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引體向上前束測量方法

引體向上前束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7 03:37:19

如何練習引體向上,雙杠臂屈伸

引體向上
在單杠上懸垂,手臂伸直,拉動身體上移,直到下巴過杠。
正手、反手引體向上的不同在於握法:
*正手引體向上。掌心朝向身體前方。肱二頭肌用力更少,背部用力更多。難度更大。
*反手引體向上。掌心朝向自己。肱二頭肌用力更多。難度小。
其他的引體向上變化動作還有:掌心相對,拇指與四指處於一側,水平引體向上等等。

價值
*發展肌肉。引體向上會迫使你拉起自身體重。這會給你的身體施加壓力,發展手臂和背部的肌肉。
*握力。引體向上對涉及到抓握、格鬥、拉的體育項目都有幫助,如MMA、攀岩。
*輻射。引體向上能力的提高對於涉及對抗肌的動作也有幫助:推舉、卧推。
*肩部健康。利用杠鈴劃船、引體向上等拉的動作去平衡卧推等推的動作,能夠防止肌肉發展不平衡。

雙杠臂屈伸(雙杠臂曲伸)這個動作,以你自身的體重來訓練三頭肌的力量,對倒立還是很有好處的(倒立也是以自身的體重進行練習)。當然,在做雙杠臂屈伸(雙杠臂曲伸)時,身體最好不要盪來盪去,如果盪啊盪地,手臂就不需要用那麼大力了。也就是說,盪啊盪可以省力。雖然你做的次數可能會比較多,但效果卻不一定好。下圖和下下圖供參考。

雙杠臂屈伸(雙杠臂曲伸)動作圖解

下面這個圖片是連續的gif動畫,就是有點小,將就著看吧。


根據本人的經驗,就是兩腳勾起來,也是可以盪啊盪地。如果身體前後盪,葯夫子做四五十個也不成問題,但如果不盪,做十個也挺困難的。
雙杠臂屈伸(雙杠臂曲伸)不只練習三頭肌,似乎胸大肌和背部的一些肌肉也有練到。

好事做到底,又到網上摘了一段訓練方法,這段文字描述比較詳細,供大家參考,如下:
雙杠臂屈伸以練習胸肌、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前束)為主,兼練背闊肌、斜方肌等。這一動作具有多效應的功能,不同的做法會產生不同的鍛煉效果。
動作的一般過程為:雙手分別握杠,兩臂支撐在雙杠上,頭正挺胸頂肩,軀干、上肢與雙杠垂直,屈膝後小腿交疊於兩腳的踝關節部位。肘關節慢慢彎屈,同時肩關節伸屈,使身體逐漸下降至最低位置。稍停片刻,兩臂用力撐起至還原。
動作要求:
1.下放的速度要慢,並盡量降低。
2.身體不可隨意晃動,要保持平衡。
3.不要在身體的前後擺動中完成動作。
動作節奏:下放2秒左右,靜止1~2秒,撐起2秒。

雙杠臂屈伸是一個雙關節運動的動作,不同的動作要求會對主練肌肉——胸肌和肱三頭肌產生不同的鍛煉效果。
1.握距的選擇:窄握對肱三頭肌刺激大,寬握對胸肌刺激大。
2.上體傾角(側面觀)的選擇:著重練肱三頭肌上體宜後仰,身體呈反弓形,使手臂在體後完成動作;著重練胸肌則宜前傾。
3.上臂與軀乾的夾角(背面觀):著重練肱三頭肌直夾緊,下放時也不要外張,保持兩臂平行;著重練胸肌,下放時則可外張。
另外,自助的方法是:體前放一穩定的高凳,在練習中需要幫助時,收腹抬腿,把兩腳輕放到凳上即可。此法也適合初練者用來降低練習難度。當一組動作能輕松完成12個以上時,就應負重練習,如將杠鈴懸掛於腰部進行練習即為較好的方法。

② 肌肉力量的測量方法

一個真正的肌肉力量測試應當是較高次數的舉重。一些人錯誤地相信較高的次數更多是耐力和有氧能力的測試,但這是個誤區。在一分鍾內完成20次動作,強度遠遠超過長跑所需的耐力。

許多力量測試模式是復雜的計算,你可能知道這些類型。使用單次最大試舉重量(為了獲得最大試舉重量,沒有潛在傷害是幾乎不可能的)的四分之三,除以4,然後依次增加15磅、15磅、、、等。而我在這里提出的方法卻簡單得多,只需要以測試者體重為依據,做適當的測試。整個過程只需要幾分鍾,而且很有趣!你准備好挑戰嗎?如果准備好了,現在開始測試,並看看你到底有多強壯!俯卧撐

再也沒有比這個更簡單的了,老式的俯卧撐,但被人遺忘的動作,這是通過練習胸肌和三角肌前束建造身體的極佳動作,也是一個極棒的上體力量指示器。(這就是為什麼俯卧撐仍被消防員作為執行體力任務的能力標尺。)

根據你的體重來檢測你的能力是不恰當的,給自己盡可能多的時間(只要你不把手臂從地面抬起或暫停不超過10秒)。如果你能完成100個以上,你的確是個男人中的男人!甚至50個也是很棒的,30-40個及格,如果連25個也做不到,是時候開始加強訓練你的功能性力量,順便提一下,盡管卧推和俯卧撐這兩個動作很類似,但卧推很好的人,俯卧撐不一定行。原因是,俯卧撐需要更多的平衡肌一起工作,然後卧推更多是杠桿式舉重。

貼牆彎舉

握住杠鈴時,肩、背、臀、和上肢後部(肱三頭肌)貼牆。雙腳與肩同寬。距牆大約14英寸。保持這個姿勢不變,或彎曲膝蓋,按嚴格的動作彎舉杠鈴到肩。如果你的體重低於160磅,能做4次100磅的彎舉,在你體重這個級別上,是優秀;80磅4次良好;60磅4次是中等。如果你體重在170到190磅之間,4次120磅的彎舉是優秀;100磅4次良好;80磅4次是中等。如果你體重有200磅或更多,你需要彎舉140磅4次才能被看作是優秀,130磅是良好,110磅是中等。

力竭引體向上

再一次,我們開始這個基本但殘忍的力量測試。引體向上不同於發展背闊肌的引體,當練習背闊肌時,動作全程應可控制和意守,為了把壓力置於背肌,應正握單杠,當身體上升時,頭後仰遠離單杠。然後當做引體向上時,採用反握單杠,為了使下巴過杠,身體可以有些擺動。如果你能做20個,你有好的體格,如果超過30個,上體具有巨大的力

③ 誰教我做引體向上啊!!

引體向上靠需要使用的肌肉依次是背肌 肱二(肱三,取決於正握還是反握) 和胸肌 多練練這三個部位 自然就上去了。我最開始也是只能做2個左右,現在輕松做20個。

附 啞鈴鍛煉方法
一、胸部

1.平卧推舉:主要練胸大肌的厚度和胸溝。

動作:兩手持啞鈴仰卧凳上,啞鈴置於肩部,掌心朝上,上推啞鈴至臂伸直,稍停,然後緩慢還原。提示:上推和下降呈弧線,使胸大肌得到充分收縮和徹底伸展。

2.上斜推舉:主要練上胸肌。

動作:動作要領與平卧推舉相同,不同之處是將凳面調到30~40度傾角,斜躺在上面做。
3.平卧飛鳥:主要練胸部中間溝。

動作:仰卧凳上,兩手持啞鈴,掌心相對,兩臂自然伸直於胸部上方,兩臂微屈肘向兩側弧形下放啞鈴至最低點,胸肌充分伸展,胸肌用力收縮將兩臂弧形上舉還原。

4.仰卧直臂上拉:擴展胸腔,練胸大肌、前鋸肌的最佳動作。

動作:肩部仰卧橫凳上,兩腳著地,雙手握緊啞鈴一端於胸部上方,以肩為軸將啞鈴緩慢放至(下降)頭後方(感覺胸肌和胸廓伸展),放到極限時再提拉啞鈴還原。

注意:為防止損傷,下放過程速度不宜太快。

二、肩部

1.推舉:主要練三角肌前束、中束和後束。

動作:坐姿,兩手持啞鈴於體側,兩肘外展,掌心朝前,以弧線推啞鈴至最高點,稍停,緩慢控制啞鈴按原路線(弧線)還原。提示:亦可站姿做,雙臂同時做,也可單臂輪換做。

2.側平舉:主要練三角肌中束。

動作:兩手持啞鈴垂於腿前,身體稍前傾,雙肘微屈, 向兩側舉起啞鈴至肩高,使三角肌處於「頂峰收縮」位,稍停,然後肩肌控制緩慢還原。也可單臂做,兩臂輪換。

3.俯身側平舉:主要練三角肌後束。

動作:兩手持啞鈴,掌心相對,俯身屈膝,身體穩定,兩臂向兩側上舉,然後控制緩慢還原。

4.聳肩:主要練斜方肌。

動作:兩手持啞鈴垂於體側,膝蓋微屈,上體微前傾,雙肩充分上提,試用肩峰觸耳垂,稍停,然後緩慢控制還原。
三、背部

1.俯身雙臂劃船:主要練背闊肌。

動作:俯身微屈膝,兩手各持啞鈴,垂於體前下方,以背闊肌的收縮力提拉啞鈴至肘與肩高或略

高於肩的位置,稍停,然後以背闊肌的張緊力控制啞鈴緩慢還原。注意:劃船時主要是背闊肌收縮伸展,上體不宜上抬,避免借力。

2.俯身單臂劃船:主要練背部外側和下背。

動作:手持啞鈴,掌心朝內,另一手撐同側腿膝蓋位置的固定物以穩定身體。將啞鈴提到腰部位置(背肌充分收縮),稍停,然後控制性緩慢還原(充分伸展背肌),做完一側換另一側做。

3.直腿硬拉:主要練下背、臀大肌和股二頭肌。

動作:雙手各持啞鈴垂於體前,兩腳自然開立,與肩同寬,直腿,腰背挺直,身體前屈,抬頭,直到上體約與地面平行。然後下背肌收縮用力使上體還原。注意:為保持張緊力,身體前屈時啞鈴不要觸及地面。動作不宜太快。

四、肱二頭肌

1.交替彎舉:主要練肱二頭肌,分離肱二頭肌。

動作:坐姿(或站立),雙手持啞鈴垂於體側,掌心相對,兩肘靠身體兩側。以肘關節為支點,向上彎舉,同時前臂外旋掌心朝上,舉至最高點收緊肱二頭肌,稍停,然後控制還原。輪換做。

2.意念彎舉:主要練肱二頭肌肌峰。

動作:站立,上體自然前屈,一手持啞鈴垂於體前,上臂貼靠同側膝或腿上。另一手屈臂置於同側膝或腿上,穩定身體。持啞鈴的臂向上彎舉至最高點,使肱二頭肌收縮至極限,稍停,然後緩慢還原。

3.側彎舉:主要練肱肌和前臂肌。

動作:坐姿(或站立),雙手各持啞鈴垂於體側,掌心相對,上臂緊貼體側,肘關節為支點,用力向上彎舉至最高點,稍停,然後緩慢還原。提示:兩臂可同時做,也可交替做。

五、肱三頭肌

1.頸後臂屈伸:主要練肱三頭肌。

動作:坐姿(或站立),雙手握啞鈴一端於頸後上方,掌心朝前,上臂固定,以肘為支點做屈臂伸。提示:兩臂可同時做,也可交替做。

2.俯身臂屈伸:主要練肱三頭肌上部。

動作:俯身,兩腳前後開立成弓步,一手撐前腿膝蓋穩定身體,另一手持啞鈴,上臂緊貼體側。肱三頭肌用力向後上方伸臂至前臂與地面平行,使肱三頭肌極限收縮,稍停,再緩慢還原。

④ 請問練習引體向上有什麼好方法

最少15磅 還有 不是光練就可以 要吃的好 每天 雞蛋 純牛奶 必要的 牛肉多吃 最好是吃魚肉 還有就是做俯卧撐和仰卧起坐

⑤ 引體向上技巧 我一個也做不了,請高手幫忙。 急啊!求手幫忙制定一個計劃

其作用肌肉包括肱二頭肌、前臂肌群、胸肌、肩部三角肌,幾乎涵蓋了所有的上身肌群。
只要掌握科學的方法稍加運用並堅持下去,引體向上一個動作就能幫你搞定上身肌肉。不幸的是,它的難度很大,非常大。如果你剛開始練習,很可能一次動作都完成不了。事情往往就是這樣,越是困難的越是能和別人拉開差距的事情,當你能夠獨立完成15次的標准動作時,你會發現在上肢的鍛煉中你已經落下別人一大截兒了。
引體向上屬於復合訓練動作,長期堅持此動作能全面提升力量水平,不斷提升自己的肌肉力量和肌肉體積,從而在使自己在力量和形體上都得到改觀。引體向上的動作十分簡單,雙手寬握單杠,兩臂伸直,身體懸垂,腰背部以下放鬆,兩小腿伸直或交叉。吸氣上拉,呼氣還原。
從手握杠的方向上,引體向上分為正握和反握兩種方法。
可以簡單理解掌心向前握杠的握法叫做正握;掌心向後的握法叫做反握;掌心向後的動作一般握距與肩同寬,這個動作這要參與的肌肉是背闊肌、三角肌後束、肱二頭肌、前臂肌;掌心向前的動作一般握距都比肩寬,這個動作主訂用到的肌肉是背闊肌、肱二頭肌、前臂肌;
正手引體向上,掌心向前,肱二頭肌用力更少,背部用力更多,難度更大;反手引體向上,掌心朝向自己,肱二頭肌用力更多,難度更小。所以一般反手是比正手做的次數多;
從握距的寬度上引體向上分寬握和窄握,寬握主要是增加背闊肌寬度;窄握主要是練部內側肌肉、肱二頭肌和三角肌前束的;
動作注意事項:起始動作,起始動作為靜止懸垂,手臂伸直;動作過程中,無論握距寬窄,每次練習都要充分伸展和收縮背闊肌,向下要放到最低,向上要拉到胸部(窄握時當然無法在頸後拉),除非你根本沒有能力這樣做。
一般來說,如果一次引體向上超過15個,可嘗試著用雙腿夾一個啞鈴。這樣還能夠練到你的腹肌。使用的重量不能超過10到20公斤。或系一個腰帶,連上一條鐵鏈,鐵鏈下端掛鈴。
祝你早日成功,如對您有用請【選為滿意回答】,給個【贊同】表示鼓勵。謝謝

⑥ 怎樣測量自己做一次引體向上所做的功 器材 步驟 表達式

需要捲尺,體重秤。
先測自己體重,記為m;
然後測做引體向上時重心上升的高度,隨便取軀幹部分一個點記錄其上升高度h就行了。
表達式W=mgh

⑦ 引體向上

引體向上

其作用肌肉包括肱二頭肌、前臂肌群、胸肌、肩部三角肌,幾乎涵蓋了所有的上身肌群。

只要掌握科學的方法稍加運用並堅持下去,引體向上一個動作就能幫你搞定上身肌肉。
不幸的是,它的難度很大,非常大。如果你剛開始練習,很可能一次動作都完成不了。事情往往就是這樣,越是困難的越是能和別人拉開差距的事情,當你能夠獨立完成15次的標准動作時,你會發現在上肢的鍛煉中你已經落下別人一大截兒了。

引體向上屬於復合訓練動作,長期堅持此動作能全面提升力量水平,不斷提升自己的肌肉力量和肌肉體積,從而在使自己在力量和形體上都得到改觀。
引體向上的動作十分簡單,雙手寬握單杠,兩臂伸直,身體懸垂,腰背部以下放鬆,兩小腿伸直或交叉。吸氣上拉,呼氣還原。

從手握杠的方向上,引體向上分為正握和反握兩種方法。

可以簡單理解掌心向前握杠的握法叫做正握;掌心向後的握法叫做反握;
掌心向後的動作一般握距與肩同寬,這個動作這要參與的肌肉是背闊肌、三角肌後束、肱二頭肌、前臂肌;
掌心向前的動作一般握距都比肩寬,這個動作主訂用到的肌肉是背闊肌、肱二頭肌、前臂肌;

正手引體向上,掌心向前,肱二頭肌用力更少,背部用力更多,難度更大;
反手引體向上,掌心朝向自己,肱二頭肌用力更多,難度更小。所以一般反手是比正手做的次數多;

從握距的寬度上引體向上分寬握和窄握,寬握主要是增加背闊肌寬度;
窄握主要是練部內側肌肉、肱二頭肌和三角肌前束的;

動作注意事項:起始動作,起始動作為靜止懸垂,手臂伸直;
動作過程中,無論握距寬窄,每次練習都要充分伸展和收縮背闊肌,向下要放到最低,向上要拉到胸部(窄握時當然無法在頸後拉),除非你根本沒有能力這樣做。

一般來說,如果一次引體向上超過15個,可嘗試著用雙腿夾一個啞鈴。這樣還能夠練到你的腹肌。使用的重量不能超過10到20公斤。或系一個腰帶,連上一條鐵鏈,鐵鏈下端掛鈴。

⑧ 健身里「引體向上」和「頸前下拉」是怎樣做的

一,引體向上。

重點鍛煉部位:斜方肌、背闊肌和肱二頭肌

標准姿勢:

起始姿勢:兩手用寬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單杠,略寬於肩,兩腳離地,兩臂自然下垂伸直。

動作過程:用背闊肌的收縮力量將身體往上拉起,當下巴超過單杠時稍作停頓,靜止一秒鍾,使背闊肌徹底收縮。然後逐漸放鬆背闊肌,讓身體徐徐下降,直到回復完全下垂,重復再做。可以彎曲膝關節、將兩小腿向後交叉,使身體略微後傾,能更好地鍛煉背部肌肉。

呼吸方法:身體上拉時吸氣,下垂時呼氣。

注意要點:上拉時意念集中在背闊肌,把身體盡可能的拉高,不要讓身體擺動。下垂時腳不能觸及地面。可在腰上鉤掛杠鈴片來加重。


⑨ 引體向上怎麼練!

引體向上

其作用肌肉包括肱二頭肌、前臂肌群、胸肌、肩部三角肌,幾乎涵蓋了所有的上身肌群。

只要掌握科學的方法稍加運用並堅持下去,引體向上一個動作就能幫你搞定上身肌肉。

不幸的是,它的難度很大,非常大。如果你剛開始練習,很可能一次動作都完成不了。事情往往就是這樣,越是困難的越是能和別人拉開差距的事情,當你能夠獨立完成15次的標准動作時,你會發現在上肢的鍛煉中你已經落下別人一大截兒了。

引體向上屬於復合訓練動作,長期堅持此動作能全面提升力量水平,不斷提升自己的肌肉力量和肌肉體積,從而在使自己在力量和形體上都得到改觀。

引體向上的動作十分簡單,雙手寬握單杠,兩臂伸直,身體懸垂,腰背部以下放鬆,兩小腿伸直或交叉。吸氣上拉,呼氣還原。

從手握杠的方向上,引體向上分為正握和反握兩種方法。

可以簡單理解掌心向前握杠的握法叫做正握;掌心向後的握法叫做反握;

掌心向後的動作一般握距與肩同寬,這個動作這要參與的肌肉是背闊肌、三角肌後束、肱二頭肌、前臂肌;

掌心向前的動作一般握距都比肩寬,這個動作主訂用到的肌肉是背闊肌、肱二頭肌、前臂肌;

正手引體向上,掌心向前,肱二頭肌用力更少,背部用力更多,難度更大;

反手引體向上,掌心朝向自己,肱二頭肌用力更多,難度更小。所以一般反手是比正手做的次數多;

從握距的寬度上引體向上分寬握和窄握,寬握主要是增加背闊肌寬度;

窄握主要是練部內側肌肉、肱二頭肌和三角肌前束的;


動作注意事項:起始動作,起始動作為靜止懸垂,手臂伸直;

動作過程中,無論握距寬窄,每次練習都要充分伸展和收縮背闊肌,向下要放到最低,向上要拉到胸部(窄握時當然無法在頸後拉),除非你根本沒有能力這樣做。

一般來說,如果一次引體向上超過15個,可嘗試著用雙腿夾一個啞鈴。這樣還能夠練到你的腹肌。使用的重量不能超過10到20公斤。或系一個腰帶,連上一條鐵鏈,鐵鏈下端掛鈴。

閱讀全文

與引體向上前束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滅蟻靈分析方法 瀏覽:949
接觸器連接方法和圖例 瀏覽:104
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選擇 瀏覽:228
狐臭治療方法手術 瀏覽:351
找一下清理手機垃圾的方法 瀏覽:621
如何腌竹筍方法 瀏覽:291
如何了解字謎的方法 瀏覽:120
龍支付使用方法 瀏覽:415
燒烤烤盤使用方法 瀏覽:941
兩輪特技訓練方法 瀏覽:401
丹參染色鑒別方法 瀏覽:623
細胞免疫的研究方法 瀏覽:781
華為雲電腦dnf游戲按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77
青光眼自我檢測方法 瀏覽:409
水準測量車站檢驗方法 瀏覽:929
陰道沖洗器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103
快速教小孩算數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40
電容器的容量大小識別方法有哪些 瀏覽:354
大面積白癜風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791
戴爾電腦的使用方法 瀏覽:465