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輪機轉子轉向零位怎麼定
汽輪機軸向位移在安裝、調試時,其零位根據機組是否有K值,無K值的將轉子推在工作面,有K值的先將推力軸瓦定位,然後將轉子放在推力間隙的二分之一處.
汽輪機k值有2個:高中壓轉子k值,即高壓缸第一壓力級葉片頂部與靜葉的軸向間隙;低壓轉子k值,即低壓缸調閥端(對於低壓缸為對分結構)第一級葉片頂部與靜葉的軸向間隙。 K值是汽輪機廠給定的,新機組安裝時各缸通流間隙的測定是在滿足K值得基礎之上測得的。K的數量當然與缸的數量相同,每個缸都有自己的K值。一般在安裝時扣缸前將K值做一個外引點,引到缸外,這樣可以據此不揭缸判定各缸轉子的位置。K值一般由汽輪機停機冷卻曲線試驗求得,機組保溫層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K值的大小。保溫層質量優的,K值較小,汽缸冷卻到額定溫度所需時間較長。新投運的大功率汽輪機的K值一般在01一0.012之間.
一般來說,多缸汽輪機在汽輪機廠的安裝說明中,對第根轉子都設定的有一個K值,這個K值就是汽輪機廠設計出來的汽輪機每個缸的動靜葉之間的最佳軸向間隙。K值一般是指定每個缸的第一級某一側(如左側或右側)的靜葉(噴嘴)與該級動葉間的軸向間隙(即噴嘴間隙)。在汽輪機安裝時,每根轉子按K值定好位後,相鄰轉子靠背輪之間的間隙精確測量後由汽輪機廠對專用墊片按該測得的尺寸磨製成相應厚度。當整個汽輪機轉子都按K值定好軸向公位置後,將推力軸承軸向移動直到推力盤與工作瓦(或非工作瓦)貼死為止,此時,多缸(軸)汽輪發電機軸系的軸向位移、脹差的零點就定好了。
W汽輪機大修後,要定轉子零位時,與安裝過程基本一致,但要在整個汽輪機處於室溫狀態下進行,定位過程只需將轉子按K值定好位就行了。
Ⅱ 多級泵軸向竄量怎麼調整
多級泵軸竄量的測量與調整方法:
1、把平衡盤與平衡環靠死,讓後在軸伸端面或者聯軸器端面上打表記下表讀數。然後根據圖紙上標注裝配前間隙為多少,再來推動聯軸器來進行調整。
2、在裝上軸承之前先用塞尺把平衡環、平衡盤中間的間隙測量出來,然後再根據要求來讓轉子往一端推,此時的打表讀數就是竄量的間隙。
3、通過在推力軸承或推力盤內側加減墊片調整間隙大小。
(2)葉頂間隙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調整多級離心泵的轉子軸向流量是為了滿足圖紙上平衡盤間隙的要求,使泵在設計的軸向力下工作。當調整泵轉子在年底前推,推不動了,然後平衡板或葉輪口環一步會抵制(具體根據圖),然後在軸,開始拉回轉子,此時距離可以計算平衡板間隙,安裝後的軸承。
離心泵是利用葉輪的旋轉和水的離心運動來工作的。泵啟動前,泵殼體和吸水管必須注滿水,然後啟動馬達,以便泵軸驅動葉輪高速旋轉運動和水,水離心運動,扔到葉輪外緣,通過螺旋泵殼體流的壓力管道泵。
Ⅲ 汽輪機推力間隙是如何調整
附圖:(網路知道不能上傳圖片,需要的話請聯系我),給你個汽輪機推力瓦全部檢修及調整程序,比單獨講調整間隙更直接和深刻,可惜不能上傳間隙標識圖
1.1.1推力軸承檢修
1.1.1.1推力軸承解體:
a推力軸承蓋上油杯介體,拆除溫度計,拆開平頭緊固螺釘,旋出罩蓋,取出透明罩,外罩,最後旋出油杯。
b撥出推力軸承蓋上靠高壓側的立銷,和中分面定位銷兩只。
c松水平結合面螺帽,吊出軸承蓋。
d拆除推力瓦內蓋水平結合面螺栓,用支頭螺釘均勻頂起軸承內蓋30-40mm左右,然後吊去軸承蓋。
e拆松球枕水平接合面螺栓,撥出錐銷,用特殊吊環吊去球枕,並拆除推力瓦塊溫度計引出線。
f將擋油圈上拉彈簧松下,取出兩半擋油圈(改形後,是浮環式油擋,只需拆除平面螺釘即可取出擋油圈)。
g拆去推力瓦安裝環平面螺栓,取出上半隻正反方向的推力瓦安裝環,再挖出下半隻正反向的推力瓦安裝環。
1.1.1.2測量推力瓦間隙:
a推力軸承組合狀態,蓋上推力軸承的外蓋,打入錐銷,擰緊水平中分面螺栓。
b在推力軸承外殼上裝一百分表,測量桿支在推力球枕上且與軸平行,以測量瓦枕的軸向移動量。
c另一隻百分表測量桿支持在轉子的某一平面上,並與軸線平行。用千斤頂兩只,將轉子來迴向前後級限位置,讀出百分表的最大與最小的指示值。轉子百分表的差值便是總竄動量,以竄動量減去瓦枕移動量、即為推力瓦間隙,都可通過調整瓦枕外軸向調整環墊片解決。
1.1.1.3檢查推力瓦塊:
a檢查瓦塊烏金工作面並測量瓦塊厚度與原始值比較,如異常應查明原因,作必要處理。
b檢查瓦塊背部搖擺線和銷釘,推力瓦組合後,檢查每塊瓦塊的搖擺度。
c檢查測溫元件和導線。
d檢查推力瓦塊楔形進油間隙:
用鋼皮尺擱在瓦塊烏金面上,用塞尺測量楔形外口油隙,根據軸承烏金上接觸痕跡,觀察油隙形狀是否符合圖紙要求。
e瓦塊組合後在平板上檢查接觸狀況。
1.1.1.4檢查檔油圈烏金及間隙。
1.1.1.5檢查回油檔油環間隙並調整(按軸瓦內油檔調整方法進行)
1.1.1.6檢查推力軸承外殼及附件。
1.1.1.7按解體程序逆序組裝,組裝結束後,復測推力瓦間隙並檢驗組裝是否正確。
1.1.2檢查發電機後軸承及勵磁機軸承座絕緣,為防止在運行中產生軸電流而造成軸瓦烏金的電腐蝕,在發電機後軸承,勵磁機軸承座底部和油管法蘭間加裝絕緣層(包括螺栓絕緣套管,墊圈):
1.1.2.1絕緣電阻在汽輪發電機中心調整結束後,進行測量。
1.1.2.2將發電機轉子用行車起10mm左右。
1.1.2.3用厚0.5mm左右的絕緣布或青殼紙墊在軸頸與軸瓦間,使軸與軸瓦完全隔開。
1.1.2.4用500伏搖表測量軸承座對地電阻。
1.1.2.5如發現電阻小於規定值,應逐步分解找原因,一般可先拆除油管,然後逐只松座架螺栓,直至吊起軸承座重新檢查墊片為止。
1.1.3緊基礎底腳螺栓(不常修項目,各道軸承座底腳螺栓每次大修要檢查,每隔一次大修或機組有振動時應將底腳螺栓緊一遍)。
1.2質量標准
1.2.1軸承合金錶面光滑,無脫胎,碎落,裂紋腐蝕,過熱和異常磨損。
1.2.2軸瓦間隙(mm)
第一瓦(¢300) 兩側油隙:0.20-0.30
頂部油隙:0.30-0.55
頂軸油隙:0.02-0.04
頂軸油麵積:35×45
第二瓦(¢325) 兩側油隙:0.25-0.35
頂部油隙:0.45-0.60
頂軸油隙:0.02-0.04
頂軸油麵積:40×55
第三瓦(¢325) 兩側油隙:0.25-0.35
頂部油隙:0.45-0.60
頂軸油隙:0.02-0.04
頂軸油麵積:40×60
第四瓦(¢300) 兩側油隙:0.20-0.30
頂部油隙:0.30-0.55
頂軸油隙:0.02-0.04
頂軸油麵積:45×65
第五瓦(¢160) 兩側油隙:0.10-0.15
頂部油隙:0.15-0.25
頂軸油隙:0.02-0.04
頂軸油麵積:45×65
1.2.3軸頸與下瓦接觸均勻,接觸角60度左右,軸瓦兩端5-10mm范圍內保持與軸頸間0.02mm
楔形間隙,以免引起軸向振動。
1.2.4檔油板間隙mm
A:0.30-0.5
B:0.08-0.14
C:0.1-0.32
D:0.1-0.30 見圖「檔油板間隙」
1.2.5檔鑲入的齒片不松動,水平結合面無貫穿槽紋或張口(0.05塞尺塞不進)。
1.2.6承緊力或間隙:
1.2.6.1瓦枕與球面殼體間緊力 0-0.02mm
1.2.6.2球面殼體與球枕緊力 0-0.02mm
1.2.6.3球枕與軸承蓋間緊力 0.10-0.15mm
(以上緊力值均為運行狀態下的應有數值,具體安裝值應根據各道軸承內外溫差作適當修正;即外殼溫度高的軸承宜適當增加緊力。)
1.2.7瓦枕的每塊墊鐵接觸痕跡應占總面積70%以上,均勻分布,瓦上每塊瓦枕鐵里墊片不超過四張,且薄厚均勻平整,無毛刺。
1.2.8吊去轉子後,球枕左右有兩塊墊鐵塞尺塞進,底部可塞0.05-0.07mm。
1.2.9瓦枕:球面殼體,瓦枕結合面接觸良好,0.03mm塞尺塞不進,紅丹粉檢查接觸面積不少於75%且接觸均勻。
1.2.10軸承座進排油口暢通清潔,油室內清潔無雜物。
1.2.11座蓋之結合面平整光滑、無貫穿斑痕。
1.2.12頂軸油管清潔暢通不滲漏。
1.2.13推力瓦塊烏金錶面完整,無裂紋剝落,脫胎,磨損、電腐蝕痕跡和過載發白、過熱熔化、或其它機械損傷各瓦塊工作印痕大致均勻類同。
1.2.14推力瓦烏金厚度一般為1.50±0.10mm、瓦塊厚度與原始記錄比較無明顯磨損,瓦塊楔形油隙區符合圖紙要求入口間隙0.50mm。
1.2.15瓦胎內外弧及銷釘孔無磨亮痕跡、搖擺支承線無明顯磨損、瓦塊組裝後能沿搖擺線自由搖擺。
1.2.16推力瓦軸封間隙(mm)
a:0.04-0.12
b:0.04-0.12
δ1(工作面) 0.10
δ2(非工作面) 0.50
1.1.1推力瓦兩側浮環密封檔油圈組裝正確,拉彈簧無嚴重變形。上、下半隻螺紋槽互相吻合。烏金無脫胎、裂紋、剝落。組裝後用0.03mm塞尺檢查中分面無間隙。
1.1.2推力瓦軸向間隙0.04-0.06mm;瓦枕竄動〈0.05mm。
1.1.3推力瓦塊在全組合狀態下檢查與推力盤接觸的印痕面積不少於75%(各瓦塊大致相等並接觸均勻)。
1.1.4推力軸承外殼結合面定位銷與孔拂配不松動、彎曲:外殼上下兩半不錯位。
1.1.5推力瓦回油調節閥開度符合正常回油量要求(運行中瓦溫正常)。
1.1.6組裝後推力瓦內無垃圾雜物。
1.1.7推力軸承擋油圈拉緊彈簧裝復後應拉長58-65mm,以保證擋油圈上、下中分面密合。
1.1.8軸承座底部的絕緣板清潔無油垢(最好採用兩層絕緣墊板並與鋼墊片交錯堆選呈塔狀、絕緣墊片用汽油或丙酮洗凈烘乾)。組合後絕緣值大於1兆歐。
1.2注意事項
1.2.1吊出軸承蓋或球枕,球面殼體時注意檢查平面或頂部有無墊片。如有墊片應測量厚度,作好記錄,並妥善保管。
1.2.2第一道軸承吊出前,應先吊去調速部分蓋。
1.2.3吊低壓後軸承蓋時,應先拆除低壓軸承外油檔上半隻的垂直面螺栓、待吊出軸承蓋後再取出油檔。
1.2.4園筒形和橢圓形軸瓦,壓油隙前應先調整好瓦襯的緊力。
1.2.5壓青鉛絲測油隙時,青鉛絲放置的位置應避開上瓦頂部回油槽。
1.2.6軸瓦油隙不正確,不應盲目處理、應對照歷次記錄、查明原因後再作處理。
1.2.7目前製造廠不供應橋規,各廠應自製橋規並將機組編號及軸承編號打在橋規上。測量時按標記位置放置平穩,使用塞尺不超過三片,將塞尺緊壓在軸頸上、輕輕地在間隙中移動,以塞尺正好碰上橋規凸緣而又能通過間隙時為准。
1.2.8外油檔與軸承座用螺栓緊固時,螺孔不可與油室貫通,以免油從螺紋中漏出,用修刮平面的方法調整油檔上下間隙時,不可修刮過多以免固著螺孔銼得過大、從螺孔中漏油。
1.2.9捻打油檔銅齒時,注意勿使銅齒斷裂。
1.2.10注意檢查保持內油檔疏油孔(口)暢通。
1.2.11用青鉛絲測油隙緊力時放置在頂部的青鉛絲不能太粗,以免軸承蓋螺栓緊力過大使軸承蓋變形、引起測量誤差、青鉛絲放置的部位不能有凹坑麻點等、測量鉛絲厚度時應取最小值。
1.2.12球面殼體緊力不足時,可在球枕平面抽墊片或拂平面、但不可將墊片加在球面上。
1.2.13軸瓦平面墊片應和軸瓦平面外形一致,不可碰到軸頸,不可擋住環形油室。
1.2.14研刮軸瓦墊塊前、應先查明墊塊前後位置記號和窪窩情況和中心情況,以免重復反工。
1.2.15研刮操作時在窪窩內移動量宜小,一般動15-20mm即可。用大錘在軸瓦平面敲擊移動時要襯墊鋁板,防止將軸瓦平面敲毛。開始時應盡量先使左右兩側先接觸,避免底部頂硬,使軸瓦左右搖晃造成假象。修拂結束轉子吊入後應復查橋規值。
1.2.16球面不宜過度修拂兩側,以防兩側刮松後造成報廢。
1.2.17拂軸承平面時,注意平面傾斜度、防止拂偏。
1.2.18軸承扣蓋時,結合面塗料不宜塗得太多,以免劑入軸承室內,靠內側留一條邊不要塗。
1.2.19禁止用砂頭清洗軸承和軸承箱。
1.2.20進油孔的節流孔板不可裝反,或漏裝,孔口斜面應在進油側。
1.2.21裝上半軸承時,注意檢查調整油隙或緊力的墊片不可漏裝。
1.2.22軸瓦上及聯軸器護罩上的螺栓都要有防松裝置並裝置牢固。
1.2.23低壓缸後軸承上油檔墊片比較難裝,軸承座上油杯墊片比較窄,裝的時候均要注意放准,防止漏油。
1.2.24裝油杯銀溫度計表袋時要檢查表袋頂端不可和油杯頂煞。
1.2.25推力瓦塊的編號與位置不可任意交換、拆下的另部件都應做好記號,特別注意正反方向不可調錯。
1.2.26四隻推力瓦回油調節螺栓(節流閥)的長度(或開啟圈數)應先量好,做好記號,按原位置裝復。
1.2.27測量推力軸承間隙時,百分表架必須固定在靜止件上、不可放在軸瓦平面等可動部位。千手斤頂不可頂在葉片,葉輪外緣或聯軸器波形節等處,以防變形。千斤頂頂到百分表指示針不動時,應立即停止,不可硬頂。記錄表計讀數,應將千斤頂松去後讀出。
1.2.28推力瓦塊的熱電偶線裝復時不可碰壞,不可拎在電線上將瓦翻入。在裝復球面座時,注意推力瓦塊熱電偶引出線的密封,不可有油漏出。
1.2.29裝復推力軸承時,檢查上、下球面座之間不可有錯口。
1.2.30設備解體後應將絕緣墊片,墊圈,套筒立即揩清烘乾。
1.2.31測量未道軸承座絕緣時應將進出油管裝復後一起測,如果僅測軸承座,則油管裝復後應復測,電轉子冷卻水管裝復時應復測轉子對地絕緣。
1.2.32大修結束油漆時,注意不可把油漆塗到絕緣墊片上以免破壞絕緣。
Ⅳ 木材方量的計算方法及公式
在GB4814-84《原木材積表》標准中規定的原木材積計算公式是:
檢尺徑自4-12cm的小徑原木材積公式:
V=0.7854L(D+0.45L)0.2)2÷10000 ---- (5-17)
檢尺徑自14cm以上的原木材積公式:
V=0.7854L{D+0.5L+0.005L2++0.000125L(14-L)2(D-10)÷10000 --- (5-18)
檢尺長超出原木材積表所列范圍又不符合原條標準的特殊用途圓材,其材積按以下公式計算:
V=0.8L(D+0.5L)2÷10000 --- (5-19)
以上三式中:V---原木材積(m3);
L---原木檢尺長(m);
D---原木檢尺徑(cm)。
另外,檢尺徑4-6cm的原木材積數字保留四位小數,檢尺徑自8cm以上的原木材積數字,保留三位小數。
(4)葉頂間隙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木材的體積計算:
絕干密度 = 絕乾材重量/絕乾材體積。
任一含水率狀態下的木材,測出其重量和體積,就可計算出它的木材密度。由於木材重量易於測定,且比較准確,因此關健在於精確測定木材試樣的體積。目前,木材密度的測定用以下四種方法。
直接量測法 試樣加工成尺寸為20×20×20mm的標準的立方體,相鄰面要互相垂直。在試樣各相對面的中心線位置劃圈,用螺旋測微尺分別測出其徑向、弦向和順紋方向的尺寸,准確至0.01mm,用千分之一的天平稱重,准確至0.001g。
氣干密度試樣以氣乾材製作,測量氣干尺寸後立即稱氣乾重,然後放入烘箱,用烘乾法測出試樣的絕乾重量。試樣烘乾後,可立即測出全乾狀態下體積。按有關公式計算氣干密度和絕(全)干密度。木材氣干密度、絕(全)干密度和木材的干縮性測定可採用同一試樣。
水銀測容器法。此法適用於不規則試樣體積的測定。但管孔較大的木材,水銀易進入管孔而影響測定精度。
排水法 利用水的密度為1,試樣入水後排出水的重量,與試樣體積數值相等的原理而設計的。
測定時,將燒杯盛水至適當深度放置於天平托盤上,把金屬針浸入水下1~2厘米後,在天平的另一端放置砝碼使之平衡。
然後將金屬針尖插固於已稱重的試樣上並浸入水中,再加砝碼使之重新平衡。托盤上前、後兩次砝碼重量(g)之差,即為試樣的體積(crn3)。操作時應注意試樣不得與燒杯壁接觸,並使金屬針在兩次平衡時的浸水深度相同。
木材的物理性質
密度
密度是某一物體單位體積的質量,通常以g/cm³ 或kg/m³來表示。木材系多孔性物質,其外形體積由細胞壁物質及孔隙(細胞腔、胞間隙、紋孔等)構成,因而密度有木材密度和木材細胞物質密度之分。
前者為木材單位體積(包括孔隙)的質量;後者為細胞壁物質(不包括孔隙)單位體積的質量。
木材密度:是木材性質的一項重要指標,根據它估計木材的實際重量,推斷木材的工藝性質和木材的干縮、膨脹、硬度、強度等木材物理力學性質。木材密度,以基本密度和氣干密度兩種為最常用。
1、基本密度
基本密度因絕乾材重量和生材(或浸漬材)體積較為穩定,測定的結果准確,故適合作木材性質比較之用。在木材乾燥、防腐工業中,亦具有實用性。
2、氣干密度
氣干密度,是氣乾材重量與氣乾材體積之比,通常以含水率在8%~20%時的木材密度為氣干密度。木材氣干密度為中國進行木材性質比較和生產使用的基本依據。
木材密度的大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主要影響因子為:木材含水率的大小、細胞壁的厚薄、年輪的寬窄、纖維比率的高低、抽提物含量的多少、樹幹部位和樹齡立地條件和營林措施等。
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根據木材氣干密度(含水率15%時),將木材分為五級:
很小:≤0.350;小:0.351-0.550;中:0.551-0.750;大:0.751-0.950;很大:>0.950。
含水率
指木材中水重占烘乾木材重的百分數。木材中的水分可分兩部分,一部分存在於木材細胞胞壁內,稱為吸附水;另一部分存在於細胞腔和細胞間隙之間,稱為自由水(游離水)。
當吸附水達到飽和而尚無自由水時,稱為纖維飽和點。木材的纖維飽和點因樹種而有差異,約在23~33%之間。
木材的應用
木材在結構工程中的應用
木材是傳統的建築材料,在古建築和現代建築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在結構上,木材主要用於構架和屋頂,如梁、柱、櫞、望板、斗拱等。我國許多建築物均為木結構,它們在建築技術和藝術上均有很高的水平,並具獨特的風格。
另外,木材在建築工程中還常用作混凝土模板及木樁等。
木材在裝飾工程中的應用
在國內外,木材歷來被廣泛用於建築室內裝修與裝飾,它給人以自然美的享受,還能使室內空間產生溫暖與親切感。在古建築中,木材更是用作細木裝修的重要材料,這是一種工藝要求極高的藝術裝飾。
條木地板是室內使用最普遍的木質地面,它是由龍骨、地板等部分構成。地板有單層和雙層兩種,雙層者下層為毛板,面層為硬木條板,硬木條板多選用水曲柳、柞木、楓木、柚木、榆木等硬質樹材,單層條木板常選用松、杉等軟質樹材。
條板寬度一般不大於120mm,板厚為20~30mm,材質要求採用不易腐朽和變形開裂的優質板材。
拼花木地板是較高級的室內地面裝修,分雙層和單層兩種,兩者面層均為拼花硬木板層,雙層者下層為毛板層。面層拼花板材多選用水曲柳、柞木、核桃木、櫟木、榆木、槐木、柳桉等質地優良、不易腐朽開裂的硬木樹材。
雙層拼花木地板固定方法,是將面層小板條用暗釘釘在毛板上,單層拼花木地板則可採用適宜的黏結材料,將硬木面板條直接黏貼於混凝土基層上。
拼花小木條的尺寸一般為長250~300mm,寬40~60mm,板厚20~25mm,木條一般均帶有企口。
護壁板又稱木台度,在鋪設拼花地板的房間內,往往採用木台度,以使室內空間的材料格調一致,給人一種和諧整體景觀的感受。護壁板可採用木板、企口條板、膠合板等裝飾而成,設計施工時可採取嵌條、拼縫、嵌裝等手法進行構圖,以達到裝飾牆壁的目的。
木裝飾線條簡稱木線條。木線條種類繁多,主要有樓梯扶手、壓邊線、牆腰線、天花角線、彎線、掛鏡線等。
各類木線條立體造型各異,每類木線條又有多種斷面形狀,例如有平行線條、半圓線條、麻花線條、鳩尾形線條、半圓飾、齒型飾、浮飾、孤飾、S型飾、貼附飾、鉗齒飾、十字花飾、梅花飾、葉型飾以及雕飾等多樣。
建築室內採用木條線裝飾,可增添古樸、高雅、親切的美感。木線條主要用作建築物室內的牆腰裝飾、牆面洞口裝飾線、護壁板和勒腳的壓條飾線、門框裝飾線、頂棚裝飾角線、樓梯欄桿的扶手、牆壁掛畫條、鏡框線以及高線建築的門窗和傢具等的鑲邊、貼附組花材料。
特別是在我國的園林建築和宮殿式古建築的修建工程中,木線條是一種必不可缺的裝飾材料。
Ⅳ 求詳細多級泵拆裝過程
1)在管道將泵拆出。
2) 松開電機固定螺絲,移開電機。
3)用拉馬將聯軸器拉出,拆開軸承盒,松開填料壓蓋,取出填料。
4) 松開泵體螺絲,由上往下拆開泵體(要做記號),小心拆走密封件,並將葉輪及其軸套逐一拆出(注意先後)。
5)最後將軸取出。
裝機相反順序。
Ⅵ 汽輪機汽封
「王常春」節能汽封技術在300MW、600MW汽輪機上的應用
哈爾濱通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王勝五
摘要:「王常春」節能汽封自問世以來給汽封行業帶來了一次革命。通過目前對我國電力生產主力機組300MW、600 MW機組的設計、運行等實際工況的論證,找出機組缸效低的一些原因,闡述了使用「王常春」節能汽封技術的實用性及帶來的經濟效益,並對在安裝及使用中的安全性、經濟性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300MW、600 MW汽輪機 「王常春」節能汽封 「接觸汽封」專利 安全 節能
前言
隨著全球能源的日益嚴峻,節能已成為各國能源政策的一大主題。我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中明確提出宏觀節能目標是在2003年~2020年年平均節能率為3%,形成的節能能力為14億噸標准煤。汽輪機現已成為高能耗設備之一,如何降低能量損失,提高機組的可用率、機組熱力性能和增大出力,即降低能耗成為日益突出的問題。
1 目前機組缸效低的原因分析
汽輪機的損失一般可分為:汽輪機內部損失和外部損失。內部損失是直接影響蒸汽熱力狀態的各種損失,外部損失是不影響蒸汽狀態的損失(主要是機械損失和軸端損失)。近幾年投產使用的300MW、600MW汽輪機在通流的設計方面,已經引進採用了世界領先技術,如噴嘴的設計加工,動靜葉片的三維、四維設計等,所以汽輪機內、外部損失,即導致機組缸效低的主要問題就集中在汽封的結構型式上。目前,為了提高機組運行效率,發電廠通過採用各種先進成熟技術對汽封進行技術改造,來提高機組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機組的可用率、機組熱力性能和出力,已成為節能提效的一項重要措施。現主力機組300MW、600MW汽輪機組,都存在汽封漏汽量大等現象,尤其高中壓合缸機組,由於高中壓間汽封的磨損,高中缸竄汽並部分漏入夾層,夾層汽流影響汽缸上下溫度,高壓缸效率低,通流徑向汽封磨損嚴重等問題,是影響機組運行經濟性的主要原因。
隨著汽封漏汽現象越來越引起汽輪機行業的重視,各大發電公司與汽輪機設計製造廠家紛紛論證使用新型汽封。作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 「王常春」節能汽封在全國電廠及製造廠家的推廣和使用,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已經引起業內的廣泛關注。
2 「王常春」節能汽封使用情況
哈爾濱通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二十餘年來始終至力於密封問題的研發,針對汽輪機普遍存在的汽封漏汽(氣)問題,研製出「接觸汽封」專利(發明專利號:ZL 02 1 28382.6),並開發出「王常春」系列節能汽封產品。自2001年至今已先後安裝在三百餘台容量為3~600MW汽輪機上(幾乎涵蓋了國內各種機型),其中300MW、600MW汽輪機五十餘台,經過多年來的運行實踐以及熱力性能和真空嚴密性試驗所得數據,證明「接觸汽封」是一項節能降耗、安全可靠、先進成熟的新技術,2005年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並在2008年成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首批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產品。由於使用節能效果明顯,目前國內一些較大的汽輪機製造廠(如哈汽、北重、東汽、上汽等)均在新機組製造及現有機組改造時採用該專利技術產品。
應用實例一:1、2005年6月在雲南宣威電廠對東汽產300MW N300-16.7/537/537-6型#8機進行軸封改造,安裝高壓軸封10圈、中壓軸封8圈、高中壓間汽封9圈、低壓前後共10圈,該機組大修後一次啟動並網成功。為檢驗使用效果,在2006年2月由山西電力科學院進行了#8機的熱力性能試驗。
實驗結果如下:
軸封漏汽對熱耗率的影響
大修前後軸封漏汽量
名 稱 單位 設計值 大修前 大修後
高壓後軸封漏汽流量 kg/h 4417 10540.1 6577.1
中壓後軸封漏汽流量 kg/h 812 1648 1156.6
高壓缸夾層漏汽流量 kg/h 1601 12560 5100
高中壓缸過橋漏量 kg/h 6825 35498.1 15666
大修前後軸封系統對經濟性的影響
名 稱 影響熱耗(kJ/kW.h) 大修效益
kJ/kW.h 大修效益
g/kW.h
大修前 大修後
高壓後軸封漏汽量 27.163 8.935 18.228 0.691
中壓後軸封漏汽量
高壓缸夾層漏汽量 8.969 2.862 6.107 0.232
高中壓缸過橋漏量 50.133 14.593 35.540 1.348
合計 86.265 26.390 59.875 2.271
大修後明顯改善了軸封漏汽、過橋及夾層漏汽等不良漏汽,對經濟影響為59.875kJ/kw.h,約節煤2.27g/kw.h。
應用實例二:2005年9月在河北邯鄲熱電廠對哈汽產200MW CC140/N200-12.75/535/535型#11機進行軸封改造,安裝高壓前端汽封11圈、高壓後端汽封7圈、中壓前端汽封8圈、中壓後端汽封6圈、低壓前後共10圈,該機組大修後一次啟動並網成功。2005年11月和2006年5月,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據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汽輪機性能試驗規程》(ASME PTC6-1996)對#11汽輪機進行了嚴格的熱力性能試驗,試驗效果如下:
一、軸封一漏、二漏的汽封漏汽量達到設計值。該機組的軸封漏汽量設計值為:一漏6.87t/h,二漏2.86t/h。現場測量值一漏為5.1t/h,二漏為3.0t/h。而改造前一漏和二漏的漏汽量分別為8.6t/h和4.8t/h。汽封漏汽量大幅度減少,機組運行的經濟性顯著提高。
二、通過對高壓內檔汽封安裝接觸式汽封,使機組一段抽汽溫度明顯減低。改造後機組一段抽汽溫度為363℃,改造前一段抽汽溫度為388℃,該溫度設計值為370℃。該溫度的降低表明主蒸汽通過高壓內檔汽封漏入內外缸夾層的蒸汽量大幅度的低於設計值,機組運行的經濟性得到提高。
三、通過對低壓缸兩側軸端汽封改造為接觸式汽封,使機組運行的真空嚴密性得到改善。改造前該機組的真空泄漏率為700-800Pa/min,改造後為105Pa/min,優於300Pa/min的合格值,達到優良水平。真空的提高使得機組運行的經濟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通過改造,機組軸端外檔漏汽量極少,油中帶水問題得到解決,保證了機組的安全運行。
五、改造後,機組的軸向位移,高、中壓缸脹差,高、中、低壓缸膨脹均在合格範圍內,機組運行穩定。
試驗結果表明該機組的熱力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應用實例三:2009年2月在貴州黔西電廠#1機對哈汽73B型汽輪機N300-16.7/537/537-2型進行改造,汽封改造范圍:高壓後軸封---4道為接觸式鐵素體汽封,中壓後軸封---4道為接觸式鐵素體汽封,平衡環汽封---10道為浮動齒式鐵素體汽封,低壓前後軸封—6道為接觸式鐵素體汽封。
名稱 設計 改前 改後 改前、該後偏差 設計值與改後偏差
主蒸汽流量(t/h) 902.5 932.1 900 ↓-32.1 ↓-2.5
機側主汽壓力(MPa) 16.67 16.74 16.88 ↑0.14 ↑0.21
機側主汽溫度(℃) 537 541 539 ↓-2 ↑2
調節級壓力(MPa) 11.831 11.9 11.47 ↓-0.43 ↑0.36
高排壓力(MPa) 3.534 3.29 3.2 ↓-0.09 ↓-0.334
高排溫度(℃) 311.1 319.8 310.1 ↓-9.7 ↓-1
機側再熱汽壓力(MPa) 3.171 3.05 2.96 ↓-0.09 ↓-0.21
機側再熱溫度(℃) 537 540 540 0 3
機側給水溫度(℃) 274.1 270.18 268.6 ↓-1.5 ↓-5.5
一段抽汽壓力(MPa) 5.792 5.55 5.44 ↓-0.11 ↓-0.35
一段抽溫度(℃) 381.4 398.7 388.3 ↓-9.6 ↑6.9
二段抽汽壓力(MPa) 3.534 3.17 3.15 ↓-0.02 ↓-0.384
二段抽溫度(℃) 316.8 327.3 317.7 ↓-9.6 ↑0.9
三段抽汽壓力(MPa) 1.575 1.51 1.51 0 ↓-0.065
三段抽溫度(℃) 435 465 462 ↓-3 ↑27
四段抽汽壓力(MPa) 0.7442 0.75 0.74 ↓-0.01 0
四段抽溫度(℃) 338.9 366 362 ↓-4 ↑23.3
五段抽汽壓力(MPa) 0.2509 0.26 0.26 0 ↑0.01
五段抽溫度(℃) 235.5 290.8 275 ↓-15.8 ↑39.5
六段抽汽壓力(MPa) 0.03 0.05 0.05 0 ↑0.02
六段抽溫度(℃) 136.9 222 196 ↓-26 ↑59.1
七段抽汽壓力(MPa) -0.027 -0.0063 -0.0045 ↑0.0018 ↓-0.0225
七段抽溫度(℃) 86.6 89.5 86.3 ↓-3.2 0
八段抽汽壓力(MPa) -0.066 -0.0615 -0.05 ↑0.015 ↑0.016
八段抽溫度(℃) 62.7 64.5 62.7 ↓-1.8 0
低壓缸[排汽溫度 37.5 38.3 38.3 0 0
推力瓦溫度(℃) 48℃ 48℃ 0
備註:以上數據為瞬時數據。記錄時以機組大修前、後機側主汽壓力、主汽溫度\再熱後溫度\排汽溫度均相同時記錄。大修前參數記錄時間為:08年4月30日;大修後參數記錄為09年4月13日10:30分-10:50分數據。調速汽門控制方式為:順閥。
通過運行數據可看出汽耗在THA工況下汽耗率由改造前3.107kg/kw.h減小至同工況下的3.00kg/kw.h,高壓排汽溫度由改造前311.1℃下降至310.1℃接近了設計值,各瓦運行數據良好,推力無改變,並滿足自密封的運行要求。
3 使用「王常春」節能汽封安全及經濟性情況
在電廠決定採用該項技術的可行性分析時,所關注的首先是安全性問題,啟、停過程中是否會產生軸系振動,是用戶最為關注的問題,其次是產生的經濟效益。
「王常春」節能汽封,在改造中根據原機組設計理念和實際運行情況,合理設計使用汽封結構及安裝方案。如壓力區段:ⅰ.外側軸封,主要採用接觸式軸封:非金屬接觸齒可將徑向間隙調整至原汽封齒無法達到的0-0.05mm間隙, 平均動靜間隙減小0.30-0.40mm。ⅱ.在平衡環汽封(或過橋汽封)、高中隔板汽封由於汽流量及壓差相對較大,採用間隙浮動齒式汽封:浮動齒即可保證讓一小部分汽流通過,不改變原機組的性能設計,又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的減小動靜間隙,調整至原汽封齒無法達到的0.25-0.30mm間隙。
對此即能大大減小缸內各漏點的漏汽量,又能確保進入汽輪機的全部蒸汽量都沿著汽輪機的葉柵通道前進做功,又有效的防止了汽缸內蒸汽漏出缸外,引起軸承溫度升高或使潤滑油中含水,從而減少能源的損失,使機組的效率有顯著提高。通過採用專利技術—間隙浮動齒汽封與非金屬密封齒汽封的配合使用,達到解決汽封漏汽問題,從而達到節能增效的目的;
在真空區段,軸封採用接觸式軸封,非金屬接觸齒採用金屬齒無法達到的0-0.05mm的徑向間隙,對此有效的防止了汽輪機外側的空氣向汽輪機內泄漏,保證汽輪機真空系統有良好的真空,從而保證汽輪機有盡可能低的背壓參數,即保證了汽輪機的效率。
正是「王常春」節能汽封工作原理具有上述的工作特性,從而增加了用戶使用該項技術的決心,即可保證安全運行,又能獲得很大的經濟效益。以300 MW為例,通過全部軸封及高中平衡環汽封(或過橋汽封)的改造平均降熱耗約60kJ/kw.h。
4使用「王常春」節能汽封所關注的問題
4.1是否能保證自密封運行
根據汽封工作原理,所謂自密封即是軸封用汽主要靠高、中壓軸封的漏汽供給。現在的300MW、600MW汽輪機汽封漏汽遠遠大於設計值,「王常春」節能汽封改造是將原汽封1/3---1/5的汽封齒改造為小間隙的汽封齒,來保證機組各段的漏汽量接近設計值,提高機組的運行質量。所以通過黔西電廠#1機的軸封及平衡環汽封改造、宣威電廠#8機的實際應用也可以證明,此汽封技術不改變自密封性能。
4.2是否改變各段抽汽的數值及軸向推力是否有變化
以通能公司為黔西電廠#1機哈汽產300MW汽輪機進行「王常春」節能汽封改造為例:該機型由34級組成,高壓缸有1個單列調節級和12個壓力級,中壓缸有9個壓力級,低壓缸有2×6個壓力級;回熱加熱器抽汽為7段,分別從第9、13、18、22、24、31、26/32級後抽出,供三台高壓加熱器、一台除氧器和三台低壓加熱器用汽,在凝結水泵和7號低壓加熱器之間設有軸封加熱器。而此次改造只為軸封及平衡環汽封,沒有涉及到隔板及葉頂汽封,即各段抽汽變化不受影響,#1機實驗數據可以說明此問題。
大修前後抽汽壓力變化表
名稱 設計 改前 改後 改前、該後偏差
一段抽汽壓力(MPa) 5.792 5.55 5.44 ↓-0.11
二段抽汽壓力(MPa) 3.534 3.17 3.15 ↓-0.02
三段抽汽壓力(MPa) 1.575 1.51 1.51 0
四段抽汽壓力(MPa) 0.7442 0.75 0.74 ↓-0.01
五段抽汽壓力(MPa) 0.2509 0.26 0.26 0
影響推力的因素主要有:1.負荷升高,則主蒸汽流量增大,各級蒸汽壓力差增大,使機組軸向推力增大。 2.主蒸汽參數降低,各級反動度增大,使軸向推力增大。 3.隔板汽封磨損,漏汽量增大,使各級壓力差增大。 4.機組通流部分因蒸汽品質不佳而結垢,相應級葉片和葉輪的前後壓力差增大,使軸向推力增大等。通過大修前後高壓排氣溫度及推力瓦溫變化表可以看出改造前後推力瓦溫度一直為48℃,可以說明軸向推力沒有發生變化,同時改造後高壓排汽溫度明顯改善,接近設計值。
名稱 設計 改前 改後
高排溫度(℃) 311.1 319.8 310.1
推力瓦溫度(℃) 48℃ 48℃
大修前後高壓排氣溫度及推力瓦溫變化表
5 國內主力機組300MW、600MW汽輪機採用「王常春」節能汽封的可行性
5.1機組存在的問題
現國內主力機組300MW、600MW汽輪機,普遍存在汽封漏汽,機組缸效低等問題。運行實績表明,高壓缸效率普遍在76~80%,且大修後缸效率經幾次啟、停機後下降較快。高壓缸排汽溫度比設計值高。導致鍋爐再熱器減溫水量增加,軸封溢流量大,與同容量及類型進口機組相比,機組運行煤耗率普遍較高。機組大修解體檢查發現,高、中壓內缸存在不同程度的變化,汽封徑向間隙磨損嚴重,有的達1.5~2.5mm,彈性退讓汽封普遍卡死,基本無退讓作用,有些機組還發現汽封塊背弧板式彈簧斷裂等問題。
由於平衡盤直徑大,前後壓差大,汽封間隙稍增大一點,漏汽量增加較大,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及經濟性問題亦愈大。
5.2採用「王常春」節能汽封的可行性
哈爾濱通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對國內主力機組300MW、600MW汽封結構、工作原理,設計、加工、安裝技術條件的了解和機組運行情況及大修檢查結果的調查。針對汽輪機結構特點及所存在的問題,應用「接觸汽封」專利技術成果,開發出「王常春」系列節能汽封產品,採用專利結構:接觸浮動密封齒與蜂窩汽封、鐵素體汽封等新型材料、結構相結合,背部彈簧採用螺旋彈簧等新型結構,並根據不同部位採用不同汽封間隙,達到大幅度減少汽封漏汽量、提高機組真空度,實現機組運行經濟性的顯著提高。
6 結束語
目前國內300MW、600MW汽輪機作為主力機組在全國電廠中大量使用,提高機組出力、降低發電煤耗、提高機組熱力性能,是全國各大發電公司對機組進行技術改造的主要目標, 「王常春」節能汽封已經為全國主機製造廠配套及發電廠改造300MW、600MW汽輪機五十餘台,取得了令用戶十分滿意的效果,哈爾濱通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將不斷總結經驗,嚴格設計、加工和安裝的質量控制,為汽輪機的節能、增效提供可靠的保證,為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Ⅶ 葉頂間隙,通流部分的迷宮密封和葉頂圍帶密封有什麼聯系和區別嗎
葉頂間隙:由於汽輪機有動靜部分之分,所以動靜部分之間必須有間隙,但是間隙不能過大,大了會導致效率降低,小了害怕震動摩擦飛車等事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達到最大效率,採用了葉頂密封,葉頂密封採用迷宮式稱為迷宮密封,另外還有梳齒密封等密封方式。
Ⅷ 汽輪機軸瓦的間隙規定是多少
用塞尺在軸瓦中分面四角測量瓦口間隙,塞尺插入深度約為軸頸直徑的1/12~1/10,並做好記錄。
用壓鉛絲法測量頂部間隙,將長50~70mm的鉛絲橫放在軸頸兩處,在下瓦結合面處,相對應的放上鉛絲,為了壓的均勻,常在軸瓦結合面四角放上約厚0.5mm,長50mm,寬30mm的四塊白鐵皮或不銹鋼皮,然後將上瓦扣上均勻堅固螺栓,然後松開吊走上瓦,用千分尺測量鉛絲厚度,根據鉛絲的平均厚度差,可計算出軸瓦頂部間隙的大小。
汽輪機注意事項.
從熱膨脹原理知道,當金屬部件溫度均勻上升,沿長度方向的熱膨脹也是均勻的。如果金屬部件受熱不均勻,兩側溫度上升不一致,當上側溫度高於下側時,金屬部件上側的膨脹量大於下側的膨脹量,從而使金屬部件向上彎曲,產生了熱變形。熱變形的規律是:溫度高的一側向外凸出,溫度低的一側向內凹進,即「熱凸內凹」。
在汽輪機啟動、停止過程中,上、下缸存在著溫差,且上缸溫度高於下缸溫度,而使上缸變形大於下缸,引起氣缸向上拱起,發生熱翹曲變形,俗稱貓拱背。這種變形使下缸底部徑向間隙減小甚至消失,造成動靜摩擦,同時還會使隔板和葉輪偏離正常時的垂直平面,使軸向發生摩擦。
Ⅸ 汽輪機運行
工作原理
汽輪機是能將蒸汽熱能轉化為機械功的外燃回轉式機械,來自鍋爐的蒸汽進入汽輪機後,依次經過一 系列環形配置的噴嘴和動葉,將蒸汽的熱能轉化為汽輪機轉子旋轉的機械能。蒸汽在汽輪機中,以不同方式進行能量轉換,便構成了不同工作原理的汽輪機。
編輯本段
配套設施
汽輪機通常在高溫高壓及高轉速的條件下工作,是一種較為精密的重型機械,一般須與鍋爐(或其他蒸汽發生器)、發電機(或其他被驅動機械)以及凝汽器、加熱器、泵等組成成套設備,一起協調配合工作。
編輯本段
結構部件
由轉動部分和靜止部分兩個方面組成。轉子包括主軸、葉輪、動葉片和聯軸器等。靜子包括進汽部分、汽 汽輪機缸、隔板和靜葉柵、汽封及軸承等。
汽缸
汽缸是汽輪機的外殼,其作用是將汽輪機的通流部分與大氣隔開,形成封閉的汽室,保證蒸汽在汽輪機內部完成能量的轉換過程,汽缸內安裝著噴嘴室、隔板、隔板套等零部件;汽缸外連接著進汽、排汽、抽汽等管道。
汽缸的高、中壓段一般採用合金鋼或碳鋼鑄造結構,低壓段可根據容量和結構要求,採用鑄造結構或由簡單鑄件、型鋼及鋼板焊接的焊接結構。
高壓缸有單層缸和雙層缸兩種形式。單層缸多用於中低參數的汽輪機。雙層缸適用於參數相對較高的汽輪機。分為高壓內缸和高壓外缸。高壓內缸由水平中分面分開,形成上、下缸,內缸支承在外缸的水平中分面上。高壓外缸由前後共四個貓爪支撐在前軸承箱上。貓爪由下缸一起鑄出,位於下缸的上部,這樣使支承點保持在水平中心線上。
中壓缸由中壓內缸和中壓外缸組成。中壓內缸在水平中分面上分開,形成上下汽缸,內缸支承在外缸的水平中分面上,採用在外缸上加工出來的一外凸台和在內缸上的一個環形槽相互配合,保持內缸在軸向的位置。中壓外缸由水平中分面分開,形成上下汽缸。中壓外缸也以前後兩對貓爪分別支撐在中軸承箱和1號低壓缸的前軸承箱上。
低壓缸為反向分流式,每個低壓缸一個外缸和兩個內缸組成,全部由板件焊接而成。汽缸的上半和下半均在垂直方向被分為三個部分,但在安裝時,上缸垂直結合面已用螺栓連成一體,因此汽缸上半可作為一個零件起吊。低壓外缸由裙式台板支承,此台板與汽缸下半製成一體,並沿汽缸下半向兩端延伸。低壓內缸支承在外缸上。每塊裙式台板分別安裝在被灌漿固定在基礎上的基礎台板上。低壓缸的位置由裙式台板和基礎台板之間的滑銷固定。
轉子
轉子是由合金鋼鍛件整體加工出來的。在高壓轉子調速器端用剛性聯軸器與一根長軸連接,此節上軸上裝
有主油泵和超速跳閘機構。
所有轉子都被精加工,並且在裝配上所有的葉片後,進行全速轉動試驗和精確動平衡。
套裝轉子:葉輪、軸封套、聯軸節等部件都是分別加工後,熱套在階梯型主軸上的。各部件與主軸之間採用過盈配合,以防止葉輪等因離心力及溫差作用引起松動,並用鍵傳遞力矩。中低壓汽輪機的轉子和高壓汽輪機的低壓轉子常採用套裝結構。套裝轉子在高溫下,葉輪與主軸易發生松動。所以不宜作為高溫汽輪機的高壓轉子。
整鍛轉子:葉輪、軸封套、聯軸節等部件與主軸是由一整鍛件削而成,無熱套部分,這解決了高溫下葉輪與軸連接容易松動的問題。這種轉子常用於大型汽輪機的高、中壓轉子。結構緊湊,對啟動和變工況適應性強,宜於高溫下運行,轉子剛性好,但是鍛件大,加工工藝要求高,加工周期長,大鍛件質量難以保證。
焊接轉子:汽輪機低壓轉子質量大,承受的離心力大,採用套裝轉子時葉輪內孔在運行時將發生較大的彈性形變,因而需要設計較大的裝配過盈量,但這會引起很大的裝配應力,若採用整鍛轉子,質量難以保證,所以採用分段鍛造,焊接組合的焊接轉子。它主要由若干個葉輪與端軸拼合焊接而成。焊接轉子質量輕,鍛件小,結構緊湊,承載能力高,與尺寸相同、有中心孔的整鍛轉子相比,焊接轉子強度高、剛性好,質量輕,但對焊接性能要求高,這種轉子的應用受焊接工藝及檢驗方法和材料種類的限制。
組合轉子:由整鍛結構套裝結構組合而成,兼有兩種轉子的優點。
聯軸器
聯軸器用來連接汽輪機各個轉子以及發電機轉子,並將汽輪機的扭矩傳給發電機。現代汽輪機常用的聯軸器常用三種形式:剛性聯軸器,半撓性聯軸器和撓性聯軸器。
剛性聯軸器:
這種聯軸器結構結構簡單,尺寸小;工作不需要潤滑,沒有雜訊;但是傳遞振動和軸向位移,對中性要求高。
半撓性聯軸器
右側聯軸器與主軸鍛成一體,而左側聯軸器用熱套加雙鍵套裝在相對的軸端上。兩對輪之間用波形半撓性套筒連接起來,並以配合兩螺栓堅固。波形套筒在扭轉方向是剛性的,在變曲方向剛是撓性的。這種聯軸器主要用於汽輪機-發電機之間,補償軸承之間抽真空、溫差、充氫引起的標高差,可減少振動的相互干擾,對中要求低,常用於中等容量機組
撓性聯軸器 通常有兩種形式,齒輪式和蛇形彈簧式。
這種聯軸器,可以減弱或消除振動的傳遞。對中性要求不高,但是運行過程中需要潤滑,並且製作復雜,成本較高。
靜葉片
隔板用於固定靜葉片,並將汽缸分成若干個汽室。
動葉片
動葉片安裝在轉子葉輪或轉鼓上,接受噴嘴葉柵射出的高速氣流,把蒸汽的動能轉換成機械能,使轉子旋
汽輪機轉。
葉片一般由葉型、葉根和葉頂三個部分組成。
葉型是葉片的工作部分,相鄰葉片的葉型部分之間構成汽流通道,蒸汽流過時將動能轉換成機械能。按葉型部分橫截面的變化規律,葉片可以分為等截面直葉片、變截面直葉片、扭葉片、彎扭葉片。
等截面直葉片:斷面型線和面積沿葉高是相同的,加工方便,製造成本較低,有利於在部分級實現葉型通用等優點。但是氣動性能差,主要用於短葉片。
彎扭葉片:截面型心的連線連續發生扭轉,可很好的減小長葉片的葉型損失,具有良好的波動特性及強度,但製造工藝復雜,主要用於長葉片。
葉根是將葉片固定在葉輪或轉鼓上的連接部分。它應保證在任何運行條件下的連接牢固,同時力求製造簡單、裝配方便。
T形葉根:加工裝配方便,多用於中長葉片。
菌形葉根:強度高,在大型機上得到廣泛應用。
叉形葉根:加工簡單,裝配方便,強度高,適應性好。
樅樹型葉根:葉根承載能力大,強度適應性好,拆裝方便,但加工復雜,精度要求高,主要用於載荷較大的葉片。
汽輪機的短葉片和中長葉片通常在葉頂用圍帶連在一起,構成葉片組。長葉片剛在葉身中部用拉筋連接成組,或者成自由葉片。
圍帶的作用:增加葉片剛性,改變葉片的自振頻率,以避開共振,從而提高了葉片的振動安全性;減小汽流產生的彎應力;可使葉片構成封閉通道,並可裝置圍帶汽封,減小葉片頂部的漏氣損失。
拉筋:拉筋的作用是增加葉片的剛性,以改善其振動特性。但是拉筋增加了蒸汽流動損失,同時拉筋還會削弱葉片的強度,因此在滿足了葉片振動要求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採用拉筋,有的長葉片就設計成自由葉片。
汽封
轉子和靜體的間的間隙會導致漏汽,這不僅會降低機組效率,還會影響機組安全運行。為了防止蒸汽泄漏和空氣漏入,需要有密封裝置,通常稱為汽封。
汽輪機
汽封按安裝位置的不同,分為通流部分汽封、隔板汽封、軸端汽封。
軸承
軸承是汽輪機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分為徑向支持軸承和推力軸承兩種類型,它們用來承受轉子的全部重
汽輪機力並且確定轉子在汽缸中的正確位置。
1.多有楔軸承(三油楔、四油楔):輕載、耗功大,高速小機
2.圓軸承:可承重載,瓦溫高
3.橢圓軸承:可承重載
4.可傾瓦軸承:2、4、5、6瓦塊軸承,穩定性好,承載范圍大,耗油量較大
5.推力軸承:1)固定瓦塊式:承載能力小,用於小機組
2)可傾瓦塊式:
①密切爾式:瓦塊背面線接觸
②金斯伯里式:瓦塊背面點接觸
編輯本段
種類
汽輪機種類很多,並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結構
有單級汽輪機和多級汽輪機;各級裝在一個汽缸內的單缸汽輪機,和各級分裝在幾個汽缸內的多缸汽輪機;各級裝在一根軸上的單軸汽輪機,和各級裝在兩根平行軸上的雙軸汽輪機等。
按工作原理
有蒸汽主要在各級噴嘴(或靜葉)中膨脹的沖動式汽輪機;蒸汽在靜葉和動葉中都膨脹的反動式汽輪機;以及蒸汽在噴嘴中膨脹後的動能在幾列動葉上加以利用的速度級汽輪機。
按熱力特性
有為凝汽式、供熱式、背壓式、抽汽式和飽和蒸汽汽輪機等類型。凝汽式汽輪機排出的蒸汽流入凝汽器,排汽壓力低於大氣壓力,因此具有良好的熱力性能,是最為常用的一種汽輪機;供熱式汽輪機既提供動力驅動發電機或其他機械,又提供生產或生活用熱,具有較高的熱能利用率;背壓式汽輪機的排汽壓力大於大氣壓力的汽輪機;抽汽式汽輪機是能從中間級抽出蒸汽供熱的汽輪機;飽和蒸汽輪機是以飽和狀態的蒸汽作為新蒸汽的汽輪機。
按用途
可分為為電站汽輪機、工業汽輪機、船用汽輪機等。
按汽缸數目
可分為單缸汽輪機、雙缸汽輪機和多缸汽輪機。
其他
另外還可按照蒸汽初壓(低壓、中壓、高壓、超高壓、亞臨界、超臨界)、排列方式(單軸、雙軸)等進行分類。
編輯本段
船用汽輪機
汽輪機是現代艦船上的一種重要的動力裝置,有蒸汽輪機和燃氣輪機兩種。蒸汽輪機是利用鍋爐燒出來的蒸汽,通過噴嘴,沖到裝有葉片的轉輪,葉輪旋轉,帶動推進器推進船舶。蒸汽輪機功率大、效率高,適合於大型艦船做主機。
燃氣輪機是將空氣先經壓縮機加溫,然後,通入燃燒室。燃油在燃燒室燃燒,產生高溫燃氣,再進入渦輪機,沖擊渦輪機上的葉片,使渦輪機高速轉動,帶動推進機工作。燃氣輪機不需要鍋爐,重量輕、體積小、功率大,可作為大型艦船的主機。
編輯本段
優點
與往復式蒸汽機相比,汽輪機中的蒸汽流動是連續的、高速的,單位面積中能通過的流量大,因而能發出較大的功率。大功率汽輪機可以採用較高的蒸汽壓力和溫度,故熱效率較高。19世紀以來,汽輪機的發展就是在不斷提高安全可靠性、耐用性和保證運行方便的基礎上,增大單機功率和提高裝置的熱經濟性。
編輯本段
發展前景
汽輪機的出現推動了電力工業的發展,到20世紀初,電站汽輪機單機功率已達10兆瓦。隨著電力應用的日益廣泛,美國紐約等大城市的電站尖峰負荷在20年代已接近1000兆瓦,如果單機功率只有10兆瓦,則需要裝機近百台,因此20年代時單機功率就已增大到60兆瓦,30年代初又出現了165兆瓦和208兆瓦的汽輪機。
此後的經濟衰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使汽輪機單機功率的增大處於停頓狀態。50年代,隨著戰後經濟發展,電力需求突飛猛進,單機功率又開始不斷增大,陸續出現了325~600兆瓦的大型汽輪機;60年代製成了1000兆瓦汽輪機;70年代,製成了1300兆瓦汽輪機。現在許多國家常用的單機功率為300~600兆瓦。
汽輪機在社會經濟的各部門中都有廣泛的應用。汽輪機種類很多,並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汽輪機的蒸汽從進口膨脹到出口,單位質量蒸汽的容積增大幾百倍,甚至上千倍,因此各級葉片高度必須逐級加長。大功率凝汽式汽輪機所需的排汽面積很大,末級葉片須做得很長。
汽輪機裝置的熱經濟性用汽輪機熱耗率或熱效率表示。汽輪機熱耗率是每輸出單位機械功所消耗的蒸汽熱量,熱效率是輸出機械功與所耗蒸汽熱量之比。對於整個電站,還需考慮鍋爐效率和廠內用電。因此,電站熱耗率比單獨汽輪機的熱耗率高,電站熱效率比單獨汽輪機的熱效率低。
一座汽輪發電機總功率為1000兆瓦的電站,每年約需耗用標准煤230萬噸。如果熱效率絕對值能提高1%,每年可節約標准煤 6萬噸。因此,汽輪機裝置的熱效率一直受到重視。為了提高汽輪機熱效率,除了不斷改進汽輪機本身的效率,包括改進各級葉片的葉型設計(以減少流動損失)和降低閥門及進排汽管損失以外,還可從熱力學觀點出發採取措施。
根據熱力學原理,新蒸汽參數越高,熱力循環的熱效率也越高。早期汽輪機所用新蒸汽壓力和溫度都較低,熱效率低於20%。隨著單機功率的提高,30年代初新蒸汽壓力已提高到3~4兆帕,溫度為400~450℃。隨著高溫材料的不斷改進,蒸汽溫度逐步提高到535℃,壓力也提高到6~12.5兆帕,個別的已達16兆帕,熱效率達30%以上。50年代初,已有採用新蒸汽溫度為600℃的汽輪機。以後又有新蒸汽溫度為650℃的汽輪機。
現代大型汽輪機按照其輸出功率的不同,採用的新蒸汽壓力又可以分為各個壓力等級,通常採用新蒸汽壓力24.5~26兆帕,新蒸汽溫度和再熱溫度為535~578℃的超臨界參數,或新汽壓力為16.5兆帕、新汽溫度和再熱溫度為535℃的亞臨界參數。使用這些汽輪機的熱效率約為40%。
另外,汽輪機的排汽壓力越低,蒸汽循環的熱效率就越高。不過排汽壓力主要取決凝汽器的真空度,真空度又取決於冷卻水的溫度和抽真空的設備(通常稱為真空泵),如果採用過低的排汽壓力,就需要增大冷卻水流量、增大凝汽器冷卻水和冷卻介質的換熱面、降低被使用的冷卻水的溫度和抽真空的設備,較長的末級葉片,但同時真空太低又會導致汽輪機汽缸(低壓缸)的蒸汽流速加快,使汽輪機汽缸(低壓缸)差脹加劇,危及汽輪機安全運轉。凝汽式汽輪機常用的排汽壓力為5~10千帕(一個標准大氣壓是101325帕斯卡)。船用汽輪機組為了減輕重量,減小尺寸,常用0.006~0.01兆帕的排汽壓力。
此外,提高汽輪機熱效率的措施還有,採用回熱循環、採用再熱循環、採用供熱式汽輪機等。提高汽輪機的熱效率,對節約能源有著重大的意義。
大型汽輪機組的研製是汽輪機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這其中研製更長的末級葉片,是進一步發展大型汽輪機的一個關鍵;研究提高熱效率是汽輪機發展的另一方向,採用更高蒸汽參數和二次再熱,研製調峰機組,推廣供熱汽輪機的應用則是這方面發展的重要趨勢。
現代核電站汽輪機的數量正在快速增加,因此研究適用於不同反應堆型的、性能良好的汽輪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全世界利用地熱的汽輪機的裝機容量,1983年已有3190兆瓦,不過對熔岩等深層更高溫度地熱資源的利用尚待探索;利用太陽能的汽輪機電站已在建造,海洋溫差發電也在研究之中。所有這些新能源方面的汽輪機尚待繼續進行試驗研究。
另外,在汽輪機設計、製造和運行過程中,採用新的理論和技術,以改善汽輪機的性能,也是未來汽輪機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例如:氣體動力學方面的三維流動理論,濕蒸汽雙相流動理論;強度方面的有限元法和斷裂力學分析;振動方面的快速傅里葉轉換、模態分析和激光技術;設計、製造工藝、試驗測量和運行監測等方面的電子計算機技術;壽命監控方面的超聲檢查和耗損計算。此外,還將研製氟利昂等新工質的應用,以及新結構、新工藝和新材料等。
目前發展瓶頸主要在材料上,材料問題解決了,單片的功率就可以更大。
編輯本段
汽輪機常見問題
在汽輪機運行過程中,汽輪機滲漏和汽缸變形是最為常見的設備問題,汽缸結合面的嚴密性直接影響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檢修研刮汽缸的結合面,使其達到嚴密,是汽缸檢修的重要工作,在處理結合面漏汽的過程中,要仔細分析形成的原因,根據變形的程度和間隙的大小,可以綜合的運用各種方法,以達到結合面嚴密的要求。
汽輪機汽缸漏氣產生原因
1.汽缸是鑄造而成的,汽缸出廠後都要經過時效處理,就是要存放一些時間,使汽缸在住鑄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內應力完全消除。如果時效時間短,那麼加工好的汽缸在以後的運行中還會變形,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汽缸在第一次泄漏處理後還會在以後的運行中還有漏汽發生。因為汽缸還在不斷的變形。
2.汽缸在運行時受力的情況很復雜,除了受汽缸內外氣體的壓力差和裝在其中的各零部件的重量等靜載荷外,還要承受蒸汽流出靜葉時對靜止部分的反作用力,以及各種連接管道冷熱狀態下對汽缸的作用力,在這些力的相互作用下,汽缸發生塑性變形造成泄漏。
3.汽缸的負荷增減過快,特別是快速的啟動、停機和工況變化時溫度變化大、暖缸的方式不正確、停機檢修時打開保溫層過早等,在汽缸中和發蘭上產生很大的熱應力和熱變形。
4.汽缸在機械加工的過程中或經過補焊後產生了應力,但沒有對汽缸進行回火處理加以消除,致使汽缸存在較大的殘余應力,在運行中產生永久的變形。
5.在安裝或檢修的過程中,由於檢修工藝和檢修技術的原因,使內缸、汽缸隔板、隔板套及汽封套的膨脹間隙不合適,或是掛耳壓板的膨脹間隙不合適,運行後產生巨大的膨脹力使汽缸變形。
6.使用的汽缸密封劑質量不好、雜質過多或是型號不對;汽缸密封劑內若有堅硬的雜質顆粒就會使密封面難以緊密的結合。博科思高溫密封劑是最新汽輪機汽缸密封材料,高、中、低壓缸可通用,避免了型號選擇不當而造成的汽缸泄漏。
7.汽缸螺栓的緊力不足或是螺栓的材質不合格。汽缸結合面的嚴密性主要靠螺栓的緊力來實現的。機組的起停或是增減負荷時產生的熱應力和高溫會造成螺栓的應力鬆弛,如果應力不足,螺栓的預緊力就會逐漸減小。如果汽缸的螺栓材質不好,螺栓在長時間的運行當中,在熱應力和汽缸膨脹力的作用下被拉長,發生塑性變形或斷裂,緊力就會不足,使汽缸發生泄漏的現象。
8.汽缸螺栓緊固的順序不正確。一般的汽缸螺栓在緊固時是從中間向兩邊同時緊固,也就是從垂弧最大處或是受力變形最大的地方緊固,這樣就會把變形最大的處的間隙向汽缸前後的自由端轉移,最後間隙漸漸消失。如果是從兩邊向中間緊,間隙就會集中於中部,汽缸結合面形成弓型間隙,引起蒸汽泄漏。[1]
汽輪機漏油
在現代工業的連續生產中,由於介質腐蝕、沖刷、溫度、壓力、震動等因素的影響,設備、管道、閥門 及容器等都不可避免的出現泄露問題。帶壓堵漏技術是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的前提下,帶溫、帶壓修復滲漏部位,達到重新密封的一種特殊技術手段。由於這種技術有事是在工藝介質、壓力、流量均不降低,且有介質外泄的情況下實施的,因此它與傳統的停車堵漏具有本質的區別,其經濟價值更加顯著。
採用美嘉華技術產品實施現場堵漏是一個很理想的方法,特別是在易燃易爆場合下的設備維修及不停車帶壓堵漏方面均顯示其獨有的優越性。特別是針對電力、化工行業的「滴、冒、漏、滲」等低溫低壓設備管道的現場治理,安全、方便、省時、可靠。不僅可以停車堵漏、密封,而且可以在不影響生產進行的前提下在線待機治理滲漏部位,達到重新密封的目的,經濟效益顯著。
Ⅹ 急求鍋爐題庫不勝感激
鍋爐題庫
一、選擇題
1、省煤器在運行中最常見的損壞形式是_____A________。
A 磨損 B 內腐蝕 C 外腐蝕 D 過熱
2、鍋筒和過熱器上的安全閥的總排放量必須____A______鍋爐的額定蒸發量。
A 大於 B 等於 C 小於 D 沒有要求
3、軸承外圈與軸承蓋之間一般有_____A____的徑向間隙。
A 0.05-0.1mm B 0.5-1mm C 0.1-0.5mm. D 0.05-0.1cm.
4、不銹鋼是靠加入_______B___金屬來實現耐腐蝕性的。
A 鉻和鉬 B 鉻和鎳 C 鎳和錳
5、合金鋼過熱器管和再熱器管外徑蠕變變形大於 C 時,應及時更換。
A 1﹪ B 2﹪ C 2.5﹪ D 3﹪
6、在易燃易爆區內使用(A B)作業,視為動火作業,必須申請辦理動火證。
A 電鑽 B 砂輪 C 手推車
7、在易燃易爆場所中(A B C D )要辦理動火作業證。
A 使用鋼鐵工具敲打水泥地 B 使用電、氣焊 C 使用電烙鐵 D 使用刀形電氣開關及非防爆型燈具
8、研具材料有(A B C D)。
A 鑄鐵 B 低碳鋼 C 銅 D 巴氏合金
9、退火處理的目的是( A B C )。
A 細化組織 B 降低硬度 C 消除應力
10、16Mn是一種平均含碳量為0.16﹪的較高含錳量的(B )。
A 低合金鋼 B 普通碳素結構鋼 C 優質碳素鋼
11、受熱管更換,當新管外表面缺陷深度超過管子規定厚度( B )﹪以上時,該管不能使用。
A 5 B 10 C 15
12、 鍋爐門蓋(如檢視孔、吹灰孔、人孔等)與門框結合面須嚴密,間隙不得大於(A )mm。
A 0.5 B 1 C 1.5
13、蒸汽鍋爐安全閥的總排氣量,必須(C )。
A 大於鍋爐最小連續蒸發量 B小於鍋爐最小連續蒸發量
C 大於鍋爐最大連續蒸發量 D小於鍋爐最大連續蒸發量
14、 檢查密封面的密合情況一般用﹙B﹚。
A鉛粉B 紅丹粉 C 品藍 D 白灰水
15、閥門填料壓蓋、填料室與閥桿的間隙要適當,一般為﹙B﹚mm。
A 0.01-0.02mm B 0.1-0.2mm C 0.2-0.3mm D 0.3-0.4mm
16、某軸的工作轉速為1500r/min,其軸承振動值不允許超過( B )mm.
A. 0.08 B. 0.10 C. 0.12 D. 0.15
17、斜墊鐵薄邊厚度不小於( C )mm.
A.2 B.3 C.4 D.5
18、鍵槽的頂部應留有﹙ B ﹚mm間隙。
A 0.1-0.25 B 0.25-0.45 C 0.45-0.65 D 1.0-2.0
19、碳是煤中的主要可燃元素,含量一般為( D )。
A.10---20﹪ B.20—30﹪ C.30---40﹪ D.40---85﹪
20、在管道上不允許有任何位移的地方,應裝設(A )。
A.固定支架 B.滑動支架 C.導向支架 D.彈簧吊架
21、當輔機轉速為1500r/min時,彈性聯軸器對輪找正其圓周及端面允許偏差值不超過( B )mm.
A .0.10 B .0.08 C 0.06 D. .0.05
22、某軸的工作轉速為1500r/min,其軸承振動值不允許超過( B )mm.
A. 0.08 B. 0.10 C. 0.12 D. 0.15
23、斜墊鐵薄邊厚度不小於( C )mm.
A.2 B.3 C.4 D.5
24、彎管式彎頭兩頭留出的直管段長度不小於( D )。
A.30mm B.40mm C.60mm D.70mm
25、鍋爐風壓實驗一般用( B )檢查空氣預熱器以及熱風道的嚴密性。
A.負壓法 B正壓法 C正壓法和負壓法
26、有一平鍵的尺寸標注為10h7,其h7的意義為﹙ B ﹚。
A 基孔制 ,7級精度 B 基軸制 7級精度 C 上偏差為0.7 D 下偏差為零
27、潤滑油無光澤並出現糊狀,說明油里﹙ B ﹚。
A 有煤粉 B 含水 C 含有空氣 D 溫度高
28、筒式鋼球磨煤機空心軸襯套內的螺紋方向出入口應( A )。
A 相反 B 相同 C 相反或相同 D 平行
29、熱裝軸承時把軸承置於( C )的礦物油中加熱。
A 200℃左右 B 200℃左右 C 80~90℃
30、吸風機葉片、葉輪盤、防磨頭、防磨板磨損超過原厚度的(A )時應更換。
A.1/2 B.1/3 C.2\3 D.3/4
31、手持電動工具要定期檢驗,絕緣要良好,引線要牢靠、完整,長度最長不得超過(D )米。
A 3 B 10 C 20 D 5
32、研瓦時,瓦面上的亮點表明(C)
A 無接觸,間隙較大 B 無接觸,間隙較小 C 接觸最重 D 有接觸,接觸點不明顯
33、在使用塞尺測量間隙時,塞片組合數不宜多於(A)
A三片 B 一片 C 二片 D 幾片都可
34、一般離心式風機的葉輪前盤與風殼間隙為(B)mm
A 10~20 B 40~50 C 60~80 D 50~60
35、把精確度為0.02mm/m的水平儀放在1000mm的直尺上,如果在直尺一端抬高0.02mm,此時氣泡偏移(A)格
A 1 B 2 C 3 D 4
36、軸承內圈與軸的配合緊力一般為(D)mm
A 2~5 B 0.2~0.5 C 0.1~0.4 D 0.02~0.05
37、鋼球磨煤機空心軸內套管與端部襯板之間最少留有(A)mm以上的間隙
A 5 B 10 C 15 D 20
38、當鋼球磨煤機內的鋼瓦磨損厚度超過原厚度的(B)時,應進行更換
A 50% B 60% C 65% D 55%
39、合金鋼管的脹粗不能大於原直徑的( A ),鋼管的脹粗不能大於原直徑的( A )。
A 2.5﹪ 3.5﹪ B 3.5﹪ 2.5﹪ C 2.5﹪ 2.5﹪
40、管子對接時,兩對接焊縫的焊縫中心線距離不得小於( A )mm,且不得小於管子直徑。
A 150 B 200 C 250
41、用彎管機對管子冷彎時,彎曲半徑不小於管子外經的( A )倍
A 2 B 3 C 4
42、管子的低溫硫腐蝕主要發生在( A )。
A 管式空氣預熱器 B 省煤器出口 C 過熱器
43、鋼管彎管時,管子壁厚減薄最大的位置是( C )。
A 起彎點 B 彎頭內彎中部 C 彎頭外彎中部
44、管道與閥門採用焊接方式連接時,閥門( A )。
A不得關閉 B 不得開啟 C 無所謂
45、管道連接用活接頭時,應注意使水流方向( A )。
A 從活接頭公口到母口 B 從活接頭母口到公口 C A,B均可
46、組裝平焊法蘭時,管端應插入法蘭( B )。
A 1/3 B 2/3 C 100﹪
47、採用熱彎煨制不銹鋼管時,不同管徑砂子粒度應選擇( A )。
A一律用細砂 B 管徑越大,選擇的砂粒越粗 C 沒有要求
48、強制循環鍋爐與自然循環鍋爐相比,在( B )中增加了循環泵。
A 上升管 B 下降管 C 省煤器
49、工作壓力大於( A )Mpa的汽包,都屬於本體部分金屬監督的范圍。
A 3.9 B 6 C 10
50、鍋爐聯箱的彎曲度一般在( B )以下。
A 1/1000 B 3/1000 C 5/1000
51、省煤器管的磨損超過管壁厚的( B )時應更換新管。
A 1/2 B 1/3 C 1/4
52、管式空氣預熱器在距煙氣進口(A )mm處,磨損最嚴重。
A 20~50 B 30~70 C 50~100
53、汽包內溫度降到(A )℃以下時進去工作,且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
A 40 B 50 C 60
54、130t/h鍋爐至少應裝設(D )個安全閥。
A 0 B 1 C 2 D 3
55、鍋筒和過熱器上的安全閥的總排放量必須( A )鍋爐的額定蒸發量。
A 大於 B 等於 C 小於 D 沒有要求
56、安全閥應(B )安裝。
A 傾斜 B 鉛直 C 視現場安裝方便而定 D 水平
57、有過熱器的鍋爐超壓時(A )安全閥應先開啟。
A 過熱器 B 汽包
58、選用壓力表時,壓力表的量程最好選用為工作壓力的(B )倍。
A 1.5 B 2 C 3 D 4
59、鍋爐運行時,水位表汽水連管上的閥門應處於(A )。
A 全開 B 全關 C 中間位置
60、校驗鍋爐安全閥一般應在(A )進行。
A 鍋爐運行狀態下 B 安全閥校驗台上
61、汽包內工作時,行燈電壓應選用(A )電壓。
A 12V B 24V C 36V
二、判斷題:
1、 研磨劑中常用的磨粉的粗細是以粒度號表示的,號數越小,磨粉越細。﹙ × ﹚
2、 中低壓管道在使用前,表面應無裂紋、縮孔、夾渣、粘砂、折疊、漏焊、重皮等缺陷。﹙√ ﹚
3、 在腳手架工作面的外側,應設1米高的欄桿。﹙√﹚
4、 研磨閥門時,磨具最好是用合金鋼製成的。 ﹙×﹚
5、 閥門壓蘭與閥桿的間隙為0.30-0.35mm. ﹙×﹚
6、 閥門檢修時要進行密封面的研磨,但不能用閥頭和閥座直接研磨。﹙√﹚
7、 焊接對口一般應做到內壁平齊,錯口不應超過壁厚的10﹪,且不大於1mm.﹙ √ ﹚
8、 合金鋼管道焊後應及時進行焊後熱處理。 ﹙√﹚
9、 受熱應力影響,管道彎頭裂紋發生的起始位置通常在外表面上。﹙√﹚
10、 閥門的研磨過程分為粗研和拋光兩個過程。 ﹙×﹚
11、 風機的調節擋板順氣流方向,如方向裝反不但會影響出力,而且會引起很大振動。 ( √ )
12、 滾動軸承的優點很多,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使用滾動軸承比使用滑動軸承好。 (× )
13、 齒輪傳動是常用傳動機械傳動效率最高的一種其效率可達90%。 ( √ )
14、 風機葉片接長,可使風機流量、風壓和功率增加。 ( √ )
15、 磨煤機的出力與通風量無關。 (× )
16、 聯軸器找正時的允許誤差一般隨轉速的升高而減小。 ( √ )
17、 葉片局部磨損超過原厚度的1/2時應更換新葉輪。 ( √ )
18、 軸承軸向間隙測量可用塞尺和百分表進行。 ( √ )
19、滾動軸承清洗完畢後,應該用棉紗將滾動體保持架擦抹乾凈。 ( × )
20、軸瓦與軸頸不能留有徑向間隙,否則轉機在運轉中會產生振動。 ( × )
三、填空題:
1、 管道與附件的連接方法有法蘭連接、焊接、絲扣連接。
2、熱電分公司鍋爐1—3#爐使用的減溫器是表面式的,4---6#爐使用的減溫器是混合噴淋式的。
3、給水調節閥閥芯與閥座之間的總間隙要控制在0.3mm.。
4、3632軸承內徑為160mm,報廢游隙為0.32mm。
5、滾動軸承置於油中緩慢加熱溫度控制在80—100℃。最高不允許超過120℃。
6、滾動軸承常見故障有滾動體脫皮剝落、磨損過熱、變色銹蝕、裂紋或破損等。
7、蝸輪蝸桿傳動裝配時,蝸桿的軸向躥動一般不得大於0.2mm。
8、彎管後彎頭最外層壁厚減薄不得超過原壁厚的15﹪。
9、若葉片局部磨損超過原厚度的 1/3 時,應進行焊補或挖補葉片;若超過原厚度的 1/2 時,則要更換新葉輪,葉輪焊口如有 裂紋 ,需要將 該處焊口 鏟除 ,重新焊接。
10、風機葉輪前輪盤與風殼間隙為 40-50 mm,風殼與軸間隙為 2-3 mm。
11、磨煤機螺旋筒與端襯板之間最少留有 5 mm以上的間隙;
12、磨煤機出料部、進料部與螺旋筒的徑向間隙 5-8 mm;
13、磨煤機出料部、進料部應伸入螺旋筒內 8-10 mm;
14、空心軸與大瓦接觸角一般為 60°-90 °,且軸與瓦接觸均勻。
15、軸瓦鎢金面應完好無缺,不應有 裂紋 、 損傷 及脫胎 ,表面呈銀乳色。如在接觸角度內 25﹪ 的面積有脫胎或其他嚴重缺陷,必須 焊補 修理,或重新 澆鑄 新瓦。
16、主軸的推力間隙對於新瓦應在0.8-1.2mm間,如系舊瓦,應小於 3 mm;
17、磨煤機大齒輪磨損不大於原厚度的10﹪-15﹪,否則應翻身使用或更換;
18、更換閥門時在焊接新閥門前,要把新閥門開2-3圈,以防閥頭因溫度過高而脹死、卡住或把閥桿頂高。
四、計算題:
1、 如圖所示,滾動軸承上被壓扁的鉛絲的厚度:推力側b1=0.25mm, 承力側b2=0.15mm。軸承座兩側被壓扁的鉛絲厚度分別為推力側:a1=0.17mm, c1=0.20mm。 承力側:a2=0.21mm, c2=0.25mm 。試計算兩側軸承頂部的間隙﹙或緊力﹚為多少?需要加的銅皮厚度及所加位置?銅皮有0.05mm 0.10mm 0.15mm三種。
解、承力側:0.15-﹙0.21+0.25﹚/2=0.15-0.23=-0.08﹙mm﹚為緊力
推力側:0.25-﹙0.17+0.20﹚/2=0.25-0.19=0.06﹙mm﹚為間隙
根據軸承與軸承上蓋配合要有0.05mm-0.10mm的間隙。在軸承座兩側加0.15mm銅皮,且在推力側軸承上部加0.15mm銅皮。
2、採用百分表測量某電動機找正記錄如圖所示,試問電動機底腳高度應如何調整?﹙卡具在電動機側,聯軸器對輪直徑為300mm﹚。
解:因為b1=b2 聯軸器無張口,所以電機只是比機械側低。
電機低δ=﹙0.70-0.30﹚/2=0.20﹙mm﹚
所以應在電機四個地腳各加0.20mm墊片。
五、簡答題
1、滑動軸承軸瓦與軸承蓋的配合與滾動軸承與軸承蓋的配合有何區別?為什麼?
答:﹙1﹚ 滑動軸承軸瓦與軸承蓋的配合一般要求有0.02mm的緊力。緊力太大,易使上瓦變形:緊力過小,運轉時會使上瓦跳動。
﹙2﹚ 滾動軸承與軸承蓋的配合一般要求有0.05-0.10mm的間隙。因為滾動軸承與軸是緊配合,在運轉中由於軸向位移滾動軸承要隨軸而移動。如果無間隙會使軸承徑向間隙消失,軸承滾動體卡住,而燒毀軸承。
2、導致水冷壁管彎曲變形的原因有哪些?如何修復?
答:﹙1﹚正常的膨脹受到阻礙;
﹙2﹚管子拉鉤、掛鉤燒壞;
﹙3﹚管子過熱;
修復方法:﹙1﹚爐內較直:如果管子彎曲值不大,數量也不多時,採用局部加熱較直的方法,在爐內就地進行。
﹙2﹚爐外較直:如果管子彎曲值較大,數量也很多時,則應把它們先割下來,在爐外較直,加工好坡口,在裝回原位焊接,對所割的管子要編號,回裝時要對號入座。
3、為什麼給水調節閥允許有一定的漏流量?
答:調節閥一般都有一定的漏流量,主要是由於閥芯和閥座間有一定的間隙。如間隙過小,容易卡澀,使運行操作困難,甚至損壞閥門。當然閥門全關時的漏流量應當很小,如果間隙過大,樓流量很大,在緊急情況下,如汽包水位偏高,需要停止上水時,就會因漏流量大而造成鍋爐的滿水事故。所以閥芯和閥座的間隙應力求得當,使之既不防礙使用,又能將漏流量控制在較小的范圍之內。
4、檢查氣包內部時應採取哪些措施?
答:氣包內有許多管孔,檢修時要採用一定的安全措施,以防止雜物,零件或工具等掉入管孔內,給運行安全造成威脅,同時,也要保證人身安全。所以在檢修汽包特別是進入汽包內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⑴打開汽包前,與汽包連接的各種閥門應關閉,與公共系統有聯系的閥門(如排污閥,給水閥,林路加熱裝置汽原閥等)除關閉外,還應加裝堵板,以確保在檢修時公共系統的汽水不會竄入汽包內。⑵在確認汽包內無汽水時,才允許緩慢打開人孔門,待內部溫度低於40℃時,才允許人進入汽包工作。⑶汽包內的管孔要用特製的管蓋蓋住,或用管塞堵上。汽包下不要鋪上橡膠墊,以防雜物掉入管孔。⑷汽包內要有良好的通風,照明要用12V安全行燈。(5)進入汽包工作時,代入得工具材料,零件數量都應清點登記,工作人員口袋內部的防有東西。⑹檢修期間,檢修人員離開現場汽包內無工作時,人孔門應用木板或鐵絲網做成的假門關上,並貼封條。⑺最後關閉人孔門時,要仔細檢查內部,清點工具,零件,人數以確保安全。
5、過熱器檢修時主要檢查哪些方面?
答:⑴徹底清掃外壁積灰。⑵檢查管子漲粗情況,當碳鋼管脹粗超過原管徑3.5﹪,合金鋼管超過原管徑2.5﹪時,應更換新管。⑶檢查管子磨損情況,當磨損面積大於10CM2,磨損厚度超過原壁厚度1/3時,就應更換新管。⑷檢查管子有無彎曲變形,發生彎曲變形時應查找產生變形的原因,並校形復位。⑸檢查管子的支吊裝置,防磨裝置,檢查管子支吊架,管夾,防磨裝置等有無斷裂,損壞,變形,脫焊等情況。⑹檢查聯箱,減溫器的焊口有無裂紋,膨脹是否受阻,支吊架有無損壞及妨礙聯箱膨脹的現象,必要時應割開聯箱手孔檢查內部有無腐蝕,結垢的情況,以及減溫器噴水室和保護套管有無裂紋及其他損壞情況。
(雖然不太全,但也基本夠用,可結合你廠實際做些改動。。。。。。不知滿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