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B超檢查報告單胎兒大概體重和大概的預產期
39w5天代表懷孕39周多5天 孕39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為9.21士0.59 腹圍的平均值為:3 1.34士3.12 股骨長的平均值為7.34士0.53. 孕40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為9.28士0.50 腹圍的平均值為:3 1.49士 2.79 股骨長的平均值為7.4士0.5 3. 單位CM 胎位(R...OP)代表右枕後,具體意思「R」在骨盆的右側,「O」代表頂先露為枕,「P」代表後面的意思,這是醫學上胎位的正確表達方式。 胎盤位置是說明胎盤在子宮壁的位置;胎盤的正常厚度應在2.5-5厘米之間;鈣化一項報告單上分為Ⅲ級,Ⅰ級為胎盤成熟的早期階段,回聲均勻,在懷30-32周可見到此種變化;Ⅱ級表示胎盤接近成熟;Ⅲ級提示胎盤已經成熟。越接近足月,胎盤越成熟,回聲的不均勻。 羊水深度在3-7厘米之間為正常,超過7厘米為羊水增多,少於3厘米為羊水減少。 胎兒頸部呈U型壓跡代表臍帶繞頸1周,沒有關系的,寶寶在母體內活動時可以自行繞出來的,就算到生的時候還是沒有繞出來也不用擔心,順產或剖腹產都是可以的,到時醫生會給你建議的,安心養胎吧。 胎兒體重的計算公式 產科通用的公式,應該有8%左右的誤差,僅供參考! 胎兒體重(千克)=雙頂徑(厘米)*0.9-5.2~7]FW 胎兒體重的計算公式, 胎兒體重EFW(克)=0.0261*HC*HC*HC+0.30408*AC*AC*FL HC為頭圍, AC——腹圍 ,FL——股骨,單位為厘米。 胎兒體重計算方法 公式1: Y=-4973.72+260.69HC 公式2: Y=-2686.60+17 1.48AC 公式3: Y=-223 2.56+747.42FL 公式4: Y=-251 3.51+1049.90FTH 公式5: Y=-5168.32+100.97HC+110.86AC+143.09FL+33 1.43FTH 說明: 1. 可以使用其中任一個公式計算,公式5的精度最高。 2. 參數的含義如下,參數可以從B超單中查到: Y: 胎兒體重的估算值(g) HC: 頭圍 AC: 腹圍 FL: 股骨長 FTH: 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預產期應該在懷孕的38-42內都屬正常。超過的話要及時行剖腹產,因為過期妊娠的話胎盤功能已經在下降,不能維持寶寶的發育需要。
② 怎樣根據B超單上的數據計算寶寶重量
別費心,不準的,還是聽醫生的吧
③ 胎兒的雙頂徑是93MM.腹徑是99MM,股骨長是71MM,請問寶寶有多重,還有腹徑是什麼意思
根據下面的公式3計算胎兒約為3.07kg,腹徑是腹部前後間的厚度,又稱為「腹部前後徑」。在檢查胎兒腹部的發育狀況以及推定胎兒體重時,需要測量該數據。 法1:胎兒體重(千克)=雙頂徑(厘米)*0.9-5.2~7 方法2:胎兒體重EFW(克)=0.0261*HC*HC*HC+0.30408*AC*AC*...FL HC為頭圍, AC——腹圍 ,FL——股骨,單位為厘米. 方法3:胎兒體重計算方法 公式1: Y=-4973.72+260.69HC 公式2: Y=-2686.60+17 1.48AC 公式3: Y=-223 2.56+747.42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