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箍筋支座計算方法

箍筋支座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6 15:01:24

❶ 箍筋長度計算公式是什麼

箍筋長度計算公式:箍筋長=(構件寬-2*保護層)*2+(構件高-2*保護層)*2+11.9d*2。

箍筋長=構件截面周長-8*保護層厚-4d+2*彎鉤長。

箍筋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

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

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製作要求

用光圓鋼筋製成的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半圓形、直角形或斜彎鉤)。彎鉤的彎曲內直徑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2.5倍。對一般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90°,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圓形箍筋的接頭必須釆用焊接,焊接長度不應小於10倍箍筋直徑;矩形箍筋端部應有135°彎鉤,彎鉤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20cm。

❷ 鋼筋支座長度是怎麼計算的

鋼筋長度計算公式 :
1、上部貫通筋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

2、端支座負筋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
3、下部鋼筋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
4、腰筋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
5、拉筋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

❸ 工程中箍筋到底怎麼算啊

梁: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中間支座負筋:

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製作要求

用光圓鋼筋製成的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半圓形、直角形或斜彎鉤)。彎鉤的彎曲內直徑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 2.5倍。對一般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90°,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圓形箍筋的接頭必須釆用焊接,焊接長度不應小於10倍箍筋直徑;矩形箍筋端部應有135°彎鉤,彎鉤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20cm。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箍筋

❹ 梁箍筋怎麼算

梁箍筋公式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8d+23.8d

b×h=構件橫截面寬×高;

c——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

d——箍筋直徑。

外包寬度= b-2c+2d

外包長度=h-2c+2d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彎鉤

用光圓鋼筋製成的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半圓形、直角形或斜彎鉤)。彎鉤的彎曲內直徑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 2.5倍。對一般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90°,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圓形箍筋的接頭必須釆用焊接,焊接長度不應小於10倍箍筋直徑;矩形箍筋端部應有135°彎鉤,彎鉤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20cm。

(4)箍筋支座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內配筋箍筋φ6@150,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長度。

解:外包寬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長度=h-2c+2d

=500-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

=2*(外包寬度+外包長度)+110(調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❺ 建築鋼筋工程箍筋的准確計算規則

編制預算時,鋼筋工程量可暫按構件體積(或水平投影面積、外圍面積、延長米)×鋼筋含量;結算時按設計要求,無設計按下列規則計算。
(一)一般規則:
1、鋼筋工程應區別現澆構件、預制構件、加工廠預制構件、預應力構件、點焊網片等及不同規格分別按設計展開長度(展開長度、保護層、搭接長度應符合規范規定)乘理論重量以噸計算。
2、計算鋼筋工程量時,搭接長度按規范規定計算。當梁、板(包括整板基礎)Φ8以上的通筋未設計搭接位置時,預算書暫按8m一個雙面電焊接頭考慮,結算時應按鋼筋實際定尺長度調整搭接個數,搭接方式按已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確定。
3、先張法預應力構件中的預應力和非預應力鋼筋工程量應合並按設計長度計算,按預應力鋼筋定額(梁、大型屋面板、F板執行Φ5外的定額,其餘均執行Φ5內定額)執行。後張法預應力鋼筋與非預應力鋼筋分別計算,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區別不同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
(1)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350mm,螺桿另行計算。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墩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墩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150mm,兩端均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300mm計算。
(4)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砼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350mm計算。
4、電渣壓力焊、錐螺紋、套管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標底、標書中,底板、梁暫按8m長一個接頭的50%計算;柱按自然層每根鋼筋1個接頭計算。結算時應按鋼筋實際接頭個數計算。
5、樁頂部破碎砼後主筋與底板鋼筋焊接分別分為灌注樁、方樁(離心管樁按方樁)以樁的根數計算。每根樁端焊接鋼筋根數不調整。
6、在加工廠製作的鐵件(包括半成品鐵件)、已彎曲成型鋼筋的場外運輸按噸計算。各種砌體內的鋼筋加固分綁扎、不綁扎應分別按噸計算。
7、砼柱中埋設的鋼柱,其製作、安裝應按相應的鋼結構製作、安裝定額執行。
8、基礎中鋼支架、預埋鐵件的計算:
(1)基礎中,多層鋼筋的型鋼支架、墊鐵、撐筋、馬凳等按已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合並用量計算,執行金屬結構的鋼托架制、安定額執行(並扣除定額中的油漆材料費58.18元/t)。現澆樓板中設置的撐筋按已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用量與現澆構件鋼筋用量合並計算。
(2)預埋鐵件、螺栓按設計圖紙以噸計算,執行鐵件制安定額。
(3)預制柱上鋼牛腿按鐵件以噸計算。
(二)鋼筋保護層、錨固、搭接、直(彎)、彎鉤、圓樁、柱螺旋箍筋及其它長度的計算:
1、受力鋼筋砼保護層C最小厚度(以鋼筋外邊緣算起)應符合表1的規定,且不應小於受力鋼筋的直徑。
2、鋼筋的錨固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受拉縱向鋼筋應符合表2的規定。
(1)框架梁的上部縱向鋼筋在中間層端節點內錨固長度,除符合表2的要求外,並應過節點中心線,當上部縱向鋼筋在端節點內水平錨固長度不夠時,應沿柱節點外邊向下彎折,按圖1的要求配置。
(2)下部縱向鋼筋伸入支座或中間節點范圍內的錨固長度(LS)可按下列規定取用:
(a)當為簡支梁、連續梁、次梁時,其伸入的錨固長度應符合:當Ⅰ級鋼時≥15d,當Ⅱ級鋼時≥12d。
(b)當為框架梁時,其伸入的錨固長度(La)不應小於表2規定的數值。
(3)框架頂層端節點內的鋼筋配置,除滿足以上要求外,還應滿足圖2的要求。
註:
①當月牙紋鋼筋直徑d>25mm時,其錨固長度應按表中數值增加5d採用;
②當螺紋鋼筋直徑d≤25mm時,其錨固長度應按表中數值減少5d採用;
③當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易受擾動時(如滑模施工),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宜適當增加;
④在任何情況下,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250mm。
3、鋼筋的搭接接頭,圖紙無具體要求時,可按下列規定進行計算:
(1)採用搭接焊時,雙面焊搭接長度不小於5d,單面焊搭接長度不小於10d。
5、箍筋末端應作135°彎鉤,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e,一般 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當平直部分為5d時,箍筋長度L=(a-2c+2d)×2+(b-2c+2d)×2+14d;
當平直部分為10d時,箍筋長度L=(a-2c+2d)×2+(b-2c+2d)×2+24d。
6、彎起鋼筋終彎點外應留有錨固長度,在受拉區不應小於20d;在受壓區不應小於10d。彎起鋼筋斜長按表4系數計算。
7、箍筋、板筋排列根數=,但在加密區的根數按設計另增。
上式中L=柱、梁、板凈長。柱樑凈長計算方法同砼,其中柱不扣板厚。板凈長指主(次)梁與主(次)梁之間的凈長。計算中有小數時,向上舍入(如:4.1取5)。
8、圓樁、柱螺旋箍筋長度計算:
上式中:
D=圓樁,柱直徑,C=主筋保護層厚度,d=箍筋直徑,h=箍筋間距,n=箍筋道數=樁,樁中箍筋配置長度÷h+1
9、其它:有設計者按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按下列規定計算:
(1)柱底插筋
(2)斜筋挑鉤

❻ 箍筋長度的計算方法

箍筋長度=2×(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11.9d+8d
1、箍筋周長=2*(外包寬度+外包長度);
2、外包寬度=b-2c+2d;
3、外包長度=h-2c+2d;
4、b×h=構件橫截面寬×高;
5、c——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
6、d——箍筋直徑。
箍筋:箍筋包括鋼筋級別、直徑、加密區與非加密區間距及肢數。箍筋加密區與蜚加密區的不同間距及肢數需用斜線「/」分隔;當梁箍筋為同一種間距及肢數時,則不需用斜線;當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箍筋肢數相同時,則將肢數注寫一次;箍筋肢數應寫在括弧內。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0,加密區間距為100,非加密區間距為200,均為四肢箍。A8-100(4)/150(2),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8,加密區間距為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為150,兩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處表示間距不是用「@」,而是用「-」。當抗震結構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結構中的各類梁採用不同的箍筋間距及肢數時,也用斜線「/」將其分隔開來。注寫時,先注寫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數、鋼筋級別、直徑、間距及肢數),在斜線後注寫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間距及肢數。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0;梁的兩端各有13個四肢箍,間距為150;梁跨中部分,間距為200,四肢箍。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2;梁的兩端各有18個四肢箍,間距為120;梁跨中部分,間距為200,兩肢箍。
網路-箍筋。

❼ 柱子的箍筋怎麼算

柱子內箍筋長度箍筋計算式:

箍筋長度=[(構件的寬-2*保護層-D)/3+d+(構件高-2*保護層)]+8d+11.9d(D為構件主筋直徑,d為箍筋直徑)

拓展資料:

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

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

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網路——箍筋

❽ 箍筋的計算要點是什麼

箍筋是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1.矩形箍計算公式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

式中 :

——箍筋周長=2*(外包寬度+外包長度);

——外包寬度=b-2c+2d;

——外包長度=h-2c+2d;

——b×h=構件橫截面寬×高;[1]

c——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

d——箍筋直徑。

箍筋調整值計算表

閱讀全文

與箍筋支座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霞多麗葡萄的種植方法 瀏覽:779
肛周尖銳疣治療方法 瀏覽:244
怎麼踢腿減肥最有效方法 瀏覽:764
花王泡沫染發使用方法 瀏覽:91
有什麼方法殺蛐蛐 瀏覽:832
非同步電機輕載震盪抑制方法研究 瀏覽:476
學習技能計算方法 瀏覽:503
觸點插座開關安裝方法 瀏覽:118
植物接種方法一般分為什麼和什麼 瀏覽:111
大眾車鑰匙使用方法 瀏覽:910
平衡核心力的訓練方法 瀏覽:380
底盤懸掛檢查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917
如何記敘自己的方法 瀏覽:257
手機扁平化解鎖方法 瀏覽:716
常用細胞克隆化方法 瀏覽:893
檢測毛囊需要用哪些檢查方法 瀏覽:301
如何學習好日語的方法 瀏覽:86
食鹽除了食用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182
二苯胺鑒定最簡單方法 瀏覽:65
win10系統界面大小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