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村建造豬圈有哪些技巧
選好場地、豬舍、設備、種豬,打好基礎,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節約投資,明確豬場的性質是原種豬場、祖代豬場、父母代豬場還是商品豬場。
1、在豬場建設和發展規模上量力而行、分期實施、先做好、後做大。從防疫和生產方便的角度考慮,一般以年出欄商品豬不超過10000頭、基礎母豬不超過600頭為宜。豬場規劃設計的總原則是:人類生存和養豬生態環境的和諧共處,養豬業與整個大農業、社會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2、水、電、交通條件:一個萬頭豬場日耗水量150~250t,水質要符合飲用標准;用電量除飼料加工外,自裝機容量80~100kw。
衛生防疫條件:綜合考慮地形,地勢,地點、水源、土壤、氣候條件等因素,要遠離居民區、養殖場、屠宰場、交通干線。糞污處理及環保條件:要運用生態環保方案,盡量同菜地、魚塘、果園、農田相結合,使污水無害化和減量化。
3、選址原則
節約用地,盡量選用不宜耕作的土地,並為進一步發展留有餘地。不在旅遊區、自然保護區、古建築保護區、水源保護區、畜禽疫病多發區和環境污染嚴重地區建場。場址用地符合當地城鎮發展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要求和相關法規。
在城鎮居民區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或側風向建場,避免氣味、廢水及糞肥堆置而影響居民區環境。盡量靠近飼料供應和商品銷售地區,並且交通便利、水電供應可靠。
(1)如何使用土方法建豬圈擴展閱讀
豬舍建築的平面布置同豬群組合、飼養方式、飼料種類(乾料、稀料、濕料)、喂飼設備、喂飼方法(自由採食、定時定量採食)等有關。清糞方案的選擇(淺溝、深溝、縫隙地板)也影響豬舍的建築剖面。
常見的豬舍平面為單列後走道和雙列中走道兩類。單列式舍外糞便道豬舍適用於溫暖地區,這種豬舍在喂飼時關閉通道活門,使排糞區形成通道,可用手扶拖拉機前懸掛的清糞鏟除糞。幼豬舍採用雙列式豬舍內,每欄設有活門通向排糞區,喂飼時活門關閉形成清糞通道,便於清掃。
也有的在排糞區用刮糞板除糞或者鋪設縫隙地板,地板下設糞便溝,用刮糞板或水沖除糞。
『貳』 如何建設豬舍
在豬舍地面施工前要用磚砌築好輸氣管路通道,砌築時首先砌導氣管周圍的暗槽,導氣管上端留兩塊活動磚,使磚的平面同水泥地面在一個平面上。通道寬12厘米,以2%的坡度通向豬舍外。豬舍地面用混凝土抹成,要高出自然地面20厘米。
『叄』 在農村辦個養豬場,該怎樣科學建設好
生豬一直是我國養殖業的主要品種。這是在農村自己養豬的好方法。賺錢的同時,還可以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那麼農村怎麼建豬舍養豬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豬場位置的選擇。它應該建在遠離市區、居民區和交通要道的地方。運輸必須適當、方便,否則會給生產、生活、產品銷售造成困難。糞尿最好通過附近的農田、果園等自然消化。它是防止環境污染的好肥料。要求地形整潔開闊,充分利用場地,合理布置建築物,減少施工前清理場地的工作量。地勢最好是高幹、朝南、平坦或坡度平緩。
建設的注意事項。(1)避免豬圈密度過大,豬舍的建造需要合理的設計布料。豬舍之間的距離必須至少8米,中間可以種植果樹和森林,在夏天提供陰涼。不節約土地,減少投資,導致豬舍簡單密集,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和豬群相互感染。
(2)避免建造沒有窗戶的豬舍,建造豬舍時,豬舍的窗戶設計也是重要的一步。有的豬舍沒有窗戶,有的豬舍有窗戶,但是窗戶太小太少,不利於夏天通風降溫。正常情況下,一個能養10頭育肥豬的豬舍,需要在後牆上有4個60-70 cm的窗戶。
(3)避免豬舍外沒有糞池,糞池是豬舍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糞池一般根據養豬規模建設。如果忽略這一步,廢水會亂排,糞便收集困難,容易流失肥料,降低肥力。還會引起對豬舍衛生的擔憂。
以上就是小編總結出來的建設豬圈的方法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哦!
『肆』 怎樣搭建豬舍
一.場址的選擇
1.地形地勢
豬場一般要求地形整齊開闊,地勢較高、乾燥、平坦或有緩坡,背風向陽。
2.交通便利
豬場必須選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豬場的防疫需要和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幹道,最好離主要幹道400米以上,同時,要距離居民點500米以上。如果有圍牆、河流、林帶等屏障,則距離可適當縮短些。禁止在旅遊區及工業污染嚴重的地區建場。
3.水源水質
豬場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質良好,便於取用和進行衛生防護。水源水量必須能滿足場內生活用水、豬只飲用及飼養管理用水(如清洗調制飼料、沖洗豬舍、清洗機具、用具等)的要求。
4.場地面積
豬場佔地面積依據豬場生產的任務、性質、規模和場地的總體情況而定。生產區面積一般可按每頭繁殖母豬40~50平方米或每頭上市商品豬3~4平方米計劃。
二. 豬場的規劃與布局
1.生產區
生產區包括各類豬舍和生產設施,這是豬場中的主要建築區,一般建築面積約佔全場總建築面積的70%~80%。種豬舍要求與其他豬舍隔開,形成種豬區。種豬區應設在人流較少和豬場的上風向,種公豬在種豬區的上風向,防止母豬的氣味對公豬形成不良刺激,同時可利用公豬的氣味刺激母豬發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豬舍。育肥豬舍應設在下風向,且離出豬台較近。在設計時,使豬舍方向與當地夏季主導風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豬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風條件。總之,應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從而在布局上做到對生產最為有利。在生產區的入口處,應設專門的消毒間或消毒池,以便進入生產區的人員和車輛進行嚴格的消毒。
2.飼養管理區
飼養管理區包括豬場生產管理必需的附屬建築物,如飼料加工車間、飼料倉庫、修理車間;變電所、鍋爐房、水泵房等。它們和日常的飼養工作有密切的關系,所以這個區應該與生產區毗鄰建立。
3.病豬隔離間及糞便堆存處
病豬隔離間及糞便堆存處這些建築物應遠離生產區,設在下風向、地勢較低的地方,以免影響生產豬群。
4.獸醫室
應設在生產區內,只對區內開門,為便於病豬處理,通常設在下風方向。
5.生活區
包括辦公室、接待室、財務室、食堂、宿舍等,這是管理人員和家屬日常生活的地方,應單獨設立。一般設在生產區的上風向,或與風向平行的一側。此外豬場周圍應建圍牆或設防疫溝,以防獸害和避免閑雜人員進入場區。
6.道路
道路對生產活動正常進行,對衛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著重要的作用。場內道路應凈、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開。凈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飼料、產品的運輸,污道為運輸糞便、病豬和廢棄設備的專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設水塔是清潔飲水正常供應的保證,位置選擇要與水源條件相適應,且應安排在豬場最高處。
8.綠化
綠化不僅美化環境,凈化空氣,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豬場的小氣候,同時還可以減弱雜訊,促進安全生產,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因此在進行豬場總體布局時,一定要考慮和安排好綠化。
三. 豬舍的建築設計
1.豬舍的形式
(1)按屋頂形式分
豬舍有單坡式、雙坡式等。單坡式一般跨度小,結構簡單,造價低,光照和通風好,適合小規模豬場。雙坡式一般跨度大,雙列豬舍和多列豬舍常用該形式,其保溫效果好,但投資較多。
(2)按牆的結構和有無窗戶分
豬舍有開放式、半開放式和封閉式。開放式是三面有牆一面無牆,通風透光好,不保溫,造價低。半開放式是三面有牆一面半截牆,保溫稍優於開放式。封閉式是四面有牆,又可分為窗和無窗兩種。
(3)按豬欄排利分
豬舍有單列式、雙列式和多列式。
2.豬舍的基本結構
~列完整的豬舍,主要由牆壁、屋頂、地面、門、窗、糞尿溝、隔欄等部分構成。
1)牆壁
要求堅固、耐用,保溫性好。比較理想的牆壁為磚砌牆,要求水泥勾縫,離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頂 比較理想的屋頂為水泥預制板平板式,並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溫、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術產品,其屋頂採用進口新型材料,做成鋼架結構支撐系統、瓦楞鋼房頂板,並夾有玻璃纖維保溫棉,保溫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堅固、耐用,滲水良好。比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縫平磚式(屬新技術)。其次為夯實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勻,濕度適中,切實夯實。
4)糞尿溝
開放式豬舍要求設在前牆外面;全封閉、半封閉(冬天扣塑棚)豬舍可設在距南牆40厘米處,並加蓋漏縫地板。糞尿溝的寬度應根據舍內面積設計,至少有30厘米寬。漏縫地板的縫隙寬度要求不得大於1.5厘米。
5)門窗
開放式豬舍運動場前牆應設有門,高0.8~1.0米,寬0.6米,要求特別結實,尤其是種豬舍;半封閉豬舍則與運動場的隔牆上開門,高0.8米,寬0.6米;全封閉豬舍僅在飼喂通道側設門,門高0.8~1.0米,寬0.6米。通道的門高1.8米,寬1.0米。無論哪種豬舍都應設後窗。開放式、半封閉式豬舍的後窗長與高皆為40厘米,上框距牆頂40厘米;半封閉式中隔牆窗戶及全封閉豬舍的前窗要盡量大,下框距地應為1.1米;全封閉豬舍的後牆窗戶可大小,若條件允許,可裝雙層玻璃。
6)豬欄
除通欄豬舍外,在一般密閉豬舍內均需建隔欄。隔欄材料基本上是兩種,磚砌牆水泥抹面及鋼柵欄。縱隔欄應為固定柵欄,橫隔欄可為活動柵欄,以便進行舍內面積的調節。
3.豬舍的類型
豬舍的設計與建築,首先要符合養豬生產工藝流程,其次要考慮各自的實際情況。黃河以南地區以防潮隔熱和防暑降溫為主;黃河以北則以防寒保溫和防潮防濕為重點。
(1)公豬舍
公豬舍一般為單列半開放式,舍內溫度要求15~20度,風速為0.2米/秒,內設走廊,外有小運動場,以增加種公豬的運動量,一圈一頭。
(2)空懷、妊娠母豬舍
空懷、妊娠母豬最常用的一種飼養方式是分組大欄群飼,一般每欄飼養空懷母豬4~5頭、妊娠母豬2~4頭。圈欄的結構有實體式、欄柵式、綜合式三種,豬圈布置多為單走道雙列式。豬圈面積一般為7~9平方米,地面坡降不要大於1/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豬跌倒。也有用單圈飼養,一圈一頭。舍溫要求15~20度,風速為0.2米/秒。
(3)分娩哺育舍
舍內設有分娩欄,布置多為兩列或三列式。舍內溫度要求15~20℃,風速為0.2米/秒。分娩欄位結構也因條件而異。
①地面分娩欄:採用單體欄,中間部分是母豬限位架,兩側是仔豬採食、飲水、取暖等活動的地方。母豬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門,前門上設有食槽和飲水器,供母豬採食、飲水,限位架後部有後門,供母豬進入及清糞操作。可在欄位後部設漏縫地板,以排除欄內的糞便和污物。
②網上分娩欄:主要由分娩欄、仔豬圍欄、鋼筋編織的漏縫地板網、保溫箱、支腿等組成。
(4)仔豬保育舍
舍內溫度要求26~30度,風速為O.2米/秒。可採用網上保育欄,l~2窩一欄網上飼養,用自動落料食槽,自由採食。網上培育,減少了仔豬疾病的發生,有利於仔豬健康,提高了仔豬成活率。仔豬保育欄主要由鋼筋編織的漏縫地板網、圍欄、自動落食槽、連接卡等組成。
(5)生長、育肥舍和後備母豬
這三種豬舍均採用大欄地面群養方式,自由採食,其結構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飼養頭數和豬體大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選擇與豬場飼養規模和工藝相適應的先進而經濟的設備,是提高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
1.豬欄
1.公豬欄、空懷母豬欄、配種欄
這幾種豬欄一般都位於同一棟舍內,因此,面積一般都相等,欄高一般為1.2~1.4米,面積7~9平方米。
2.妊娠欄
妊娠豬欄有兩種:一種是單體欄;另一種是小群欄。單體欄由金屬材料焊接而成,一般欄長2米,欄寬0.65米,欄高1米。小群欄的結構可以是混凝土實體結構、欄柵式或綜合式結構,不同的是妊娠欄欄高一般1~1.2米,由於採用限制飼喂,因此,不設食槽而採用地麵食喂。面積根據每欄飼養頭數而定一般為7~15平方米。
3.分娩欄
分娩欄的尺寸與選用的母豬品種有關,長度一般為2~2.2米,寬度為1.7~2.0米;母豬限位欄的寬度一般為0.6~0.65米,高1.0米。仔豬活動圍欄每側的寬度一般為0.6~0.7米,高0.5米左右,欄柵間距5厘米。
4.仔豬培育欄
一般採用金屬編織網漏糞地板或金屬編織鍍塑漏糞地板,後者的飼養效果一般好於前者。大、中型豬場多採用高床網上培育欄,它是由金屬編織網漏糞地板、圍欄和自動食槽組成,漏糞地板通過支架設在糞溝上或實體水泥地面上,相鄰兩欄共用一個自動食槽,每欄設一個自動飲水器。這種保育欄能保持床面乾燥清潔,減少仔豬的發病率,是一種較理想的保育豬欄。仔豬保育欄的欄高一般為0.6米,欄柵間距5~8厘米,面積因飼養頭數不同而不同。小型豬場斷奶仔豬也可採用地面飼養的方式,但寒冷季節應在仔豬卧息處鋪干凈軟草或將卧息處設火炕。
5.育成、育肥欄
育成育肥欄有多種形式,其地板多為混凝土結實地面或水泥漏縫地板條,也有採用1/3漏縫地板條,2/3混凝土結實地面。混凝土結實地面~般有3%的坡度。育成育肥欄的欄高一般為1~1.2米,採用欄柵式結構時,欄柵間距8~10厘米。
2.飲水設備
豬用自動飲水器的種類很多,有鴨嘴式、杯式、乳頭式等。由於乳頭式和杯式自動飲水器的結構和性能不如鴨嘴式飲水器,目前普遍採用的是鴨嘴式自動飲水器。鴨嘴式豬用自動飲水器的結構見。它主要由閥體、閥芯、密封圈、回位彈簧、塞和慮網組成。
3.飼喂設備
(1)間息添料飼槽
條件較差的一般豬場採用。分為固定飼槽、移動飼槽。一般為水泥澆注固定飼槽。 圖中A與B的飼槽一致,都在隔牆或隔欄的下面,由走廊添料,滑向內側,便於豬採食。飼槽一般為長形,每頭豬所佔飼槽的長度應根據豬的種類、年齡而定。較為規范的養豬場都不採用移動飼槽。集約化、工廠化豬場,限位飼養的妊娠母豬或泌乳母豬,其固定飼槽為金屬製品,固定在限位欄上,見限位產床、限位欄部分。
(2)方形自動落料飼槽
一般條件的豬場不用這種飼槽,它常見於集約化、工廠化的豬場。方形落料飼槽有單開式和雙開式兩種。單開式的一面固定在與走廊的隔欄或隔牆上;雙開式則安放在兩欄的隔欄或隔牆上,自動落料飼槽一般為鍍鋅鐵皮製成,並以鋼筋加固,否則極易損壞。
(3)圓型自動落料飼槽
圓型自動藩料飼槽用不銹鋼製成,較為堅固耐用,底盤也可用鑄鐵或水泥澆注,適用於高密度、大群體生長育肥豬舍。
『伍』 小型豬圈的建造方法
1.北方氣溫低,主要注意保溫。牆可用土牆;牆下面一尺高抹水泥;豬舍牆高1.8米,不要太高;屋頂用草蓋住,前牆開窗;每個圈5平方米,可養2~3隻。豬圈在兩旁,中間為過道,過道寬1米,供推料車用。圈的地面抹水泥,在圈的後牆角地面開一小孔,供糞尿排出.圈外為糞尿池。請參閱:1..com/wll200009/blog/item/6b5954f4 ... 26K 2007-7-31 - 網路快照 2.www.liannan.gov.cn/zxlm/kj1.jsp?id=2125 26K 2008-2-14 - 網路快照 2.綠色養豬,只是不要抗菌促長類添加劑,營養性添加劑還是可以考慮添加的,如維生素、微量元素和鈣、磷、鹽等;若不加,則長得慢。 3.如甚麼添加劑都不要,可考慮用下面配方:每100斤中玉米面57.5斤;高梁米10斤;麥麩8斤;豆餅20斤;魚粉3斤;骨粉1斤;食鹽5兩。混勻飼喂。每天每隻0.5~3斤,隨年齡而逐漸增多。其餘的喂豬草。
『陸』 怎樣建養豬大棚
現在養豬的方式有很多,衍生出來的豬圈搭建也有很多,如果資金方面不足的可以選擇搭建一個大棚來養豬。養豬大棚在如今已經算很普遍了,其有著許多不錯的優點,下面一起來了解下怎麼搭建。
1、地址調整
養豬大棚的基建不需要做很多准備工作,基本只需要找到合適的地方就可以了,當然還是需要作出一定的調整的。首先風口不能面對人群聚集地,不然容易被人投訴有異味;其次地勢要平坦,豬圈排泄物收納要處於低處,這樣方便清理;土壤要壓實,這樣方便後期墊墊板。地方盡量選擇比較乾燥的地方,因為豬圈潮濕會導致疾病幾率上升。
2、骨架搭建
地基按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是否搭建,如果長期養殖最好搭建,反之則沒必要。大小需要按自己的場地來選擇建設,一般每頭豬最少有1.2平米的生存空間。牆壁的高度控制在1.8-2米左右,隨後呈現弧形上升,最高處控制在3米左右,這樣的大棚相對比較結實。中間每隔3米左右准備一根支撐柱,進出的兩側可以選擇用磚頭搭建。
3、內部完善
內部的隔離欄的高度在1-1.2米左右,平均的隔離,預留一部分給後面可能會出現的病豬。料槽對准中間的走道,門和隔離牆都用欄桿搭建,水槽沿著走道鋪設,確保每一個豬圈都能有水源,這樣無論是清理還是喂水都比較方便。兩側牆壁用透光性較好的材料,但是要比較堅固,到弧形部位改為不透明的材質,這樣方便調控圈內溫度。底部的掉料按自己的需求來選擇,用土不方便清理,用墊料價格偏高。
4、優點
看著這里很多朋友會疑問,這樣的豬圈大棚有什麼好處呢?其第一就是造價便宜,養殖戶可以省下部分豬圈的成本;其二就是方便按需求改造,比較豬圈也不是長期不變的,後期需要維修也極其方便;其三就是在溫度調控方面比較好,冬暖夏涼。其優點還是很多的,當讓缺點也是有的。一些初期想嘗試的可以選擇這種方式,投資小,一般人都承擔的起。
以上就是養豬大棚建設的簡單過程了,其實各個地方因為氣候和習俗等一系列的原因,搭建養豬大棚的方式也是天差地別的,大家參考下就好,還是要從實際出發。
『柒』 養豬怎樣建設豬圈
一、豬舍的建築 (一)牆體
①標高水平以下為二層50牆為基礎,上加三層37牆至水平牆面,水平面以上縱牆高200cm,兩邊山牆中心高220—230cm。縱牆為30實心牆。
②保溫牆做法:由內到外依次為1:2沙漿lcm內粉,12cm磚牆作內牆,6em保溫材料(低密度l0kg/m3聚苯板,7m3),12cm磚牆作外牆。文章出自:福建畜牧獸醫網
③外牆面為清水面牆加漿勾縫,1:2水泥沙漿粉腳50cm高以防濺水。
④窗戶高度距水平面l00cm,框高70cm,寬l00cm。向內斜開,窗扇兩邊加擋風隔板並有密封條,通風窗高70cm,長l00cm(外徑尺寸),窗扇同上,窗戶及通風口四周為實心牆。
(二)圈舍坡降
①圈舍橫向坡降為3‰,走道應高於圈面12cm。
②戲水池坡降3‰(兩端落差6cm),戲水池沿高15cm,外沿高於圈面10-1 5cm。
③排水溝坡降1%。
(三)採暖煙道及煙筒
①採暖煙道為U形回轉,火道間距離l00cm。
②入口燒火處高60cm,寬60em;煙道入口處高40cm,寬40cm;U形煙道處前端高35cm,後端高30cm,出口處高20cm,煙道寬40cm,
③燒火爐條下的進風口高度60cm。
④入火煙道低於出火煙道水平5cm,體現「低處進煙,高處出煙」,入火煙道靠近戲水池,出火煙道靠近人行走道。出火煙道離豬欄門l00cm。
⑤煙筒高300cm以上,分別是62牆l00cm,50牆l00cm,37牆l00cm。煙筒於煙道連接處內徑40cm,寬25cm逐漸向上收到12�12cm。
(四)戲水池
①戲水池寬105cm,緊貼內牆,戲水池沿於縫漏溝間距l0cm,戲水池應做防滲處理。
②戲水池排糞出口要成下漏排糞,出口裝堵水口。
(五)縫漏溝。
漏縫溝沿寬50cm,溝寬40cm,沿高5cm,上鋪50�100cm的漏縫地板,溝深高度從進口的20 cm到出口的40 cm,溝底部呈U形。
(六)屋頂
①屋頂做法:由下至上為屋架、檁條、無滴薄膜,兩層3cm聚苯板錯開布置(容重大約l8kg/m3,14 m3)、無滴薄膜,用鐵絲固定,石棉瓦面(或彩鋼瓦)。
②屋架:可採用鋼架屋架,也可採用木材「人字梁」做屋架,但要根據選用材料適當增加支柱。
(七)地下基礎及地面
地基為2: 8或3:7灰土15cm夯實或平鋪6cm厚磚,上鋪1:2.5或1:3水泥沙漿2cm,表面要粗糙。
(八)隔欄、料桶
①隔欄下部為12cm磚牆,高50cm,兩側水泥沙漿lcm粉刷,上部二根間距20cm鋼管橫向排列,每間距200cm加一豎欄固定。
②料桶採用自動料桶,料桶距走道隔欄25—40cm,以便於投料為宜。料桶寬73 cm。
③戲水池上部用12鋼筋隔欄,豎排鋼筋間隔不超過8cm,隔欄兩側用卡環與牆壁和圈欄連接。
(九)豬舍面積
豬舍按存欄量安排舍內面積,150頭存欄舍寬8.1米,長24米,走道寬90cra。進門處留2.5米的操作間,豬欄寬3.5米,長8.1米。
二、飲水系統
(一)飲水系統安裝
①進水管選用6公分以上的管道,入舍處要從煙道上方地面通過,要使冬季水溫升高。
②舍內管道可選用PVC管,在戲水池上方120cm處固定,每欄留兩個以上出水口。
③在鋼筋隔欄中部上焊接兩個3-4cm長的1寸鐵管環,上部鐵管環在鋼欄頂部,打一孔絲,安一固定螺絲,下部一個距水平面60cm,飲水器鐵管用4分鐵管,長90cm,串入鐵管環,飲水器鐵管下部安一個三通,上接2個飲水乳頭,上部用軟管與飲水管道連接,以便於調節飲水口高低。
(二)飲水器及飲水壓力
①每個欄內至少分開安裝2個以上飲水乳頭,每個飲水活動鐵管三通連接兩個飲水乳頭,縱向伸向兩個欄舍。
②飲水壓力:單舍水塔20米高度不低於5米,水壓以飲水乳頭每分鍾流量不少於500ml為宜。
三、環境控制系統
①排風扇在入口對側山牆上安裝36英寸(1l0�110cm)和24英寸(75�75cm)的負壓風機各1個;
②風扇底部距地面l00cm,兩風機間隔2.5m,36英寸靠近戲水池,24英寸靠近人行走道。
③水簾離地30厘米,放中間。
四、「150」模式豬舍構造特點及好處
1、標准化養豬圈舍為全封閉式圈舍,屋頂、圍牆經保溫隔熱處理(中間加有苯板隔熱)。冬暖夏涼,給豬只提供理想的生長環境。 2、採用火道式或熱風爐供暖。
3、縱向負壓式通風,水簾降溫。
4、裝有自動喂料、自動飲水設施。自由採食飲水,提高了飼料利用率,縮短了飼養周期。
5、育肥豬實行大欄飼養,種豬採用定位欄和產床飼養。實施標准化生產,提供安全優質食品。
6、豬舍設有戲水池(豬廁所)及漏縫溝。嚴格疾病預防和控制,降低了養殖風險。
7、設置化糞池、沼氣池,減少環境污染。
8、操作簡單方便,省工省時,提高了養殖經濟效益
五、標准化養豬150模式固定資產投資預算表文章出自:福建畜牧獸醫網
材料 數量 單價 成本(元)
磚52000塊 0.22元/塊 11440
牆體茶板 7.5立方米 210元/立方米 1575
屋頂茶板 14立方米210元/立方米 3940
自動喂料器 3個380元/個 1140
不銹鋼飲水器 20個7元/個 140
10厘米紙水簾 2塊�2.5米�1.6米 210元/平方米 1680
36寸風機 1台1350元/台 1350
48寸風機 1台800元/台 800
時間溫度控制器 1個300元/個 300
鋼架屋樑 5個530元/個 2650
檀條3580
無滴薄膜 75斤800
石棉瓦 240塊11元/塊 2640
水泥7噸 305元/噸 2135
黃沙45噸 35元/噸 1575
石灰800
鋼筋1300
門窗1000
水井240
三相電 1400
人工9000
飲水系統 1600
合 計 51085
『捌』 豬舍怎麼建設
1.豬舍建築設計的基本原則
(1)符合豬的生物學特性 應根據豬對溫度、濕度等的要求設計豬舍,一般豬舍溫度最好保持在10~25℃,相對濕度保持在45%~75%。為了保持豬群健康,提高豬群的生產性能,一要保證舍內空氣清新、光照充足,尤其是種公豬更需要充足的陽光,以激發其旺盛的繁殖機能。
(2)適應當地的氣候及地理條件 各地的自然氣候及地區條件不同,對豬舍的建築要求也各有差異。雨量充足、氣候炎熱的地區,主要是注意防暑降溫;高燥寒冷的地區,應考慮防寒保溫。
(3)便於實行科學的飼養管理 在建築豬舍時應充分考慮到符合養豬生產工藝流程,做到操作方便,降低勞動生產強度,提高管理定額,充分提供勞動安全和勞動保護條件。
2.各部分結構的建築要求
一個完整的豬舍,主要由牆壁、地面、屋頂、門窗、通風換氣裝置和隔欄等部分構成。不同結構部位的建築要求不同。
(1)牆壁 牆壁是將豬舍與外部空間隔開的主要外圍護結構。對牆壁的要求是堅固耐久和保暖性能良好。不同的材料決定了牆壁的堅固性和保暖性能的差異。草泥或土坯牆的造價低、保溫性能好是優點,但其缺點是容易被雨水沖塌和被豬只拱壞,補救的辦法是用石料或磚砌50~60厘米高的牆基。石料牆壁的優點是堅固耐久,缺點是導熱性強,保溫性能差和易於在牆壁凝結水汽,補救的辦法是在牆壁上附加一層5~10厘米厚的泥牆皮,以增加其保溫防潮性能。磚牆兼有保溫、防潮、堅固等優點,故應盡力採用磚牆。
(2)屋頂與天棚 屋頂的作用是防止降水和保溫隔熱。屋頂的保溫與隔熱作用比牆大,它們是豬舍散熱最多的部位,因而要求結構簡單、經久耐用、保溫性能好。採用草料建造屋頂,造價低,保溫性能好,但其不耐久,易腐爛。瓦頂的保溫性能不及草頂,但其堅固耐用。大棚的功能在於加強豬舍冬季的保溫和夏季的隔熱。大棚應保溫,不透氣,不透水,堅固耐久,結構輕便簡單。棚上鋪設足夠厚度的保溫層,是大棚能否起到保溫隔熱作用的關鍵,而結構嚴密(不透水、不透氣)是重要保證。保溫層材料可因地制宜地選用珍珠岩、鋸末、亞麻屑等。
(3)地面 豬只直接在地面上生活,要求地面保暖、堅實、平整、不滑、不透水,便於清掃消毒。土質地面具有保溫、富有彈性、柔軟、造價低等特點,但易於滲尿滲水,難於保持平整,清掃消毒困難。石料水泥地面,具有堅固平整、易於清掃消毒等優點,但質地過硬,導熱系數大,造價也較高。綜合考慮,可選用碎磚鋪底,水泥抹平地面為宜。
(4)門 門是供人、豬出入豬舍及運送飼料、清糞等的通道。要求門堅固耐用,能保持舍內溫度和便於出入。門通常設在畜舍兩端牆,正對中央通道,便於運入飼料和清糞。雙列豬舍門的寬度不小於1.3米,高度2.0米左右;單列豬舍要求寬度不小l.0米,高度1.8~2.0米。豬舍門應向外打開。在寒冷地區,通常設門斗加強保溫,防止冷空氣侵入,並緩和舍內熱空氣的外流。門斗的深度應不小2.0米,寬度應比門大出1.0~1.2米。
(5)窗 封閉式豬舍均應設窗戶,以保證舍內的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窗戶距地面1.1~1.3米,窗頂距屋頂40~50厘米,兩窗間隔為固定寬度的2倍左右。在寒冷地區,應兼顧採光與保溫,在保證採光系數的前提下,盡量少設窗戶,並少設北窗、多設南窗,以能保證夏季通風為宜。
(6)通風設備 為了保持適當的舍內溫度、濕度和空氣的清新,應安裝通風設備。目前的通風設備多採用流入排出式通風系統,出氣管裝置要求數量少而寬度大,進氣管的要求正相反。進氣管通常嵌在縱牆上,距天棚40~50厘米處,兩窗之間的上方。排氣管沿豬舍屋脊兩側交錯垂直安裝在屋頂上,下端由天棚開始,上端高出屋脊0.5~0.7米。有條件的可採用機械通風設備。
3.豬舍類型
用於養豬生產的豬舍類型繁多,見本書第69問。
附:建築圖紙及詳解
1.配種舍、妊娠舍
生產線有124頭母豬。配種母豬在配種舍內飼養,空懷、後備、妊娠母豬在妊娠舍內飼養(圖1、圖2)。
圖4 斷奶仔豬舍
①採用全進全出式生產,育仔時間5周,6個單元。
②與產房對應,每間為封閉房舍,內有5個育仔床。
③育仔床規格:2.2米×1.25米高床,前面為走道,床後有糞溝。
④如果要充分利用現有房舍,可以再增加三個單元,總長度亦為40米。仔豬在保育舍可以養到12周再轉欄。
4.中大豬舍
仔豬9周齡時進入中大豬舍飼養,一般情況下再養15周達24周時,體重90千克以上時上市。中大豬舍保溫設施要好,不設供暖設施。夏季注意通風,散熱性能好,設66個單元,舍內小圈飼養,每圈11頭左右。圈長3.8米,寬3.6米,欄高0.9米,每圈實用面積13米2,每頭肉豬佔用1.3米2。圈舍後部設有40厘米寬的縫隙地板,下設排糞溝,圈內設食槽和飲水器,供豬自由採食和飲水。所有豬舍的水泥地面一律要求用高標號水泥,地面要求光平結實,為防止床面積水和豬只滑跌,要求地面向糞溝方向微斜,並在光滑的地面上以細溝作菱形切塊,以達排水和防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