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冒咳嗽的時候會尿失禁要怎麼辦病人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婦女
女性不要迴避尿失禁
日期:2006-5-10 9:43:21 來源:上海協和醫院 編輯:merryjuan
大人「尿褲子」說出來往往會被一些人嘲笑,有人會說:「那麼大人了,誰還有這毛病?」殊不知,尿失禁這一現象其實在女性中非常普遍,有調查顯示,約一半以上中老年婦女有過尿失禁的經歷。有的人是在咳嗽、大笑或提重物時發生尿失禁,也有的是在跑往廁所的路上褲子就尿濕了……為此,最近一些婦科專家向社會呼籲:中老年女性,包括一些年輕女性應該重視自己身體出現的這類問題,疾病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尿失禁既能預防,也完全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控制或者治癒,及早求治才是首要之選。
尿失禁已成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
尿失禁是一種症狀,指尿液失去控制而不由自主地流出。人正常的儲尿及排尿都是在膀胱壓力與尿道壓力相互協調下進行的,所以,任何原因造成儲尿期的膀胱壓力過高或尿道阻力下降,都會造成尿失禁。
有很多人覺得,尿失禁在老人身上才會出現,其實,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尿失禁就已成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它既是婦女的多發病,又是常見病,歐美女性的患病率大約在8.0%至41.2%,日本為8.5%至40.6%,而且,患者多是產婦和中年以上婦女。據調查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女性的尿失禁發生率高於40%,中老年女性的發生率更高,大約為50%。最近一些婦科專家向社會呼籲:中老年女性,包括一些年輕女性應該重視自己身體出現的這類問題。
女性常見的尿失禁有三種情況
女性最常見的尿失禁包括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壓力急迫混合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也叫張力性尿失禁,指當咳嗽、噴嚏、大笑、起立等腹壓突然增高時,尿液失去控制而不由自主地流出。這是婦女中最常見的尿失禁類型。各年齡段女性均可發病,尤其是生過孩子的婦女中有過難產史或患有子宮脫垂、膀胱和尿道膨出者。婦女年老絕經後,由於缺乏雌激素,導致尿道變薄,使通過尿道的阻力減小,尿失禁更加多見。
急迫性尿失禁指突然想小便,並且感覺特強烈,好像馬上就憋不住了,往往這種情況發生時來不及上廁所就已經尿濕了褲子。最常見的起因是尿路感染。
壓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通常在女性中同時存在,也就是常說的混合性尿失禁。主要原因包括女性尿道較男性的短,平均只有3—5cm;盆骨寬大,肌肉支持力弱;尿道括約肌鬆弛;妊娠和分娩對盆底肌肉造成的損傷;中年以後婦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萎縮;手術對盆腔造成的解剖學改變等等。
尿失禁帶給女性難以名狀的痛苦
尿失禁是嚴重影響婦女患者生活質量的一種疾病,由於社會的偏見,很多女性患者一直生活在壓力之中,有的人要帶上尿墊才敢出門,有的人怕尿濕褲子而頻繁上廁所,耽誤了很多重要的事情。有的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清洗濕褲子,還有的擔心身上出現難聞的氣味,不敢參加社交活動,甚至放棄自己心愛的工作。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給患者帶來焦慮、尷尬和沮喪等不良情緒,使她們容易產生孤獨感,甚至出現抑鬱症。
另外,由於經常漏尿,長時間的尿液侵蝕刺激,會導致外陰皮膚紅腫、癢痛,甚至感染潰爛,引起泌尿系統炎症、結石,嚴重者還會影響腎臟功能。患病的女性也對性生活產生恐懼,影響了夫妻關系。
盡早求治才是上策
通常尿失禁的病人不會去就醫,而是自己扛著,究其原因,可能是由於病人過於害怕或難堪而不願和醫生討論這種問題。還有的是誤以為這是一種老年化的正常反應,所以使得很多能被治癒或控制的病情拖延。其實,尿失禁既可預防,也完全能被控制或治癒,尤其是進行早期治療。因此,一旦出現尿失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產科或泌尿外科就醫。
對於輕中度患者而言,首要的是進行盆底肌肉的康復訓練,就是有意識有節律地做骨盆底肌的收縮與放鬆運動,從而加強骨盆底肌的力量,並提高婦女有意識地控制這些肌肉的能力。大多數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經過正確的盆底訓練都有良好效果。
對於一些中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雌激素類葯物也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作為生物反饋治療的輔助手段。但葯物有一些副作用,因此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且不宜長期使用。重度尿失禁患者在通過盆底訓練、葯物等方法治療無效的情況下,醫生才會建議手術治療。
2. 尿失禁問題
真性尿失禁
由於膀胱或尿路感染、結石、結核、腫瘤等疾患使膀胱逼尿肌過度收縮、尿道括約肌過度鬆弛,以致尿液不能控制從膀胱流出。
假性尿失禁
由於下尿路梗阻(尿道狹窄、前列腺增生或腫瘤等)或膀胱逼尿肌無力、麻痹(先天性畸形、損傷性病變、腫瘤與炎症病變等導致調節膀胱的下運動神經元損害),造成膀胱過度膨脹、內壓升高致尿流被迫溢出,又稱「溢出性尿失禁」。
壓力性尿失禁
因為骨盆底部的肌肉、有關膀胱機能的神經、膀胱尿道口的括約肌的受傷以致腹部壓力增加時(如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時無法控制尿在膀胱中以致使尿流出來的情形。如在女性常在懷孕時或生產後因骨盆底部的肌肉或局部神經常會受傷,以致這些肌肉鬆懈時,或神經受傷指揮傳達路徑發生問題時,常有這一種尿失禁。女性在停經後因女性荷爾蒙的減少也會使骨盆底部的肌肉鬆懈,引此種尿失禁也多見於停經後的女性。
急迫性尿失禁
正常人雖然有尿意時,仍然可以控制不解尿一段時間,但是有病的人會突然有急強烈的尿意而無法忍住小便尿很快就流出來的情況,是因膀胱肌肉緊張過度和尿道括約肌的合作不當所引起。最常見的是中風的病人,此外有薦骨脊髓或神經的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時也常有這一種症狀。如果找不出神經疾病等特殊原因的疾病時就叫做不安定性膀胱。女性有感染、糖尿病、腦神經的疾病或放射線治療等原因時,會使膀胱的神經受傷而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狀出現。
充盈性(充溢性)尿失禁
膀胱過滿使少量尿液溢出 (即尿液從充滿的膀胱漏出) ,最常見於膀胱排尿梗阻的老人或膀胱神經失控的患者。
一過性尿失禁
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如膀胱感染,發生的一過性尿失禁。當感染控制時,尿失禁的症狀也隨之消失。
女性更易尿失禁
尿失禁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尤以女性為甚。2001年,同濟醫院對武漢地區426例18歲以上成人進行尿失禁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尿失禁患者136人,占被調查人群的31.9%,女性93人,男性43人,分別占各自人群的40.3%和22.1%。在了解所有調查對象的就醫傾向時,只有34.04%的調查對象有就診意向。
對症治療效果好
不同類型的尿失禁治療方法是不同的,因此治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鑒別出是哪一種類型的尿失禁,這往往需要有經驗的專科醫生,結合尿失禁表現和相關檢查才能確定。尿失禁的治療方法一般包括行為療法、葯物療法、輔助器械治療和手術治療等。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泌尿外科學的不斷發展,目前使用的微創方法TVT手術,僅在患者下腹部切2個1厘米的切口,從陰道內置入生物合成的懸吊帶即可,該手術簡便易行,損傷小,恢復快,適合治療各種類型的壓力性尿失禁。此外,人工尿道括約肌手術,對尿道括約肌機能障礙的患者有一定的療效。
讓人尷尬的「社交癌」
遺尿常常令患者陷入尷尬的場面,有時還會伴有尿騷味,妨害正常生活及作息,也可影響人的社交活動。因此,有的人將尿失禁稱為「社交癌」是有道理的。除此之外,還會引起諸多身體上的不適。由於漏尿,會引起會陰部及下腹部、大腿根部皮疹、皮膚感染、潰爛,還易引起泌尿系統的感染、膀胱結石,嚴重時會影響雙側的腎臟功能。
女性尿失禁可分為急迫性尿失禁和壓力性尿失禁兩種。
急迫性尿失禁,表現為有強烈的尿意,但在你到達廁所前,即有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或是當聽到流水聲時,即使喝少量的液體,也會導致尿液不由自主的漏出。
壓力性尿失禁,表現為行走時,一般體力勞動時或大笑、打噴嚏時,即有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患者常常為了避免漏尿,而採取預先多次提前上廁所的方法。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分娩損傷所引起。
壓力性尿失禁是一種全球性的疾病,是目前發病最高的女性下尿路疾病,國外成年女性約有48%的人患有尿失禁,中國女性的發病率目前大致在29%,而上海40歲以上的成年女性中有4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然而,只有不到10%的患者到醫院看病,而真正找到泌尿外科醫生的只有0.7%。
壓力性尿失禁是指由於患者增加腹部壓力而導致的尿液不自主的流出,其發病的原因非常復雜,目前研究發現的主要原因有:年齡偏大、有多次生育史、肥胖、長期便秘、有婦科手術史、女性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長期吸煙和酒精攝入等。這些因素可以使患者的尿道括約肌不能控尿或者盆腔肌肉力量減弱,使患者尿道壓力下降,從而發生儲尿障礙。
那麼壓力性尿失禁能否治癒呢?隨著新技術的出現,使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盆底肌鍛煉
這里介紹的方法非常簡單,它無需任何器械,在任何場合和時間都能進行,可以不為人所察覺。方法如下:收縮陰道及肛門,上提,維持2~3秒後放鬆,然後重復剛才的動作。這種運動每天要做300~500次。這些動作不必一次完成,可以分數次完成,一般至少堅持1~2個月開始有效果,而且需要持續一年以上的時間。對於輕度的壓力性尿失禁會有一定的作用。
葯物治療
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例如:管通、麻黃素)是治療壓力性尿失禁最常用的葯物,也是目前研究認為最有效的葯物,這類葯物能通過增加尿道括約肌的閉合能力來治療壓力性尿失禁。
某些病例可採用抗膽鹼能葯物治療,例如:溴化丙胺太林、丙咪嗪、鹽酸羥丁寧。
雌激素可用於治療絕經後婦女的壓力性尿失禁。雌激素具有增加尿道括約肌的張力和血供作用,但療效尚有爭議。另外,有乳腺癌、宮頸癌、子宮癌的壓力性尿失禁患者不應接受雌激素葯物治療。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方法包括:後尿道注射硬化劑、各種懸吊術、人工尿道括約肌置入術以及尿道延長或折疊術等。其中國際上成熟的治療方式是經無張力陰道吊帶植入術(TVT植入術)。
該手術是把一種特殊聚丙烯材料製成的吊帶放入體內,當腹腔內壓增加時,吊帶可以相對抬起壓迫尿道,從而抑制尿液漏出。這種吊帶在體內不會引起炎症,可以終身有效。手術是微創,損傷極小,一般不會損傷膀胱、尿道、腸道、子宮附件等;且穿刺點隱蔽,不會影響患者美觀要求。
減肥可改善女性尿失禁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婦產科學核生殖科學系主任Leslee Subak在近日召開的第23界美國泌尿學會年會上宣布,患有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在減肥之後尿失禁的次數減少,即使是在減肥之後9個月,上述效果仍然存在。
她介紹說,減肥之後,患者每周尿失禁發作的次數減少了50%到60%,治療效果與一般葯物治療的效果十分相似。她解釋說:「我們已經知道超重是尿失禁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我們認為體重問題是一個可以控制的危險因素。」她在California大學太平洋醫療中心體重控制研究項目中開展了這一研究。本研究中選擇的是那些每周尿失禁次數超過四次的婦女,並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人。的一組立即進行減肥,另一組推遲三個月後再減肥,作為對照組。減肥的方法是每天給患者餵食液體食物,能夠提供500到800卡熱量,進行鍛煉,並改變不良的行為。對於治療尿失禁並沒有採取特殊的措施。這些女性患者體重平均減少35磅,其尿失禁症狀的出現次數從平均每周25次減少至每三個月11次。Subak說:「我們目前還不知道這種症狀的改善能夠持續多長時間。」
3. 女23歲,先天獨腎伴有尿失禁症狀
孤立腎
和
尿失禁
是兩回事,不存在合並症的問題。孤立腎不會影響
正常生活
。只需治療尿失禁即可。因尿失禁比較復雜,建議到有條件的醫院檢查就診為宜。
重慶大坪醫院
-泌尿外科-葛成國主治醫師
4. 成人尿失禁能用膀胱造瘺的方法解決嗎
你好!
尿失禁:一般分為真假兩類:真性尿失禁是指某些原因引起的膀胱逼尿肌與括約肌之間的張力平衡失調,括約肌喪失了控制能力,尿液不 由自主地流出來;假性尿失禁多為婦女分娩或絕經後陰道膀胱間筋膜鬆弛,在平時尚能控制排尿,一旦腹壓突然增加時,如咳嗽、跑步等情況下便不能控制。建議到正規醫院泌尿科在經治醫生的指導下綜合分析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也可以採用中西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Db
5. 尿失禁怎麼辦有什麼辦法治嗎
治療的主要原則是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卧床以糾正誘因。
陰道炎或尿道炎、急性尿路感染時用抗生素。停用或替換致尿失禁的葯物,糾正代謝紊亂。一般措施有限制液體攝入(尤其是夜間),白天定時排尿,限制黃嘌呤如含黃嘌呤的咖啡或茶的攝入,注意會陰部衛生及皮膚護理,避免壓瘡及局部皮膚感染。治療尿失禁除葯物療法外,有些患者宜於手術治療,如前列腺切除術,壓力性尿失禁的修復術等,能收到較好效果。有些患者可用行為療法,生物反饋療法或單純的理療。
1.急迫性尿失禁
對於未抑制膀胱(逼尿肌不穩定)最常用的葯物是抗膽鹼能的溴丙胺太林,對逼尿肌的特異性較強,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較少,作用時間比阿托品長。有青光眼患者禁用,冠心病或前列腺病患者慎用,有流出道梗阻時也應禁用
2.流出道功能不全
對於括約肌功能不全引起的尿失禁,去甲麻黃鹼對中樞神經的刺激性較小,效果優於麻黃鹼。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的患者慎用。
3.無張力膀胱
對無張力膀胱最有效的葯物是氯貝膽鹼,本葯物的特異性較高,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效應小,作用時間較乙醯膽鹼長,對肌張力失代償膀胱的效果優於神經源性無張力膀胱。用葯應排除機械性梗阻病變。氯貝膽鹼的不良反應主要限於胃腸道,但在哮喘患者禁用,冠心病及心動過緩患者慎用。
4.括約肌協同作用失調
神經源性、功能性或葯物如氯貝膽鹼原因引起的括約肌協同失調導致流出道阻力增加,對這種情況最有效的方法是用α拮抗葯降低括約肌張力,常用的酚苄明。其用小劑量時不良反應輕微,大劑量時見直立性低血壓和反射性心動過速,但在老年人反射性心率增加的程度也有限。哌唑嗪也是有效的葯物,對括約肌的選擇性較強,有高血壓和充血性心衰的患者更為適宜。
6. 女性尿失禁是什麼原因
真性尿失禁 由於膀胱或尿路感染、結石、結核、腫瘤等疾患使膀胱逼尿肌過度收縮、尿道括約肌過度鬆弛,以致尿液不能控制從膀胱流出。 假性尿失禁 由於下尿路梗阻(尿道狹窄、前列腺增生或腫瘤等)或膀胱逼尿肌無力、麻痹(先天性畸形、損傷性病變、腫瘤與炎症病變等導致調節膀胱的下運動神經元損害),造成膀胱過度膨脹、內壓升高致尿流被迫溢出,又稱「溢出性尿失禁」。 壓力性尿失禁 因為骨盆底部的肌肉、有關膀胱機能的神經、膀胱尿道口的括約肌的受傷以致腹部壓力增加時(如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時無法控制尿在膀胱中以致使尿流出來的情形。如在女性常在懷孕時或生產後因骨盆底部的肌肉或局部神經常會受傷,以致這些肌肉鬆懈時,或神經受傷指揮傳達路徑發生問題時,常有這一種尿失禁。女性在停經後因女性荷爾蒙的減少也會使骨盆底部的肌肉鬆懈,引此種尿失禁也多見於停經後的女性。 急迫性尿失禁 正常人雖然有尿意時,仍然可以控制不解尿一段時間,但是有病的人會突然有急強烈的尿意而無法忍住小便尿很快就流出來的情況,是因膀胱肌肉緊張過度和尿道括約肌的合作不當所引起。最常見的是中風的病人,此外有薦骨脊髓或神經的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時也常有這一種症狀。如果找不出神經疾病等特殊原因的疾病時就叫做不安定性膀胱。女性有感染、糖尿病、腦神經的疾病或放射線治療等原因時,會使膀胱的神經受傷而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狀出現。 充盈性(充溢性)尿失禁 膀胱過滿使少量尿液溢出 (即尿液從充滿的膀胱漏出) ,最常見於膀胱排尿梗阻的老人或膀胱神經失控的患者。 一過性尿失禁 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如膀胱感染,發生的一過性尿失禁。當感染控制時,尿失禁的症狀也隨之消失。 女性更易尿失禁 尿失禁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尤以女性為甚。2001年,同濟醫院對武漢地區426例18歲以上成人進行尿失禁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尿失禁患者136人,占被調查人群的31.9%,女性93人,男性43人,分別占各自人群的40.3%和22.1%。在了解所有調查對象的就醫傾向時,只有34.04%的調查對象有就診意向。 對症治療效果好 不同類型的尿失禁治療方法是不同的,因此治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鑒別出是哪一種類型的尿失禁,這往往需要有經驗的專科醫生,結合尿失禁表現和相關檢查才能確定。尿失禁的治療方法一般包括行為療法、葯物療法、輔助器械治療和手術治療等。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泌尿外科學的不斷發展,目前使用的微創方法TVT手術,僅在患者下腹部切2個1厘米的切口,從陰道內置入生物合成的懸吊帶即可,該手術簡便易行,損傷小,恢復快,適合治療各種類型的壓力性尿失禁。此外,人工尿道括約肌手術,對尿道括約肌機能障礙的患者有一定的療效。 讓人尷尬的「社交癌」 遺尿常常令患者陷入尷尬的場面,有時還會伴有尿騷味,妨害正常生活及作息,也可影響人的社交活動。因此,有的人將尿失禁稱為「社交癌」是有道理的。除此之外,還會引起諸多身體上的不適。由於漏尿,會引起會陰部及下腹部、大腿根部皮疹、皮膚感染、潰爛,還易引起泌尿系統的感染、膀胱結石,嚴重時會影響雙側的腎臟功能。 女性尿失禁可分為急迫性尿失禁和壓力性尿失禁兩種。 急迫性尿失禁,表現為有強烈的尿意,但在你到達廁所前,即有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或是當聽到流水聲時,即使喝少量的液體,也會導致尿液不由自主的漏出。 壓力性尿失禁,表現為行走時,一般體力勞動時或大笑、打噴嚏時,即有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患者常常為了避免漏尿,而採取預先多次提前上廁所的方法。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分娩損傷所引起。 壓力性尿失禁是一種全球性的疾病,是目前發病最高的女性下尿路疾病,國外成年女性約有48%的人患有尿失禁,中國女性的發病率目前大致在29%,而上海40歲以上的成年女性中有4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然而,只有不到10%的患者到醫院看病,而真正找到泌尿外科醫生的只有0.7%。 壓力性尿失禁是指由於患者增加腹部壓力而導致的尿液不自主的流出,其發病的原因非常復雜,目前研究發現的主要原因有:年齡偏大、有多次生育史、肥胖、長期便秘、有婦科手術史、女性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長期吸煙和酒精攝入等。這些因素可以使患者的尿道括約肌不能控尿或者盆腔肌肉力量減弱,使患者尿道壓力下降,從而發生儲尿障礙。 那麼壓力性尿失禁能否治癒呢?隨著新技術的出現,使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盆底肌鍛煉 這里介紹的方法非常簡單,它無需任何器械,在任何場合和時間都能進行,可以不為人所察覺。方法如下:收縮陰道及肛門,上提,維持2~3秒後放鬆,然後重復剛才的動作。這種運動每天要做300~500次。這些動作不必一次完成,可以分數次完成,一般至少堅持1~2個月開始有效果,而且需要持續一年以上的時間。對於輕度的壓力性尿失禁會有一定的作用。 葯物治療 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例如:管通、麻黃素)是治療壓力性尿失禁最常用的葯物,也是目前研究認為最有效的葯物,這類葯物能通過增加尿道括約肌的閉合能力來治療壓力性尿失禁。 某些病例可採用抗膽鹼能葯物治療,例如:溴化丙胺太林、丙咪嗪、鹽酸羥丁寧。 雌激素可用於治療絕經後婦女的壓力性尿失禁。雌激素具有增加尿道括約肌的張力和血供作用,但療效尚有爭議。另外,有乳腺癌、宮頸癌、子宮癌的壓力性尿失禁患者不應接受雌激素葯物治療。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方法包括:後尿道注射硬化劑、各種懸吊術、人工尿道括約肌置入術以及尿道延長或折疊術等。其中國際上成熟的治療方式是經無張力陰道吊帶植入術(TVT植入術)。 該手術是把一種特殊聚丙烯材料製成的吊帶放入體內,當腹腔內壓增加時,吊帶可以相對抬起壓迫尿道,從而抑制尿液漏出。這種吊帶在體內不會引起炎症,可以終身有效。手術是微創,損傷極小,一般不會損傷膀胱、尿道、腸道、子宮附件等;且穿刺點隱蔽,不會影響患者美觀要求。 減肥可改善女性尿失禁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婦產科學核生殖科學系主任Leslee Subak在近日召開的第23界美國泌尿學會年會上宣布,患有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在減肥之後尿失禁的次數減少,即使是在減肥之後9個月,上述效果仍然存在。 她介紹說,減肥之後,患者每周尿失禁發作的次數減少了50%到60%,治療效果與一般葯物治療的效果十分相似。她解釋說:「我們已經知道超重是尿失禁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我們認為體重問題是一個可以控制的危險因素。」她在California大學太平洋醫療中心體重控制研究項目中開展了這一研究。本研究中選擇的是那些每周尿失禁次數超過四次的婦女,並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人。的一組立即進行減肥,另一組推遲三個月後再減肥,作為對照組。減肥的方法是每天給患者餵食液體食物,能夠提供500到800卡熱量,進行鍛煉,並改變不良的行為。對於治療尿失禁並沒有採取特殊的措施。這些女性患者體重平均減少35磅,其尿失禁症狀的出現次數從平均每周25次減少至每三個月11次。Subak說:「我們目前還不知道這種症狀的改善能夠持續多長時間。」
7. 子宮手術後尿失禁怎麼辦
依據不同發病機理而進行相應的治療: 一、大量殘余尿可引起壓力性尿失禁或充溢性尿失禁。這類尿失禁的治療原則是採用手術(膀胱頸部或尿道外括約肌切開)降低尿道阻力以減少殘余尿。 二、逼尿肌反射亢進或不穩定性膀胱可引起急迫性或反射性尿失禁,有時也可引起咳嗽急迫性尿失禁。治療原則是用葯物(如異搏定),骶神經阻滯、骶神經手術或膀胱神經剝脫術等方法抑制膀胱的無抑制性收縮。 三、括約肌功能不足 這類患者殘余尿。治療原則是用葯物(如麻黃鹼、心得安等)或手術等方法增加悄道的阻力。無阻力性尿失禁患得可種植人工尿道括約肌裝置、尿道延長術、尿道夾(女性)或陰莖夾。
8. 請問尿失禁的治療方法
尿失禁的臨床表現
尿失禁的臨床表現可分為充溢性尿失禁、無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近性尿失禁及壓力性尿失禁5類。
1,充溢性尿失禁是由於下尿路有較嚴重的機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尿瀦留,當膀胱內壓上升到一定程度並超過尿道阻力時,尿液不斷地自尿道中滴出。這類患者的膀胱呈膨脹狀態。
2,無阻力性尿失禁是由於尿道阻力完全喪失,膀胱內不能儲存尿液,患者在站立時尿液全部由尿道流出。
3,反射性尿失禁是由完全的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排尿依靠脊髓反射,患者不自主地間歇排尿(間歇性尿失禁),排尿沒有感覺。
4,急迫性尿失禁可由部分性上運動神經元病變或急性膀胱炎等強烈的局部刺激引起,患者有十分嚴重的尿頻、尿急症狀。由於強烈的逼尿肌無抑制性收縮而發生尿失禁。
5,壓力性尿失禁是當腹壓增加時(如咳嗽、打噴嚏、上樓梯或跑步時)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
典型症狀是病人在站立時因咳嗽、大笑、打噴嚏、舉重、跑跳、上樓梯及劇烈活動時使腹壓突然增高而尿液不自主的由尿道流出。輕者只是偶爾流出數滴,重者則經常不斷滴瀝。
壓力性尿失禁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三度:I度:咳嗽、大笑、打噴嚏、用力、劇烈活動時發生尿失禁。II度:站立、行走、屏氣等輕微用力時或由坐位站起時即可發生尿失禁。III度:尿失禁與活動無關,卧位時即可發生尿失禁,即尿失禁隨時隨地均可發生。
引起這類尿失禁的病因很復雜,需要作詳細檢查。只要檢查結果為功能性尿失禁的患者,我可以准確的告訴您,只要配合葯物治療加上自我康復鍛煉,是完全可以治癒的,一定要有信心。
河北省石家莊健安中醫院遺尿科治療壓力性尿失禁採用內服中成葯「縮泉寶靈丹」配合康復鍛煉,一般在3個月內就可以使患者完全康復,療效好,治療徹底,可根除不復發。只要你能配合治療,我就能讓你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