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收益率怎麼算 基本公式
在按時價計算項目支出和收入的情況下,基準收益率的計算公式可歸納如下:ic=(1+i1)(1+i2)(1+i3)_1。式中,ic為基準收益率;i1為年資金費用率與機會成本之高者;i2為年風險貼現率;i3為年通貨膨脹率。
在i1、i2、i3都為小數的情況下,上述公式可簡化為:ic=i1+i2+i3。
在按不變價格計算項目支出和收入的情況下,不用考慮通貨膨脹率,則:ic=(1+i1)(1+i2)_1
由上可知,基準收益率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是隨上述諸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基準收益率的確定具有一定的難度。但基準收益率的大小則是採用凈現值法的關鍵,它決定了項目的取捨。因此,作為投資者來講應慎重確定基準收益率的大小。
拓展資料:
對中國收益率的研究不僅揭示了收益率與收入及收入分配之間關系的變化特點,而且從方法上進一步豐富了收益率研究和經濟學理論,如計量方法、收益率與收入關系的變化特點等等。綜上述,主要得出了如下基本結論:
1.根據1997年以前的數據估算的中國城鎮收益率還低於世界和亞洲平均水平,之後的研究結果已經接近或開始超過這一水平,說明中國城鎮勞動力市場化改革的程度在逐漸完善。
2.相比之下,農村的收益率還比較低,低於城鎮約3-4個百分點,特別是近年來有擴大的趨勢。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是勞動力市場分割以及農村生產技術條件的落後造成的。農村收益率的低下有可能會對農村居民的收益率需求產生負面的影響,對於這一結論,還需進一步的實證檢驗。
3.在中國,發現了收益率的遞增現象,由於這一現象有可能是由於經濟發展上的結構性扭曲和收益率投資體制上的扭曲造成的,它將引起收入差距的進一步擴大,因而需要政策上足夠的重視。
4.在收益率估算的其他方面,女性的收益率要高於男性,西部地區的收益率要高於東部地區,收益率隨時間的變化逐漸提高。
5.制度因素仍舊影響著中國居民收益率投資的回報,市場機制在90年代中期以前勞動力資源配置中起的比較弱的作用解釋了這一時期中國收益率的低下。
6.研究表明,中國轉型期的收益率逐漸提高,這種變化的內在機制主要歸因於面向市場化改革的制度變遷。一些研究還發現,中國收益率的上述特點還可能加大了收入不平等。
Ⅱ 求名義收益率、當期收益率、實際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的計算方法
名義收益率是金融資產票面收益與票面額的比率,是票面利率
當期收益率是債券的年息除以債券當前的市場價格所計算出的收益率
實際收益率=(1+名義收益率)/(1+通貨膨脹率)-1,實際收益率=名義收益率-通貨膨脹率到期
名義收益率僅指在資產合約上標明的收益率。例如借款協議上的借款利率。
當期收益率(Current Yield)是指利息收入所產生的收益,又稱直接收益率,通常每年支付兩次,可以衡量債券某一期間所獲得的現金收入相較於債券價格的比率,佔了公司債券所產生收益的大部分。
ic=當期收益率;Pb=息票債券的價格;C = 年息票利息:ic=C/Pb
實際收益率就是扣除了通貨膨脹因素以後的收益率概念,具體是指資產收益率(名義收益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差。
近似的計算:實際收益率=名義收益率-通貨膨脹率
精確的公式如下:
實際收益率=(年利息收入+買賣價差/持有年數)/購入債券價格*100%
所以准確說,實際收益率=名義利率 - 通脹率 - 實際利率×通脹率
理財產品銷售時,常常會出現一個名詞:預期收益率。但理財產品的購買者發現,最終的實際收益率與預期收益率並不是一回事。
顧名思義,預期收益率是銀行對於某款理財產品在投資期結束後收益的預計;實際收益率則是投資期滿後投資者實際能獲得的收益。
理財產品實際收益率的計算分為兩種形式:對於一次性公布收益率的產品來說,銀行會在產品到期後,公布該產品的收益率,扣除申購費用、管理費用等費用(若有)後即為投資者的實際收益。
分多期公布收益率的產品一般設定了幾個觀察日並有幾個對應的收益率。這類產品的實際收益率的計算會參照產品在各個階段的收益率,並按照原來規定的方法計算出實際收益。
預期收益率並不一定等於實際收益率,投資者需自行承擔當投資期滿產品未達到預期收益的風險。
Ⅲ 如何選擇理財產品 收益率計算方法很關鍵
其實,在分析各種理財產品時,首先要注意收益率的計算方法,應採用相同基準進行比較。如有的理財產品宣傳其預期收益率為9%,而另一種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為7%,事實
上前一種產品採用的是18個月的到期收益率,若把它換算成年收益率,僅為9%×12/18=6%,並不比後一種產品高。
其次,要注意宣傳中採用的是哪一種收益率。一般來說,預期收益率比較高,指的是在理想情況下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這就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預期收益可能最終不能實現。而固定收益率的風險幾乎為零,基本上可以實現,這就註定它不可能太高。最低收益率則一般很低,它在保障投資者最低收益的基礎上,還有一定的獲利潛力,投資者在選擇這類產品時,應著重考慮產品收益有無實現的可能性,可參考產品以前年度的業績,或關注市場走向分析。
此外,投資者應考慮理財產品的流動性。若購買較長期限的理財產品,如18個月、36個月,要注意是否能提前終止(贖回)或交易、要繳納多少比例的手續費、銀行是否提供質押,確保在發現更好的投資機遇,或缺少短期流動資金時,可以及時變現。
最後,如果理財產品的期限較長,還應考慮利率風險。若未來銀行利率上漲,新出現的理財產品一般會提供更為優厚的收益,原先的產品可能就不那麼誘人了。
Ⅳ 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和風險系數如何計算
在分析各種理財產品時,首先要注意其收益率的計算方法,應該採用相同的基準進行比較。比如有的理財產品宣傳其預期收益率為9%,而另一種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為7%,事實上前一種產品採用的是18個月的到期收益率,如果把它換算成年收益率,僅為9%×12/18=6%,並不比後一種產品高。另外如果存在認購手續費,也應該在計算的時候予以扣除。 其次要注意宣傳中採用的是哪一種收益率。一般來說有預期收益率、固定收益率、最低收益率(保本收益率)三種。預期收益率一般比較高,指的是在理想情況下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這就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預期的收益可能最終不能實現。而固定收益率的風險幾乎為零,基本上一定可以實現,這就註定了它不可能太高。最低收益率則一般會很低,它在保障投資者的最低收益的基礎上,還有一定的獲利潛力,投資者在選擇這類產品時,應著重考慮該產品的收益有無實現的可能性,可以參考產品以前年度的業績,或者是關注市場的走向分析。 再次,投資者還應該考慮理財產品的流動性。如果購買較長期限的理財產品(如18個月、36個月)的客戶,要注意這種產品是否可以提前終止(贖回)或交易,要繳納多少比例的手續費,銀行是否提供質押,確保在發現更好的投資機遇,或者缺少短期流動資金時可以及時變現。
Ⅳ 收益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投資利潤率=年息稅前利潤或年均息稅前利潤 / 項目總投資*100%(息稅前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凈利潤/(1-所得稅稅率)+利息費用=凈利潤+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利潤總額+利息費用)
作用意義
投資收益率反映投資的收益能力。當該比率明顯低於公司凈資產收益率時,說明其對 外投資是失敗的,應改善對外投資結構和投資項目;而當該比率遠高於一般企業凈資產收益率時,則存在操縱利潤的嫌疑,應進一步分析各項收益的合理性。
(5)提前終止收益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息稅前利潤
1、利潤率
息稅前營業利潤率=(凈利潤+所得稅+財務費用)/營業收入
2、變動率
息稅前利潤變動率=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財務杠桿系數
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經營杠桿系數×銷售量變動率
Ⅵ 銀行理財產品提前終止收益率怎麼算
一般的理財 產品是不允許提前支取的,一些風險大的可以提前支取,上面應該能夠顯示當天的即時收益的情況。
Ⅶ 怎麼算
以工行理財收益計算及分配為例
(一)持有到期的理財收益
在理財資金投資正常的情況下,以某客戶投資5萬元為例,客戶投資收益率為4.50%。理財產品到期後(持有期30天),客戶最終收益為:50,000×4.50%×30/365=184.93(元)。
(二)持有到期理財資金支付
理財期滿,工商銀行在到期日後第2個工作日將客戶理財資金劃轉至客戶指定賬戶。
(三)提前終止時理財收益及理財資金支付
如果工商銀行提前終止本期理財產品,工商銀行在提前終止日後第2個工作日將客戶理財資金劃轉至客戶指定賬戶。
在提前終止的情況下,客戶最終收益根據理財產品實際年化收益率及產品實際存續天數計算。如提前終止情況下理財產品實際年化收益率仍超過本條(一)款約定的最高年化收益率,超出部分作為銀行投資管理費用。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Ⅷ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計算公式
銀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和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計算方式類似,以5年理財老平台無界財富為例,90天的產品年化收益率為9.3%,如果你的本金是1萬元,則90天後你的利息為10000×9.3%×90÷365=230元,到期後本息一並到達你的存管銀行賬戶上。
之所以叫年化收益是因為一般理財產品的期限都各不相同,用統一的時間度量(一年)可以清晰地對比理財收益的差別。所以在計算的利息時,別忘了產品期限這一點。
(8)提前終止收益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理財產品風險揭示:
1、收益率
如廣告中的收益率是年收益率還是累積收益率;產品是否代扣稅、廣告中的收益率是稅前收益率還是實際收益率。
2、投資方向
人民幣理財產品募集到的資金將投放於哪個市場、具體投資於什麼金融產品、這些決定了該產品本身風險的大小、收益率是否能夠實現。
3、流動性
大部分產品的流動性較低、客戶一般不可提前終止合同、少部分產品可終止或可質押,但手續費或質押貸款利息較高。
4、掛鉤預期
如果是掛鉤型產品、應分析所掛鉤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方向與區間是否與市場預期相符、是否具有實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