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確定導線測量等級
導線測量等級是根據不同工程來確定等級的。
為導線測量選擇的測量路線稱為導線。它應當盡可能直伸,但由於地形限制,導線一般成一條折線。導線上設置測站的點稱為導線點。測量每相鄰兩點間的距離,並在每一點上觀測相鄰兩邊之間的夾角(稱為轉折角,又稱導線折角或導線角),從一起始點坐標和方位角出發,利用測量的距離和角度,便可依次推算各導線點的水平位置(如圖)。
為建立國家大地網以及某些城市測量和工程測量所實施的導線測量,稱為精密導線測量。其等級和精度要求與三角測量相同。這些等級以下的導線測量,分為經緯儀導線測量、視距導線測量和視差導線測量,其精度、使用的儀器和測量方法各不相同。
傳統的精密導線測量
用基線尺在地面上直接丈量每相鄰兩點間的距離。由於距離測量的精度高,導線中不存在尺度誤差積累;而方位誤差積累則比三角測量嚴重。因此,導線上每隔一定距離要測定天文經緯度和方位角。由於導線以單線擴展,無其他幾何校核,故必須閉合成環,或布設在高級控制點之間。當測區較大時,則構成導線網。
在一般地區,由於地面不平,難於用基線尺直接丈量距離,故傳統的精密導線測量不及三角測量優越。但在平坦的森林地區,為了實施三角測量,必須建造過高的測量覘標,又為了清除通視障礙,還要砍伐樹木,這樣將使作業進展遲緩,用費較大。若改用導線測量,沿道路、林區分界地帶或河流推進,利用平坦地勢丈量距離,則可降低覘標高度,減少輔助工作,達到較好的經濟效果。英國曾在非洲赤道附近平坦的森林地區,廣泛採用傳統的精密導線測量以代替三角測量。除了這些特殊地區之外,傳統的精密導線測量則很少應用。
B. 導線測量有哪幾種布設形式各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形式和使用情況如下:
1、附合導線,導線起始於一個已知控制點B而終止於另一個已知控制點C,已知控制點E可以有一條或幾條定邊與之相連接,也可以沒有定向邊與之相連接。該導線形式具有3個檢核條件,包括1個坐標方位角條件和2個坐標增量條件。
2、閉合導線,由一個已知控制點A出發,最終又回到這一點,形成一個閉合多邊形在閉合導線的已知控制點上至少應有一條定向邊與之相連接。該導線形式具有3個檢核條件,包括1個多邊形內角和條件和2個坐標增量條件。
3、支導線,從一個已知控制點c出發,既不附合於另一個已知控制點,也不閉合於原來的起始控制點。由於支導線缺乏檢核條件,故一般只限於在地形測量的圖根導線中採用。
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
1、踏勘選點並建立標志:首先調查搜集測區已有地形圖和高一級的控制點的成果資料,然後將控制點展繪在地形圖上,並在地形圖上擬定出導線的布設方案,最後到野外去踏勘,實地核對、修改、落實點位並建立標志。
若測區沒有地形圖資料,則需到現場詳細踏勘。根據已知控制點的分布、測區地形條件及測圖和施工需要等具體情況,合理選定導線點的位置。
2、測量導線邊長:可用光電測距儀(或全站儀)測定導線邊長,測量時要同時觀測豎直角,供傾斜改正用。若用鋼尺量距,鋼尺使用前須進行檢定,並按鋼尺量距的精密方法進行量距。
3、測量導線轉折角:導線轉折角分左角和右角,在導線前進方向右側的轉折角為右角,在導線前進方向左側的轉折角為左角。可用測回法測量導線轉折角。
一般在閉合導線中均測內角,若導線前進方向為順時針則為右角,若導線前進方向為逆時針則為左角;在附合導線中常測左角,也可測右角,但要統一;在支導線中既要測左角也要測右角,以便進行檢核。各等級導線測角時應符合其相應的技術要求。
4、連接測量:當導線與高級控制點連接時,須進行連接測量,即進行連接邊和連接角測量,作為傳遞坐標方位角和坐標的依據。若附近沒有高級控制點,則應用羅盤儀施測導線起始邊的磁方位角,並假定起始點的坐標作為起算數據。
C. 導線測量的步驟是什麼
1、導線施測前的准備工作
(1)業務准備:
1)學習技術設計書,了解工程的性質、來源、目的、技術要求、質量要求、工期要求等。
2)學習所涉及的各工程類別的相關規范,了解基本技術要求。
3)學習各工種操作、配合基本要求。
4)依據設計書要求,在已有的地形圖上大概設計出導線點位。
5)檢查已知點平面成果的投影帶號是否正確,各批已知點成果坐標系統是否統一,水準點等已知點高程系統與設計要求是否一致。
(2)儀器設備檢查及生產資料准備:
1)了解經緯儀、全站儀等型號,測距、測角精度,檢查儀器加常數、乘常數等參數設置是否正確。
2)在平坦的地面上鋼尺量距4~5m,用全站儀測量平距,檢查棱鏡常數是否設置正確,若有問題應及時向生產負責人匯報,以獲得正確棱鏡常數,重新設置。
3)實測前檢驗儀器在經過長途搬運後各項指標是否正常。
4)檢查棱鏡、覘板、基座、腳架是否正常,數量是否滿足生產要求。
5)檢查記錄手簿是否帶夠,若為電子手簿,應熟悉記錄手簿軟體,檢查軟體運行情況,與台式機數據傳輸情況等。
6)檢查輔助測量的物品是否齊備,如記錄板、鉛筆、鋼捲尺、做標記的紅布、木樁、油漆、毛筆等。
7)全站儀及對講機等需充電設備應及時充電。
2、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
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主要有踏勘選點並建立標志、測量導線邊長、測量轉折角和連接測量。
(1)踏勘選點並建立標志:首先調查搜集測區已有地形圖和高一級的控制點的成果資料,然後將控制點展繪在地形圖上,並在地形圖上擬定出導線的布設方案,最後到野外去踏勘,實地核對、修改、落實點位並建立標志。若測區沒有地形圖資料,則需到現場詳細踏勘。根據已知控制點的分布、測區地形條件及測圖和施工需要等具體情況,合理選定導線點的位置。實地選點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使相鄰點間通視良好,地勢平坦,方便測角和量距。
2)將點位選在土質堅實處,便於安置儀器和保存標志。
3)點所在處應視野開闊,便於進行碎部測量。
4)導線點的密度應夠,分布較均勻,便於控制整個測區。
5)視線中間應無隆起,視線距地面最低不少於2m。
6)導線各邊長應大致相等,相鄰邊長的長度盡量不要相差太大,導線邊長應符合有關技術要求。
選定導線點後,應馬上建立標志。若是臨時性標志,通常在各個點位處打上大木樁,在樁周圍澆灌混凝土,並在樁頂釘一小釘;若導線點需長時間保存,就應埋設混凝土樁或石樁,樁頂刻「十」字,作為永久性標志。
為了便於尋找,導線點還應統一編號,並做好點之記。即繪一草圖,註明導線點與附近固定而明顯的地物點的尺寸及相互位置關系。
(2)測量導線邊長:可用光電測距儀(或全站儀)測定導線邊長,測量時要同時觀測豎直角,供傾斜改正用。若用鋼尺量距,鋼尺使用前須進行檢定,並按鋼尺量距的精密方法進行量距。
(3)測量導線轉折角:導線轉折角分左角和右角,在導線前進方向右側的轉折角為右角,在導線前進方向左側的轉折角為左角。可用測回法測量導線轉折角。
一般在閉合導線中均測內角,若導線前進方向為順時針則為右角,若導線前進方向為逆時針則為左角;在附合導線中常測左角,也可測右角,但要統一;在支導線中既要測左角也要測右角,以便進行檢核。各等級導線測角時應符合其相應的技術要求。
(4)連接測量:當導線與高級控制點連接時,須進行連接測量,即進行連接邊和連接角測量,作為傳遞坐標方位角和坐標的依據。若附近沒有高級控制點,則應用羅盤儀施測導線起始邊的磁方位角,並假定起始點的坐標作為起算數據。
(3)精密導線網測量方法施測擴展閱讀
選擇相鄰點相互通視的一系列控制點構成導線,直接測定導線的各邊邊長及相鄰導線邊的夾角,已知一個點的坐標和一條邊的方位角就可以推算出所有其他控制點的坐標.
測法
三角(三邊)測量:在地面選一系列控制點,相互連接成若干個三角形,構成各種網(鎖)狀圖形。通過觀測三角形的內角或(邊長),再根據已知控制點的坐標、起始邊的邊長和坐標方位角,經解算三角形和坐標方位角推算可得到三角形各邊的邊長和坐標方位角,進而有直角坐標正算公式計算待定點的平面坐標。
導線測量: 將控制點用直線連接起來形成折線,成為導線,這些控制點為導線點,點間的折線便稱為導線邊,相鄰邊的夾角稱為轉折角。於坐標方位角已知的導線邊線連接的轉折角稱為連接角。通過觀測導線邊的邊長和轉折角、根據起算數據經計算獲得導線點的平面坐標,稱為導線測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導線測量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導線測量
D. 導線測量的分類及其注意事項各是什麼
導線測量分為閉合導線及附和導線。閉合導線是指從已知導線點出發(該導線精度級別比施測導線級別高),經過導線施測後,再回到已知導線點的測設方法;附和導線是指從已知導線點出發,經過測設後回到另一條導線點(導線精度級別比施測導線級別高)的測設方法。根據測設的數據與閉合點數據或與附和點數據進行的比對,分別計算距離誤差是否滿足精度要求;角度誤差是否滿足精度要求;高程誤差是否滿足精度要求。如果都滿足要求,則本次測設精度合格。注意的是,這時各測點的數據還不能直接使用,還要將施測數據與已知點數據的誤差,按照各測站進行平差,平差後的數據才能作為新做導線點的數據。
E. 精密導線測量的介紹
學科:測繪科學與技術詞目:精密導線測量英文:precise traversing釋文:精密導線測量是指精度達到相鄰點位的相對中誤差不超過1:120 000的導線測量。一般指國家二等或二等以上的導線測量。
F. 全站儀導線測量的具體方法,設站,後視,置零什麼的,具體的操作步驟。
實地選定控制點
總之,仔細看看錶格,按照格式將數據填寫到對應的位置就行了。計算過程中如果發現2C值太大,就檢查一下儀器是否精平到位。還要留心核對半測回之間、各測回之間測得的水平角、距離結果是否吻合。如果相差很大,則應該廢除熂重新測量。如果相差不大就取平均值作為觀測結果。為提提高計算精度,計算水平角值建設保留1位小數,距離值建設保留4位小數。
G. 怎麼導線測量
全站儀也是一樣的,記錄水平角,天頂距,全站儀可以測距,原則上應該只記錄斜距,具體參考測量規范來,每一個等級的導線測回是不一樣的。。
H. 簡述角度測設精密方法的施測過程
精密角度測量時精密三角測量、精密邊角測量、精密導線測量和精密定向測量中的主要環節。
以用三角形閉合差計算的測角中誤差作為精度指標,分為:以、二、三、四級。
國窖三角測量分為一、二、三、四等,也是用三角形閉合差計算的測角中誤差作為精度指標。
I. 請問全站儀導線測量注意事項
全站儀用於控制測量,可以將測水平角、豎角、斜距一次進行。同時還可以測量平距、高差用來檢核計算,在已知點上還可以測量各觀測點的坐標作為平差中的近似坐標。全站儀測控測量時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1、用於控制測量的全站儀的精度要達到相應等級控制測量的要求。
2、測量前要對儀器按要求進行檢定、校準;出發前要檢查儀器電池的電量。
3、必須使用與儀器配套的反射棱鏡測距。
4、在等級控制測量中,不能使用氣象、傾斜、常數的自動改正功能,應把這些功能關閉,而在測量數據中人工逐項改正。
5、測量前要檢查儀器參數和狀態設置,如角度、距離、氣壓、溫度的單位,最小顯示、測距模式、棱鏡常數、水平角和垂直角形式、雙軸改正等。可提前設置好儀器,在測量過程中不再改動。
6、角度觀測應遵守下列規定:觀測應在成象清晰、穩定的條件下進行。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後,如果成象模糊或跳動劇烈,不應進行觀測;
7、觀測前應涼置儀器30分鍾,讓儀器溫度與外界溫度基本一致後才能開始觀測。觀測過程中儀器不宜受日光直接照射;
8、儀器照準部旋轉時,應平穩勻速;制動螺旋不宜擰得過緊;微動螺旋應盡量使用中間部位。精確照目標時,微動螺旋最後應為旋進方向。
9、觀測過程中,儀器氣泡中心偏離值不得超過一格。當偏移值接近限值時,應在測回之間重新整置儀器。
10、觀測必須按規范要求進行,觀測成果應做到記錄真實,字跡工整,注記明確,觀測要求及各項限差均應符合規范規定。
11、觀測完後,應立即檢查記錄,計算各項觀測誤差是否在限差范圍內,確認全部符合規定限差方可離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與重測。
12、內存記錄用作數據計算,手工記錄以便檢核各項限差。
全站儀,即全站型電子測距儀(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種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技術測量儀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功能於一體的測繪儀器系統。與光學經緯儀比較電子經緯儀將光學度盤換為光電掃描度盤,將人工光學測微讀數代之以自動記錄和顯示讀數,使測角操作簡單化,且可避免讀數誤差的產生。因其一次安置儀器就可完成該測站上全部測量工作,所以稱之為全站儀。廣泛用於地上大型建築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測量或變形監測領域。
全站儀與光學經緯儀區別在於度盤讀數及顯示系統,電子經緯儀的水平度盤和豎直度盤及其讀數裝置是分別採用(編碼盤)或兩個相同的光柵度盤和讀數感測器進行角度測量的。根據測角精度可分為0.1″,0.2″,0.5″,1″,2″,5″等幾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