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程式怎麼解 數學
解消卜方程的方法如下:
1、直接運用四則運算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去解.如x-8=12。
加數+加數=和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被減數-減數=差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被乘數×乘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被除數÷除數=商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除數×商大橋孝。
2、先把含有未知數x的項看作一個數,然後再解.如3x+20=41。
先把3x看作一個數,然後再解。
3、按四則運算順序先計算,使方程變形,然後再解.如2.5×4-x=4.2。
要先求出2.5×4的積,使方程變形為10-x=4.2,然後再解。
4、利用運算定律或性質,使方程變形,然後再解.如:2.2x+7.8x=20。
先利用運算定律或性質使方程變形為(2.2+7.8)x=20,然後計算括弧裡面使方程變形為10x=20,最後再解。
用字母表示數滾稿的注意事項
1、數字與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時,乘號可以簡寫成「•「或省略不寫.數與數相乘,乘號不能省略。
2、當1和任何字母相乘時,「 1」 省略不寫。
3、數字和字母相乘時,將數字寫在字母前面。
2. 如何求出直線方程
直線方程五種計算方法。
一、直線方程計算方法如下:
1、點斜式:已知直線過點(x0,y0),斜率為k,則直線方程為y-y0=k(x-x0)。
2、斜截式:已知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為b,斜率為k,則直線方程為y=kx+b。
3、兩點式:已知一條直線經過P1(x1,y1),P2(x2,y2)兩點,則直線方程為x-x1/x2-x1=y-y1/y2-y1,但不包括垂直於坐標軸的直線。
4、截距式:已知直線在x軸和y軸上的截距為a,b,則直線方程為x/a+y/b=1。
5、一般式:任何直線均可寫成Ax+By+C=0(A,B不同時為0)的形式。
二、直線方程一般式斜率求法如下:
1、直線方程的一般式:Ax+By+C=0(A≠0 B≠0)【適用於所有直線】。
2、斜率是指一條直線與平面直角坐標系橫軸正半軸方向的夾角的正切值,即該直線相對於該坐標系的斜率,一般式公式:k=-A/B。
3、橫截距是指一條直線與橫軸相交的點(a,0)與原點的距離,一般式的公式:a=-C/A。
4、縱截距是指一條直線與縱軸相交的點(0,b)與原點的距離,一般式的公式:b=-C/B。
四、直線方程表達形式
1、一般式:Ax+By+C=0(A、B不同時為0)【適用於所有直線】。
K=-A/B,b=-C/B
A1/A2=B1/B2≠C1/C2←→兩直線平行。
A1/A2=B1/B2=C1/C2←→兩直線重合。
橫截距a=-C/A
縱截距b=-C/B
2、點斜式:y-y0=k(x-x0)【適用於不垂直於x軸的直線】。
表示斜率為k,且過(x0,y0)的直線。
3、截距式:x/a+y/b=1【適用於不過原點或不垂直於x軸、y軸的直線】。
表示與x軸、y軸相交,且x軸截距為a,y軸截距為b的直線。
4、斜截式:y=kx+b【適用於不垂直於x軸的直線】。
表示斜率為k且y軸截距為b的直線。
5、兩點式:【適用於不垂直於x軸、y軸的直線】。
表示過(x1,y1)和(x2,y2)的直線。
(y-y1)/(y2-y1)=(x-x1)/(x2-x1)(x1≠x2,y1≠y2)
6、交點式:f1(x,y)*m+f2(x,y)=0【適用於任何直線】。
表示過直線f1(x,y)=0與直線f2(x,y)=0的交點的直線。
7、點平式:f(x,y)-f(x0,y0)=0【適用於任何直線】。
表示過點(x0,y0)且與直線f(x,y)=0平行的直線。
8、法線式:x·cosα+ysinα-p=0【適用於不平行於坐標軸的直線】。
過原點向直線做一條的垂線段,該垂線段所在直線的傾斜角為α,p是該線段的長度。
9、點向式:(x-x0)/u=(y-y0)/v(u≠0,v≠0)【適用於任何直線】。
表示過點(x0,y0)且方向向量為(u,v)的直線。
10、法向式:a(x-x0)+b(y-y0)=0【適用於任何直線】。
表示過點(x0,y0)且與向量(a,b)垂直的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