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均聽力損失是如何計算的
比較簡單的演算法是:平均聽力損失的計算方法是將被測試者的500 Hz、1000Hz、2000Hz的平均聽力損失分貝數之和除以3。
聽力損失程度通常用純音側聽儀來測定,與響度及頻率的概念密切相關。每一純音釋放一定的時間,然後逐漸加大直到聽者聽清為止。
在幾種頻率上(通常為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8000HZ)重復進行這一過程。每一頻率上聽到的分貝值就是該頻率聽閾的閾限。聽到某一純音所需要的分貝值越大,聽覺敏度就越差。通常以好耳在3個語言頻率(500HZ,1000HZ,2000HZ)上所聽到的聽力級平均分貝值表示損失程度。計算公式有3種:(a+b+c)/3,(a+2b+c)/4,(a+2b+2c+d)/6。a為500HZ聽閾,b為1000HZ的聽閾,c為2000HZ的聽閾,d為4000HZ的聽閾。
2. 雙耳平均聽閾怎麼計算
你好,正常聽力的平均值是在25db以上,你的高頻聽均值已經大於正常聽力標准,所以高頻有點輕度聽損,高頻是影響清晰度的,會導致耳朵能聽到但是有點不清楚。整體上來說不是很嚴重,自己聽損要加強保護耳朵,定期去做個聽力檢測,隨時關注聽損變化。
3. 雙耳高頻平均聽閾怎麼算我的是3000 15 4000 25 6000 55
左耳和右耳都是這樣嗎?你的這個結果是基本正常的 按這個數據算下來是31.7dB
4. 聽閾加權值公式
雙耳高頻平均聽閾(dB) = (左耳 3000Hz+左耳 4000Hz+左耳 6000Hz + 右耳 3000Hz+右耳 4000Hz+右耳 6000Hz)/6 單耳聽閾加權值(dB) =(500Hz+1000Hz+2000Hz)x0.9+4000Hzx01
5. 聽力損失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具體等級的標準是什麼
根據兩耳中聽閾較好耳在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平均聽閾來確定:
0~25dBHL正常
26~40dBHL輕度聽力損失
41~60dBHL中度聽力損失
61-80dBHL重度聽力損失
81dBHL~極重度聽力損失
6. 平均聽力損失計算是怎麼樣算出來的呢
一般而言,平均聽力損失以500hz,1000hz,2000hz三個頻率的聽閾相加後除以3。氣導,骨導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計算。平均聽力損失是評價聽力損失的一種指標,在言語測聽中它的評價言語接受閾的。它的不足在於不能准確描述聽力困難的程度,尤其是顯降型或陡降型聽力圖的病人。
7. 怎樣用雙耳高頻平均聽閾計算聽力損失
一般都是取500、1000、2000、4000四個頻率對應的聽閾的平均值作為平均聽力損失,衡量一個人聽力水平,這個是國際標准,你說的是什麼呢,沒聽說過。
8. 聽力損失是如何計算的
一般而言,平均聽力損失以500HZ,1000HZ,2000HZ三個頻率的聽閾相加後除以3。氣導,骨導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計算。平均聽力損失是評價聽力損失的一種指標,在言語測聽中它的評價言語接受閾的。它的不足在於不能准確描述聽力困難的程度,尤其是顯降型或陡降型聽力圖的病人。
9. 聽力損失如何計算出來的,具體等級的標準是什麼
通常根據純音聽力圖,分別計算雙耳氣導0.5KHz、1KHz、2KHz、4KHz的平均閾值(雙耳聽力下降者以聽力較好的一側為准),根據下面的標准對聽力損失程度進行分類:
分 級 聽閾平均值 表 現
0(正常) ≤25dB 沒有或有很輕的聽力問題,可聽耳語聲
1(輕度聽力下降) 26-40dB 可聽到和重復1m處的正常語聲
2(中度聽力下降) 41-70dB 可聽到和重復1m處提高了的語聲
3(重度聽力下降) 71-90dB 當叫喊時,可聽到某些詞
4(極重度聽力下降) >90dB 不能聽到和聽懂叫喊聲
對於感音神經性耳聾,重度以下的聽力損失者可以佩帶助聽器,對於重度和極重度聽力損失、佩帶助聽器無效者可以行人工耳蝸植入術。當然,人工耳蝸手術也有嚴格的手術適應征,具體需要到門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