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靜脈滴速的計算公式
公式一:已知輸入液體的總量和預計輸完的時間,求每分鍾滴數:
每分鍾滴數= 液體的總量×點滴系數 / 輸液所用時間
如:某患者需輸入液體 1500 mL,計劃 10 小時輸完。已知輸液器點滴系數為 20,求每分鍾滴數。
該題的已知量是輸入液體的總量和預計輸完的時間,要求算出每分鍾滴數,則套用公式 1 計算結果如下:每分鍾滴數 = 液體的總量×點滴系數 / 輸液所用時間
每分鍾滴數 = 1500×20 /(10×60)= 50 滴/分
公式二:已知輸液的總量和每分鍾的滴數,求輸液完成所需要的時間:
輸液所用的時間(h)= 液體總量×點滴系數 /(每分鍾滴數×60)或者:輸液所用的時間(min)= 液體總量×點滴系數 / 每分鍾滴數
某患者於早上 10:00 開始輸入液體,要求 40 滴/分。已知輸液器點滴系數為 20,求患者輸入 1000 mL 液體是幾點。
該題的已知量是輸入液體的總量和每分鍾滴數,要求算出預計輸完的時間。則套用公式 2 計算結果如下:
輸液所用的時間(h)= 液體總量×點滴系數/(每分鍾滴數×60)
輸液所用的時間(h)= 1000×20/(40×60)≈8.3 h 或者輸液所用的時間(min)= 液體總量×點滴系數/每分鍾滴數
輸液所用的時間(min)= 1000×20/40 = 500 min
患者輸入 1000 mL 液體需約 8.3 個小時即到下午 18:18 才能輸入完完畢。
(1)危重症血管活性葯物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有些葯物需要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如縮宮素用於引產或催產的時候,輸液速度不宜過快,一般一次2.5-5單位用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至美1mL中含有0.01單位。
靜脈滴注開始時候每分鍾不超過0.001-0.002單位,每分鍾15-30分鍾增加0.001-0.002單位,至達到宮縮與正常分娩相似,最快每分鍾不超過0.02單位,通常為每分鍾0.002-0.005單位。控制產後出血每分鍾靜脈滴速在0.02-0.04單位,胎盤排除後靜脈速度方可稍快。
② 請問葯物學中的LD50的定義和意義,並比較常用的三種計算方法
半數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較為簡單的定義是指引起一群受試對象50%個體死亡所需的劑量。精確的定義指統計學上獲得的,預計引起動物半數死亡的單一劑量。LD50的單位為 mg/kg體重,LD50的數值越小,表示毒物的毒性越強;反之,LD50數值越大,毒物的毒性越低。與LD50概念相同的劑量單位還有半數致死濃度(LC50)和半數抑制濃度或半數失能濃度(IC50)。LC50 是指能引起一群受試對象50%個體死亡所需的濃度。IC50是指一種毒物能將某種酶活力抑制50%所需的濃度。毒理學最早用於評價急性毒性的指標就是死亡,因為死亡是各種化學物共同的、最嚴重的效應,它易於觀察,不需特殊的檢測設備。長期以來,急性致死毒性是比較、衡量毒性大小的公認方法。在毒理學試驗中,所需的實驗動物數量是根據LD50不同的測定方法決定的。因為LD50並不是實驗測得的某一劑量,而是根據不同劑量組而求得的數據。
LD50在毒理中是最常用於表示化學物毒性分級的指標。因為劑量—反應關系的「S」型曲線在中段趨於直線,直線中點為50%,故LD50值最具有代表性。 LD50值可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動物種屬和品系、性別、接觸途徑等,因此,表示LD50時,應註明動物種系和接觸途徑。雌雄動物應分別計算,並應有 95%可信限。如受試物在液體中時,以半數致死濃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表示,單位為mg/L。LC50也用於表示空氣中化學物的濃度,以mg/m3為表示單位。
③ 葯理學裡面的 葯物半衰期的公式及計算方法
當測定葯物半衰期時,葯物單次靜脈注射給葯後,可在不同時間取血檢測葯物濃度,至少取6~7個點,以判斷曲線類型。若以葯物濃度的對數對時間作圖,得一直線,由直線上任意兩點算出斜率。 斜率(b)=(logc1-logc2)/(t1-t2) 式中c1和c2為直線上任意兩點濃度,t1和t2分別為該濃度相應的時間。 當符合一室模型葯物靜脈注射後,可准確地測知兩個不用時間(t1,t2)的血葯濃度(c1,c2)後,即可代入b= -K/2.303,求出消除率常數b。 k= - 2.303 *b 而t1/2與k的關系如下: t1/2 = 0.693/k 按該公式,可以計算上述半衰期。
④ NE是什麼血管活性葯物
NE常用名稱,NE是去甲腎上腺素(INN名稱:Norepinephrine,也稱Noradrenaline,縮寫NE或NA)的簡稱,舊稱「正腎上腺素」,學名1-(3,4-二羥苯基)-2-氨基乙醇,是腎上腺素去掉 N-甲基後形成的物質,是一種神經遞質,主要由交感節後神經元和腦內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合成和分泌。是後者釋放的主要遞質,也是一種激素,由腎上腺髓質合成和分泌,但含量較少。循環血液中的去甲腎上腺素主要來自腎上腺髓質。
⑤ 如何計算葯物的PDE
經查詢,在ICH Q3C發現計算公式,F1至F5系數解釋如下: F1 為考慮種類之間差異的系數。 F1 =5 從大鼠劑量推斷人用劑量的系數。 F1= 12 從小鼠劑量推斷人用劑量的系數。 F1=2 從狗劑量推斷人用劑量的系數。 F1=2.5 從兔劑量推斷人用劑量的系數。
⑥ 葯物換算劑量方法
葯物劑量計算常用方法是什麼?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醫學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按體重計算
這是西醫最常用、最基本的計算方法。應以實際測量的體重為准或按公式計算獲得。每日/(次)劑量=病兒體重(kg)×每千克體重需要量。年齡愈小,每千克體重劑量相對稍大,年長兒按體重計算劑量超過成人劑量時,以成人劑量為限。
2.按體表面積計算
此法較按年齡、體重計算更為准確。近年來多主張按每平方米體表面積計算。小兒體表面積計算公式為:
體重<30kg小兒體表面積(平方米)=體重(kg)×0.035+0.1;
體重>30kg小兒體表面積(平方米)=[體重(kg)-30]×0.02+1.05
小兒劑量=小兒體表面積(平方米)×劑量/(平方米)。
3.按年齡計算
適用於劑量幅度大,不需要十分精確的葯物,如營養類葯物可按年齡計算,比較簡單易行。
4.按成人劑量折算
小兒劑量=成人劑量×小兒體重(kg)/50
此法僅用於未提供小兒劑量的葯物,所得劑量一般偏小,故不常用。
5.小兒中葯用量
新生兒用成人量的1/6,乳嬰兒為成人量的1/3,幼兒為成人量的1/2,學齡兒童為成人量的2/3或成人量。
葯物劑量換算,是臨床護士最常見、接觸最多的工作,但又是差錯、事故好發的環節,主要原因:1.搶救病人時所用的急救葯均為限劇葯(限劇葯是指毒性較強而又常用的劇葯),加上搶救工作緊張,更易出錯。2.我國現有的注射針劑濃度高,而嬰幼兒的用葯量極少(成人劑量的1/14—1/18),占每個安瓿的百分之幾,所以mg→ml的換算存在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使用強心甙、氨茶鹼、腎上腺素類等葯物,因治療量與中毒量很接近,換算與配葯過程中稍有疏漏易引起中毒、或達不到有效血葯濃度,後果不堪設想。
另外,在兒科臨床用葯中,嬰幼兒用葯量大大小於成年人,加上現在家長要求高,小兒病情變化快,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在短時間內得到治療,所以既准確又快速配液已成為對護理人員的一種考驗,我們護士在為嬰幼兒配葯時,必須做到計算準確,精確地抽吸葯液。
⑦ 醫院裡面輸液泵的一般計算公式
(1)已知每分鍾滴數,計算每小時輸入量。
每小時輸入量
(ml)=每分鍾滴數×60(min)/每毫升相當滴數
(15滴
)
。
例:每分鍾滴數為
54滴,計算每小時輸入量。
解:每小時輸入量
(ml)=54×60/15=216(ml)
(2)已知輸入總量與計劃使用時間,計算每分鍾滴數。
每分鍾滴數
=輸液總量×每毫升相當滴數
(15滴
)
/輸液時間。
例:日輸入總量
2000ml
,需
10h
輸完,求每分鍾滴數。
解:每分鍾滴數
=2000×15/(10×60)=30000/600=50(滴
)
⑧ AsA-POD活性的計算方法
一、抗壞血酸含量測定
【原理】
還原型抗壞血酸(AsA)可以把鐵離子還原成亞鐵離子,亞鐵離子與紅菲咯啉(4,7-二苯基-1,10-菲咯啉,BP)反應形成紅色螯合物。在534nM波長的吸收值與AsA含量正相關,故可用比色法測定。脫氧抗壞血酸(DAsA)可由二硫蘇糖醇(DTT)還原成AsA。測定AsA總量,從中減去還原型AsA,即為DAsA含量。
【儀器與用具】
離心機;分光光度計;研缽;試管。
【試劑】
5%三氯乙酸(TCA);
20%TCA;
無水乙醇溶液;
0�4%磷酸—乙醇溶液;
0�5%BP—乙醇溶液;
0�03%FeCl3—乙醇溶液;
0�6g/L DTT;
NA2HPO4—NAOH溶液:以0�2Mol/L NA2HPO4和1�2Mol/L NAOH等量混合;
60MMol/L DTT—乙醇。
【方法】
1.製作標准曲線配製濃度為2mg/L,4mg/L,6mg/L,8mg/L,10mg/L,12mg/L,14Mg/L的AsA系列標准液。取各濃度標准液1�0Ml於試管中,加入1�0Ml 5%TCA、1.0ml乙醇搖勻,再依次加入0�5Ml 0�4%H3PO4—乙醇、1�0Ml 0�5%BP—乙醇、0�5Ml 0�03%FeCl3—乙醇,總體積5�0Ml。將溶液置於30℃下反應90Min,然後測定A534。以AsA濃度為橫坐標,以A534為縱坐標繪制標准曲線,求出線性方程。
2.提取取植物葉片1�0g,按1∶5(W/V)加入5%TCA研磨,4000r/Min離心10Min,上清液供測定。
3.測定
(1)AsA測定取1.0Ml樣品提取液於試管中,按上述相同的方法進行測定,並根據標准曲線計算AsA含量。
(2)DAsA測定向1.0Ml樣品液中加入0�5Ml 60MMol/L DTT—乙醇溶液,用NA2HPO4—NAOH混合液,將溶液PH調至7~8,置於室溫下10Min,使DAsA還原。然後加入0�5Ml 20%TCA,把PH調至1~2。按AsA相同方法進行測定,計算出總AsA含量,從中減去AsA,即得DAsA含量。
二、抗壞血酸過氧化物酶(AsA-POD)活性
【原理】
AsA-POD催化AsA與H2O2反應,使AsA氧化成單脫氫抗壞血酸(MDAsA)。隨著AsA被氧化,溶液中290nM波長下的消光值(A290)下降,根據單位時間內A290減少值,計算AsA-POD活性。AsA氧化量按消光系數2�8(MMol/L)/CM計算,酶活性可用每克鮮重每小時氧化AsA的微摩爾數μMol/g·H表示。
【儀器】
離心機;紫外分光光度計;研缽;試管。
【試劑】
50MMol/L K2PO4—KH2PO4緩沖液(PH7�0,內含0�1MMol/L EDTA-NA2)�
0�3MMol/L AsA;
20μMol/L AsA;
0�06MMol/L H2O2。
【方法】
1�酶液制備取1�0g植物葉片剪碎,按1∶3(W/V)加入預冷的50MMol/L K2HPO4—KH2PO4緩沖液進行研磨提取,用兩層紗布過濾,濾液在4000r/Min下離心10Min,上清液作酶粗提液供測定。
2.酶活性測定3Ml反應混合液中含50MMol/L K2HPO4—KH2PO4緩沖液(PH7�0),0.1MMol/L EDTA-NA2,0.3MMol/L AsA,0�06MMol/L H2O2和0.1Ml酶液。加入H2O2後立即在20℃下測定10~30s內的A290變化,計算單位時間內AsA減少量及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