」是結尾最沒用的廢話,那麼「如此建議」應該是最有價值的廢話了,因為這里雖然也是廢話,但是卻用了一個很經典的虛擬語氣的句型。拽! obviously,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took som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這里的虛擬語氣用得很經典,因為考官本來經常考這個句型,而如果我們自己寫出來,你說考官會怎麼想呢? 更多句型: accordingly, i recommend that some measures be taken. consequently, to solve the problem, som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㈢ 作文開頭的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一、開門見山,直接入題式

開頭不繞圈子,直接點題。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過對人物概要介紹,直接人題;敘事為主的記敘文,一開頭就可以點明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有關背景。如:

1、日子淡了又淡,天空高了又高。夏日來了…… 《夏日》

寥寥數十字,將夏日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直奔主題,引人入勝。

2、窗外,雨打芭蕉;簾內,一燈如豆。掬一杯清茶,捧一本好書,獨守一次靜謐的夜。《雨夜》

開頭僅用兩句話,簡明扼要而又韻致無窮。

3、王婧,我讀初二時的班長,盡管我倆分別一年多了,但班長的軼事依然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有這樣一位好班長》

二、描述渲染,展示文采式

開頭從寫景狀物人手,渲染氣氛,以此烘託人物,展開故事。如:

1、花開的季節,到處芬芳飄香,而我卻無心觀賞,因為此時我失去了同窗好友——強。 《同窗好友》

2、夏日的夜晚,很深。偶爾傳來水中的蛙聲和樹上的蟬聲,微風吹過,送來絲絲涼意。我久久不能入睡。很偶然,我的處女作登報了。那時我高興極了,甚至忘乎一切。我竟飄飄然地傲慢起來。直到今晚,才發現自己似乎缺少了什麼。《懺悔》

三、排比、比喻入題,文采斐然(話題作文常用此法)

排比比喻結合使用,能增加文章氣勢,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節奏感和音韻美。用來狀物,能景象紛呈;用來敘事,能酣暢淋漓;用來說理,能氣勢磅礴;用來辯論,能排山倒海;用來抒情,能汪洋恣肆。

1、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選擇最柔和的;若能采來香山紅葉,我選擇最艷麗的;若能摘下滿天星辰,我選擇最明亮的。也許你會說,我的選擇不是最好,但我的選擇,我喜歡。(《我的選擇,我喜歡》)

2、幸福是什麼?幸福是果園里果農望著果實壓滿枝頭的滿臉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學子憧憬未來的動人笑臉,幸福是實驗室里科學家又有新發現的舒展眉頭……幸福是奮斗的結晶,勤勞的豐碑《什麼是幸福?》

四、對話開篇,引人入勝

這種形式的優點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㈣ 初中作文開頭的方法與技巧

1、開門見山式。所謂「開門見山」,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指的是寫文章時直截了當入題的一種寫法。這種方法在各類文章的寫作中得到廣泛的運用,佔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達角度,可以是開頭直敘本事,也可以起筆點題;可以開宗明義揭示主旨,也可以單刀直入點明論點,如此等等。由於這種寫法乾脆利落,入題快捷,不枝不蔓,所以應為考場作文開頭的首選方法。

2、背景漸入式。如1999年的全國卷高考作文題目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聯系近幾年的科技發展,克隆技術的問世,基因可以移植了,航天技術更是突飛猛進。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持續發展,經濟建設取得了突出成就。聯系這些背景,文章的內容可寫了,聯想與想像也便有了立足點了。

3、設問置疑式。先倒敘事情的結果,設置懸念,或先設問破題,引起說明或議論。如《萬紫千紅的花》開頭設問:「花為什麼會有各種美麗鮮艷的色彩呢?」這種開頭方法,其目的是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關注,激發讀者的興趣,同時增加文章的曲折,顯現文章的布局之美。這種開頭技法出現在中考作文中的頻率很高。當然,這種開頭形式要注意巧妙運用,避免單一,或追求形式上的好奇。其實,這種開頭的形式是很豐富的,如:

①先提出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②先截取一個精彩的事件片斷;

③先交代一個起線索作用的物件;

④先安排一個引發故事的場景;

⑤先介紹與故事情節緊密相關的人物。

4、名言警句式。開頭引用警句、名言、詩句或俗語、諺語等,可以達到吸引讀者,突出中心的作用。考場作文,因題而異,相機引用,又何樂而不為?名言警句式開頭運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強開端的氣勢,使人感到突兀、崢嶸、高遠。當然,引用時要盡量准確,避免出現知識性錯誤。

5、精闢設喻式。開頭設喻,以引起讀者對要說明的事物或道理的興趣。如《中國石拱橋》開頭:「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馬說》開頭:「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以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為喻引出中心論點。精闢設喻式多用於議論文的開頭,它能使文章發端新穎,增強文章的吸引力和表達效果。既然是「設喻」,就得注意所言之「他物」與本題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不能牽強附會。

此外,還有抒情議論式,刻畫人物式等開頭法,在此不一一贅述。

㈤ 作文開頭方法[至少6種(簡寫)]

開頭:我的媽媽有什麼特點呢?一個字:懶!很少在家掃地做飯幹家務,也很少送旦暢測堆爻瞪詫缺超畫我上學,每次回家,洗完澡就躺在床上,唉,我怎麼會有一個懶媽媽呢? 中間:媽媽是醫院護工,工作辛苦,但誰也少不了她.有一個癱瘓老人,媽媽就想她女兒一樣,不怕臟不怕累.寫一些感人情節就行了結尾:媽媽呀,你到家裡就懶一點吧,我希望你越懶越好,其他的事,我來幫你做吧!

㈥ 作文開頭的10種方法

作文的開頭(順德教研室)
賈寶玉在評論大觀園時說過一句頗有見識的話:凡美,都必須「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全國幾百萬考生競技的高考作文要出眾,更是離不開一個「理」和「趣」。《高考》雜志收集和整理了近幾年的高考優秀作文,發現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但無一不閃爍著「機智」和「理趣」。單看看這些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就足以讓我們感到欣慰,獲得啟發。我們把它們作一些歸類獻給你,或許你也能從中得到借鑒。

一、先聲奪人看開篇
開篇最忌諱的是一下筆就給人離題的感覺,它直白地告訴閱卷老師作者沒有審准題意,作文評分就會大打折扣。請看2004年廣東高考幾篇作文的開頭。
例1《由語言與溝通想起》:「看花開花落,雲卷雲舒。初春明媚的陽光,透露了夏日的氣息;盛夏繁茂的綠裝,昭示著秋日的豐收;金秋累累的果實,昭示著冬日的蕭瑟。四季輪回,秋去冬來,自然界萬事萬物各自演繹精彩。倘若沒有經過嚴冬的洗禮,又怎能盼來初春的希望?我們的人類社會也好比自然界,沒有了語言的聯系,沒有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又怎能將世界連成一個整體,搭起溝通的橋梁?」這個開頭比喻失當,前面的比喻部分沒有在相似點上進行很好地鋪墊。為什麼這樣說?語言與溝通是前提和結果的關系,而「綠裝」與「豐收」、「果實」與「蕭瑟」哪裡存在這種關系呢?特別是「倘若沒有經過嚴冬的洗禮,又怎能盼來初春的希望」一句反問更是無法接近話題。
例2《心靈互動》:「大樹從不譏笑小草的弱小,小草雖然弱小,卻增添了草原的蒼綠;牡丹從不譏笑野花的樸素,野花雖然樸素,卻帶給大地無限生機。大樹與小草,牡丹與野花之所以能夠和諧共處,是因為它們之間有共同的語言,有了互相的溝通,有了心靈互動。」這個開頭在往話題上靠攏的時候,同樣沒有找准相似點,顯得牽強附會。
例3《語言與溝通》:「語言是一棵小草,溝通則是一片綠陰;語言是一朵白雲,溝通則是一片雲彩;語言是一朵鮮花,溝通則是一片花海。」這個開頭將「語言」與「溝通」處理成個體與整體的關系,同樣是沒有理解兩者之間的聯系。
以上三例都是為了增加文采而通過比喻的方式切入話題的寫法,這也是許多考生的慣常寫法。如果考生對於話題題意沒有準確的把握,一開篇就上了岔道,就會嚴重影響得分。下面這個例子就比較准確、形象地說明了語言的作用。
例4《溝通從語言開始》:「語言是橋梁,溝通此岸與彼岸;語言是瀑布,溝通溪流與深潭;語言是彩虹,溝通天空與大地。只有語言得到准確的表達,溝通才能成功。如果語言失誤,那就可能造成無法預料的後果。那怎樣才能使語言得到准確的表達,促進溝通成功呢?」
所以,開篇寫得好不好,核心問題還是在審題;審好題意破題時,先求准確,再求形象。以下介紹開篇的諸多方法。
1、引用名言名句
①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元好問的確好問,也很會問。他這一問可謂一問問千古。多少年來,有多少人在這個問題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價後作出了人生最終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卻如每個人的臉一樣,各不相同。

西施說:「愛情是工具。……」 (《問世間情為何物》)
②在中世紀的一個教堂里,一位聖者開始了他的演講:「我之所以成為聖者,是因為我看破了錢財,我的就是大家的。」悠悠歲月,彈指一揮。在跨世紀時的一所監獄里,一個小偷開始了他的人生獨白:「我之所以會成為小偷,是因為我看破了錢財,大家的就是我的。」
(《聖者與小偷》)
③美學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今天,受這位富有創新精神的學者啟發,我想說:「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對於我們的腦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許多時候,我們都迷惑於問題的不解或徘徊於多解的選擇路口,怎樣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團,往往舉棋不定,左右亂傾,這時,就有換個角度考慮的必要,這樣會給你帶來更多成功的機會。(《旋轉這只萬花筒》)

2、巧用書信格式
①尊敬的孔子老爺爺:
你好!我是你的一個普通子孫,相隔數千年後斗膽寫信打擾你,不僅為了向你致上崇敬的問候,而且懷著幾個難解的問題急待你的指教。(《給孔子的一封信》)

②可惡的標准答案:
看到你,我實在是義憤填膺。所以,在憤怒火焰的驅使下,我寫了這封信來聲討你。答案本是豐富多彩的,可是你卻偏偏要戴上「標准」這頂帽子。要知道,就因為「標准」二字,發生了無數的悲劇。以下是你的三大罪狀:……(《給「標准答案」的一封信》)

3、借用章回小說筆法
①「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當初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時代已不復存在,大江東去,浪花淘盡了往昔的英雄們。而曾經的蜀國的繼承人阿斗也變得「樂不思蜀」了,天下已成為「司馬氏」的天下。(《三國英雄開會》)

②梁山泊的聚義廳里,現在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一百單八位好漢都齊聚在這里,大夥兒都在爭吵不休。他們在爭吵什麼呢?原來梁山泊最近要評選打虎英雄。這個榮譽稱號評上就了不得,誰評上了就可以坐上樑山泊的第二把交椅。所以惹得眾好漢齊聚在此,爭論不休。(《誰是打虎英雄》)

4、巧用修辭
用修辭手法開頭,易抒寫作者心靈的感悟,引發讀者賞讀的情趣。如2002年《心靈選擇》的開頭寫道:「如果你選擇的是翅膀,你將擁抱整個藍天;如果你選擇的是鰭,你將親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選擇的是四足,你將體味莽莽綠林。而我的選擇卻是一一牢籠。」用排比句開頭,句式整齊,語勢鏗鏘,前後形成對比,既點了題又設置了懸念,促人賞讀。此外,2001年高考優秀作文《誠信一一永遠的綠卡》一文開頭寫道:「誠信如春天的第一縷陽光,令人嚮往;如夏天的一塊甜西瓜,含在口中,甜在心裡;如秋風從遠方送來一片火紅的楓葉,引起無限的牽掛;如冬天裡飄飛的雪花,為麥田覆蓋上一層層厚棉被。」開頭運用比喻加排比,狀寫誠信的價值與意義,表達了對誠信的渴望。
5、抒情法。
即在文章的開頭就直接傾訴自己的真情,以點明文章的主旨。常用的抒情法有假設式抒情、對比式抒情和烘托式抒情三種。如2001年的高考佳作《撈起誠信的背囊》開頭寫道:「如果人生是一趟賓士的列車,那麼誠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輪子;如果說人生是一條航行中的大船,那麼誠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將伴你永遠前行。」作者運用比喻和對比,從對比襯托中說明了誠信的重要性。又如2002年高考優秀作文《選擇的足音》的開頭寫道:「是什麼,倏忽劃過心頭,留下瞬間華彩?是什麼,靜靜澆灌心田,培植甘甜記憶?是什麼,輕輕叩動心扉,帶來永恆美麗?是什麼,讓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一齊奏響那壯美的樂章?一一就是那一個個震撼人心的選擇,就是那一次次艱難美麗的選擇,就是那一曲曲高唱自己選擇的歌兒……」開篇以四個排比問句,引發人們的深思,表達選擇對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抒寫了作者的感情。
6、開門見山法。
因為這種開頭直截了當,能直入文題,一下子進入寫人敘事的場景,或者一下子抓住議論的本質,所以適用於多種文體。如2002年的高考優秀作文《選擇中華魂》一文開頭「翻看昔日的歷史,尋找心靈的無悔選擇」,以下便分小標題:1、英雄的選擇。2、王者的選擇。3、科學家的選擇。這樣一開頭便三言兩語直接引入下文。又如2002年高考優秀作文《智慧和思想一一我的選擇》一文開頭寫道:「在完成中學學業之後,我收到了三所大學的招生簡章,我必須做出一種神聖的選擇。」作者直截了當,言簡意賅,以總述引起下文,為下文自己如何在「財富大學」、「權力大學」、「智慧大學」三者之間進行抉擇作了總引入。
7、描寫法。
描寫法即藉助於某種修辭或某種描寫技法,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渲染氣氛,烘托氛圍,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開端做好襯托鋪墊。這種方法對記敘文、散文、議論文尤為有效。如2002年高考優秀作文《昭君的選擇》一文開頭寫道:「深深的圍牆,明眸的宮女,沉寂的粉蝶,慵懶的梳妝,猶如宮廷的車輪,在昭君的心裡緩緩輾過。」文章開頭用了四個偏正式的短語,形式工整,用詞雅緻,描寫人物性狀的修飾語,形象准確地揭示了人物的特徵,為下文昭君明智的心靈選擇作了渲染和烘托,使開頭的描寫和文中的事件有著很好的映襯。又如1997年的全國大作文,有人在題為《白雲,水滴》的文章中寫道:「藍藍的天上飄著一朵白雲,白雲里是一顆顆的小水滴,是誰讓白雲高高飄起?是那些小水滴,你挽著我,我挽著你,共同營造那一份自由和飄逸。」文章以比喻開篇,擬人相襯,設問提起,語段極富詩意,為下文比喻我們的社會是一片白雲,每個成員是白雲中的一個分子張本,啟示我們應該共同營造美好的環境。
8、承接話題法。
即文章開頭沿著話題材料和話題所提供的思路,進行合理的想像和延伸。這種承接既可以從話題背景語中的結尾處續接,又可以從原材料中截取一點續接。如2001年的高考優秀作文《誠信走訪記》開頭寫道:「好煩悶啊,『誠信』一直都很煩惱,便不時地發出感嘆,為什麼要拋棄我?難道時代不同,我也跟著沒用嗎?不行,我要去找好朋友,讓他們評評理去!」爾後,文章編述「誠信」走訪「金錢」的故事,揭示了在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金錢交易、權色交易,就連文明純潔的文化凈土也出現了「文錢交易」。開頭的巧妙設計,為下文的故事作了科學周密的導入。
9、人物亮相法。
在寫人敘事的文章中,為感召讀者,有時可運用特寫鏡頭,讓人物自我亮相,以收到未見其行先見其人,吸引讀者注意力的目的。如2001年的高考佳作《豈可拋棄我——誠信自述》的開頭寫道:「在下姓誠名信,字不欺。伴宇宙而生,賴人心而存,上可溯古,下可耀今,遠可助邦交,近可親友朋。」文章開頭毛遂自薦,交待姓氏、出生背景和獨特個性,拉近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借道白表達內心,點化文章主旨。
10、巧用寓言故事
①愚公一家世世代代居住在這兒,門口王屋、太行兩座大山擋住了去路,日子難過啊!這里好像與世隔絕,城裡有什麼新鮮事兒傳到這兒早已變成舊聞了,這種生活真的需要改變了。愚公尋思著:得想法子把太行、王屋兩座山給搬了。(《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
②喜鵲貼出了大型廣告:「為適應時代需要,本校將推行全能素質教育,無一不學、無一不教,包你的孩子成為無所不能的通才,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學費,每學期3000元;培養費,2000元;贊助費,15000元。」(《全能學校》)
11、巧用揭示主旨的題記
①沒有樹的偉岸,但你可以有草的翠綠;沒有牡丹的嬌艷,但你可以有小野菊的灑脫……生命,可以不燦爛,但必須偉大!
題記
蝶曾是個美麗善舞的女孩。她一頭披肩的長發,她窈窕的舞姿,曾給她帶來了如雷的掌聲與無數的鮮花,她曾被別人贊為中國將來的鄧肯……然而,一切結束了,命運之神永遠將她按在了輪椅里。生命暗淡了,寂靜了,「白天鵝」變為無人關心的丑小鴨。多少次,她夢見自己穿上了水晶鞋,繼續她的追求,可醒來時只聽見「凄凄慘慘戚戚」的冷漠秋風。(《星星夜話》)

②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 如果你失去了誠信,那你就幾乎一貧如洗了。
題記
何為「誠信」,誠實、守信是也。綜觀歷史,這「誠信」二字浸透了多少人的血淚啊。(《是誰在贊美皇帝的新裝》)
12、巧用解題形式
曾經有一位朋友,別出心裁地給我出了這樣一道題:在下列美景中,你最喜歡哪一個?
A.一片純白的羽毛,在熠熠生輝的金色陽光中,悠然飄落。
B.一瓣落紅,在清幽深邃的池水中迴旋漂浮。
C.一顆流星,在黛藍色的天幕中,一瞬而逝。
D.一滴晶瑩剔透的露珠,在青嫩新綠的草葉尖,悄然滑落。
看完這道題,我頓時呆住了,萬千變化的自然,日升日落、潮汐起伏,多少美景令人怦然心動,悠然神往。…… (《無窮的可能無窮的美》)
13、巧用名人作問答
①有人問:幸福是什麼?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尼采認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蟲、石頭一齊吞下肚,但卻毫不惡心,這種人是最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卻認為:「擁有無窮的財富和威力,而且能夠處事不驚,那才是真正的幸福。」(《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②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把地球撬起來!」
我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把靈魂支撐起來!」(《給靈魂一個支點》)
14、巧用詩文顯詩意
①翻開燦若銀河的唐詩宋詞,數不勝數的當算離別詩了,王勃壯懷高歌: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柳永則聲情哀怨: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江淹卻千帆過盡一言蔽之: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還有人捶胸頓足:揚鞭哪忍匆匆!當今又有汪國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還還。無論身在何處,只祈如水如船。又來了席慕蓉溫柔的警語:如果離別能夠勾起我們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細節,離別真的不好嗎?如此種種情思,真是美不勝收。涵詠不同時代不同人生的感悟,會讓你有意外的收獲。(《萬象人生堅守自我》)
②美是什麼?我知道,美是地平線上升起的第一道曙光,美是秋天裡比火更熾熱的楓葉,美是黃昏的沙灘上疾行的丹頂鶴,美是大草原上馳騁的梅花鹿……鮑姆嘉通同意我的說法,並補充道:「美是感性認識,研究美學即研究感性認識的科學。」可康德卻憤怒地瞪著我說:「片面,美是人類純形式的主觀感受,與事物本身毫無關系。我勸你還是看一看我的《判斷力批評》。」我很虛心,認真仔細地研究了他的關於情感的美學著作。我正在為我的玄虛而洋洋自得時,黑格爾卻潑給我一盆冷水:「不對,美應該是人類本質的外化。」接著,他就洋洋自得地談起了他的美學理論。正當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時候,馬克思在我旁邊耳語道:「別聽他的,他乾坤顛倒,是非不分,你千萬別掉進唯心主義的泥坑裡。美其實應該是人類本質與自由形式的統一。」美究竟是什麼?我決定離開莫衷一是的歐洲,去一趟東方文明的古國,尋找美的答案。(《美是什麼》)
③當廣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無垠的天幕上綴滿星星時,依欄憑吊的我總禁不住思緒滿懷,我遙問天際的月亮:寂寞是什麼?曾幾何時,有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也許,寂寞便是皓月當空,好風如水,萬籟俱寂時形影相弔的那種感覺吧!曾幾何時,有李後主感慨「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也許,寂寞正是深宮大院,國愁家愁人也愁的情絲糾纏吧!曾幾何時,有陳子昂感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也許,寂寞就是芳草依舊,天涯依舊,物是人非的空虛心境吧!於是,我問月亮,廣寒宮的嫦娥告訴我,寂寞是「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麼?我無法回答。(《寂寞的意韻》)
④是什麼,來得悄無聲息,走得不留痕跡,卻激起所有色彩的輕舞飛揚?
是什麼,走得不留痕跡,來得悄無聲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傾情歌唱?
是什麼,輕輕地來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獲的季節留下飄垂的金黃?
是什麼,悄悄地走了,又輕輕地來了,為沉寂的大地紡出潔白的夢想?
哲人對著藍天微笑:「是時間。」
孩童握著風箏拍手:「是風。」
流浪者說:「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夢。」(《擁有答案的幸福》)
15、巧用聽課筆記
聽課時間: 2000年9月15日
聽課目的:以小學二年級學生為示範,研究探討「誠實做人」,以《誠實的孩子》為內容,教育孩子「誠實做人」。
聽課內容:……�(《聽課記錄》)

下面重點談一談高考議論性散文如何入題。
近幾年來,高考作文題一直採用話題作文的形式。話題作文具有較大的開放性,為考生展示才華提供了很自由的寫作空間,每年的高考都涌現出了不少優秀作文,在各種文體的優秀作文中最為出彩的要屬議論性散文了。議論性散文可以包容豐富的內容,便於抒發真摯的情感,表達深刻的思想,顯示出較深厚的文化底蘊,最容易獲得閱卷老師的青睞。但是要寫好議論性散文並非易事,不少考生在寫作此類文章時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入題較慢。入題較慢當然不算離題,但卻往往使整篇文章顯得扣題不緊,中心不夠突出,這樣的作文自然不容易獲得高分。下面圍繞「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的話題,選取2003年全國卷高考優秀作文中幾篇比較典型的議論性散文的作文開頭,簡要介紹幾種快速入題的方法。
1、由新穎形象的比喻入題,直接扣題
「理智和情感是人類生活中的兩只腳印,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長都和他們的理智及情感有關。」(江蘇考生《天平和七弦琴》)
將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類生活中的兩只腳印,首句入題,就形象地點出了情感與理智的內在關系——情感與理智對認知具有重要的影響。這樣的開頭,入題迅速,閃爍著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2、由生動貼切的擬人入題,激發想像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為花給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摯友,因為蜂給予她生命的延續。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過是埋頭苦乾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過是游戲花間的浪子。」(湖北考生《學會歷史的旁觀》)
文章開頭賦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連物都會帶著情感的眼光來評價、認知事物,更何況是情感豐富的人?通過生動貼切的擬人手法,將話題的內在含義巧妙點出,不僅喚起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相關聯想,更體現了作者的睿智。
3、由精彩深刻的設問入題,啟人深思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與厭惡之情,然而,當這種好惡之情摻入對真理的認識時,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山東考生《勿以好惡論斷之》)
一起筆就緊扣情感與認知,以一種假設將讀者的思維引向對本質問題的思索,文章的立意顯得十分深刻。這樣的入題方式,將設問的修辭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簡潔,卻分量十足。
4、由優美的排比句式入題,先聲奪人
「你會因喜愛北國的皚皚白雪而對南國的椰樹海風不屑一顧嗎?你會因沉迷於江南的小橋流水、青瓦白牆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嗎?你會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經典名著《紅樓夢》嗎?你會鍾情流行音樂而厭煩『沉悶乏味』的古典音樂嗎?——古希臘哲人曾說,人是感情的動物。因此,面對大千世界,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喜好憎惡往往會影響到對人、對事的看法。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架天平,有個自己的標准,用來衡量周遭的一切。」(湖北考生《心中的天平》)
優雅的語言、和諧的音節、豐富的形象還不足以觸動你的情感嗎?還不足以讓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來對美的感知,對人對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響」嗎?
5、由抒情議論入題,入情入理
「常常是一位親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隕落,我們才悲哀於死神的無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與疾病殊死斗爭,我們才詛咒病魔的猖獗橫行;常常是我們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們才正視社會上的毒瘤……」(江蘇考生《放下感情的葉片》)
這樣的語言是不是很容易喚起你的共鳴?這樣的開頭,既飽含著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導我們觸摸到了這樣的本質——感情的葉片時常遮擋住我們理智的目光。
6、由名言警句入題,彰顯底蘊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語所說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故而,在認知事物時便不自覺地附著了濃濃的個人情感。於是有了『情人眼裡出西施』的纏綿,『感時花濺淚』的悲戚。」(山東考生《怎一個「情」字了得》)
文章開頭即緊扣住一個「情」字,在三句話中嵌入了三句有關情感的名句,顯示出了考生較為扎實的寫作功底。底蘊說白了就是積累,走上考場的時候,你該積累了不少的名言警句吧,而你所積累的東西不只是為了那道僅值4分的名句填空題吧。
7、由對比手法入題,表明立場
「有時候,感情是一劑善變的葯,融在愛人的酒杯中,苦澀里也能品出甘潤;有時候,感情是一把雙刃劍,握在敵人的手裡,縱輕輕揮下也覺得傷痕累累。」(浙江考生《真情誠可貴
理智價更高》)
感情既是能化苦澀為甘潤的「善變的葯」,又是可以帶來累累傷痕的「雙刃劍」。精緻的比喻將情感的兩重性揭示出來,構成巧妙的對比,非常形象地點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誠可貴,理智價更高。
8、由假設情景入題,埋下伏筆
「如果你正趕時間,可是走到路口卻被人告訴前面過不去。如果這個人是你認識的人,你會怎麼辦?如果這個人是陌生人,你又會怎麼辦?」(江西考生《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是啊,假如遇到這種情景,我們該怎麼辦?是從感情親疏的角度出發,對所認識的人相信多一點,對所不認識的人相信少一點,還是反過來?假如其他類似的情景,又該怎麼辦?很自然地,我們便順著作者的思路追尋下去,去看看作者預設的答案到底是什麼。
9、由品評時事入題,追蹤本質
「APEC讓全世界颳起了「唐裝熱」。看著那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人們著一身相同的唐裝時,我不禁吶喊,我愛唐裝!曾經,這樣的傳統服裝讓國人排斥,單調乏味,不及洋裝輕便舒適,人們抱怨過,人們責難過,穿著這樣的衣服甚至讓他們羞愧,我不禁要問:一件衣服,有那麼多過錯嗎?」(湖北考生《我愛唐裝》)
直接以APEC會議引起的「唐裝熱」入題,聯系對唐裝前後情感態度的不同,引出了對本質的追問——衣服自然不會有對錯,錯的是人們的情感和認知。假如能在入題時用時事材料來緊扣話題,通過品評時事來追蹤本質,你的作文的開頭是不是也能帶著幾分新鮮,閃爍著幾縷智性的光芒?
編後語:實際上,一篇作文要在高考中脫穎而出,僅僅講究寫好開頭的技巧是不夠的。從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這些精巧的開頭並非只是簡單套用某種入題的技巧才顯示出新意來,而是結合了幾種或多種技巧,並且,從優秀考場作文的開頭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的是這些考生駕馭語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語文素養,這才是他們獲高分的根本原因。所以,希望同學們在備考過程中,既要有意識地借鑒他人成功的經驗,也要厚實自己的知識積淀。

㈦ 高考作文開頭的方法與技巧

高考作文開頭的方法與技巧:
第一,足夠的詞彙量,以及對這些詞彙的正確理解和正確使用。 語文詞彙散見於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中。廣泛的閱讀和細心的積累可以提供幫助。
第二,精讀文章的能力。 讀一篇文章不僅僅要讀懂內容,還要讀懂文體、結構、技巧、主旨。不能總是讓自己成為讀者,而應該從創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作者說了什麼,他怎麼說的,他用了哪些技巧,他想表達他對於世界的什麼認識和觀點。
第三,對於古代語言和文化的基本了解。 掌握古代語言基本詞彙和特點,讀懂淺易的文言文,了解古代文化常識、古人的觀念和追求。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也是對傳統文化的思考。追根溯源,才能傳承發展。
第四,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足夠多的古詩文,對古代知名作家有基本的了解。 小學凡是要求背誦的古詩文最好能熟讀成誦,理解深刻,經久不忘。對於知名作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王安石等最好能讀一下相關傳記。一方面有利於理解其作品,另一方面有利於理解古代社會和文化。
第五,觀察、體驗、閱讀、思考、表達是一體的。 沒有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不可能有對世界的感性認知,沒有廣泛的閱讀不可能加深對世界的理解。這里的廣泛閱讀不僅僅局限於文學作品,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哲學、心理等方面的著作都可涉獵,他們不僅可以增廣見識,還能提供認識世界的不同角度,提供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 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是我們表達的基礎。沒有對這些問題的個性化思考就只會人雲亦雲。
高考作文考試考查的不僅僅是語言表達能力,而是對整個語文能力的綜合考察。沒有體驗、閱讀、思考,空洞的表達是打動不了人心的。作文雖有技巧,但一切技巧的前提是實力的提升。

㈧ 作文開頭的幾種方法

高爾基曾說:「寫文章,開頭第一句是最難的,好像音樂里的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好長時間才能找到它。」一篇好文章,註定要有個好的開頭。別開生面、新穎別致的開頭,才有震撼力、吸引力,讓人產生一種欲讀之而後快之感。所謂「鳳頭」,亦是這個道理。然而,文章開篇的方法眾多,我歸納如下幾種常用的,供參考。   

一、開門見山 落筆扣題 

所謂「開門見山」,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指的是直截了當地切入要旨。 

優點:直接點明主題,不會跑題,忌諱了許多同學作文開篇滿是「正確的廢話」的通病。 

例:《白楊禮贊》一開頭就觸及題旨:「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這種寫法乾脆利落,入題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學所青睞。

二、欲揚先抑:蓄聲造勢可醞釀出一波三折的效果 

例:《同桌》:唉!老師怎麼讓我和她坐一個桌呢?她可是我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為這,大家都叫她「男人婆」。 

三、引用經典 彰顯底蘊   

開頭引用警句、名言、詩句或俗語、諺語等,能增強開端的氣勢,使人感到崢嶸、高遠,達到吸引讀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如下例幾種常用的:   

1.詩詞開頭   

以詩句開頭,氣勢磅礴,震撼人心。如:「莫等閑,白了少年頭。」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頭,可是依然很平凡„„   

2.俗語開頭   

俗語是孩子們所熟悉的,以此開頭,倍感親切,激發興趣。如:中國有句俗語說:「三棒槌打不出一個屁來。」我的爸爸就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   

3.名人名言開頭   

這種開頭法不僅使你所要表達的意思簡明扼要,言簡意豐,而且能集中地表達文章的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如一學生寫《自信》:著名科學家愛迪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是的,擁有自信,不斷努力,就能獲得成功。 

4.引用歌詞開頭: 

例:陽光總在風雨後;冬天來了,春天還遠嗎? 每當我聽到「„„„„„„」的歌聲時,總會想起„„   „„ 的情景。   

5、聲音開頭   

對話、琴聲、風聲、雷聲等等,都可以用來開頭,信手拈來,渲染氛圍。如:「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每當耳邊響起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見了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樣,感覺格外親切。   

四、精闢修辭 韻味悠長  

用修辭手法開頭,易抒寫作者心靈的感悟,引發讀者賞讀的情趣。   

1.比喻 

開頭設喻,以引起讀者對要說明的事物或道理的興趣。如《中國石拱橋》開頭:「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2.對比   

用對比來開頭的方法,可以加強文采,有力地突出主題。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業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沒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反之,那些懶惰昏庸的人,則無法成就事業,由此可見,勤則成事,惰則敗業。   

3.排比   

用排比句開頭,句式整齊,語勢鏗鏘,促人賞讀。如:假如我是小鳥,我會記住那出生時的巢穴;假如我是樹苗,我無法忘記那滋養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為我記憶中的烙印……   

4.設問 

設問開頭,鋪排文氣,先聲奪人。如:為什麼服裝設計師總要千方百計地設計一套又一套的時裝?為什麼我們的祖國在前進的號角中總夾雜著這樣一句話——提倡科技創新?為什麼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不沿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築的風格?一切的一切,只因為時代在變化,人的思想也在變化。時裝要迎合時代潮流,發展要與時俱進,生活賦予了我們創新的動力。 

五、巧設懸念 曲徑通幽 

開頭設置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引起讀者的關注,激發讀者的興趣,同時增加文章的曲折,顯現布局之美。如一學生寫《感受生活之美》:「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靜,偌大的房間里,只能聽得見我微弱的呼吸聲。」 

白雪公主和八仙過海 

某電影院門口貼了張海報"一個女人和7個男人的故事,內容:一個女人暈倒了,被7個男人強行拖到森林裡的一個小房子里去...... 

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當晚坐滿,等影片上演觀眾大失所望。片名為:<白雪公主> 

過了幾天影院門口又貼了張海報"一個女人和7個男人的故事,聲明絕對不是<白雪公主>, 本片露骨的描述了一個女人和7個男人在驚濤駭浪之上......... 

又吸引了很多人觀看,開演的時候影院一片嘩然。真正片名:<八仙過海> 

第三天 當所有人都決定再也不進入這家影院的時候卻看到廣告上寫道:本院為真情回報廣大支持國產大作的朋友 特別吐血大放送!!! 

《七個可愛男孩和一對年輕夫妻曲折的故事》  

附言寫道:七個可愛的男孩趁年輕夫妻無防備的時候一個一個的進入他們的家 卻反被年輕的夫妻所治服 但最後卻出現大逆轉情況 丈夫被殺 年輕美麗的妻子落入七個男孩的魔掌…  

本片情節曲折精彩感人 為廣大有婚夫婦培養下一代所必看之佳作!!!  

大家聽說情節曲折精彩感人而且還是可愛的男孩和年輕夫妻的故事  於是又都禁不住誘惑買票進場了  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 屏幕上終於出現畫面了  

只見上面清晰的打出了3個大字《葫蘆娃》  

眾人當時就全都吐血了~真不愧是吐血大放送…… 

懸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馬上知道底細的情景。它可以是一個場面、一段情節,可以是貫穿全文的一個具體事物、人物某一時刻的神態描寫等。 

懸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讀者的心,引起讀者對事情的發展、變化、結果,對人物或事物的處境、結局產生關切的心理,使文章情節發展更具有吸引讀者關切、引人入勝的魅力。  

怎樣設置懸念呢?設置懸念的位置一般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在篇首設置懸念。這種設置懸念的形式運用很廣泛,它有助於創設氛圍、環境,展開矛盾,引出下文。

另一種是在篇中設置懸念。這種設置形式有助於承上啟下,推動情節的發展。設置懸念的具體方法常見有如下幾種:    

①以人物某一時刻的神態描寫為懸念。如《渡船》開篇寫:「年輕的媽媽坐在船舷上,愁眉不展,眼睛裡還噙著淚水,船一搖晃,淚珠便直滾下來。在她的懷里,孩子沉沉地睡著。孩子全身都裹在被子里,看不出什麼樣子,盡管這樣,媽媽還是把他貼在胸口,生怕被江風吹著,被水花濺著。」這是怎麼回事呢?文章自然引起了讀者的注意。   

②以人物某一時刻的言行心理描寫為懸念。如《三人行》開頭便寫:「„一定要走到那棵小樹跟前再休息!‟指導員王吉文望著前面四五百米處一棵小樹,又暗暗地下了一次決心。……在王吉文看來,它似乎比實際距離要遠一些。」王吉文為什麼「又暗暗地下了一次決心」?為什麼望著只有四五百米,走起來卻「似乎比實際距離要遠一些」呢?這些心理描寫既緊緊地抓住讀者,也自然展開了情節,為後文埋下了伏筆。    

③以環境描寫為懸念。如《賣火柴的小女孩》落筆就交代:「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這個小女孩是干什麼 的?天冷又下著雪,她為什麼還光頭赤腳?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為什麼不趕快回家?她的命運、結尾如何?文章一開頭,就把人物放在這樣一個典型環境中,於是便緊緊地扣住了讀者的心弦,引起讀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細的心理。   

④以記敘場面或一段情節為懸念。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記敘了這樣一個場面:周瑜施毒計,要諸葛亮10天造好10萬枝箭;諸葛亮說只用3天,還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不知對方是在陷害自己嗎?只用3天能造好10萬枝箭嗎?諸葛亮又是怎樣造箭的?這自然引起讀者濃烈的興趣。   

⑤以貫穿全文的一個事物為懸念。如《小木船》這篇習作,開頭就寫:「每當我看見藏在抽屜里的那隻精緻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陳明來。」這只小木船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我」要把它藏在抽屜里?為什麼看見它就想起陳明來?全文以這只小木船為線索、懸念,層層展開,引人細讀。    

設置懸念要強調的是:設置懸念不能濫用,要力求合情合理,不牽強、生硬。所設懸念要簡明、干凈利落,不能枝蔓橫生、故弄玄虛,以致使讀者眼花繚亂,甚至厭煩,從而失去懸念應有的作用。

(1)無巧不成書。例文《我的叔叔於勒》:菲力普一家朝思暮想的於勒,竟然在船上不期而遇,於是發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從而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和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2)先抑後揚或先揚後抑。例文《荔枝蜜》,文章開頭說「我」並不喜歡甚至討厭蜜蜂,然後寫「我」參觀「養蜂大廈」,親眼目睹了蜜蜂的辛勤勞動,還喝到了又香又甜的荔枝蜜,心靈受到了深深的觸動,禁不住贊美起蜜蜂來了。作者又由蜜蜂想到了正在田地里辛勤勞作的農民,和千千萬萬像蜜蜂一樣辛勤勞作的勞動者。作者對蜜蜂的喜愛甚至達到了令人驚訝的程度:夢里變成了一隻小蜜蜂。 

(3)把文章的結局或主要情節、主要矛盾放到開頭來寫,然後再按照事件的自然順序寫。這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倒敘。例文《同志的信任》,文章如果不把那段緊張而有神秘的情節放到開頭來寫,恐怕就很難一下子抓住讀者的心,也很難表現出當時那種令人恐怖的社會環境,以及素不相識的革命者之間那種同志般的信任。《一件珍貴的襯衫》也有這樣的特點。  

(4)對故事情節或人物行為作適當的誇張。例文《變色龍》,文章以誇張的手法描寫奧楚蔑洛夫變來變去,事件波瀾起伏,跌宕有致,充分調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激起讀者深層次的思考:奧楚蔑洛夫變的是什麼?不變的又是什麼?是什麼使他變來變去?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奧楚蔑洛夫這樣的人…… 

(5)巧妙的誤會。例文《驛路梨花》 

設置懸念時的注意事項: 

(1)設置懸念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要在「疑問」和「曲折」中展示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意義。 

(2)設置懸念必須要以事實為依據,一定要適度、自然,不要脫離生活,不要故弄玄虛,不要有漏洞。 

(3)一定要交代造成懸念的前提。沒有必要的前提,故事就不會發生。前提交代清楚了,才會讓讀者信服。   

六、場景描寫 渲染氣氛   

描寫法即藉助某種修辭或某種描寫技法,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渲染氣氛,烘托氛圍,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開端做好襯托鋪墊。   

請看《考試》一文的開端:教室外,呼嘯著的北風挾著密集的雨點撲打在牆上,「嚓、嚓」地響,教室內,一場全能競賽考試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環境描寫可以渲染氣氛,可以烘託人物心情,可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如果在文章的開頭先進行一段簡潔環境描寫,既可以為文章提供一個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種特殊的氛圍。

七、巧用倒敘 暗渡陳倉   

即文章開頭先寫出事情的結果,再寫出事情的原因和經過,以造成懸念,增強文章的吸引力。 請看一學生如何寫《異鄉情懷》:獨立小院,月光如水,靜靜地流瀉在我的身邊,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涼,引起了對你的不盡的思念!曾記得也是這樣一個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開往異鄉的列車…… 

所謂倒敘,就是把事件的結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斷,提到文章的前面先進行敘述,然後再按事件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   

如,魯迅先生的一篇著名小說《祝福》,寫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小說里,先寫"我"在舊歷年底回到故鄉,遇見已經淪為乞丐的祥林嫂的情景;第二天傍晚,又聽說她死了。這就是先寫出祥林嫂的"結局"。然後再回過頭來敘述祥林嫂的生平遭遇。這樣寫法,使讀者產生懸念;祥林嫂是怎樣變成乞丐的?她難道沒有親人嗎?為什麼她偏偏大年夜的祝福聲中死了?讀者急著想讀完全文,弄個水落石出。當讀完全文後,文章的內容就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又如通訊《攀登高峰的人》,報道兩位數學家楊樂,張廣原的先進事跡。通訊先寫他們兩位第一次發現了數學研究中的一個重大問題,攀登了數學科學的一個高峰,然後回頭寫他們是怎樣克服重重障礙,沖破許多干擾,取得這一成果。但是文章並沒有寫到這里為止,接著又進一步寫楊樂,張廣原從小學、中學起就努力學習,進大學後在老一輩數學家的幫助下不斷前進,同時又敘述了他們目前正向另一個數學高峰攀登。   

這個例子,不是先寫"結局",而是截取事件發展過程中某一片斷作為開頭,接著回頭敘述這一事件從前的種種情況;當敘述到開頭的那個片斷時,文章並不結束,繼續敘述以後種種發展情況,直至事情結束。如此,避免了平淡的開頭,做到先聲奪人。   

運用倒敘要注意兩點:   

1、要從實際出發,不要為倒敘而倒敘,設置的懸念一定要能引起人的注意。   

2、要首尾呼應,在把事情的起因、經過交代完後,仍然必須回到 八、抒發感情 先聲奪人 即文章一開頭就將作者的親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發出來,直抒胸臆,渲染氣氛,達到以情感人。這種開頭是以作者自己的議論或抒發愛憎之情開篇。在作文的開頭,對事物發表作者的議論,通過議論發表感想、點明中心,並以此統帥全篇。     

例一:     

一張報紙只值幾角錢,而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這是我從一次班會課得到的一點體會。     

這是作文《記一堂班會課》的開頭。小作者在開頭寫了自己對班會課的議論,通過議論點明了作文的中心思想——「一個人的思想品德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在後面的正文中,小作者圍繞這個中心詳細敘述了班會課的全過程。      

這種開頭方式還可以在作文的開頭直接抒發自己的愛憎之情,交待寫作動機或揭示中心思想。請看例文:     

例二:     

我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北京就是我的家鄉。我愛家鄉唱腔優美的京戲;我愛家鄉令人陶醉的風光;我愛家鄉風味獨特的豆汁、焦圈、艾窩窩;我更愛家鄉繁榮美麗的夜景。 

這是作文《我愛北京城的夜景》的開頭。在這個開頭中,作者直接抒發了自己對家鄉北京的熱愛之情,明確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在正文中圍繞這個中心詳細描寫了北京城夜景的美麗。   

寫景抒情開篇法提示:    

文章以作者抒發自己的情感作文開篇,以情感人,可以激起讀者在思想上、感情上的共鳴。

使用這種方法應注意:     

1、抒情要有真情實感,不要無病呻吟。     

2、抒情要與全文的感情基調一致,與文章的情景吻合。     

3、擬人、比喻、反復修辭皆可作為抒情的手段,可以在開篇中恰當運用     

九、題記後記、暗示主旨 

題記即在作文題目之後,正文之前的一段文字。一般題記的格式是在題目下面寫上一句話,後面破折號,寫上題記兩個字。一般作為題記的文字是比較優美的,或者是比較有哲理的,但是一般比較精煉,不宜很長也就是」開頭空兩格開始寫題記的內容,寫完後另起一行靠右寫"——題記"。

題記,一般放在正文開頭之前,位置特別「搶眼」。好的題記一下子就能抓住閱讀者的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對題記的要求較為簡單:短短的語句,美美的語言;淡淡的情感,淺淺的哲理。那麼,什麼樣的題記才能令人過目不忘,成為文章的點睛之筆呢?答案只有一個:讓題記活畫出作文的靈魂!  

後記就是你寫完一篇文章後又覺得不完美,就又寫一篇補充得文章使得原來得文章沒完美。  

例:父親那一跪才使我明白,我與父親之間缺乏的不是愛,而是溝通,心與心的溝通。  ——《溝通》題記  

地球孕育了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寶貴、惟一、公平的。正因為生命如此寶貴,所以我們更應該去關愛它。  ——《關愛生命》題記  

當理想的七彩翅膀拍擊著現實的空氣時,我進入了一個微妙的、朦朧的、多雨的季節。游過少年時代的夢境,我佇立雨中,17歲的日子有風也有雨,有快樂也有煩惱。  ——《我的快樂與煩惱》題記  

好的題記能吸引讀者,引導讀者思考。

(一)題記既可以是交待寫作緣由,亦可以是創設環境。

如《感悟高中》的題記:「那是心靈深處的一股清泉,流不盡,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遠永遠,去澆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此題記通過優美的描述,為全文創設了濃濃的氛圍。 

(二)題記應展示主要內容,揭示作品內涵。 

題記應是體現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它應讓讀者透視到文章的亮點,觸摸到情感的搏動。

如《抹去心中的界限》的題記:「表面的界限,能用手抹去;心中的界限,只能用心去抹平。」題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三)題記應意蘊豐厚,情味綿長。 

如《感謝父親》的題記「年幼時,父親是一道港灣;年輕時父親是一尊偶像;中年時,父親是一段歲月;年暮時父親是一部史書。」題記中把對父親的敬愛抒寫得情味悠長,贊美了人世間這份平凡而又高尚的親情。 

(四)題記既要開宗明旨、簡潔明了,也要語言精美,富有文采。 

題記既可引用(如歌詞、格言警句、睿智心語等最好是閱卷老師較少見到的)也可自行雕琢。題記貴在簡潔,絕不能太長,也不能晦澀難懂。如《「回聲」的啟示》中:「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就恰當地應用了孟子的話,既揭示了主,又展示了才情。 

如何寫題記呢? 

1、闡發話題式 

即運用題記對話題進行適當的分析與闡述,指出話題所包含的意蘊、話題間存在的關系等,如《漫談「聰明」或「認知」》一文: 

「同是對„修牆‟„防盜‟的預見,卻產生„聰明‟或„被懷疑‟的結果。„感情‟竟能如此地左右著„認知‟,心的小舟啊,在文化的河流中求索……」 

此題記通過對所提供的話題材料進行簡單述說,點出了感情影響著「認知」,對所寫的話題進行很好的闡述,同時「心的小舟啊,在文化的河流中求索……」也顯示了下面文章所寫的內容。 

2、釋題式 

即題記緊扣話題,對文章題目內涵作具體的詮釋,讓讀者對其內涵有清楚、准確的把握。如高考佳作《情感.理智.認知》一文的題記: 

在情感與認知之間架起一座理性的天平。 

作者妙用間隔號把「情感」「認知」「理智」進行了巧妙連接,並且把「理智」放於「情感」與「認知」的中間,題記針對標題,詮釋了在「情感」與「認識」之間,理智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點明了「情感」與「認知」之間的關系。 

3、點旨式 

即點出文章的主題,使讀者先明白文章所要表現的觀點。如以「相信自己與相信別人」為話題的高考佳作《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別人》一文的題記: 

庸者,相信別人,懷疑自己; 

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別人; 

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 

題記的三個整句奪人目光,形式整齊,指出了三種人對待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態度,於鮮明的對比中緊承題目「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別人」,為下文亮出自己的觀點鋪墊。 

4、交代式

即藉助題記交代文章的寫作目的、背景,或寫作內容等,使讀者對文章有一個更清楚的了解或宏觀上的把握。如一篇以「母愛無價」為題目的題記: 

謹以此文獻給我深愛的母親,獻給天下所有普存愛心的母親。 

題記點明了寫作的目的,也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調,真誠地表達了對母親的熱愛和感激之情,令讀者為之動容。 

再如一篇以「友情」為話題的佳作《北方人與南方人》的題記: 

一場大火,把兩個平凡人的友情之歌唱到極致,他們的人格,也便在這友情中升華。 

此題記把文章所寫的北方人與南方人之間「友情」故事概述了出來,使讀者一讀便對文章寫了什麼有了一個初步把握。 

5、吸引式

借題記創設一個富蘊懸念的氛圍,吸引讀者,誘發讀者的興趣。如《無悔的選擇》的題記: 

一個鄉村女教師的命運為什麼如此坎坷?她面對一連串的打擊能挺住嗎?假如她當初換一種選擇,她的命運又將如何? 

此題記連用三個問句設置了三個懸念,引發讀者興趣,使讀者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 

那麼,擬寫題記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1)要注重題記的文采性。可引用一些名言、格言、諺語等來作為題記,也可運用比喻、對比等修辭,語言形式上可採用詩歌、對聯等。 

如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為話題的作文《那時花開》的題記: 

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煉,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泰戈爾 

引用泰戈爾的話,既是引用名言,同時,泰戈爾的話又譬喻形象,深寓哲理,真可謂巧妙之極。 

再如《多彩的幸福》的題記: 

生活如花,奼紫嫣紅;生活如歌,美妙動聽;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詩,意境深遠;生活如夢,絢麗多姿。 

此題記,作者妙用博喻修辭,形成整齊的排比句式,詮釋出幸福的多樣性,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 

(2)要注意語言的簡練性。寫題記,字數一定不要過多,語言要錘煉、精警、練達才行一般不超過文章的兩行。因為作文字數一般在800字左右,題記過長,既顯得冗長,文章又給人頭大身小之感。 

總之,寫一個精彩的題記,先聲奪人、開宗明義、展示才華,不僅讓讀者感到耳目一新、別開生面,而且能產生「濃縮言語動人心,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最佳效果。  

十、截取精彩:由事件最精彩之處開始,再敘述經過,此法最吸引人。  

例:《報童》「賣報,賣報!」街上又傳來熟悉的聲音。「今天的消息好哇!一份八塊錢。」他今天的叫聲似乎特別凄楚,我眼前那瘦小的身影在我腦中盤旋,久久不去……  

常言道:「文無定法」。是的,作文的開頭往往是由作文的內容、體裁、讀者對象、構思技巧和作者的寫作功底等綜合因素所決定,並無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壞的標准只有一個,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否為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服務,能否吸引讀者讀下去。我們要善於結合實際,靈活變通,巧妙派生,才能寫出好的開篇。

閱讀全文

與作文開頭的方法與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容櫃剝絲方法視頻 瀏覽:529
給我一個方法測試二手手機 瀏覽:724
沒吃過麵包用什麼方法可以做 瀏覽:633
齒輪齒頂圓直徑測量的正確方法 瀏覽:733
蘋果手機的鬧鈴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83
華為手機強制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92
手指燙傷脫皮了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107
女性慢性膀胱炎快速恢復方法 瀏覽:368
泡速溶咖啡的正確方法 瀏覽:560
臉出油起痘痘有什麼方法 瀏覽:174
快速看圖識圖的方法 瀏覽:959
用不同的方法測量電流 瀏覽:268
室內大師常用的布局方法 瀏覽:626
真性近視的治療方法 瀏覽:40
尿液分析儀的使用方法 瀏覽:207
洋蔥頭怎麼種植方法視頻 瀏覽:697
黑雞膏的使用方法 瀏覽:93
十日氣質訓練方法 瀏覽:43
膽囊炎圖片及治療方法 瀏覽:352
憂鬱症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