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檢眼鏡的使用方法視頻

檢眼鏡的使用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5-17 16:00:14

1. 眼底檢查的方法有哪些

眼底檢查
ocular funs examination
利用檢眼鏡檢查玻璃體、視網膜、脈絡膜及視神經乳頭等眼球後部的方法。分直接和間接兩種。①直接檢眼鏡檢查法。所見是放大16倍的正像。鏡的構造包括照明系統和觀察系統,燈光由一小鏡反射入被檢眼內,檢眼者可通過裝有可調節屈光不正的系列鏡盤檢查眼底。檢查眼底前,應先行徹照法檢查屈光間質有無混濁,查眼底應循序查視乳頭、黃斑部和視網膜。一般由後極至周邊部。②間接眼底鏡檢查法。所見是放大4倍的倒像。所見眼底范圍大,立體感強,可同時看清眼底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病變,利用鞏膜壓迫器,還可檢查極周邊的眼底。其工作原理與低倍顯微鏡的工作原理相同。檢查時充分散瞳,檢查者戴雙目間接檢眼鏡,檢查者與被檢者相距約40厘米,將光線射入瞳孔區,檢查者在手持一凸透鏡(通常用+20D),置於被檢眼前,前後調節距離,即可看清眼底。其工作距離遠,還可戴此鏡在直視下作手術。另外還可利用裂隙顯微鏡加三面鏡及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眼底。後者由於注入的染料隨血液運行可動態地觀察眼底變化。當視網膜毛細血管與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受損時,可發生染料滲漏而顯示出用檢眼鏡發現不了的情況。

2. 檢眼鏡的具體使用方法

檢眼鏡可分為直接檢眼鏡和間接檢眼鏡兩種。
直接檢眼鏡可直接檢查眼底,不必散大瞳孔,在暗室中進行檢查,檢查者眼睛必須靠近的眼睛,用右眼檢查患者的右眼,右手拿檢眼鏡,坐在或站在患者的右側,左眼則反之,醫者的另一手牽開患者的眼瞼,先將檢眼鏡置於患者眼前約20cm,用+10D鏡片檢查患者的屈光間質是否透明,檢查屈光間質後,可開始檢查眼底各部分,轉動透鏡片的轉盤可矯正醫者和患者的屈光不正,若醫者為正視眼或已配矯正眼鏡,則看清眼底所用的屈光度表示被檢眼的屈光情況。一般先令患眼向前直視,檢查視乳頭,再沿網膜血管檢查顳上、顳下,鼻上、鼻下各象限,最後令患眼向顳側注視,檢查黃斑部。眼底病變的大小,以視乳頭直徑表示,以透鏡的屈光度測量病變的凹凸程度,3D相當於1mm。有的檢眼鏡附有綠色濾光片,對視神經纖維及黃斑觀察更佳。
間接檢眼鏡使用時須充分散大瞳孔,在暗室中檢查,醫者接通電源,調整好距離及反射鏡的位置,開始先用較弱的光線觀察,看清角膜、晶體及玻璃體的混濁,然後將光線直接射入被檢眼的瞳孔,並讓被檢眼注視光源,一般用+20D物鏡置於被檢眼前5cm處,物鏡的凸面向檢查者,檢查者以左手持物鏡,並固定於患者的眶緣,被檢眼、物鏡及檢查者頭固定不動,當看到視乳頭及黃斑時再將物鏡向檢查者方向移動,在被檢眼前5cm處可清晰見到視乳頭及黃斑部的立體倒像。檢查眼底其餘部分時,應使被檢者能轉動眼球配合檢查,檢查者圍繞被檢者的頭移動位置,手持的物鏡及檢查者的頭也隨之移動。所查的影像上下相反,左右也相反。為檢查眼底周邊部,如檢查6點方位,檢查者位於被檢者的頭頂處,令患眼向下看6點方位。檢查眼底的遠周邊部,則必須結合鞏膜壓迫法,金屬鞏膜壓迫器戴在檢查者右手的中指或食指上,將壓迫器的頭置於被檢眼相應的眼瞼外面,必要時可表麻後,自結膜囊內進行檢查,操作時應使檢查者的視線與間接檢眼鏡的照明光線、物鏡的焦點、被檢的眼位、壓迫器的頭部保持在一條直線上,檢查時應注意隨時囑患者閉合眼瞼以濕潤角膜,當懷疑有眼內佔位性病變時,切忌壓迫檢查。
為了便於保存資料,應繪制眼底圖像,此圖為三個同心圓及12條放射線組成。最外圓為睫狀體與玻璃體基礎部,最內圓為赤道部,中間圓為鋸齒緣。12條放射線表示按時鍾方位的子午線,12點方向對著患者的腳部。

3. 眼科檢眼鏡的保養方法

眼鏡是需要這樣保養的:

1、不時不要用手去觸摸鏡片,這樣留下指紋而弄臟鏡片,摸久了還會磨花鏡片。

2、鏡片弄臟了,不要順手用衣角或比較硬的紙張來擦。可用口在鏡片哈氣後,鏡片被水蒸氣弄模糊後,用柔軟的紙巾再擦,最好用專門擦眼鏡的布去擦。

3、擦鏡片時大家要注意,要順一個方向去擦,避免來回擦易損傷鏡片。睡覺時,鏡片要用擦眼鏡布包好,放在眼鏡盒裡,以免灰塵。

4、擦眼鏡的布,也要時不時的清洗,可用肥皂或洗衣液洗干凈晾乾後放在盒子里。

5、眼鏡光靠擦是不行的,可以一周或半個月洗一次,最後用洗潔精清洗,可防水蒸氣擋住視線。清洗的方法是:先要把鏡面上的灰塵用水沖洗干凈,再使用中性肥皂或清潔劑清洗,最後用清水沖洗干凈凈後用眼鏡布擦乾即可!

4. 如何判斷眼睛的視網膜脫落了

如果眼前突然出現大量的飛蚊、某一方位有持續閃光感應該立即去醫院進行眼底檢查。

「早發現和早治療是視網膜脫離治療的關鍵」,飛蚊與閃光是最早出現的症狀,「如果眼前突然出現大量的飛蚊、某一方位有持續閃光感應該立即去醫院進行眼底檢查。

」同時,視網膜脫離還會導致中心視力下降、視野缺損,例如視力突然下降或某一方位總有幕狀物遮擋。此外,視網膜脫離如果累及黃斑區,還會導致視物變形和顯著的視力下降。

(4)檢眼鏡的使用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首先,嚴格控制用眼的時間,尤其是近距離用眼的時間。成年人建議用眼40分鍾休息5~10分鍾,未成年人高度近視要更加重視,用眼20~30分鍾建議休息5分鍾及以上,年齡越小越要嚴格控制。

第二,注意用眼的距離和姿勢:眼睛離物體或屏幕40cm或者以上,電腦屏幕略位於眼睛水平位置的下方;用眼姿勢保持端正,歪著頭看東西容易導致近視度數加深。

第三,注意用眼習慣及衛生。對於散光患者而言,不要一直用某一個眼位看東西,不要一直盯著手機看,也不要經常用手揉眼,否則可能導致散光加重。

5. 眼底檢查法的檢查方法

1.檢查宜在暗室中進行,病人多取坐位,檢查者坐位或立位均可。檢查右眼時檢查者位於患者的右側,用右手持鏡,右眼觀察;檢查左眼時,則位於患者左側,左手持鏡,用左眼觀察。
2.正式檢查眼底前,先用徹照法檢查眼的屈光間質是否混濁。用手指將檢眼鏡盤撥到+8 -- +10(黑色)屈光度處,距受檢眼10--20cm,將檢眼鏡光線射入受檢眼的瞳孔.正常時呈桔紅色反光。如角膜、房水、晶體或玻璃體混濁,則在橘紅反光中見有黑影。此時令病人轉動眼球,如黑影與眼球的轉動方向一致,則混濁位於晶體前方,如方向相反,則位於玻璃體;位置不動,則混濁在晶體。
3.檢查眼底:囑患者向正前方直視,將鏡盤撥回到「0」,同時將檢眼鏡移近到受檢眼前約2cm處觀察眼底。如檢查者與患者都是正視眼,便可看到眼底的正象,看不清時,可撥動鏡盤至看清為止。檢查時先查視神經乳頭,再按視網膜動靜脈分支,分別檢查各象限.最後檢查黃斑部。檢查視神經乳頭時,光線自顳側約15度處射人;檢查黃斑時,因病人注視檢眼鏡光源;檢查眼底周邊部時,囑病人向上、下、左、右各方向注視、轉動眼球,或將檢眼鏡角度變動。
觀察視神經乳頭的形狀、大小、色澤,邊緣是否清晰。觀察視網膜動、靜脈,注意血管的粗細、行徑、管壁反光、分支角度及動、靜脈交叉處有無壓迫或拱橋現象,正常動脈與靜脈管徑之比為2;3。觀察黃斑部,注意其大小、中心凹反射是否存在,有無水腫、出血、滲出及色素紊亂等。觀察視網膜,注意有無水腫、滲出、出血、剝離及新生血管等。
4.眼底檢查記錄;為說明和記錄眼底病變的部位及其大小范圍.通常以視神經乳頭,視網膜中央動、靜脈行徑.黃斑部為標志,表明病變部與這些標志的位置距離和方向關系。距離和范圍大小一般以視神經乳頭直徑PD(1PD=1.5mm)為標准計算。記錄病變隆起或凹陷程度,是以看清病變區周圍視網膜面與看清病變隆起最高處或凹陷最低處的屈光度(D)差來計算,每差3個屈光度(3D)等於1mm。

6. 對高度近視者進行直接檢眼鏡檢查眼底時,應如何使用屈光度盤

關於你說的這個建議你去專業的眼科醫院去掛一個號,然後咨詢一下專業的醫護人員。或者是去一些綜合性的三級醫院也是可以的。

7. 檢眼鏡的種類及應用方法是什麼

檢眼鏡可分為直接檢眼鏡和間接檢眼鏡兩種。直接檢眼鏡可直接檢查眼底,不必散大瞳孔,在暗室中進行檢查,檢查者眼睛必須靠近患者的眼睛,用右眼檢查患者的右眼,右手拿檢眼鏡,坐在或站在患者的右側,左眼則反之,醫者的另一手牽開患者的眼瞼,先將檢眼鏡置於患者眼前約20cm,用+10D鏡片檢查患者的屈光間質是否透明,檢查屈光間質後,可開始檢查眼底各部分,轉動透鏡片的轉盤可矯正醫者和患者的屈光不正,若醫者為正視眼或已配矯正眼鏡,則看清眼底所用的屈光度表示被檢眼的屈光情況。一般先令患眼向前直視,檢查視乳頭,再沿網膜血管檢查顳上、顳下,鼻上、鼻下各象限,最後令患眼向顳側注視,檢查黃斑部。眼底病變的大小,以視乳頭直徑表示,以透鏡的屈光度測量病變的凹凸程度,3D相當於1mm。有的檢眼鏡附有綠色濾光片,對視神經纖維及黃斑觀察更佳。

間接檢眼鏡使用時須充分散大瞳孔,在暗室中檢查,醫者接通電源,調整好距離及反射鏡的位置,開始先用較弱的光線觀察,看清角膜、晶體及玻璃體的混濁,然後將光線直接射入被檢眼的瞳孔,並讓被檢眼注視光源,一般用+20D物鏡置於被檢眼前5cm處,物鏡的凸面向檢查者,檢查者以左手持物鏡,並固定於患者的眶緣,被檢眼、物鏡及檢查者頭固定不動,當看到視乳頭及黃斑時再將物鏡向檢查者方向移動,在被檢眼前5cm處可清晰見到視乳頭及黃斑部的立體倒像。檢查眼底其餘部分時,應使被檢者能轉動眼球配合檢查,檢查者圍繞被檢者的頭移動位置,手持的物鏡及檢查者的頭也隨之移動。所查的影像上下相反,左右也相反。為檢查眼底周邊部,如檢查6點方位,檢查者位於被檢者的頭頂處,令患眼向下看6點方位。檢查眼底的遠周邊部,則必須結合鞏膜壓迫法,金屬鞏膜壓迫器戴在檢查者右手的中指或食指上,將壓迫器的頭置於被檢眼相應的眼瞼外面,必要時可表面麻醉後,自結膜囊內進行檢查,操作時應使檢查者的視線與間接檢眼鏡的照明光線、物鏡的焦點、被檢的眼位、壓迫器的頭部保持在一條直線上,檢查時應注意隨時囑患者閉合眼瞼以濕潤角膜,當懷疑有眼內佔位性病變時,切忌壓迫檢查。

為了便於保存資料,應繪制眼底圖像,此圖為三個同心圓及12條放射線組成。最外圓為睫狀體與玻璃體基礎部,最內圓為赤道部,中間圓為鋸齒緣。12條放射線表示按時鍾方位的子午線,12點方向對著患者的腳部。

8. 驗光師怎樣使用泰立瑞間接檢眼鏡檢查眼底

被檢查者散瞳後,操作者使用智能手機,打開設備光源,將檢眼鏡鏡頭移向被檢者,約5cm位置,看到被檢者眼底紅反射,可利用配套軟體,進行正像切換,對眼底圖像進行動態視頻錄制,會看到超過50度的視野范圍,動態視頻及高清圖像均可留存,並存儲雲端,並支持數字眼科報告的生成和列印。同時,支持操作者發起眼底圖像的遠程會診,由在線專家對所傳病例做出及時的診斷。

9. 請教,眼底鏡跟直接檢眼鏡是1個東西么

是的。眼底鏡是一種檢查眼底的儀器,觀察眼睛底部的情況,對於很多眼部疾病都有很好的幫助。
正確使用眼底鏡:
第一步
檢查應在暗室環境中進行;若檢查者本人戴有眼睛,需取下眼鏡檢查;對年紀較大或需要詳細檢查眼底的患者,條件允許時檢查前最好散瞳(排除散瞳禁忌證)。檢查右眼時,右手持鏡,站於患者右手邊,用右眼觀察,同法檢查左眼。
第二步
眼底鏡上的輪盤可調整度數,初學者檢查前需練習單手持鏡,將眼底鏡緊貼在鼻樑近內眥部或額頭(調整在適用於自己的最佳位置,開始時務必貼緊面部),使視線能夠順利通過小孔,並用單手食指調節輪盤,增加或減少度數,此步驟需熟練掌握。
第三步
首先使用側照法檢查屈光介質有無渾濁:手持眼底鏡,方法同第三步,距離患者眼前10~15 cm,將輪盤調至「+12D~+20D」(即黑色刻度8或10),查看角膜和晶狀體,然後用「+8D~+10D」觀察玻璃體。
正常時觀測到瞳孔區呈現橘紅色反光,若紅色反光中有黑影出現,囑受檢者轉動眼球,若黑影移動方向與眼球運動方向一致,表明渾濁部位在晶狀體前方;若移動方向相反,則表明渾濁在晶狀體後方。
第四步
由於每個人屈光度數的不同,要看清眼底需調節眼底鏡上的輪盤,而大多數人由於近視或白內障原因,屈光度多為負,所以開始檢查時,一般先將輪盤調節至「0」刻度,然後向紅色方向旋轉。
第五步
檢查眼底時,囑咐患者平視正前方。由於眼底鏡遵循了「三點一線」原理,如同打靶一樣,初學者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未將眼睛、眼底鏡檢查孔與患者的瞳孔放在同一條直線上,而看不到眼底。

10. 醫生怎麼檢查眼底

醫生查眼底 通常有二種鏡子
一種是 直接檢眼鏡,醫生會拿著它,貼近你的眼部,觀察,通常都是用這種,但這種觀察范圍有限,無法觀察到周邊部,優點是不用散瞳
二 是間接檢眼鏡,你會看到,醫生頭上帶上象頭盔似的光源,這種光非常亮,讓你都睜不開眼的感覺,醫生手拿鏡片 放在你眼前,藉助頭上光源來看眼底,缺點是 要散瞳,優點是可以充分檢查你眼底視網膜的各部分,而且有立體感,所以 大醫院的醫生都會用這種檢眼鏡來檢查
或者說 只有用這種檢眼鏡方法來查,才算是真正查了一次眼底,通常小醫院或體檢是不會這種方法查的,因為需要時間

閱讀全文

與檢眼鏡的使用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歲男孩多動症怎麼治療方法好 瀏覽:202
啞鈴杠鈴鍛煉方法圖解 瀏覽:508
1825乘十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743
學齡前兒童的刷牙方法是什麼 瀏覽:990
人物刻畫描寫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428
抖音快速提現方法教程 瀏覽:662
常見的加法方法有哪些 瀏覽:914
翻板下水器的安裝方法 瀏覽:654
2010茅台酒飄帶的鑒別方法 瀏覽:332
現代選材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86
英朗防霧燈安裝方法 瀏覽:155
美術教育教學研究方法 瀏覽:574
超人手機銷售方法 瀏覽:625
血栓最簡單的計算方法 瀏覽:263
實習標貼的正確方法 瀏覽:81
如何做到健康簡單方法 瀏覽:148
維生素k1檢測方法 瀏覽:330
包餃子的方法花樣視頻 瀏覽:532
語文閱讀的答題方法和技巧七法 瀏覽:679
高清管道攝像檢測方法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