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確定玉米播種量
玉米播種量的計算方法為:用種量(千克)=畝密度X每穴粒數X單粒重X畝數。畝密度=667平方米/(株距X行距)。一般土壤肥沃、水分充足、可適當增大密度:土壤瘠薄、水肥條件較差,則宜適當稀植。合理密植還要考慮品種特性。
B. 如何確定蔬菜作物的播種量
為了保證有足夠的秧苗供大田蔬菜生產的需要,必須明確蔬菜作物的播種量。育苗時種子播量的計算方法比較多,較簡單的方法是考慮下列因素:每667米2地的秧苗數、種子千粒重、種子發芽率及20%安全系數(即增加20%的秧苗)。計算方法為:
種子用量(克/公頃)=(每公頃秧苗數+安全系數)×種子千粒重÷種子發芽率
例如:番茄每公頃栽種45000株,種子千粒重3.25克,發芽率為85%。則:
種子用量(克/公頃)=(45000+45000×20%)×3.25+85%=206克/公頃
即需要番茄種子206克。主要蔬菜種子的千粒重參見附表。
C. 實生苗播種量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摘要 播種量的計算公式為:播種量(公斤/畝)=基本苗(萬/畝)×{千粒重(克)÷100÷發芽率÷田間出苗率}。如每畝地計劃基本苗為16萬株,種子的千粒重為40克,發芽率為85%,田間出苗率為85%。則每畝的播種量為:播種量(公斤/畝)=16×(40÷100÷0.85÷0.85)=8.86公斤,即每畝的播種量
D. 穴盤育苗怎樣計算播種量和苗盤用量
穴盤育苗在計算播種量和苗盤用量時,應首先了解不同作物的千粒重和所使用的苗盤種類,提前測定發芽率,並根據發芽率推斷出苗率和成苗率。因為穴盤育苗播種是一穴一粒,因此,可以用下列公式推算播種量和苗盤用量。
播種量(克)=千粒重(克)×計劃育苗量+出苗率+成苗率+1000
苗盤用量(個)=計劃育苗量÷出苗率+成苗率+穴盤孔數
例如:番茄的千粒重是4克,計劃育0.33公頃地的苗,每公頃地定植6萬株,育苗量為2萬株,假設出苗率為85%,成苗率為90%,根據公式計算:
播種量(克)=4×20000+85%+90%+1000=105(克)
苗盤用量(個)=20000+85%+90%+72(128)(288)=363(204)(91)(個)
從計算公式得出:育0.33公頃地的番茄苗,需要准備105克種子。如果選用72孔的苗盤,需要准備363個苗盤;選用128孔的苗盤,需要准備204個苗盤;選用288孔的苗盤,需要准備91個苗盤。
E. 如何准確計算出一畝的播種量
一畝地要播種10公斤以內麥種才高產。有專業研究表明,畝播量控制在10公斤以內最高產,因為通過控制小麥的播量,可以減少生長後期病蟲害發生和大面積倒伏的威脅。一畝地要播種10公斤以內的麥種才能高產。有研究表明,小麥的畝播量最好是控制在10公斤以內,這樣通過控制小麥的播量,可以有效減少小麥生長後期病蟲害的發生或者大面積倒伏的危險。 1、種植小麥必須使個體與群體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以達到穗多穗大粒飽的目的,這一點是確定合理播量的依據。有的農民朋友往往播量過大,容易造成小麥倒伏和病蟲害加重,並最終導致粒不飽滿、產量低。 2、要達到高產的生產要求,那麼在確定實際播量時還需要根據小麥品種的特性、土壤的肥力、整地的質量、播種時間早晚而定。半冬性的品種一般每畝播量為6到8公斤,成穗40萬到45萬,春性的品種一般每畝的播量7到9公斤,成穗35萬到40萬。
F. 實生苗播種量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播前一般要檢查發芽率(隨機取100粒種子,洗凈後放在濕潤的吸水紙上,保溫20~25℃左右,維持一定濕度,1周後計算發芽數,即可知發芽率)。根據發芽率計算出播種量,計算公式為:每667米(即1畝)播種量(千克)=每667米計劃出苗數/發芽率×純度×每千克種子粒數
公式計算出的是理論播種量,實際操作中播量要比理論值高5%~15%左右。
G. 如何計算番茄的播種量
可根據每畝番茄秧苗數、種子千粒重、種子發芽率及20%安全系數(即增加20%的秧苗)的關系,確定備種量。其計算方法是:
H. 如何確定大豆播種量
2、根據栽培模式確定播種量:如大豆用壟三栽培模式的密度要小些;用窄行密植模式栽培的密度要大。 3、根據土地肥力情況確定播種量:如大豆肥地播種量要少,瘦地播種量要多。 4、根據常規習慣確定播種量:如水稻苗床播種。 5、根據種子發芽率、凈度、千百粒重,土壤墒情,整地質量和其它影響出苗的因素(如病、蟲、鼠害等)靈活掌握綜合計算播種量。
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飼料、工業原料和生物質能作物之一。我國玉米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已成為我國生長最快的作物之一。提高玉米播種質量是提高玉米產量的關鍵途徑,而正確的播種數量是決定玉米播種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J. 玉米種植的株數、密度和距離,到底該怎麼計算
玉米(大部分農作物)在分店種植,分為等排種植和窄排。玉米的樹樁距離(部分農民稱為壟溝)是指各行玉米內相鄰的兩棵玉米距離。玉米的行距是指相鄰的兩行玉米距離。玉米植株距離的計算方法。1、單粒播種精品種子。定量播種樹樁(米)=667(平方米)平均行距(米,通常為0.57米)苗數種子發芽率(通常在92%以上);1米=3英尺=30英寸。用尺子打的話是同一邊的,1畝=667平方米=6000平方英尺。寬度窄的去向式首先計算平均行距就可以了。播種質量和除草劑等造成的出苗損失較大時,應適當縮小樹樁。溫暖的通知:定量播種對種子質量(特別是發芽率、純度)要求很高,發芽率低於92%,不能單粒播種。
1F武當400 ~ 500公斤中產、扁玉米雜交種的適宜密度為3000株/畝左右。小型雜交品種有4000株/畝左右。2F武當產量500 ~ 600公斤,產量水平為平葉型玉米雜交種為武當3500株左右。緊湊的中晚熟大穗型雜種3700 ~ 4000株左右,緊湊的垂直葉中穗型雜種每畝4500株左右。3F適宜武當產量650公斤以上產量水平的密度范圍為小型中穗型、每畝5000 ~ 5500株、緊湊型大穗型1畝4500 ~ 5000株。玉米種植密度的大小是直接影響玉米產量的因素之一。根據當地條件,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根據品種特性、產量水平、土壤肥力和肥料水平,選擇合理的密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玉米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