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學方程式書寫計算步驟及配平技巧大全
化學方程式是初中化學的核心知識,所有的計算和定量分析也都圍繞著化學方程式展開。那麼化學方程式書寫計算步驟是怎樣的?化學方程式又該如何配平呢?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們將兩篇 文章 匯總到一篇,讓大家一次學好化學方程式。
化學方程式書寫計算步驟及配平 技巧大全
一、初中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
(1)寫:正確寫出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
(2)配:配平化學方程式
(3)註:註明反應條件
(4)標:如果反應物中無氣體(或固體)參加,反應後生成物中有氣體(或固體),在氣體(或固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要標出「↑」(或「↓」).若有氣體(或固體)參加反應,則此時生成的氣體(或固體)均不標箭頭,即有氣生氣不標「↑」,有固生固不標「↓」
二、根據初中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步驟
(1)設:根據題意設未知量
(2)方:正確書寫有關化學反應方程式
(3)關: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質量關系
(4)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簡要的寫出答案
化學方程式書寫計算步驟及配平技巧大全
三、根據初中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步驟
最小公倍數法
本法也是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慣用的 方法 ,通常用於較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為配平復雜反應的輔助方主。
運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驟去進行:
具體步驟:
1.首先,找出反應式左右兩端原子數最多的某一隻出現一次的元素,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2,其次,將此最小公倍數分別除以左右兩邊原來的原子數,所得之商值,就分別是它們所在化學式的系數。
3.然後,依據已確定的物質化學式的系數、推導並求出它化學式的系數,直至將方程式配平為止。
4.最後,驗證反應式。配平是否正確。
例題
試配平磁鐵礦(Fe3O4)與鋁粉共燃的反應方程Fe3O4十Al→Fe十Al2O3
(1)該反應氧原子數較多且在兩邊只出現一次,故先求出兩邊氧原子數的最小公倍數:4×3=12。
(2)根據質量守恆定律,要使反應式左右兩邊的氧原子數相等,Fe3O4的系數必須為3(12/4),AI2O3的系數必須為4(12/3)即:3Fe3O4十A1→Fe十4A12O3
(3)再配Fe和AL原子。由已配得的3Fe3O4和4Al2O3可知,Fe和Al的系數分別為9和8時,左右兩邊的Fe和Al的原子數才相等,故有:3Fe3O4+8Al=9Fe+4Al2O3
(4)最後檢驗,得完整的化學方程式為:3Fe3O4+8A=9Fe+4Al2O3
奇數配偶數法
用奇數配偶數法去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原理是:
一、兩個奇數或兩個偶數之和為偶數;奇數與偶數之和則為奇數——簡稱加法則。奇數與偶數或兩個偶數之積為偶數;兩個奇數之積則仍為奇數——簡稱乘法則。
二、依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總數相等。
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具體步驟:
1.找出化學反應式左右兩邊出現次數較多的元素,且該元素的原子個數在反應式左右兩邊有奇數也有偶數;
2.選定含該元素奇數個原子的化學式,作為配乎起點,選配適當系數,使之偶數化;
3.由已推得的系數,來確定 其它 物質的系數。
4.最後,驗證方程式是否正確。
例題
配平FeS2十O2→Fe2O3十SO2
(1)從反應方程式可知,氧元素在兩邊出現的次數較多,且其原子個數在兩邊有奇數亦有偶數。
(2)反應式左邊有O2,由「乘法則」可知,其系數無論為何,O原子總數必為偶,而由「加法則」可知,要使右邊O原子總數亦為偶,就必須給右邊含奇數個氧原子的Fe2O3系數選配2,使之偶數化,則:FeS2十O2→2 Fe2O3十SO2
(3)由已確定的系數,推出與此有關的其它物質的系數。反應式右邊有4個Fe原子,故左邊FeS2的系數須配4,則:4FeS2十O2→2 Fe2O3十SO2,然後以左邊的S原子數,推得右邊應有8SO2,即:4FeS2十O2→2 Fe2O3十8SO2,最後配平O原子,當左邊有11O2時,反應式則可配平為:4FeS2十11O2=2 Fe2O3十8SO2
化學方程式書寫計算步驟及配平技巧大全
代數法——待定系數法
代數法也叫待定系數法。
具體步驟:
1.設a、b、c、d等未知數,分別作為待配平的化學方程式兩端各項化學式的系數。
2.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種類和個數必須相等同的原則,列出每種元素的原子數與化學式系數a、b、c、d……關系的代數式,這些代數式可聯立成一待定方程組:
3.解此待定方程組、就可求得各未知數之間的倍數關系。a=xb=yc=zd=...
4.令某未知數為某一正整數,使其它未知數成為最小正整數,將所得的a、b、c、d等值代入原化學反應式的待定位置,配平即告完成。
例題
配平Fe2O3十CO→Fe十CO2
(1)設a、b、c、d分別為反應式中各物質化學式的系數:aFe2O3十bCO→cFe十dCO2
(2)依據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數目必須相等,列出a、b、c、d的關系式:
對Fe原子有:2a=c①; 對O原子有:3a十b=2d②;對C原於有:b=d③
(3)解①一②的聯立方程組,可得下列關系:a=1/3 b=1/2 c=1/3 d
(4)為了使各個系數成為最小的正整數,而無公約數,令d=3,則a=1,b=3,c=2。將a、b、c、d的值代人原化學反應式的相應位置,即得配平的方程式為:Fe2O3十3CO=2Fe十3CO2
(5)別忘了檢驗一下,方程式確已配平了。
須注意的是,只要保證各系數為無公約數的最小正整數。令b=3或c=2,也可得到相同的配平式。
電子得失法
電子得失法的原理是:氧化一還原反應中,還原劑失去電子的總數必須等於氧化劑獲得電子的總數。根據這一規則,可以配平氧化一還原反應方程式。
具體步驟:
1.從反應式里找出氧化劑和還原劑,並標明被氧化或還原元素的原子在反應前後化合價發生變化的情況,以便確定它們的電子得失數。
2.使得失電子數相等,由此確定氧化劑和還原劑等有關物質化學式的系數。
3.由已得的系數,判定其它物質的系數,由此得配平的反應式。
例題
配平金屬銅與濃硝酸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十HNO3(濃)→Cu(NO3)2十NO2↑十H2O
(1)從反應式看,HNO3為氧化劑,Cu為還原劑。其化合價的變化和電子得失的情況為:0+5+2+4Cu+HNO3→Cu(NO3)2+NO2+H2O
(2)使電子得失數相等,由此確定以此有關的物質的系數:0+5+2+41Cu十HNO3→1Cu(NO3)2十2NO2十H2O
(3)據此,推斷其它化學式的系數:反應式右邊生成物多出2個N原子,故必須在反應式左邊再增加2個HNO3才可使兩邊的N原子平衡,此時左邊共有4個HN03,為使兩邊的氫原子數相等,右邊H2O的系數應配為2,於是得: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4)氧原子未作考慮,但所有系數均已確定了,故還得最後驗證一下,若兩邊的氧原子平衡了,則方程式就可被確認配平。實際上上式的氧原於已平衡了,故得: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歸一法
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為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為1的配平方法,稱為歸一法。
做法:選擇化學方程式中組成最復雜的化學式,設它的系數為1,再依次推斷。
具體步驟:
1.設NH3的系數為1 1NH3+O2——NO+H2O
2.反應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別轉移到NO和H2O中,
3.由右端氧原子總數推O2系數
舉例
1、FeS2+O2→SO2+Fe2O3
2、Mg+HNO3→Mg(NO3)2+NH4NO3+H2O
3、NH4NO3→N2+O2+H2O
4、FeS+KMnO4+H2SO4→K2SO4+MnSO4+Fe2(SO4)3+H2O+S↓
B. 初三化學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
(一)最小公倍數法
這種適合常見的難度不大的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這個反應式中右邊氧原子個數為2,左邊是3,則最小公倍數為6,因此KClO3前系數應配2,O2前配3,式子變為:2KClO3→KCl+3O2↑,由於左邊鉀原子和氯原子數變為2個,則KCl前應配系數2,短線改為等號,標明條件即:
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化學方程式兩邊某一元素多次出現,並且兩邊的該元素原子總數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從先出現次數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內有2個氧原子,無論化學式前系數為幾,氧原子總數應為偶數。故右邊H2O的系數應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數出現分數則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變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數應為4,最後配單質O2為5,把短線改為等號,寫明條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三)觀察法配平
有時方程式中會出現一種化學式比較復雜的物質,我們可通過這個復雜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學式的系數,例如:Fe+H2O──Fe3O4+H2 初中政治,Fe3O4化學式較復雜,顯然,Fe3O4中Fe來源於單質Fe,O來自於H2O,則Fe前配3,H2O前配4,則式子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數為4,寫明條件,短線改為等號即可:
3Fe+4H2O==Fe3O4+4H2
化學方程式: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1)意義:化學方程式表示什麼物質參加反應,生成什麼物質;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2)書寫方法:要遵循質量守恆定律和化學反應的客觀事實
①反應物化學式寫在左邊,生成物化學式寫在右邊,中間用「=」相連接。
②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即在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前邊配上必要的系數使反應物與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相等。
③要註明反應所需要條件,如需要加熱,使用催化劑等均需在等號上邊寫出。如需要兩個以上條件時,一般把加熱條件寫在等號下邊(或用Δ表示)
④註明生成物狀態,用「↑」表示有氣體生成(反應物中不含氣體),「↓」表示有難溶物產生或有固體生成(反應物中不含固體)。
說明:
①質量守恆定律指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3)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①最小公倍數法:
A、找出原子個數較多,且在反應式兩邊是一單一雙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數。
B、推出各分子的系數。
例如:
硫酸銅+氫氧化鈉→氫氧化銅+硫酸鈉
(CuSO_4) (NaOH) [Cu(OH)_2] (Na_2SO_4)
_數字 為原子數 數字在字母右下角
②觀察法:從化學式較復雜的一種生成物推算有關各反應物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和該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根據求得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再找出其他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直至配平。
例如: 第一步 H20+Fe—— Fe3O4+H2
第二步 4H20+3Fe—— Fe3O4+H2
第三步 4H20+3Fe= Fe3O4+4H2 (反應條件為高溫)
③奇偶配平法:看哪種元素在反應化學方程式左右兩邊出現次數最多;從該元素個數為奇數的化學式入手,將其配成偶數(即化學計量數為2);由它求得的化學計量數配平其他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是兩邊原子個數相等。
例如: 第一步 C2H2+O2——CO2+H2O
第二步 C2H2+O2——CO2+2H2O
第三步 2C2H2+O2——4CO2+2H2O
第四步 2C2H2+5O2——4CO2+2H2O (反應條件為點燃)
④待定化學計量數法:以不同的未知數代表化學方程式中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各原子的種類不變、各原子的數目相等,列出數學方程組;解方程組,並令其中任一未知數為1,求出其他未知數的值;最後將未知數的數值代入原化學方程式。
例如:NH3+Cl2——NH4Cl+N2
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依次為a、b、c、d。
aNH3+bCl2——cNH4Cl+dN2
列方程組 a+c=2d (滿足氮原子數相等)
3a=4c (滿足氫原子數相等)
2b=c (滿足氯原子數相等)
令b=1,解得:a=8/3,c=2,d=1/3
8NH3+3Cl2=6NH4Cl+N2
⑤零價法
把不知道的化合物(如FeC3)的元素看成0價,再根據以上的方法配。
常用的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數法:
在配平化學方程式時,觀察反應前後出現」個數」較復雜的元素,先進行配平。先計算出反應前後該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數,用填化學式前面化學計量數的方法,對該原子進行配平,然後觀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個數,致使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元素種類與原子個數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紹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數法。在P+O2――P2O5反應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數為10,得化學計量數為5與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觀察法:
通過對某物質的化學式分析來判斷配平時化學計量數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應中,每一個CO結合一個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則一次性提供三個氧原子,因而必須由三個CO分子來接受這三個氧原子,生成三個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後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這種配平方法是通過觀察分析Fe2O3化學式中的氧原子個數來決定CO的化學計量數的,故稱為觀察法。
(3)奇數變偶數法 :
選擇反應前後化學式中原子個數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點,將奇數變成偶數,然後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稱為奇數變偶數法。
例如:甲烷(CH4)燃燒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採用奇數變偶數法:CH4+O2――H2O+CO2,反應前O2中氧原子為偶數,而反應後H2O中氧原子個數為奇數,先將H2O前配以2將氧原子個數由奇數變為偶數: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歸一法:
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為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為1的配平方法,稱為歸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燒化學方程式配平可採用此法:CH3OH+O2――H2O+CO2,顯然決定生成H2O與CO2的多少的關鍵是甲醇的組成,因而定其計量數為1,這樣可得其燃燒後生成H2O與CO2的分子個數:CH3OH+O2――2H2O+CO2。然後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將各計量數同乘以2化分為整數: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用何種方法配平化學方程式,只能改動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而決不能改動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因為改動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即意味著改動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組成,就可能出現根本不存在的物質或改變了原有化學變化的反應物或生成物,出現根本不存在的化學變化。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練習
①最小公倍法:選擇方程式兩端各出現一次,且原子數相差較多的元素入手配平。
例1、配平C2H5OH+O2——CO2+H2O
選擇氫原子,最小公倍數為6(用①、②、③表示配平步驟。)
②奇偶數法:選擇方程式兩端出現次數最多,且一端為奇數,一端為偶數的原子為突破口,依次推斷。
例2、配平FeS2+O2Fe2O3+SO2
第一步:選擇氧原子為突破口,Fe2O3中氧原子為奇數,配以最小數字為系數,使氧原子數變為偶數
FeS2+O2——2Fe2O3+SO2
③觀察法:從分子的特徵變化入手,分析配平。
例3、配平Fe3O4+COFe+CO2↑
由觀察知:CO+O→CO2,Fe3O4可提供4個氧
④歸一法:選擇化學方程式中組成最復雜的化學式,設它的系數為1,再依次推斷。
第一步:設NH3的系數為1 1NH3+O2——NO+H2
第二步:反應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別轉移到NO和H2O中,由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總數推O2系數
⑤代數法:設各物質系數為未知數,列出它們的關系,解一元或多元代數方程式,進行討論。
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
C. 高中化學方程式萬能配平的技巧是什麼
高中化學方程式對於化學學習來說非常重要,在做題的時候如果方程式沒有配平,那麼整道題就沒法做出來。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中化學方程式萬能配平的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一、最小公倍數法
具體步驟:
1.找出反應式左右兩端原子數最多的某一隻出現一次的元素,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2,將此最小公倍數分別除以左右兩邊原來的原子數,所得之商值,就分別是它們所在化學式的系數。
3.依據已確定的物質化學式的系數、推導並求出其它化學式的系數,直至將方程式配平為止。4,驗證反應式。配平是否正確。
[例1]試配平磁鐵礦fe3o4與鋁粉共燃的反應方程fe3o4十al——fe十al2o3
(1)該反應氧原子數較多且在兩邊只出現一次,
故先求出兩邊氧原子數的最小公倍數:4×3=12。
(2)根據質量守恆定律,要使反應式左右兩邊的氧原子數相等,fe3o4的系數必須為3(12/4),al2o3的系數必須為4(12/3)即:
3fe3o4十a1——fe十4al2o3
(3)再配fe和al原子。由已配得的fe3o4和4al2o3可知,fe和al的系數分別為9和8時,左右兩邊的fe和al的原子數才相等,故有:
3fe3o4+8al——9fe+4al2o3
(4)最後檢驗,得完整的化學方程式為:
3fe3o4+8al======9fe+4al2o3
1、al+o2——al2o32、al+h2so4——al2(so4)3+h2
3、fe+o2——fe3o44、al+mno2——mn+al2o3
5、n2+h2——nh3
二、觀察法
具體步驟:(1)從化學式較復雜的一種生成物推求有關反應物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和這一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2)根據求得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再找出其它化學式的傾泄計量數,這樣即可配平。
例如:fe2o3+co——fe+co2
觀察:
所以,1個fe2o3應將3個“o”分別給3個co,使其轉變為3個co2。即fe2o3+3co——fe+3co2再觀察上式:左邊有2個fe(fe2o3),所以右邊fe的系數應為2。即
fe2o3+3co高溫2fe+3co2
這樣就得到配平的化學方程式了,注意將“—”線變成“=”號。即fe2o3+3co==2fe+3co2
1、h2o+fe→fe3o4+h22、c+fe2o3——fe+co2
3、co+fe3o4——fe+co24、c+fe3o4——fe+co2
三、奇數變偶數法
選擇反應前後化學式中原子個數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點,將奇數變成偶數,然後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稱為奇數變偶數法。
例如:甲烷(ch4)燃燒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採用奇數變偶數法:ch4+o2――h2o+co2,反應前o2中氧原子為偶數,而反應後h2o中氧原子個數為奇數,先將h2o前配以2將氧原子個數由奇數變為偶數: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四、歸一法
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為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為1的配平方法,稱為歸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燒化學方程式配平可採用此法:ch3oh+o2――h2o+co2,顯然決定生成h2o與co2的多少的關鍵是甲醇的組成,因而定其計量數為1,這樣可得其燃燒後生成h2o與co2的分子個數:ch3oh+o2――2h2o+co2。然後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將各計量數同乘以2化分為整數:2ch3oh+3o2==4h2o+2co2。
五、化合價升降法
標化合價:初學者的話將方程式中所有元素的化合價都標出來,然後找到化合價升高和降低的元素,比較熟悉之後就可以只標發生變化的元素的化合價,如下圖中的題目為例,標出所有元素的化合價。
分析升降情況:找到升高和降低的元素之後,分析元素是從幾價升高到幾價,又是從幾價降低到幾價。題目中,碳元素從0價升高到+4價,升高了4價;氮元素從+5價降低到+4價,降低了1價
確定物質的系數:明確升降情況後,根據得失電子守恆,找到升高的化合價和降低的化合價的最小公倍數。題目中,升高了4價,降低了1價,那麼找到4和1的最小公倍數是4,那麼4X1,1X4,那麼左邊C的系數為1,左邊HNO3的系數為4
確定剩下物質的系數:根據質量守恆定律,確定其他物質的系數,配平反應方程式。題目中,等號左邊總共有一個C原子,4個H原子,4個N原子,12個O原子,那麼右邊也應該有相同的個數,所以CO2的系數為1,NO2的系數為4,H2O的系數為2
檢查:檢查左右兩邊的各種原子的總數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則配平,如果不相等則沒有配平,需要從新配平。
處理系數:配平之後,對系數進行處理。系數為一的省略不寫,系數為分數的,要去分母化分數為整數。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用何種方法配平化學方程式,只能改動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而決不能改動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因為改動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即意味著改動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組成,就可能出現根本不存在的物質或改變了原有化學變化的反應物或生成物,出現根本不存在的化學變化。
書寫口訣:
重客觀,量守恆;左反應,右生成。
化學式,請寫對;計量數,來配平。
連等號,條件清;標氣沉,用箭頭。
配平口訣:
一找元素見面多,二將奇數變成偶,三按連鎖先配平,四用觀察配其它;
有氫找氫無氫找氧,奇數配偶變單成雙,出現分數去掉分母,調整系數使支配平。
雙水解配平口訣:
誰弱選誰切記清,添加系數電何等。反應式中常加水,質量守恆即配平。
奇偶配平法口訣:
出現最多尋奇數,再將奇數變為偶。觀察配平道理簡,二四不行再求六。
氧化還原反應配平口訣:
升價降價各相加,價變總數約後叉。氧化還原未參與,配平不要忘記它。
氧化還原分子內,從右著手莫懼怕。叉後前後出奇偶,奇變偶後再交叉。
萬能配平法口訣:
英文字母表示數,質電守恆方程組。某項為一解方程,若有分數去分母。
1、注重雙基知識,突出重點。
以課本為主線,認真吃透課本,全面掌握基礎知識,不能留有明顯的知識、技能缺陷和漏洞,這是學好化學的根本。
化學用語是學好化學的基礎,所以我們在學習時,一定要花力氣通過記憶、強化訓練等方法來熟練掌握好常見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用語,只有這樣才能為繼續學習化學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2、重視化學實驗,培養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是教師講授化學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上好實驗課,是學好化學的關鍵。
首先,課堂上要認真觀察老師所做的每個演示實驗的操作和實驗現象。但學生若光看而不動腦子思考,無助於學習的提高,所以,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
其次,要上好學生實驗課。課前必須進行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進行實驗時要親自動手。建議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現象要細致地觀察,認真思考,從而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獨立實驗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3、關注生活,理論聯系實際。
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時時處處都與化學緊密相關。如:鋼鐵生銹、食物的腐爛、水的污染、人的呼吸是緩慢氧化,雪碧是碳酸飲料……要學好化學,關注生活是必須。關心身邊的化學,注意優化理論和實際的結合,運用化學知識解答身邊問題。
D. 高中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技巧
化學方程式不管是在化學學習中還是考試中都非常重要,如果方程式不配平的話做題就會出錯,以下我整理了一些化學方程式配平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1、最小公倍數法
首先在反應物和生成物中找到同一種原子所在化學式中的原子個數,口算出這兩個數字的最小公倍數。
技巧:該原子在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分別只存在於一種物質中。
如:「磷」和「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應,反應物「氧氣」中的氧原子個數為2,生成物「五氧化二磷」中的氧原子個數為5,算出2和5的最小公倍數為10。然後分別調整「氧氣」和「五氧化二磷」的系數,使等號兩邊氧原子個數相等。
再根據「五氧化二磷」配出的系數調整「磷」的系數,使磷原子守恆。最後註明反應條件(標明箭號),將短線改為等線。
2、系數定「1」或「a」法
配平化學方程式時,將方程式中含原子種類和數目最多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規定為「1」或「a」,以該化學式中各原子的數目為准,將化學方程式中各種原子的原子數配平。例如:配平化學方程式:C4H10 + O2 CO2 + H2O
該化學方程式左邊「C4H10」中原子數最多,將它前的化學計量數規定為1。左邊碳、氫原子數分別為4、10,則給右邊「CO2」和「H2O」前分別配4和5;C4H10 + O2 4CO2 + 5H2O右邊氧原子總數為13,給左邊「O2」前配化學計量數13÷2=13/2C4H10 +13/2 O2 4CO2 + 5H2O給各化學計量數都乘以2,將各化學計量數化學整數,使方程式配平2C4H10 +13O2 8CO2 + 10H2O若將「C4H10」前的計量數定為a,該化學方程式先配為:aC4H10 + 13a/2O2 4a CO2 + 5aH2O給化學方程式中各化學式前的計量數都乘以2/a,使各化學計量數化簡,即得2C4H10 +13O2 8CO2 + 10H2O。
3、奇偶配平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化學方程式兩邊某一元素多次出現,並且兩邊的該元素原子總數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從先出現次數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內有2個氧原子,無論化學式前系數為幾,氧原子總數應為偶數。故右邊h2o的系數應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數出現分數則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變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數應為4,最後配單質o2為5,寫明條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我推薦: 快速配平方程式的方法
4、觀察法配平
有時方程式中會出現一種化學式比較復雜的物質,我們可通過這個復雜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學式的系數,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學式較復雜,顯然,fe3o4中fe來源於單質fe,o來自於h2o,則fe前配3,h2o前配4,則式子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數為4,寫明條件,短線改為等號即可:
3fe+4h2o==fe3o4+4h2↑
5、不管用什麼方法配平化學方程式,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化學方程式兩邊原子數目最大或原子數目差值最大的原子先進行配平;(2)配平時先從含原子種類和數目最多的化學式入手;(3)若化學方程式中有單質,含單質元素的原子放在最後一步配平;(4)化學方程式配平後,各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必須化為最簡整數比;(5)化學方程式配平後要認真檢查。
E. 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 快速有效的配平技巧
化學方程式,也稱為化學反應方程式,是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那麼,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整理了一些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1 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最小公倍數法
具體步驟:
1.找出反應式左右兩端原子數最多的某一隻出現一次的元素,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2.將此最小公倍數分別除以左右兩邊原來的原子數,所得之商值,就分別是它們所在化學式的系數。
3.依據已確定的物質化學式的系數、推導並求出其它化學式的系數,直至將方程式配平為止。
4.驗證反應式。配平是否正確。
觀察法
具體步驟:
(1)從化學式較復雜的一種生成物推求有關反應物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和這一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
(2)根據求得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再找出其它化學式的傾泄計量數,這樣即可配平。
奇數變偶數法
選擇反應前後化學式中原子個數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點,將奇數變成偶數,然後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稱為奇數變偶數法。
歸一法
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為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為1的配平方法,稱為歸一法。
1 化學方程式配平注意事項通常考試配平題所給方程式等號寫的是短線,需要考生把短線改為等號,否則是沒有分的。配平化學方程式需要做的三件事:
1、配平系數,配平化學方程式中各化學式的系數,有些地方的系數1不能省略;
2、將單線改為雙線,此為化學方程式中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3、如果是溶液中發生反應,反應物中無固體,而生成物中有沉澱的,在生成的沉澱化學式右側用「↓」號表示反應物中無氣體,而生成物中有氣體產生的則在生成的氣體右側用「↑」號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有氣體,則不用加任何符號。
F. 初中化學方程式配平萬能法
先假定配平後各物質化學式的系數,用字母表示。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寫出各系數之間的關系式,列方程組。我為大家整理了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1.選原子:選擇式子兩端各出現一次,且原子數較多的原子入手配平。
2.配平方法是:求最小公倍數,然後用該最小公倍數除以各自的原子個數,所得值就是對應物質的化學計量數。最後根據質量守恆定律,配平其他物質的化學計量數。
註:若化學計量數出現分數時,則需要進行通分去分母,保證最後得到最簡整數比。
1.奇偶配平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化學方程式兩邊某一元素多次出現,並且兩邊的該元素原子總數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從先出現次數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內有2個氧原子,無論化學式前系數為幾,氧原子總數應為偶數。故右邊H2O的系數應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數出現分數則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變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數應為4,最後配單質O2為5,寫明條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2.觀察法配平
有時方程式中會出現一種化學式比較復雜的物質,我們可通過這個復雜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學式的系數,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學式較復雜,顯然,Fe3O4中Fe來源於單質Fe,O來自於H2O,則Fe前配3,H2O前配4,則式子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數為4,寫明條件,短線改為等號即可:
3Fe+4H2O==Fe3O4+4H2↑
質量守恆定律是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於1756年最早發現的。拉瓦錫通過大量的定量試驗,發現了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律就叫做質量守恆定律。也稱物質不滅定律。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G. 配平化學方程式竅門
導語:配平化學方程式竅門有哪些呢?化學反應方程式嚴格遵守質量守恆定律,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後,往往左右兩邊各原子數目不相等,不滿足質量守恆定律,這就需要通過計算配平來解決。
方法一:
觀察法
觀察法也適用於一些簡單的方程式,用觀察法配平的關鍵是搞清反應的實質。
例如,一氧化碳燃燒就可以用這種方法配平。觀察一氧化碳燃燒的符號表達式,可以發現一氧化碳燃燒實質是每個一氧化碳分子得到一個氧原子,變為二氧化碳。
因為氧分子中有2個氧原子,所以每2個CO從一個O2分子中各得到一個氧原子,變為2個CO2分子。因此反應方程式中CO,O2,CO2的系數分別為1,2,2。
方法二:
最小公倍數法
最小公倍數法,適用於一些較為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以磷燃燒為例,先寫出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在這個反應中,氧元素的數據較大,所以我們選擇氧元素計算最大公倍數。左右兩邊氧的系數的最小公倍數為2×5=10,所以應有10個氧原子參與反應。在將10除以每個化學式中氧原子的數量,就可以得到對應的化學式的系數。
最後再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得出其他系數。由已知的系數可得參與反應的磷原子的.數量為4,所以P前的系數為4。最後將箭頭改為等號,配平完成。
氯酸鉀分解等方程式,也可採用這種方法配平。
方法三:
待定系數法
對於一些較為復雜的化學方程式,無法使用最小公倍數法,也很難採用觀察法,這時可以考慮採用待定系數法。採用待定系數法,並不是每個化學式前都設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數量越少越好。
例如,在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方程式中,可先設K2MnO4前的系數為a,則顯然有2a個K參與反應,所以KMnO4前的系數應為2a。
再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得出其他化學式前的系數。
最後求出系數的最大公因數為a,各系數都除以最大公因數,得到KMnO4,K2MnO4,MnO2,O2的系數分別為2,1,1,1。
再看一個較為復雜的反應:
XeO3 + MnSO4 + H2O → HMnO4 + Xe + H2SO4
可先設XeO3的系數為a,MnSO4的系數為b。
由Xe元素的質量守恆,可得Xe前的系數為a;
由Mn元素的質量守恆,可得HMnO4前的系數為b;
由S元素的質量守恆,可得H2SO4前的系數也為b。
由H元素質量守恆可得H2O前的系數為1.5b;
O元素前的系數為4b—3a;
顯然1.5b=4b—3a,變形可得6a=5b。
根據6a=5b,將所有的a替換為b,然後去分母。最後除以最大公因數,配平完成。
一、最小公倍數法
配平方法是:求出方程式兩邊相同原子前系數的最小公倍數,然後用該最小公倍數除以各自的原子個數,所得的值就是對應物質的系數。
(1)找出式子兩邊原子個數最多的氧原子。
(2)求出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數為10。
(3)10除以5等於2,2就是P2O5的系數,寫在P2O5前面,同理可得O2的系數為5。
(4)再用同樣的方法求出P的系數為4。
(5)配平後要注反應條件和劃上等號(有時還要注「↑」和「↓」)。
即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配平方法,也是其它配平方法的基礎。初中大多數化學方程式的配平用這種方法,要求初三學生能夠熟悉地運用它。
二、用奇數配偶數法
用這一方法配平的化學方程式的特點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現的次數較多,且各端的原子總數是一奇一偶。
配平方法:選定該元素作為配平的起點,先把奇數變為最小的偶數(即乘以2),再確定其它化學式的系數。
例2。
氧是這一方程式里出現次數最多的元素,就以氧作為配平的起點。因為反應物里氧原子2個,是偶數個,生成物里氫原子3個,是奇數個,偶數個肯定不等於奇數個,所以我們可以先在化學式H2O前寫一個最小的偶數2,再用最小公倍數進一步配平。
寫上2後,左邊只有2個H原子,右邊有4個H原子,所以C2H2的系數應為2,要使兩邊碳原子總數相等,右邊CO2的系數應為4,最後才確定O2的系數為5。即:
三、觀察法
配平方法是:(1)通過觀察,從化學式比較復雜的一種生成物推求出有關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系數。(2)根據求得的化學式的系數再找出其它化學式的系數。
顯然,Fe3O4里的3個鐵原子來自反應物里的鐵,而Fe3O4里的4個氧原子又來自反應物水蒸氣分子里的氧原子。因此,在反應物水蒸氣化學式前必須寫一系數4,而鐵原子前必須寫一系數3。
不難看出,在生成物氫氣的化學式前要寫系數4,才能使化學方程式配平,然後註明反應條件並劃上等號(註:H2後面不要註上↑,因為高溫下,反應物H2O呈氣體狀態)。
四、唯一元素法
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簡單的化學方程式,也適用於較為復雜的化學方程式。首先提出兩個概念「唯一元素」和「准唯一元素」。
所謂「唯一元素」是指在反應物或在生成物中都只存在於一種物質的元素。
下面以例題說明用「唯一元素法」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驟。
1、 確定唯一元素
初學階段可要求學生對唯一元素做出標記以免學生搞錯。
2、 假定系數
任選一種唯一元素,假設其所在的物質中一種,系數為1,並據此推出其所在的另一種物質的系數。本例中選定的K元素,定KClO3系數為1。
說明:(1)為了使兩邊所選定的元素原子個數相等,有可能出現分數系數,處理辦法是等全部配平了,再把分數變為整數。
(2)為了減少錯誤,剛開始學時,可要求學生將系數1寫上,等全部配平後再把1省略掉。
3、 由已知求未知
在已確定系數物質中,再選擇一種唯一元素和准唯一元素,據此確定未知物質的系數。要求所選定的元素必須包含於一種系數未定的物質中。
則將未定系數物質有意無意當成系數為1而又改變已確定了的物質的系數,從而造成錯誤。
注意:這一步操作可以重復多次,到每一種物質的系數都確定為止。
H. 怎樣配平化學式
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最小公倍數法
具體步驟:(1)求出每一種原子在反應前後的最小公倍數;(2)使該原子在反應前後都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數;(3)一般先從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例: 配平Al + Fe3O4 → Fe + Al2O3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Al + 3Fe3O4 → Fe + 4Al2O3
第二步:配平鐵和鋁原子 8Al + 3Fe3O4 → 9Fe + 4Al2O3
第三步:配平的化學方程式:
8Al + 3Fe3O4 = 9Fe + 4Al2O3
觀察法
具體步驟:(1)從化學式較復雜的一種生成物推求有關反應物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和這一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2)根據求得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再找出其它化學式的傾泄計量數,這樣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
所以,1個Fe2O3應將3個「O」分別給3個CO,使其轉變為3個CO2。即
Fe2O3 + 3CO——Fe + 3CO2
再觀察上式:左邊有2個Fe(Fe2O3),所以右邊Fe的系數應為2。即
Fe2O3 + 3CO ==2Fe + 3CO2
這樣就得到配平的化學方程式了,注意將「——」線變成「==」號。即
Fe2O3 + 3CO == 2Fe + 3CO2
例:配平H2O + Fe →Fe3O4 + 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4H2O + Fe →Fe3O4 + H2
第二步:配平氫原子、鐵原子 4H2O + 3Fe →Fe3O4 + 4H2
第三步:配平後的化學方程式:
4H2O + Fe == Fe3O4 + 4H2
單數兩倍法(奇數變偶法)
具體步驟:(1)找出在化學反應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元素;(2)從原子數為單數的元素入手(一般為氧元素)。即乘2;(3)由已推求出的化學計量數決定其它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
例:配平FeS2 + O2 → Fe2O3 + SO2
第一步:在Fe2O3前乘2 FeS2 + O2 → 2Fe2O3 + SO2
第二步:配平鐵原子 4FeS2 + O2 → 2Fe2O3 + SO2
第三步:配平硫原子 4FeS2 + O2 → 2Fe2O3 + 8SO2
第四步:配平氧原子。配平後的化學方程式為:
4FeS2 + 11O2 == 2Fe2O3 + 8SO2
分數配平法
此方法能配平有單質參加反應或有單質生成的化學反應。
具體步驟:(1)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2)用分數配平單質元素的原子;(3)去分母,使配平後的化學計量數為整數。
例:配平C2H2 + O2 → CO2 + H2O
第一步:配平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和氫原子 C2H2 + O2 → 2CO2 + H2O
第二:利用分數配平氧原子 C2H2 + 5/2O2 → 2CO2 + H2O
第三步:去分母,即全部乘2。得配平的化學方程式:
2C2H2 + 5O2 ==4CO2 + 2H2O
2化學方程式配平口訣
書寫口訣:
重客觀,量守恆;左反應,右生成。化學式,請寫對;計量數,來配平;
連等號,條件清;標氣沉,用箭頭。
配平口訣:
一找元素見面多,二將奇數變成偶,三按連鎖先配平,四用觀察配其它;
有氫找氫無氫找氧,奇數配偶變單成雙,出現分數去掉分母,調整系數使支配平。
配平決策歌
迅速觀察定類型,歧化水解首先用。能否奇偶再交叉,四法技窮有萬能。
解釋:
1、迅速觀察定類型:意思是說在看到試題後,第一步是首先觀察一下是屬於哪一類型的反應式。
2、歧化水解首先用:意思是說若是岐化反應則首先用《歧化反應簡捷配平法》,若是雙水解反應則首先用《雙水解反應簡捷配平法》。
3、能否奇偶再交叉:意思是說既不是歧化反應,也不是雙水解反應,那麼再看一下反應物和生成物多少,若少則用《奇數配偶法》,若較多則用《交叉配平法》。
4、四法技窮有萬能:意思是說若遇到萬一的情況,即用前四種方法都解決不了,則拿出最後的絕招——《萬能配平法》。
I. 高中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技巧有哪些
高中化學方程式對於化學學習來說非常重要,在做題的時候如果方程式沒有配平,那麼那道題就沒法做出來。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中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一、最小公倍數法
具體步驟:
1.找出反應式左右兩端原子數最多的某一隻出現一次的元素,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2,將此最小公倍數分別除以左右兩邊原來的原子數,所得之商值,就分別是它們所在化學式的系數。
3.依據已確定的物質化學式的系數、推導並求出其它化學式的系數,直至將方程式配平為止。4,驗證反應式。配平是否正確。
[例1]試配平磁鐵礦fe3o4與鋁粉共燃的反應方程fe3o4十al——fe十al2o3
(1)該反應氧原子數較多且在兩邊只出現一次,
故先求出兩邊氧原子數的最小公倍數:4×3=12。
(2)根據質量守恆定律,要使反應式左右兩邊的氧原子數相等,fe3o4的系數必須為3(12/4),al2o3的系數必須為4(12/3)即:
3fe3o4十a1——fe十4al2o3
(3)再配fe和al原子。由已配得的fe3o4和4al2o3可知,fe和al的系數分別為9和8時,左右兩邊的fe和al的原子數才相等,故有:
3fe3o4+8al——9fe+4al2o3
(4)最後檢驗,得完整的化學方程式為:
3fe3o4+8al======9fe+4al2o3
1、al+o2——al2o32、al+h2so4——al2(so4)3+h2
3、fe+o2——fe3o44、al+mno2——mn+al2o3
5、n2+h2——nh3
二、觀察法
具體步驟:(1)從化學式較復雜的一種生成物推求有關反應物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和這一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2)根據求得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再找出其它化學式的傾泄計量數,這樣即可配平。
例如:fe2o3+co——fe+co2
觀察:
所以,1個fe2o3應將3個“o”分別給3個co,使其轉變為3個co2。即fe2o3+3co——fe+3co2再觀察上式:左邊有2個fe(fe2o3),所以右邊fe的系數應為2。即
fe2o3+3co高溫2fe+3co2
這樣就得到配平的化學方程式了,注意將“—”線變成“=”號。即fe2o3+3co==2fe+3co2
1、h2o+fe→fe3o4+h22、c+fe2o3——fe+co2
3、co+fe3o4——fe+co24、c+fe3o4——fe+co2
三、奇數變偶數法
選擇反應前後化學式中原子個數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點,將奇數變成偶數,然後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稱為奇數變偶數法。
例如:甲烷(ch4)燃燒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採用奇數變偶數法:ch4+o2――h2o+co2,反應前o2中氧原子為偶數,而反應後h2o中氧原子個數為奇數,先將h2o前配以2將氧原子個數由奇數變為偶數: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四、歸一法
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為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為1的配平方法,稱為歸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燒化學方程式配平可採用此法:ch3oh+o2――h2o+co2,顯然決定生成h2o與co2的多少的關鍵是甲醇的組成,因而定其計量數為1,這樣可得其燃燒後生成h2o與co2的分子個數:ch3oh+o2――2h2o+co2。然後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將各計量數同乘以2化分為整數:2ch3oh+3o2==4h2o+2co2。
五、化合價升降法
標化合價:初學者的話將方程式中所有元素的化合價都標出來,然後找到化合價升高和降低的元素,比較熟悉之後就可以只標發生變化的元素的化合價,如下圖中的題目為例,標出所有元素的化合價。
分析升降情況:找到升高和降低的元素之後,分析元素是從幾價升高到幾價,又是從幾價降低到幾價。題目中,碳元素從0價升高到+4價,升高了4價;氮元素從+5價降低到+4價,降低了1價。
確定物質的系數:明確升降情況後,根據得失電子守恆,找到升高的化合價和降低的化合價的最小公倍數。題目中,升高了4價,降低了1價,那麼找到4和1的最小公倍數是4,那麼4X1,1X4,那麼左邊C的系數為1,左邊HNO3的系數為4。
確定剩下物質的系數:根據質量守恆定律,確定其他物質的系數,配平反應方程式。題目中,等號左邊總共有一個C原子,4個H原子,4個N原子,12個O原子,那麼右邊也應該有相同的個數,所以CO2的系數為1,NO2的系數為4,H2O的系數為2。
檢查:檢查左右兩邊的各種原子的總數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則配平,如果不相等則沒有配平,需要從新配平。
處理系數:配平之後,對系數進行處理。系數為一的省略不寫,系數為分數的,要去分母化分數為整數。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用何種方法配平化學方程式,只能改動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而決不能改動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因為改動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即意味著改動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組成,就可能出現根本不存在的物質或改變了原有化學變化的反應物或生成物,出現根本不存在的化學變化。
以書寫碳在高溫時跟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例,歸納步驟如下:
①根據反應的事實(該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氣體),在式子的左邊寫出反應物的化學式,在式子的右邊寫出生成物的化學式。反應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種,就分別用加號把它們連接起來(反應物之間的“+”號表示“……跟……反應”,生成物之間的“+”號表示“……跟……”),並在式子左、右之間劃一條短線段。在這一步里,一定要注意把各種物質的化學式寫正確,否則,寫出的式子無意義! C+Fe2O3──Fe+CO2
②根據質量守恆定律,用配系數的方法,使左、右兩邊同一元素原子的個數相等(即配平),然後將短線段改為等號(等號表示“生成了……”)。應當注意,配平時只能選擇適當的系數,不能改變化學式。 3C+2Fe2O3=4Fe+3CO2
③在等號或箭號上、下方註明反應條件,如點燃、通電、高溫、加熱(用“△”號表示)、催化劑等,同時,標明生成物中的氣體或沉澱產物的狀態。生成物是氣體的在其化學式的右邊加上“↑”號(反應物中如有氣體,則氣態生成物不再標“↑”符號);產物是沉澱的加“↓”號。 3C+2Fe2O34Fe+3CO2↑ 概而言之,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必須要符合化學反應的客觀規律,不能憑空臆造。書寫程序一般是:寫好化學式—系數要配平—中間聯等號—條件要注清—生成氣體或沉澱,要用箭號來標明。 要寫好化學方程式,還要熟練掌握和運用酸、鹼、鹽的溶解性表,金屬活動性順序和常見元素、原子團的化合價,以及書寫物質化學式的技能。
寫出符號表達式 例:H20=電解=H2+O2(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 2.配平 例:2H2O=電解=2H2+O2 3.註明反應條件和物態等 例:2H2O=電解=2H2↑+O2↑
反應條件
1.熱化學方程式不寫反應條件。寫上是否正確,沒有定論,但中學所有資料中不寫。 2.常溫常壓下可以進行的反應,不必寫條件;但是題目中的實驗若有特定的條件,一律標注該特定條件。 3.反應單一條件時,條件一律寫上面;有兩個或更多條件的,上面寫不下的寫在下面;既有催化劑又有其它反應條件時,一律把催化劑寫在上面。 4.是可逆反應的一律用雙向箭頭表示。
箭頭與等號
在專業領域的文獻中,不論無機、有機反應方程式中均使用箭頭號“→”來連接反應物和生成物。國外化學教科書、上海市中學化學二期課改教材(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7月,姚子鵬主編)、上海高考的化學卷、理綜卷中也採用了箭頭號。但在多數省市的中學教學中,仍建議按照教材在書寫無機化學反應方程式時使用等號,以更好地表示反應中的“生成”與“質量守恆”含義。(2011-2012蘇教版也用的箭頭) 目前中學階段無機反應方程式一律用等號連接反應物和生成物,有機反應一律用箭頭來連接反應物和生成物。
反應物狀態
熱化學 加熱化學方程式需要標出每一個反應物、生成物的狀態,可分g (氣體)、l (液體)、s (固體)、aq (溶液)四大類。字母外需要打括弧,例如H2O (l)、Na2CO3 (aq)、CaCO3(S)。 普通方程式則不是很嚴格,一般不用g、l、s、aq的標記。生成物方面,當反應物中不含氣體時,氣體生成物要用“↑”標記;只有在溶液中,反應物中不含固體時,難溶或固體生成物一律用“↓”標記(如電解池反應Cu+2Cl=Cu+Cl2↑,由於生成Cu吸附在電極上,故不寫“↓”)。 水蒸氣 水蒸氣一般不打箭頭,但偶有例外(碳酸氫銨受熱分解)。
反應物狀態的不同反應不同
反應物若以特殊狀態參加反應,例如濃硫酸、熔融氧化鋁,過量,少量,一律在相應的反應物後打括弧註明狀態 <1>反應物濃度不同,產物不同 Cu + 4HNO3(濃) = Cu(NO3)2 + 2NO2↑ + 2H2O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2>反應物量不同,產物不同 2NaOH + CO2(少量) = Na2CO3 + H2O NaOH + CO2(過量) = NaHCO3 <3>反應物物態不同,產物不同 2NaCl + 2H2O =電解= 2NaOH + H2↑ + Cl2 2NaCl(熔融) =電解= 2Na + Cl2↑
結構簡式與分子式
J. 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與技巧
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一、最小公倍數法
本法也是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慣用的方法,通常用於較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為配平復雜反應的輔助方法。運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驟去進行:
1、首先,找出反應式左右兩端原子數最多的某一隻出現一次的元素,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2、其次,將此最小公倍數分別除以左右兩邊原來的原子數,所得之商值,就分別是它們所在化學式的系數。
3、然後,依據已確定的物質化學式的系數、推導並求出它化學式的系數,直至將方程式配平為止。
4、最後,驗證反應式。配平是否正確。
二、奇數配偶數法
用奇數配偶數法去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原理是:
1、兩個奇數或兩個偶數之和為偶數;奇數與偶數之和則為奇數——簡稱加法則。奇數與偶數或兩個偶數之積為偶數;兩個奇數之積則仍為奇數——簡稱乘法則。
2、依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總數相等。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找出化學反應式左右兩邊出現次數較多的元素,且該元素的原子個數在反應式左右兩邊有奇數也有偶數;選定含該元素奇數個原子的化學式,作為配乎起點,選配適當系數,使之偶數化;由已推得的系數,來確定其它物質的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