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快速定穴的方法

快速定穴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8 18:09:38

『壹』 如何找穴位

先得了解中醫找穴位的兩種方法:一種是同身寸法;一種是骨度分寸法。 別看這名詞挺難懂的,其實呀,意義非常簡單。 就是把除大拇指外的四根手指給並攏了,從食指中間的那個關節處到小指中間的那個關節處連一段直線的長度,算是三寸。每個人當然有每個人的3寸,然後,量穴位尺寸的時候,就靠用這個三寸做為標准了。 當然,想也想得出來的,這樣的量法非常之粗糙,是沒那麼準的。 骨度分寸法准。 骨度分寸法,古稱「骨度法」,即以骨節為主要標志測量周身各部位的大小、長短,並依其比例尺算成尺寸做為定穴標準的方法,此法最早載於《靈樞·骨度》篇,其所測的人體高度為七尺五寸,其橫度(以兩手外展與肩平齊,以中指為准)也為七尺五寸,因每個人的長短胖瘦不同,故分部折寸的具體長度應按比例尺而有所伸縮,一般在頭面部規定:前發際至後發際為12寸,耳後兩乳突之間為9寸,頭圍為26寸,額前至頸項根部為10寸。 老師說針灸書上都有的,用普通的布軟尺,按比例計算。 建議大家平時用骨度分寸法來定尺寸。 舉個例子:我要找百會穴,從書上查到它在:頭部,前發際正中直上5寸。 前發際正中,就是前面頭發邊緣的正中間,這位置很好找,看圖就能找到了。 前發際正中直上,這位置也好找,就是頭部的正中間那條線的位置。 先取一根軟尺---就雜貨店賣的那種普通裁縫用的軟尺就行,便宜的一塊錢,貴一點的兩塊錢,在家裡備一根。然後,從前發際正中,量到後發際正中,查看人體的骨度分寸表,可以知道,這個尺寸是12寸----名義上是12寸,而實際上用軟尺量出來的肯定不是12寸,就假設是a厘米吧,然後換算一下,12寸對應a厘米,用a除以12寸再乘以5寸,便可以得到這5寸對應的軟尺的長度,假設是b厘米。然後,從前發際正中開始,沿頭部的正中線網上量b厘米,這樣一來,這對應b厘米的點,便是百會穴所在位置了。 可能有人有疑問,這同身寸法不太准,那麼,怎麼會一直在用呢?---它是在用,但這可不是大家初學的人適合用的,而是對穴位非常熟練的人適合用的----如果你找穴位找熟悉了,你會發現,穴位處其實一般都有明顯特徵的,比如,用手指按下去能感覺與周圍的區域不太同。找穴位熟練的人,通常是瞄一眼人家的手指,估算一下大概的長度,然後,以這長度作為標准,迅速便能大概估算一下他的某個穴位所在的大概位置----有了大概位置,再瞧一下這大概位置附近,便能找到穴位所在了。初始大家不熟練,建議還是規規矩矩拿根軟尺來量,這樣更能准確找到穴位。-----另外,穴位本身也是有范圍的,很多穴位都有一個一元硬幣那麼大小的,使用同身寸,雖然不太准,但常常也能夠觸及穴位處的邊緣,這使得大家平時就那麼用用同身寸,也會有用---只是,從准確程度來說,終究不如骨度分寸罷了。

『貳』 怎樣可以快速准確地找到人體穴位

人體穴位療法最難的,就是人體穴位的找法。 關於人體穴位療法的書雖大量出版,可惜的是,簡單且准確地介紹尋找人體穴點陣圖的訣竅的書並不多見。這使得外行人即使想到要利用人體穴位療法,也無法如願。 尋找人體穴位的訣竅,在本站相關疾病穴位療法的網頁中都有詳細的說明。這里僅就一般尋找人體穴位的訣竅,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人體穴位,也就是出現反應的地方。身體有異常,人體穴位上便會出現各種反應。這些反應包括: ①用手指一壓,會有痛感(壓痛); ②以指觸摸,有硬塊(硬結); ③稍一刺激,皮膚便會刺癢(感覺敏感); ④和周圍的皮膚產生溫度差(溫度變化)等。 這些反應有無出現,是有無人體穴位的重要標志。 若找到本站所提到的穴位,先壓壓、捏捏皮膚看看。若出現前述的反應,即可判斷有人體穴位在。 另外,在人體穴位的找法中,頻頻出現「兩指寬」、「三指寬」等字眼,這是計算人體穴位位置時的基準,有「同身尺寸」之說。例如,「一指寬」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寬度;「兩指寬」則是指食指與中指並列,第二關節(指尖算起的第二個關節)部分所量的寬度。 手指的大小、寬度,依年齡、體格、性別而有極大的不同。以此法確定人體穴位位置時,務必以患者的指寬度來找。

『叄』 腧穴的位置 七大方法定腧穴

1、指切揣穴法。左手拇指指甲在穴位上用力切掐,以宣散氣血,減輕疼痛,固定穴位。又叫爪切法。本法臨床最為常用。

2、按壓揣穴法。左手五指張開或並攏用力按壓,將肌肉壓平以防移位,便於進針。用於肌肉鬆弛處,如腹部中脘穴,可將中指按壓該處,其他四指排開將腹部壓平。

3、分撥揣穴法。用拇指前後左右推撥,將肌腱、血管分開,按定穴位。如取內關穴,用左手拇指按定其穴,將肌腱和血管撥開,並找到指感強烈的部位作為進針點。

4、旋轉揣穴法。旋轉有關部位,使穴位充分暴露的方法。適用於骨骼、肌腱、血管覆蓋處。如取養老穴,令患者屈肘,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在尺骨小頭的最高點,然後掌轉向胸部,當手指滑入的骨縫中取穴。

5、滾搖揣穴法。左手拇指掐住穴位,右手牽拉並左右搖滾肢體遠端的掐穴方法。適用於關節處的穴位。如陽池穴,以左手拇指緊掐其穴,右手握住患者四指,用輕微力量牽拉並左右搖滾,使關節鬆弛,穴位暴露於指下。

6、升降揣穴法。左手拇指緊掐穴位,右手握住肢體遠端並上下搖動的揣穴法。如解溪穴,用左手固定踝部,拇指緊掐其穴,右手握住足尖,上下搖動使踝關節松動,以暴露穴位。

7、滾搖升降揣穴法。左右搖滾、上下抬舉,以屈伸關節,暴露穴位的揣穴法。如肩髃穴,左手拇指緊掐其穴,右手托握肘關節,上下抬舉,左右搖滾,使穴位顯露於指下。

『肆』 推拿穴位如何准確找准穴位

為了便於學習和臨床應用,將脊部的經絡和穴位結合解剖重新命名並用數學坐標表示,原理作用不變: 一、將枕骨隆突下沿中點向左右旁開,水平延長3寸,命名為枕骨一線。 二、將尾骨尖下滑沿向左右旁開延長3寸,命名為尾骨下線。 三、將枕骨線和尾骨下線的中點連線命名為平衡1線(正中、督脈) 四、將平衡1線左右旁開0。5寸平行兩線命名為平衡2線。(華陀夾脊線) 五、將平衡1線左右旁開1。5寸命名為平衡3線。(膀胱1經) 六、將平衡1線左右旁開3寸命名為平衡4線。(膀胱2經) 七、將第一頸椎後節下沿的水平橫線定為頸一線,第二頸椎棘突下的水平線定為頸二線,第一胸椎為胸一線,依此類推,骶骨按骶孔分別為骶1、2、3、4線,尾骨分尾骨上下線。 八、每個平衡線與橫線交叉點就是一坐標點,也就是推拿重點刺激點。 綜上所述,所謂的交叉點就是它所在的平衡線與橫線交點即可,實際上就是把平衡線定為縱坐標,把水平橫線定為橫坐標,如:頸4線與平衡5線的交叉點,可命名為頸4平5點,枕骨線和平衡3線的交叉點命名為枕線平3點。以上這些都是為了便於記住背部穴位,給應用帶來方便,尤其對初學推拿的學員來說,不需要按傳統的經絡那樣去死記硬背,不容易混淆等優點。再說在給病人推拿時也不需要向病人講解太多的理論,只要推拿師自己心中做到有數就行。本法作用原理結合經絡解剖,實用科學,手法簡單易操作,安全高效,是一種普及推拿學習穴位的好方法,學會這種定位穴位的方法不僅能增長技能,重要的是給廣大患者帶來更多的健康快樂。

『伍』 怎樣能快速的找到穴位

仔細學好人體解剖學,中醫經絡學,中醫腧穴學。這是基礎中的基礎,這個都沒學好就想快速找到穴位,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是根據你的提問才這樣回答你的,因為只有沒有專業學過的人才會問這樣的問題,話不大好聽,但說的是實話。有些錢不是人人都能省的,中醫看上去簡單,能弄懂的人都很少,別說做出效果了。

『陸』 快速記憶人體穴位的口訣

你了解自己的穴位嗎?你知道自己的穴位分別在那個部位嗎?人體有經絡經脈上有361個穴位再加上經絡之外的穴位。下面由我給你帶來關於快速記憶人體穴位的口訣,希望對你有幫助!

快速記憶人體穴位的口訣1、緩解膝關節疼痛,指壓穴位的治療口訣

膝蓋發涼找昆侖;膝痛中渚要常揉,再加膽經膝陽關;手三里處病不留,跪膝引血下行法;膝病肘治解憂愁。

“急性扭傷尋梁丘”就是指如果發生突然性的扭傷可馬上點按“梁丘”穴(膝蓋骨上方貼近股骨邊緣敏感之處),它是胃經的“郄穴”。郄穴的特點是善於調治各種急性病,能最快的調節胃經氣血的有餘與不足狀態,對急性腿痛、腳痛、膝蓋痛有手到病除之效。

對於陳舊性的膝蓋疼痛,口訣中說的“膝痛中渚要常揉”就是讓您“下病上治”多按“中渚”穴(掌心向下,中渚穴位於手背部位,小指與無名指根間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出,用力按壓,會有力量脫落的感覺),它是三焦經的“俞穴”,它是止痛的要穴。

“再加膽經膝陽關;手三里處病不留”,就是讓您多揉揉大腿膽經上的“膝陽關”穴(膝外側,當股骨外側上方的凹陷處)。它是膝關節氣血下行的必經之地,常按摩此穴對緩解疼痛有很好的作用。另外,還要著重按摩“手三里”穴(曲池穴下兩寸處),不僅能治療肘關節疼痛還對膝關節疼痛有特效,這就是“下病上治,膝病肘治”的治療方法

膝蓋出現充血腫脹或腫痛無力、酸漲、關節積液,活動下蹲困難,功能受限等現象,有可能是“滑膜炎”。“滑膜炎”主要是微循環不通阻礙“關節積水犢鼻求”說的就是“犢鼻穴”,也叫“膝眼”穴。“膝眼”位於將膝蓋折成直角時,在它的下面凹處。指壓時用雙手中指,一面緩緩吐氣一面強壓6秒鍾,如此左右各做10次,每天做3回。則關節疼痛在不知不覺間就可去除.

快速記憶人體穴位的口訣2、全身穴位治療口訣

頭痛左右太陽穴,風池風府一樣攻,

連捏帶按十餘次,須臾頭上即覺輕。

雙目昏暗視不明,按覓睛明運目框。

鼻塞無聞香與臭,通利鼻竅按迎香。

耳聾渾沌不聞聲,耳旁各穴均能聽。

口眼歪斜而不正,面部諸穴皆可用。

肩臂痿痹不能舉,肩禺按之效無疑。

兩肘攣痛動艱難,按罷曲池將肘牽。

頭面手足諸般症,合谷一按可收功。

按定人迎有動脈,二七呼吸臂上通。

鎖骨窩內按缺盆,呼吸二七臂上行。

雲門肩頭巨骨下,按定動脈在內生。

此乃要摧肺中氣,二十一度氣要行。

極泉腋窩心脈始,按定此穴心竅清。

乳旁期門是肝脈,重按腹內亦有聲。

大包穴在乳筋內,此是脾經脈絡通,

斜按能調五臟氣,心胸之病往下沖。

兩手齊攏胸膈骨,大指深按巨闕中,

指下氣動即是病,隨手重切向下攻。

上中下脘俱按到,呼吸二七把手鬆,

兩腿宛如火來烤,熱氣走到兩腳中。

左右有動石關穴,此是積聚在內橫,

一樣按法往下送,淤氣下降病覺輕。

肓俞穴動腎氣走,抬手熱氣散如風,

一樣按摩三五次,腹中輕快病無蹤,

是寒是火隨氣降,七疝原來是腎經。

盤臍有塊聚是氣,按住猶如石塊形,

重按輕揉在指下,朝夕按摩要費功,

按來按去氣血散,臟腑調和病不生。

臍下二指名氣海,按之有動氣脈橫,

丹田不通生百病,體衰身懈氣力空。

小腹不宜按摩法,曲骨動脈明氣沖,

一連按動數十次,小腹淤氣往下行。

陰股動脈通五里,伸手摩脈抓大筋,

能調五臟陰陽氣,疼痛難忍方為真。

陰陵穴在麥輔骨,手指振動筋有聲,

正面按摩通到底,肚腹之中氣自通。

胸腹按摩手法盡,再從背後一程行,

君若試探勞心記,胸腹疾病定掃清。

平肩大筋真氣聚,捏此開通氣血行,

脊骨旁邊一寸五,此是太陽膀胱經,

兩條大筋伸手捏,上下抓著筋有聲,

內連五臟與六腑,風寒暑濕盡皆通。

伸手抓到腎俞穴,按之大痛穴為真,

此穴善治下寒病,腰痛之病立見功。

若要不痛拿至痛,此乃仙術定非輕,

腎旁左右名帶脈,大筋揪起痛更憎,

能降脅下陰陽氣,六脈調和甚分明。

胞肓脊骨第十九,去脊三寸在兩旁,

伸手連揉數十次,背氣相通到腿上。

承扶閉結用腳踩,此穴陰股綰中央,

腿上酸麻氣血降,患者不覺細參詳。

陽陵泉在膝外側,振動小筋痛難當。

承山能治五臟病,伸手摸捏痛非常。

踝上大筋著力起,疼痛難言不要忙,

此穴能調周身氣,寒火腹痛立消亡。

『柒』 風水穴位怎麼定

三勢定穴方法:

立勢:山勢如人站立,頭俯身聳,氣往上浮,這時出脈,結脈穴,生暈在高處,這叫做“天穴”穴結在山巔頂之仰而,立穴的地方一定要平坦,才正確。

坐勢:山形如坐著一樣,身屈,頭不俯不仰,氣藏在中間,山脈結穴,生暈處,不高不低,叫做人穴。穴結在山腰。落脈緩和低平的地方。如果來脈急,穴位應在傍邊尋找。穴點高了傷龍,點的太低傷穴。

眠勢:山勢如人仰睡一樣,身仰,頭仰,氣往下墜,出脈結穴,生暈在低處,名為地穴。一般穴結在山腳附近,來脈峻急時穴結在乳頭。以上為三勢走穴,必須符合如下條件才是真穴:

(1)天穴,穴雖高,但站在穴位上,如臨平地,沒有高的感覺才對,同時天穴如乘風而下,來脈面緩慢,若脈急就不對。

(2)地穴就水而下,來脈宜急,此穴要得水近堂,若是明堂端正水合法度求富甚速。

(3)人穴避風而上,來脈宜不急不緩。

另外還有這樣的說法:

天穴:如人之心窩,多結立體,如人拱手直立,兩肩曲凹,必抱其心窩。

人穴:如人的肚臍多結坐體,如人分手危坐,兩臂曲凹,必中抱其肚臍處。

地穴:男女之道,乳突,窩鉗,多結眠體,如人垂手仰卧,兩掌曲凹,必下抱其人道。
如果有更多問題,可以點擊ID咨詢。

『捌』 怎樣可以快速准確地找到人體穴位

穴位的記憶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麼困難和可怕,如果不掌握技巧,穴位的記憶確實比較困難,但是一旦你掌握了方法也很簡單,下面我來給你粗淺地介紹一下: 首先要學會找穴位,找穴位一般按照書上講的尺寸去找,但是一定注意這里的尺寸不是指的標準的尺寸,而是說的「同身寸法」,即某人一定要用某人自己的指頭去尋找-----一拇指的寬度為一寸,食指加中指的寬度為一寸五,食指、中指加無名指的寬度為二寸,食指、中指、無名指加小指的寬度為三寸,一個手掌的寬度為四寸。 其次要會感覺穴位,正確穴位的感覺是酸、困、麻。如果點按時這三種感覺都沒有,要考慮可能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這個穴位點按的不到位;二是點按准確但是這個穴位根本不暢通。如果這三種感覺只有一種或者兩種敏感,沒有關系點按一段時間其他的可能就有了。 再次就是要學以致用,當你了解正確一個穴位以後,要在別人的身上點按幾次,有了效果以後,不僅可以加深記憶而且可以提高你對穴位的興趣。 先簡單介紹這么多,有不明白的可以問我。當然為了不至於盲目地尋找,去醫療器械店裡面買一個穴位模型小人,以後尋找穴位就很方便了,要想快速找到和記憶穴位很簡單----牢記我上面的辦法就可以「熟能生巧」,祝你學有所成!!!
麻煩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快速定穴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止牙疼最簡單方法 瀏覽:994
尊重他人學情分析方法和工具 瀏覽:470
血液分析儀有核紅細胞的染色方法 瀏覽:14
翻版鉤使用方法 瀏覽:226
小學生有哪些識字的好方法 瀏覽:963
玉鑒定方法和技巧 瀏覽:296
節壓閥安裝方法 瀏覽:37
怎麼更換手機外屏玻璃方法 瀏覽:729
集中供暖單管連接方法 瀏覽:289
體重快速下降的方法 瀏覽:892
早孕試紙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888
捲尺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760
牛流行三日熱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441
升與斤的計算方法 瀏覽:845
乘法計算簡便方法公式 瀏覽:767
訓練手臂肌肉的方法圖解步驟 瀏覽:214
注射器延長管的連接方法 瀏覽:208
手機在線聽小說的方法 瀏覽:203
生殖器測量的正確方法 瀏覽:70
桂花書簽製作方法圖片漂亮 瀏覽: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