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鍛煉膝關節
膝關節人體各種活動負荷較大關節之日常生活行、走、坐、卧、跑、跳等活動都離了所受損傷機會也較多平素能夠做些膝部保健運動使其氣血流暢筋脈疏通便達健身強膝防病治病目
1、揉膝:取坐位小腿屈伸均兩手搓熱分別放兩膝關節處用手按揉左、右各30次膝部感覺微熱佳用兩手大拇指或食指按揉陽陵泉(位於小腿腓骨小頭前下方約l寸處)左、右各按揉10~15次
2、抱膝貼胸:直立位或仰卧位全身放鬆抬起右腿屈膝雙手抱膝用力使膝關節大限度地貼近胸部稍停松開雙手右腿恢復成原來狀態接著再抬左腿動作與右腿相同各做10~15次
3、扭膝旋轉:兩腿並攏屈膝半蹲兩手扶膝輕輕轉動膝部先從左至右轉動再從右至左轉動各自轉動或交替轉動10~15次注意動作要輕而緩慢過快、過猛
4、屈膝下蹲:兩腿開立與肩同寬雙手扶膝緩緩下蹲下蹲時臀部要盡量貼緊小腿稍停片刻冉緩緩起立此做5~10次鍛煉腿部肌肉增加腿部力量
5、踏車:仰卧床上兩臂向上伸半圈握車把狀再兩腿上抬至定高度輪流屈伸模仿踏自行車運動姿勢連做30秒稍停片刻再繼續操作做3~5次注意動作要輕快要使猛力屈伸幅度由小大量力而行
㈡ 膝關節周圍的肌肉怎麼練
1. 直腿抬高是一種簡單易行的鍛煉方法: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讓大腿上的肌肉收緊、綳直,與床成45度夾角,每次維持1秒鍾,再慢慢地放下,如此重復50次。持續練習,對加強膝關節的抗負荷能力很有幫助。
2. 貼牆蹲起是另一種有效保護膝關節的方法。背靠牆而立,腳後跟離牆1隻腳的距離,在兩膝蓋間放置一隻球(可以是籃球、足球),夾緊球,身體沿牆壁緩慢下蹲,直到膝蓋與小腿成90度直角,默數3秒,再慢慢直起身體。
因為背部貼牆,支撐了一部分體重,膝蓋受力相對比較少,因此較安全。堅持每星期運動2--3次,每組重復15次。
3. 跳繩對膝蓋的沖擊力量只有跑步的1/7--1/2,而且只要你能掌握跳繩的技巧,用腳底的前端著地,就能降低對身體的沖擊,這樣膝部既得到了鍛煉又保證了安全。
4. 堅持按摩或拍打膝部可加速膝部的血液循環,但力度要適當。
㈢ 怎樣鍛煉膝關節視頻
雙腳並攏站立,雙手叉腰,腳部放鬆向下跪,胯向前靠,使大腿與軀干成一直線,下頜內扣,頭頂向上頂,跪的時間越長越好。意想把膝跪足面。極限時提膝慢慢起立,做30次。 要點:縮臀靠胯、百會向上頂,下頜靠胸,把全身重心放在膝部,起立時要緩,必須由百會穴帶領,使重心由膝起至足。跪時酸麻脹極難忍受,起立時只覺有一股熱流由膝直沖至腳底暢快無比。此式練久則小腿脛骨部肌肉豐滿,充滿彈性,不怕強力踢擊,實腿功妙秘之法。(本人弟子多人習此功成,實戰時不但無人敢碰其腿,且遭木棒掃擊時亦僅輕微紅腫,足見其效)而且對膝、踝外傷、風濕、及因外練脛骨致傷的後遺症有效。
㈣ 怎麼練膝蓋四周肌肉
1.靠牆膝蓋彎曲 - 3組10次
練習方法:離牆一英尺遠站立,雙腳打開與臀部同寬,雙腳方向與膝蓋方向一致。慢慢彎曲膝蓋身體向下移動(彎曲膝蓋時膝蓋方向與腳趾方向一致,不要內收或打開膝蓋)。將注意力集中下下降的臀部和大腿前側肌肉上。
提示:如果能很好的掌握,可以進行弓步走的訓練
(4)鍛煉膝關節兩側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膝關節炎患者健身注意事項
一忌練下蹲。下蹲運動時,膝關節膝蓋髕骨受力最大,尤其在屈膝90度下蹲動作反復旋轉摩擦,不僅使膝蓋軟骨面損傷、缺血,也會使骨刺拉斷產生新疼痛。生物力學研究認為,屈膝90度位膝蓋骨處(醫學稱髕股關節)壓力等於體重的6倍,下蹲時,壓力可達到體重的8倍,而行走時僅為體重的1.5倍。做運動更不會磨掉骨刺。
二忌拔腿筋。老年人韌帶、肌肉、關節囊組織功能退化,將腿抬高搭在單杠或健身器上,做拔筋壓腿動作,容易造成膝關節周圍韌帶肌肉拉傷,有些骨質疏鬆者,還會有發生骨折的危險。
三忌打太極。太極拳是適於老年人的全身運動,但看似緩慢的一蹲一轉,一提一蹬,對膝關節壓力扭轉力很大,會加劇老年人關節磨損。此運動亦不適合於患膝骨關節炎的老人。
四忌健身操。跳健身操時,膝關節旋轉、跳躍動作幅度大,這增加了膝關節韌帶扭傷、軟骨面磨損的幾率,有些老人隨音樂起舞時尚不感覺疼痛不適,但過一段時間症狀加重了,這才恍然大悟。
五忌散步過度。散步是一種適合老年人的溫和運動,但長時間長距離過度反復行走,可增加關節軟骨的磨損,同時造成關節局部充血,滑膜腫脹滲出,產生炎性反應,誘發或加劇原有的骨性關節炎症狀,使疼痛更厲害,從而影響行走活動。因而患膝骨關節炎的老人不宜過度散步「遛彎」。
㈤ 髕骨軟化症鍛煉方法視頻
可以進行蹲馬步鍛煉,將腳與肩同寬,緩慢屈膝,軀干保持正直,在疼痛部位用生薑進行擦拭,也可以使用掏寶(髕骨,順古、安玉~貼)進行治療。也可以進行收縮練習,患者處於仰卧狀態,患肢盡力伸平膝蓋,大腿肌肉處於綳緊狀態,堅持15秒即可。總之,膝關節髕骨軟化症是可防可治的,避免持續性蹲位和劇烈的運動,如爬山、爬樓梯等膝關節屈曲位用力的鍛煉。多食含維生素、蛋白質多的食物,如水果、青菜、肉類、海鮮等。天氣嚴寒的季節,要給關節保暖,防止風寒入侵。
髕骨軟化症的預防
1、注意姿勢。經常變化,避免久坐、久站,避免某個部位關節長期處於負重狀態,減少上下樓梯,少走上下坡路,避免反復下蹲。
2、保持體重。因肥胖者關節不堪身體的重壓,加速關節間軟組織磨損,使關節過早退化。
3、適當的體育鍛煉。運動可使肌肉韌帶的彈性增強,關節活動范圍增大,還可減輕僵硬,酸痛等不適症狀,比如:扭膝。揉搓腿肚、甩腿等。
㈥ 怎樣鍛煉膝蓋
膝蓋不能鍛煉。
原因是膝蓋就是小腿脛骨與大腿股骨接觸,中間有半月板和韌帶。他們只能磨損、勞損,直到人老而不能使用。不會通過鍛煉獲得膝蓋健康。所謂的膝蓋鍛煉,無論是按摩針灸穴位、強壯股四頭肌、壓腿拉筋等等,都是為了延緩膝蓋的老化進程。
可以用這些方法養護膝蓋:
1、靜蹲:
背靠牆,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逐漸向前伸,和身體重心之間形成一定距離,大概40~50公分。此時身體就同時已經呈現出下蹲的姿勢,使小腿長軸與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要小於90度。一般每次蹲到無法堅持為一次結束,休息1~2分鍾,然後重復進行。每天重復3~6次為最好。
(6)鍛煉膝關節兩側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18歲之前是膝關節的成長期,這一階段膝關節的疼痛可能是生長痛。
青少年的骨骼生長發育迅速,代謝產物易在膝關節處堆積,夜間膝關節附近或小腿前側常出現疼痛,即生長痛,是青少年生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度過生長周期就會自動好轉。
青少年應注意休息,對疼痛部位進行按摩或熱敷,可有效緩解疼痛。生長痛多是斷斷續續的,若出現持續性疼痛,要及時就醫,排除骨腫瘤、兒童白血病、青少年關節炎等疾病。
參考鏈接:遠離骨科三誤區 養護得當可延長膝蓋壽命_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