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共機構可以採用什麼能源管理方式
法律分析:公共機構可以採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託節能服務機構進行節能診斷、設計、融資、改 造和運行管理。
法律依據: 《公共機構節能條例》 第七條 公共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節能管理的規章制度,開展節能宣傳教育和崗位培訓,增強工作人員的節能意識,培養節能習慣,提高節能管理水平。
㈡ 江西省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法的具體內容
第一條 為了推動公共機構節能,提高公共機構能源利用效率,發揮公共機構在全社會節能中的表率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國務院《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公共機構和本省駐省外公共機構的節能工作,以及對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指導、管理、協調和監督,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公共機構,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財政性資金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領導,推動和促進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開展,將公共機構節能監督管理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第四條 省人民政府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在同級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指導下,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省公共機構節能工作。
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在同級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指導下,負責本級公共機構節能監督管理工作,指導和監督下級公共機構節能工作。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系統各級主管部門在同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指導下,負責開展本系統內公共機構節能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財政、監察、統計、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公共機構節能的有關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以下簡稱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會同同級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公共機構節能宣傳、教育和培訓,普及節能科學知識,並在每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能源緊缺體驗活動,提高公共機構工作人員的節能意識。各級人民政府及各部門負責人每年應當參加一次能源緊缺體驗活動。
第六條 公共機構負責人對本單位節能工作全面負責。
公共機構的節能工作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應當作為對公共機構及其負責人進行考核評價的內容。
公共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節能運行管理制度和用能系統操作規程,設置能源管理崗位,實行能源管理崗位責任制。重點用能系統、設備的操作崗位應當配備專業技術人員。
第七條 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根據本級人民政府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制定本級公共機構節能規劃,並按年度將節能規劃確定的節能目標和指標分解落實到本級公共機構。
縣級公共機構節能規劃及年度節能目標和指標,應當包括所轄鄉(鎮)、街道公共機構節能的內容。
公共機構應當根據本級公共機構節能規劃確定的年度節能目標和指標,結合本單位用能的特點和上一年度用能狀況,制定年度節能目標和實施方案,有針對性地採取節能管理或者節能改造措施,保證節能目標的完成。
公共機構應當於每年2月底前,將年度節能目標和實施方案報本級機關事務管理機構備案。
第八條 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制定、公布和調整本級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建立並實施公共機構能耗監測制度,督促公共機構在能源消耗定額的范圍內使用能源;財政部門根據能源消耗定額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標准。
第九條 公共機構應當實行能源消費計量制度,按照規定配備和使用經依法檢定合格的能源計量器具,區分用能種類、用能系統,實行能源消費分戶、分類、分項計量,並對能源消耗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糾正用能浪費現象。
公共機構超過能源消耗定額使用能源的,應當向本級機關事務管理機構作出說明。
第十條 公共機構應當按照公共機構能源消費統計制度的要求,指定專人負責能源消費(電、氣、煤、油等)統計,如實記錄能源消費計量原始數據,並建立統計台賬,進行整理和歸納匯總,按時向本級機關事務管理機構報送能源消費狀況報告。
第十一條 公共機構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強制采購或者優先採購的規定,采購列入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和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名錄中的產品、設備,不得采購國家和省明令淘汰的用能產品、設備。
第十二條 公共機構應當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能源審計,對本單位用能系統、設備的運行及使用能源情況進行技術和經濟性評價,並根據審計結果採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第十三條 公共機構新建建築和既有建築維修改造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建築節能設計、施工、調試、竣工驗收等方面的規定和標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對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的情況加強監督檢查。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審批或者核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部門,應當對本級公共機構的建設項目進行節能評估和審查;未通過節能評估和審查的項目,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設。
第十四條 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會同同級人民政府發展改革、財政、住房和城鄉建設等有關部門,制定本級公共機構既有建築節能改造計劃,並組織實施。
公共機構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應當優先採用遮陽、改善通風等低成本改造措施,優先採用節能效果顯著的新材料、新產品和新工藝。
第十五條 公共機構應當加強日常辦公用電管理,建立巡查制度,減少空調、計算機、復印機等用電設備的待機能耗,及時關閉用電設備。
第十六條 公共機構應當加強空調運行管理和保養維護,每年夏季或者冬季空調使用前應當按照規定及時進行清洗,並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空調室內溫度控制的規定,充分利用自然通風,提高空調能效水平。除特定用途外,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於26攝氏度,冬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高於20攝氏度。工作時間提倡空調每天晚開一小時,早關一小時。
第十七條 公共機構電梯系統應當實行智能化控制,合理設置電梯開啟的數量和時間,加強運行調節和維護保養。除特殊用途外,公共機構辦公場所三層樓以下(含三樓)停開電梯,非高峰時段減少運轉台數;提倡高層建築電梯分段運行或者隔層停開,短距離上下樓層不乘電梯,盡量減少電梯使用。
第十八條 公共機構辦公建築應當充分利用自然採光,使用高效節能照明燈具,優化照明系統的設計,採用限時開啟、間隔開燈等方式改進電路控制,推廣應用智能調控裝置,嚴格控制建築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裝飾用照明。
公共機構應當關閉不必要的夜間照明。除重要節假日和重大的慶祝活動外,關閉景觀照明。
第十九條 公共機構應當採取下列措施,加強車輛節能管理:
(一)嚴格執行公務用車編制管理制度,控制車輛數量;
(二)按照規定的標准配備公務用車,優先選用低能耗、低污染、使用清潔能源的車輛,嚴格執行車輛報廢制度;
(三)制定公務用車節能駕駛規范,加強公務用車管理,嚴格執行公務用車定車定點加油、定點維修等制度;
(四)建立公務用車油耗台賬制度,定期統計並公布單車行駛里程和耗油量狀況,推行單車能耗核算和節能獎勵制度;
(五)積極推進公務用車服務社會化,鼓勵工作人員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機動交通工具出行。
第二十條 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依法開展對本級公共機構節能的監督檢查工作;對節能規章制度不健全、超過能源消耗定額使用能源情況嚴重的公共機構,應當進行重點監督檢查。
公共機構應當接受和配合節能監督檢查,如實說明有關情況,提供相關資料和數據,不得拒絕、阻礙。
第二十一條 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通過開設舉報電話、網站等多種方式,接受社會公眾對於公共機構浪費能源行為的舉報,會同有關部門對舉報事項及時調查處理,並將調查處理結果反饋給舉報人。
第二十二條 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公共機構節能考核評價辦法,於每年上半年對本級公共機構上一年度節能任務和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價,並將結果予以通報。
對在公共機構節能管理、節能科學技術研究和推廣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三條 公共機構超過能源消耗定額使用能源不能充分說明理由的,由本級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會同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報,並由有關機關對公共機構負責人依法給予處分;造成能源嚴重浪費的,經機關事務管理機構報請本級人民政府同意,由財政部門在安排該單位下一年度預算時壓縮其1%至5%的公用經費。
第二十四條 公共機構不執行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未按照國家和省有關強制采購或者優先採購的規定采購列入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中的產品、設備,或者采購國家和省明令淘汰的用能產品、設備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2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有關機關依法給予處分,並予通報。
第二十五條 機關事務管理機構和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公共機構節能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對違反本辦法的其他行為,法律、法規已有法律責任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㈢ 如何進行能源成本計算和分析
1.能源審計師一般應學習以下學科:企業財務審計 :水電預算審計 :機電.電器理論 :統計學 :企業管理 :能源審計學原理 :評估2.所謂能源審計師,其實他所完成的任務是這個機構整體協同的結果.它不僅涉及到財務.機電.統計.評估......更重要的是對被審計企業行業現狀的了解.3.我國目前還未開設這類專業,但各行業已成立了相關組織來協調該項工作的有序開展.4.現階段由各省市經貿委牽頭組成專家組對不同節能服務機構所做的能源審計報告進行評審.5.個人如想學可先從審計學開始,然後參加國家發改委組織的能源審計培訓.畢業後持相關證書去節能服務機構實習.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能源審計師. 6.想了解這方面更詳細資料: http://www.jienengshenji.com/參考資料:江蘇海國節能審計事務有限公司
㈣ 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的條例解讀
一、確定了公共機構節能的基本制度
1、公共機構負責人對本單位節能工作全面負責。公共機構的節能工作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對公共機構負責人考核評價的依據。
2、公共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節能管理的規章制度。
3、公共機構應當實行能源消費計量制度,區分用能種類、用能系統實行能源消費分戶、分類、分項計量,並加強對本單位能源消耗狀況的實時監測,及時發現、糾正用能浪費現象。
4、公共機構應當指定專人負責能源消費統計,如實記錄能源消費計量原始數據,建立統計台賬,並於每年3月31日前向本級人民政府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報送上一年度能源消費狀況報告。
5、公共機構應當在有關部門制定的能源消耗定額范圍內使用能源,加強能源消耗支出管理;超過能源消耗定額使用能源的,應當向本級人民政府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作出說明。
6、明確規定公共機構應當優先採購列入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和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名錄中的產品、設備,不得采購國家明令淘汰的用能產品、設備。
二、確定了公共機構節能的具體措施
1、公共機構應當加強用能系統和設備運行調節、維護保養和巡視檢查,推行低成本、無成本節能措施。
2、公共機構應當設置能源管理崗位,實行能源管理崗位責任制,並在重點用能系統、設備的操作崗位上配備專業技術人員。
3、鼓勵公共機構採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託節能服務機構進行節能診斷、設計、融資、改造和運行管理。
4、規定公共機構選擇物業服務企業應當考慮其節能管理能力,並在物業服務合同中載明節能管理的目標和要求。
5、公共機構實施節能改造應當進行能源審計和投資收益分析,並在節能改造後採用計量方式對節能指標進行考核和綜合評價。
6、公共機構辦公設備、空調、電梯、照明等用能系統和設備以及網路機房、食堂、鍋爐房等重點用能部位的節能運行規范。
7、公共機構的公務用車應當按照標准配備,並嚴格執行車輛報廢制度,推行單車能耗核算制度。
三、確定了公共機構節能保障措施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本級公共機構節能情況的監督檢查,特別要對節能規章制度不健全、超過能源消耗定額使用能源情況嚴重的公共機構應當進行重點監督檢查。
同時,對未建立節能管理規章制度、未制定年度節能目標和實施方案、未實行能源消費計量制度等違反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的行為,規定了責令限期改正、下達節能整改意見書、予以通報以及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處分等非經濟性處理措施。
㈤ 江蘇省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法的第三章
第十一條 省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會同省統計部門,建立健全公共機構能源消費統計報表制度,定期統計全省公共機構能源消費狀況。
第十二條 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會同本級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建立公共機構節能監督管理信息平台,實現公共機構節能信息化、規范化管理。
第十三條 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本級公共機構能源消耗需求和特點,制定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財政部門根據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標准。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系統主管部門,在本級機關事務管理機構的指導下,根據本系統能源消耗需求和特點,制定系統內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
能源消耗定額應當適時調整。
第十四條 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整合和優化配置辦公用房、辦公設施等資源,提高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第十五條 公共機構建設項目應當進行節能評估和審查。未通過節能評估和審查的,負責批准或者核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部門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設。
第十六條 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公共機構既有建築節能改造計劃,並組織實施。公共機構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應當納入政府投資項目管理,並按照有關規定履行項目審批手續。
第十七條 公共機構所屬的建築物,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申請能效測評標識。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對公共機構所屬建築物的能效測評標識結果統一進行公示。
第十八條 省人民政府負責政府采購監督管理的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完善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優先將取得節能產品認證證書的產品、設備列入政府采購名錄。
第十九條 公共機構應當實行能源消費計量制度,區分用能種類、用能系統,實行能源消費分戶、分類、分項計量,並定期對能源消耗狀況進行監測與分析,及時發現、糾正用能浪費現象。
公共機構應當使用符合國家規定的計量器具,並依法定期檢驗。
能源消費計量與監測系統的建立與運行,應當符合國家和省有關技術標准和規范要求。
第二十條 公共機構應當指定專人負責能源消費統計,如實記錄能源計量原始數據,建立統計台賬。
公共機構應當於每年3月31日前,向機關事務管理機構報送上一年度能源消費狀況報告。
第二十一條 公共機構應當按照規定進行能源審計,對本單位用能系統、設備的運行以及使用能源情況,進行技術性和經濟性評價,並根據審計結果採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第二十二條 公共機構應當按照國家、省有關強制采購或者優先採購的規定,采購列入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和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名錄中的產品、設備,不得采購國家、省明令淘汰的用能產品、設備。
㈥ 如何推動公共機構實施合同能源管理
節能規劃
第八條 省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會同省有關部門,根據省人民政府節能規劃,制定全省公共機構節能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第九條 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根據全省公共機構節能規劃,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級公共機構節能規劃,並按年度將規劃確定的節能目標和指標分解落實到本級公共機構。
縣級公共機構節能規劃應當包括所轄鄉(鎮)、街道公共機構節能的內容。
第十條 公共機構應當依據節能規劃,結合本單位用能特點和上一年度用能狀況,制定年度節能工作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
公共機構應當將節能工作實施方案,及時報送機關事務管理機構備案。
第三章 節能管理
第十一條 省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會同省統計部門,建立健全公共機構能源消費統計報表制度,定期統計全省公共機構能源消費狀況。
第十二條 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會同本級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建立公共機構節能監督管理信息平台,實現公共機構節能信息化、規范化管理。
第十三條 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本級公共機構能源消耗需求和特點,制定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財政部門根據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標准。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系統主管部門,在本級機關事務管理機構的指導下,根據本系統能源消耗需求和特點,制定系統內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
能源消耗定額應當適時調整。
㈦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節能率如何算
例如室內燈:
原來室內普通T8熒光燈的功率是44W,現在出了一款光谷T4節能熒光燈的功率是18W。
更換之後的節能率就是1-(18÷44)=59% 。
如果原來有2000支T8,每天用電10小時,那麼每天耗電量是:44(燈具的功率)×2000(數量)÷1000W/h(電功單位)×10(每天用電量)=880°(2000支T8每天用電總量)
更換後2000隻光谷T4計算:18×2000÷1000W/h×10=360°
由此也可以算出節能率:1-(360/880)=59%
每天節省520°
商用電按0.85元/度計算 就是每天節省電費442元。
這只是一個例證,另外還有室外燈、中央空調、煤粉鍋爐、太陽能等等好多,其實測量方法和計算方法是基本相同的。
另外國家也有出台政策,使用節省多少標准噸煤來衡量合同能源管理的節能量的:
1度即1KWh
1W=1J/s
1度電,也就是1小時「電」具有的熱值為:1000W×3600s=3600000J
我國約定:1Kg標准煤的熱值是7000Kcal
1cal=4.18J
所以,1克標准煤產能:7000cal×4.18=29260J
1度電相當於標准煤的質量為:3600000J / 29260J/g=123.03g
希望能幫到你。
㈧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有哪些核算方式呢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主要有以下4種觀點及核算方式:
第一種觀點:認為應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與《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核算,節能服務公司採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向用能單位提供的是自產的節能設備銷售、安裝及售後服務,其實質類似於分期收款的節能設備和節能服務的混合銷售,節能設備應作為存貨核算,同時用能單位作為購入存貨或固定資產核算。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按照《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2號》的規定,參照BOT(基礎設施特許權)項目處理方式進行核算,因為合同能源管理業務也要經歷建造—— —經營—— —轉移這一過程。
第三種觀點:是認為合同能源管理屬於一項融資租賃業務,應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中的融資租賃的相關規定進行核算。這是因為合同能源管理業務就是節能服務公司按照用能單位的要求建造的特殊固定資產,節能服務公司在合同期間分期收回投資並獲得收益,合同期滿將資產所有權轉移給用能單位。且資產多為專用設備,一般只有用能單位才能使用,與准則中的融資租賃規定相吻合。
第四種觀點:是認為合同能源管理屬於一項經營租賃業務,應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中的經營租賃的相關規定進行核算,因為節能服務公司建造的設備是公司未來出租的固定資產,未來從用能單位獲取的收益中,一部分是投資成本的回收,一部分是租金收益,合同期內,節能服務公司將各期取得的收益按照直線法確認為當期收益;而用能單位由於只有使用權,按各期節能收益的一定比例向節能服務公司支付設備使用費,通常按直線法計入當期支出,因此與經營租賃一致,而且簡單、直接。
㈨ 能源消費量中的當量值、等價值怎麼計算求具體計算方法
當量值=能耗量×對應的當量值折標系數。
等價值=能耗量×對應的等價值折標系數。
具體請參考GB/T 2589-2008《綜合能耗計算通則》進行學習和交流。
用克當量來研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的重量關系,甚為簡便,因任何物質間只要克當量數相等就可以完全進行反應。但是物質間反應時它們的克分子數卻沒有這種關系,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其克分子數是1 : 1關系。
但氫氧化鈉與硫酸、磷酸反應,其克分子數則分別為2 : 1和3 : 1,所以生產和科研上常用克當量來表示反應物之間的重量關系。
(9)公共機構能源管理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當量值與等價值:
能耗核算中「當量值」與「等價值」的概念及其有關規定:
1、「當量值」與「等價值」的基本概念:「當量值」簡言之,是一個計量單位的能源本身所具有的熱量。而「等價值」則是生產一個單位的能源產品所消耗的另外一種能源產品的熱量。目前,這個規定主要體現在電力產品的消費量折標計算上。
2、能耗核算中關於「當量值」和「等價值」計算的有關規定:為了與世界接軌,同時便於和歷史資料對比,我國統計制度明確規定,計算國家、省、市級的能源消費總量時,電力採用等價值(即當年每發一千瓦小時電消費的標准煤量。
2006年山西省平均每發一千瓦小時電消費345克標准煤,也就是每萬千瓦小時電折3.45噸標准煤)核算;而基層企業計算能源消費量時,電力則採用當量值(即每千瓦小時電本身的熱量860大卡/7000大卡=0.1229克標准煤量,也就是每萬千瓦小時電折1.229噸標煤)核算。
㈩ 企業能源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能源管理系統是以幫助工業生產企業在擴大生產的同時,合理計劃和利用能源,降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信息化管控系統。
通過能源計劃,能源監控,能源統計,能源消費分析,重點能耗設備管理,能源計量設備管理等多種手段,使企業管理者對企業地能源成本比重,發展趨勢有準確地掌握,並將企業地能源消費計劃任務分解到各個生產部門車間,使節能工作責任明確,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通過結合 GIS 技術、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應用和智能應用等先進技術的綜合應用,讓運維感知更透徹、互通互聯更全面、智能化更深入,可提升現場作業人員的工作效率。
工業能源管理系統可視化可以提供以下(包括但不限於)解決方案:
1、實現能源管理綠色化
利用圖撲軟體(Hightopo)的可視化技術,以及結合 GIS 技術的應用,進行全方位的數字化建設,讓其對能源的監控更為直觀,控制更加精準,提高能源的整體管理水平和運維效率,推進綠色化和智能化的轉型升級進程。
2、運營管理精細化
可實現整個能源的過程管理和運行管理,提高了能源管理效率。通過數據面板信息實時了解能源運行情況實現精準管理。利用大數據分析及風電模型模擬技術,定量分析運營過程中的各項運營指標,用數字驅動能源的運營管理與決策。
3、監測管理透明化
實現遠程監控、無人值守,通過遠程智慧控制,只需在集控中心就能實現均衡輸送、精確調節,並能及時發現能源消耗情況,及時檢測修復,保障風電場的安全運維。
可視化運維的出現,能夠解決傳統方式管理存在的很多問題,包括:
1、人工效率低 :當前依靠攜帶紙質的巡視作業卡的方式,效率低,易出錯;
2、管控技術分散:存在大量感控子系統,各系統獨立分散,管控手段間無法形成有效聯動;
3、決策數據分散:物聯網數據與生產運營數據分離,物理環境數據和數字化信息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